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微型詩資料帖一組

[複製鏈接]

128

主題

2766

帖子

305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05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絳紫湮 發表於 2010-6-11 13: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微型詩資料帖一組


微型詩的字數

作者:寒山石  日期:2008-6-14
    詩是用行來區分的,不是用字數。提出微型詩一般不超過30個字,這是鑒於微型詩之「微」而提出的,是對微型詩字數一個相對規範的要求。如果一行幾十字甚至更多,三行就能寫成了一篇短文章,還能叫微型詩嗎?所以,這個限定是「必要」的。
    同時,限定微型詩字數一般不超過30字,這也是符合人眼的正常視覺和閱讀習慣的。一般而言,人們對一行詩的閱讀在十個字左右,所以,三行所限的微型詩,字數一般應不超過30字。比如,報紙的新聞標題一般在十個字左右。如吳定勇、王珏在《論都市報的版面定位策略》(原文載於《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5年11期)中說:《華西都市報》的「主標題字數一般在12字以內,而且寥寥數字的短標題越來越多。」
    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王君超在《當代流行報紙版式批評》一文中也指出:「在一些主流報紙版面設計實踐中,一般要求大標題、主標題不超過12個字。因為標題的加長,往往意味著強勢的增加。對於那些不需要特別突出的報道,如果製作過長的標題,就會喧賓奪主;另外,太長的標題也會造成讀者視覺疲勞。」
    在學術論文寫作中,也有人根據人們對語言的一般記憶特點,提出標題最好控制在12個字以內。《閩北日報》新聞採訪中心副主任葉國寶在《實題化:製作消息主標題的基本原則——讀歷屆中國新聞獎報紙通訊社類獲獎消息作品有感》一文中說,翻檢從1991 年至2002 年曆屆中國新聞獎報紙通訊社類獲獎消息作品,中國新聞獎消息主標題含標點符號平均每條字數13.6 個,言論和通訊主標題平均每條字數分別為9.8個和10.5 個。
    所以,總的來看,我以為根據人們的閱讀習慣,微型詩每行在十個字左右。考慮到在通常情況下,微型詩每行的字數是不均等的,是長短句互補、錯落有致的,所以,絕大多數的微型詩都在30字以內。
    但30字所限不是絕對的,是「一般不超過」。31個字就不是微型詩嗎?不要教條化。



1、寫微型詩,用大智慧;讀微型詩,看大世界。

2、長詩有長詩的風采,微詩有微詩的妙處,當長則長,當短則短;行於當行,止於當止,切不可刻意追求外在的形式而忽視內在的本質。

3、詩越寫越長,或艱澀難懂,或口水直流,已經成為讀者的負擔,甚至災難。於是,精巧的微型詩便成為人們文化餐桌上一道可口的快餐。

4、微型詩是現代人一枝精神的香煙,精短而醇香,刺激而提神,清純而意蘊悠長。

5、長詩要寫好,必須遊刃有餘,積澱深厚;微詩要寫好,必須智慧靈巧,懂得割捨。

6、有人說,微型詩是長詩的詩眼,其實是對微型詩的誤解。微型詩是一種獨立的體式,只不過長詩的詩眼如同夜空的明月,在遼闊中閃亮;而微型詩的詩眼則是眼中的瞳仁,玲瓏晶亮的閃光。

7、寫微型詩往往起筆就是落筆,務必直搗黃龍,不可能象長詩那樣縱橫鋪陳,波瀾起伏。

8、寫長詩如同長跑,須講求氣韻,穩健自如;寫微型詩如同拳擊,須拼盡氣力,猛擊一點。

9、長詩如江海般浩瀚,氣勢雄渾;微詩如露珠般水靈,晶瑩剔透。

10、長詩可以用來吟唱,微型詩卻宜下酒。把酒臨風,對月涵泳,則可知微型詩之濃郁醇香。

11、長詩是一座山,逶迤奔走,氣象崢嶸;微型詩是一扇窗戶,啟開便清風宜人,景象無窮。

12、長詩是奔涌的河流,壯在波滾浪涌,峰迴路轉;微詩是情感的珍珠,巧在玲瓏精緻,光華四射。

13、微型詩看似容易,實則難工。一首精美的微型詩,當屬生活積澱、人生閱歷、學識底蘊和藝術技巧的完美結合。

14、微型詩首先是詩,具備詩的一切特徵。「微型」只是一件得體的外衣,一件美麗的超短裙。

15、一首凝練的微型詩,無疑可以一當十,於精短的詩行中蘊涵著博大的內容。

16、微型詩當如一眼噴泉,從小小的泉眼,噴流出清冽的甘甜;或如一盞燭火,用一束閃爍的火苗,燃亮寂寞的夜色。

17、微型詩辭約意豐,言簡意賅,是一種簡約的藝術,一種用最凝練的文字構築的最精巧的詩體。

18、微型詩滴水藏海,粒沙見金,於方寸之間,融古通今;在尺幅之內,抒寫大千。

19、微型詩焦點明確,詩意凸現,必須抓住智慧的陽光盡情地潑灑成最靚麗的一點。

20、微型詩之「微」,不只「微」在行數(除標題外三行以內),也「微」在字數(一般在30字以內)。如果一首微型詩讀來令人氣喘吁吁,又與長詩何異?

21、微型詩詩微,但景不微,情不微,可謂微言大義,充滿著激情與感染,給人以發現的喜悅和美的回味。

22、微型詩最忌用教條式的語言扼殺了活力四射的詩意。

23、微型詩可含蓄,讓人思接萬載;也可明快,顯露真情直白。但含蓄不是晦澀,明快不是「口水」。

24、微型詩篇幅精短,讀來盡在眼底,「一覽無餘」;所以須講究鉤人魂魄,「一目傳神」。

25、寫微型詩,必須抓住最精鍊的材料,藉助最精當的意象,調動最精妙的靈思,運用最精鍊的語言來表達。

26、「一沙見世界,一花窺天堂。」寫微型詩,正是從一粒沙中發現一個浩瀚的世界,從一朵花中尋找一個美輪美奐的天堂。

27、寫作是一種「創造」而不是「製造」。我始終以為,微型詩是不經意間「撿」來的,而不是苦思冥想「寫」出來的;或者說,是情不自禁「噴」出來的,而不是搔頭弄耳「擠」出來的。因為微型詩的瞬時性,決定了寫微型詩靠的是頓悟,是靈感,是秀韻天成。

28、寫微型詩靠的是捕作,寫成則需要錘鍊。捕作微型詩靠靈感,錘鍊微型詩靠技巧;捕作是意在筆先的靈動,錘鍊是落筆之後的雕飾。捕作的是原始的,自然可能是粗糙的;而錘鍊是一個淘金的過程,必須打磨掉所有的沙粒,留下金子般最純最美的詩句。

29、微型詩必須藉助語言的魅力和意象的創造,形成內在的張力,激發人的思維,方能拓展開廣闊的場景。

30、寫微型詩應特別注意創造意境,沒有意境則沒有詩味。

微型詩如同精鍊的廣告文案,其魅力首先在於以嶄新的形象抓住人的靈魂。

31、微型詩須小中見大,短中見長,蘊含五彩繽紛的世間萬象,方能如璀璨的星星咉襯出夜空的深邃博大。

32、微型詩因其精短,故須詩無閑句,句無閑詞,力求「字字千金」;同時必須詩意鮮明,迥勁有力,務求「字字千鈞」。所以寫微型詩,當鍊字、鍊句、煉意三者並重。

33、微型詩是一種閃電的藝術,其意有二:來似一道閃電,撕破天宇,靈光突現,此其一;讀也如一道閃電,使人為之一振,拍案叫絕,此其二。

34、一首微型詩便是一張精美的照片。所以一個好的微型詩人,一定有攝影師一樣選景、調焦和抓拍的純熟技巧。

35、哲理是微型詩的精髓。好的微型詩一定充滿著對自然、現實和人生的體驗、領悟、思索和評價。

36、寫微型詩當浸透智慧和靈氣,若是耍小聰明,充其量只是用雕蟲小技製作的小把戲。

37、微型詩是一片葉子,蘊育著大千世界綠意盎然的生機;微型詩是一束光芒,在茫茫天宇閃爍出遼闊無垠的透亮。

38、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整個世界」。微型詩就是撬動思維世界的一個支點,能夠為讀者撬開想象和再創造的廣闊空間。


打蛇打七寸——微型詩創作秘笈

--------------------------------------------------------------------------------


作者:賴楊剛 日期:2008-6-11

第一招 嚴肅思想,端正態度

A.微型詩嘛,三行內,小菜一牒啦!把長詩剪剪裁裁,壓縮壓縮,就成。

兄弟,你錯啦!

微型詩是完全版的袖珍美女,決不是把長詩這個大帥哥進行改刀后的邊角料。麻雀雖小,肝膽俱全,缺了一個零件都不能飛。微型詩,不是長詩的壓縮,而是一種獨立完整的詩歌文本,短中隱長,小里現大。就象大觀園中的一個亭子,靠自己獨特的結構和造型來吸引遊人的眼睛,這亭子,一旦失去自身的整體感、糸統性,折解出來的一磚一瓦,就算再漂亮,再精緻,也吊不起讀者的美學胃口。

一朵花是一季春天,一粒沙是一片沙漠,一滴水就大海了。微型詩雖然短小,也是一片完整的心靈時空。音樂感、技巧美、形象性等詩歌因子,都要統屬於這片心靈時空,進行周全考量,合理匹配。

長詩,大擺裙;微型詩,超短裙。各有各的風味,各有各的神韻,不要閑著沒事,就把大擺裙剪成超短裙帶,將超短裙拉成大擺裙,讓兩種不同質感的藝術品種,在那裡搞笑似地——扯蛋!

B. 呵,文章千古事,很莊嚴好神聖的,千萬別弔兒郎當,輕薄了它!

朋友,你太神經兮兮了吧!寫詩就是寫詩,又不是玩宗教。非要靠一套神密的儀式,來拉攏信徒的人心/人氣。古人的那種沐浴、齋戒、焚香、筆墨伺后的套路,見鬼去吧。現代人,圖快捷求方便,既關注結果也講究過程。微型詩這玩意兒,符合現代人的價值觀,更匹配他們忙碌的生活方式。只要喜歡,擠公共汽車,上洗手間,大排檔等菜……就能讓靈感象電光一閃,分分鐘搞惦。

寫詩,也不象幹革命衝殺場,喊著口號,下定決心,排除萬難,喝乾那碗壯行酒。更不是掙錢賺名的活可以靠它養家糊口,生兒育女娶媳婦。

不錯,寫詩固然是一份勞心費神的工作,要吃得了苦。但更是一種休閑和娛樂,圖的是大夥兒同樂,(詩人歡喜,讀者快樂。)娛樂也罷,休閑也好,我們可不能輕薄了它。你我皆是玩過遊戲的人,都知道在玩耍的時候,只有整個兒投入,才能全身放鬆,從頭頂爽到腳板心。

舉個例:譬如打小麻將,一要用心組合自己的牌,二要費神揣猜對手的路數,在直覺和理智的反覆折騰中獲得新刺激,才過癮。如果,有人發神經說:你們不是想贏錢嗎,這牌不玩啦,把我口袋中的銀子全數送你啦,該爽了吧,真正的牌友定會臭罵:操它媽的B——煩!

創作微型詩,苦差事?肥缺?牛B得不能再牛B的偉業?不,寫詩是精神桑那、思想按摩,讓每個參與者(詩人、讀者)都獲得一種別樣的爽——美學享受。

C.詩,可以陶冶情操,升華人的靈魂。

朋友,你誇誇其談了!

作為一種藝術,有審美、認識、教育三大功能。審美功能是首當其衝的,其它功能只是輔助性的,能量有限,且這有限能量的發揮也是要通過審美功能來間接實現。

魯迅對阿Q形象的描繪,算得上淋漓盡致,入木三分。可是數十年過去了,阿Q樣的人物,不見少,反而多。站在一座樓上,隨便扔塊磚頭下去,也要砸死幾十號。

如果還有人瞎吹:詩是一味葯,有奇異的療效,可以對社會生活所病化的心,如何如何又何……有寫詩經驗的人定然會指著那人的背脊骨:別買狗皮膏藥啦,這種現代聊齋,誰信?!

看微型詩,對讀者是快活的休閑;對詩人,是一種思維體操,天天練,可強心健魂。

D.對於創作微型詩來說,我極力倡導:思想要嚴肅又活潑,態度既端莊又任情。審美第一,歡愉是本位!依據自我的寫作習慣,跟著靈感走,陪伴快樂行,腳步越來越輕越來越溫柔,心輕體舒,就象風一樣自由。

128

主題

2766

帖子

305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054
沙發
 樓主| 絳紫湮 發表於 2010-6-11 13:10 | 只看該作者
[轉帖]微型詩的體式-------華心 Post By:2008-7-15 19:08:54

凡事總需研究才會明白。我在研讀了許多詩人詩評家的微型詩和有關微型詩的論述之後,眼睛為之一亮,心胸豁然開朗,微型詩的體式逐漸明晰起來。

現將自己的學習體會陳述如下,願與有識之士共勉。



一、什麼是微型詩

微型詩古今有之,這大概是有目共睹的事實。

古代的微型詩,如《候人歌》:候人兮猗!(一行詩)《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肉。(二行詩)《易水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二行詩)漢代劉邦《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三行詩)等。

現代的微型詩,如郭沫若《新月》《白雲》,冰心《春水》朱自清《僅存》艾青《無題》等微型詩。

當代的微型詩,如濤似浪,山呼海嘯,在中國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形成一陣陣微型詩潮。如《微型詩》上發表的數千首微型詩;《微型詩潮叢書》20餘冊微型詩集;馬立鞭先生主編《中國當代絕妙微型小詩點評》中多數微型詩;穆仁先生主編《微型詩500首點評》及散見於國內外各種詩刊詩報上的微型詩,其壯觀景象,令人賞心悅目,豪情激蕩。

因此,我們可以說,凡是具有除題目外一至三行的形式的詩都是微型詩(題目是微型詩的組成部分,也應該是微型詩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大概也是不容爭辯的事實。



二、微型詩是什麼

正如什麼是美(美的現象)與美是什麼(美的本質)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一樣,什麼是微型詩(詩的形式)與微型詩是什麼(詩的體式)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正因為古代微型詩具有微型詩的形式特徵,即除題目外一至三行的外表樣式,我們說微型詩古已有之,或者說古代微型詩是微型詩詩體的淵源。不然,為什麼說微型詩是從小詩中分離出來,形成一種新的詩體,是中國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事呢!

象一個完整的人一樣,人有外形(高低、胖瘦、膚色、美醜等),有內構(骨肉、血液、五臟六腑等),也有內質(思想、感情、氣質、風度等),微型詩包括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

微型詩的內容是詩。

詩的對象是微型詩的對象。大到天地人文、宇宙星空,小到花鳥蟲魚、內心獨白,都可以情動於衷,發而歌之。

詩的要素即微型詩的要素。沙鷗先生將一首好詩概括為七個要素,即「立意深,構思巧,形象美,感情真,意境濃,語言新,手法奇。」其實一首詩具備其中二、三就是好詩了。主要是情濃,志遠,味美。無情少意缺美的東西不是詩,它不能動已,焉能動人?將情志美完全融為一體的詩(精品)太少,只不過有所側重罷了(亦可以成為佳作名篇),具體表現為抒情詩,哲理詩,或優美詩。長短詩如此,小詩微型詩亦如此。

微型詩的形式是微型。

微型詩的形式包括兩個部分,即外表樣式(外型特徵)和內在結構(語言特徵)。微型詩的外表樣式為除題目外一至三行;而內在結構應為語言特徵,如語言的準確、凝鍊、精美、音樂性等。應當指出,微型詩的語言特徵也是一切詩歌的內在要求,非微型詩所獨有也。這樣劃分只是形式的一分為二而已,正如人的氣血與臉色密不可分一樣,微型詩的外型和內構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同樣,微型詩的內容和形式也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內質和外觀難分)。



三、微型詩的句式和行式

把微型詩從小詩中分離出來,外型限制在除題目外一至三行,形成一種新的詩體、引導詩人們自覺地大量地進行微型詩創作,已被越來越多的海內外詩人們所接受和認同,這是發展詩歌增多詩體的必然。而弄清楚微型詩的句式和行式及相互關係,許多問題又迎刃而解了。

詩中的「行」和「句」是有區別和聯繫的。「行」和「句」作為名詞,「行」指行列(如排行、幾行),「句」指句子(如詞句、詩句);作為量詞,二者意思相近。

從詩歌排列樣式上講,一行詩是一句詩,但一句詩就不一定是一行詩了。如劉德鑫《井岡山》:「一根火柴/點燃/******的宮燈。」(形為三行詩,實為一句詩)。一個句子是由詞和片語構成的能夠表達完整意思的語言單位。一個句子可以省略其中句子成分,基本句子成分為主謂賓語。而一個詩句則更為隨意,可長可短,可繁可簡地表達詩意。因此,每句詩的字數(含詞和片語)和音步(頓)便可多可少了。

如張天授《小桔燈》:

九十九歲的冰心奶奶走了,

她是提著那女孩做的小桔燈上路的。

(7頓15字)

孩子們的心中永遠亮著小桔燈的故事。

(6頓16字)

又如劉大白《秋晚的江上》:

歸巢的鳥兒,儘管是倦了,還馱著夕陽回去;

雙翅一翻,把夕陽掉在江上;

頭白的蘆葦,也妝成一瞬的紅顏了。

劉大白此詩形散而意濃,雋永而優美。細察,其形式排成三行,而語言結構實為三句,即「鳥兒馱著夕陽」「雙翅一翻」「蘆葦妝成紅顏了」,是一首典型的微型散文詩。

因此,每一句詩我們可以根據其氣韻和美感需要排成一行二行三行甚至四行以上的樣式。而一行詩二行詩三行詩及四行以上的詩,一經排列定型后就算是幾行了。

試想,如果我們把二、三句詩排成「一行」的樣式,我們能說它是一行詩嗎?如果把五七言絕句或五七言律詩或長短句等詩詞排成一至三行的樣式,我們能說它是微型詩嗎?絕句仍然是絕句。律詩仍然是律詩。長短句仍然是長短句。這是由於不同詩體的本質所決定而無法更改的。

為了與四句詩或四句以上的小詩、格律詩詞嚴格區別開來,每首微型詩的形式除題目外,內在結構限定在一至三句為宜,而一至三句詩的外表樣式最多只能排成三行。這樣既解決了一句詩可以排成一至三行、二句詩可以排成二至三行、三句詩排成三行的各種樣式;也解決了習慣上四至六行以上排列的一部分小詩,可以濃縮或排列成微型詩二至三行的樣式。如蕭蓮蓉的《看路》和唐元龍的《解放碑時鐘》,排成三行是微型詩,排成六行便是小詩了。

總之,微型詩作為一種新的詩體,它的內容是詩;它的形式是微型,即每首詩除題目外,內在結構為一至三句,外表樣式 為一至三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8

主題

2766

帖子

305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054
3
 樓主| 絳紫湮 發表於 2010-6-11 13:11 | 只看該作者
淺談微型詩賞析 Post By



微型詩是三行以內的小詩,特點是短、精、深,優勢是快餐文學,難點是於一粒砂中雕刻世界。『螺螄殼裡做道場』,要求著一種更為精細、精審與精製的藝術營造,同時也開拓了生活與詩的新天地。

———摘自《微型詩》創刊辭

以上只是從微詩的狹義角度而論,而從廣義上來說,微型詩,應該還包括3段以內,100字左右的微型散文詩;微型詩可以說是結合古今的一種詩體,早在戰國就有微型詩的出現。荊軻的「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單這兩句就算得上是一首中國古代微型詩的典型。與現代長詩不同,微型詩多以短小精悍而著稱。微型詩的語言往往有跳躍性,常常前面幾句平淡無奇,但緊接著打出一句話讓人怕按叫絕。其內容多蘊含哲理,或是讓讀者感同身受,或是有對於某種事物的看法和理解。例如在冰心的微型詩詩集《春水》中的一首:我要挽那「過去」的年光,但在時間的經緯里,以織上了「現在」的絲了。這就是讓讀者感同身受的一首短詩,讀者在讀到這首詩時會有「時光一去不復返」的感慨,感慨時光的匆匆。這就是朱自清在《匆匆》里「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的嘆息了。時間的流逝讓作者產生了一種無力之感,卻也讓讀者感受到了時間的寶貴。甚至會讓讀者產生思考:「對於時間的流逝我們是無能為力的,但我們可以好好的把握現在。」在短短的句子中包含了讓人對於時間思考的太多東西。不可否認這是一首很成功的微型詩。詩中包含了詩人眼中的客觀事物(時間)和腦中的主觀意象(織絲),蘊含哲理。由此可見,一首好的微型詩是主觀與客觀的統一體。

微型詩與現代長詩最大的區別在於微型詩注重邏輯性,現代長詩往往注重於語言的優美化、意象化、文字化,常將理性的現象用感性的方式表達出來,總體來說就是注重情感的抒發與表達,多抒發離別之情、愛戀之情、愛國情懷、警示之感以及對美好生活的讚美,它們往往是讓讀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以取得思想精神上的認同。而微型詩多用思考的方式,將詩人看到的事物、現象,通過詩人的思考,再用理性的文字予以敘述。在抒發自己的情感的同時,又有需要讀者思考的東西。例如稻香夢的《高級》:「為什麼人比狗高級,因為,人會各種各樣的笑。」這樣一個戲虐的自問自答卻將人類的虛偽表現的淋漓盡致,人們虛偽的笑、討好的笑、諂媚的笑。人類因為虛偽而比狗高級,多麼諷刺的一個答案,讀者不禁會想:「相比狗純凈的靈魂,人的靈魂又是怎樣呢?我們是否應當去改變些什麼?」又如《狗摟著狼說》:「我可以愛你么,狼說,我怕你身上的人性。」孔子曾經說過:「苛政猛於虎」不就是這樣么,人性殘暴的一面是連虎和狼都害怕的,物種的滅亡有多少是因為人類的原因而導致?熊掌、虎皮、蛇羹、魚翅,這些自然食物鏈頂端的霸主如今卻成了人類的珍食美味、華貴裝飾。可想而知人類慾望的恐怖。「虎毒不食子」,可易子而食的事例在歷史上又有多少?人類的自私又是多麼的悲哀。或許人們會想:「我們人性的好的一面又可以做到什麼呢?」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用負面的惡讓人思考人性的善。因此,與現代長詩相比較,微型詩更有讓人思考的價值,這也是微型詩獨特的魅力。

對於微型詩的思考,每個人都不大相同,正所謂「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取決於讀者的生活的閱歷和文化的修養。文化修養暫且不說,每一個讀者的閱歷不同,對於詩的感悟也有所不同。微型詩是具有時代性的詩體,根據時代的不同,讀者對微型詩的感受也不同。例如顧城的經典詩篇《一代人》:「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這首詩,敘述了複雜的的命運和信念。其哲理的表達形式讓現代人們深深的喜歡,而作者的人生悲劇又反過來使這首詩發出更豐富的戲劇性和荒謬感。活在當代的人們或許把它當作琅琅上口的作品,但更深一層的含義就只能活在那時的人們來解讀。它所向人們展示的精神和寓意或許是我們這個時代所不了解的。這就是微型詩所謂的的快餐性、時代性。

在主觀上講述客觀,這是微型詩的思維,將客觀的事物或現象用主觀的態度思考描述,之後再用客觀的文字語言將之記錄,這就是微型詩的創作本質。現在多數的詩人所創作的微型詩大致分為兩種:一、運用巧妙的語言將一件事物描述;二、用哲理的敘述方法講述一件事物或現象。前者往往是講一個具體的事物,如蔡培國的《心》:「容得下海,現在,一個名字就漲滿了」。很形象的寫出了一個人在愛戀著一個人或一件事的感覺,通俗易懂。後者則有一定的哲理意義含在其中,如蔡培國的《鼠》:「不知從幾代起,居然,站立起來,穿行在我們中間」。很有哲理的說明了人類的鼠目寸光、讒言獻媚的一面。

賞析微型詩,最忌諱用現代詩的角度去看待。不能單從語言文字,文筆功底處評論,更要從其展示的含義處著手,要明白在一首微型詩中你感受到了什麼,你思考到了什麼,你怎樣理解這首微型詩的哲理意義。而不是單純的說一首詩的厚薄,文筆。你怎麼去想這首詩,就按照你的想法將它描述出來。也許會跟詩人的想法不同,但評論上的「百家爭鳴」也是一首好的微型詩的獨特魅力之一。微型詩沒有所謂「官方」的賞析。對於同一首微型詩的賞析沒有絕對的正確,讀者都有自己心中的標準答案,這是連詩人自己都無法左右的。例如稻香夢的《迷路》:從你的頭髮回來,我迷路了,走不到某些芳香的心裡。有人說頭髮代表著纏綿地柔情,這或許是對的;也有人說頭髮是指寄託,這也是讀者心裡所想,不能說是錯的。再如鑫笙的《火車站》:現實擊破了夢想,一張張逃難的臉孔,絕望、疲憊、喘息。或許只是說人們買火車票的艱難,或許是講人們活在現實中的殘酷,又或許是說人們尋找自己心中香格里拉的艱辛。每個人對詩的感受都不會相同,這是賞析現代微型詩的基本點:「決不能隨波逐流」。



附:一代人的解析供大家欣賞學習

(  一 代 人 (顧城)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義大利歷史哲學家維柯在 300年前乾淨利索地揮劍截斷了詩和哲學的思維聯繫。然而,300 年來,詩人們卻廣撒物象暗示的種子,培植出一座座「象徵的森林」。用對應的手段,成功地將詩和哲學統一了起來。《一代人》似乎就是一個證明,短短兩句詩,在黑與光的對立統一中,瀟灑地跨越了維柯手制的樊籬,抽象的哲學意蘊切實地通過表象富有魅力地呈現於世。「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此中的兩個「黑」無疑是「文眼」,頗值玩味。我們知道,「黑」其實不是色彩,所謂的色彩均是物體對各種光波反射的結果,如果不反射,便成了黑。當然,沒有光的世界只能是一片漆黑。

  因此,「黑」是扼殺光明的結果,黑夜便是光的墳墓,是一種令人窒息的特定時代象徵。然而「黑色的眼睛」卻無疑是黑夜的叛逆,它的黑色是黑夜 「給」的,是黑夜阻斷光明的結果。此外眼睛的黑並不象徵著背棄光明,反倒是渴求光明的象徵。黑色既然對光不反射也就具備了對光全盤吸收的特性,黑色的眼睛正是這種隨時準備吸收光明的「一代人」的眼睛。

  換一個角度看,黑色的眼睛也凝聚著批判精神,它以黑對黑,對黑夜的龐大淫威報以深沉的否定。相對色彩繽紛的光明世界來說,黑色是一個終極,它與光明構成了對立。然而物極必反,從黑夜中叛逆出來的黑色眼睛,對於光明的接受力是絕對超過任何色彩的眼睛的,也就是說:由特定的黑色時代中走來的「一代人」,他們偉大的覺醒是其他「無緣」於「黑夜」的人們所難以企及的。

  短短的兩句詩,冠以一個博大的題目,揭示一個龐大的主題,在對立統一中,充分顯示了象徵的魅力。從作者的生活歷程看,詩中的黑夜似乎是「十年浩劫」,「一代人」當然是指在這個特定歷史階段中成長起來的當代中國人。然而,詩畢竟不是歷史,詩的容量常能憑藉藝術的魔力而無限擴大。如果超越時空的話,我們便很容易在屈原、杜甫、魯迅等等不同時代的人物身上,看到「一代人」的形象,他們都在「黑夜」中生存,他們都具有特別敏銳的「黑色的眼睛」。

  《一代人》乾脆的語言,執著的追求意向同樣顯示了一種性格,可以說,這也是一首「性格詩」。它彙集了思維與表現、形式和內容、標題與詩體之間在大小、深淺、形象抽象等方面的一系列矛盾,最終熔入18個字中,深沉而瀟灑地突出了當代人的精神意象。果然引爆了同代人的情感。)(引自《一代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

主題

1020

帖子

6366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366
4
越湖 發表於 2010-6-19 21:10 | 只看該作者
哇,用上千字來解釋不滿三十字的微型詩?
我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8

主題

2766

帖子

305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054
5
 樓主| 絳紫湮 發表於 2010-6-22 14:31 | 只看該作者
越湖: 哇,用上千字來解釋不滿三十字的微型詩?
我跑……
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3: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