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貼:甘地與非暴力主義

[複製鏈接]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10-6-30 22: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www.withink.net/site/html/subject/xianqu/jiefang/200906/09-7460.html

    人類只能通過非暴力來擺脫暴力,通過愛來克服恨。

  我相信這句話是不朽的真理;由劍得到的亦將因劍失去。

  ——甘地

  馬丁·路德·金在諾貝爾和平獎致謝辭中講道「文明和暴力是一對對立的概念。在印度人民的感召下,美國黑人也向世人表明,非暴力並非處處被動,而是一種促使社會轉型的強大而積極的道德力量。總有一天,世人會找到一種使人們和睦相處的良方,它能夠把這迫在眉睫的暴力輓歌感化成一曲充滿兄弟友愛的動人讚歌。」金從不諱言,他的非暴力抗爭思想得益於印度人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

  甘地1869年10月2日出生在印度西部卡提阿瓦半島的波爾班土邦一個虔誠的印度教徒家庭。他從小就熟讀印度教經典,把「逢惡報以善,用德報以怨」作為自己的處世格言。1887年,年僅18歲的他前往英國留學,在倫敦大學法學院攻讀法律。他學習非常刻苦,不僅讀遍所有的課本,還特別深入細緻地攻讀了拉丁文的《羅馬法》,花了9個月讀完了英國的普通法,如布羅姆所著的長篇巨著《普通法》、斯尼爾的精深難懂的《平衡法》、懷特和提德爾的《重要案例》、威廉士與愛德華合著的《不動產》,以及古德維著的《動產》,從而獲得了較為豐富紮實的專業知識。1891年6月10日,甘地完成了預定的學業並通過了考試,取得律師資格。11日,在倫敦高級法院註冊。在英國留學期間,他加入了倫敦神智學社和素食主義社兩個社團,使他進一步加深了對印度教的認識和對佛教與基督教的了解。1891年,他回到印度嘗試律師執業的工作,但並不成功。之後不久,他接受一家印度人在南非開辦的公司聘請擔任該公司的法律顧問,從此在南非居住了21年(1893年—1914年)。

  在南非生活期間,甘地經過一系列的內省、學習與研究,逐漸創立了一整套價值觀與生命哲學。1906年,甘地在南非領導印度僑民反對種族歧視鬥爭中首先提出「非暴力不合作」學說。他自我期許要堅持非暴力、追求真理,發願自甘貧窮簡樸,懷抱服務他人的理想,倡導所有人一律平等的理念。在政治領域,他首創了「薩提亞格拉哈」的主張(古遮拉特文,意為真理的力量,是非暴力抗爭的通稱),並身體力行、持之一貫。

  甘地挺身而出,為當時在南非的印度人,帶頭反抗加諸於印度勞工身上的各種不公不義。當時,南非的法律對印度人和亞洲人有許多歧視性規定,比如:印度人必須隨時隨身攜帶個人的身份註冊證,以備檢查;法律只承認按照基督教儀式舉行的婚禮,才具有法定的結婚效力;在南非的印度人每年必須繳納「人頭稅」(白人則不用繳)。甘地號召他的印度同胞一起加入非暴力的抗爭,他領導在南非的印度僑民展開反對禁止印度向南非移民的「黑色法案」和《亞洲人登記條例》的鬥爭,突顯法律的不公正與不道德。在1908年1月到1909年5月間,甘地被逮捕並判刑服監達三次之多,隨後在1913年11月6日到12月8日之間,他又被抓抓放放了三次。1914年1月22,日,甘地終於和南非內政部長史曼特將軍協商出兩項成果——當局承認印度式結婚的正當性以及廢除「人頭稅」。

  1915年1月,時年45歲的甘地從南非返回印度。在此後一直到他去世的33年歲月中,他始終不懈地致力於使印度脫離英國統治成為獨立國家,消除不可碰觸的賤民階級制度,促使不同宗教信仰的人民、特別是印度教徒與伊斯蘭教徒和睦相處,以及推進農村的經濟發展。為此,他先後編輯出版過三本周報:《納瓦吉梵》、《青年印度》及《哈利貞》,表達與傳播自己的觀點與主張。

  甘地的非暴力主義,是20世紀上半葉在特定的歷史條件和文化背景下的產物。它是一種社會政治哲學,甘地試圖用它來解決社會政治的各種矛盾與紛爭,解決人與人、團體與團體、民族與民族之間的爭端與衝突。面對強大的敵人,甘地提出的惟一鬥爭武器是堅持真理與非暴力。當時的印度是一個種族混雜、宗教信仰多樣、種姓隔離和被英國實行分而治之政策的殖民地國家。面對這種情況,甘地提出了這樣的觀點:真理是神,非暴力則是追求真理,即非暴力是認識神、認識真理的手段,是強者的武器。這種抽像而富有神秘色彩的學說在今天看起來很令人費解,但它卻包含著重要的政治內容,在當時的印度具有較大的實用價值。「真理是神」實際上是把印度各種各樣的宗教信仰「眾神歸一」,把宗教的神與現實中的理想揉和在一起,用大眾熟悉、了解的宗教語言和形式,喚起人們在真理的旗幟下不分種族、宗教、教派、種姓而團結起來。這無疑是動員民眾、組織民眾、吸引民眾參加反英鬥爭的有效思想武器。

  法國著名作家多米尼克·拉皮埃爾在《聖雄甘地》一書中寫道:「當世界橫遭暴力蹂躪之時,甘地建議人們走另一條道路,即非暴力主義。他宣傳非暴力學說,終於發動了印度人民大眾,奮起將英國驅趕出印度半島。由於他的努力,精神運動取代了武裝暴動,祈禱取代了槍炮,沉默取代了恐怖分子的炸彈的爆炸聲。在歐洲大陸,正當政客們滔滔不絕地發表蠱惑人心的演說,獨裁者們聲嘶力竭地鼓噪一時,甘地卻靜悄悄地喚起地球上人口眾多的國家的人民群眾。他招賢納士,既不求助於權勢,也不乞靈於錢財的誘惑力,而是以下述教誨號召他們:」願意追隨我的人們,你們必須準備以地作床,身穿粗布,黎明即起,節制食慾,清理廁所。『他建議同夥們身穿用手紡制的土布衣服,作為這支大軍的軍服。顏色淺淡的土布衣服,牢固將印度人民大眾團結起來,正像褐色的軍服把歐洲獨裁者的軍隊聯繫在一起一樣。「

  在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中,甘地曾用苦行精神訓練了15萬非暴力志願者。在第二次不合作運動中,甘地精選了2500名志願者步行向丹地鹽場進軍,這些赤手空拳的志願者面對殖民者的警棍和鐵棒,毫無懼色,一批人被打倒在地,另一批又挺身而上,仍保持著原來的隊型。在第三次不合作運動中,不僅甘地和國大黨的大多數領導人被逮捕,而且還有大批民眾陸續被捕入獄。僅在1941年上半年,被捕人數就達2萬多,這些以甘地精神武裝起來的「堅持真理者」,手持印度教經典《薄伽梵歌》,誓死如歸,臉不變色心不跳地走進監獄。應當說,是在甘地的宣和傳教育下,成千上萬的民眾才增強了民族自信心,提高了愛國熱情,奮不顧身地走上了爭取民族解放的道路。對此,羅曼·羅蘭給予高度的評價,他說:「聖雄甘地喚醒了他的三億同胞,動搖了大英帝國。」

  領悟甘地的非暴力主義,覺得其精神特質有如下要點:

  一、融合諸家,自創一說。甘地繼承了古代耆那教、佛教和印度教道德觀中的「戒殺」原則,並且吸收了基督教「以善抑惡」的主張、美國作家亨利·大衛·梭羅 「非暴力抵抗」 的思想、俄國文學家托爾斯泰「神的天國就在你心中」的觀點、英國作家約翰·魯斯金的人道主義思想等,才創立出他自己的一套獨具特色的非暴力學說。因此,甘地的非暴力哲學既傳承了印度傳統宗教與倫理學說,又吸收了西方公民不服從的傳統與現代政治哲學,可以說是一種東西方思想融合的產物。

  二、甘地的非暴力主義是以他的人性理論為基礎的。甘地深信人的本性是善的,神性就在人的心中,因此他才主張通過非暴力的手段,即愛的方式,去感化和喚醒人的內在善性,從而使惡人改惡從善,使犯錯誤者改邪歸正。非暴力手段為什麼能使人改惡從善呢?這是因為:從主動的方面看,甘地認為神性代表最高的善和愛,具有無窮的潛力和轉化力,一旦人證悟到自己內在的神性,就會產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就會主動地去愛別人,幫助別人揭示自己的神性。從被動的方面看,犯錯誤者的體內也潛居著神性或善性,他們之所以犯錯誤,是因為他們表面的私慾遮蔽了內在的神性,一旦別人用非暴力或愛的方式去啟迪他們的內在神性,他們就會「良心發現」,懺悔自己的錯誤。

  三、甘地的非暴力主義的核心是愛和感化。他認為,他的「非暴力」核心就是愛。愛是一種最崇高的感情和力量,只有使心靈克服了怨恨、厭惡、憤怒、嫉妒和報復等情感之後,才能把愛的力量釋放出來。愛是以自我犧牲和自我受苦為前提的,只有一個無私的、甘願自我犧牲的人,才能去愛他人。如他所說:「愛只有施捨,而無所求。愛只有寬恕,而從不怨恨和報復。」「衡量愛的標準是苦行,而苦行就是自願忍受痛苦。」「非暴力就是以積極的形式來對待一切生命的善良意志。非暴力就是純粹的愛。我在印度教的經典中,在《聖經》和《古蘭經》中都讀到過它。」 「人類只能通過非暴力來擺脫暴力,通過愛來克服恨。」 「非暴力是一種感化他人的能力為前提的」。

173

主題

2206

帖子

380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08
沙發
RNSandi 發表於 2010-6-30 23:21 | 只看該作者
不喜歡甘地這個人,特別是他後期的一些做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3
 樓主|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10-6-30 23:45 | 只看該作者
RNSandi: 不喜歡甘地這個人,特別是他後期的一些做法。
他後期怎的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3

主題

2206

帖子

380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08
4
RNSandi 發表於 2010-6-30 23:46 | 只看該作者
自由之靈: 他後期怎的了?
他利用人們的信任與自己的權力來所取個人利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wazhh 發表於 2010-6-30 23:50 | 只看該作者
在這個世界行不通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6
 樓主|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10-7-1 00:34 | 只看該作者
RNSandi: 他利用人們的信任與自己的權力來所取個人利益。
哦。不太了解那一方面,匆匆在網上搜羅了一番也沒什麼結果。可以詳細介紹一下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7
 樓主|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10-7-1 00:43 | 只看該作者
wazhh: 在這個世界行不通的
甘地自己就以非暴力創造了奇迹啊。經過長期的艱苦奮鬥,迫使英國放棄對印度的殖民統治,以及在平息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間大規模的流血衝突中,以絕食平息了五萬軍隊不能制止的仇殺。

美國的馬丁路德金的和平抗議,贏得了黑人的權利。

還有南非的曼德拉,以非暴力和國際間的支持,結束了白人的統治。

這些不都是行的通的例子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wazhh 發表於 2010-7-1 00:55 | 只看該作者
自由之靈: 甘地自己就以非暴力創造了奇迹啊。經過長期的艱苦奮鬥,迫使英國放棄對印度的殖民統治,以及在平息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間大規模的流血衝突中,以絕食平息了五萬軍
呵呵,萬分之一的比例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wazhh 發表於 2010-7-1 00:55 | 只看該作者
自由之靈: 甘地自己就以非暴力創造了奇迹啊。經過長期的艱苦奮鬥,迫使英國放棄對印度的殖民統治,以及在平息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間大規模的流血衝突中,以絕食平息了五萬軍
呵呵,萬分之一的比例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10
 樓主|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10-7-1 01:02 | 只看該作者
wazhh: 呵呵,萬分之一的比例吧
舉幾個現代的例子。當然沒有看遠古時代,哈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3

主題

2206

帖子

380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08
11
RNSandi 發表於 2010-7-1 01:02 | 只看該作者
這個資料是我自己的材料,網上好象沒有,不過你可以自己查查:
He attacked Western medicine
and sanitation, supported all kinds of native medical nostrums and even quackery, yet
went to a Western-trained surgeon for an operation when he had appendicitis himself.
Similarly he preached against the use of milk, but drank goat's milk for his health much
of his life. These inconsistencies he attributed to his own weak sinfulness. Similarly, he
permitted hand-spun cotton to be sewn on Singer sewing machines, and conceded that
Western-type factories were necessary to provide such machines.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3

主題

2206

帖子

380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08
12
RNSandi 發表於 2010-7-1 01:04 | 只看該作者
他沒有給印度帶來自由民主的政府,反而跟turkey政府一起將與英國的局面搞得一團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3

主題

2206

帖子

380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08
13
RNSandi 發表於 2010-7-1 01:04 | 只看該作者
當然,他是個偉大的領袖,有他強烈的個人色彩,而且是印度人喜歡的那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14
 樓主|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10-7-1 01:17 | 只看該作者
RNSandi: 這個資料是我自己的材料,網上好象沒有,不過你可以自己查查:
He attacked Western medicine
and sanitation, supported all kinds of native medical nostrum
嗯。謝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15
 樓主|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10-7-1 01:19 | 只看該作者
RNSandi: 當然,他是個偉大的領袖,有他強烈的個人色彩,而且是印度人喜歡的那種。
他的非暴力思想可能源於印度教和佛教的「不殺生」意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3

主題

3011

帖子

3920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20
16
ManCreatedGod 發表於 2010-7-1 01:20 | 只看該作者
甘地的成功是個特例
斷然!斷然!不是英國英國殖民者受感動的結果!
是英國出於焦頭爛額的形勢下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才讓甘地僥倖成功,印度還是被英國分裂了便於英國馴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17
 樓主|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10-7-1 01:25 | 只看該作者
RNSandi: 這個資料是我自己的材料,網上好象沒有,不過你可以自己查查:
He attacked Western medicine
and sanitation, supported all kinds of native medical nostrum
摘棉花紡織那段沒看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18
 樓主|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10-7-1 01:36 | 只看該作者
ManCreatedGod: 甘地的成功是個特例
斷然!斷然!不是英國英國殖民者受感動的結果!
是英國出於焦頭爛額的形勢下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才讓甘地僥倖成功,印度還是被英國分裂了便於
有道理。不是英國受到什麼感動,而是意識到了這是一場民族鬥爭,具有全民性質。英國應該作出了重大讓步。你說的對,他們無奈之中又搞了個印巴分治。呵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3

主題

3011

帖子

3920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20
19
ManCreatedGod 發表於 2010-7-1 01:44 | 只看該作者
英國被迫承認獨立的國家中,都被英國埋下戰爭的禍害。中印,印巴,非洲小國等等戰事不斷。。。都是英國做的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3

主題

2206

帖子

380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08
20
RNSandi 發表於 2010-7-1 13:24 | 只看該作者
自由之靈: 摘棉花紡織那段沒看懂。
加工棉花的機器需要歐洲的工業,甘地對民眾隱瞞了這一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23: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