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財經美國調查:唐駿假學歷大起底
記者:婁珕
2010年07月13日第一財經
一位自稱是「西太平洋大學服務」的工作人員說,唐駿的入學時間在1993年6月,1995年4月15日獲得學位證書。他說,05年更名之前,西太平洋
大學確實提供過電子工程的博士學位。另外,美國高等教育新聞媒體Inside Higher Education將西太平洋大學(加州)定性為「一所未經認證、以贏利為目的的遠程學習機構」,但與中國的高等教育統一由教育部認證不同的是,美國教育部並不參與認證任何大學。
唐駿學歷事件讓美國「文憑作坊」浮出水面,唐駿口中的「母校」美國西太平洋大學(Pacific Western University)的前世今生之謎也慢慢解開。由此也引發了對其他問題的思考:在美國,高等教育機構是否需要認證?唐駿94年進入位於美國西雅圖的微軟總部到02年出任微軟中國總裁,公司是否對他的文憑做過審查?唐駿作為上市公司的高管,一旦確認公司向證監部門提交的文件中對其學歷有造假行為,是否會引發訴訟?
美國最大商業社交網站唐駿簡歷被改
面對方舟子提出的質疑,唐駿在接受《中國之聲》採訪時說:「我從來沒有說是在加州理工大學拿到過博士,但是確實我在加州理工大學曾經有過一段研究的經驗;但是我確實是拿到了博士,雖然不是加州理工大學的博士。」
唐駿話音剛落,北美網友隨即登陸美國最大的商業社交網站LinkedIn,發現直到7月8日唐駿的個人頁面的教育信息顯示為:加州理工大學(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計算機博士學位(Ph.D. Computer Science)/1990 – 1993年。
LinkedIn提供給商務人士一個人際網路平台,通過所上的學校和從業領域來認識和聯絡潛在的僱主和商業合作夥伴,個人資料由本人填寫,強調就業經歷和教育程度。到7月10日記者再登陸LinkedIn查找唐駿的個人主頁時,其教育經歷已換成:西太平洋大學(Pacific Western University),電子工程博士 (Ph.D. Electric Engineering)。並且沒有寫明就讀年份。
唐駿還說:「我的整體的經歷是,我在日本攻讀了五年的博士,最後一刻我在日本放棄了博士論文答辯去了美國,到了美國以後我也試圖在各個學校尋找一些繼續通過論文轉成博士的形式,最後我在美國的叫Pacific Western的私立大學進行了他們的輔導做了一些研究,最後拿到了Pacific Western大學的博士學位,這些都有證書在。」
加州理工大學是美國知名的理工類學府,由《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每年推出的全美大學權威排行榜顯示,加州理工大學09年全美綜合排名第四。而位於加州的西太平洋大學因04年美國聯邦政府審計總署的調查中被冠以「文憑作坊」之名已於2005年易主、更換校址並更名為加州米拉馬大學(California Miramar University)。其夏威夷分校於2006年被州政府消費者保護辦公室起訴,被法庭判解散。
唐駿強調他所上的學校為加州西太平洋大學,並非被關閉的夏威夷西太平洋大學。然而在夏威夷州政府對夏威夷西太平洋大學的起訴文件(點擊進入)中記錄,直到05年加州西太平洋大學更名前,兩所學校屬同一機構擁有和運營,師資共享。
西太平洋大學確曾提供電子工程博士學位
記者致電加州米拉馬大學詢問其前身西太平洋大學的畢業生記錄,校方代表極力撇清與西太平洋大學的關係,聲稱毫無關聯,並將記者轉到另一電話。一位自稱是「西太平洋大學服務」(PWU Service)的工作人員接聽了電話。他說,根據美國法律,關閉的大學也必須派人負責處理學生檔案,他目前做的工作就是向原西太平洋大學的畢業生提供官方成績單或已遺失損壞的學位文憑的副本。經他查詢,唐駿的入學時間在1993年6月,1995年4月15日獲得學位證書。他還說,05年更名之前,西太平洋大學確實提供過電子工程的博士學位。由於美國聯邦法律對隱私的保護,在沒有本人授權的情況下,該工作人員不能再提供其他唐駿在讀期間的信息。
《我的成功可以複製》中提到,唐駿在美國留學的時間為1990年-1994年。美國大學工科博士平均完成時間為5到6年,因學位要求高延長至8年到10年的人不在少數。唐駿從西太平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用了不到2年時間。
「認證」與「許可」
美國高等教育新聞媒體Inside Higher Education06年的一篇報道在深入調查后將西太平洋大學(加州)定性為「一所未經認證、以贏利為目的的遠程學習機構」。04年美國聯邦政府審計總署的調查文件中也指出西太平洋大學(位於加州洛杉磯)是未經認證的學校。
該文件記錄,在聯邦調查員對加州西太平洋大學的匿名調查中,學校代表強調「他們並不提供也不允許學生選修單獨的課程和培訓,而是按固定價格對學位收費。」
與中國的高等教育統一由教育部認證不同的是,美國教育部並不參與認證任何大學,認證由美國教育部許可的各類行業性非政府組織完成。認證機構會定期審議這些學校的師資、課程、校舍、設備以及後勤等等,以確保其教學質量。美國教育部官方網站上也指出,尋求「認證」是高等教育機構的自願行為,並無強制,有些大學選擇不受任何機構認證,並不能等同於其教學質量不足。未經認證也不能說明其無辦學資格。比如在西太平大學所處的加州,州政府教育部門的相關條例指出,在加州施行兩個標準,「認證」(Accredited)和「許可」(Approved),達到最低「許可」標準的即有辦學資格。加州米拉馬大學網站顯示,其前身獲得了加州私立中等和職業教育局的許可(Approval),現在的學校於09年6月和12月分別獲得「遠程教育和培訓理事會」(Distanc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ouncil)的認證和「獨立學院和學校理事會」(Accrediting Council for Independent Colleges and Schools)的認證。
「從一所獲得認證的大學畢業」是美國用人單位的招聘啟事上最常出現的字眼。美國各州法律不盡相同,在有些州從未經認證的大學獲得的文憑會受到極大限制。大部分的政府公職、從業資格考試、研究生入學都要求所獲學歷來自經過認證的大學。
在美國,用人單位都會對潛在僱員進行背景調查(Background Check),最基本的調查項目就是對應聘者聲稱的工作經歷和教育背景進行核實。美國也有不少專門提供員工背景調查的服務公司。在加州矽谷做人事工作的高小姐告訴記者,對美國公司而言,如果背景調查查出應聘人的真實情況和他應聘時申報的情況不一樣的話,特別是對於刻意造假的行為,用人單位絕不容忍,應聘人會失去工作機會。
在微軟公司網站的招聘主頁上也清楚的表示:「微軟會對新招聘的工作人員在其入職前進行背景調查。典型的背景調查內容包括核實其工作經歷和教育背景,包括犯罪記錄。有些特殊職位,還要做信用調查。」
唐駿94年進入微軟時或許並沒出示西太平洋大學的博士文憑。即使在微軟這樣全球頂尖的高科技公司,也只是有限的職位需要博士學位。那麼02年他出任微軟中國的總裁之時,他的學位記錄是怎樣的?微軟的人事部門是否對他的學位說明作過核實?記者聯繫了微軟的公關部門,負責微軟全球公關業務的Waggener Edstrom公關公司的一位經理表示會在調查后給以回復。到記者發稿為止,還沒有接到微軟方面的消息。
目前大多數國內國外的財經網站顯示的唐駿的簡歷都是「分別在美國、日本、中國獲得博士、碩士、學士學位」。儘管有質疑提出唐駿的網路信息在近期可能已被有目的的大範圍的修改過了,但是在正式提交給官方的文件中,信息是無法修改的。盛大網路(Shanda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Limited NasdaqGS: SNDA)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時2004年4月2日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F1註冊文件(該文件在Nasdaq官網上可看到,點擊進入)對唐駿的學歷描述是,
「擁有西太平洋大學電子工程博士學位和日本名古屋大學電子博士學位。」這顯然與唐駿對他的日本求學經歷的描述不符。
根據1933年美國證券法(Securities Act of 1933):在移交證監會(SEC)審核的公開披露信息中如有實質性信息誤導是導致股民對上市公司訴訟的一個訴因 (Cause of action)。對高管信息造假就符合這個實質性信息誤導。因此,唐駿的學歷如果有造假行為,那麼股民可以對唐駿曾任高管的在美國上市的公司提出訴訟,要求賠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