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橫看成嶺側成峰

[複製鏈接]

258

主題

564

帖子

727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waichengtan 發表於 2009-7-7 16: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橫看成嶺側成峰






一位公司職員月初領到薪水,下班時把薪水袋連同報紙擺進紙袋,拿在手上,在回家路上竟被一個騎機車的人搶走。他懊惱之餘,想到回家怎麼向妻子交代,心中十分忐忑不安。下面是他回家后發生的場景:

妻問:「今天該領到薪水了,給我吧!」
夫答:「領是領到了,可是在回家路上被一個騎機車的搶走了。」
「什麼?怎麼會被搶走的?你放在甚麼地方?報警了沒?」妻子不滿地問道。

「他機車騎的很快,我趕不上。報是報警了,但就是人抓到,錢恐怕也拿不回來了。」

「看你倒說得輕鬆,這個月怎麼辦?柴米油鹽醬醋茶,樣樣都要錢;大女兒幼稚園的費用也要繳,你要我拿什麼給?我每天省吃儉用,一塊錢看得比天大,你倒好,幾萬塊就這麼弄丟了!」妻子愈說愈氣。

「我也不是故意的,誰想到大白天又在大路上,居然有人搶錢!」
「你不是故意?有誰掉錢是故意的?別的不說,你告訴我這個月怎麼過?你要沒有辦法,我就帶兩個孩子回苗栗媽媽家去住,這個家我不管了。」說完也不待丈夫回答,掩面跑到卧房去了。

「好,是我不對,我該死。我去借錢,借不到,我也去搶錢!」夫也賭氣了。
可以想象,無論風波是否鬧大,夫妻的情感總會受到斲傷。

但也可以是下面的場景:

丈夫沮喪地說出薪水被搶之後,妻子開頭也有些驚訝,但她接著問:「你有沒有受傷?」再問:「紙袋裡有沒有甚麼重要的證件或公文?」得知兩方面都無問題,妻子於是說:「你不要難過,錢既然已經掉了,懊惱也沒用。
我們還是應當感恩。因為:一、是他搶你,不是你搶他;二、你只是錢被搶走,人並沒受傷;三、紙袋裡沒有證件公文,不會衍生其它的問題。」

夫問:「那我們這個月怎麼辦?」妻說:「我們平常省吃儉用,多少還有一點存款。實在不夠的話,我去跟媽媽借,日子總會過得去的。」
於是兩人一同感恩,一場可能發生的齟齬就此化為無形,而夫妻之情益篤。

這兩個場景差異之原因何在?主要是前面的妻子從錢的角度看,著眼在金錢的損失,並焦慮以後日子怎麼過,因此不免責備、埋怨。後面的妻子從人的角度看,著眼在人的安全,因此反而可以感恩;並面對問題籌思解決之途,使失薪的傷害降到最小。兩人看事的角度不同,反應因而有異。一樁事件的發生,有負面也有正面。只從負面去看,於事無補,徒然使人消極、頹廢。
如能從正面去看,面對問題謀求解決,就可以發現壞事也並非全無益處,陰雲後面總會有陽光。

在人際關係上,在職場決策上,從甚麼角度看事情,也會有不同的結果。
一個機構擴大編製,召進一批新人。老員工比較保守,新員工比較進取。在一次會議上討論一個新的構想,一位老員工提出保留的看法,一個新員工起來批評他墨守舊軌,抱殘守缺,用辭十分激烈。講完后頗為後悔,自忖這下得罪了他,給自己樹了一個敵人。誰知會後這位老員工走過來,跟他握手,並說他的意見不無道理,自己會再仔細的想一想,希望以後有機會多多交換意見。兩人不僅未成敵人,反而成了好友。─這固然是老員工的涵養好,也與他注重新員工發言的內容而非他的語氣有關。

一家製鞋公司的負責人,感到同業競爭的壓力,想到遙遠的非洲地區設廠,在當地拓展新的市場,便差派一位業務員前去考察。業務員考察歸來說,在非洲設廠製鞋銷售不可行,因為當地人大多赤腳,不穿鞋子。總經理不太相信,便另派一位前去考察。這位業務員回來報告,在當地設廠製鞋銷售大有可為,因為許多人都沒有鞋穿。這家鞋廠於是在非洲設廠,生產適合當地的鞋子,以當地人可接受的價格出售,結果獲利甚豐。─對待同樣的事實,卻有不同的看法,這是因為他們採取的角度不同。

            
角度決定所見,所見決定態度,態度決定行為。處在同樣不利環境,有人成功,有人失敗,原因即在此。
廬山是平緩的山嶺,還是陡峭的高峰─要看你從甚麼角度看它。

968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盤古教紅衣主教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680
沙發
人間的盒子 發表於 2009-7-8 09:39 | 只看該作者
都不覺得對,同樣的事沒發生在自己身上過,但類似的還是有的,汲取教訓就是了,沒那麼複雜。改變能改變的,接受無法改變的,我覺得這是智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58

主題

564

帖子

727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27
3
 樓主| kwaichengtan 發表於 2009-7-8 09:48 | 只看該作者
人間的盒子: 都不覺得對,同樣的事沒發生在自己身上過,但類似的還是有的,汲取教訓就是了,沒那麼複雜。改變能改變的,接受無法改變的,我覺得這是智慧。
接受是一種智慧,真正善於接受的人一定是有大智慧的人。
  請賜予我們勇氣去改變我們能改變的,請賜予我們平靜的心境去接受我們不能改變的,更賜予我們智慧去區分這兩者」

開拓你的眼界,教你如何在面對種種生命情境時,處世圓融,知所進退,作出無怨無悔的選擇。
  每個人的一生,其實就是一連串的選擇。不管你的選擇是什麼,都不要只求目的,不擇手段。得到滿意的結果固然重要。享受過程也是一種快樂。做智慧的選擇,過無悔的人生。
  學會選擇是審時度勢,揚長避短,只有量力而行的睿智選擇才會擁有更輝煌的成功。
  快樂人生,智慧選擇:在安定中選擇改變;在逆境中選擇突破;在爭議中選擇面對;在批評中選擇幽默;在打擊中選擇寬容;在溝通中選擇靈活;在自信中選擇智慧;在得失中選擇釋懷。[本話題由 kwaichengtan 於 2009-07-08 09:49:53 編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3861

帖子

1764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764
4
漢紳 發表於 2009-9-7 13:05 | 只看該作者
那怪總看到一些老外的車上貼著漢字「態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1: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