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有誰講講土耳其人、突厥人、維吾爾人的關係?

[複製鏈接]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10-4-7 08: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他們是同一種人?是先人後裔的關係?

41

主題

297

帖子

24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7
沙發
滿洲 發表於 2010-4-7 08:30 | 只看該作者
突厥人是土耳其人的祖先,卻不是維吾爾人的祖先。維吾爾人的祖先是與突厥同樣古老的回紇族。突厥和回紇幾乎同時活躍於遼闊的中國北方草原上,相互之間有頻繁密切的交流,也有你死我活的戰爭,且都與中原王朝發生過廣泛的交往。

傳說突厥族是狼的傳人。《周書.突厥傳》記載,突厥人的祖先與狼結合後生十男,各為一姓繁衍後代。突厥人以狼為圖騰,旗上繪有金狼頭圖案。5世紀前後,突厥人興起於阿爾泰山地區。6-8世紀中葉,突厥人進入中國北方草原,552年建立汗國,582年分裂為東突厥和西突厥。東突厥和西突厥先後為唐所滅,唐設都督府治理原突厥屬地。突厥從此退出中國北方歷史舞台,部分突厥人西遷。11世紀,突厥烏古斯部侵入安納托利亞。12世紀,烏古斯部落一支凱伊人佔領安納托利亞東部和中部,奧斯曼一世建立奧斯曼王朝。16世紀,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達到鼎盛時期。1923年,土耳其共和國成立。

回紇族是中國古代北方匈奴族的後裔。《舊唐書.回紇傳》記載:「回紇,其先匈奴之裔也,在後魏時,號鐵勒部落。其眾微小,其俗驍強,依託高車,臣屬突厥。 」546年,突厥盡降鐵勒諸部。隋朝時,鐵勒分屬東突厥和西突厥。在反抗東突厥汗國的鬥爭中,韋紇、仆骨等鐵勒諸部走向聯合,形成以韋紇為核心的部落聯盟。隋大業初年,韋紇第一次組成部落聯盟,回紇族最終形成。回紇在興起的過程中,與突厥族攻殺不斷。隋朝大業年間,隋打敗西突厥,回紇推舉菩薩為軍事領袖,依附於薛延陀部。唐初,薛延陀與回紇共建汗國。630年,唐朝聯合回紇和薛延陀共滅東突厥。646年,回紇幫唐滅薛延陀汗國,並其部落,兼有其地。 647年,唐冊封回紇可汗吐迷度為瀚海都督府都督。656年,回紇助唐滅掉西突厥,盡占原東、西突厥廣袤土地。744年,回紇君長骨力裴羅統一回紇各部,自為可汗,被唐冊封為「懷仁可汗」,控制著東到黑龍江上游西到阿爾泰山的廣大地區。安史之亂時,回紇派兵助唐,直至平定安史之亂。回紇汗國的歷代可汗都接受唐中央政府的冊封,成為唐朝的屬國。788年,回紇可汗上書唐朝皇帝,自請改稱回紇為回鶻,取漢字迴旋輕捷如鶻之意。840年,回鶻被黠戛斯部族所滅,分三支西遷,其中一支遷到吐魯番盆地,稱西州回鶻,並建立了高昌回鶻政權。另一支遷到蔥嶺以西,稱蔥嶺西回鶻,曾建立喀喇汗政權。10-11世紀,回鶻與五代、北宋關係密切。12世紀隸屬西遼。13世紀歸附蒙古。元朝時,回鶻之名又變為畏兀兒、畏吾兒、委吾等。17世紀後期畏兀兒被準噶爾部控制,18世紀中葉歸屬清朝。1934年,中華民國新疆省政府正式規定,「維吾爾」為漢譯民族名稱。

土耳其人和維吾爾人是有某些共同之處,如:同為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同為伊斯蘭教遜尼派等,但從歷史淵源上來看,他們是迥然不同的兩個民族,他們各自的祖先甚至相互仇殺、互為死敵。[本話題由 滿洲 於 2010-04-07 08:31:27 編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1

主題

2240

帖子

2979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979
3
homepeace 發表於 2010-4-7 08:31 | 只看該作者
隋朝,中國北方的突厥民族迅速崛起,建立了東自遼海以西,西至西海萬里,南自沙漠以北,北至北海的廣闊領土(西海即裏海,沙漠疑為塔克拉瑪干沙漠或中亞沙漠,北海指貝加爾湖,因此沙漠也可能指漠南戈壁)。

隋帝國581年統一后,對突厥汗國採取分化離間兼以軍事進攻等政策。不久突厥分裂為東西突厥。唐朝建立以後,對東西突厥分別採取了強硬的軍事行動,東突厥、西突厥相繼滅亡。

在隋、唐軍隊對突厥的戰爭中,回紇民族趁機崛起。  

隋朝時期,回紇分佈於鐵勒和薛延陀的北部,娑陵水(今蒙古國色楞格河)流域,有10萬人口,以游牧為生。役屬於西突厥,隋大業年間(公元605-618年),回紇利用西突厥被隋打敗的形勢,與仆骨、同羅、拔野古等各部聯盟,正式以回紇命名,並推舉菩薩為最高軍事領袖「闕俟斤」。鐵勒中的另一支薛延陀在漠北建立汗國。回紇依附於薛延陀。

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回紇、薛延陀、拔野古等部叛離東突厥。東突厥伐之,回紇首領菩薩大敗敵軍,使回紇名聲大振。貞觀三年(公元629年)回紇向唐朝朝貢。次年,唐與回紇、薛延陀聯兵共滅東突厥。回紇與薛延陀兩部稱雄漠北。

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菩薩之子吐迷度繼首領位,配合唐軍攻滅了薛延陀政權,盡占其地。第二年(公元647年)正月,唐朝以回紇部為瀚海都督府,隸屬於燕然都護府,並任命吐迷度為懷化大將軍、瀚海都督。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吐迷度的侄子烏紇謀害了土迷度,後為燕然副都護元禮臣所殺。唐太宗安撫回紇,提拔土迷度之子婆閏繼其父位,並封左驍衛大將軍。而後婆閏幫助唐朝征高麗、討平賀魯有功,升為右衛大將軍。顯慶元年(公元656年),回紇又助唐滅西突厥。從此盡占原東、西突厥汗國的廣大土地。

開成五年(公元840年)左右,回紇因天災與內亂,生產力遭到破壞,勢力衰徽,終於被黠戛斯人所滅。回紇部眾分三支西遷。一支遷到蔥嶺以西,於十二世紀被西遼所滅;一支遷到河西走廊,於十三世紀初歸附蒙古;一支遷到西州(今新疆吐魯番)。西州回鶻又向西發展,以高昌(今新疆吐魯番)為中心,建立了高昌回鶻政權。西州回鶻後來改稱為"畏兀兒",也就是今天維吾爾族的先人。西州回鶻於十三世紀後期歸附蒙古汗國和元朝。

由此看來,以下幾點我們可以確認:

一、回紇民族是維吾爾人的祖先,回紇歷史上雖然曾經依附過東、西突厥,但與東、西突厥進行過戰爭,打敗了東、西突厥後崛起。

二、歷史上的西突厥位於西域,東突厥位於外蒙古地區,今天的新疆當屬西突厥地域,而非東突厥。

那麼今天與東突厥斯坦對應的「土耳其」又與突厥有著什麼關係呢?

公元12世紀,原西突厥的一支部落,塞爾柱突厥人在小亞細亞建立了魯姆蘇丹國,奧斯曼突厥部落投附於這個國家。蒙古西侵,促使一些部落加緊西遷。13世紀30年代,奧斯曼突厥部落首領奧斯曼宣布獨立,並於1326年從拜占庭手中奪取布魯薩,定為首都,正式建立奧斯曼帝國。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攻佔君士坦丁堡,隨即遷都,並更名為伊斯坦布爾。奧斯曼歷任蘇丹被視為伊斯蘭世界的最高精神領袖。

也就是說,今天的土耳其是在唐朝滅亡了西突厥後,敗走中亞的一支西突厥部落建立的。

由此看來,今天的土耳其人與維吾爾人並非什麼同一民族或近親關係,土耳其人是當年的西突厥人,而維吾爾人是當年的回紇人.




類別:默認分類 |  | 添加到搜藏 | 分享到i貼吧 | 瀏覽(623) | 評論 (2)  上一篇:2009年廣東省公務員面試題目大全...    下一篇:百度_雲浮吧_暫停使用[2009.7.8] 最近讀者: 登錄后,您就出現在這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

主題

297

帖子

24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7
4
滿洲 發表於 2010-4-7 08:42 | 只看該作者

南北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

主題

297

帖子

24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7
5
滿洲 發表於 2010-4-7 08:4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

主題

297

帖子

24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7
6
滿洲 發表於 2010-4-7 08:4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7
 樓主|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10-4-7 08:46 | 只看該作者
謝滿洲。那維吾爾的獨立派為什麼要建立的是東突厥斯坦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

主題

297

帖子

24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7
8
滿洲 發表於 2010-4-7 09:52 | 只看該作者
在美一方: 謝滿洲。那維吾爾的獨立派為什麼要建立的是東突厥斯坦呢?
亂認親爹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9
 樓主|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10-4-7 10:05 | 只看該作者
滿洲: 亂認親爹唄!
不那麼簡單吧。還有,現代的土耳其人是否認同他們是中國原來突厥人的後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

主題

297

帖子

24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7
10
滿洲 發表於 2010-4-7 10:22 | 只看該作者
在美一方: 不那麼簡單吧。還有,現代的土耳其人是否認同他們是中國原來突厥人的後裔?
這你得去問土耳其人,你看我長得是不是有點土耳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

主題

297

帖子

24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7
11
滿洲 發表於 2010-4-7 10:29 | 只看該作者
在美一方: 不那麼簡單吧。還有,現代的土耳其人是否認同他們是中國原來突厥人的後裔?
土耳其支持疆獨是有背景的,不是血緣關係那麼簡單。

泛伊斯蘭主義是19世紀後期由奧斯曼帝國的宗教學家提出來的,其目的在於,在土耳其蘇丹兼宗教領袖哈里發的領導下,把所有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和人民團結起來,成立一個跨民族的伊斯蘭教大國。英國和德國都企圖利用泛伊斯蘭主義擴大其領地。英國試圖通過控制英屬印度的穆斯林精神領袖阿迦汗一世,利用泛伊斯蘭主義把土耳其、阿富汗、伊朗、埃及和法屬北非(馬格裡布)都擴張到英國的殖民地範圍中。德國則通過土耳其利用泛伊斯蘭主義抵抗英國的擴張,同時擴展自己的勢力範圍,實現「從柏林到巴格達」的殖民夢想。

泛突厥主義運動是由19世紀的韃靼民族主義者創造的,在20世紀由土耳其帝國接手。他的目的是把所有屬於突厥語族的民族(土耳其、烏茲別克、維吾爾、土庫曼、亞塞拜然、吉爾吉斯、哈薩克、韃靼、巴什基爾等民族)聯合起來,成立一個大土耳其國家。泛突厥主義者的口號是「祖國不是土耳其,對土耳其人,土耳其斯坦也不是祖國。祖國是廣大的統一的「圖蘭」(Turan,即從天山到土耳其廣大地域的統稱)」。一戰後,前奧斯曼帝國國防部長英瓦爾.帕夏在中亞細亞組織了三萬多人的武裝,並通過原沙俄的兩個附屬國——希瓦汗國和布哈拉汗國(均在今烏茲別克共和國境內)的支持,進行反蘇鬥爭,同時在中國新疆地區策動分裂活動。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向新疆派來了大批的教師和宗教人士,在喀什、伊犁的上層維吾爾族紛紛把子弟送到土耳其和德國留學。當時在新疆,學校有兩種。一種是老式的宗教學校,只教授伊斯蘭教經典,叫烏蘇勒.卡德木;另外一種是新式學校,除伊斯蘭教經典外,還教授數學、歷史、物理、化學等,叫烏蘇勒.加德。泛伊斯蘭主義者主要利用老式學校,泛突厥主義者主要利用新式學校,向新疆兒童灌輸泛突厥主義思想。

1933年,南疆的地方豪強烏斯滿和鐵木耳在喀什地區進行暴動。在日本、土耳其、德國和英國等方面的支持下,阿圖拉的沙比提大毛拉於1933年11月12日(回曆1852年7月24日),在喀什宣布成立東土耳其斯坦伊斯蘭共和國。由阿克蘇的分裂主義份子和加尼亞孜為總統。外交部長是和田人哈生木江阿吉,軍政部長是喀什人烏拉孜拜克,教育部長是阿布都喀里木可汗,司法部長是喀什的知識分子扎里夫.哈里阿吉。軍事首腦是玉素甫江。1934年,這個政權被敗退南下的軍閥馬仲英的軍隊推翻,其領導人紛紛前往土耳其、英屬印度(克什米爾)和日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12
 樓主|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10-4-7 10:38 | 只看該作者
好吧,回頭找個土耳其人問問,我們這兒就一個,還不熟,不敢問。你上面的這個回帖有點意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3: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