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易經 是啥呀?一

[複製鏈接]

319

主題

3861

帖子

1764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76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漢紳 發表於 2010-3-12 11: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擺渡過來的--易經百科名片                易經

                《易經》是我國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經典,據說是由伏羲的言論加以總結與修改概括而來(同時產生了易經八卦圖),是華夏五千年智慧與文化的結晶,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學,政治家、軍事家、商家的必修之術。從本質上來講,《易經》是一本關於「卜筮」之書。「卜筮」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而《易經》便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律理論的書。


流傳與學派  
據中國[2]君友會文獻記載:相傳秦始皇焚書坑儒之時,李斯將《周易》列入醫術占卜之書而得以倖免。之後各個朝代都有人研究《周易》,包括漢代的京房鄭玄,魏晉時代的王弼,唐代的陸德明李鼎祚孔穎達,宋代的邵雍程頤朱熹等等。
  宋代興起了易圖的研究,像廣為人知的河圖洛書、先天圖、後天圖、太極圖(含陰陽魚的餅圖案)等,都是《易經》原著中所無、後人根據對《易經》的理解添加進去的。
  演算易經
歷代研究周易的大致可分為兩個學派:義理派和象數派。義理派強調從八卦六十四卦的卦名的涵義來解釋卦爻象和卦辭、爻辭。象數派注重從八卦所象徵的物象來解釋卦爻象和卦辭、爻辭。亦有人認為義理派發掘周易的哲學價值,象數派則著重將周易用於占卜。前者如王弼、程頤,後者如京房、邵雍。
  明代末年,《易經》被傳教士翻譯並傳播到西方。十七世紀末,德國哲學家及數學家萊布尼茨漢學大師布維(Joachim Bouvet,漢名白晉,1662年-1732年)的介紹、更將《易經》以二進位解釋。現在無論中國大陸、台灣和西方各國都有不少人研究《易經》。
  根據江弘遠《京房易學流變考》一書,自從《京氏易傳》出現后,受朱熹、惠棟,以及《四庫總目提要》的推波助瀾,均認為此書及其條例是出自京房本人之手。本書以沈延國論點加以延伸,確定京房是以十二辟卦所統領的六十卦反覆配六十鐘律,八宮卦、納甲、納音則是由荀爽虞翻干寶等另一非京氏《易》學流派演變而來,從《京氏易傳》出現后,遂取代京房原有的模式。
[本話題由 漢紳 於 2010-03-11 22:07:06 編輯]

968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盤古教紅衣主教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680
沙發
人間的盒子 發表於 2010-3-12 11:44 | 只看該作者
只知道是算命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3861

帖子

1764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764
3
 樓主| 漢紳 發表於 2010-3-13 09:06 | 只看該作者
人間的盒子: 只知道是算命的。

以後有機會向村長做詳細彙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7: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