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生活系列:住宿,買車,信用卡,銀行,股票,免稅等[不斷更新][推薦]

[複製鏈接]

864

主題

2331

帖子

1617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1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靈犀 發表於 2004-5-25 00: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c]美國生活系列一:尋找住宿的幾點注意事項

August[/c]



個人經驗,供大家參考。

1。住宿分類。
大致可以分成2類:學校提供的公寓,私人提供的住所。學校提供的公寓一般顧慮較少,但租金可能比外面租要貴。私人提供的住所一般又分2種:1)可以在一個大房子里分租房間。除了這個房間是完全屬於自己的,其它設施,包括廚房、衛生間、客廳(如果有)都是公用。美國的房子多是2-3層建築。2層建築里,一樓是公用設施(如客廳,廚房,衛生間等),2樓是睡房(加衛生間);2)完全獨立的公寓。即有自己的廚房、衛生間等。

不論是學校還是私人提供的出租公寓,又有幾種分類:1)Studio -- 一個大房間,卧室、廚房、衛生間都在這個房間內分隔出來;2)1BedRoom(BR) -- 一個睡房。即一廳,一房,另外有衛生間(廚房一般和客廳相連。3)2BR-- 2個睡房,比一多一個房間,一般有大小的區別。4)3BR-- 依此類推。 多睡房的公寓,可以考慮與人分租。

註:如果房子的介紹里有1/2bath,意思是指不具備洗澡設施的衛生間(顧名思義,1/2:)。

所有住宿一般都要簽租約。一般以1年為限。到期如果想繼續住下去可以再續。簽約后還要支付保險押金(security deposit),一般是和月租等值。期滿后,如果住所內沒有什麼大的損壞會被退回。

2。挑選住宿的幾點注意事項

1)地點。
在美國,除了一些大城市,公共交通普遍不發達。如果不打算一到就自己買車的話,那麼在選擇住所的時候,最好選擇學校附近的步行範圍內的地點。

2)Furnished versus unfurnished

一般公寓出租有帶傢具的和不帶傢具的。傢具一般很簡單最基本的包括床和桌椅。一般房子里出租的房間都是帶傢具的。保險起見,大家最好還是問清楚。 需要添置傢具和生活用品的時候可以通過許多途徑:

學校的通訊錄。每逢暑期開始或是冬假時,總有要畢業的學生賣傢具和其它生活用品。一般價錢便宜,但質量較差;
當地居民的私人yard sale 或者garage sale。一般在周末,可以討價還價,而且質量還可以。按照西方的諺語--一個人的垃圾是另一個人的寶貝。要有伯樂辨別千里馬的眼力。:);
當地的Thrift Stor。專銷2手貨。
當然,如果不想買舊貨,可以去Walmar, Kmart 等物價廉宜的大型綜合商店。
3)是否有洗衣機。(laundry facility)

如果你不想自己手洗衣服,那麼在你的住所或是住所附近是否有laundry facility對你可能很重要:) 外面的洗衣設施叫laundromat,有自己投硬幣的洗衣和烘乾機。

4)費用

一般電話費用要自己支付。如果是分租的話,可以分享一條電話線也可以設置自己的專用線。有的租金里包括水、電(水電費統稱utilities)、管理費用(如垃圾清理等);有的只包括水,電費另付。有的公寓,一切都是用電,包括廚房的stove,公寓的熱水,暖氣等。到冬天,費用可能會在你的房租以外再加$50-200(看你的節約程度:)。

864

主題

2331

帖子

1617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17
沙發
 樓主| 靈犀 發表於 2004-5-25 00:19 | 只看該作者

美國生活系列二:關於長途電話及其相關問題(ZT)

[c]美國生活系列二:關於長途電話及其相關問題

damu (大木) [/c]



與中國不議樣,米國長途電話公司與LOCAL公司不是一家,且可以自由選擇。

米國比較大的長話公司有AT&T,MCI,SPRINT,QWEST。。。選擇電話公司時要注意幾點:

1、各個公司有不同的計劃,就是同樣一家公司也有不同的計劃。所以一定要問清楚。
2、國際長途PLAN與米國國內長途PLAN是分開的兩個PLAN。得分別問清楚。
3、不要輕易答應轉長話公司,各個公司都會用甜言蜜語把你說得忘了自己的電話號碼。尤其是要問清是否要收TRANSFER 費。

就我所知,AT&T的質量,服務,價格是最好的。目前是0。42/分且送$100(每月$25)

另一個問題是電話卡的問題。電話卡比較便宜,但質量不及IDD。比較適合於打給國內的MM這種長時間的通話。 電話卡的選擇需注意:

1、是否有CONNECTION FEE。有CONNECTION FEE 意味著每次接通都要CHARGE一定數額的MONEY。所以不適於打短話。AT&T的新卡的CONNECTION FEE高達$2。
2、電話卡公司是否RELIABLE。目前有許多電話卡公司是非法運作的,尤其是專門打到大陸的卡。這些公司本著撈多少是多少的原則,非法租幾條線路,發行大量的卡,過幾天關門走人。買了這種卡,不是經常打不通就是,過幾天就沒用了。
3、要根據第一張卡看看質量怎樣,是否IP電話。IP電話的價錢絕對不一樣。

目前比較火的電話卡是AT&T的。$15,90MIN 但是質量大不如從前(30分鐘時)在我用過的卡中,ACS公司的 CAPITOL HILL 也比較RELIABLE。

另外,電話卡在大家都要打電話時是不能用的。所以,春節中秋什幺的最好準備用IDD:))。以前AT&T的卡是任何時候都通的,現在星期天就大不通:((

編者註:MM為BBS行話,指妹妹,當然BBS語言專家管子會特別指出MM是case sensitive,
MM一般與PP連用,為婆婆媽媽;而mm才特指妹妹,與pp連用,則指漂漂妹妹。


----------------------------------------------------------
編者註:現在一般都在網上買電話卡,打往國內的電話只有幾美分一分鐘。本人在下面的網站用了好幾年,感覺不錯。
http://www.phonecardsonsale.com/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64

主題

2331

帖子

1617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17
3
 樓主| 靈犀 發表於 2004-5-25 00:23 | 只看該作者

美國生活系列三:老三篇談談信用卡

[c]美國生活系列三:老三篇談談信用卡

chanz (NO) [/c]



感謝LOOK給俺個機會,來米兩年不務正業,卻對信用卡小有所成,當然裡面不乏其它網友的經驗教訓,尤其是渣的(註:渣指hrao,也就是前面的Mummy).。

1、入門篇:

樓上有個哥們問剛拿到SSN[註:social security number, 社會安全號。在美國是每人必須有的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申請什麼卡好?這個問題問得即好又不好,好的是他知道SSN 是申請信用卡的必要條件。因此各位來了后第一件事就是干這個。不好的是他現在什麼信用記錄都沒有,賣方市場呀同志,沒什麼選擇。申請最好申請的!

哪些卡最好申請?這個很難講?為什麼?俺(們)的經驗是比如AT&T,AMEX,CITIBANK等等,這都沒錯,但俺注意到這些卡都在各個廣告欄里放著(俺們這裡醬子)不知這一點是不是丫們POPULAR的原因--GRE的邏輯。那些一般只在網上申請的卡有沒有容易搞定的?這有待於大家的實踐了(網址附后)。俺當年錯過了這個機會,因此發言權不大,目前知道的是MBNA的STANDARDMASTERCARD。建議這些卡都要試。一定要填PR(PERMENT RISIDENT)。沒事!萬米是法制國家不假,但具體到這個問題好象不CARE,俺曾經和英語課老師討論過,丫竟然建議俺們填PR。當時暈倒,和丫提起說謊法律等等。丫認為這沒什麼。到現在也沒搞懂丫為什麼不CARE。總之,經驗告訴俺們這一點事都沒有。ADDRESS,一個家裡一個系裡即可。關於年薪,把學費算裡面。這個東東也可以隨便填,泥說泥年薪7-8萬也沒事,不過也沒用。

如果SSN來得晚,這時候再申請就來得及把電話賬單什麼的複印件加進申請表中了。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2、進階篇:

不出意外的話,這時候大家都有一兩張卡了,這個階段申請那些普通卡無往不勝。申請什麼來什麼。比如DISCOVER,MBNA,GM等等。這時候就要有選擇的保留一些CANCEL一些。 一下分幾方面介紹各種卡的特點:

a. 服務這個東東見仁見智,經歷不同,意見也不同。就俺個人而言,服務比較好的是ATT,DISCOVER,CITIBANK,依據是一般泥DUE的當天寄出CHECK不會被罰款(FINANCIAL CHARGES)。真正的以郵戳為準。這方面比較差的是MBNA和ASSOCIATE。另外上面的卡的態度都不錯,有什麼事和丫ARGUE都能要回來。出現FINANCIAL CHARGE了怎麼辦?一定要和丫ARGUE的,一般情況下都會要回來的。順便還練練英語。不好的地方就是有時候不知不覺就得說謊d IGH。各人看著辦吧。ARGUE的時候口氣一定要硬,就象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服務差還表現在打電話沒人接(MBNA),網路三天兩頭出事(FIRST USA)

b. REBATE 和CASHBACKREBATE是從泥花的錢中提出一定比率(百分之幾)讓泥在買某種東東有折扣(CHASE BELL ATLANTICCARD),或買某種東東直接打折(各種油卡,網卡)。不過這些東東的局限性較大,BELL ATLANTIC只服務米東(註:美國東部),而CHASE的卡極其難拿,到目前俺還沒有呢:-(。

買郵的卡各位暫時還用不到,網卡FIRST USA 的YAHOO有5%的優惠,可局限的東東很少需要。CASH BACK則是赤裸裸的票子,但UPTO 2%,DISCOVER每年給一次(以支票形式)。AMEX也有類似的東東。俺沒有丫的卡,估計差不多。順便說一下,ASSOCIATE 的3%是騙人的。FORGET IT。

在中部地區DISCOVER,AMEX 和 MASTER VISA一樣POPULAR。沒什麼區別,但在米東卻不是醬子。因此過去俺都是能花DISCOVER就花丫,還得帶一長V或M防身。實際上也沒幾個錢可掙,但感覺很好,閑著也是閑著么。真正靠信用卡賺錢不在這,詳細內容在老三篇的最後一篇。

c. 有的卡經常給些小恩小惠,如5塊錢的CHECK,泥要提了丫就等於自動加入一個什麼俱樂部。每年MEMBERSHIP FEE幾十,但頭三個月免,說道這提醒一句:泥可能動不動就接到類似的電話---尤其是CITIBANK 和ASSOCIATE。看情況,如給CHECK,俺一般堅決吃掉,然後打電話CANCEL MEMBERSHIP,往往丫還要扣泥錢的,再ARGUE,一般都會還你。有時候一想也沒啥子意思,沒幾個錢還挺麻煩的。怕麻煩者勿試。但如果電話找泥沒有支票誘惑,一律據之,剛來時英語不照,說不好也聽不懂,就一句話:"I AM NOT INTERESTED"。無論丫怎麼勸泥就這麼一句話,千萬不要認為試用三個月無妨,丫第二天就把年費扣掉!

特別提一下DISCOVER的AUTO PLAN,相當於AAA,頭三個月一塊錢,還給泥個半導體收音機(當然是中國造了)。三個月後別忘了CANCEL MEMBERSHIP,但根據俺的經驗丫也一定裝傻CHARGE泥。保險的作法是先換卡號,呵呵,醬子就沒事了。

d. 機票優惠。這一點對留學生比較現實,目前CITIBANK,AMEX,CAPITAL ONE的學生卡都有。CITIBANK的尤其好,和AA(注American Airline)合作,一般哪都飛,AMEX和CONTINENTAL搞,局限性太大,小地方不去。如常飛的,比如兩地分居,建議申請CITIBANK的AA卡。儘管有年費,但丫的優惠政策保證泥最終省錢。

e. 金卡白金卡。實際也沒什麼用,租車有一定保險,CREDIT LIMIT高。關於他們的特點和區別俺就不講了,沒用,想知道的見精華區(註:Oversea板精華區)。這裡說一下申請它們的小TIPS:1)、CANCEL 沒用的卡,一舉兩得,一方面保證自己的HISTORY足夠好,另一方面在CANCEL的過程中往往有意外收貨:CITIBANK 和CAPITAL ONE都在俺CANCEL時升級到(白)金卡了。丫問泥為什麼CANCEL,就說想廢掉無用的STANDARD CARD從而申請PLATINUM OR GOLD。 2)、買大件東東,比如計算機什麼的,一次多花點,這是最普通的辦法。不過俺對為了卡而花錢不以為然。真正該花時就花。另外住人為樂沒壞處,俺的轉折點就是幫一個訪問學者買個筆記本,丫還挺感謝俺弄得俺十分不好意思。

比較好申請的金卡:BANK OF AMERICA,當年俺孤注一致的廣種一把,只收到這一個。MBNA的也挺好申請的。 chase 的最難。 DISCOVER的白金卡到了一定時候也好申請。

f. 如何漲錢。這個東東歸根結底是實力問題:公道自然成。但也有些辦法,比如泥的CREDIT LIMIT不夠買某個東東怎麼辦?打電話實話實說,但泥要沒有HISTORY則難辦,這時候泥提出先寄要求漲的這部分錢的CHECK給信用卡公司,這樣雙方都受益。一般會成交。從此信用就好起來了。

還有就是CONSOLIDATION,如果泥有一個銀行的若干卡(2),泥可以要求把丫的LIMIT集中在一張卡上,這樣作后其它卡都作廢。呵呵,俺的CITIBANK DRIVE EGDE剛來時才900塊,那可是白金卡呀同志。讓俺連滾帶爬的現在弄到6000了。為什麼醬子作,見下一篇。

g. CREDIT HISTORY. 頻繁申請卡對信用有壞影響這是肯定的了,但對新同學來說無所謂。不申請是肯定沒卡的,等有一定HISTORY后就要慎重申請,要看準,拿狠,搞定。個人認為頻繁申請對信用影響不是很大,多買點東東啥子都回來了---購物才是硬道理。

h. PAYMENT METHOD 絕大多數卡都能DIRECT PAY, (AUTOMATICAL PAY),就是把泥的銀行CHECK號給它們,每個月自動扣。好處,省事,省郵票,不會忘而被罰。缺點:有不安全感,但個人認為沒事,從來沒出過事。還有一種是ONLINE PAYMENT,如DISCOVER, FIST USA, AMEX。DISCOVER 很好,當天PAY就行,FIRST USA得提前3-4天,此外還有CALLPAY,CITIBANK, AMEX,BA,就是泥在電話中告訴丫支票號碼,缺點:廢一張支票,BA的CALLPAY,要手續費。

i. 其它

幾乎所有卡都有網上SERVICE,沒有的也快有了。卡拿到后別忘了REGISTRATIONONLINE。另外只要沒年費的卡應該是俺們的原則問題,但要靈活些,比如上面說的CITIBANK-AA卡就值得。

3、高級篇

用信用卡賺錢,實質上就是國內的對縫,不過比較保險,有賺無賠。實際很簡單,把Introduction-apr(註:APR means Annual Percentage Rate)低的卡的錢TRANSFER到利息高於丫的INTERNET BANK(後者是操作的必要條件)作吃利息即可。注意:1)每個月別忘了PAY MINIMUM;2、注意INTRO-APR的期限。

俺現在所有卡都是用來干這個的,包括上面提的CITIBANK-DRIVER,實際上也掙不了幾個錢,但閑著也是閑著。

關於這種傳錢技巧很多,要對卡的全面特點給予了解(比如STATEMENT DATE,GRACEPERIOD ),不過這些對新同學來說不太現實。還是一步一步走吧。GOOD LUCK!


附:信用卡有關網址。
http://www.creditinfocenter.com/cards/
http://www.ramresearch.com/frames/low-home.html
http://www.mastercard.com/ourcards/apply/
http://www.citibank.com/us/cards/ca...editchoice.com/
http://www.americanexpress.comhttp:...page_frame.html
http://www.bankofamerica.com/credit...ww.firstusa.com
http://www.fleet.com/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64

主題

2331

帖子

1617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17
4
 樓主| 靈犀 發表於 2004-5-25 00:25 | 只看該作者

美國生活系列四:銀行,股票,免稅經驗談 (ZT)

[c]美國生活系列四:銀行,股票,免稅經驗談

mummy (媽咪:dead again) [/c]


1. bank

美國銀行分 checking, saving,CD, MMA account。checking相當與現金帳號,saving相當於國內的活期帳號,CD是定期, MMA是一種比較新的,叫金錢市場帳號(Money Market Account)。

從經營方始上有普通銀行和internet banking 兩種。普通銀行優點是看得見模得著,而且大的銀行有很多ATM取款機,並且沒SSN(social security number)可以開帳號.internet banking優點是利息高, 可以net pay,開帳號要SSN.

一般對新同學來說對銀行有如下要求:

a. 取錢容易,免費(ATM has bank charge and ATM machine charge, 即那台取款機可能會收手續費,而且你的銀行可能也會收)
b. 存錢方便
c. 免費支票本及免費開支票
d. 無月費
e. 利息高點當然好

對新生來說剛來沒SSN,當然得在當地銀行開帳號. 如何選則樂? 應該以取款方便為原則,看看學校, 住處附近哪個銀行的取款機多,就在那個銀行開. 比如在Boston,bankboston就是最大的銀行,ATM 取款機隨處可見,而且Bankboston和學校有勾結,往往有些優惠,如免6個月月費等promotion. 當然bankboston利息是最低的,但是剛來bankbosotn是最好的選擇.等拿到SSN后,選擇就多了,這是可以考慮internet bank. 當前首選是FNB.com, netbank.com, bankdirect.com 這些銀行的優點是利息高,MMA有5.25%,MMA是FDIC 保險的,最高保100k,夫妻jointaccount保200k. 如果你是太子黨,可以考慮分著存,別在一科樹上弔死MMA有個限制是一月只能從裡面取款6次,其中最多3次是支票取款,這個問題一般不大,因為你可以開個MMA,再開個checking account. 然後可以把最先在大銀行的錢轉到internetbank里, 在把大銀行的帳號轉成basic checking(或最簡單的一種帳號, 每月2.5$月費in bankboston), 保留這個帳號以便以後ATM取錢或者存入現金用,金額在100-200我估計一般就夠用了. Internet bank的ATM卡一般取錢銀行不收費用,可是ATM取款機有時會charge, compubank/bankdirect/telebank則有 reimbursement計劃每月可免4次取款費用. 銀行也就這麼多勾當了,下面談股票。

2.股票

如果你不是太子黨,建議第一年別玩,因為你輸不起. 第二年開始比較合適.股票理論上很簡單,底買高賣就行了,萬惡米國由於賭徒很多,系統比較完善,可以做多頭(long),也可以做空頭(short). 還有典型的如同賭博的期權系統(option)。這個一天兩天是說不完的,而且說出來不去實踐也沒用,我就列出其中幾個交易商(online
broker)作為參考吧。
www.etrade.com good at 新上市股(IPO), selling put(賣看跌權)
www.datek.com good at stock daytrading.
www.edreyfus.com good at option trading.
www.discoverbrokerage.com 有75$ bonus with 2000$ account open.

真要象完去stock板先看以前我搞的精華區,再讀完第1-200篇mark了的文章可能就大體都知道了(like精華區的新手上路,老油條日記,tax等目錄下的文章)

3.免稅

每年學生都要報稅,萬惡米國稅務制度相當複雜,我苦讀了兩個多月略有小成,總結f-1頭五年如果沒有綠卡的1042-NR打稅如下.要打稅先分清收入種類

a. Non US source. 比如你老媽給你從國外寄來的錢,或者你國內銀行的利息,這些都不用打萬米的稅

b. US source, 你在美國拿的錢

Not effectively connected with a trade or bussiness in the US.大體有: 銀行利息, 不打稅股票收入(capital gain), 30%, 要填sch. D.股票分紅(你在online brokerage開的MMF account會給divident)30%others. 看情況


Effectively connected with a trade or bussiness in the US
大體有: fellowship, 一般不打稅 RA/TA, 按收入稅打

另外根據中美協定,頭5000$免稅,有些學校先給國籍學生辦好,則你的頭5000$不會有withhold(提前扣稅),否則你只能來年再要回來.還有一個trick是根據前大使館某廝的一封信,可以把RA/TA claim成fellowship(can discard it from your gross income), 然後免稅,那封信我貼在tax板,自己去看把,據說可以騙國聯邦稅,可是州稅不好說. 這個比較搞笑,因為有些州的州稅和聯邦是互通的,麻州的表一開始就讓你填你聯邦稅表上的總收入(gross income),如果聯邦免了,州稅沒道理不免.

還有:

買計算機的錢按道理不可免稅
找工作的費用可以免稅
諮詢打稅找律師的錢可以免稅
總的來說,稅務大題就是上面這些情況,具體還是去我以前搞的tax板看看吧.(現在是只讀)like post No. 60 etc.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64

主題

2331

帖子

1617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17
5
 樓主| 靈犀 發表於 2004-5-25 00:29 | 只看該作者

美國生活系列五:關於如何買舊車 (ZT)

[c]美國生活系列五:關於如何買舊車

Antz [/c]



大概兩個多月前look曾經跟我約文,關於新生怎麼買車,當時答應他了,不過因為開學才兩個月,買車的並不多,而且我自己的確也覺得見識還是不夠,怕誤導了別人,所以就遲遲沒寫。現在快放假了,估計很多人可能會打算買車,而且我自己賣了一輛車,又買了一輛,板上文章其他網友的經歷也看了不少,就盡我所知寫一下,有的是自己的經驗,有的是總結別人的,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 .

1。 怎麼找廣告

廣告的途徑無非就是以下幾種: 當地的大報紙,當地那種專門靠刊登廣告賺錢免費送的小報紙,專門的網站,還有就是看校園布告欄的類似廣告。一般來說大城市找到一輛合適得車沒什麼問題,小地方可能就得多花些時間。

2。找到廣告之後

看到你覺得合適的車的廣告,就可以儘早給車主打電話,因為價錢好車況又好的車總是很快就能賣掉,所以如果你真覺得可以考慮,就不要猶豫,儘早跟車主聯繫。電話里要問清楚一些問題:

自動擋(auto)還是手動擋(standard, or mannul)
里程數 (milage)
有沒有出過事故
有沒有salvage的紀錄,engine有沒有翻修(rebuilt)或者水淹過(flooded);
有這三點任何一點的,都不要考慮,雖然有可能你能開很久,但是更大的可能是它在不長的時間裡就變成一堆廢鐵。
最近又沒有什麼新更換的parts,如果是new tire, new brake, new battery之類的,可以放心,如果是重要的部件,比如transmission ( 變速箱 ) 就要留心了。
南部地區,要問他空調工作的怎麼樣。
問他車有什麼毛病,雖然他未必說實話,但是也有很多人是誠實的,如果他告訴你的毛病不可忍受,你就可以省了白跑一趟。
最後和他約怎麼見面,然後你就可以去看了。還有個問題,本來是挺重要的,就是他為什麼賣車。如果他回答是買了新車,或者要搬家了,或者急需現錢,通常是比較好的,但是現在不管真正的原因是什麼,他通常都會告訴你上面這幾條,所以這個問題可以問,但是不要太當真了。還有就是查查他住哪裡,一般富人區的車比較好,不會太貴,保養也好,窮人區的車就比較差,尤其是黑人區,盡量不要買那裡的車。

3。看車

如果你不會開車,一定要找開車比較熟的朋友帶你去,需要試開一下。以下這些是要看的:

外觀,有沒有撞過的痕迹,尤其是發動機外面,那裡的碰撞有可能會影響發動機的功能,如果有,就要小心了。
車的struts,好象就是減震懸掛的那個東西,看看外套是不是銹的厲害,如果銹的很厲害而且有破損的話, 你的車開起來很可能會晃的特別厲害,稍微速度快一點,底盤就會撞地。高速上也會不穩定。
看底盤上有無漏機油的痕漬,老車都有點漏油,通常如果很輕的話也不是什麼大毛病,你可以伸手到底盤上摸一下看看。漏油是非常難修的毛病,如果底盤厚厚的一層油,可能就是漏的很厲害,你就需要仔細考慮了。
檢查一下各燈是不是工作正常,大燈,轉向燈,剎車燈。
檢查離合(手動車),先踩到底,試試硬度,如果非常費力,可能就是磨損的比較厲害了。然後打著火,拉起手閘,慢慢松離合,如果車熄火,說明沒有slippery。在打著火大約一分鐘之後,離合踩到底,抬起大約一厘米,然後掛一檔和倒檔,如果掛不進去或者很困難,說明離合系統有問題,可能需要修理。另外讓朋友幫助試車的時候,可以在30mph的速度時踩下離合不要放,讓車滑行的時候試掛2, 3, 4, 5擋,因為速度不匹配,所以不必放開離合,只要能順利掛進去就可以了。如果某個擋不容易進去或者能聽到金屬撞擊的聲音,說明這個擋的同步器(synchronizer)可能有問題。不要用這個方法試一檔和倒擋,那兩個檔車在行進中是不可以掛進去的。
transmission, 這個我不懂,自己試著看看是不是smooth吧。
剎車, 讓你的朋友幫你開車的時候試試讓他自己感覺吧。剎車的時候車不應該有振動,不應該跑偏。
剎車和離合的液壓傳動, 剎車和離合踩下去都應該是感覺彈性很好,而且如果你用力的話,踩下去的感覺是平滑而且連續的。如果時軟時硬,或者一腳踩到底踩不動之後,踩住不動,發現又可以漸漸地往下走,都有可能是液壓系統的問題,可能會漏。
空調,打著火之後,過幾分鐘,風口就應該處來很涼的風了,否則就有可能工作不好。修空調很貴,如果你拿不准它的毛病該怎麼修的話,最好開到一個車庫仔細檢查,或者就不要買。
車裡面我就不說了,舊車總是亂七八糟的,可能還很臟,沒辦法的事。
試車
找個拐彎,在20mile左右的速度快打方向盤,留心聽前輪附近有否嘎拉嘎拉的聲音,如果有的話,就是cv.joint的問題,兩個方向都要試試。如果是方向盤的軸上發出吱吱的聲音,一般來說不是問題,只是橡膠老化需要潤滑了。
一定要上高速試車,看看在70mile左右的時候是不是還是工作正常,最好能開個十幾分種,看看發動機會不會過熱(overheat),如果沒有,下來之後讓它在那裡idle個10分鐘,看看會不會過熱。如果你自己這麼大致地看不出明顯的毛病得話,就可以去找個車庫檢查了,通常車庫有兩種價錢,一種是免費的,就是大致看一下,另外一種收十幾二十幾快錢,可以很仔細的檢查。除非你或者你的朋友很懂車,否則這個錢切記不可省,因為前面的檢查畢竟很粗略。而且隨便一輛舊車總會有些毛病,然後這些毛病的list也可以被你用來跟車主還價。
4。 看title


title一定要仔細看,拿到之後,仔細檢查是不是duplicate的,如果是的話,找他要Original 的,如果他說沒有,那這車你就不要買了。還要看title上有沒有salvage的標記,title上其實沒有幾個字,你拿出十分鐘就能把所有的字仔細看一遍,切不要粗心。到車的擋風玻璃左下腳找到VIN, 跟title上的仔細核對,看有否差別。如果時間夠的話,最好到網上查一下這輛車的歷史,網址是 www.carfax.com, 輸入你的VIN, 14.95塊,你可以馬上看到在線的信息,如果有過大毛病,你可以在這裡查到,還可以看milage是否有問題。

5。 價錢

如果最後決定買了,就要講價了。去之前先上網查一下 trade in 和 retail的價錢各是多少。網址是 www.kbb.com, and, www.edmunds.com。一般來講kbb的trade in偏低而retail偏高,edmunds好一些。trade in就是很便宜的價錢了,你有可能以tradein買到車況很好的車,但是這種事並不常見,通常合理的價錢是trade in 和retail的折中價,偏向trade in一點。講價也很重要,你不管你多喜歡那輛車,都不要讓車主看出來你很急迫。舊車通常都有一堆毛病,很多無關緊要,但是都可以用來講價,至於怎麼講,自己發揮去吧,呵呵。

通常新生買車有兩個毛病,一個是太急作決定,另外就是貪便宜。這樣都不好,如果可能的話,最好能多看幾輛車。也不要太貪便宜,有句話叫做too good to be true。太好的東西行有可能有看不出來的大毛病,如果車況很好,車主又不肯降價的話,你可以等下一輛,或者就不要太在乎多花兩三百塊錢。修舊車是個無底洞,貪幾百塊的便宜,很可能將來要付出上千塊的代價,而且還花很多精力,給生活也帶來很多不方便。如果你對價格沒有概念,可以到bbs上來問,很多人樂意回答你的問題。

一切決定之後就可以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了,記得先買保險,再把車開回家,雖然出事的幾率很小,但是不要冒險。還有就是要換title, 這個過程很簡單,我就不說了。但是一定不要拖太久,美國法律規定完成交易一定期限內不換(好象是90天),賣賣雙方都要坐牢,當然一般不會有人等這麼久。[August註:在換Title的時候要去專門的公證處--Notary。具體 地點可以查當地的電話簿。更換Title的時候要告訴你買車的價錢並在這個價錢的基礎上交稅。有人報價的時候如果講是gift,則一點稅都不用交;有人講個比買的車價低很多的價錢,如$500,這樣可以少打許多稅。總之,如何報價最好事先和賣主商量好,因為賣主也要在場的。美國的稅從6--8%不等,因州而異。當然如果價錢報得低,在車的質量一欄里也要相應調整,如講fair,一般或是not great,而不會講excellent]

先寫到這裡,已經傾囊而出了,希望對大家有點幫助。另外我感覺每年春季到4,5月份間也是買車的季節,到時我可能會再加點東西重新貼一遍,以後有空再寫一下關於學車吧。

*********************************************************************

買二手車必學秘技 (ZT)


  對號碼

  核對車身與引擎號碼,兩者都必須要與牌簿上的資料吻合,否則屬違法,如遇意外亦不會得到保險的賠償。

  小心試車

  ●預約試車時,儘可能自己選擇地點,避免去賣方提議的指定地點。並儘可能帶上一些有豐富汽車經驗和常識的朋友一起試車;如果沒有這類朋友,唯有先放聲讓賣方知道你將帶上一些專家試車,萬一對方的舊車有問題,可能會知難而退。

  ●試車儘可能在大清早,並於停車場直接取車,因為舊車的毛病往往較容易在隔了一夜后,車子完全冷卻時被發現。而且日間試車,可確保能清晰看見車身的損傷。

  ●試車時嘗試打開車窗,留心有沒有一些不正常的噪音。最好選擇途經一些較高的護土牆,以聽聽車底發出的迴音聲。

  ●試車前確保賣方帶上牌簿以供核對,試車時要確保車身上的引擎號碼及本身號碼與牌簿相同。

  ●假如車身上的引擎及車身號碼有被修改的痕迹,車子極有可能是**或經大撞后借屍還魂的。如遇上這種情況,最好請一些「專家」幫手看車。

  車身

  ●確保車門、頭、尾與車身之間的接縫平滑而沒經接駁。並確保車身各部位之沙板均為同一顏色,沒有暗凹或波浪紋等等。

  ●留意車頭避震塔頂有沒有燒焊位,可以的話,最好升高車身觀察車底車陣,確保車陣亦沒有不正常之燒焊位,否則便可能是大撞之後,買一些散料接駁。

  ●驗查車廂內有沒有被水浸過之痕迹,例如座椅、地氈及其他部份有沒有不正常之鐵鏽等。可嘗試用磁石測試車身各部份,如有「攝」不穩的地方,則可能是扇灰的跡象。從尾沙板成水平望向車頭,若有暗凹或「扇」灰和波浪紋、「裙腳」有生鏽現象、門窗和尾箱有否入水,都是不能忽略的地方。

  懸掛系統

  嘗試用力按車身四個角位,觀察反應力是否平均,並注意用力按車身時有沒有發出不尋常之聲響。觀察四條車胎有沒有「啃胎」之現象。

  引擎

  ●引擎能否開啟暢順,最好能於凍車時測試。並留意行車時有沒有窒油現像,靜止轉速是否正常。驗查引擎外觀以確保沒有損毀或漏油。測試車頭馬力是否充沛,踏油門時轉數是否即時提升。行車后驗查引擎有沒有發出不尋常的氣味。

  ●檢查引擎系統的反應是否夠快,可嘗試一腳踏下油門即放,然後觀察轉數增加的速度,若轉數少於2500,則車頭的反應較弱;再看引擎有否漏油,機件的外觀損壞過的痕迹,火嘴有否漏電,行車時加油後車子能否順暢地行駛,有否出現雜聲等,都是需要檢查的地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64

主題

2331

帖子

1617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17
6
 樓主| 靈犀 發表於 2004-5-25 00:32 | 只看該作者
[c]美國生活系列六--墨西哥簽證記

藍精靈 [/c]



[註:該文主要針對F1簽證。]

俺本來是抱著無知無畏的態度回國探親的。可朋友們都替俺憂心沖沖,分析種種可能被在中國的美國領事館鋸掉的理由。你一句他一句,七嘴八舌的,俺也不禁惶惶然起來。這國還要不要回?當然要!怎麼辦?去墨西哥涼拌!只好去那裡拿二次簽證。好在有一朋友剛去過墨西哥,他就成了俺的救命稻草。三天兩頭地打電話,事無巨細地詢問,甚至同樣的問題問他個三兩遍。心裡稍有點底之後,俺便開始準備工作。

跟老闆告假,說要回國探親,老闆一口答應。再說要去墨西哥簽證,請寫推薦信。老闆差點把眼珠子瞪出來,喊道,「你要去墨西哥簽證?你不怕被人綁架?」我倒吸口涼氣,「有這麼嚴重?我一窮二白,又無國色天香之貌,人家綁架我幹什麼?」老闆顯然有點種族歧視,搖頭晃腦地說,「好吧,好吧,你去吧。那個鬼地方,亂得一塌糊塗。。。」他低下頭干自己的活,嘴裡還咕咕嚕嚕的。

我的心情很沉重的,去不去?再次打電話騷擾我那可憐的朋友,「哪裡有那麼可怕呀?沒關係的,很安全!」他喋喋不休地安慰了我半天。得,明知山有虎,俺還偏向虎山行!只要小命不丟,來一次墨西哥歷險記,也算是給自己一生的歷史長河中,掀起一次狂瀾亦或增加一朵小浪花也不錯,到死時,我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難過,也不會。。。打住,開始背起書來了。請讀者原諒,我這人有個特點,每次一遇點小挫折小打擊什麼的,就喜歡把它歸結為我一輩子的歷史長河中一小滴水。

接下來,按照朋友提供的網址,去網上預約,我去的是德州El Paso 旁邊的墨西哥邊境城市Ciudad Juarez。也可以電話預約,雖然電話預約稍便宜些,我還是選擇了網約,這樣比較放心,比較安全,免得會錯意,表錯情。先確定什麼日子去簽證,再在網上查一查那天還有沒有AVAILABLE的名額,同時還要考慮有無機票,價格如何。若有名額,機票的價格也還合理,馬上預約,接著訂機票。本來暗想機票頂多二三百刀就能搞定,誰想到網上一查,千刀以上的,七八百的,很讓人憤怒。好在手頭有不少中國旅行社的號碼,一一打電話問過去,才知若周五周六飛去,周一到周四之間任何一天飛回,會打掉不少折扣,同時最好提前三周定票。本想周日去,周一回的。心算一下,即使在El Paso多住一晚,在機票上還是能省不少,於是訂了三周以後周六的機票。

這第一步做好了,下面就開始找職業皮條客了。墨西哥人Victor Garcia以給到墨西哥簽證的人提供墨西哥入境的材料和交通而為生。他專門製作了一個網頁,上面詳盡描述墨西哥簽證需知。從Planning到Appointment,再到如何Contact Victor ,甚至連Required Documents 和Trip to El Paso 以及Hotel,在Visa
Day該如何表現,最後到Back to US都一一指導。雖聽說去墨西哥無須簽證或者許可證,但是Victor Garcia同志仍然按規矩辦事,要求咱們把護照複印件,預約信,申請簽證的費用現金支票以及一封列印出來后公證之的西班牙天書一併寄給他,提前電話訂好旅館,然後靜待墨西哥歷險。花錢買省心倒也不錯。

一路飛機過去,無話。

到了EL Paso機場,打電話叫了HOTEL的班車來接。我在機場的SHUTTLE BUS STOP旁翹首張望,一輛輛的SHUTTLE BUS從我身邊經過,卻不見我所預定旅館的。大約十分鐘后,一個和藹可親的胖老頭開著輛簡易吉普車停在我旁邊。原來SHUTTLE BUS接別人去了,只好旅館店主親自來接我了。老頭接過我手裡的行李,又替我打開車門,很是紳士風度。和老紳士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一邊東張西望著EL PASO的市貌,還沒等我回過神來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到了旅館。 度過一個新奇的周六之晚和一個無聊的周日之夜后,周一清晨,天不亮我就爬了起來,整裝待發。九月,德州南部的這個小城應該是酷熱難擋的季節,未料到周一夜裡寒流侵襲,我抖抖嗦嗦地來到了旅館樓下的接待室,發現裡面已經站了和坐了不少人,而且多為印度鬼子。忽然發現一張秀麗白皙的東方女孩的臉,我心裡一陣歡喜,可找到伴了。同為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小藍姑娘和小陳姑娘很快一見如故。後來又看見兩位中國小夥子,同胞相見,分外親熱。大家先介紹了各自的情況,交換了意見,又互相寬慰鼓勵了一番,雖然天冷,可心裡很熱乎。等到七點三十分,一個壯實的墨西哥人出現在我們面前。他開了輛大VAN,裡面擠一擠可坐十個人,而等在這裡的人卻有二三十個。他準備分幾趟,先拉簽證時間早的一批人過去。拿到他替我們準備的一堆材料之後,我和小陳姑娘研究了一番,沒太看明白,也就由它去了。因為我和小陳姑娘的簽證時間較早,我們兩個就先走為快了。那兩位男同胞因事先沒和Victor Garcia聯繫,眼巴巴地看兩姑娘上了車,他倆商量一下,決定自己打的過去。

路上,我才知道陳姑娘計算機專業,持H-1簽證,今年年初才來這裡簽過,回國上了癮,現在又想回去,所以不到一年時間第二次來墨西哥簽證。據她上次的經驗,基本上沒有問題,兩三分鐘搞定。聽她這麼一說,我心裡很是安慰。車子開了十五分鐘左右,便到了墨西哥邊境。邊境處有條長長的橋,橋上車流不息,就這樣不需要任何手續,我們直接開進了墨西哥。車子七拐八拐,忽然停了下來,我們正疑心是不是到了美國領事館,下了車才知道,在這裡停留是為了得到入境墨西哥的PERMISSTION。進入BUILDING里,排著隊挨個把Victor Garcia為咱們準備的材料遞給墨西哥官員,他們收去其中一個文件,然後再在其中一個文件上蓋個章,完事。

出來上車,繼續開。大約五分鐘以後,車子真正到了駐墨西哥的美國領事館。下車第一件事,交給Victor Garcia服務費七十大刀,也還好,不算離譜。據說計程車過來,來回也得五十左右。Victor Garcia同志替我們整文件,無功勞也有苦勞(不少人的經驗,入境墨西哥無須任何手續,但不少人寧願遵紀守法一點)。我走在墨西哥邊境城市Ciudad Juarez的小街上,心裡多多少少有點緊張,有點刺激,有點新奇。領事館的綠色大鐵門只開了旁邊的一個側門,門口站著墨西哥警察。簽證的人們都站在館門口馬路對面,熙熙攘攘的不少人。站在人群中,我有點似曾相識的感覺。在上海領事館門口,也是這般熱鬧。這時,有個墨西哥人端著一大盤象油條樣的食物,示意我要不要?我搖頭。又有人用很難聽懂的英文問需不需要PHOTO,如果忘記帶護照照片,路邊的照相館可即照即取。我和小陳姑娘觀察了幾分鐘后,決定先進領事館再說。「綠色通道」門口的警察檢查了我們的護照,預約信,然後頭一偏,示意我們進去。進去之後,發現想進簽證房間外面的等候廳里的話,還需要安檢,安檢之後才能待在等候廳里。那個所謂的等候廳,乃是個簡易棚,只可以遮住太陽遮住雨。偏巧那天寒流入侵,有點點陽光也被頭頂的棚給擋住了。我和陳姑娘
找了位置,哆哆索索地坐下來。等候廳里的人分兩撥。一撥人是墨西哥本國人申請移民簽證,另一撥人多是印度人中國人。交談中得知,小陳姑娘到美國打拚了五年,讀了工商管理和電腦,工作沒多久,尚在等綠卡階段,因此不敢貿然回國簽證。寒風吹過來,我倆不知覺地又往一起擠了擠。凍得嘴唇發紫的小陳玩笑地說,過段時間再等不來綠卡的話,一定找個有綠卡的嫁了,也省得來遭這個罪,回去就擬個徵友啟事。那時候,我心裡也莫名地有些悲哀,美國,美國!

等待簽證的印度人和中國人還不少,拖家帶口的也有好幾戶。大家心裡並不緊張,鋸掉的話照樣能回美國,但是畢竟這一趟所花費的時間、精力和銀子對每個人來說都不容易。我和小陳姑娘在寒風中低語了兩個小時之後,終於輪到我們進簽證房間了。進去之後,心裡和身體好溫暖,裡面有暖氣。找到給非移民簽證的窗口,才知道為什麼我們在外面等那麼久。原來只有一到兩個簽證官,他們動輒喝喝咖啡,休息休息,而且不比上次小陳姑娘簽證情況,這次看材料之仔細和時間之長令人咋舌。等在這兩三個窗口前面的同志們都有些兔死狐悲的感覺,氣氛有些沉重。每個人從簽證官那裡退下時,總有人前去打探消息,結果是雖然看似緊張,但基本上都會給簽證,人們慢慢地放鬆下來。在溫暖的地方待著,時間過得就不是那麼慢了。一個小時后,我和小陳姑娘先後被叫到簽證。說實話,我很緊張。心突突地亂跳,可臉上還得作出一副輕鬆和藹的微笑來(據說一定要表現得鎮定自若,不要表現得心虛。可人有時真是不作賊心也虛)。簽證官看了看我遞上去的最基本的資料,又問我要了老闆的推薦信,沒兩分鐘,開始在我的簽證表上塗塗寫寫。我心裡一喜,應該沒問題了,人也放鬆下來。她在低頭寫字的時候,隨口問我做些什麼RESEARCH。我懷著喜悅的心情大吹特吹我的RESEARCH是如何有趣如何有重大意義,她聽得來勁,居然停下塗寫,抬頭聽我說,不時提些問題來。我陶醉在自己的演說里,更肆無忌憚地吹了起來,說到有趣處,她竟然樂得哈哈大笑,連道:「REALLY? SO INTERESTING!」一切處理完畢之後,她把我的護照交給某人處理,我就安全撤退了。小陳姑娘和我一樣QUICK AND EASY,我們兩此時才真正地放鬆下來,互相交流了一下情況,得知我們在場的一個多小時中,只有一個印度小夥子想從F-1的VISA轉成H-1的VISA被鋸。理由是他雖然參加了工作,卻還沒拿到碩士畢業證書。其他人只要材料齊全,沒有在美國違法待過,基本上都可以拿到簽證。

因為非移民簽證只佔了個小角落,因此簽完證的人統統被趕出房間,我們又來到寒冷的等候廳里。但是此一時,彼一時,心情不同,身體的反應也不同。我和小陳姑娘樂呵呵地站在陽光下的寒風中,吃著巧克力和餅乾,喝著冰冷的礦泉水,熱烈地討論著設想著回國的種種快樂。小陳姑娘想打個電話給旅遊公司確定她的回國機票,找到一個投幣電話。卻見她轉身又回來了,告訴我,三分鐘十刀,而且全得要QUARTER。我懷疑她看錯了,要不就是這裡太黑。這時,我們看到在旅館的那兩個哥們才姍姍而來。原來,他們得自己去交簽證費,頗費了些周折,因此雖然他們簽證的預約時間和我們一樣,此時卻還在寒
風中等候。暗自慶幸這服務費交得還挺值。

大約二十分鐘后,我們拿到簽證。下面的程序是要在墨西哥邊境處換I-94卡。如何去邊境呢?剛出「綠色通道」就有好幾個計程車司機攔住我們,要送我們去邊境。我和小陳姑娘以及同出來的一個白人姑娘(她說了她的國家名,可俺們壓根不知道那是哪個國家),兩個印度人一同坐上了一輛寬大的計程車。不用我們說,司機同志很清楚要把我們拉到什麼地兒。幾分鐘后,便到了邊境。不愧是老司機,路線和車技都極其嫻熟。一人給五刀的打的費,五個人二十五刀。我們驚嘆司機的美刀來得如此容易,小陳姑娘對我說,以後失業來這開計程車也不錯嘛,我連連點頭。

下面我們便步行走上那座來時經過的長橋,下橋時,必須經過橋邊的US INS BUILDING。進去后,竟發現這次運氣實在好,居然沒什麼人侯在裡面。據小陳姑娘說,上次她來這裡的時候,滿滿一大廳的人,結果等I-94卡等了兩個多小時,差點絕望。把護照再一次交上去,一併交了六刀。大約十五分鐘后,我們的新I-94卡和護照重新回到了我們手上。高高興興地走出INS,把門的老頭竟然並沒有仔細看我們的護照和簽證。我和小陳姑娘面面相覷,這麼容易就可以混進美國了? 在墨西哥逗留了四五個小時后,我們又回到了美麗尖的土地上。用路邊的投幣電話給Victor Garcia打了電話,請他來邊境處接我們回旅館。不大一會兒,他的車翩躚而至。

到旅館后,我和小陳姑娘依依地告別,互留電話伊妹兒。兩片雲彩偶而碰到一起片刻,又飄去各自的方向了。

總之,這是一次還算順利愉快的旅行。

補充說明:
http://www.multipleentry.com
信箱:lan_jing_ling@yahoo.com

後記:回家后,10月底看到一則新聞,台灣桃園機場一飛機失事,以後的追蹤報道稱,有一周姓台灣女孩在美國留學多年,不顧回國的種種困難,回來探望年邁的老母,正巧坐了這一航班,目前失蹤。該女士的弟弟正發狂一般地尋找其姐的下落。看到這一報道,的確讓我大吃一驚。那天簽證的中國人中,我分明遇見一文靜可愛的台灣女子前去簽證。當時我和小陳姑娘特別好奇,台灣人為回台灣而去獲二次簽證的人太少了,為此問過她,為什麼需要來簽證?她說雖然回台灣被鋸掉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以防萬一。或許她的身份還存在其它問題,我們也就沒再打破沙鍋問到底。那女孩後來順利拿到簽證,且也姓周,時間又如此吻合。我只能在心裡祈禱,希望不是她,同時祝她平安。

藍精靈12/2000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64

主題

2331

帖子

1617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17
7
 樓主| 靈犀 發表於 2004-5-25 15:52 | 只看該作者

在美國如何開設銀行賬戶

[c]在美國如何開設銀行賬戶

elephant [/c]



在美國,絕大多數人在消費時使用信用卡,而非現金。對於初到美國留學、工作或者赴美定居的人來講,無論是出於安全的考慮,還是為了消費的方便,開設銀行賬戶,辦理信用卡或者借記卡(DebitCard)都是很必要的。美國銀行賬戶類型繁多,有儲蓄存款賬戶(SavingsAccount),經常賬戶(CheckingAccount),貨幣市場賬戶(MoneyMarketAccount)等等。
無論是去哪家銀行開戶,你除了準備一定數量的現金以外,還需要攜帶至少兩份帶照片的個人身份證件。對於留學生來說,你需要同時攜帶護照和學生證。一般來講,新開戶的人需要填寫銀行方面提供的專用表格,填好身份、住址、電話等一系列相關資料后,會有專門的銀行職員為你辦理開戶手續。他們通常會為你詳細地講解各種賬戶的區別,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財習慣辦理相應的賬戶。
由於初到美國的人沒有銀行信用記錄,所以暫時無法辦理信用卡,可以考慮辦理儲蓄存款賬戶和經常賬戶。二者的主要區別是經常賬戶沒有利息,而存款賬戶無法直接消費。每個賬戶都有一個對應的銀行卡,經常賬戶對應的是借記卡。對留學生來說,辦理經常賬戶,利用借記卡消費是較為便利的選擇。你可以用借記卡在商店、餐館或者網際網路上直接購物。當然,如果你有大量現金想多放在幾個「籃子」里,或者希望控制自己的消費行為的話,你也可以同時開設儲蓄和經常賬戶,但設置同一個賬號,以便在二者之間相互劃款。
不同的銀行、不同的賬戶對起存金額的要求不盡相同,以美國儲蓄銀行(AmericanSavingsBank)為例,經常賬戶的起存金額為50美元,儲蓄賬戶則根據存期的長短變化,起存金額從10美元到1000美元不等。開戶之後,銀行一般會在3到7個工作日內把你的銀行卡以及密碼分別郵寄給你。如果對美國的郵政安全系統不放心的話,你也可選擇自己直接去領取銀行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2

主題

81

帖子

7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曾為[移民簽證]斑竹

Rank: 2

積分
73
8
Alicia 發表於 2004-5-27 16:19 | 只看該作者
thanks very much.it does really help me.
can u teach me more about how to open new " savingaccount" and " checking account"? And you said before I have credit score,I am not able to apply the credit card",so when I can appy the credit card? Thanks agai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64

主題

2331

帖子

1617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17
9
 樓主| 靈犀 發表於 2004-5-28 04:18 | 只看該作者
sorry, I could  not "teach" you how to open bank accounts. But I can tell you sth about the checking and savings accounts.

checking account is a bank account that everyone should have for depositing checks and writing checks. it has lower or no interests depending on banks and type of checking accounts. savings accounts can earn interests, but given the current low interest rate, savings accounts do not earn much interests. Different banks have different policies regarding minimun balance and interest rates, so look around if you can. you can link your checking account and savings account in the same bank and move money back and forth by telephone, internet. you may go to a bank to find more info.

as to when you can get a credit card, I really don't know. I guess it all depends on when and how long you have credit history. your  best bet is open an account in a bank, they can offer you an bank card/debit card or maybe a credit card. Most banks issue credit cards, so you may be able to find a bank willing to offer you a credit card. ask about credit card application when you open your checking/savings account.

I have talked about credit scores and credit history before. Please check the following link to find more. Happy hunting for credit cards and Good luck to you !!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s ... &threadid=54236

標  題:
送交者:靈犀 05/06/0403:51 發表於[活在北美]
文章來源:倍可親.美國.海外華人中文門戶 http://www.BackChina.com

If you just moved to US and don't have any credit history, try to register phone , utility bill under your name. They are part of your credit history.

If you don't have a credit card yet, and if you have relatives or friends really really trust you, you may ask them to get a second card on their accounts for you. You even don't have to own the card or use it, just put your name under the account, this will help you a lot.

If you are a college student, banks will go to schools to get students signing up for bank accounts, credit cards. Don't miss those opportunities. It is more likely that you will get approved than you apply somewhere else. That is how I got my first credit card.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2

主題

81

帖子

7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曾為[移民簽證]斑竹

Rank: 2

積分
73
10
Alicia 發表於 2004-5-28 16:09 | 只看該作者
thank you so much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1

主題

561

帖子

20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3
11
vhalitluos 發表於 2004-9-24 17:20 | 只看該作者

the easiest way to build your credit in USA

loan $500-1000 for a used car form a bank even though you don't really need the cash. then pay back as soon as you ca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

帖子

1

積分

註冊會員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1

積分
1
12
zzzs 發表於 2004-12-25 17:51 | 只看該作者

真是牛人啊

真牛啊!你來美國幾年了都?
問你一下,你去墨西哥簽證的時候是哪年

我在中國拿的F1簽證有辦法回國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341

帖子

7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2

積分
76
13
johndoe23 發表於 2004-12-31 13:13 | 只看該作者

好人還是牛人。

謝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309

帖子

13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8
14
tangseng 發表於 2005-1-2 05:50 | 只看該作者

抄襲MITBBS的文章

請註明出處和鏈接
而且上面的文章都很舊了,尤其是簽證那塊早已物非人非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

主題

355

帖子

11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助教(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0
15
snowfox7 發表於 2005-2-6 11:25 | 只看該作者
很詳細的。辛苦辛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2: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