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想起三位耄耋老人說過的話(zt)

[複製鏈接]

27

主題

67

帖子

514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14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木子行 發表於 2010-7-9 09: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想起三位耄耋老人說過的話


    周有光、錢學森,吳冠中三位老先生在耄耋之年出於良心,給國人留下 「真心話」,代表中國當代經濟學界、科學界、藝術屆對當前中國社會不同層面的深切關注和擔憂。聽之,震耳發聵,也催人奮進。

周有光、錢學森、吳冠中如是說


    現年105歲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在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他對中國經濟的發展作出了自己的判斷。「最近兩大新聞,一個是富士康的新聞,一個是悟本堂,說明中國落後是驚人的,我們的現代化沒法說」。在他看來,不存在「中國奇迹」,「沒有奇迹,只有常規」,「中國要建立一個模式,我想可能性不是很大」。(見《財經網》  2010年06月30日 15:43  )
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09ae8b0100j9va.html) - 想起三位耄耋老人說過的話_侃大_新浪博客     「人民科學」家錢學森在去世前曾建言。「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傑出人才。這是很大的問題。」
    我國傑出藝術家吳冠生前說,還剩兩件事要做,其中一件事就是「要講真話」。他說,畫院、美協這種制度在全世界恐怕是絕無僅有的,極為惡劣,美協很富,撈錢,當了美協的官,到什麼地方去,人家都買他的畫。美協是個衙門,文聯也是這樣。誰都來管文藝,結果文藝上不去!中國美術比非洲還落後。(見《南方都市報》   2007-04-19 15:33:10)

他們讓國人警醒


    周有光先生於1955年改行搞漢語拼音研究。之前和幾個著名經濟學家在上海主辦刊物《經濟周報》,又在復旦大學經濟研究所和上海財經學院講授經濟學。最近,他對中國經濟發表的言論可謂一語道破天機。時評如下:一、關於富裕。現在中國人自以為富裕起來了。少數西方國家則趁勢吹噓。弄得大家都飄飄然,甚至有人做起了大國崛起的美夢。事實上,中國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仍然是排在全球一百多名。在流光溢彩富麗堂皇的外表下,遮蓋著巨大的貧富懸殊和無數邊緣貧困地區的極端落後與貧窮。二、關於中國模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可能是世界經濟的發展模式之一。因為歷史還沒有證明社會主義的經濟模式是成功的。我國實行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已經不屬於社會主義經濟的範疇。中國的發展模式頂多類似歐洲資本主義發展的初期階段加斯大林的公有制社會主義。
    錢學森先生到晚年關心的是「樹人」的千秋大業。檢討我國的教育體制,老人的話一言中的。多少年來我們習慣於粗放式教育發展。從小學一直到大學教育,考試是衡量學生的一切。以此為標準,則扼殺創新思維及各種怪異新奇思想。儒家道德教育延續幾千,扼殺中國人的創新性。同樣,用意識形態的一元論取代孔孟儒學教育,疎隔人們追求和創新的思想淵源。人文教育不去引導人們直接切入現實社會的主題,而是偏離現實社會,空耗人們大量的時間。
    吳冠中先生的「真話」切中我國文藝體制的時弊。藝術的求真不是在辛勤勞動中獲得的,社會上的急功近利污染了神聖的藝術天堂。弄得真正搞藝術的人一輩子出不了名,賺不了錢,而投機取巧的人在官辦藝術體制下大肆撈取好處。現在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藝術殿堂中,沒有權力,沒有錢做不出任何成就。吳老的「真話」是被權力和銅臭玷污的藝術的真實寫照。2010-7-2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07: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