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8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 JEANS [牛仔褲]|▌ |█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本帖最後由 一個中國人 於 2009-10-30 08:31 編輯

2008年8月21日

目錄

★☆★☆ 文化篇 ★☆★☆

★☆★☆ 邊緣文化篇 ★☆★☆

★☆★☆ 趣味篇 ★☆★☆

★☆★☆ 搭配篇 ★☆★☆

★☆★☆ 品牌篇 ★☆★☆

★☆★☆ 辭典篇 ★☆★☆

★☆★☆ 保養篇 ★☆★☆

★☆★☆ 選購篇 ★☆★☆

★☆★☆ 常識篇 ★☆★☆


牛仔褲款式的發展歷史


世界上第一條牛仔褲,是指Levis501款,至今已有109年的歷史,它用改進后的柔軟布料做成。此前的廿多年,猶太青年Levi Strauss用耐磨的帆布做褲子賣給來美國的淘金者穿,沒想到大受歡迎,他本人也成為牛仔褲的鼻祖。1925年,英國的Lee推出世界上第一條"拉鏈牛仔褲"。

30年代,是牛仔褲的初始流行階段。40年代,作為軍需品,牛仔褲在戰場上充分發揮了其結實耐磨的優良特性。

在叛逆的50年代,Lee Cooper將女裝牛仔褲拉鏈從側身改至中間,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和爭議。當時好萊塢明星馬龍.白蘭度、夢露、貓王都喜歡穿牛仔褲,使其成為年輕人追求的目標。

輕鬆時髦的60年代,美國出現了」嬉皮」,英國街頭出現了」朋克」,這些玩世不恭的青年給牛仔裝加入了遊戲精神和叛逆色彩。服裝不再單純為了美,更為彰顯個性,表達有些頹廢的自我。此時的Lee Cooper通過合併,成為歐洲最大的牛仔成衣製造商。

在豪放的70年代,牛仔褲文化成為主流,貴族與社會名流也將之收藏於衣櫃中,不再對其有階層的偏見。英國的安娜公主,埃及的法赫皇后,法國的蓬皮杜總統都喜穿牛仔裝,更富有戲劇性的是,美國前總統卡特還身穿牛仔裝參加總統競選。

70年代末,牛仔褲傳入我國,成為引人注目的焦點。

80年代,經濟繁榮、思想活躍。牛仔褲被故意撕破,裂口、破洞、毛邊成為最流行的標誌。

返樸歸真的90年代,重視環保、價值反思使牛仔褲的潮流趨向純正、樸實。」紅布邊」、」不石磨」、」二手貨」的流行,體現了世紀末牛仔裝的回顧與懷舊。

在人們的印象中,經典的牛仔褲應該是這樣的:靛藍色、純棉斜紋布、臀部緊身、中低腰短襠設計、褲腿略小、拷鈕、緝明線、貼袋、釘標牌等裝飾。然而,最早的牛仔褲並不是就跟我們所想象中的那樣。牛仔褲的鼻祖–利維公司,它所推出的501牛仔褲可以說是牛仔褲的經典之作。下面我們就以它的發展過程來回溯一下牛仔褲從誕生到經典的變遷。

1855年–最早的牛仔褲只有一個后袋,並且沒有約克。

1872年–始創用金屬鉚釘加固牛仔褲受力部位。

1873年–牛仔褲由灰色改為靛藍色。后袋飾以橙色的雙拱式線跡。

1886年–把后腰標牌的圖案由小矮人改為兩匹馬。

1890年–加上一個表袋與后約克。

1905年–加上第二個后袋,至此牛仔褲有五個口袋的形式固定了下來。

1922年–在褲腰增設腰帶襻。

1937年–后袋的鉚釘被藏在裡面。

1941年–取消了牛仔褲前開襟下部的鉚釘。二戰期間去掉了后腰蝴蝶結及表袋鉚釘,而後袋的雙拱式線跡則由印製的相似圖形來代替。一枚月桂樹葉代替了拷鈕上的標誌」L.S.&Co.S.F.Cal.」。

1947年–拱式線跡重新出現。

1950年–為隨應時尚潮流,褲管裁成更瘦身的式樣。

1955年–開始生產裝有拉鏈的501牛仔褲。

1959年–開發出經過預縮處理的牛仔褲。

1966年–后口袋角處以條棒形短線跡代替鉚釘固定。

1971年–紅色標牌由祥」LEVI`S」改為捷」Levi`s」。

1983年–由於織機技術的改進,使得門幅增寬,紅褲邊消失。

進入90年代,科技的高速發展使得製作牛仔褲的工藝大大提高,加上時間的積累令牛仔褲獲得了今天的完善結構。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沙發
 樓主| 一個中國人 發表於 2008-8-21 17:17 | 只看該作者
2008年8月21日

牛仔面料的演變及水洗髮展史


在五百多年前,義大利的航海家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當時航海的船隻用的帆,是由一種非常堅韌而實用的粗糙布料做成。這種粗糙布料原產於法國一個小鎮NIMES,所以就以法文取名 「Serge De Nimes」,而後被人們簡稱為DENIM。

而在三百六十年後,一位在美國的猶太商人Levi Strausss把一種織料粗糙的帆布引入美國,因而締造了牛仔褲歷史性的一頁,同時也建立了一個牛仔文化的神話王國。

Levi』S牛仔的神話王國由美國的三藩市開始,把原本用來制帳篷的粗糙帆布,為當時的礦工製造了第一條 LeviS 牛仔褲,一種質地堅韌耐用的工作服,因十分切合工人的需要而迅速受到歡迎,由此引發了一連串的演變。牛仔褲最初是以咖啡色為主,後來改成?#123;色的斜紋布料丹寧布(Denim),成為人們現在熟悉的牛仔褲。

牛仔布以全棉為主,也發展採用多種原料結構,有棉、毛、絲、麻天然纖維混紡,也有與化纖混紡,以及用彈力紗、緊捻紗、花式紗等作原料。現在用的比較多的為全棉、棉滌氨、棉氨混紡,氨綸絲的含量越高彈力越大。紗支有7*7、7*6、7*8、10*7等多種規格,組織結構一般為斜紋(2/1、3/1、1/3)、破斜紋,徑向緊度大於緯向。

牛仔布的顏色從硫化、靛藍發展到淺藍、黑色、白色、彩色等。

牛仔布后整理的工序很多,這是開發牛仔布系列品種的重要一環。其中主要有:酵素、石磨、噴沙、貓須、硅油、漂色、套色、雪花洗。

- 石磨整理,利用特殊浮石與牛仔服裝進行不規則摩擦,產生洗舊效果,使牛仔服雖新如舊,卻又乾淨如新;

- 酵素洗主要是利用生物原理分解牛仔布上的漿料,使染料剝落,面料變得柔軟,色澤鮮艷,同時也有一定的洗舊效果;

- 噴沙從原料上分為兩種:一種是金剛砂,一種為高錳酸鉀,兩者都是利用高壓將金剛砂或高錳酸鉀噴到衣服上,使所噴位置變淺已達到一種人為的磨舊效果,一般在大腿前後側;

- 貓須顧名思義是貓咪的鬍鬚,貓須洗水的演變是人體穿著時,在關節伸曲部位產生的一種自然摩舊像貓須似的效果,隨著懷舊風的盛行,這種工藝越來越多的利用在股腋、臂腕、膝腕等處;

- 硅油是一種上好的軟化劑,它一般配合其他工藝一起使用;

- 漂洗出來的牛仔服發白,一般在春夏款式中利用的比較多;套色是指對牛仔服進行染色,彌補牛仔服顏色單一的缺陷;

- 雪花整理,利用不同的工藝流程和酸性腐蝕劑使布面產生不規則退色,製造一種浪漫格調,有大理石的外觀或呈現不規則的雪花白。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3
 樓主| 一個中國人 發表於 2008-8-21 17:18 | 只看該作者
2008年8月21日

世界上第一條牛仔褲 — Levis


1873年.可以稱作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牛仔褲誕生.

有一個人功不可沒—他就是李維·斯特勞斯(Levi Strauss).大名鼎鼎的Levi Strauss公司的創始人。

人們甚至尊稱他為美國牛仔褲之父、牛仔褲的鼻祖.只要提到牛仔褲的歷史.就不能不提這個人的名宇。當時他的靈機一動.居然掀起世界性的服裝熱潮.受到不同時代年輕人的擁戴,成為個性和青春的象徵,並且綿延了一個半世紀.雖然曾經滄海桑田,但至今仍長盛不衰.這一點.恐怕連李維自己都沒有想到。

李維·斯特勞斯.1829年出生於德國巴伐利亞。

18歲的時候.他懷揣著美國夢.與他的母親和兩個姐妹漂洋過海.遠赴美國紐約同他的兩個兄弟約納斯和路易斯團聚.隨後.李維加入了兄弟的乾貨生意。

1848年.詹姆士·馬歇爾在美國西部加利福尼亞發現了金礦。無數做著發財夢的人們開始如潮水般湧向荒涼簫條的西部,引發美國歷史上著名的「淘金熱」。

曾經聽到過一個啟發創造性思維的故事.似乎就發生在這個時期。傳說在很遠的地方發現了金礦.為了得到黃金,人們蜂擁而去.卻被一條大江檔住了去路.為了過江.人們各顯神通:有的游泳過去,有的繞遠路過去……其中有一個人突發奇想:「為什麼非要去淘金?為什麼不可以買一條船搞營運,去接送那些淘金的人,這樣比淘金更能發財致富!「結果可想而知。

20歲出頭的小夥子李維.也是這樣一個聰明的「淘金』人.他沒有直接去從沙土裡海金.而是改從淘金者身上淘金。

1853年.已經成為關國公民的李維到舊金山市開辦乾貨批發生意,並且售賣成衣、床上用品和亞麻布料給加利福尼亞州和西部的小型商店.生意十分興旺,但他採購的大批用來做帳篷、馬車籠的帆布卻無人問津.為處理積壓的帆布,李維試普把帆布裁成低腰、直筒、臀圍緊小的褲子,兜售給淘金工.由於帆布比棉布更耐磨,這種褲子大受淘金工的歡迎。

於是.李維開辦了專門生產帆布工裝褲的公司.專門為淘金工、伐木工以及其他藍領工人生產廉價、樸素、耐磨和功能性強的可充當工作服的褲子。「李維的褲子「不徑而走。為了實用及美觀.他改用靛藍色粗斜紋布,並以自己的名字「Levi』s」作為品牌。

早期.顧客常常反映口袋因縫線磨損而脫落.一位來自內華達州的裁縫雅克·戴維斯(JacobDavis)就發明了以金屬鉚釘來加固男裝工作褲后袋的方法。他去信給李維.建議聯手申請專利.一起採用這一富有創意的新工藝。

1873年.李維和雅克一起為牛仔褲上所用的「鉚釘』申請了專利.並且開始在舊金山市生產釘上銅鉚釘的工作褲。

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牛仔褲誕生了。以布料編號501命名的Levi』s.501.一時成為家喻戶曉的標牌。

501牛仔褲縮水后依然十分合身.極受當時工人們的歡迎.因此.也有人把Levi』s.牛仔褲看作是有助於建設美國夢的產物。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4
 樓主| 一個中國人 發表於 2008-8-21 17:20 | 只看該作者
2008年8月21日

牛仔褲歷史之一 20世紀20年代-30年代


20世紀20年代:世界上第一條拉鏈牛仔褲

直到20世紀20年代.李維斯品牌(Levi』s)的工裝褲還是西部工人的主要工裝。





—–上圖為李維斯早期工廠圖—-


眾所周知.1893年懷特肯.賈布森(Whitcomb Jobson)最早發明了拉鏈。

1913年又由他的一個僱員進行了改進。拉鏈的運用不僅帶來前所未有的方便.也帶來了全新的觀感。

世界上第一條拉鏈牛仔褲於1926年由Lee公司推出.同時設計出舒適的U形褲胯(Saddle Comfort).傳統工裝中的新面孔以「合身裁剪」(Tailored Sizes)作為自己的宣傳口號。

自1889年H.D.Lee公司創立開始,Lee一直致力成為美國建設者的代言人。

1924年.Lee決定告別工作服,把視線投向牛仔褲這塊寶地.提出了「建設美國的牛仔褲』的宣傳口號.迅速拓寬了公司的業務.使得該品牌的牛仔褲在市場上佔有了一席之地。在此之前,Lee幾乎全部生產工農業勞動者的服裝.尤其是鐵路工人的服裝。

20世紀30年代:首次度過密西西比河

20世紀30年代的牛仔褲全都扮演著工作服的角色.仍以實用設計為主.開始出現了一些便服的傾向.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這個時期.是美國經濟的大蕭條時期。

美國西部牧場主人為了彌補經濟瀟條所帶來的損失.紛紛將牧場改成度假旅館.以供東部的有錢人休閑度假.東部人也認為去西部度假比去歐洲度假更加實愈.他們不僅為中西部的旖旎風光所陶醉,同時也迷上了西部傳奇中英雄牛仔的故事.

美國好萊塢的男影星們在表現美國西部牧人牛仔生活的影片中,穿起牛仔褲裝.不僅營造出樸素.粗獷的生活情調.還促成了牛仔褲的浪漫形象.

在美國影壇有"牛仔之王"稱號的羅伊·羅傑斯」更是將美國西部牛仔形象表現得琳漓盡致.他們喜歡上牛仔們穿的英姿颯爽又瀰漫著鄉土氣息的牛仔褲.並且親身體驗到了牛仔裝的功能性.

於是.上世紀30年代中期,中西部的農業地帶幾乎人人穿著的牛仔褲第一次被帶到了密西西比河以東的繁華都市,牛仔褲開始步入流行服裝的行列.

1935年.美國《時尚》雜誌的流行專欄就刊登過婦女穿粉的工裝褲.從此.牛仔褲不僅限於工裝.還增加了休閑、娛樂的要素.一躍成為城裡人外出逛街時休閑味十足的日常便服.自此.牛仔服裝在全美流行起來.演繹為一種時尚的現代服裝模式.成為一美國文化「的標誌.

1936年Lee的大品牌誕生,真皮烙印堅實自然.顯示收藏價值。同年.Levl』s首創了加在後褲袋上的紅旗標.可以說這是最早的品牌飾章,令Levi』s.品牌更容易被辨認.

1938年,Levi』s推出有史以來專門為女士設計的牛仔褲.隨後,早期牛仔服公司Lee和Wrangler也於1949年相繼投產女式牛仔褲。起初.女士們難以接受將褲子的拉鏈像男裝那樣開在前面,於是.拉鏈被移到側縫處。

直到20世紀50年代.拉鏈才從側縫移到了中間.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5
 樓主| 一個中國人 發表於 2008-8-21 17:21 | 只看該作者
2008年8月21日

牛仔褲歷史之二 20世紀40年代-50年代


20世紀40年代:二戰時期的節儉主義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二戰」造成了世界範圍的物資短缺.美國政府命令全美成衣業節省材料。這使得男裝牛仔褲的褲腳反折部位和遮掩夾克口袋的口袋蓋被淘汰,同時皮鞋成為配給品。

牛仔褲的許多細節也被刪除而顯得粗糙:取消了牛仔褲前開襟下部的鉚釘、后腰蝴蝶結及表袋的鉚釘,Levi』s.的后袋雙拱形線跡由印製的相似圖形代替.拷鈕上的標誌「L.S.&Co.S.F.Cal」被代之以一枚月桂樹葉.

但是.憑其結實耐磨的優良特性.牛仔褲成為戰場上的軍需品。Levi』s.牛仔褲的製造曾一度被宣告為必結束.細節上的種種精緻之處才重新回歸。

1947年,戰時配給制結束.雙拱形線跡重新出現。因此.由特定的歷史原因造成的二戰期間精簡版的牛仔褲更顯得與眾不同.成為現在牛仔褲收藏家的大熱門。

例如,1944年至1946年Levi』s.出品的5Olxx、1947年版的Levi』s.501都是眾多藏家的最愛。

20世紀50年代:好萊塢電影和牛仔褲

二戰過後.隨著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的不斷變化,牛仔裝便在全球流行開來.牛仔裝不再是樸實的工裝或嚴肅的軍服的代名詞.它開始進入時裝的地盤.由於年輕人的普遍穿著,牛仔裝釋放出強勁的青春活力。

20世紀50年代,美國文化與好萊塢電影一起風靡歐洲和日本.一代影帝詹姆斯·迪恩在《無端的反抗》一片中身穿牛仔褲在銀幕登場.被譽為「全世界少女的夢中情人「。

好萊塢明星、搖滾樂手在電影及表演中,都容歡穿著牛仔褲,其反傳統的勇氣更是吸引了戰後的年輕一代,以直筒牛仔褲搭配T恤和機車皮夾克為潮流.Levi』s』 5O1和Lee 101在此期間紅得發紫.影視娛樂行業對帶動牛仔褲的國際流行風潮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與此同時,在舊金山的北海灘、洛杉磯的威尼斯韋斯特和紐約的格林威治村出現了對現實不滿、要與傳統和「古板的」社會決裂的「垮掉的一代」(即Beat generation,也稱「避世運動.)牛仔褲成了這些放蕩不羈、玩世不恭的年輕人反叛的象徵。

到了1958年.大約百分之九十的美國年輕人都擁有一條牛仔褲。

1950年,為了更符合時尚.LeVi』s將褲管裁成瘦身式樣.並投產了第一批裝有拉鏈的501牛仔褲。

在新運動裝系列中,Levl』s加入七彩的「阿羅哈』印花上衣。在這10年裡.斜紋粗棉布也由工裝布料搖身一變而成為休閑服裝面料。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6
 樓主| 一個中國人 發表於 2008-8-21 17:23 | 只看該作者
2008年8月21日

牛仔褲歷史之三 20世紀60年代 反叛的身體表情


20世紀60年代:反叛的身體表情

20世紀60年代.美國發動侵越戰爭.引起年輕一代的反戰浪潮.又為牛仔裝增加了反戰內容。反戰示威,反叛家庭.搖滾……

牛仔褲在這應接不暇的風潮之中.別無選擇地成了美國青少年最恰當的身體表情.它被狂熱地迷戀和追逐。


—————印第安人穿著最初款式的牛仔褲—————


1964年.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舉行的反越戰大集會上.幾乎所有的年輕人無論男女都穿著牛仔褲.在紐約郊外的伍德斯托克舉行的搖擺舞大會上.約有 50萬男女青年也都穿著牛仔褲.

20世紀60年代末,舊金山出現了反體制、反都會、反文明的」嬉皮士」(Hippy).這種以戰後的年輕一代為代表的反抗浪潮後來波及到歐洲和整個西方世界:

法國出現了「茄克族』,義大利出現了「國會族』、英國出現了』摩茲族「(Mods)、東歐出現了「阿飛族』、日本出現了「太陽族「.再加上各國大學校園中的學生運動,形成了勢不可擋的反西方現行體制、反傳統的暴風驟雨.

在這場改變著人們的世界觀、價值觀和審美觀的風暴中.牛仔裝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這場運動就是歷史上的「年輕風暴』。

其間,年輕人利用緊身牛仔褲來宣稱獨立.炫耀青春,表達有些頹廢的自我.美國西部的「牛仔文化」從此正式成為現代青年表現自我的中介物。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7
 樓主| 一個中國人 發表於 2008-8-21 17:24 | 只看該作者
2008年8月21日

牛仔褲歷史之四 20世紀70年代 全球性集體潮流


步入20世紀70年代,牛仔裝成為全球性集體潮流。無論是工人、職員、還是經理,甚至總統都對其」愛不離身」。

牛仔褲魅力發燒.主要也要拜」貓王」艾爾維斯·普留斯利和馬龍·白蘭度等明星所踢.正是因為他們,以及20世紀70年代風起雲湧的朋竟[Punk]風潮,讓牛仔褲轉化為搖滾、叛逆、獨立和自由的象徵.

此時,牛仔褲文化成為市場主流.時裝設計師開始設計牛仔服飾.YSL的高級成衣展、皮爾·卡丹的服裝發布會.都開始接納牛仔裝.那個年代,幾乎每個青少年都有一條穿舊的501牛仔褲。

當時還為此舉辦了一次彩繪牛仔褲比賽.人們以油彩在牛仔褲上添加各利裝飾。這次比賽共收到一萬件參賽作品。優勝者的作品目前仍然在美國各地的民俗藝術館展出。

還有幾件原創的501牛仔褲已經成為華盛郵Smithsonian博物館的永久收藏品.並在1976年舉辦的」1876 Cen-tennial Exhibit」中展出。

尤令其他服裝羨慕的是,在1976年美國兩百年國慶之際.牛仔褲被作為美國人對人類服飾文化的貢獻送進邁阿密的國家博物館.載入美國史冊.

Levi Strauss的成功不單建立了自己的王國.同時也為美國文化注入了活力。

這時期的牛仔褲外觀發生了較大變化,最明顯的特點是傳統的瘦身裁剪褲管演化為喇叭造型.即牛仔喇叭褲,褲管的寬度前所未有。

因此,當時是由強調體形的瘦窄的大喇叭褲管型牛仔及彩色牛仔唱主角.裝飾、面料、色彩、后整理等方面的新手法更加層出不窮.牛仔褲的流行因而一日千里,進入了一個嶄新時代。

同一時期.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牛仔裝湧入了中國的市場.它的中性化特徵漸漸被剛從」文化大革命」中蘇醒的中國人接受.在中國掀起牛仔大喇叭褲的風潮。

牛仔大喇叭褲上細卞寬.細得把整個屁股綳得圓滾滾的,款得足以當掃帚掃完幾條大街。更要命的是:無論男女.門襟一律開在正中同樣的位置.因此.老一輩人說這是」不男不女.顛倒乾坤翻」。更有熱心者」替天行道」遇到喇叭褲.剪無赦!


歌手艾敬的歌曲《艷粉街》記錄了這一幕:」有一天一個長頭髮的大哥哥在艷粉街中走過,他的喇叭褲時髦又特別,他因此惹上了禍.街道的大媽押送他遊街。他的牛仔褲子已經扯破.薄嚴已剝落。瞼上的表情難以捉摸……」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8
 樓主| 一個中國人 發表於 2008-8-21 17:26 | 只看該作者
2008年8月21日

牛仔褲歷史之五 20世紀80年代 設計師牛仔褲


經歷了10餘年的流行高潮,20世紀80年代設計師牛仔褲開始席捲全球。牛仔的風格開始出現多元化、藝術化。尤其在這朋克盛行的年代,破破爛爛的款 式沒道理地開始流行。低腰、反折、及水桶式也紛紛出現,當然還有那個年代鼎鼎大名的蘿蔔褲。


Levis曾推出被稱作「冷漠風暴」的洗舊系列。那些在擺上櫃 台之前就被穿洞和做爛的牛仔褲看起來觸目驚心,父輩級的老Levis迷們退避三舍,孩子們卻欣喜若狂。這種破破爛爛的如同「乞丐裝」的款式,成為愛標新立異的人的最愛。他們甚至故意在膝蓋等處劃一個大口子,以顯示個性。

及至中期,Levi』s率先掀起回歸基本型的宣傳活動,其他老牌牛仔公司隨之響應,導致懷舊風潮一直延續到90年代。牛仔褲由以前的講究合身貼服, 進化為追求原始牛仔褲味道的直身裁剪。五袋式經典、紅褲邊、銅鈕取代拉鏈的牛仔褲又成了搶手貨。以Levi』s501為代表的、不盲目追崇流行、幾乎與所 有的服裝都可以搭配的直筒型牛仔褲重獲好評,再度風行。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9
 樓主| 一個中國人 發表於 2008-8-21 17:27 | 只看該作者
2008年8月21日

牛仔褲歷史之六 20世紀90年代至今:千嬉嬗變


20世紀90年代,在音樂及時裝等文化領域,出現了回歸原初的趨勢,牛仔褲的世界自然也不例外,這股風潮又讓人們從反叛回到傳統文化理念當中。

環保觀念也使得人們對牛仔裝格外重視。不少年輕人熱心追究牛仔褲的變遷過程,比較早年生產的牛仔褲與今日牛仔褲的不同點,尋覓並收集早已停產的古典舊款牛仔褲 (Vintage Jeans)。甚至在牛仔褲的穿法上也開始「復古」。流行模仿牛仔褲剛剛在美國誕生時人們的穿法:大尺寸寬鬆式的牛仔褲,腰圍部分退到胯骨。在紐約或東京 的街頭,常可以見到如此著裝的男孩。與此同時,瘦窄型的牛仔褲也消然地重新露面。更有一些年輕人巧妙地將大喇叭褲管型等當年曾經大出風頭的牛仔褲與今日的 流行相配,因時因地挑選不同款式的牛仔褲,倒也別具一格。


如今,牛仔褲的世界已是「百花爭妍」。牛仔裝之所以風靡全球,從誕生到成長一直都和社會大氣候密不可分。它價位齊全、有活力、摒棄性別岐視、耐久、四季皆宜,這些都是其它服裝無法比擬的特性和魅力。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10
 樓主| 一個中國人 發表於 2008-11-26 12:5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一個中國人 於 2009-10-30 08:32 編輯

2008年11月26日

★☆★☆ 文化篇★☆★☆


牛仔褲(Jeans)與牛仔(Cowboy)


牛仔褲誕生之初無疑與繁重的戶外體力勞動者聯繫在一起.殖民地初期時代,移民們的衣料主要依賴英國及歐洲諸國輸入,寸絲寸縷都非常珍貴.

19世紀80年代的美國.據說尚有六分之王的人口居住在農村.生活用品極度匱乏.衣著方面常常因陋就簡較為隨便.鑒於本身的優越質量.淘金潮時代出現的牛仔褲越來越博得礦工、牛仔、鐵路工、伐木工和拓荒者等體力勞動者的青睞.甚至完全變成了他們的工作裝.成為比金礦更具價值的「制服「。

一夜驟富的.黃金夢.與好萊塢西部電影所描繪的除暴安良的英雄牛仔形象.都使牛仔褲充滿了濃郁的傳奇它彩。

在人們的記憶中.牛仔褲總是帶著一股剎悍的男人味.總是與礦山車,鐵杴、黃金、野牛、槍支等諸如此類的道具聯繫在一起。尤其是美國西部片里那些剝悍的牛仔.他們頭截特寬邊的相子.面容滄桑.窄窄的牛仔褲包住了他們健壯結實的雙腿.配著長統靴和左輪手槍一陣風似地駭馬從草原上掠過。塵煙散處.留下一串串清脆急促的馬蹄聲……這真是理想中「酷男人」的經典.

那麼.直正的美國西部牛仔到底是什麼樣子?

「Cowboy這個詞實際上來源於西班牙語,由西班牙語」Vaquero』直譯而來.Vaquero發展於詞根」vaca」,意思是「牛」,因此」Vaquero」 (Cowman)翻譯成英語就是」Cowboy」。

最早的牛仔是那些來美洲居住的歐洲人後裔.登陸到美國東海岸的英國和法國殖民者根本不熟悉西班牙人的畜牧方式.他們開始只會採用圈養的方式養牛。當圍欄里的草被牛吃完后,牛群就被趕到一個新的有草的地方繼續飼養.這樣的牧牛人在英語中稱為「Driver」。

而西班牙人不像其它殖民地的殖民者一樣因躲避政治、宗教迫害而來,他們貴族、胃險家.他們嚴謹、聰明、有紳士風度.有膽識、富於野心、愛冒險.喜歡錶現自己… …他們把」I Can」的精髓融入到」America Can」中.

他們養牛的方式是真正的放牧.把牛放到沒有邊際的草原中.牛仔們騎馬隨牛群馳騁.這些西班牙人的精神代表了傳統的牛仔精神.在新墨西哥州的鄉下居住著這樣一些頑固的傳統牛仔,他們就是遍布美國的西班牙人後裔,他們的血統和文化一直很好地保存了下來。

1846年.美國與墨西哥開戰。戰爭中美國人打敗了墨西哥人.建立了新墨西哥州。但是非常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新墨西哥州的牛仔文化卻徹底地征服了美國。沒有任何區域能像新墨西哥州那樣對美國牛仔文化的發展產生如此重要和深遠的影響.

事實上.牛仔們並不像電影中反映的那樣帶有強烈的英雄主義色彩.據一位牛仔專家勞恩•泰勒說.現實中的牛仔就是騎在馬背上的農場工人.負貴看管奶牛。他們在戶外的時間一天長達12到14個小時,工作既沉重又危險,報酬又低。一到冬天.大多數的牛仔都不得不再找其它的工作。

1865年到1895年是牛仔的鼎盛時代.新的肉類保鮮辦法的出現.市場對牛肉的需求急劇增長同時鐵路延伸到大多數村落,使得牧場經營業在美國西南部非常興盛.放牧業、牧場經營業主們用較低的成本在西部飼養大批的牛群.然後通過鐵路把它們運到東部的市場。

而牛仔就在戶外放養牛群.然後把他們運到最近的鐵路上。然而就是這些處在社會最底層、充滿著美國開拓精神的西部牛仔形成和完善著自己的牛仔文化,並且身體力行地把牛仔文化發揚光大。他們通常穿著的「制服』—牛仔褲.與牛仔們身上蘊涵的獨立、自由,叛逆.粗獷.像邁的精神相得益彰、文相輝映。

牛仔褲後來幾乎完全脫離了一條褲子的原始意義,特別是藍色牛仔褲,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文化符號.持續地嵌入西方工業革命之後高度發展的「現代」社會中.平地而起的美國牛仔文化,既有別干歐洲文化和印第安文化.又吸收了多種文化的精華.使自身得到發展。

隨甘美國的強大.美國的文化開始風行世界。牛仔文化更是隨電影中的牛仔形像一起深入民心。通過許多事實和傳奇故事,牛仔已經成為美國文化的偉大代表.而牛仔褲及牛仔服飾.就成了美國牛仔文化的一個鮮明符號。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11
 樓主| 一個中國人 發表於 2008-11-26 12:57 | 只看該作者
2008年11月26日

★☆★無所不在★☆★


走在街上,坐在公車上,在劇院里,在球場觀眾席……只要你仔細觀察,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無論是中老年還是青少年,無論是白領、藍領還是進城務工 的農民,在他們身上你都能感覺到有一種以藍色為基本色的東西佔比很高,幾乎達到十有五六,令人目不暇接。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越清晰,由最 初的色彩印象,化成最終的有形事物,原來就是牛仔褲,已經無所不在。

牛仔服,無疑聚積著西方文化因子。像許多事物的發展總是顯現出理想與現實反差強烈一樣,人類文明的演進史也是基本如此。它往往不像人們一相情願的那樣在溫情脈脈的人道主義牧歌中發展,而大多不自覺地被逼迫在血淋淋的悲慘境地中涅槃而生。

十五至十七世紀,隨著地理大發現,歐洲航海者開闢新航路和「發現」美洲新大陸。此後經過歷史長河中無數次血與火的廝殺,西方殖民者把土著印地安人逐走,開闢 了大批牧場、林場。牛仔服發源於一百多年前美國中西部,這片土地的新主人——那些活躍在馬背上的牛仔,需要一種堅實耐磨、舒適自然、吸汗透氣、保暖驅蟲的 多功能服裝,於是由牧工傑恩製作,利維•斯特勞斯改進的低腰、緊臀、厚布粗線縫製的牛仔褲應運而生,立即受到礦工、伐木工為代表的廣大勞動人民的鐘愛。

牛仔褲,男士穿著瀟灑豪放,是力量與勇敢的象徵;牛仔褲,女士穿后剛柔並濟,突出誘人的曲線。這樣的形象在美國好萊塢拍攝的西部大片里,可以說比比皆是。這 些大片極力渲染和宣揚了美國故事主題――英雄主義。頭戴牛仔帽,身穿牛仔服,揮舞著長鞭,智勇雙全的雄渾粗獷的硬漢是力量、勇氣、正義與生命奇迹的化身。 他們總是單槍匹馬與黑暗勢力搏鬥,在身處四面楚歌的危境和千鈞一髮的關頭,憑著個人的膽識扭轉戰局,化險為夷,讓看似不可能的勝利奇迹般抵達,顯現出危急 關頭迸發出的硬漢品格;他們總是強力保護和精心呵護身邊的美女,陽剛與陰柔演繹了無數驚心動魄、波瀾壯闊的故事;他們總是以不畏強敵、驍勇善戰的英雄形象,不僅折服了每一個人,而且向我們展現出足智多謀、鬥智斗勇的硬漢魅力;他們總是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地將硬漢形象中的「酷」進行到底,直逼人心,令人血脈 賁張,激情飛揚。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西部牛仔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美國男人甚至就是世界男人的理想化身。對於「粉絲」而言,模仿偶像的一切,尤其是穿著打扮,是崇拜的具體體現。隨著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鐵幕的打開,東西方兩大陣營長期冷戰的終結,意識形態上的姓社姓資已沒多少人有興趣、花時間、耗精 力去爭論了,再加上進入新世紀,各國相互依存和合作日益加深,人們關注的重點從所謂的人權逐漸轉移到恐怖主義、跨國犯罪、環境污染、自然災害、嚴重傳染性 疾病等全球性突出問題,追求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然相和諧方面了,更加註重於文明衝突和文化的碰撞之後,由此帶來的彼此交流、融合、創新。

在此時代背景下,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文化依靠「三片」 走天下,那就是晶元、薯片、大片。「三片」承載著大量的文化基因,所向披靡,讓人們感受到了文化潛移默化功能和移風易俗的力量。因而,承載著西方文化因子 的牛仔服,就消費者而言,以馬背上的牛仔為源,流向了社會各個階級和階層,受到從平民百姓直至高官顯貴的青睞;就消費的地域而言,以美國中西部為點,逐漸風靡歐美傳遍了全球的每一個角落。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12
 樓主| 一個中國人 發表於 2008-11-26 12:59 | 只看該作者
2008年11月26日

★☆★男女關係★☆★


牛仔褲最初只是男人們的專利,但當被女性所接受,並開始廣泛流行時,牛仔褲也只是條褲子,而男女關係是男人和女人的關係,雖然男人和女生身上都穿著牛仔褲,但好像怎麼也和男女關係扯不到一起。現在硬把它們往一處拉,別想歪了,不是因為它們都和下半身有關,而是因為它們都和操縱下半身的上半身有關。誰讓牛仔褲到了中國也入鄉隨俗,染上中國特色,與男女關係糾纏不清。

記得20多年前,牛仔褲偷偷摸摸闖入視野時,女褲的開口處一色在右邊,男褲與牛仔褲一樣開口在正中間,那時中國男人與女人的家庭關係就像褲子的開口,男人占絕對的主導地位,女人只是輔助男人的一個配角。

後來,隨著牛仔褲所向披靡,一度遭人唾罵的時尚漸呈燎原之勢,無數渴望被繃緊和凸現的青春藉助牛仔褲找到了銷售的平台。牛仔褲特有的銅質拉褳唰唰唰,一路小跑帶著中國女人開創了從旁門移到中間的歷史,女人們通過牛仔褲第一次找到了形式上的男女平等。此後,牛仔褲在中國暫時沒有了性別,無論是誰只要繃緊它,性別立刻退居二線,它代表的不再是性別問題,而是身份——是青春、前沿、另類的標籤。這一時期,女人與男人的關係就像牛仔褲,雖然可以與男人同穿一條褲子,但還是尾在男人背後屁顛屁顛,沒有完全自我,只能趨從於男人。

接下來,牛仔褲推波助瀾,女人的家庭角色革命從褲子開口處開始了。經過近十年的不懈努力,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大多數女褲的開口都革命到了中間,全面中性化,在形式上接近男褲。男女關係,第一次在褲子上呈鼎足之勢。與此同時,夫妻上街男人背孩子,「妻管嚴」,女人動不動叉腰吶喊,「你不想過,我還更不想呢,別以為沒你我就活不下去了。」女人底氣十足,男人小心避讓,他們開始學著分擔家務活,學著瞟瞟老婆的臉色,無非就圖個日子稍安勿躁。

到了二十世紀末,牛仔褲的性別再次發生變化,出現了女性味十足的印花、刺繡、貼圖牛仔褲,牛仔褲專賣店裡也開設起女褲專櫃,這與當時有人呼籲出台的 「 給男人加薪,讓女人回家」一樣,再次把女人的家庭角色問題提了出來。女人是更女人一些乖乖站在男人身後,有益於和諧社會,還是像個男人一樣,與男人平分秋色,更能穩定局面?這個提議最終不了了之。

近幾年,牛仔褲的款式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不僅風格多變,每一季都能準確拿捏潮流的信號,尤其是女褲,褲中領頭羊非它莫屬,而男褲與之相比則顯得保守而陳舊。牛仔褲的女性化與男性化區別拉開,女褲更女人,男褲更男人,男女關係在牛仔褲上顯現出從未有過男女平等,牛仔褲等於男褲的男性霸權宣布終結。這也暗示著男女關係進入到了一個新的時期,要不今年世界上怎麼會第一次出現,一個國家非婚家庭首次超過已婚家庭呢,女人不靠男人活著已稀鬆平常。

牛仔褲在中國的變遷,至少可以說明,男人就得像個男人活著,女人就得像個女人活著,前提是各自找准了位置,世界才能和諧安寧。當然誰非要男穿女褲,女穿男褲,也不是不可以,那是另一種平衡,都什麼年代了誰還會見怪而怪,那才怪呢。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13
 樓主| 一個中國人 發表於 2008-11-26 13:01 | 只看該作者
2008年11月26日

★☆★初期的插畫廣告★☆★


翻開上世紀初的牛仔褲廣告,就會發現當時的牛仔潮流正在與插圖畫熱戀,大量的牛仔廣告以插圖畫的形式表現,它們像大樹和藤蔓一樣依偎在一起,有的雄渾、低調、叛逆、剛烈;有的快樂、陽光、甜美,優雅。

其早期的Levi』s系列推廣宣傳中,插圖畫以絕對強勢的姿態佔據著廣告頁面,使眼球在浩瀚的時尚資料庫里,以最短的時間獲得特別的快感。廣告之中慾望代碼的威力以日積月累的形式向人們提供一個個巨大的白日夢。誘感消費動物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在牛仔褲的發源地——美國,蠻荒西部的傳奇英雄牛仔一直是美國精神的偉大代表。西部的傳奇和拓荒英雄的神秘色彩,無疑是編織夢想的最佳基因,精明的廣告商當然不會放過用牛仔形象為牛仔服飾進行深入人心的宣傳。

最初的牛仔服裝是與繁重的戶外體力勞動聯繫在一起的,是為礦工、牛仔、鐵路工、伐木工、拓荒者設計的工作裝。在Levi』s早期的廣告策劃里,美國牛仔文化的刺激性和鮮活性是其宣傳的主要主題,插圖裡精心構築的是英俊挺拔的牛仔們,他們勇敢機敏、堅強不羈,他們頭戴墨西哥式寬邊牛仔帽、身穿緊身多袋束袖的牛仔上衣、頸圍鮮艷的大方巾、足蹬長筒牛仔靴,個個高揚馬鞭、姿態昂揚,他們手中揮舞的繩套能夠利索地套牢十米開外狂暴的野公牛,或者能像佐羅一般從樓頂縱身跳到馬背上,在駿馬奔騰的塵土中張揚雄性的瀟灑與浪漫。

氛圍和風格是一組廣告成功的基本元素,Levi』s牛仔演繹的插圖廣告,線條簡潔、色彩沉重、硬朗的荒原或山脈襯托的西部荒原風格強烈遼遠,使得遊走其間的強悍靈魂彰顯無遺。看著廣告,彷彿聽見遙遠處傳來的嘯嘯馬嘶,看到身著牛仔服的騎士們高舉馬鞭飛奔而來,塵土滾滾、氣蓋山河,怎不令人神往?

消費動物們除了被如火一般的西部牛仔激情所誘惑,經濟環境的變化,也為牛仔廣告的創意及行銷全球助了一臂之力。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使得美國東部的富人對去歐洲度假感到力不從心,美國中西部便成為他們天然的旅遊聖地。他們不僅為中西部旖旎的風光所陶醉,同時也迷上了英雄牛仔的傳奇故事,更喜歡牛仔們身上英姿颯爽又瀰漫物鄉土氣息的牛仔褲。由於旅遊風向標的偏西指向,幸福的家庭版旅遊廣告成為Levi』s推祟的時尚標籤。

在這類廣告中,雖然是平塗效果,但色彩調配柔和,一家四口的居家牛仔服飾,運用細膩寫實的手法,配以靛藍色彩的明快,一線一褶都清晰通真,畫中人物周圍點綴著其他衍生款式,如派對牛仔、郊遊牛仔、工裝牛仔的白描圖,使得視覺在生動的場景里切換,在甜蜜溫馨的全家樂場景營造的甜美氛圍中,為人們提供貼心的穿著指導。畫面切入精確的賣點——持續洋溢的物質富足的中產階級快樂——觸動了人們最普遍的對於溫馨家庭的嚮往。

從那時開始,牛仔褲第一次步入流行服裝的行列。於是,在那些表現女性牛仔時裝的插圖畫中,完美的輪廓線勾勒出明眸善睞的雙眼、微啟的性感雙唇和纖細的腰肢。女性形象健康到了極端,散發出太陽般的活力,令人羨慕。

藉助這些鮮明的視覺形象,廣告傳遞了舒適、方便、健康的女性生活觀念,擴展了女性完美生活的想象空間,使得牛仔裝消費者們在不經意間將其作為未來生活的模本。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14
 樓主| 一個中國人 發表於 2008-12-30 20:06 | 只看該作者
2008年12月30日

★☆★湛藍色的風暴★☆★


一條簡單粗放的牛仔褲是率性而為的先鋒.也意味著平淡如水的樸素。



正是這種兼顧了前衛意識和平民精神的美感定位.使其保持了強勁的生命力和誘感力.歲月風塵之中.牛仔褲亦已不復當初的模樣.

最初的牛仔褲僅僅是粗獷的斜紋棉布做成工裝的樣式,而現在.牛仔褲的面料、顏色、款式、裝飾手法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極大地豐富了各類人群的不同穿著需求。

在牛仔褲的製作過程中,通過打版、剪裁、縫製.人們把藍色.白色和黑色.以及其他各種色彩豐富、深深淺淺的牛仔布料,做成直筒型、瘦窄型、蘿蔔型、喇叭褲管型等各種各樣的款式.牛仔褲這才算完成了一半。人們把這個過程稱為「前處理」。

對牛仔褲而言.為了讓它煥發千姿百態的風貌.重要的還是後面的處理。

20世紀70年代,法國的Francois Girbaud首創了石磨洗牛仔法。在洗滌經過「前處理」的牛仔褲過程中.加入碎石的就稱為「石洗』(Stone wash).加入砂子的則稱為「砂洗」也有的加上酵案噴上硫酸等等……

在高溫煮沸的條件下.通過不同的洗滌選擇,可以讓它們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和肌理效果。同時,也可以添加增強光澤效果的熒光劑.或者防燈光照射.空氣流動掉色的抗氧化劑,以及柔軟質料的柔軟劑,讓牛仔褲呈現更好的視覺及穿著效果.

有時,為了一些特殊的視覺效果.人們在後處理的過程中,對牛仔褲施以刷白的效果.讓牛仔褲呈現仿古洗色、人工刷痕、立體層次的鬼洗須紋,以及有如閃電般的鬼爪紋路或是乾脆就把牛仔褲的大腿.膝部等處製造出些磨舊脫色的痕迹.

甚至故意磨得破爛;或是故意把好好的牛仔褲撕裂出一條條的破洞,或是在洗刷過的牛仔褲上即興地塗上油漆或是把牛仔褲打上惟妙惟肖的彈孔,或是通過巧妙的洗、漂、染,讓牛仔褲呈現類似發霉的效果,或是以牛仔布為畫布.通過繡花或印花.呈現出各種各樣的圖案……

想象無止境,牛仔無止境。這也是牛仔褲經歷了150年的變遷,湛藍色風基至今不息的原因吧!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15
 樓主| 一個中國人 發表於 2008-12-30 20:08 | 只看該作者
2008年12月30日

★☆★Denim和Jeans★☆★


提到牛仔服飾的起源,自然要說到牛仔布的起源。

牛仔布,即英文里的Denim。這個名稱的由來據說有些陰錯陽差。500年前,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時,這種堅韌、實用的祖糙布料就已出現。

當時主要用來製作船帆,因為此布原產於法國一個小鎮Nimes,因此以法文取名為"Serge DeNimes"。

這種斜紋嘩嘰布料首次傳到英國時.英國商人很難發出法文「Serge De Nimes」這個音,因此就簡稱為Denim.即牛仔布.有時也音譯成丹寧。

究竟這個由來是否真實可信.彼時的Denim是否就是此時的牛仔布,現在已經很難去證實了,但有一點應該可以肯定,16.17世紀的歐洲.已經出現了斜紋組織的面料.

而現代的牛仔布正是斜紋的面料.在牛仔服飾中.首先出現的當然是牛仔褲Jeans了.誰是第一個把斜紋的Denim做成牛仔褲的剪刀手?

有關」Jeans」最早的記載是在1567年。

義大利北部有個港口叫Genoa.當時的外來商旅稱港口工作的水手為」Genoese一。這些水手們喜歡穿著用當地出產的一種祖糙而結實的布料做成的工作褲子.稱之為「Genoese」或」Genes」與」Jeans」有著相似的發音。

"Jeans"這個響亮的名字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才被LeviStrauss公司正式採用.稱呼這種在樣式上源於熱那亞水手褲的斜紋褲子。

在此之前人們稱之為一齊腰工裝褲(Waist High Overall)或』褲子「(Pantaloons)。自1873年Levi Strauss註冊第一條釘口袋的褲子以來.「牛仔褲『』(Jeans)這個名詞開始被用作稱呼各種斜紋布制的長褲。

這種褲子首先是一種勞動服.即生產第一線的「藍領」階層勞作時穿的工作服.

因此一直到1930年為止,牛仔裝還有一種稱呼"Overall".即"工裝褲"(早期的牛仔褲沒有褲拌,是用背帶吊在肩上的.到1922年才開始去掉背帶.裝上褲拌)。

1950年中期,Levi Strauss公司開始為它的產品做廣告,牛仔褲才在美國流行起來。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16
 樓主| 一個中國人 發表於 2008-12-30 20:12 | 只看該作者
2008年12月30日

★☆★流行的九大風暴★☆★


牛仔褲給人感覺時尚且隨興,給人一種野性美,而且穿牛仔褲讓雙腳看起來變得更加修長好看。所以從牛仔流行至今它所颳起的風暴從來沒有停過,設計師更是做足心機,注入不同的流行元素,好象低腰喇叭剪裁或繡花款式,便是今季的大熱首選。穿出你的個性,穿出你的feeling,就看你要什麼樣的牛仔風暴。

一、超低腰風暴

超低腰牛仔褲決不放慢它探底的腳步,褲檔長度從9寸、7寸,一直下滑到現在的4、5寸,露出來的小肚肚好可憐,非著涼不可,要怪,得怪英國的小甜甜布蘭妮和美國的珍妮佛羅佩茲。另外,有兩點忠告:一、穿上可外露的美麗低腰小褲褲或丁字褲。二、記得要把肚皮上的雜毛剔乾淨。



二、刷白風暴

各家專業牛仔品牌今年都把「刷白」當做牛仔丹寧裝的設計主軸。上一季玩的刷白、洗色、貓須抓痕……。Levis「X-Finish」的仿古洗色和「Wry Finish」的人工刷痕、Bobson「鬼爪」有如閃電般的刷白紋路、普威(Blue Way)「鬼洗」的立體層次須紋、Wrangler「深刻」水洗……,讓刷白的表情更加豐富。



三、彈孔和漆痕風暴

油漆工的褲子看過吧!被噴臟染到的油漆色塊,再加上被彈孔貫穿的小洞,是今年牛仔褲最具破壞力的風貌。少女牛仔裝品牌Sweet Camel今年引進日本最新流行的Crush處理,就將油漆沾染和彈孔融入牛仔褲當中,每一件都是手工隨興創作而成,而且是獨一無二。

四、染色風暴

刷白之後,今年丹寧牛仔也玩起「染色」(Tinted),例如Lee、Wrangler、IBS等專業牛仔品牌,就在布面上不同層次的藍色套染,造成噴砂刷黃、綠或淡藍等效果,將時間的痕迹和自然銅綠、土壤黃,烙印在牛仔丹寧裝上。



牛仔褲發霉,誰敢穿?不過這裡指的「發霉」,是結合洗漂染所呈現類似發霉的視覺效果。Diesel今年就推出一款「流瀉染」或「流冰染」,將黑色丹寧斜紋布經歷3次洗水漂白,再潑灑冷染劑,於是形成淺灰、藍色、黑色、白色、灰色……等層次色差,乍眼看就像破舊牛仔褲發霉一般。

五、撕裂風暴

不是所有的布材都可以玩「撕裂」,但是纖維堅固、粗厚的丹寧布,卻可在撕裂后,不會支解、分崩離兮,甚至會產生優美的垂墜感和弧度。最常見的手法就是在牛仔褲上撕裂出一條條的破洞,讓褲管自然下垂,展現放浪不羈的粗獷,靈感源自於70年代的「嬉皮裝」。



六、抽須風暴

提起丹寧風的「抽須」,可說是玩丹寧的極至表現。丹寧布是由藍色綿線和白色綿線為經緯織出來的布,表面是藍色,但因為抽須,底下的白色綿線露了出來,呈現鑲滾白色布邊的效果,炫麗十足。

去年Comme des Garcons的設計師Junya Watanabe與Levis合作,推出丹寧系列,就大量運用抽須效果,讓丹寧呈現更豐富繽紛的風貌。今年溫慶珠的自創品牌服飾「Isabelle Wen」,也運用抽須效果,為丹寧裝增添柔媚風情。

七、印花風暴

去年牛仔丹寧大玩圖騰刺繡,不過今年則流行將美麗的圖案緹花、印染在牛仔褲上,其中又以花朵、巴洛克風格圖騰等居多。例如溫慶珠的自創品牌「Isabelle Wen」、Ferre Jeans等,都出現類似的手法。



八、拼貼風暴

前衛服裝設計師最愛玩的「拼貼」,如今也運用在丹寧牛仔裝上。除了將不同色系的丹寧布拼貼之外,將毛草、絲絨、燈芯絨與丹寧布拼貼,呈現華麗復古的流行輪郭,也是常見的手法。Versus將自家Logo標誌、徽章,貼在牛仔褲和牛仔裝上,Guess將展翅飛鷹貼飾在牛仔外套上,展現普普風的繽紛趣味,效果也不錯。

九、立體剪裁風暴

兼具修飾身材、舒適等優點的立裁牛仔褲、牛仔裝,深受消費者的喜愛,Levis的3D立體剪裁牛仔褲,每年至少可以銷售8、9萬條。今年Levis的3D立體剪裁,不但利用立裁將2D的丹寧布立體化,且在平整的布面上大玩抓縐、漿硬等效果,布的表情更豐富、多變,十足的3D三維效果。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17
 樓主| 一個中國人 發表於 2008-12-30 20:13 | 只看該作者
2008年12月30日

★☆★品牌的剪裁創意★☆★


走過150多年歷史的牛仔褲,經久不衰,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牛仔褲的各種設計創意無限,Levis百年品牌,有些已經成為大師手上的藝術品。但創意不僅限於牛仔褲,它本身更富有表現力。來看看levi』s的廣告創作。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18
 樓主| 一個中國人 發表於 2009-1-30 23:15 | 只看該作者
2009年1月30日

★☆★☆ 邊緣文化篇★☆★☆


朋克與jean


在朋克潮里,除非你拒絕自由,拒絕琢重白我.拒絕時尚.否則,沒有人會無視牛仔的存在。

在朋克叛逆、標新立異的旗幟下遭遇牛仔,捕捉到的是出位的細節裝飾,任何一點蛛絲馬跡都有可能演變成蔚為壯觀的時尚形象:牛仔上衣釘滿誇張的金屬扣、鉚釘或閃爍的亮片;牛仔褲上的撕裂、破洞、磨砂、毛邊等以解構手法顯示出神秘而蒼涼的氣息,這身打扮配合挑釁的口號、身體上的穿孔、標新立異的紋身,還有金屬掛鏈、鮮艷華麗的綁帶皮靴、性感的網眼襪……似乎狂放和憤怒的氣息佔據了所有的情感通道。



朋克與牛仔結緣,讓一直以高姿態面對時裝王國的高級女裝業,也不得不把目光再一次投向興風起浪的街頭牛仔服飾。

朋克不僅極大地影響了高級時裝的奢華趨向,還在此陣營中找到了一個嗓門不小的發言人——維維安韋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 ),作為「朋克之母」、「朋克時裝女王」她曾說:一個人唯一可能影響這個世界的就是通過非流行的理念.這種理念是現實世界唯一的顛覆者。

早在1970年,當嬉皮士風格還在美國盛行的時候.韋斯特伍德已經開始做那些五年後才在英倫三島留出小芽的朋克服飾.並且致力於她所謂的「非流行頗掛性理念」了。她開設了在倫教國王路430號的時裝店,時而取名「岩石(Rock)」,時而取名「世界盡頭(World』s End)」,甚至還取名「性(Sex)」,極具現代傳奇效應。店裡陳列普經由她改造的地下和街頭時尚成果。

牛仔,自然是她把玩不膩的魔方IY撕掉袖子衣領在牛仔衣褲上釘珠、扣大頭針;加拉鏈或在服裝上塗鴉.寫出反叛宜言:或者將牛仔和皮革塑膠等另類材料組合,製造出各種新奇獨特的叛逆感覺,沒有約束和過時,沒有刻板和矯揉造作,牛仔反叛、挑戰傳的精神都在這位先鋒設計師的手上還魂,從而使「朋克時裝」成為一種年輕的文化形態四處暢行。

直至今天,朋克牛仔對服飾流行的影晌仍然餘威尚存。只是新生代的朋克牛仔放棄了原來的直接,除了採用通常的水洗效果外,還使用須邊、酸洗、破壞洗或是特殊印染等新的處理手法.再通過打褶、拼縫、鏤空、壓線等創新工藝,使牛仔的破舊效果表現得精緻無比,更像一道隔山觀看的風景。倒是不知道那些老朋克會作何感想了。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19
 樓主| 一個中國人 發表於 2009-1-30 23:16 | 只看該作者
2009年1月30日

搖滾領銜的牛仔褲潮


20世紀50年代,當搖滾(Rock and Roll或Rock music)還在節奏布魯斯的懷抱中時,就以反叛姿態開拓音樂道路,許多讓人津津樂道的搖滾樂隊都是在街頭巷尾、車棚、倉庫里彈響他們的第一個音符。

所以.當白人鄉謠樂手Bill Haley受到當時黑人動感、靈騷等音樂的感染,放開他那country music的束縛,穿戴牛仔的服飾.與他的樂隊Bill Haley andHis Comes錄製了一連串如「Mambo Rock」、「Rock Around theClock」等帶出「Rock music」節拍的歌曲時.立刻遭受主流文化無數非難.

而此時.在街頭文化中茁壯成長的牛仔也以叛逆形象對抗高級時裝陣營—二者都敏銳地觸摸到了時代衝擊下現代都市青年的情感失落,感性、底層、自由、叛逆的共性,使搖滾和牛仔水乳交融.成為離經叛道的新期符號。

搖滾樂的靈魂人物貓王Elvis Presley剝下他的皮夾克.套上釘著金屬釘頭的牛仔褲和短袖T恤.給了當時歌手登台演出一定要西裝革履的局面以沉重一擊,牛仔由此成為搖滾的理想擴音器和反叛傳統者的制服。

貓王那滾厚而性感的嗓子.天真又略帶邪惡的微微笑臉.扭動的下身.大鬢角.閃亮油光的飛機頭以及狂飆、激情的穿普方式.成了青少年推崇模仿的對象.讓搖滾樂和牛仔於不期然間就成為青年們追隨的狂潮.

當時.許多學校替經禁止學生穿著Strauss牛仔褲,對這「新」形象也曾表示不滿,但最終時髦推倒一切阻力.印刷精美的雜誌開始全力推動牛仔褲的時裝潮流.

20世紀60年代,搖滾的快速流行和普及,給牛仔工業帶來了勃勃生機.在搖滾文化影響下形成的服飾方式和觀念,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

年輕人以反傳統的方式來表現他們的精神面貌,他們已不願像父輩們在上個10年裡那樣.一面品著咖啡,一面欣賞T台上充滿成熟女性氣息的服裝.他們更願意在搖滾樂的背易下,在專賣店裡挑選衣服。

同時,隨著20世紀60年代工業化進程的加快,牛仔成為大量製造的「工業化產品」,在美國Levis牛仔,lee cooper,wrangle等的店裡,適中的價格,新穎的設計,寬泛的選擇,讓牛仔像光速一樣穿越大西洋,向全球散播輕鬆休閑的著裝理念。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20
 樓主| 一個中國人 發表於 2009-1-30 23:18 | 只看該作者
2009年1月30日

★遊戲牛仔的波普花樣★


早在1956年.英國畫家理查德,漢密爾頓的一幅拼貼畫—《今天的生活為什麼如此不同,如此富有魅力?》(被公認為波普藝術的典祖)就已經開始刺痛藝術家們敏感的神經。

波普藝術(Pop Art)意為:大眾化的藝術。它借用那些由於大眾媒體宣傳而家喻戶曉的事物,如廣告,商標,可樂罐以及明星頭像等物品及圖案.通過變形或誇張,但對細節和質地的描繪又極其寫實的方法.表現出對現代大都市生活進行探索的愉悅和熱情.

在英文里,」Pop」意味著』Popular」,漢密爾頓給波普下的定義就是:」通俗的〔為廣大觀眾設計的).短暫的(短期方案)、易忘的(可消費的)、低廉的、大量生產的、年輕的(對象是青年).機智詼諧的、性感的,詭秘狡詐的、有刺激性和留險性的」.



面對所謂的高雅藝術.波普藝術的姿態是叛逆的.波普衷情於將通俗文化及普通生活中的物件推向至高無上的藝術殿堂.它那令人耳目一新的旗號—」藝術不應該是高雅的,藝術應該等同於生活」.一經提出.就迅速從英國衝擊到美國.藝術家們爭相從流行文化中挖掘豐富的視覺資源:時裝女郎、廣告、商標、歌星影星、快餐、卡通漫畫……幾乎每個時尚領域都可以享受到波普自由而快樂的氣息。

作為街頭文化的代言人.牛仔裝最擅長打破常規,擺脫束縛.它跨越了階層、種族的阻隔,在宣洩對自由的澎湃激情以外.還常常不經意地流略出平民昧十足的溫情。也許是這樣的特質像極了波普藝術的灑脫不羈吧!否則如何理解牛仔與波普之間糾纏的情結呢?如果波普是流行時尚多變的主題.牛仔則像它忠貞不渝的情人,無論時空如何變換.牛仔始終緊隨波普,切合波普的變幻多端。每一季,我們都看到,服裝設計師們總是念念不忘地從波普文化中尋求靈感,伴隨著音樂、電影和繪畫.讓波普藝術與牛仔一走律動.挑戰視覺新鮮度。

從20世紀60年代在波普藝術中生根發穿的偶像崇拜.是牛仔設計師挖掘靈感的魔杖。牛仔裝上,瑪麗蓮·夢露如花的笑顏被拷貝得都快肌肉抽筋了,麥當娜的頭像也不斷在牛仔服的流水線上出現.Chloe甚至運用音樂人的肖像作為圖案裝飾牛仔服.這大概源於Chloe的首席設計師曾經有一位披頭士樂隊成員的老爸。

這些由偶像匯聚而成的圖案集合體.讓人們體會到波普的一切特質—通俗、詼諧、喧鬧和激情。牛仔、薄紗、皮革,多種面料混合使用的本身就夠Pop了,更何況還有胸前的頭像.更多的牛仔上掛滿了汽水瓶商標和形視紅星的圖形,處處都是波普的影子,波普藝術中的一些流行圖案.如圓點.性感誇張的紅唇、經典的黑白條紋、整幅的美國國旗,大大小小表情各異的美目、立體雕塑和調侃的漫畫等等,以及波普藝術中無厘頭的配色都被作為潮流元素運用在服裝面料中.為牛仔增添亮色。

具有波普藝術典型風格的街頭塗鴉元索,也被眾位設計師把玩得爐火純青。無論是牛仔品牌還是時裝品牌的牛仔服,從深藍漂白到檻樓不堪,街頭的塗鴉明目張膽地爬滿各處。

李維斯的主腦Marc Jacobs就曾找來80年代塗鴉界大紅人Stephen Sprouse替LEVIS換上新面貌,除了那些數碼玫瑰花圖案外,牆上常見的畫符文字和七彩噴墨式的塗抹,瀟瀟灑灑布滿牛仔.讓人回想起波普藝術之祖Jim Dine。

Levi』s.也曾以骷髏及手寫體的英文字母為圖案,推出懷舊簡約的牛仔,帶出Rock& Roll的意境.

牛仔不光是波普的載體.也是波普的有趣玩具.法國著名雕塑家杜麥克〔Tomek kamiak)曾經由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得到啟示,用牛仔褲這一西方文化的象徵作為載體創作了「新長征」主題的牛仔系列造型.

在20世90年代的中國波普藝術中,毛旭輝將穿上牛仔裝的大衛與維納斯並置在一起,讓我們很難斷定這到底是對古典崇高美學和英雄主義道德傳統的反諷.還是對現代社會「遊戲」的自嘲.Pop Music的風花雪月.自然也少不了牛仔的精彩出鏡。

記憶里的38屆美國MTV VMA音樂錄像大獎頒獎典禮上,除了珠環玉繞的淑女紳士,奢華的紐約大都會歌劇院里,一群群的組合樂隊,都為年輕的身軀套上創意十足的牛仔。當歌劇院精心炮製的」King of Pop」巨大橫幅作為背景出現時.似乎為波普與牛仔的完美結合打上一個漂亮的驚嘆號!

那些對時尚永遠敏感警覺的聰慧女孩雖然不是專業設計師,DIY起衣櫃里的舊牛仔褲也像模像樣。她們隨心所欲地在褲腰、褲腳、口袋、膝部等處.或者點綴上羽毛,亮片、貝殼.或者塗鴉出調侃的話語、卡通漫畫……儼然一個個波普專家.波普風潮橫掃整個牛仔界。牛仔已經不僅僅是服裝的一種.它成為新的傳播媒介.消費者可藉由各式不同的圖案或文字來傳達思想、發揮創意。

牛仔.又一次藝術地熱鬧起夾。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0: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