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山兄, 別來無恙.
按照您立論的次序, 俺試著回答一二,
一. 分別善惡樹
分別善惡樹只是一個考驗, 神知道他們會失敗, 但是他們自己不知道, 人類必須經過失敗才能學會順服. 神不但知道他們會吃, 而且還知道吃的後果, 而且早就預備好救贖計劃,而且還知道誰會得救.....
在耶穌被賣的那天晚上, 彼得信誓旦旦的說他用不離開耶穌, 耶穌告訴彼得在雞叫之前會三次否人他. 他知道么? 知道! 他沒有能力使彼得堅強起來嗎? 有! 但是他什麼也沒做..... 因為彼得若不經過這最後一次失敗, 他真以為自己很堅強. 通過這次失敗, 彼得才真正成為了彼得.
所以, 神護理的原則一直是不變的: 吩咐 - 引導 - 允許 - 任憑.
二. "後悔"
又是翻譯問題!
見天前俺去參加"宗教三人談", 有機會和幾個猶太人聊天, 俺問他們, "基督教使用的舊約英文譯本翻譯的準確性如何?" 他很爽快的回答: 大意思都翻出來了, 只是我們對詞的理解不同. 人不可能用一種文化語言完全準確的表達另一種文化下的語言....
"後悔"一詞, 不要把它簡單理解為俺們那種"悔不該當初如何如何....". 很多英譯本把這個字譯成"sorry". 這也是個很難確切理解的詞.
比如說, 如果俺做錯了一件事, 感到很"後悔", 俺可以說"I am sorry".
如果您做錯了事, 惹了大麻煩, 俺看著你那可憐樣, 也可以說"I feel sorry (for you)".
三. 結論
當我們讀任何一部書的時候, 都應竭力避免用斷章取義的方式理解個別詞句. 特別是譯文, 在用詞分析是更要特別小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