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證券市場長期膠著反應了實體經濟轉型的無力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10年6月29日,證券市場大跌。
   證券市場長期膠著反應了實體經濟轉型的無力。

   美國證券市場完整地詮釋了股市是經濟晴雨表的含義。道瓊斯指數圍繞1000點爭奪了17年。1966年1月18日,道指盤中最高觸及1000.50點,直到1982年12月,才成功翻越1000點一直保持。其中1972年和1976年,道指突破千點全部回落。

   另一場慘烈的道指萬點爭奪戰從1999年延續至今。自1999年3月16日首次盤中觸及10000點以來,道指先後63次突破然後跌破這一關口。6月29日,道指報收於10138.52點,仍在萬點之間打轉。道瓊斯指數萬點爭奪戰遠未結束。

   證券市場的點位爭奪戰是實體經濟與貨幣找不到方向的標誌。道指千點徘徊的期間內,面臨一系列嚴峻的經濟與貨幣轉型挑戰: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脫離黃金錨的美元開始尋找新的方向;金融生產力尚未發端,實體經濟處於滯脹期,卡特總統離任時,美國CPI增長率是13%,失業率將近8%,利息率超過20%,美國數位總統不得不用行政手段控制物價,卻一直無法收效。與此同時,幾次石油金融戰爭與軍事開始,油價扶搖直上,加劇了全球企業的成本壓力,讓美國這個車輪上的國家搖搖欲墜。

   萬點爭奪戰的背景則是,美國科網泡沫崩潰,找不到新的經濟增長點,原有的強生、可口可樂等大笨象股守成有餘,成長性不足,依靠金融股最終被證明依靠了冰山。到現在為止,美國依然沒有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IT生產力與金融生產力逐漸消失,而綠色生產力遠未跟上。因此,股市有時看似找到了突破口,但很快被證明是概念炒作。

   中國圍繞3000點的爭奪戰將維持數年,因為中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將十分困難,維持數年。

   與美國不同的是,中國與東亞、拉美一樣是政府主導型經濟,投資率極高,以出口完成工業化的過程,也即我們熟悉的傾全民之力的經濟發展模式。這一模式並沒有特殊之處,在欠發達經濟體如前蘇聯、上世紀的巴西、阿根廷等經濟體無不採用這一模式。這一模式的轉折的標誌是,出口空間急劇縮減,投資邊際效率遞減,政府財政負擔增加。

   中國尚未完成工業化與城市化,目前的投資與出口主導型經濟已經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出口成本增加、各國針對中國產品的壁壘有增無減。與此同時,我國的投資效率急劇下降,單位GDP資金需求量達到開放初期的5倍左右,由此造成的後果是,財政收入上升,而政府的財政平衡越來越差。

   從1950年到2010年,我國財政收入60年間增長接近一千倍。2002年我們還是1.9萬億,去年達到6萬多億,今年又有望超過8萬億,今年前五個月的財政收入已達到35470億,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362億,增長幅度高達30.8%,這一數字比去年前6個月的收入還要多兩千億。此時有必要實行國民收入倍增計劃,給實體企業減負,以鼓勵民間投資。兩難的是,政府既不敢減息也不敢給企業減負,以往投資項目與急劇擴張的企業需要大量資金,地方債務與社會保障所需的資金缺口動輒以萬億計。

   中國的生產效率增長下降,改革三十年我國的GDP實際增長年均在9.8%,全要素生產率一度在2.5%,但據張軍等人的測算,在世紀之交為負值,此後上升乏力。無論是物聯網、IT產業還是結構改進都促進了中國生產率的提高,但問題在於,中國的大型企業的生產率上升有限,而對資金的渴求無限。

   在資本市場上,地方財政、國企解困、權貴獲利等目標遮蔽了市場的成長前景。創業板中的中小企業被作為高科技與成長型企業的代表,獲得了高額溢價,但資本市場無法篩選出具有長期增長潛力的企業,也無法抵禦類似於中石油、農行等巨無霸公司上市的衝擊,導致整體估值重心下移。贏利公司的利好被龐大的融資需求稀釋,財富轉移到了特定的投資者手中。所謂利好、新經濟增長點,硬生生被從上到下的投機者,炒作成了一日游的熱點板塊。

   整個證券市場評價體系混亂不堪,成長型企業與高科技成為炒作的概念,曇花一現即告湮滅。據朋友告知,一些魚目混珠的企業在獲准上市后高管坐地相擁喜極而泣,他們終於獲得了一張圈錢的專業牌照。

   伴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中國經濟需要一場市場化的深入洗禮,目前能夠做的是發布文件顯示對於市場主體的尊重,卻未真正落實到激勵機制的改進上。

   對於A股市場未來,不需要過份悲觀,但中國經濟這輛馬車的轉型將非常緩慢,如果三年能夠轉型成功、大型企業的融資需求被消化,已經是上上大吉。

   從6000點下來后,中國證券市場進入回歸之旅,將在2000點到3000點之間徘徊。

註:出差中。
   昨天寫不必暫停新股發行,有人大罵。仔細想想,你是願意要一個好制度庇護下的市場,還是願意跟著政府投機,今天暫停,明天大發,玩朝三暮四和暮四朝三的遊戲?
   到旅館途中,某公司年輕人告知,汽車市場某些暢銷的SUV車型出現「炒樓花」現象,向商家付出幾萬員,爭取即時提貨。
   城市居民汽車消費在升級換代,或者在購買第二輛車。
   中國經濟一片蕭肅嗎?未必。關鍵是贏利並未落到誠實的講求價值的投資者手中。被籌碼與龐大的政府支持的上市企業群體所淹沒。
   中國經濟處於關鍵轉折期,並不悲觀,也不樂觀,但陰雨連綿不絕,需要韌性。
   民航中南局局長精神抑鬱,自殺了。壓力太大,適時放鬆。選擇信仰,會讓人有精神依皈。
[轉]

1650

主題

5369

帖子

7679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679
沙發
TCM 發表於 2010-7-2 02:41 | 只看該作者
鮮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03: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