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1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關於中醫——方舟子可以住口了

[複製鏈接]

116

主題

911

帖子

564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64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城春秋 發表於 2010-8-24 02: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小城春秋 於 2010-8-24 06:15 編輯

一向不大關心名人軼事,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坊間出了個名人方舟子。方舟子何許人也?不知道。找找相關信息,說是打假鬥士。前段時間因為一個叫唐駿的人,很讓方舟子火了一把,自此我的眼球就熟悉上了這個名字。某天「聽」一位網友提起方舟子還是毀謗中醫的鬥士,倒把我的精神提起來了。可是找了一番,也沒見這位老兄有什麼具體的論點來談論中醫,就忘了這茬兒了。今天上網,看到一篇報導,說方舟子「現場揭露李一電療真相 廢除中醫理論」云云,趕緊進去看看這方舟子何方神聖,不料一看之下,不禁啞然失笑, 想起了偉大的唐. 吉訶德——身邊的小丑。

據說這位方先生,是以打假聞名的。這世界上有什麼是真的?希望有人能告訴我。真的和假的,要有一個界定的標準。某人坑蒙拐騙,你說他是真的還是假的?他是真騙人,你是真上當。假的裡面就有真的,真的裡面就沒有假的么?你說地球永遠都在轉動,真的么?永遠是多遠?我告訴你,地球總有一天轉累了,不轉了!你說我錯了嗎?你要打假,請問真的標準是什麼?總不能你說假就假了,你自己是真的嗎?說誰誰學位是假的,很容易找到證據,不需要做很多功課。說某學科是假科學,就不是那麼簡單了!首先,方先生知道什麼是科學嗎?方先生知道科學是怎樣發展起來的嗎?方先生知道科學到現在有多少年歷史嗎?現代科學伴隨著達爾文的進化論,在近兩百多年突飛猛進,就算後來居上,也不應該霸道到唯我獨尊,成為衡量世間一切事物的標準。人類文明的成就也不局限於科學領域,還有人文方面,哲學、政治、宗教、經濟、藝術等等,不必都帶上科學的標籤。愛,是不科學的,愛一個人沒什麼道理,恨也是不科學的,恨一個人沒商量,世間萬物不是因為科學而存在,科學只是去研究它們。人類的歷史已經上億萬年,作為研究工具的科學只有幾百年,別忘了科學只是人類認識世界的種種途徑之一,而不是唯一途徑。科學本身有其局限性,科學在其自身的發展中,也不停地推舊出新。就目前科學的水平,不要說宇宙,就是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甚至人類生命,都還有太多的未知。未知的,就不科學了?科學有自己的定義和內涵,科學不能解釋的,不等於不存在。如此說來,科學的國度不能涵蓋我們的世界,科學的帽子也不必人人都戴。不在科學範疇里,難道就得開除球籍?一根偽科學的大棒,能打斷人類所有認知的源泉?

同科學比起來,哲學在人類歷史上資格要老得多,科學的發展,從來都離不開哲學思想的先導。換句話說,哲學是方法論,科學是方法,離開了哲學的方法論,科學就成了原地打轉的陀螺。當方舟子先生說「中醫理論是古人的東西,已經過時了,根本沒必要用。」真是十足可笑!西醫東進是近一百年的事。中華民族在這片土地上繁衍了幾千萬年,近的一、兩千年間,歷朝歷代都有醫藥司局,管理民間問疾求醫。如果方舟子先生這句話,早說一兩百年,今天或許不會有方家的後代在這裡跟中醫叫板,安知方家的祖宗當年不曾向中醫尋醫訪葯?現代科學雖然頂著新時代的光環,但科學家們仍然向古老的哲學家們致敬,因為他們哲學思想的光芒,照亮了科學探索的道路。沒聽哪位研究科學的人說過,「古人的東西,過時了」。

嚇人的偽科學大棒揮舞到中醫頭上的時候,這個世界正在對東方的中醫學發生濃厚的興趣,因為現代醫學正在科學的瓶頸里掙扎。近代西方醫學的興起,以解刨學為物質基礎,抗菌素的發現,為外科手術提供了有力的輔助。因此,西醫從開始,就是在以物體為研究對象的科學範疇里發展,它當然是科學的一部分。幾百年來,科學領域的發展,不停地為西醫提供新的治療手段,從細胞水平。分子水平,到基因水平。但是,人,不是因為有身體才稱其為人。生命是作為一個宇宙現象,而不是一個物體存在世間。形成生命現象,除了體,還有魄。也就是說,至少需要兩個系統協調運作,就像一台電腦有了硬體還需要軟體一樣。西醫的長處,在於與現代科學技術緊密掛鉤,醫生的工作,就像高級人體技工。現在,西醫的分科越來越細,人體硬體的修理集古今之大成,換肝、換心、換腎,換血,換骨髓,換關節,身體就像一架機器,換了零件,繼續運轉。可是,人呢?人從身體里抽離了,零件可以使身體運轉,人的思想、感情、意志、靈魂這些形而上的生命體征,在科學的實驗研究模式里,無法體現。已經有更多的人,醫者和患者,注意到科學實驗的模型,聚焦在「病」本身,卻越來越遠離對「人」的關注,伴之而來的是對生命的冷漠。西醫的發展,必須突破其哲學方法論的框架,但又談何容易!目前的西醫,隱患重重,捆綁在現代科學的戰車上,在唯物的軌道上欲罷不能。因此,有一些人,開始把目光投向古老的中醫學——中醫學的哲學方法論。

中醫學是科學嗎?是迷信嗎?過時了嗎?看看那浩如煙海的歷代醫書,前輩醫家兢兢業業寫下自己的行醫心得,經驗、教訓,以為後來者鑒。這是祖宗的遺產,後人怎能不慎重待之。不是不可以批評中醫,但是批評中醫的人,最好先學學中醫,了解中醫,有的放矢。

中國人的觀念,自古以來輕視形而下,重視形而上,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像道家,儒家、法家這些理論,作為哲學的思辨,不僅展現思想智慧的光輝,引領時代的精神和人文的方向,而且開萬代稚愚,垂青史之上。有志者寧願在這些方面有所建樹,是為「大」,而不屑於在具體的方法、工具上研磨,嫌其「小」。近代西方國家的強大和崛起,源於西方的工業革命,也就是「工具革命」,歐洲人的鋼艦火炮打爛了世界的平靜,搶走了別人的財富。中國人如夢方醒,從「五四」運動開始,引進了兩個外來貨:一個是民主,一個是科學。科學在現階段可以是富國強民的的手段,注意,只是手段,而不是終極目標。好幾代中國人,在過去的一百年間,呼喊著科學救國,實踐著科學強國的事業。矯枉過正,我們忘記了,科學只是一個手段,一個我們民族在歷史上忽略過的手段,並且在近代成了我們的弱項,因此我們要加強,要糾正這個弱項。但不等於糾正了弱項就應該丟掉我們原有的強項。一個人學會了左手寫字,就不要右手了?科學來了,就不要哲學了,西醫來了就不要中醫了!我們不應該濫用科學的概念,更不能把一種認識方法(而不是方法論),當作衡量世間一切事物的標準。要知道,符合科學的並不代表絕對正確,受其方法論的局限,科學方法肯定不能解釋全部的宇宙現象。人類對於宇宙世界的認知,不應該,也絕不會只有這一種方法。從這個意義上而言,中醫不應該放在科學的範疇里去討論,那太局限了! 以科學方法界定中醫,是本末倒置。 換言之,中醫的內涵包括了科學,而科學卻無法涵蓋中醫,原因是,相對於科學是一種方法,而中醫遠不止「方法」那麼簡單,中醫是由方法論和方法兩部分組成,是哲學與科學的結合體。

中華民族何其幸運!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曾經有那麼多先賢智者留下了他們的智慧星光。中國歷史上,哲學思想最活躍的時期,曾經出現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陰陽家、名家等等,種種不同的哲學流派。中醫最早起源脫胎於巫,不必諱言早期的醫巫同源,現代心理學的治療,帶有更鮮明的「巫」的色彩。世界上所有的早期醫學,都與巫蠱有關係,人類對宇宙蒼穹的崇拜與生俱來,沒有什麼好避諱的。但是中醫理論系統的形成,則是歷史上各個哲學流派,派生出來的結果。中醫的哲學思想是以道家為主體融合了儒家、佛家、陰陽家、易學術數、甚至方士等等的雜家。中國歷代哲人對宇宙世界的思辨,都被中醫廣收並取,用來解釋「人」的生命現象,從春秋戰國到秦、漢,集數百年哲學之大成,一部《黃帝內經》,奠定了中醫學的哲學方法論。把「人」像一粒微塵一樣放在宇宙之中,同時又把「人」放大成一個宇宙。中醫學的方法論從「至大」和「至微」兩個方向涵蓋和解釋生命現象,從宇宙和人,兩個角度彼此對望,由此衍生出養生防病學和治療學的理論。

理論可以解釋現象,但解決疾病痛苦仍然需要具體的方法。東漢末年的中國,戰亂頻仍,疫病流行,民不聊生的困境中,產生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醫學家張仲景。他的《傷寒雜病論》完成了中醫學治療方法的探源,確立了中醫理、法、方、葯的治療原則,也達成了中醫辨病治病的方法論與方法的完美結合。《黃帝內經》和《傷寒雜病論》兩本經典,如巨柱,撐起了中醫學的宏偉殿堂,千百年來,後世醫家也在不停的為這所殿堂添磚加瓦。

哲學的方法論,使中醫在解釋人體生命現象時,自成方圓。具體的診治方法和用針用藥,又需要精確的診斷和嚴格的對應病症。一種病,哪幾種體征可以使診斷成立,治療上用什麼葯,每種藥用幾克幾兩,針灸取什麼穴位等等,這方面比起西醫來,實在不能說它不科學。更重要的是,中醫的方法論,把生命作為一個現象來看待,這使得「人」在這裡成為主體,人的主觀感覺,人的心情變化,人的主觀意願等等,都是中醫衡量疾病或健康的指征,科學的實驗還做不到對人類情感的定量分析,那不等於中醫就沒道理,反而說明中醫走在醫學的前端,引領著現代醫學的方向。而這一點,恰好符合中醫的方法論,陽極轉陰,陰極轉陽,最老的就是最新的!

正因為中醫的哲學方法論,是那樣緊密的貫穿在每一個病例的分析診斷,以至於確立治療原則和處方用藥,一氣呵成,切斷一點便無以為續。長久以來,人們困惑於中醫究竟屬於哪門學科,人文?還是自然科學?它的特殊的學術結構,既不是純人文的,也不是純自然科學的,它是一個人文和自然科學的混合體,人文的部分充滿了對人類生命的關懷和理解、探索了人類在宇宙自然界的定位和彼此之間的關係、更有著對生命現象與宇宙現象深刻的哲學思辨。在這個基礎上建立的中醫學基礎理論,著重闡明生命的「動態」和宇宙的動態是一體的,協調的。中醫的陰陽學說,五行學說,都是歷史上盛極一時的哲學成就,比起黑格爾的辯證法早了近兩千年。陰陽五行學說和臟腑、氣血、經絡學說整合起來,就涵蓋了生命運動的常態和異態,解釋了人體,也解釋了宇宙。宇宙多大,哲學的中醫學就有多大,中醫學之博大,就博大在這一部分上了。

中醫對於養生防病和疾病的治療,具體體現在飲食、作息(包括運動)、和方葯、針灸等方面,尤其是治療疾病,自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才真正規範化,甚至可以說科學化了。後世的發展填補了很多新的內容,包括更多的方葯,以及溫病學說在治療流行性傳染病和熱病方面的劃時代貢獻,但這些都是基於《傷寒雜病論》確立的理、法、方、葯原則。理,是通過對病例深入分析,探本求源,找出癥結;法,是針對這個癥結確立對策、治療原則,這個過程關係著哲學的邏輯思維的運用,是診病中提綱挈領的部分,接下來的選方用藥,便是嚴格的自然科學的規範了。科學是個新名詞,但並不是什麼新概念。中草藥里早就自覺的運用這個概念了。中藥的來源是我們生活的地球,中醫的哲學思想貫徹到具體的藥物,就是每一味中藥,因它的品種、形態,生長的地域、氣候,採收季節,所取的藥用部分,以及炮製方法和過程,而具有了它的自然屬性:酸苦甘辛咸,寒熱溫涼平。這些屬性與天體運轉,五方、四季相對應,選擇用來糾正人體運動中出現的偏頗,正是這些偏頗,使生命呈現出偏離宇宙常態的「異態」,也就是生病了。當這些偏頗獲得糾正,生命就回歸到「常態」的運行,也就是病好了,康復了。 生命是複雜的多系統共同運作的結果,會有一損俱損、一榮俱榮,也會有牽一髮而動千鈞的情況。中藥治療疾病,實際是在協調人體各系統的功能,因此,很少單一藥物使用,而是通過組方配伍,相須、相使、相畏,既不使其不足,又避免矯枉過正。只在急性病,病原單一、兇猛的情況下,才會因人治宜,用大劑猛劑藥物,一役而畢其功。中藥的學問都在組方配伍裡面了。藥物的選擇搭配,藥量的酌情加減,多至按斤論兩,少至零點幾克,因人而異,因地而異,因時而異。還有針灸選穴,也是同樣的道理。治療方法的嚴謹和治療的效果,與醫家的醫學造詣、臨床經驗密切相關。中醫學之精深,就精深在這一部分了。

這兩個博大和精深的部分,就是中醫學的內核和精髓,就是中醫學能夠歷久彌新,前承古人,后啟來者的原因,也正是中醫學的生命力之所在。它那綜合了哲學思想與科學方法的理論體系,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獨特而完美的學術結構,為它的後續發展提供了廣袤的空間和巨大的內容,未來必將開古代哲學思想與現代科學技術結合之先河。它是新世紀新醫學的方向,更是中華民族對全人類做出的偉大貢獻。


一個好的中醫既要有哲學的思辨能力,還要精通古今道家、儒家、佛家、陰陽家、雜家、易經、術數,又要經過嚴格的訓練,和多年實踐經驗的積累,才能在臨床診病治病中,把理法方葯運用得出神入化。 醫生個人的資質和努力,決定了能在多大程度上掌握中醫的精髓,這在事實上形成了中醫的水平高低相差很多。任何一個領域都有不同的水平,這也沒什麼稀奇。中醫歷來有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的說法,大師級的神醫是時代的產物,不可多得。醫者,解人疾苦為己責,民病求醫,病不等人,緊急之時,不懂方法論,學幾個偏方,也能治病,當屬下工之列。古往今來,數不清的醫者正是在做著「下工」的治已病,為解除人類的疾苦而辛勤工作。有心於醫學,自可由下工向中工、上工的水平努力。中醫學是如此高深的學問,成就一個中醫絕非易事,那是幾十年、一輩子的功力。一個中醫可能盡其一生,都要在這條路上不停努力。因此,如果因為哪個醫生醫術不精,那個病例沒有成功,就全盤否認中醫,那是以偏概全,因噎廢食。這種態度既不客觀,也不公正,更不科學。

世界上還沒有哪一門應用學科,像中醫學這樣既有方法論,又有方法論指導下的具體方法,這就像搭起廣廈萬間,可以盡收世間珍寶。中醫學在歷史上,一直兼容並儲各個時代科學發展的成果,為其所用,原因很簡單,科學屬於方法,可以應用,拿來放進「中醫」這所房子里就行了。只是由於百多年前,我們的科學還很落後,沒有太多的成果被中醫收取,更可惜的是,中醫丟掉了外科手術(如果深入中醫理論,會發現丟掉外科很可能是一個必然)。近代由於西醫的強勢,和實驗科學的模式,在中醫界造成很大困惑,說中醫不科學肯定不確切,說它科學又有不能定量,重複的部分。因此,現代科學的成果遲遲沒有被搬進中醫的大廈。但這只是遲早的事。「廢醫存葯」是本末倒置,中醫不能廢除的恰恰是它的理論系統。只要我們清楚中醫是由哲學方法論與實用方法兩部分組成,就會明白,方法可以隨時更新,換換傢具也無妨,唯有這摩天大廈不可輕易言拆。將來藥劑會變,針具也會變,先進的儀器也會在中醫領域裡普遍使用,經絡研究會有更多神奇發現,診脈、辨舌將會更精確,不變的是中醫的哲學和以人為本的辯證思想。一旦中醫的「方法」部分與現代科技接軌,世界上兩種醫學的融合,就不會太遠了。西醫的診斷技術,正可以為中醫所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看到西醫精巧的「傢具」,是怎樣裝潢在中醫這所大房子里。

這是一個熱鬧的時代,熱鬧的時代里少不了忽悠和被忽悠。中醫的理論是一種哲學,擺在那裡不能禁止別人用,人家要養生長壽,要賺錢發財,幫到誰總是好事。有沒有江湖騙子不知道,但一遇上騙子就要打倒中醫,這是誰家的規矩?中醫哪本書讓你每天吃三斤綠豆?那條理論說每天吃三斤綠豆能長生不老?誰信了說明他愚蠢,上了當也是活該,下次長點記性,跟中醫有什麼關係?不要動不動就拿中醫說事兒。 學了點「科學」知識,就以為自己是「科學」了,這年頭誰沒學過科學?科學又怎麼樣?科學都不是萬能,你倒是萬能了。站在自己的學術立場,說別人都是假的,這本身就不是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還遑論什麼科學偽科學,你不了解的學科就一定是偽科學嗎?嘩眾取寵也罷,跟人起鬨也罷,挑戰中醫,那是找錯了對象。打假出名,也有粉絲,但從這件事看,明顯動機不純。什麼「古人的過時了」,還廢醫存葯呢,一點都不新鮮。建議那些叫嚷中醫不科學的小丑們,回家讀十年中醫,先搞清楚什麼是中醫,再回來講中醫,看看是廢除中醫還是應該廢除你自己的愚見!明知中醫不可能被打倒,挑戰最有名的,就能出名,把自個兒的名字掛在中醫上面,不能名垂青史,至少也可遺臭萬年,橫豎是出名了,只是太對不起祖宗。

40

主題

368

帖子

107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74
沙發
犀利哥 發表於 2010-8-24 02:27 | 只看該作者
好文, 犀利, 支持一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5

主題

3407

帖子

6065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065
3
pengl 發表於 2010-8-24 03:56 | 只看該作者
方老兄打假成名上癮了,見啥都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480
4
sousuo 發表於 2010-8-24 04:30 | 只看該作者
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5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10-8-24 04:5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 pengl

不同意。方批判中醫遠在揭發唐駿之前好幾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1395

帖子

733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33
6
SirCat 發表於 2010-8-24 05:37 | 只看該作者
好文!
方某實際上在為西方醫藥工業充當
掃除競爭對手的先鋒隊/排雷部隊
很沒意思
呵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5

主題

3407

帖子

6065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065
7
pengl 發表於 2010-8-24 05:4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 在美一方

他成名應在打唐駿(咱沒意見)之前吧?關鍵是不管他成名前或后炮打中醫,一杆子打整個中醫系統,太以偏概全,有失公允。咱不懂中醫理論,但因跌打損傷看過多次針灸,其立竿見影的效果是見證人和受益人,不得不出來說他(還算半個老鄉)兩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6

主題

911

帖子

564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640
8
 樓主| 小城春秋 發表於 2010-8-24 06:0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小城春秋 於 2010-8-24 06:12 編輯

回復 7# pengl
以前不認識他,通過打唐駿事件才知道這個人。如果他以前就打中醫,那就連他以前一塊兒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9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10-8-24 06:1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 pengl

針對樓主這句的
「明知中醫不可能被打倒,挑戰最有名的,就能出名,是從唐駿事件上嘗到甜頭了吧?把自個兒的名字掛在中醫上面,不能名垂青史,至少也可遺臭萬年,橫豎是出名了,只是太對不起祖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10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10-8-24 06:1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在美一方
但因跌打損傷看過多次針灸,其立竿見影的效果是見證人和受益人,
pengl 發表於 2010-8-24 05:42


現代醫學完全沒有否認針灸的效用,而是對針灸所依賴的經絡理論提出了質疑。同樣,否認中醫的人當中,不完全是完全否認中醫療效的,包括方舟子本人。希望你真的看過他的「批」中醫的文章,明白其主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11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0-8-24 06:38 | 只看該作者
現代醫學完全沒有否認針灸的效用,而是對針灸所依賴的經絡理論提出了質疑。同樣,否認中醫的人當中,不 ...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10-8-24 06:15



我看過他的主張是廢醫驗葯,  針灸大概不能算葯吧? 應是他要廢的部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5

主題

3407

帖子

6065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065
12
pengl 發表於 2010-8-24 06:4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0# 在美一方

沒有科學是不能的;但科學,尤其是現有的科學,決不是無所不能的。用現有科學無法檢驗和解釋的現象和方法不能說是不科學的。即便是頭號科學強國美國對 alternative medication (包括針灸)也越來越持開放和樂觀其成的態度。看針灸的非華裔美國人也越來越多。

加州理工出身(正版)的錢學森可以說是現代最知名和偉大的中國科學家吧,他也是中醫(包括氣功)的忠實支持者。也許方舟子也能打他的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7

帖子

5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0
13
白雲山 發表於 2010-8-24 11:09 | 只看該作者
你說了半天,似乎並不清楚方舟子說了什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14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10-8-24 11:1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2# pengl

1. 有誰說科學萬能了嗎?我不記得方舟子說過,我也不這麼認為。我明確說過,非科學的東西是人類社會重要的組成部分,比如文學、藝術、民俗、巫術等等。這些非科學的東西是不可缺少的。

2. 既然是alternative med就不是主流。民眾支持和科學與否無關。而NIH的態度是要用科學手段來驗證所有的療效claims,而美國醫學院教授的是evidence-based practice。用我以前說過的話:跳大神可以治病也是事實,但跳大神治病不是科學,是巫術,然而研究跳大神為什麼能夠在某些情況下治病有療效,這就是科學了。

3. 科學與否與名人支持無關。至於錢學森么,有關他對特異功能和氣功的問題上,我就不必說真話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15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10-8-24 11:2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1# 華盛頓人

他要廢的有關針灸的是針灸所依賴的理論體系,就是經絡氣血理論。針刺可以某種程度上治某些病,是有科學證據的。然而依賴經絡理論所行的針刺(就是一般所說的針灸)和不依賴經絡理論所行的針刺有同樣的療效,這個事實說明經絡理論未必是針刺治病的必要理論基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48

帖子

14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8
16
同是過客 發表於 2010-8-24 13:56 | 只看該作者
好文。

況且,所謂的「科學」也是以「人擇原理」為前提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749

帖子

21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15
17
太涼 發表於 2010-8-24 16:37 | 只看該作者
方某不懂中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匿名  發表於 2010-8-24 18:12
不知所云﹐似巫似幻﹐智識有限。看看中國醫學界對中醫的定位﹕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有必要治嗎﹖中醫的路必須重新開拓﹐否則死路一條。

1417

主題

6495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655
19
霜天紅葉 發表於 2010-8-24 18:49 | 只看該作者
好文!頂!方舟子只是一個思維錯亂的狂人,他有什麽資格來否定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可以告訴他,在美國,經濟低迷期間,奧巴馬還批了很多的研究基金給NIH的CAM DEPT.(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Many Americans use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A group of diverse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systems, practices, and products that are not presently considered to be part of conventional medicine. Complementary medicine is used together with conventional medicine,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is used in place of conventional medicine. (CAM) in pursuit of health and well-being. The 2007 National Health Interview Survey (NHIS), which included a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CAM use by Americans, showed that approximately 38 percent of adults use CAM. This fact sheet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CAM, types of CAM, summary information on safety and regulation, the mission of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NCCAM), and additional resources. )其中大部分包括了針灸和中醫中藥,而至少有百分之六十的美國醫學院申請了與西醫沒有直接關係的研究基金。。。美國五十個州都將針灸和中藥合法化,規範化,不想再與這些對中醫中藥針灸無知的人說什麽了,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沒有人能夠否定博大精深的中醫文化,看看民國時的國民政府將中醫中藥打入冷宮,近年來還不是恢復了中醫針灸治療,還建立了中醫教育的系統。再提一個事實,針灸是WHO所認可的一種醫療手段,已經在全世界150個國家都存在了,能否定嗎?
撼山易,撼中醫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74

帖子

1092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92
20
伊蘭泓 發表於 2010-8-24 20:51 | 只看該作者
不清楚方是何人,每門學科都有長處和短處,不拿長處與短處比是最公正的。中西醫孰長孰短的爭論由來已久,誰也沒把誰徹底打倒,還是主席說的好要走中西醫結合的道路,只要有益於人類身體的健康就好。再說了,中醫有那麼脆弱嗎,它不是某人想廢除就除的了的,自己認為是寶貝的東西不必要非得他人認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6 21: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