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預防心肌梗塞的運動方法

[複製鏈接]

258

主題

564

帖子

727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waichengtan 發表於 2009-6-13 14: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預防心肌梗塞的運動方法






健康世界 2009/01/19  研究顯示,運動能抑制血栓的形成。經常運動的人不但冠狀動脈較粗,且有較多的側枝血管參與循環,提高了血液和氧氣的運送能力,使血栓的形成受到抑制,因此可達到預防心肌梗塞的目的。



撰文/輔仁大學體育系教授兼系主任、所長 張宏亮



為什麼會心肌梗塞?
動脈血管是一具有彈性的組織,隨著年齡的增加,動脈會漸漸地失去原有的彈性,管壁變厚、變硬,內腔逐漸變窄,造成血液不易流通,這種情形稱為動脈硬化。

一般來說,健康的男性從35歲,女性從50歲開始動脈漸漸的硬化,主要原因是膽固醇的累積所造成。一旦硬化的程度變為嚴重,血流受阻礙將引發各種疾病。例如腦動脈的血管受阻會引發中風;供應心臟的冠狀動脈血管受阻會引發狹心症或心肌梗塞。

受阻的心肌無法接受到氧氣和養分,將發生缺氧導致心肌的壞死。心肌壞死時會伴隨數十分鐘以上的胸痛、呼吸困難、意識模糊、甚至心臟衰竭或休克等症狀,最後導致死亡。

隨著年齡的增加,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動脈硬化的情形,研究指出心肌梗塞以男性居多,以及年紀大、抽菸、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以及有家族遺傳病史等危險因子者較容易患心肌梗塞。

這些高危險群如從事劇烈運動、搬重物、天氣冷、飽餐後或情緒上的起伏等易引爆心肌梗塞。其中抽菸、高血壓、高血脂症被公認是導致心肌梗塞的「頭號殺手」,此外,肥胖、生活緊張、運動過量,也是導致發病的原因。


心肌梗塞的症狀
大多數心肌梗塞的人,在發病前幾天或前幾週會出現身體不適,無力感、胸部不舒服、心悸、煩躁或心絞痛等現象。急性發作期則會出現強烈的胸痛、呼吸困難等。胸痛會擴及到左肩、頸部、下顎或後背部等,有痛到「快死了」的感覺。這種疼痛是突然的,持續時間約15~30分鐘或更久,無法以休息來紓解。

大多數的情況下,患者會臉色蒼白、冒冷汗、噁心、嘔吐、頭暈、嘴唇及指尖發紺發紫,陷入呼吸困難、脈搏變微弱、血壓降低的狀態,在幾小時內意識不清、無力、嚴重者將導致昏厥、休克等。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心肌梗塞患者平時並無任何症狀,而在激烈運動中,寒冷的天氣或過度勞累之後突然發病。這種情形很容易被一般民眾所輕忽,認為平常自己很健康無所謂,結果一發作後果極為嚴重。

預防心肌梗塞的運動方法
運動之所以能預防心肌梗塞,主要是運動能使冠狀動脈的血管變粗,口徑變大,變得更有彈性,這樣即使血管壁內出現了一些粥樣斑塊,但由於血管口徑大,發生梗塞的可能性也比較低。

研究顯示,運動能抑制血栓的形成。經常運動的人不但冠狀動脈較粗,且有較多的側枝血管參與循環,提高了血液和氧氣的運送能力,使血栓的形成受到抑制,發生心肌梗塞的危險性大大的降低,因此可達到預防心肌梗塞的目的。

增加運動量的方法很多,而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走路,研究發現每天走1萬步的人其高密度脂蛋白含量較高,可防止動脈硬化。研究發現走6000步對健康已有相當大的幫助。其他的運動如慢跑、游泳、騎腳踏車等都是很好的預防心肌梗塞的運動。

有血管硬化的人要避免做閉氣用力的運動,例如交互蹲跳、伏地挺身、仰臥起坐、重量訓練、舉啞鈴、吊單槓、提重物等,這些運動容會使血壓急速竄升,反而引發心肌梗塞。

如果運動時出現呼吸困難、胸悶、胸痛、臉色變蒼白、流汗過多、過度疲勞時,必須立刻停止,迅速就醫。



結語
有人說:「老化從血管開始」,只要上了年紀血管都會慢慢硬化,尤其是上班族,勞心又缺乏運動的人是心肌梗塞的高危險群。預防動脈硬化應避免攝取過多的高膽固醇食物,勿抽菸,多運動、減低工作壓力等,而這些方法都可以從改善日常的生活習慣做起,預防心肌梗塞應不是一件難事。
最後,請記住這句話:「寧可讓汗水流出,也不要讓肚子凸出」,為了不讓肚子凸出,「請多運動」,血管就不會阻塞,您認為呢?
【健康世界 2009年1月號】






















































































































258

主題

564

帖子

727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27
沙發
 樓主| kwaichengtan 發表於 2009-6-14 17:45 | 只看該作者
goodoctor: 「寧可讓汗水流出,也不要讓肚子凸出,為了不讓肚子凸出,請多運動」
我認為,最好的保健是順其自然。不要過分強調外因的作用,而是按照自己本身生命運動的規律,去做好每一天的事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340

帖子

1003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小學生(一級)

Rank: 4

積分
1003
3
天之涯 發表於 2009-6-14 20:49 | 只看該作者
好,堅持走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251

帖子

518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18
4
zhuqi123 發表於 2009-11-18 06:29 | 只看該作者
了解是預防的第一步,多謝指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68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盤古教紅衣主教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680
5
人間的盒子 發表於 2009-12-4 10:09 | 只看該作者
謝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6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09-12-6 06:44 | 只看該作者
kwaichengtan: 我認為,最好的保健是順其自然。不要過分強調外因的作用,而是按照自己本身生命運動的規律,去做好每一天的事情。
俺不同意哎。人體的順其自然就是放任自流老化的過程。人類一直朝著更健康更長壽更高生活質量的方向努力,所以,某種角度講,人的生活方式可以說是所有動物裡面最不順其自然的了。[本話題由 在美一方 於 2009-12-06 06:44:40 編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7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09-12-6 07:00 | 只看該作者
我讚賞這篇文章是因為他道理講得清楚講得淺顯易懂,這個在科普裡面是最重要的。但是運動方法可以多種多樣並且因人而異。走路當然不失為一個最佳辦法,尤其是對於中老年人和一輩子也沒怎麼參加過運動的人。然而,對於比保持活動量的基本要求要高一點點的運動目標來說,走路很難達到目的,對於年輕時候運動很多的人來說,走路很不過癮。根據我的知識和從業經驗吧,推薦另外幾個應該加入的運動元素。
1。游泳。游泳對心肺的鍛煉,不是走路可以達到的,游泳還可以訓練全身各部位的協調性,是我最推薦的運動,對中老年人也非常適合。還有一點,游泳基本不引入運動損傷,只要你不玩命游。游泳中,水對全身的按摩還可以滿足人的皮膚飢餓,身心皆宜。
2。負重力量訓練。我從事幾年骨關節研究,其中關節損傷最大的一個因素就是關節的穩定性。保持關節的穩定性是保持姿態穩定的最重要手段,這樣可以防止中老年人摔跤而受傷致病。而人體的關節除了天生的形狀來保持穩定以外,還可以依靠軟組織的參與比如關節囊和周圍肌肉來維持穩定。人體老化的同時,肌肉的減少速度是驚人的,所以我們必須想辦法鍛煉肌肉減緩肌肉的減少甚至增加肌肉以加強維持關節穩定性的能力。有研究結果表明,負重力量訓練在老年人中起到了改善生活質量防止損傷防止摔倒的顯著性作用。
3。團體活動。現在的中老年人,面臨子女出巢以及伴侶離去的情況。所以多參加團體性的鍛煉,比如一起連瑜伽結伴走路跑步結伴打高爾夫等等吧,非常有好處,這是我們常常推薦的一種方式。所以去社區體育俱樂部,比買個跑步機在地下室要好處多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30

主題

2296

帖子

3884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3884
8
yuxin_9605 發表於 2010-1-4 01:09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分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0

主題

8642

帖子

2318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18
9
遙祝 發表於 2010-1-24 11:46 | 只看該作者
堅持走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50

主題

5369

帖子

7679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679
10
TCM 發表於 2010-5-31 02:38 | 只看該作者
走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35

主題

7687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907
11
JoanneJyy 發表於 2010-7-19 20:0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wazhh 發表於 2010-7-24 09:09 | 只看該作者
專業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0

帖子

0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0
13
清風2010 發表於 2010-9-8 17:21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分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7: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