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參觀美國名校紀行

[複製鏈接]

30

主題

569

帖子

4006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00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泥馬 發表於 2009-7-15 03: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暑假到了,有的高中生在準備申請大學的事情,有的抽空參觀學校,實地看看心目中的候選大學是什麼樣。畢竟現實世界比CYBERWORLD更生動,更有感觸。在網上有一篇【參觀美國大學】的帖子。如果你還沒機會去參觀美國名校,不妨一閱。

參觀美國大學
作者: inor12



    兒子高三結束后, 申請大學就排上了日程.  和很多第一代華人父母一樣, 我們都希望小孩能夠上美國的名校, 特別是哈佛, 耶魯, 和普里斯頓等名校了.  雖然理智上講, 只要小孩努力, 一般中上的美國學校, 包括各州有名的州立大學, 也可以接受很好的教育.  這些學校的值價比還相當高, 特別是本州公民的小孩, 能省下不少費用.  但總是心有不甘.  父母輩在中國是佼佼者, 後來又在美國名校讀了碩士和博士, 總是覺到兒孫輩能更強, 特別是他們沒有了令我們頭疼不已的語言問題.  LP也特別希望兒子能上名校.  兒子出生在芝加哥大學, 女兒在哈佛.  我們常開玩笑讓他們回到他們的出生地上學.  因為至少有兩所熟悉的名校, 這次參觀排除在外.  集中參觀沿東北部的幾乎在一條直線上的四所大學, U Penn (賓州大學), Princeton(普里斯頓), Columbia(哥倫比亞), Yale(耶魯).  這些大學名氣不錯, 也出了不少億萬富豪, 對我們吸引力不小.  兒子實力也不錯, 上了當地的重點高中, SAT分數近2300.  只是他最感興趣離家較近的州立大學.  沒有辦法, 只能稍微撥苗助長了.  至少看看名校或許有望改變一些他的想法.  自己覺得也是見過世面的.  這一周的參觀, 使我覺得美國的大學, 是美國的珍寶, 是這美麗國度的名珠.

      參觀大學非常方便.  幾乎一年四季上班時間都有, 一般上午和下午各一次.  一般參觀都不需要預約, 大的團體除外.  參觀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由大學部招生辦公室介紹大學的特色和招生的標準和條件.  第二部分由在校大學生帶著參觀學校的建築和有關的歷史和事件.  這兩部分大致各為1-1.5小時.  這招生辦公室有很多資料和地圖, 非常方便.  至少上述四所大學, 每次都有很多人參觀, 一次一二百人非常常見.  對學生的要求都強調五個方面, 按重要順序它們是: 1) 學生高中課程及成績單; 2) 課外活動及參與程度和方式; 3) 學生申請信及對自身的描述; 4) 熟悉的高年級老師的推薦信; 5) 大學標準考式成績, 如SAT或ACT+寫作.

賓州大學(U Penn)
賓州大學有別於賓州州立大學.  前者有名得多, 是私立大學.  後者是公立的州立大學.  賓州大學位於費城市中心, 離費城火車站很近, 只有5-7街區.  和所有位於大城市的大學一樣, 街道較窄, 交通較擠.  學校為完全開放式, 和城市熔為一體, 位於河邊.  醫學院和大學很近, 有別於其它大學的安排.
賓州大學招生辦主任很年青, 但也很有學識, 對學校了解深入, 也深知演講之道, 很會活躍氣紛.  賓州大學最大的特點是學生可以在多個內部學院中自由選課, 很多學生有兩個以上的專業.  是上述四大學中最自由的一派.  其中Wharton商學院是賓州大學中最有名的四個學院之一.  賓州大學的億萬富豪多出於該學院.  除非是特別的才能, 學校不鼓勵多於必需的申請材料.
賓州大學由富蘭克林創立, 就是接引雷電下九天的那位.  我讀大學時, 他是我最祟拜的大科學家和實業家.  他雕像前的鈕扣令人印象深刻.

普里斯頓(Princeton)
普里斯頓大學參觀前就聽說校園好美, 還有愛因斯坦到美國后一直在這裡.  第一印象是學校簡直就象一個度假區, 好象我們最近去的馬里蘭州西北角上的deep creek風景區.  綠樹成蔭, 到掩天蓋日.  開車進入校園的主要通道只有一個, 但步行進出口很多.  校園內安靜清新.  很多建築上附爬的常青騰很多.  聽說每個畢業年級都會栽種一顆.  校園內那一個接一個的園落好像英國的牛津大學.  大概所有看過哈里波特電影的人都會印象深刻.  植身於校園就象回到了中世紀的書園.  讓人身心寧靜.  我一大學同學的女兒就直接從上海考入了該校.

耶魯(Yale)
耶魯大學是這四所中最大氣的一個.  校園似乎比哈佛大學還漂亮.  招生辦公室是最專業的一個.  那裡辦公的男男女女的年齡就說明了一切.  耶魯是其中最老牌的一個.  對學生要求也最嚴, 一般沒有雙學位之說.  招生主任說得好, 考生不僅要考慮耶魯能帶來什麼, 還要考慮考生能給耶魯帶來什麼.  去年7.5%招生率也是最令人壓抑的一個.整個校園雖然是美國最老的學校, 但到處就像新修的一樣.  那石料做的牆給人印象深刻.  整個大學好像是錢堆出來的.  這才是真正的知識祟拜啊.  走在校園中, 感受到美國貴族學校的風采.  校園中不經意的美國總統的身影加深這種感覺.耶魯大學中國元素挺強.  大學生可以到北京短暫留學, 也是招生辦的招牌介紹.  校園中林瓔設計婦女長桌印象深刻.  她就是設計越戰記紀念牆的那位.

哥倫比亞(Columbia)
當我們下午趕到哥倫比亞時, 天上下著細雨.  GPS看來也過時了, 所指招生辦公室, 車開不進去.  在街道旁停車后, 步行進去走了走, 有井中深天之感, 但還是感覺小.
雖然紐約來過幾次, 每次都悲喜交加.  交通是最大的頭疼.  想來時間還早, 就去找中國城吃飯, 畢竟有幾天不吃中餐了.  好不容易找了個街道邊停車位, 吃飯後發現一張95刀的罰款單, 心情欠佳.  LP幾次講這學校不看也吧.  在街道上溜達幾圈找中餐館.  也不知好壞, 只是看裡面人多不多.  看這從眾心裡, 唉.  是上海菜, LP是上海人, 我這川娃子也吃得噴香.  總算抑補了罰單的不快.  本來想在中國城找旅館, 還真沒找著.  只能到新澤西住了.
來美幾十年的經驗是黑人多的地方, 中國人過得最踏實.  這次我還是堅信哥倫比亞最逼人適合我們.  第二天參觀印證了這點.  這學校是鬧中取靜.  在這寸土寸金之地能生存下來還真不易.  看看國內大學遷離市區就知道了.  聽說土地是艾生豪威爾當總統后給哥大划的.  以前真不知他作過哥大校長.  哥大地處紐約市區, 學生機會是真多, 不是一般的多.  學生保有四年住學校的寢舍.  我可是最喜歡哥大這樣地點, 地點, 還是地點了.
哥大校長辦公室前的中國明朝雕塑印象深刻, 這古董肯定價值不菲, 還能用手摸一摸呢.  其中一學院有中國的」Fu」 姓, 也值得華人驕傲.  華人支持教育還是有傳統的.

結束語
參觀后感觸最深的是美國大學才是美國最大最秘密的武器和力量, 真正代表美國的實力.  儘管這些名校在美國的入學率不大於10%,但是國際學生佔到總在校生人數的10-15%.  這需要胸懷和眼光.  最著名的哈佛, 耶魯, 普里斯頓大學, 對低收入家庭的照顧對社會公平意義深遠具大.  對家庭年收入少於20萬刀的, 也只收費用的10%, 這對美國中產階級家庭也吸引力大大.  參觀大學的學生家庭中, 白人家庭占絕大多數, 也不知有何道理.  這幾所學校招生公辦室, 從沒有人提種族問題或平權法案, 似乎不存在一樣.  印象中名校還是白人的天下.  即使將來美國經濟崩潰, 美國的一流大學還會有相當長的生存空間.  那人文風氣和優良傳統都是歷史的沉澱和結晶, 代表人類最先進的知慧.

30

主題

569

帖子

4006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006
沙發
 樓主| 泥馬 發表於 2009-7-19 03:51 | 只看該作者
又有一篇新的參觀美國名校的文章,一起看看吧。



走訪美國名校—兒子看大學 2009-07-18 08:13:06   
   

幾周前我們家去了東海岸,領了在高中讀書的兒子,看看那些美國著名的高等學府,算是讓他在申請大學之前,對美國大學有一點兒感性認識。當然兒子也不一定就申請這些學校,更不一定會進到這些學校。我總覺得,人的知識是來自於讀萬卷書和走萬里路,就把我們的這次活動,算作兒子人生萬里路的一部分吧。


我們去的大學是:

布朗大學- Brown University

哥倫比亞大學- Columbia University

達特茅斯學院- Dartmouth College

哈佛大學- Harvard University

麻省理工學院- MIT

普林斯頓大學- Princeton University

濱州大學-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耶魯大學- Yale University

除了麻省理工學院以外,其它的7所都是美國的長青藤(Ivy League )大學。 你可能說,欣岸,你的兒子心挺高啊!其實不全是啦,我已經說了,這是曾長知識的一部分,咱們就是開眼界啦!


我們是按自己的計劃,參加了每個大學招生辦公室(administration office)提供的學校介紹(Information Session) 和觀看校園(Tour)活動。這些大學都每天兩次提供這種活動,一般你不需要提前打招呼,只要你按大學提供的時間到他們指定的地點就可以了,這些信息都可以在大學的網站查到。


所有大學的學校介紹和觀看校園模式都差不多。先由招生辦的老師介紹學校,再介紹招生過程和學校的收費及補助情況。然後讓學生領著看校園。你基本可以在2-3小時之內,通過他們提供的信息,對這個大學有個初步的了解,整個過程是真正的走馬觀花。不過由於我們是在幾天之內看了8所學校,還是可以比較出各個學校的不同之處。


在這裡我不想一一介紹各個學校,只想講講我們碰到的有趣的事和一些學校的特點。


我曾跟兒子開玩笑說,咱們應該評評哪個學校這個節目辦的最好。還別說,不太好評,得按單項評比。


先說學校介紹,所有的學校都是由一個老師出面講1-1.5 小時,除了哈佛以外。哈佛是採用了老師和兩個學生一起講的方式,有點自問自答的talk show味道,辦的挺活的,我認為,他們無論是在介紹學校還是概括新生入取信息上都算最好的。可如果講哪個學校介紹講座講得風趣和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麻省理工學院的老師就要搶頭名了。舉個例子,麻省理工學院的老師先問大家都是從美國哪個大區來的,東海岸,西海岸,中西部啦等等,又問有從國外來的嗎,還別說,真有那麼幾個,然後他又接著說,有無從其它星球來的?逗得大家哈哈笑,你猜他說啥,笑啥,這是麻省理工學院,如果有外星來客,肯定先到這兒!他講的,既逗了大家,又透著對麻省理工學院的驕傲。這老師說話還特實惠,大部分學校都說高中生在校成績很重要,高中學課要接受挑戰,但都不說具體說該選啥課,當有人問到這個問題時,麻省理工學院的老師很幽默地回答,這就象寫句子似的,句子中啥重要,動詞和名詞, 意思再明白不過了,要乾貨,那些形容詞,副詞啥的就沒那麼重要了,有人還沒懂,這老哥乾脆說,如果你上了15門烹調(cooking)課,沒用 !


每個學校管理學生的方式都不大一樣。耶魯大學很強調學生的多元化和獨立性。為這,他們設了十二個學院,他們會盡量把同類的學生平均地分到不同的學院。那位介紹學校的老師還打了一個比方,如果他們從邁阿密招了12個學生,這12個人將被分到12個學院,當然他們還有許多其它的標準分配學生,這位老師自己就是耶魯畢業的,他說他是學政治的,他在大學最好的朋友是一位學數學的同學,如果不是學校這樣分配,他們絕對不會有機會成為朋友,他們自己也覺得相互是有影響的,這可能就是美國人講的diversity吧!而濱州大學就與耶魯相反,它是按學院組合學生的,工程學院的孩子們住在一起,由於學生過多,濱州大學是這些學校里唯一的,只保證大學一年級孩子可以住學校宿舍的學校。


大家都知道美國大學入取時,學校不僅僅看學生的成績,而是看學生的許多方面,大體可以歸納為幾類:學生高中的成績和選的課,當高中給大學提供你的profile時,他們會列出高中提供的課和你選擇的課,加上你的高中排名,這樣大學就大概能知道,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也了解你的學習程度和接受挑戰的能力, 這也是為什麼麻省理工學院的老師說如果你選了15門烹調課不算數,因為那都是簡單的課;還看SAT和ACT的成績;再就是參加的課外活動,包括體育和一些俱樂部,大學會從這些活動中看你有無領導才能,和其它方面的特長;最後就是你的申請文章和推薦信了。在我們訪問這些學校時,有很多家長和學生問,學校在考慮這些項目中,哪個最重要。大部分學校說你的高中課和排名重要,只有哈佛大學說,申請他們的學生成績都好,他們主要看其它的項目。說到SAT成績,有人居然問應該考多少次為佳,那天好像是在濱州大學,當時的介紹老師說,他們學校曾收到過一位申請生,前前後後一共考了十幾次SAT,那老師開玩笑地說,考試都成這位申請生的專職課外活動了,學校從來不認為學生應該把這麼多時間花在這上面,這樣的學生是不會要的。


我們最後去的是布朗大學,學校介紹老師倒是講的與其它學校沒多大區別,不過有一點她講了,而其它學校沒談,那就是他們學校很驕傲他們的學生畢業后的去向。如果是先聽她講,我想我會問其它學校這個問題,畢竟孩子們上大學除了學知識以外,另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將來的去向。我估計,大家可以在各個學校的網站查到這一信息。


說到學生領著觀看校園,哥倫比亞大學三年級的女生Mary當數頭鰲,她很詳細地介紹了哥大的特點,也如實地說了哥大由於位於紐約市中心,學生的活動不都是在學校里。可能我的兒子是在威州的小城長大的吧,若論學校的環境和地點,他還是比較喜歡普林斯頓大學和達特茅斯學院。這8所大學,除了麻省理工學院的建築基本是現代風格以外,其它的校園的建築都是古香古色,讓人在裡面逛著就心曠神怡,有一種美的感受。


這次我也算跟兒子一起沾了光,也開了一把眼界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06: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