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大學和大學教師的好日子馬上就要到頭了!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對有媒體報道稱,外地人員子女有望試行異地高考。記者從教育部了解到,異地高考試點工作,由各地自行提出,經審批后實行。據悉,今年有望正式啟動相關辦法的調研,具體辦法10年內可能出台。另外,統一高考為主的格局今後10年內不會發生改變,但在考試形式等方面將探索改革。此前,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袁振國也曾表示,這一辦法會選擇二線城市先試點,因為二線城市隨遷子女流入規模較小。

  依我看,高考改革等不了十年,大學生源不足的問題已經呈現並且必將愈演愈烈,高考再不改革,再不在更大範圍內保障平等的高考權利,大學因生源不足而倒閉將近在眼前。而二線城市試點異地高考作用微乎其微,因為二線城市基本上也是戶籍改革到位的城市。

  前些日子,趙曉教授在微博上說:近日有報載,中國兩億農民工,其1400萬子弟上學難的事情。如此關係中華民族素質進步及長治久安的大問題,理應作為政府的頭等大事大抓。農民窮、農民苦,可怎麼也不應該禍及子孫啊!教育差距勢必固化貧富集團,引發新一輪收入差距。(2010年9月14日《新京報。時事評論》之「微博大義」)

  趙曉教授在這個問題上有點後知後覺了。流動兒童平等受教育、平等參加高考等權利問題,社會各界尤其是先行一步的時評人子歸啼血不知呼籲了多少年,一點動靜沒有;而在千萬數量級流動兒童的背後,根據全國婦聯的調查,還有5800萬與父母長期分居的留守兒童,同樣面臨學業荒廢、心理問題多等社會問題,令人擔憂。而多年來我們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大學教授們,除了趙曉、張鳴等少數關心時事的教授之外,對此真是知之甚少啊。

  教授們兩耳不聞窗外事,殊不知基礎教育的公平問題,正兵臨城下直接危及大學的生死存亡、直接關係到大學教授們明天的飯碗還端得端不住!

  近年來,隨著大學大範圍擴招,大學的錄取人數呈現爆炸性增長,但參加高考的人數卻因為種種原因在不斷減少。2010年中國內地大學畢業生人數達到631萬人,比2000年的百萬出頭,翻了6倍。而美國大學的在校生人數從1965年的不足600萬,到2009年的1800多萬,人數漲了3倍,時間用了將近半個世紀

  但是,與美國大學生源越來越廣越來越多不同,中國內地大學招生人數在大幅度提高,考生人數卻開始不斷減少。2009年內地大學考生在全國範圍內出現首次下降。教育部學生司副局長姜鋼證實:2009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約1020萬人,比2008年減少30萬。2008年全國應屆高中畢業生為849 萬,2009年則減少到834萬,2010年則為803萬。2010年北京新課改后的首次高考,考生人數創下6年來最低,為80241人,比2009年減少了2萬多人,降幅為20%.

  2009年全國高校招生總人數達到629萬,2010年更是達到657萬。招生名額巨增而考生銳減,大學的質量堪憂。而大學質量堪憂又直接影響到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和「成才率」,反過來又進一步降低內地大學的吸引力。

  高考人數的減少,固然跟獨生子女政策導致的適齡人口減少相關,同時也跟大量海外優秀高校在國內掐尖有關。有報道說,2010年中國留美學生將達十萬人。這十萬人有多少是本科生、多少是研究生,目前還沒有具體數據,但國外名校在內地高中紛紛掐尖,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諸多著名高中,已經連年出現「高三空巢」現象,一到高三,優秀學生們幾乎都不在課堂上,因為他們忙於考托福、考「美國高考」去了。近年來甚至香港高校也用高質量的高等教育、開闊的視野、海納百川的氣度和豐厚的獎學金,加入了到內地掐尖的行列,且人數越來越多。

  導致高考人數逐年下降的原因,除了獨生子女政策和海外及港澳台名校掐尖,更為重要的原因還在於基礎教育的巨大不平等。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的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差距,使大量適齡兒童被排除在高考之外。比如,大量農村學生沒有條件讀完高中甚至初中;由於地區之間、學校之間的巨大落差,即使勉強讀完高中,也缺乏高考的競爭力。尤其是在教育歧視政策之下,大量流動兒童無法正常在流入地讀完初中和高中,無法在流入地獲得戶籍或獲得平等的高考權利,導致更為大量的留守兒童被迫小小年紀與父母分離,不僅學業荒廢,而且身心也容易遭受不應有的創傷。

  這樣,從長遠看,教育的戶籍歧視和教育不均衡,危及的是國家的長遠利益和整體利益,危及社會弱勢群體的正常上升。而從眼前看,則直接危及大學的生存和大學教師團體的飯碗!經過了這麼多年的大幅度擴招和大興土木,大學和大學教師的好日子馬上就要到頭了!今天,大學錄取率已經超過60%,而大學畢業生的初次失業率已經超過10%.在東部沿海地區,享受到更優質基礎教育服務和大學招生錄取名額分配特權的大城市,北京、上海等地的高考錄取率已經長年穩定在80%以上,2010年上海更有望達到100%.

  今後的大學,將越來越面臨生源不足的問題。如果不從基礎教育公平和確保所有適齡兒童平等的高考權利入手,大學錄取率越來越高——大學教育質量每況愈下——大學畢業生就業率越來越低——大學高考人數持續減少的惡性循環必將持續,一些大學的破產倒閉,將不是一個未來進行時的理論問題,而是一個迫在眉睫的現實問題。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之本。但是近年來大學錄取制度和大學在服務社會方面的功能喪失,使之並沒有使自己成為促進社會公平之利器,反而成為加劇和炙烤社會不公的幫凶甚至罪魁。報應來得比想像的快。快亡羊補牢吧!促進基礎教育公平,僅僅保障各社會階層、各種流動人口平等的義務教育和高考權利,也許已經遠遠不夠了,趕快將高中免費教育也及時提上議事日程,高校加快和加大對貧寒學子的補助力度,或許才能防止即將到來的大學倒閉潮。


【轉】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1 02: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