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走出家暴陰影〈一〉

[複製鏈接]

258

主題

564

帖子

727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waichengtan 發表於 2009-2-14 13: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個案】
我真的作夢都不會想到,婚前所認識、交往的那位文質彬彬,衣冠楚楚的他,婚後不久,就變成了虎豹豺狼。最初只是大聲咆哮,上個禮拜三,我只因為下班晚了一點回來,在門口正跟隔壁鄰居的某先生打招呼的時候,被他看到,這一下進入客廳,就打了我一個耳光。我說了幾句,「你怎麼吶?」又換來了拳打腳踢,還推了我幾把,害得我幾乎遍體鱗傷。我真不敢相信,堂堂一個大學生,又有很好的職業,居然會這樣打老婆,不是說家庭暴力的施害者都只會出現在社會階層較低的家庭中嗎?可惡的是,好幾次他打了我之後,大概是出了什麼氣,又低聲下氣,向我道歉,我又心軟的,原諒了他。可是,昨天晚上,他又故態重萌,沒有理由的,又把我痛打一頓。更氣人的是,我奔跑回娘家(本來我們就住的不遠),他還趕來,在爸媽的門口,大聲的威脅,一直到鄰居報警,他還口出惡言地說:「有種的,你就別回來,也甭想去上班,我會到辦公廳找你算帳。」唉,只怪我當初為什麼瞎了眼睛啊!可是,我該怎麼辦?


【個案二】
有誰能夠拉我一把啊!沒想到我這一個堂堂男子漢,居然成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過去,她脾氣急,性情躁,我基於家和為貴的想法,總是讓她一步,可是,最近,她是變本加厲的,稍微不如意,就板著臉亂摔杯盤,一天到晚大聲吼叫,動不動就威脅我說,要帶走孩子,遠走高飛,(她知道孩子是我的命根子)。昨晚上更過分的,不准我上她的床,將我所有的被褥,丟在客廳里,更掐死了我所最心愛的小貓。這一切的一切,我都不知道是什麼地方得罪了她?她今天早上到市場買了一把很大的水果刀,揚言說:「總有一天我會殺死你。」嚇得我真是膽顫心驚,這種沒完沒了的精神虐待,我真會崩潰啊!


【解析】
親愛的朋友,您好,聽完前面三位朋友的痛苦和心聲不知您心裡有何感受,是否這也正是您目前的需要和困擾呢?讓我一一為您解答。
所謂家庭暴力指的是蓄意的恐嚇、脅迫或施行身體傷害或性侵害家庭之中的成人、兒童或老年人。其中家庭成員並不只局限在法定的親屬關係,還包括同居中的男女及其子女,而離婚之後的暴力糾纏也包括在內。家庭暴力可說是由來已有的問題,而且中外都有,但是現在情況有愈來愈嚴重的趨勢。根據台大社會系馮燕教授在十年前所提出的研究報告,台灣家庭暴力的發生介於百分之十一點七至百分之卅五之間。換句話說,每三對夫妻之中,至少有一對遭受家庭暴力之苦,可以看出這問題的嚴重性。

  一般人對家庭暴力普遍存在以下幾點的迷思:
第一是,家庭暴力只發生在社經地位比較低下的家庭。其實是無論在哪一階層的家庭中,都會存有家庭暴力的可能性。高學歷、高所得的人卻對配偶施暴,並不是絕無僅有。單就家庭成員的社經地位、職業、宗教或是學歷來看,都無法絕對斷定誰會或不會成為施暴者。
第二是,施暴的人,大都是一向脾氣不好的人。
第三是,家庭暴力只有在施暴者酗酒或是嗑藥的時候發生。
第四是,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父母絕對不會傷害兒童。
第五是,在家庭里的暴力事件中,施虐者都是男性,受虐者都是女性。

  這五點是一般人對家庭暴力所普遍存在的迷思。值得注意的是,有若干施暴者往往從小目睹父親的暴力行為,且將這樣的行為合理化。更可怕的是這些人從小生活在受虐媽媽身邊往往常感到對社會的憤怒與不信任,因此日後也比一般正常成長的青少年更容易有暴力傾向與反社會的人格傾向。

  從社會工作實務的經驗中,常可發現家庭暴力的加害者往往有下列的傾向:
1. 經常衝動且反覆無常地,以憤怒、批評、威脅的態度與人相處。
2. 強迫對方順從自己,否則便施懲罰。
3. 缺少自尊、自信、重權威,總認為自己一切都是對的。
4. 平時無法表達自己的情緒,生氣時自我剋制能力不佳。
5. 不懂得如何溝通。
6. 沒有親近的朋友,過份依賴家人、配偶。
7. 常常出現精神恍惚狀。

要如何力求避免家庭暴力的發生呢?預防總是比較好的策略,以下是一些可行之道:
1. 當對方開始恐嚇、威脅或是作勢打人、常摔東西時,你便要提高警覺,這可能是更大暴力發生的前兆。
2. 日常生活中發生小問題時便要想辦法解決,不要累積情緒,否則容易一發不可收拾。
3. 千萬不要在吵架時激怒對方,以防止對方有傷害性的行為產生。等氣消時,再好好溝通清楚。
4. 體諒別人的感受,避免在言語上使用負面的辭彙傷害家人。
5. 實踐兩性平等,建立家庭成員間平權的觀念。
6. 和左鄰右舍建立良好的關係,鄰居可以協助勸架和報警。
------------------------------------------------〈待續〉

走出家暴陰影〈二〉

現在我要為您解答:為何有些被害人一直走不出婚姻暴力的陰影?彭懷真老師於1999年曾彙集了各項研究歸納出下面的幾項因素:

1.經濟因素
沒有錢
欠缺一技之長

2.身體因素
怕被殺
沒有體力
有病痛

3.心理因素
信息不足也無力獲得
已習慣無助感
已習慣又敵對又共生的婚姻關係
對婚姻有強烈承諾

4.家庭因素
有撫育子女的重擔與壓力
有年邁的公婆要奉養照顧
娘家的支持有限
家醜不外揚的社會價值

5.社會因素
偏誤掩飾的警政系統
人力薄弱的社政系統
困擾的法律系統

最後,要為您解答:當婚姻出現問題的時候,可以向哪個機構求助?
俗語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向熟人求助固然可以得到較貼切的建議,卻也因為大家熟識而不易客觀,而且以後還要常見面,也許會產生尷尬。

「專業輔導機構」應是最優先的考慮,這些機構若專門從事婚姻與家庭諮詢,累積許多經驗,較易給予適切的輔導。例如「家庭協談中心」、「生命線」、「張老師」、「家庭教育服務中心」、「中華民國幸福家庭促進協會」、「宇宙光輔導中心」等都可以考慮。

電話聯繫決定當面會談時,你可以要求找「專業背景的專職人員」,如果問題已經清楚是哪些方面的,不妨先說明,使機構接案的同仁能安排較適當的輔導者。就好像看醫生,自己評估病情再掛號,可節省雙方時間。有宗教背景的,也可以考慮向牧師、神父、法師求助,獲得有信仰基礎的建議。律師,當然也可以考慮。不過想想費用吧!你不妨先找專業機構,請教專業人員,再決定要不要找律師。

還有一點我要特彆強調:如果您已經在家庭暴力的威脅下,當您的家人又有暴力攻擊的行為時,請不要認為這個現象會自動轉好,務必一定要為你自己及孩子、家人尋求幫助。不要忘了現在就撥政府24小時的婦幼保護專線113喔!
願 神的愛保護您、幫助您早日脫離家庭暴力的痛苦陰影。

97

主題

2387

帖子

243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36
沙發
daomeidan 發表於 2009-2-14 13:07 | 只看該作者
911-當他帶上不鏽鋼手鏈的時候,就會改變面目和手段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14: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