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傅雷家書連載

[複製鏈接]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6-10-11 18: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傅雷夫婦作為中國父母的典範,一生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后成「家」,超脫小我,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裡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啟迪……



不是前言的前言 傅聰的家信


一九六五年五月十八日



親愛的爸爸媽媽:

  真想不到能在香港和你們通電話,你們的聲音口氣,和以前一點沒有分別,我好像見到你們一樣。當時我心裡的激動,辛酸,是歡喜又是悲傷,真是非言語所能表達。另一方面,人生真是不可捉摸,悲歡離合,都是不可預料的。誰知道不久也許我們也會有見面的機會呢?你們也應該看看孫子了,我做了父親是從來沒有過的自傲。


  這一次出來感想不少,到東南亞來雖然不是回國,但東方的風俗人情多多少少給我一種家鄉感。我的東方人的根,真是深,好像越是對西方文化鑽得深,越發現蘊藏在我內心裡的東方氣質。西方的物質文明儘管驚人,上流社會儘管空談文化,談得天花亂墜,我寧可在東方的街頭聽噪雜的人聲,看人們的笑容,一股親切的人情味,心裡就化了,因為東方自有一種harmony[和諧],人和人的harmony[和諧],人和nature[大自然]的harmony[和諧]。

  我在藝術上能夠不斷進步,不僅在於我自覺的追求,更重要的是我無形中時時刻刻都在化,那是文明東方人特有的才能。儘管我常在藝術的理想天地中神遊,儘管我對實際事務常常不大經意,我卻從來沒有脫離生活,可以說沒有一分鐘我是虛度了的,沒有一分溫暖,無論是陽光帶來的,還是街上天真無邪的兒童的笑容帶來的,不在我心裡引起迴響。因為這樣,我才能每次上台都像有說不盡的話,新鮮的話,從心裡奔放出來。

  我一天比一天體會到小時候爸爸說的"第一做人,第二做藝術家,......"我在藝術上的成績、缺點,和我做人的成績。缺點是分不開的;也有的是做人的缺點在藝術上倒是好處,譬如"不失赤子之心"。其實我自己認為儘管用到做人上面難些,常常上當,我也寧可如此。

  我在東南亞有我特有的聽眾,許多都是從來沒有聽過西方音樂的,可是我可以清清楚楚的感覺到,他們儘管是門外漢,可是他們的sensibility[感受力]和intuition[直覺]強得很,我敢說我的音樂reach them deeper than some of the most sophisticated audience in the west [透入他們的內心比西方一般最世故的聽眾更加深]。我這次最強烈的印象就是這一點。我覺得我有特殊的任務,有幾個西方藝術家有這種sense of communication[心心相印(與聽眾的精神溝通)的體會]呢?這並不是我的天才,而是要歸功於我的東方的根。西方人的整個人生觀是對抗性的,人和自然對抗,人和人對抗,藝術家和聽眾也對抗。最成功的也只有用一種personality forces the public to accept what he gives[個性去強迫群眾接受他所給的東西]。我們的觀點完全相反,我們是要化的,因為化了所以能忘我,忘我所以能合一,和音樂合一,和聽眾合一,音樂、音樂家、聽眾都合一。換句話說everything is horizontal, music is horizontal , it flows, comes from nowhere, goes nowhere [一切都是水平式的,音樂是水平式的,不知從何處流出來,也不知流向何處去],"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it is horizontal between the artist and the public as well [在藝術家和聽眾之間也是水平式的(橫的)關係]。按聰所謂"水平式的",大概是"橫的、縱的"意思,就是說中國文化都出以不知不覺的滲透。就是從水平面流出來,而不是自上而下的。聽眾好比孫悟空變出來的幾千幾萬個自己的化身。我對莫扎特、舒伯特、柏遼茲、蕭邦、德彪西等的特別接近,也是因為這些作曲家都屬於horizontal[水平式]型。西方人對深度的看法和他們的基本上vertical outlook[垂直的(自上而下的)觀點]有關,難怪他們總是覺得Bach-Beethoven-Brahms[巴赫-貝多芬-勃拉姆斯]是summit of depth [就深度而言已登峰造極]。

  而我們的詩詞、畫、even [甚至]建築、或者章回小說,哪一樣不是horizontal[水平式]呢,總而言之,不是要形似,不是要把眼前的弄得好像顯微鏡里照著那麼清楚,而是要看到遠處,看到那無窮無盡的horizon[遠景(原意是地平線)],不是死的,局部的,完全的(completed);而是活的,發展的,永遠不完全所以才是真完全。

  這些雜亂的感想不知能否表達我心裡想說的。有一天能和你們見面,促膝長談,才能傾訴一個痛快,我心裡感悟的東西,豈是我一支筆所能寫出來的。

  現在給你們報告一點風俗人情:我先在義大利,在Perugia[佩魯賈]和Milan[米蘭]附近一個小城市Busto Arsizio[布斯托阿西齊奧]開兩場音樂會。我在義大利很成功,以後會常去那裡開音樂會了。在雅典匆匆只有兩天,沒有機會去看看名勝古迹,音樂會很成功,聽眾熱烈得不得了,希臘人真可愛,已經是東方的味道了。阿富汗沒有去成,在飛機上,上上下下了三天,中間停到蘇聯Tashkent [塔什干]一天,在那裡發了一封信,不知為何你們會沒有收到。然後在曼谷住了一星期,住在以前在英國的好朋友王安士家裡。泰國的政治腐敗,簡直不可設想,我入境他們又想要敲我竹杠,我不讓,他們就刁難,結果弄到一個本地的英國大公司的總經理來簽保單才了事。He has to guarantee with the whole capital of his company, which comes up to more than 10 million pounds [要他以價值一千萬鎊以上的全部資本作保],我從來沒有想到I am worth that much [自己的身價會這樣高]!聽說泰國政府對中國人處處刁難,最壞的是中國人改了名字的變了的泰國人。泰國因為國家富,人口少,所以儘管政府腐敗,人民似乎還很安樂,They are very graceful people,easy going, always smiling, children of nature. [他們是溫文爾雅的人,很隨和,老堆著笑臉,真是大自然的孩子。]那裡天氣卻真熱,我在的時候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熱得真是haven't done anything, already exhausted [什麼事也沒做已經累死了],音樂會的鋼琴卻是出人意外的好,one of the best I have ever played on [我所彈過的最好的鋼琴之一],音樂會是一個European musicsgroups[歐洲的音樂團體]主持的,還帶一種他們特權的club [俱樂部]的氣味。我很生氣,起初他們不大相信會有中國人真能彈琴的,後來音樂會大成功,他們要我再開一場,我拒絕了。以後在東南亞開音樂會,要由華僑來辦,不然就是這些中間人漁利,而且聽眾範圍也比較狹隘。後來,在馬尼拉的經驗更證實了這一點。馬尼拉的華僑熱情得不得了,什麼事都是他們做的,錢都是他們出的(雖然他們並沒虧本,因為三場都客滿),可是中間的經理人騙他們說要給我每一場一千美金,實際上只給我每場三百,你們想氣死不氣死人!可是我的倫敦經理人不了解當地的情況,我更無從知道,簽了合同,當然只好拿三百了。這些都是經驗,以後不上當就好了,以後去馬尼拉可和當地華僑直接聯繫。By the way, I met [順便一提,我遇見]林伯母的弟弟,他也是音樂會主辦人之一,和林伯母很像的。華僑的熱情你們真是不可想像得到。Manila [馬尼拉]的音樂水平不錯,菲律賓人很musical [有音樂感]。

  在新加坡四天,頭兩天給當地的音樂比賽做評判(鋼琴和唱),除了一個十一歲的男孩子,其餘都平平,尤其是唱的,簡直不堪入耳。后兩天是音樂會,所以忙得沒有多少時間看朋友,劉抗伯伯和他的cousin [表兄弟]陳......(記不清了)見了兩次,請了兩次飯,又來機場送行,和以前一樣熱心得不得了。

  在香港半天就是見了蕭伯母,她和以前一樣,我是看不出多少分別,十七年了,恍如昨日。芳芳長得很高大,很像蕭伯伯。蕭伯母和她一個朋友George [喬治]沈送我上飛機,因為飛機機器出毛病,陪著我在機場等了一個下午。

  我六月四日將在香港一天開兩場音樂會,你們大概已經聽說了。我在New Zealand [紐西蘭]最好一場是六月二日,所以三日才能走,這樣反而好,到了就彈,彈完第二天就走,就不給新聞記者來糾纏了。

  New Zealand has been a great surprise [紐西蘭可是大大的出乎意料],我一直想像這樣偏僻的地方一定沒有什麼文化可談。I find it is very similar to England, good and bad.The food is as bad as the worst in England.[我發覺不論好、壞兩方面,都很像英國,食物跟英國最差的一般壞。]可是很多有文化修養的人,在Wellington [惠靈頓]我遇到一位音樂院教授Prof.Page [佩奇教授],他和他的夫人(畫家)都到中國去過,是個真正的學者,而truly perceptive [閱歷很廣],他對中國人、中國文化的了解很深刻。New Zealand [紐西蘭]和澳洲完全不一樣,澳洲是個美國和Victorian England [維多利亞式英國]的混合種,一股暴發戶氣味,又因為是個continent [大陸],自然就arrogant, at the same time complacent [自高自大,同時又洋洋自得],New Zealand [紐西蘭]像英國,是個島,not big enough to be either arrogant or complacent, but being cut off, far away from everywhere [面積不夠大,夠不上自高自大、自鳴得意,但是與外界隔絕,遠離一切],there is more time, more space, people seem to reflect more. Reflection is what really gives people culture.[那兒有更多的空閑,更多的空間,人似乎思索得更多。思索才能真正給人文化。]

  我五日離香港去英前,還可以和你們通話,你們看怎麼樣?可以讓蕭伯母轉告你們的意思,或者給一封信在她那裡。

  我一路收的review [評論],等弄齊了,給你們寄去。再談了,祝你們

  安好!

  兒
  聰上
  一九六五年五月十八日


  ---------------------------------------------------------------

  此信根據不久前發現的傅聰原信,並參考了母親寄給蕭芳芳母親的抄件,方括弧內的註解是父親的譯註。抄件的第一頁右上角有父親的批註:"紐西蘭五月而十日郵戳,上海五月二十七日到"。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沙發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6-10-11 18:43 | 只看該作者
一九六二年七月二十八日

--  

親愛的爸爸媽媽,

  從維也納回倫敦,兩天後就來南美,匆忙得不得了,尤其是因為viza [簽證]問題,南美國家辦事官僚、糊塗,真是叫我走投無路。我十八日到Caracas [卡拉卡斯]是晚上八點半,我從London-Amsterdam-Paris-Madrid-Lisbon-Caracas [倫敦-阿姆斯特丹-巴黎-馬德里-里斯本-卡拉卡斯],共十四個小時。來接我的當地負責人告訴我,音樂會就是當天九點;可
是所有的南美給我的日程都是十九日。二十三日來哥倫比亞先到Medellin [麥德林]開獨奏會,然後是Bogota [波哥大]彈斯特拉文斯基的《隨想曲》。路途又複雜又不準時,實在是勞累之至,但這兩個國家真是美,完全是黃賓虹山水畫的味道,人也可愛,女孩子美極了,但說英文的少極了,言語不通真是苦,我買了一本西班牙文-英文字典,苦苦掙扎,也許兩個月tour [巡迴演出]完了以後,也能扯幾句洋涇浜西文了。所有的音樂會都是大成功,批評都是一致的讚揚,聽眾熱情極了, Caracas [卡拉卡斯]要我九月里再去,Bogota [波哥大]要我下星期二再開一個獨奏會。巴拿馬也寫信來,說at all costs [無論如何,不惜任何代價]要我去開音樂會。我在阿根廷第一場音樂會是八月八日,明天晚上去電視台彈莫扎特的Piano Concerto in B flat K595 [《降B大調鋼琴協奏曲》作品五九五號]。從七月三十一日和八月四日之間,可能還要擠出時間去巴拿馬,現在尚未肯定。去阿根廷大約有七個音樂會,細節不得而知。巴西有四五個音樂會,然後去Trinidad [特立尼達],Caracas [卡拉卡斯],牙買加的Kingston [金斯敦],大約九月十日左右回倫敦。我從八月四日到八月二十五日都在阿根廷,以後就天天一個地方。

  今天我有一個意外的收穫,在Bogota [波哥大]的一家書店裡,買了一套八張唐寅的山水插頁,我看一定是真跡,因為實在太好了。據說是以前在中國住了許多年的猶太人賣給他們的,我出了二百美金,我看是大便宜,它是我看到的古畫中最精的精品之一。

  南美真是令人激動,卡拉卡斯比紐約還要現代化,還要五光十色,可以看得出背後資源豐富,前途不得了,就是人太懶散。卡拉卡斯完全是從一九四八到一九五八十年內建起來的。世界真是螅?床煌甑男孿適攣錚?頤塹墓?壹偃縋馨衙嘔Э?乓壞悖?啻盪低餉嫻姆紓?殘碸梢緣靡娌簧伲?腔凼敲扛雒褡宥加械模??裁次頤薔駝庋?源竽兀磕廈浪淙淮蠖嗍?娜嘶故喬畹貌壞昧?可是怎麼可能十年內建起如此豪華的城市,他們住的地方雖破爛,但出門都是坐汽車,卡拉卡斯汽車之多,連紐約也相形遜色,南美真是一個迷!

  再談了,祝你們好!

  兒  
  聰 
  一九六二年七月二十八日
  Bogota [波哥大]

  波哥大的獨奏會不可能了,因為找不到場子。巴拿馬三十一日晚的音樂會,已肯定。

  七月二十九日又及

  -----------------------------------------------------------------
*這是傅聰在南美巡迴演出期間,於哥倫比亞的波哥大用七張明信片寫就的信。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3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6-10-11 18:44 | 只看該作者
一九五八年八月二十日



親愛的爸爸媽媽,

  我已經記不得最後一次是什麼時候給你們寫信的,反正很久很久了。我始終沒有心情提筆,國內和國外回然兩個世界,要尋找共同的語言並非那麼容易。對於我,一個學音樂的人,心情的平靜是太必要了,否則什麼也幹不成,所以我寧可暫時和國內那個世界隔得遠些,至少爭取把最後這幾個月好好的利用。


  今年六月底使館找我談話,說國內意見要我立刻回國(在那以前,一點也沒有跟我提過回國的事〕,我說我沒有意見,但希望使館與波方商量。傑老師很傷心,他和校長給使館寫了信,希望至少考了畢業再回去,希望到明年二月,使館又找我談,我說我爭取十一月以前考畢業,使館才同意了。

  最近就是練琴,我又參加Dusznibi [達什尼比]的Festival [音樂節],節目是蕭邦的Andante Spianato and Grand Polonaise [《平穩的行板和大波洛奈茲》], 10 Mazurkas [《瑪祖卡》] , 4 Ballads [《敘事曲》]。節目很重,全是最近練的,連Bis [加奏]的曲子都是新練的。現在馬上要練Beethoven [貝多芬]的Sonata [《奏鳴曲》],要乾的事多著呢,我想彈Brahms [勃拉姆斯]的Piano Concerto [《鋼琴協奏曲》]考畢業,不知是否來得及。

  我就是練琴,忙得很,將來的事想得很少,顧不得那麼多了。

  我沒有什麼可寫的了,希望你們別為我擔心,馬家我寫過兩封信去,並無回信,不知是沒收到還是生我的氣。

  祝你們身體好,心情愉快。

  兒 
  聰上
  一九五八年八月二十日





【評論】 【推薦】 【大 中 小】 【列印】 【關閉】



  訂閱新浪新聞衝浪 足不出戶隨時了解最新新聞
  新浪郵箱雄踞市場第一 真誠回饋用戶全面擴容
  新概念英語 口語 出國考試 考研暑期限時優惠
  無數人夢寐以求的境界,親密接觸,激烈搏殺,包你爽上「天堂」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4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6-10-11 18:44 | 只看該作者
一九五八年二月二十八日



親愛的爸爸媽媽,

  我又好久沒給你們寫信了,當然心裡常常是在挂念著的。今天收到你們的來信,很高興,知道大家都平安,心裡也就安了。

  最近工作頗上勁,上星期在Bydgoszcz [貝德戈什奇]演奏了Bach [巴赫]的Piano Con
certo in A [《A大調鋼琴協奏曲》]和Schumann [舒曼]的Piano Concerto in A Min. [《A小調鋼琴協奏曲》],指揮是捷克人,叫Tinsky [津斯基],到中國去過,大概就是那一位五六年在我的音樂會以後指揮上海樂隊的,他不是一個什麼獨特的指揮,可是個很solid [紮實]的musician [音樂家],跟他合作得很好。

  巴托克的《第三鋼琴協奏曲》也早已練出了,不久大概將演出。Shostakovich [蕭斯塔科維奇]的Sonata [《奏鳴曲》]也練出了。三月六日在學校里將有一次彙報演出,我將彈Bach [巴赫]的Sarabande et Partita [《薩拉班德和帕蒂德》],這是一個variation [變奏曲]; Shostakovich [蕭斯塔科維奇]的Piano Sonata [《鋼琴奏鳴曲》];Schubert [舒柏特]的Piano Sonata in A Min. [《A小調鋼琴奏鳴曲》];和Prokofiev [普羅科菲耶夫]的Piano Sonata No.5 [《第五鋼琴奏鳴曲》]。

  最近工作成績都還不錯。

  我想要練Stravinsky [斯特拉文斯基]的Capriccio [《隨想曲》],真是很妙的作品,可是很難,主要是記憶難。蕭斯塔科維奇已經夠我受的了。最近我算了一下,在我的保留曲目里已經有二十支協奏曲了。

  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Philhamonia [愛樂團體]寫信給傑老師,邀請我明年三月去演出,傑老師及學校共同寫了一封信給使館,徵求他們同意,一直沒有回信,學校及傑老師當然是竭力主張我去的,後來傑老師又寫了一封信去使館,隔了幾天,接使館迴音,說國內回復要比利時方面直接寫信去音協。我不懂這究竟為什麼要兜這些圈子,難道文化部不能決定,倒要音協來決定嗎?

  傑老師為了我,希望我能出去演出,化了不少心血,他一片熱心,同時當然也希望自己的學生能有機會為他爭一分光,可是恐怕我們的領導很難體會他的這種心情吧!聽說,曾有許多國家通過波蘭的Agency of Artists (文化交流組織)邀請我去演出,如倫敦、巴黎等。雖然波蘭學校方面,音樂界方面都是主張我去演出的,但卻無法解決。前幾天遇見南斯拉夫全國演出協會的負責人,他說曾好幾次向使館提出邀請我去演出,但根本無迴音。我想起在莫斯科曾遇見保加利亞文化部的一位處長,也說曾無數次向中國駐索菲亞大使館提出邀請我去演出,但從無迴音。這些事情都是令人難以理解的。我想置之不理似乎並非我國外交上的傳統!

  Anosow [阿諾索夫]前星期去華沙演出,提起說蘇聯的國家交響樂隊今年五月將去華訪問,他很希望我能去和他們合作演出。他們去中國的時間一定不短,我若是五月底或六月初趕回國,還來得及。

  前幾天高教部長楊秀峰來波蘭,連著幾天我們大家都忙著開會聽報告,以後要上政治課了,會恐怕是要更多了。

  部長找我單獨談了話,對我頗有指責,說我驕傲,脫離政治,說起我在蘇聯時曾為了廣播發脾氣。事實上是我在那裡錄音后,講好了要聽一遍,選擇一下,最後再決定,約好了幾次,電台方面都失信,害得我跑了好幾次,我便有些火,在回來的路上,在翻譯同志面前表現得很氣,結果中國同學就反映到上頭去了。當然,這樣我是不對的,另一方面,可見做人該如何小心。楊部長談話時,態度誠懇之極,使我不能不感動。後來我提起阿諾索夫的建議來,他倒表示頗為熱心,說這是可以的。

  其餘就沒什麼可寫的了,和聲課進展尚快,練習很多,很需要化些時間,另外,我也去上了Musical Literature [音樂文學]的課,我上的是三年級的課,專講現代音樂。

  再談了,祝你們健康、愉快。

  兒
  聰上
  一九五八年二月二十八日

  寄上節目單等。關於國內音樂界也下鄉勞動的情形,望來信告知。我無法理解鋼琴家去勞動以後怎麼辦?難道改行?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5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6-10-11 18:44 | 只看該作者
一九五八年一月八日



親愛的爸爸媽媽,

  整整兩個月沒給你們寫信了。心裡其實常常挂念著,可是提不起筆來。我知道你們的心情也不好,我不願再給你們添增煩惱。我心裡一直沒有能完全平靜下來,究竟是為什麼我自己也說不清,有的時候有一種萬事皆空的感覺,沉重得很。最近有一個時期心情又特別壞,工作也不上勁,所以我就寫不出信來。這幾天安心了些,又開始好好上勁工作了。前天收
到媽媽來的兩封信,我心裡更難過,我也說不出什麼話來,我能說什麼呢?

  回波蘭以後開了兩次音樂會,一次在克拉科夫,一次在洛茲。克拉科夫彈的Handel [韓德爾]以及Honegger [奧涅格]的Piano Concerto [《鋼琴協奏曲》];洛茲彈的recital [獨奏會],節目是Schubert [舒柏特]和Prokofiev [普羅科菲耶夫],寄上節目單。音樂會的成績都不錯,評論都好。最近練Bartok [巴托克]的Piano Concerto No.3 [《第三鋼琴協奏曲》],快練出了,不久可能演出。

  傑老師對我愛護備至,他有時與我討論音樂問題,簡直不把我當學生,而當作朋友,使我感動極了,新年裡是在他家裡過的。

  …………

  至於說到作曲家,我最近最喜歡的第一是巴赫,巴赫太偉大了,他是一片海洋,他也是無邊無際的天空,他的力量是大自然的力量,是一個有靈魂的大自然,是一個活的上帝。是巴赫使我的心平靜,其實巴赫的虔誠沒有一點悲觀的成分,而是樂觀的,充滿了朝氣,同時卻又是那樣成熟,那麼有智慧。我每天早上起床,一定聽一點巴赫的音樂,它好象能使我增加工作、生活的信心。

  舒柏特,我仍然迷戀他,他是一個被遺忘了的世界,我最近彈的Piano Sonata in A Min. [《A小調鋼琴奏鳴曲》],即Richter

  [李赫特]在上海彈過的,自己彈了才越來越覺得它的偉大、深刻和樸素。

  我也開始認識了蕭斯塔科維奇。真是了不起的作曲家,我這兒有他的第一、第五和第十,三個交響曲,小提琴協奏曲和三個四重奏(第三、第四和第五),我最喜歡他的四重奏。他是近代作曲家中僅有的真正的音樂家之一,他寫的都是音樂,他不為新奇而新奇,一切都是出之內心的,而且在他的音樂里,能找到一種深刻的信仰,像在巴赫、貝多芬身上可以找到的那種。他的四重奏極有深度,同時他又有些與莫扎特相通之處,有的時候是那麼天真嫵媚。

  除了音樂,我的精神上的養料就是詩了。還是那個李白,那個熱情澎湃的李白,念他的詩,不能不被他的力量震撼;念他的詩,我會想到祖國,想到出生我的祖國。

  我的信會使你們高興嗎?,我希望是這樣。爸爸心煩的時候,是不是聽聽音樂什麼的,還是藝術能使人寬心。不多寫了,祝你們高興起來,身體好。

  你們的孩子
  聰
一九五八年一月八日

  同時寄出一包信(爸爸來信),一包節目單。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6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6-10-11 18:46 | 只看該作者

傅雷夫婦給孩子的信

傅雷夫婦給孩子的信

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晚



  …………

  寄你的書里,《古詩源選》、《唐五代宋詞選》、《元明散曲選》,前面都有序文,寫得不壞;你可仔細看,而且要多看幾遍;隔些日子溫溫,無形中可以增加文學史及文學體裁的學識,和外國朋友談天,也多些材料。談詞、談曲的序文中都提到中國固有音樂在隋唐時已衰敝,宮廷盛行外來音樂;故真正古樂府(指魏晉兩漢的)如何唱法在唐時已不可知。這  
一點不但是歷史知識,而且與我們將來創作音樂也有關係。換句話說,非但現時不知唐宋人如何唱詩、唱詞,即使知道了也不能說那便是中國本土的唱法。至於龍沐勛氏在序中說「唐宋人唱詩唱詞,中間常加『泛音』,這是不應該的」(大意如此);我認為正是相反;加泛音的唱才有音樂可言。後人把泛音填上實字,反而是音樂的大阻礙。崑曲之所以如此費力、做作,中國音樂的被文字束縛到如此地步;都是因為古人太重文字,不大懂音樂;懂音樂的人又不是士大夫,士大夫視音樂為工匠之事,所以弄來弄去,發展不出。漢魏之時有《相和歌》,明明是duet[二重唱]的雛形,倘能照此路演進,必然早有polyphonic[復調的]的音樂。不料《相和歌》辭不久即失傳,故非但無polyphony[復調音樂],連harmony[和聲]也產生不出。真是太可惜了。

  文化部決定要辦一聲樂研究所,叫林伯伯主持。他來信和我再三商榷,決定暫時回上海跟王鵬萬醫生加深研究喉科醫術,一方面教學生,作實驗,待一二年後再辦聲樂研究所。目前他一個人唱獨腳戲,如何教得了二三十個以上的學生?他的理論與實驗也還不夠,多些時間研究,當然可以更成熟;那時再拿出來問世,才有價值。

  顧聖嬰暑假后已進樂隊,三個月後上面忽然說她中學畢業不進音院,思想有問題,不要她了。這也是豈有此理,大概又是人事科攪出來的。

  昨晚請唐雲來吃夜飯,看看古畫,聽他談談,頗學得一些知識。此人對藝術甚有見地,人亦高雅可喜,為時下國畫家中不可多得之才;可惜整天在美協辦公,打雜,創作大受影響。藝術家與行政工作,總是不兩立的。不多談了,希望你多多養神,勿太疲勞!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7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6-10-11 18:47 | 只看該作者
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親愛的孩子:

  十八日收到節目單、招貼、照片;傑老師的信,昨天(二十六日)又收到你的長信(這是你第九封),好消息太多了,簡直來不及,不知歡喜了哪一樣好!媽媽老說:「想起了小囝。心裡就快活!」好孩子,你太使人興奮了。

  
  一天練出一個concerto[協奏曲]的三個樂章帶cadenza[華彩段],你的technic[技巧]和了解,真可以說是驚人。你上台的日子還要練足八小時以上的琴,也叫人佩服你的毅力。孩子,你真有這個勁兒,大家說還是像我,我聽了好不flattered[得意]!不過身體還得保重,別為了多爭半小時一小時,而弄得筋疲力盡。從現在起,你尤其要保養得好,不能太累,休息要充分,常常保持fresh[飽滿]的精神。好比參加世運的選手,離上場的日期愈近,身心愈要調養得健康,精神飽滿比什麼都重要。所謂The first prize is always「luck」[第一名總是「碰運氣的」]這句話,一部分也是這個道理。目前你的比賽節目既然差不多了,technic技巧],pedal[踏板]也解決了,那更不必過分拖累身子!再加一個半月的琢磨,自然還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你不用急,不但你有信心;老師也有信心,我們大家都有信心:主要仍在於心理修養,精神修養,存了「得失置之度外」、「勝敗兵家之常」那樣無掛無礙的心,包你沒有問題的。第一,飲食寒暖要極小心,一點兒差池不得。比賽以前,連小傷風都不讓它有,那就行了。

  到波蘭五個月,有這樣的進步,恐怕你自己也有些出乎意外吧。李先生今年一月初說你:gains come with maturity [因日漸成熟而有所進步],真對。勃隆斯丹過去那樣賞識你,也大有先見之明。還是我做父親的比誰都保留,其實我也是expect the worst, hope for the best [作最壞的打算,抱最高的希望]。我是你的舵工,責任最重大;從你小時候起,我都怕好話把你寵壞了。現在你到了這地步,樣樣自己都把握得住,我當然不再顧忌,要跟你說:我真高興,真驕傲!中國人氣質,中國人靈魂,在你身上和我一樣強,我也大為高興。

  還要打聽你一件事:上次匈牙利小提琴家(音樂院院長)演奏,從頭至尾都是拿出譜來拉的;我從前在歐洲從未見過,便是學生登台也沒有這樣的事;不知你在波蘭見過這等例子嗎?不妨問問人家。我個人總覺得「差些勁」。周伯伯前晌談到朗讀詩歌,說有人看了原文念,那是念不好的;一定要背,感情才渾成。我覺得這話很有見地。詩歌朗誦尚且如此,何況彈琴、拉琴!我自己教恩德念詩,也有這經驗。凡是空口背而念的,比看著原作念的,精神更一貫,情緒更豐富。

  ……我們還想另外寄兩瓶頭髮水給你。此外又另寄書一比包,計有:(都有註解)《元朝散曲選》二冊、《古詩源選讀》二冊、《唐五代宋詞》二冊、《世說新語選》一冊。

  你現在手頭沒有散文的書(指古文),《世說新語》大可一讀。日本人幾百年來都把它當作枕中秘寶。我常常緬懷兩晉六朝的文採風流,認為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高峰。

  《人間詞話》,青年們讀得懂的太少了;肚裡要不是先有上百首詩,幾十首詞,讀此書也就無用。再說,目前的看法,王國維的美學是「唯心」的;在此俞平伯「大吃生活」之際,王國維也是受批判的對象。其實,唯心唯物不過是一物之兩面,何必這樣死拘!我個人認為中國有史以來,《人間詞話》是最好的文學批評。開發性靈,此書等於一把金鑰匙。一個人沒有性靈,光談理論,其不成為現代學究、當世腐儒、八股專家也鮮矣!為學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養氣節、胸襟、目光。「通」才能成為「大」,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觀天的危險。我始終認為弄學問也好,弄藝術也好,頂要緊是humain[此為法文字,即英文的human,意為「人」。]要把一個「人」盡量發展,沒成為某某家某某家以前,先要學做人;否則那種某某家無論如何高明也不會對人類有多大貢獻。這套話你從小聽膩了,再聽一遍恐怕更覺得煩了。

  …………

  二十五日我剛把巴爾扎克的《於絮爾·彌羅埃》初譯譯完,加上修改、謄正等等,大概全部完成也要在二三月中。等你比賽結束時我的工作也告一段落。下一部仍是服爾德的兩個中篇。再下一部又是巴爾扎克,那要到明年年底完工的了。

  …………

  媽媽說你的信好像滿紙都是sparkling[光芒四射,耀眼生輝]。當然你渾身都是青春的火花,青春的鮮艷,青春的生命、才華,自然寫出來的有那麼大的吸引力了。我和媽媽常說,這是你一生之中的黃金時代,希望你好好的享受、體驗,給你一輩子做個最精彩的回憶的底子!眼看自己一天天的長大成熟,進步,了解的東西一天天的加多,精神領域一天天的加闊,胸襟一天天的寬大,感情一天天的豐滿深刻:這不是人生最美滿的幸福是什麼!這不是最雋永最迷人的詩歌是什麼!孩子,你好福氣!

  …………

  前二月,昆明一個不相干的熟人(為了翻譯問題)來信說,波蘭代表團到昆明時也提到你。那麼幾年(不過四年!)前昆明一般朋友對你熱情和幫助也算沒白費,他們心裡一定會想:「我們沒看錯!也沒白忙。」你這也算報答了他們的盛意。這樣報答知己才是最有意義的!

  ............

  告訴老師,說他的信收到了,謝謝他的affectionate letter [充滿深情的信],外國人很重這種禮貌,別忘了。再代我祝他健康,稍遲再有信給他。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8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6-10-11 18:47 | 只看該作者
一九五四年十二月十七日



聰:

  又是半個月沒寫信給你了。預算從上月二十日以來,大概你四個音樂會都已完畢,這個月二十以後可能接到你的信了。年尾年初,音樂院想必放假,你也可休息一下,——還是相反,聖誕前後你倒反而忙著演出呢?

  
  月初聽了匈牙利小提琴家演奏,一共三個sonatas [奏鳴曲]:貝多芬的、」Spring」Sonata[《「春天」奏鳴曲》]、舒曼的Sonata in d min. [《d小調奏鳴曲》]、弗蘭克的Sonata in A maj.(《A大調奏鳴曲》]。我都覺得不甚精彩。貝多芬的《「春天」奏鳴曲》我本不喜歡,演奏也未能呵成一氣;舒曼的《d小調奏鳴曲》是初次聽到,似乎「做作」得厲害,音樂本身並不好。弗蘭克的奏鳴曲,味兒全不對。鋼琴家尤其不行,tone [音質]柔而木,forte [強音]像是硬敲硬碰,全無表情。小提琴家是布達佩斯音樂院院長(匈牙利的制度,音樂院只是中等音樂學校;他們的「高等音樂學校」方等於別國的音樂院。),年紀五十一歲,得過兩次國內的什麼獎。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9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6-10-11 18:48 | 只看該作者
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二日夜/四日夜

  

孩子:

  華沙和羅茲的音樂會都已過去,成績想必不錯吧?是否在與樂隊合奏外,每處都另有recital(獨奏會)?克拉可夫的演出定在何時?恐此信到時,也已過去了。

  ……

  
  林伯伯在北京寫信來,頗有些好玩的新聞,告訴你聽聽吧:——

  蘇聯歌劇團正在北京演出,中央歌舞團利用機會,請他們的合唱指揮每天四時至六時訓練團中的合唱隊。唱的是蘇聯歌劇,由指揮一句一句的教,成績不錯。只是聲音不夠好,隊員的音樂修養不行。指揮說女高音的唱,活像母雞被捉的怪叫。又說唱快樂的曲子,臉部表情應該快樂,但隊員都哭喪著臉,直到唱完后,才有如釋重負似的笑容浮現。女低音一向用假聲唱,並且強調用假聲唱才美。林伯伯去京時就主張用真聲,受她們非難。這回蘇聯指揮說怎麼女低音都低不下去,浮得很。中間有幾個是林伯伯正在教的學生,便用真聲唱下去,他即說:對了,應該這樣唱,濃、厚、圓滑,多美!合唱隊才恍然大悟,一個個去問林伯伯如何開始改正。

  蘇聯歌劇,林伯伯在京看了二出,第二出叫做《暴風雨》(不知哪個作家,他沒說明)。他自稱不夠musical[音樂感],居然打瞌睡。回到團里,才知道有人比他更不musical[具備音樂感]的,竟睡了一大覺,連一共幾幕都沒知道!林分析這歌劇引不起興趣的原因,是主角配角都沒有了不起的聲音。他慨嘆世界上給人聽不厭的聲音實在太少。

  林伯伯在北京錄過兩次音,由巫漪麗伴奏。第一次錄了四支,他自己挑了四支,因為他說:歌唱以情緒為主,情緒常常是第一遍最好,多唱就漸趨虛偽。——關於這一點,我認為一部分對,一部分並不對。以情緒為主,當然。每次唱,情緒可能每次稍有出入;但大體不會相差過遠。至於第一遍唱的情緒比較真實,多唱會漸漸虛偽,則還是唱的人修養不到家,浸入音樂不深,平日練習不夠的緣故。我這意見,不知你覺得如何?

二日夜

  剛才去看了李先生,問她專家開過演奏會以後,校內評論如何。她說上上下下毫無評論。我說這就是一種評論了。大概師生對他都不佩服。李先生聽他上課,說他教果然教得不錯,但也沒有什麼大了不起的地方,沒有什麼出人意外的音樂的發掘。她對於他第一次上課就要學生背也不贊成。專家說莫斯科音樂院有四個教研組,每組派別不同。其中一派是不主張練studies[練習曲],只在樂曲中練技巧的。李先生對此也不贊成。我便告訴她Richter[李赫特]的說法,也告訴她,我也不贊成。凡是天才的學習都不能作為常規的。從小不練scale[音階]與studies[練習曲]這一套,假如用來對付一般學生,一定要出大毛病。除非教的先生都是第一流的教授。

四日夜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10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6-10-11 18:48 | 只看該作者
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夜



聰,親愛的孩子:

  多少天的不安,好幾夜三四點醒來睡不著覺,到今日才告一段落。你的第八信和第七信相隔整整一個月零三天。我常對你媽說:「只要是孩子工作忙而沒寫信或者是信在路上丟了,倒也罷了。我只怕他用功過渡,身體不舒服,或是病倒了。」謝天謝地!你果然是為了太忙而少寫信。別笑我們,尤其別笑你爸爸這麼容易著急。這不是我能夠剋制的。天性所在  
,有什麼辦法?以後若是太忙,只要寥寥幾行也可以,讓我們知道你平安就好了。等到稍空時,再寫長信,談談一切音樂和藝術的問題。

  你為了俄國鋼琴家[指著名鋼琴家Richter[李赫特]]興奮得一晚睡不著覺;我們也常常為了些特殊的事而睡不著覺。神經銳敏的血統,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常常勸你盡量節制。那鋼琴家是和你同一種氣質的,有些話只能加增你的偏向。比如說每次練琴都要讓整個人的感情激動。我承認在某些romantic[浪漫底克]性格,這是無可避免的;但「無可避免」並不一定就是藝術方面的理想;相反,有時反而是一個大累!為了藝術的修養,在heart[感情]過多的人還需要盡量自製。中國哲學的理想,佛教的理想,都是要能控制感情,而不是讓感情控制。假如你能掀動聽眾的感情,使他們如醉如狂,哭笑無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調度千軍萬馬的大將軍一樣不動聲色,那才是你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藝術與人生的最高境界。你該記得貝多芬的故事,有一回他彈完了琴,看見聽的人都流著淚,他哈哈大笑道:「嘿!你們都是傻子。」藝術是火,藝術家是不哭的。這當然不能一蹴即成,尤其是你,但不能不把這境界作為你終生努力的目標。羅曼·羅蘭心目中的大藝術家,也是這一派。

  關於這一點,最近幾信我常與你提到;你認為怎樣?

  我前晌對恩德說:「音樂主要是用你的腦子,把你朦朦朧朧的感情(對每一個樂曲,每一章,每一段的感情)分辨清楚,弄明白你的感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等到你弄明白了,你的境界十分明確了,然後你的technic[技巧]自會跟蹤而來的。」你聽聽,這話不是和Richter[李赫特]說的一模一樣嗎?我很高興,我從一般藝術上了解的音樂問題,居然與專門音樂家的了解並無分別。

  技巧與音樂的賓主關係,你我都是早已肯定了的;本無須逢人請教,再在你我之間討論不完,只因為你的技巧落後,存了一個自卑感,我連帶也為你操心;再加近兩年來國內為什麼school[學派],什麼派別,鬧得惶惶然無所適從,所以不知不覺對這個問題特別重視起來。現在我深信這是一個魔障,凡是一天到晚鬧技巧的,就是藝術工匠而不是藝術家。一個人跳不出這一關,一輩子也休想夢見藝術!藝術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會忘了他的目的。甚至一些有名的virtuoso[演奏家,演奏能手]也犯的這個毛病,不過程度高一些而已。

  你到處的音樂會,據我推想,大概是各地的音樂團體或是交響樂隊來邀請的,因為十一月至明年四五月是歐洲各地的音樂節。你是個中國人,能在Chopin[蕭邦]的故國彈好Chopin[蕭邦],所以他們更想要你去表演。你說我猜得對不對?

  昨晚陪你媽媽去看了崑劇:比從前差多了。好幾齣戲都被「戲改會」改得俗濫,帶著紹興戲的淺薄的感傷味兒和騙人眼目的花花綠綠的行頭。還有是太賣弄技巧(武生)。陳西禾也大為感慨,說這個才是「純技術觀點」。其實這種古董只是音樂博物館與戲劇博物館里的東西,非但不能改,而且不需要改。它只能給後人作參考,本身已沒有前途,改它幹麼?改得好也沒意思,何況是改得「點金成鐵」!

[ 本帖最後由 Blue Ivy 於 2006-10-11 22:16 編輯 ]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11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6-10-11 22:16 | 只看該作者
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午



  …………

  《協奏曲》鋼琴部分錄音並不如你所說,連輕響都聽不清;樂隊部分很不好,好似蒙了一層,音不真,不清。鋼琴loud passage[強聲片段]也不夠分明。據懂技術的周朝楨先生說:這是錄音關係,正式片也無法改進的了。


  以音樂而論,我覺得你的《協奏曲》非常含蓄,絕無魯賓斯坦那種感傷情調,你的情感都是內在的。第一樂章的技巧不盡完整,結尾部分似乎很顯明的有些毛病。第二樂章細膩之極, touch[觸鍵]是delicate[精緻]之極。最後一章非常brilliant[輝煌,出色]。《搖籃曲》比給獎音樂會上的好得多,mood[情緒]也不同,更安靜。《幻想曲》全部改變了:開頭的引子,好極,沉著,莊嚴,貝多芬氣息很重。中間那段slow[緩慢]的singing part〔如歌片段],以前你彈得很tragic[悲愴]的,很sad[傷感]的,現在是一種惆悵的情調。整個曲子像一座巍峨的建築,給人以厚重、紮實、條理分明、波濤洶湧而意志很熱的感覺。

  李先生說你的協奏曲,左手把rhythm[節奏]控制得穩極,rubato[音的長短頓挫]很多,但不是書上的,也不是人家教的,全是你心中流出來的。她說從國外回來的人常說現在彈蕭邦都沒有rubato[音的長短頓挫]了,她覺得是不可能的;聽了你的演奏,才證實她的懷疑並不錯。問題不是沒有rubato[音的長短頓挫],而是怎樣的一種rubato[音的長短頓挫]。《瑪祖卡》,我聽了四遍以後才開始捉摸到一些,但還不是每支都能體會。我至此為止是能欣賞了Op.59, No.1[[作品五十九之一]; Op.68, No.4[作品六十八四];Op.41, No.2[作品四十一之二]; Op.33, No.1[作品三十三之一]。Op.68, No.4[作品六十八之四]的開頭像是幾句極凄怨的哀嘆。Op.41No.2[作品四十一之二]中間一段,幾次感情慾上不上,幾次悲痛冒上來又壓下去,到最後才大慟之下,痛哭出聲。第一支最長的Op.56,No.3[作品五十六之三],因為前後變化多,還來不及抓握。阿敏卻極喜歡,恩德也是的。她說這種曲子如何能學?我認為不懂什麼叫做「tone colour」[音色]的人,一輩子也休想懂得一絲半毫,無怪幾個小朋友聽了無動於衷。colour sense[音色領悟力]也是天生的。孩子,你真怪,不知你哪兒來的這點悟性!斯拉夫民族的靈魂,居然你天生是具備的。斯克里亞賓的Prelude [《前奏曲》]既彈得好,《瑪祖卡》當然不會不好。恩德說,這是因為中國民族性的博大,無所不包,所以什麼別的民族的東西都能體會得深刻。Notre-Temps No.2 [《我們的時代第二號》]好似太拖拖拉拉,節奏感不夠。我們又找出魯賓斯坦的片子來聽了,覺得他大部分都是節奏強,你大部分是詩意濃;他的音色變化不及你的多。

  這幾天除了為你的唱片興奮而外,還忙著許多事。明年是「改造和重新安排高級知識分子」的「重點」年,各方面的領導都在作「重點」了解。故昨晚周而復、吳強兩先生來找我談。我事先想了幾天,昨天寫了七小時的書面意見,共九千字。除當面談了以外,又把書面交給他們。據說,為配合五年計劃,農業合作化,工商業改造,國家決定大力發動高級知識分子的潛在力量,在各方面——生活方面,工作環境條件方面,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待遇也要調整提高。周、吳二位問我要不要搬個屋子,生活有何問題,我回答說?自己過的是國內最好的生活,還有什麼要求!住的地方目前也不成問題。我提的意見共分三大題目:一,關於高級知識分子的問題,二,關於音樂界,三,關於國畫界。

  …………

  媽媽覺得《旅行家》雜誌很有意思,預備另訂一份寄你。其中不但可以看到許多有趣的遊記,還可以體會到祖國建設及各方面人才的眾多。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12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6-10-11 22:17 | 只看該作者
親愛的孩子,

  今年暑天,因為身體不好而停工,順便看了不少理論書;這一回替你買理論書,我也買了許多,這幾天已陸續看了三本小冊子:關於辯證唯物主義的一些基本知識,批評與自我批評是蘇維埃社會發展的動力,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感想很多,預備跟你隨便談談。


  第一個最重要的感想是:理論與實踐絕對不可分離,學習必須與現實生活結合;馬列主義不是抽象的哲學,而是極現實極具體的哲學;它不但是社會革命的指導理論,同時亦是人生哲學的基礎。解放六年來的社會,固然有極大的進步,但還存在著不少缺點,特別在各級幹部的辦事方面。我常常有這麼個印象,就是一般人的政治學習,完全是為學習而學習,不是為了生活而學習,不是為了應付實際鬥爭而學習。所以談起理論來頭頭是道,什麼唯物主義,什麼辯證法,什麼批評與自我批評等等,都能長篇大論發揮一大套;一遇到實際事情,一坐到辦公桌前面,或是到了工廠里,農村裡,就把一切理論忘得乾乾淨淨。學校里亦然如此;據在大學里念書的人告訴我,他們的政治討論非常熱烈,有些同學提問題提得極好,也能作出很精闢的結論;但他們對付同學,對付師長,對付學校的領導,仍是顧慮重重,一派的世故,一派的自私自利。這種學習態度,我覺得根本就是反馬列主義的;為什麼把最實際的科學——唯物辯證法,當作標榜的門面話和口頭禪呢?為什麼不能把嘴上說得天花亂墜的道理化到自己身上去,貫徹到自己的行為中、作風中去呢?

  因此我的第二個感想以及以下的許多感想,都是想把馬列主義的理論結合到個人修養上來。首先是馬克賈饕宓氖瀾綣郟?Ω檬刮頤怯屑?蟮摹?僬鄄換氐幕??雜肜痔煬?瘛1熱縊擔骸按嬖誥齠ㄒ饈叮??⒉皇撬狄饈侗慍晌?捎鋅晌薜牧恕G∏∠嚳矗?歡ǖ乃枷胍饈叮?鑰凸凼攣鐧姆⒄夠崞鷙艽蟮淖饔謾!被瘓浠八擔?褪恰爸鞴勰芏?饔謾薄U獗閌槍睦?頤嵌匝??慮橛行判牡幕埃?簿褪侵泄?說摹叭碩ㄊぬ臁鋇囊饉肌<熱豢凸鄣淖勻還媛桑?緇岬姆⒄構媛桑?伎贍蓯艿餃說囊饈兜撓跋歟??裁次頤且?倚模???倌?不是一切都是「事在人為」嗎?一個人發覺自己有缺點,分析之下,可以歸納到遺傳的根性,過去舊社會遺留下來的壞影響,潛伏在心底里的資產階級意識、階級本能等等;但我們因此就可以聽任自己這樣下去嗎?若果如此,這個人不是機械唯物論者,便是個自甘墮落的沒出息的東西。

  第三個感想也是屬於加強人的積極性的。一切事物的發展,包括自然現象在內,都是由於內在的矛盾,由於舊的腐朽的東西與新的健全的東西作鬥爭。這個理論可以幫助我們擺脫許多不必要的煩惱,特別是留戀過去的煩惱,與追悔以往的錯誤的煩惱。陶淵明就說過:「覺今是而昨非」,還有一句老話,叫做:「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現在種種譬如今日生。」對於個人的私事與感情的波動來說,都是相近似的教訓。既然一切都在變,不變就是停頓,停頓就是死亡,那末為什麼老是戀念過去,自傷不已,把好好的眼前的光陰也毒害了呢?認識到世界是不斷變化的,就該體會到人生亦是不斷變化的,就該懂得生活應該是向前看,而不是往後看。這樣,你的心胸不是廓然了嗎?思想不是明朗了嗎?態度不是積極了嗎?

  第四個感想是單純的樂觀是有害的,一味的向前看也是有危險的。古人說:「鑒往而知來」,便是教我們檢查過去,為的是要以後生活得更好。否則為什麼大家要作小結,作總結,左一個檢查,右一個檢查呢?假如不需要檢討過去,就能從今以後不重犯過去的錯誤,那末「我們的理性認識,通過實踐加以檢驗與發展」這樣的原則,還有什麼意思?把理論到實踐中去對證,去檢視,再把實踐提到理性認識上來與理論複核,這不就是需要分析過去嗎?我前二信中提到一個人對以往的錯誤要作冷靜的、客觀的解剖,歸納出幾個原則來,也就是這個道理。

  第五個感想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這個原理,你這幾年在音樂學習上已經體會到了。一九五一至一九五三年間,你自己摸索的時代,對音樂的理解多半是感性認識,直到後來,經過傑老師的指導,你才一步一步走上了理性認識的階段。而你在去羅馬尼亞以前的彷徨與缺乏自信,原因就在於你已經感覺到僅僅靠感性認識去理解樂曲,是不夠全面的,也不夠深刻的;不過那時你不得其門而入,不知道怎樣才能達到理性認識,所以你苦悶。你不妨回想一下,我這個分析與事實符合不符合?所謂理性認識是「通過人的頭腦,運用分析、綜合、對比等等的方法,把觀察到的(我再加上一句:感覺到的)現象加以研究,拋開事物的虛假現象,及其他種種非本質現象,抽出事物的本質,找出事物的來龍去脈,即事物發展的規律。」這幾句,倘若能到處運用,不但對學術研究有極大的幫助,而且對做人處世,也是一生受用不盡。因為這就是科學方法。而我一向主張不但做學問,弄藝術要有科學方法,做人更其需要有科學方法。因為這緣故,我更主張把科學的辯證唯物論應用到實際生活上來。毛主席在《實踐論》中說:「我們的實踐證明: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覺它。」你是弄音樂的人,當然更能深切的體會這話。

  第六個感想,是辯證唯物論中有許多原則,你特別容易和實際結合起來體會;因為這幾年你在音樂方面很用腦子,而在任何學科方面多用頭腦思索的人,都特別容易把辯證唯物論的原則與實際聯繫。比如「事物的相互聯繫與相互限制」,「原因和結果有時也會相互轉化,相互發生作用」,不論拿來觀察你的人事關係,還是考察你的業務學習,分析你的感情問題還是檢討你的起居生活,隨時隨地都會得到鮮明生動的實證。我尤其想到「從量變到質變」一點,與你的音樂技術與領悟的關係非常適合。你老是抱怨技巧不夠,不能表達你心中所感到的音樂;但你一朝獲得你眼前所追求的技巧之後,你的音樂理解一定又會跟著起變化,從而要求更新更高的技術。說得淺近些,比如你練蕭邦的練習曲或詼謔曲中某些快速的段落,常嫌速度不夠。但等到你速度夠了,你的音樂表現也決不是像你現在所追求的那一種了。假如我這個猜測不錯,那就說明了量變可以促成質變的道理。

  以上所說,在某些人看來,也許是把馬克思主義庸俗化了;我卻認為不是庸俗化,而是把它真正結合到現實生活中去。一個人年輕的時候,當學生的時候,倘若不把馬克思主義「身體力行」,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上實地運用,那末一朝到社會上去,遇到無論怎麼微小的事,也運用不了一分一毫的馬克思主義。所謂辯證法,所謂準確的世界觀,必須到處用得爛熟,成為思想的習慣,才可以說是真正受到馬克思主義的鍛煉。否則我是我,主義是主義,方法是方法,始終合不到一處,學習一輩子也沒用。從這個角度上看,馬列主義絕對不枯索,而是非常生動、活潑、有趣的,並且能時時刻刻幫助我們解決或大或小的問題的,——從身邊瑣事到做學問,從日常生活到分析國家大事,沒有一處地方用不到。至於批評與自我批評,我前二信已說得很多,不再多談。只要你記住兩點:必須有不怕看自己丑臉的勇氣,同時又要有冷靜的科學家頭腦,與實驗室工作的態度。唯有用這兩種心情,才不至於被虛偽的自尊心所蒙蔽而變成懦怯,也不至於為了以往的錯誤而過分灰心,消滅了痛改前非的勇氣,更不至於茫然於過去錯誤的原因而將來重蹈覆轍。子路「聞過則喜」,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都是自我批評與接受批評的最好的格言。

  從有關五年計劃的各種文件上,我特別替你指出下面幾個全國上下共同努力的目標:——

  增加生產,厲行節約,反對分散使用資金,堅決貫徹重點建設的方針。

  你在國外求學,「厲行節約」四字也應該竭力做到。我們的家用,從上月起開始每周做決算,拿來與預算核對,看看有否超過?若有,要研究原因,下周內就得設法防止。希望你也努力,因為你音樂會收入多,花錢更容易不加思索,滿不在乎。至於后兩條,我建議為了你,改成這樣的口號:反對分散使用精力,堅決貫徹重點學習的方針。今夏你來信說,暫時不學理論課程,專攻鋼琴,以免分散精力,這是很對的。但我更希望你把這個原則再推進一步,再擴大,在生活細節方面都應用到。而在樂曲方面,尤其要時時注意。首先要集中幾個作家。作家的選擇事先可鄭重考慮;決定以後切勿隨便更改,切勿看見新的東西而手癢心癢——至多只宜作輔助性質的附帶研究,而不能喧賓奪主。其次是練習的時候要安排恰當,務以最小限度的精力與時間,獲得最大限度的成績為原則。和避免分散精力連帶的就是重點學習。選擇作家就是重點學習的第一個步驟;第二個步驟是在選定的作家中再挑出幾個最有特色的樂曲。譬如巴赫,你一定要選出幾個典型的作品,代表他鍵盤樂曲的各個不同的面目的。這樣,你以後對於每一類的曲子,可以舉一反三,自動的找出路子來了。這些道理,你都和我一樣的明白。我所以不憚煩瑣的和你一再提及,因為我覺得你許多事都是知道了不做。學習計劃,你從來沒和我細談,雖然我有好幾封信問你。從現在起到明年(一九五六)暑假,你究竟決定了哪些作家,哪些作品?哪些作品作為主要的學習,哪些作為次要與輔助性質的?理由何在?這種種,無論如何希望你來信詳細討論。我屢次告訴你:多寫信多討論問題,就是多些整理思想的機會,許多感性認識可以變做理性認識。這樣重要的訓練,你是不能漠視的。只消你看我的信就可知道。至於你忙,我也知道;但我每個月平均寫三封長信,每封平均有三千字,而你只有一封,只及我的三分之一:莫非你忙的程度,比我超過百分之二百嗎?問題還在於你的心情:心情不穩定,就懶得動筆。所以我這幾封信,接連的和你談思想問題,急於要使你感情平下來。做爸爸的不要求你什麼,只要求你多寫信,多寫有內容有思想實質的信;為了你對爸爸的愛,難道辦不到嗎?我也再三告訴過你,你一邊寫信整理思想,一邊就會發見自己有很多新觀念;無論對人生,對音樂,對鋼琴技巧,一定隨時有新的啟發,可以幫助你今後的學習。這樣一舉數得的事,怎麼沒勇氣干呢?尤其你這人是缺少計劃性的,多寫信等於多檢查自己,可以糾正你的缺點。當然,要做到「不分散精力」,「重點學習」,「多寫信,多發表感想,多報告計劃」,最基本的是要能抓緊時間。你該記得我的生活習慣吧?早上一起來,洗臉,吃點心,穿衣服,沒一件事不是用最快的速度趕著做的;而平日工作的時間,盡量不接見客人,不出門;萬一有了雜務打岔,就在晚上或星期日休息時間補足錯失的工作。這些都值得你模仿。要不然,怎麼能抓緊時間呢?怎麼能不浪費光陰呢?如今你住的地方幽靜,和克拉可夫音樂院宿舍相比,有天淵之別;你更不能辜負這個清靜的環境。每天的工作與休息時間都要安排妥當,避免一切突擊性的工作。你在國外,究竟不比國內常常有政治性的任務。臨時性質的演奏也不會太多,而且宜盡量推辭。正式的音樂會,應該在一個月以前決定,自己早些安排練節目的日程,切勿在期前三四天內日夜不停的「趕任務」,趕出來的東西總是不夠穩,不夠成熟的;並且還要妨礙正規學習;事後又要筋疲力盡,彷彿人要癱下來似的。

  我說了那麼多,又是你心裡都有數的話,真怕你聽膩了,但也真怕你不肯下決心實行。孩子,告訴我,你已經開始在這方面努力了,那我們就安慰了,高興了。

  …………

  假如心煩而坐不下來寫信,可不可以想到為安慰爸爸媽媽起見而勉強寫?開頭是為了我們而勉強寫,但寫到三四頁以上,我相信你的心情就會靜下來,而變得很自然很高興的,自動的想寫下去了。我告訴你這個方法,不但可逼你多寫信,同時也可以消除一時的煩悶。人總得常常強迫自己,不強迫就解決不了問題。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13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6-10-11 22:17 | 只看該作者
一九五五年十二月十一日夜



  …………

  「毛選」中的《實踐論》及《矛盾論》,可多看看,這是一切理論的根底。此次寄你的書中,一部分是純理論,可以幫助你對馬列主義及辯證法有深切了解。為了加強你的理智和分析能力,幫助你頭腦冷靜,徹底搞通馬列及辯證法是一條極好的路。我本來富於科學精神,看這一類書覺得很容易體會,也很有興趣,因為事實上我做人的作風一向就是如此的。
你感情重,理智弱,意志尤其弱,亟須從這方面多下功夫。否則你將來回國以後,什麼事都要格外趕不上的。

  住屋及鋼琴兩事現已圓滿解決,理應定下心來工作。倘使仍覺得心緒不寧,必定另有原因,索性花半天功夫仔細檢查一下,病根何在?查清楚了才好對症下藥,廓清思想。老是著自己,不正視現實,不正視自己的病根,而拖泥帶水,不晴不雨的糊下去,只有給你精神上更大的害處。該拿出勇氣來,徹底清算一下。

  廓清思想,心緒平定以後,接著就該周密考慮你的學習計劃:把正規的學習和明春的灌片及南斯拉夫的演奏好好結合起來。事先多問問老師意見,不要匆促決定。決定后勿輕易更動。同時望隨時來信告知這方面的情況。前信(51號)要你談談技巧與指法手法,與你今後的學習很有幫助:我們不是常常對自己的工作(思想方面亦然如此)需要來個「小結」嗎?你給我們談技巧,就等於你自己作小結。千萬別懶洋洋的拖延!我等著。同時不要一次寫完,一次寫必有遺漏,一定要分幾次寫才寫得完全;寫得完全是表示你考慮得完全,回憶得清楚,思考也細緻深入。你務必聽我的話,照此辦法做。這也是一般工作方法的極重要的一個原則。

  …………

  ……你始終太容易信任人。我素來不輕信人言,等到我告訴你什麼話,必有相當根據,而你還是不大重視,輕描淡寫。這樣的不知警惕,對你將來是危險的!一個人妨礙別人,不一定是因為本性壞,往往是因為頭腦不清,不知利害輕重。所以你在這些方面沒有認清一個人的時候,切忌隨口吐露心腹。一則太不考慮和你說話的對象,二則太不考慮事情所牽涉的另外一個人。(還不止一個呢!)來信提到這種事,老是含混得很。去夏你出國后,我為另一件事寫信給你,要你檢討,你以心緒惡劣推掉了。其實這種作風,這種逃避現實的心理是懦夫的行為,決不是新中國的青年所應有的。你要革除小布爾喬亞根性,就要從這等地方開始革除!別怕我責備!(這也是小布爾喬亞的懦怯。)也別怕引起我心煩,爸爸不為兒子煩心,為誰煩心?爸爸不幫助孩子,誰幫助孩子?兒子苦悶不向爸爸求救,向誰求救?你這種顧慮也是一種短視的溫情主義,要不得!懦怯也罷,溫情主義也罷,總之是反科學,反馬列主義。為什麼一個人不能反科學、反馬列主義?因為要生活得好,對社會盡貢獻,就需要把大大小小的事,從日常生活、感情問題,一直到學習、工作、國家大事,一貫的用科學方法、馬列主義的方法,去分析,去處理。批評與自我批評所以能成為有力的武器,也就在於它能培養冷靜的科學頭腦,對己、對人、對事,都一視同仁,作不偏不倚的檢討。而批評與自我批評最需要的是勇氣,只要存著一絲一毫懦怯的心理,批評與自我批評便永遠不能作得徹底。我並非說有了自我批評(即挖自己的根),一個人就可以沒有煩惱。不是的,煩惱是永久免不了的,就等於矛盾是永遠消滅不了的一樣。但是不能因為眼前的矛盾消滅了將來照樣有新矛盾,就此不把眼前的矛盾消滅。挖了根,至少可以消滅眼前的煩惱。將來新煩惱來的時候,再去消滅新煩惱。挖一次根,至少可以減輕煩惱的嚴重性,減少它危害身心的可能;不挖根,老是有些思想的、意識的、感情的渣滓積在心裡,久而久之,成為一個沉重的大包袱,慢慢的使你心理不健全,頭腦不冷靜,胸襟不開朗,創造更多的新煩惱的因素。這一點不但與馬列主義的理論相合,便是與近代心理分析和精神病治療的研究結果也相合。

  至於過去的感情糾紛,時時刻刻來打擾你的緣故,也就由於你沒仔細挖根。我相信你不是愛情至上主義者,而是真理至上主義者;那末你就該用這個立場去分析你的對象(不論是初戀的還是以後的),你跟她(不管是誰)在思想認識上,真理的執著上,是否一致或至少相去不遠?從這個角度上去把事情解剖清楚,許多煩惱自然迎刃而解。你也該想到,熱情是一朵美麗的火花,美則美矣,無奈不能持久。希望熱情能永久持續,簡直是愚妄;不考慮性情、品德、品格、思想等等,而單單執著於當年一段美妙的夢境,希望這夢境將來會成為現實,那麼我警告你,你可能遇到悲劇的!世界上很少如火如荼的情人能成為美滿的、白頭偕老的夫婦的;傳奇式的故事,如但丁之於裴阿脫里克斯,所以成為可哭可泣的千古艷事,就因為他們沒有結合;但丁只見過幾面(似乎只有一面)裴阿脫里克斯。歌德的太太克鎪苟∧墒歉黽?顧椎吶?櫻??璧碌囊帳醭刪停?強苛撕推僥?駁姆蚋舊?畲儷傻摹9?サ穆蘼?罰?盟?晌?頤且桓雒覽齙幕匾洌?魑?桓鮒丈砘襯畹拿危?胰銜?親蠲髡艿陌旆ā@鮮親鑰嗍侵揮邢?淖約旱木?Γ?運?濟揮旭砸嫻摹:⒆櫻?院笏媸崩蔥牛?芽嗝聘嫠呶遙?蟻嘈嘔鼓芷疽恍┚?榘參磕隳亍0職質艿耐純嗖荒芪???醭?恍┪O眨?悄┌職值耐純嘁彩前資芰恕5?M?惆芽嗝頻腦滌尚吹孟晗感?就是要你自己先分析一個透徹),免得我空發議論,無關痛癢的對你沒有幫助。好了,再見吧,多多來信,來信分析你自己就是一種發泄,而且是有益於心理衛生的發泄。爸爸還有足夠的勇氣擔受你的苦悶,相信我吧!你也有足夠的力量擺脫煩惱,有足夠的勇氣正視你的過去,我也相信你!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14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6-10-11 22:18 | 只看該作者
一九五五年五月十六日×


  ……

  你現在對傑老師的看法也很對。「做人」是另外一個問題,與教學無關。對誰也不能苛求。你能繼續跟傑老師上課,我很贊成,千萬不要駝子摔跤,兩頭不著。有個博學的老師指點,總比自己摸索好,儘管他有些見解與你不同。但你還年輕,musical literature[音樂文獻]的接觸真是太有限了,樂理與曲體的知識又是幾乎等於零,更需要虛心一些,多聽聽
年長的,尤其是一個scholarship[學術成就,學問修養]很高的人的意見。

  有一點,你得時時刻刻記住:你對音樂的理解,十分之九是憑你的審美直覺;雖則靠了你的天賦與民族傳統,這直覺大半是準確的,但究竟那是西洋的東西,除了直覺以外,仍需要理論方面的,邏輯方面的,史的發展方面的知識來充實;即使是你的直覺,也還要那些學識來加以證實,自己才能放心。所以便是以口味而論覺得格格不入的說法,也得採取保留態度,細細想一想,多辨別幾時,再作斷語。這不但對音樂為然,治一切學問都要有這個態度。所謂冷靜、客觀、謙虛,就是指這種實際的態度。

  來信說學習主要靠mind[頭腦],ear[聽力],及敏感,老師的幫助是有限的。這是因為你的理解力強的緣故,一般彈琴的,十分之六七以上都是要靠老師的。這一點,你在波蘭同學中想必也看得很清楚。但一個有才的人也有另外一個危機,就是容易自以為是的走牛角尖。所以才氣越高,越要提防,用solid[扎紮實實]的學識來充實,用冷靜與客觀的批評精神,持續不斷的檢查自己。唯有真正能做到這一步,而且終身的做下去,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藝術家。

  一扯到藝術,一扯到做學問,我的話就沒有完,只怕我寫得太多,你一下子來不及咂摸。

  來信提到Chopin[蕭邦]的Berceuse[《搖籃曲》]的表達,很有意思。以後能多寫這一類的材料,最歡迎。

  還要說兩句有關學習的話,就是我老跟恩德說的:「要有耐性,不要操之過急。越是心平氣和,越有成績。時時刻刻要承認自己是笨伯,不怕做笨功夫,那就不會期待太切,稍不進步就慌亂了。」對你,第一要緊是安排時間,多多騰出無謂的「消費時間」,我相信假如你在波蘭能像在家一樣,百事不打擾,每天都有七八小時在琴上,你的進步一定更快!

  我譯的莫扎特的論文,有些地方措辭不大妥當,望切勿「以辭害意」。尤其是說到「肉感」,實際應該這樣了解:「使感官覺得愉快的。」原文是等於英文的sensual[感官上的]。

  [x此信應有三頁,現僅存第二頁。]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15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6-10-11 22:18 | 只看該作者
一九五五年五月十一日



  …………

  孩子,別擔心,你四月二十九、三十兩信寫得非常徹底,你的情形都報告明白了。我們決無誤會。過去接不到你的信固然是痛苦,但一旦有了你的長信,明白了底細,我們哪裡還會對你有什麼不快,只有同情你,可憐你補寫長信,又開了通宵的「夜車」,使我們心裡老大的不忍。你出國七八個月,寫回來的信並沒什麼過火之處,偶爾有些過於相信人或是懷
疑人的話,我也看得出來,也會打些小折扣。一個熱情的人,尤其是青年,過火是免不了的;只要心地善良、正直,胸襟寬,能及時改正自己的判斷,不固執己見,那就很好了。你不必多責備自己,只要以後多寫信,讓我們多了解你的情況,隨時給你提提意見,那就比空自內疚、後悔挽救不了的「以往」,有意思多了。你說寫信退步,我們都覺得你是進步。你分析能力比以前強多了,態度也和平得很。爸爸看文字多麼嚴格,從文字上挑剔思想又多麼認真,不會隨便誇獎你的。

  你回來一次的問題,我看事實上有困難。即使大使館願意再向國內請示,公文或電報往返,也需很長的時日,因為文化部外交部決定你的事也要作多方面的考慮。耽擱日子是不可避免的。而等到決定的時候,離聯歡節已經很近,恐怕他們不大肯讓你不在聯歡節上參加表演,再說,便是讓你回來,至早也要到六月底、七月初才能到家。而那時代表團已經快要出發,又要催你上道了。

  以實際來說,你倘若為了要說明情形而回國,則大可不必,因為我已經完全明白,必要時我可以向文化部說明。倘若為了要和傑老師分手而離開一下波蘭,那也並無作用。既然仍要回波學習,則調換老師是早晚的事,而早晚都得找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向傑老師作交代;換言之,你回國以後再去,仍要有個充分的借口方能離開傑老師。若這個借口,目前就想出來,則不回國也是一樣。

  以我們的感情來說,你一定懂得我們想見見你的心,不下於你想見見我們的心;尤其我恨不得和你長談數日夜。可是我們不能只顧感情,我們不能不硬壓著個人的願望,而為你更遠大的問題打算。

  轉蘇學習一點,目前的確不很相宜。政府最先要考慮到邦交,你是波政府邀請去學習的,我政府正式接受之後,不上一年就調到別國,對波政府的確有不大好的印象。你是否覺得跟斯托姆卡學technic[技巧]還是不大可靠?我的意思,倘若technic[技巧]基本上有了method[方法],徹底改過了,就是已經上了正軌,以後的technic[技巧]卻是看自己長時期的努力了。我想經過三四年的苦功,你的technic[技巧]不見得比蘇聯的一般水準(不說最特出的)差到哪裡。即如H.[即Harasiewicz[哈拉謝維茲] ]和Smangianka[斯曼齊安卡],前者你也說他技巧很好,後者我們親自領教過了,的確不錯。像Askenasi[阿什肯納奇]——這等人,天生在technic[技巧]方面有特殊才能,不能作為一般的水準。所以你的癥結是先要有一個好的方法,有了方法,以後靠你的聰明與努力,不必愁在這方面落後,即使不能希望和Horowitz[霍洛維茨] [一九O四年生於俄國基輔,一九四四年入美國籍。世界著名鋼琴家。]那樣高明。因為以你的個性及長處,本來不是virtuoso[以技巧精湛著稱的演奏家]的一型。總結起來,你現在的確非立刻徹底改technic[技巧]不可,但不一定非上蘇聯不可。將來倒是為了音樂,需要在蘇逗留一個時期。再者,人事問題到處都有,無論哪個國家,哪個名教授,到了一個時期,你也會覺得需要更換,更換的時節一定也有許多人事上及感情上的難處。

  假定傑老師下學期調華沙是絕對肯定的,那末你調換老師很容易解決。我可以寫信給他,說「我的意思你留在克拉可夫比較環境安靜,在華沙因為中國代表團來往很多,其他方面應酬也多,對學習不大相宜,所以總不能跟你轉往華沙,覺得很遺憾,但對你過去的苦心指導,我和聰都是十二分感激」等等。(目前我聽你的話,決不寫信給他,你放心。)

  假定傑老師調任華沙的事,可能不十分肯定,那末先要知道傑老師和Sztomka[斯托姆卡] [波蘭鋼琴教授]感情如何。若他們不像Levy[萊維][即恩斯特·萊維(Ernst Levy,1895-1981),瑞士作曲家、鋼琴家和作家。]與Long[朗],[即瑪格麗特·朗(Marguerite Long,1874-1966),法國鋼琴家。]那樣的對立,那末你可否很坦白、很誠懇的,直接向傑老師說明,大意如下:

  「您過去對我的幫助,我終生不能忘記。您對古典及近代作品的理解,我尤其佩服得不得了。本來我很想跟您在這方面多多學習,無奈我在長時期的、一再的反省之下,覺得目前最急切的是要徹底的改一改我的technic[技巧],我的手始終沒有放鬆;而我深切的體會到方法不改將來很難有真正的進步;而我的年齡已經在音樂技巧上到了一個critical age[要緊關頭],再不打好基礎,就要來不及了,所以我想暫時跟斯托姆卡先生把手的問題徹底解決。希望老師諒解,我決不是忘恩負義(ungrateful);我的確很真誠的感謝您,以後還要回到您那兒請您指導的。」我認為一個人只要真誠,總能打動人的;即使人家一時不了解,日後仍會了解的。我這個提議,你覺得如何?因為我一生作事,總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還是坦白。繞圈子,躲躲閃閃,反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實話實說,只要態度誠懇、謙卑、恭敬,無論如何人家不會對你怎麼的。我的經驗,和一個愛弄手段的人打交道,永遠以自己的本來面目對付,他也不會用手段對付你,倒反看重你的。你不要害怕,不要羞怯,不要不好意思;但話一定要說得真誠老實。既然這是你一生的關鍵,就得拿出勇氣來面對事實,用最光明正大的態度來應付,無須那些不必要的顧慮,而不說真話!就是在實際做的時候,要注意措辭及步驟。只要你的感情是真實的,別人一定會感覺到,不會誤解的。你當然應該向傑老師表示你的確很留戀他,而且有「魚與熊掌不可得而兼」的遺憾。即使傑老師下期一定調任,最好你也現在就和他說明;因為至少六月份一個月你還可以和斯東加學technic[技巧],一個月,在你是有很大出入的!

  以上的話,希望你靜靜的想一想,多想幾回。

  另外你也可向Ewa[埃娃]太太[波蘭文化部一位負責官員]討主意,你把實在的苦衷跟她談一談,徵求她的意見,把你直接向傑老師說明的辦法問問她。

  最後,倘若你仔細考慮之後,覺得非轉蘇學習不能解決問題,那末只要我們的政府答應(只要政府認為在中波邦交上無影響),我也並不反對。你考慮這許多細節的時候,必須心平氣和,精神上很鎮靜,切勿煩躁,也切勿焦急。有問題終得想法解決,不要怕用腦筋。我歷次給你寫信,總是非常冷靜、非常客觀的。唯有冷靜與客觀,終能想出最好的辦法。

  對外國朋友固然要客氣,也要闊氣,但必須有分寸。像西卜太太之流,到處都有,你得提防。巴爾扎克小說中人物,不是虛造的。人的心理是:難得收到的禮,是看重的,常常得到的不但不看重,反而認為是應享的權利,臨了非但不感激,倒容易生怨望。所以我特別要囑咐你「有分寸」!

  以下要談兩件藝術的技術問題:恩德又跟了李先生學,李先生指出她不但身體動作太多,手的動作也太多,浪費精力之外,還影響到她的technic[技巧]和speed[速度],和tone[音質]的深度。記得裘伯伯也有這個毛病,一雙手老是扭來扭去。我順便和你提一提,你不妨檢查一下自己。關於身體搖擺的問題,我已經和你談過好多次,你都沒答覆,下次來信務必告訴我。

  其次是,有一晚我要恩德隨便彈一支Brahms[勃拉姆斯]1833-1897,德國作曲家的Intermezzo[《間奏曲》],一開場tempo[節奏]就太慢,她一邊哼唱一邊堅持說不慢。後來我要她停止哼唱,只彈音樂,她彈了二句,馬上笑了笑,把tempo[節奏]加快了。由此證明,哼唱有個大缺點,容易使tempo[節奏]不準確。哼唱是個極隨意的行為,快些,慢些,吟哦起來都很有味道;彈的人一邊哼一邊彈,往往只聽見自己哼的調子,覺得很自然很舒服,而沒有留神聽彈出來的音樂。我特別報告你這件小事,因為你很喜歡哼的。我的意思,看譜的時候不妨多哼,彈的時候盡量少哼,尤其在後來,一個曲子相當熟的時候,只宜於「默唱」,暗中在腦筋里哼。

  此外,我也跟恩德提了以下的意見:

  自己彈的曲子,不宜盡彈,而常常要停下來想想,想曲子的picture[意境,境界],追問自己究竟要求的是怎樣一個境界,這是使你明白what you want[你所要的是什麼],而且先在腦子裡推敲曲子的結構、章法、起伏、高潮、低潮等等。盡彈而不想,近乎improvise[即興表演],彈到哪裡算哪裡,往往一個曲子練了二三個星期,自己還說不出哪一種彈法(interpretation)最滿意,或者是有過一次最滿意的interpretation[彈法],而以後再也找不回來(這是恩德常犯的毛病)。假如照我的辦法作,一定可能幫助自己的感情更明確而且穩定!

  其次,到先生那兒上過課以後,不宜回來馬上在琴上照先生改的就彈,而先要從頭至尾細細看譜,把改的地方從整個曲子上去體會,得到一個新的picture[境界],再在琴上試彈,彈了二三遍,停下來再想再看譜,把老師改過以後的曲子的表達,求得一個明確的picture[境界]。然後再在腦子裡把自己原來的picture[境界]與老師改過以後的picture[境界]作個比較,然後再在琴上把兩種不同的境界試彈,細細聽,細細辨,究竟哪個更好,還是部分接受老師的,還是全盤接受,還是全盤不接受。不這樣作,很容易「只見其小,不見其大」,光照了老師的一字一句修改,可能通篇不連貫,失去脈絡,弄得支離破碎,非驢非馬,既不像自己,又不像老師,把一個曲子搞得一團糟。

  我曾經把上述兩點問李先生覺得如何,她認為是很內行的意見,不知你覺得怎樣?

  你二十九信上說Michelangeli[米開蘭琪利][1920-,義大利鋼琴家]的演奏,至少在「身如rock[磐石]」一點上使我很嚮往。這是我對你的期望——最殷切的期望之一!唯其你有著狂熱的感情,無窮的變化,我更希望你做到身如rock[磐石],像統率三軍的主帥一樣。這用不著老師講,只消自己注意,特別在心理上,精神上,多多修養,做到能入能出的程度。你早已是「能入」了,現在需要努力的是「能出」!那我保證你對古典及近代作品的風格及精神,都能掌握得很好。

  你來信批評別人彈的蕭邦,常說他們cold[冷漠]。我因此又想起了以前的念頭:歐洲自從十九世紀,浪漫主義在文學藝術各方面到了高潮以後,先來一個寫實主義與自然主義的反動(光指文學與造型藝術言),接著在二十世紀前後更來了一個普遍的反浪漫底克思潮。這個思潮有兩個表現:一是非常重感官(sensual),在音樂上的代表是R.Strauss[理查·施特勞斯],1864-1949,德國作曲家和指揮家在繪畫上是馬蒂斯; Henri Matisse,1869-1954,法國野獸主義繪畫運動領袖、油畫家、雕刻家和版畫家。一是非常的intellectual[理智],近代的許多作曲家都如此。繪畫上的Picasso[畢卡索] 1881-1973,西班牙畫家、藝術家亦可歸入此類。近代與現代的人一反十九世紀的思潮,另走極端,從過多的感情走到過多的mind[理智]的路上去了。演奏家自亦不能例外。蕭邦是個半古典半浪漫底克的人,所以現代青年都彈不好。反之,我們中國人既沒有上一世紀像歐洲那樣的浪漫底克狂潮,民族性又是頗有olympic[奧林匹克](希臘藝術的最高理想)精神,同時又有不太過分的浪漫底克精神,如漢魏的詩人,如李白,如杜甫(李後主算是最romantic[浪漫底克]的一個,但比起西洋人,還是極含蓄而講究taste[品味,鑒賞力]的),所以我們先天的具備表達蕭邦相當優越的條件。

  我這個分析,你認為如何?

  反過來講,我們和歐洲真正的古典,有時倒反隔離得遠一些。真正的古典是講雍容華貴,講graceful[雍容], elegant[典雅],moderate[中庸]。但我們也極懂得discreet[含蓄],也極講中庸之道,一般青年人和傳統不親切,或許不能抓握這些,照理你是不難體會得深刻的。有一點也許你沒有十分注意,就是歐洲的古典還多少帶些宮廷氣味,路易十四式的那種宮廷氣味。

  對近代作品,我們很難和歐洲人一樣的浸入機械文明,也許不容易欣賞那種鋼鐵般的純粹機械的美,那種「寒光閃閃」的brightness[光芒],那是純理智、純mind[智性]的東西。

  …………

  環境安靜對你的精神最要緊。做事要科學化,要徹底!我恨不得在你身邊,幫你解決並安排一切物質生活,讓你安心學習,節省你的精力與時間,使你在外能夠事半功倍,多學些東西,多把心思花在藝術的推敲與思索上去。一個藝術家若能很科學的處理日常生活,他對他人的貢獻一定更大!

  五月二日來信使我很難受。好孩子,不用焦心,我決不會怨你的,要說你不配做我的兒子,那我更不配作你父親了。只要我能幫助你一些,我就得了最大的酬報。我真是要拿我所有的知識、經驗、心血,盡量給你作養料,只要你把我每封信多看幾遍,好好的思索幾回,竭力吸收,「身體力行」的實踐,我就快樂得難以形容了。

  我又細細想了想傑老師的問題,覺得無論如何,還是〖ZZ(〗你自己和他談為妙。他年紀這麼大,人生經驗這麼豐富,一定會諒解你的。倒是繞圈子,不坦白,反而令人不快。西洋人一般的都喜歡直爽。但你一定要切實表示對他的感激,並且聲明以後還是要回去向他學習的。

  這件事望隨時來信商討,能早一天解決,你的技巧就可早一天徹底改造。關於一面改技巧、一面練曲子的衝突,你想過沒有?如何解決?恐怕也得向Sztomka[斯托姆卡]先生請教請教,先作準備為妥。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16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6-10-11 22:19 | 只看該作者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七日*/十六日*



親愛的聰,

  自你離家后,雖然熱鬧及冷靜的對照劇烈,心裡不免有些空虛之感,可是慢慢又習慣了,恢復了過去的寧靜平淡的生活。我是歡喜熱鬧的,有時覺得寧可熱鬧而忙亂,可不願冷靜而清閑。


  ……

  這裡自十一月三日起,南北崑曲大家在長江大戲院作二十天的觀摩演出,我們前後已看過四場,第一晚是北方演員演出,最精彩的是《鍾馗嫁妹》,是一出喜劇,畫面美觀而有詩意,爸爸為這齣戲已寫好了一篇短文章,登出后寄你看。侯永奎的《林沖夜奔》,功夫好到極點,一舉一動乾淨利落,他的聲音美而有feeling[感情],而且響亮,這是武生行中難得的。他扮相、做功、身段,無一不美,真是百看不厭。白雲生、韓世昌的《遊園驚夢》也好,尤其五十九歲的韓世昌,扮杜麗娘,做功細膩,少女懷春的心理描摩得雅而不俗。第二晚看《西遊記》里的《胖姑學舌》,也是韓世昌演的,描寫鄉下姑娘看了唐僧取經前朝廷百官送行的盛況,回家報告給父老聽的一段,演得天真活潑,完全是一個活龍活現的鄉姑,令人發笑。一個有成就的藝術家,雖是得天獨厚,但也是自己苦修苦練,研究出來的。據說他能戲很多,梅蘭芳有好幾齣戲,也是向他學來的。南方的演員,我最欣賞俞振飛,他也是唱做俱全,一股書生氣,是別具一格的。其餘傳字輩的一批演員也不錯。總之,看了崑劇對京戲的趣味就少了。還有一件事告訴你,是我非常得意的,我先去看了電影豫劇《花木蘭》,是豫劇名演員常香玉主演的,集河南墜子、梆子、民間歌曲等等之大成。常香玉的天生嗓子太美了,上下高低的range[音域]很廣,而且會演戲,劇本也編得好,我看了回家,大大稱賞;碰巧這幾天常香玉的劇團在人民大舞台演出,第一晚無線電有劇場實況播送,給爸爸一聽,他也極讚賞她的唱腔。隔一天就約了恩德一起到長寧電影院看《花木蘭》電影。你是知道的,爸爸對什麼art [藝術]的條件都嚴格,看了這回電影,居然大為滿意,解放以來他第一次進電影院,而看的卻是古裝的中國電影,那真是不容易的。這個電影唯一的缺點,是拍攝的毛病,光線太暗淡,不夠sharp[清晰]。恩德請我們在人民大舞台看了一次常香玉的紅娘,《拷紅》里小丫頭的惡作劇,玲瓏調皮,表演得淋漓盡致。我跟爸爸說,要是你在上海,一定也給迷住了呢!

七日

  …………

  這封信一擱就是一星期,因為要等爸爸抽空寫,可是他實在忙的不亦樂乎,各方面要他寫文章,中國新建設、中國青年社都從北京來,要爸爸寫關於你的文章,中國新建設是對外的,各國文字都有,爸爸寫好后,由他們去翻成外文,可是爸爸還沒有寫成,今天又在繼續寫了。為《文匯報》副刊,臨時又逼了三篇短文章來。為了寫東西,神思恍惚,吃東西不知其味,睡覺中也在做文章,看看一千多字的一篇短文,心思著實化了不少。

  你回華沙後過音樂節,我們在此過戲劇節,忙裡偷閒,晚上還要去看崑劇,我們已看了八次之多,解放以來是破天荒的。實在是節目精彩,演技精良,出神入化,無一不佳。大概再有一星期崑劇匯演也要結束了。

十六日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17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6-10-11 22:20 | 只看該作者
一九五六年十月十日深夜/十一日下午



  …………

  這兩天開始恢復工作;一面也補看文件,讀完了劉少奇同志在「八大」的報告,頗有些感想,覺得你跟我有些地方還是不夠顧到群眾,不會用適當的方法去接近、去啟發群眾。希望你靜下來把這次回來的經過趕胍幌耄?梢緣貿魴磯嚶幸嫻慕崧邸S繞涫俏壹痹甑鈉⑵??Φ弊魑?幻婢底櫻?媸筆鼓憔?琛8星槲侍猓?癖匾?約喊鹽兆。??岫ǎ??喲蟠υ?!--NEWSZW_HZH_BEGIN-->
處著眼,要顧全局,不要單純的逞一時之情,要極冷靜,要顧到幾個人的幸福,短視的軟心往往會對人對己造成長時期的不必要的痛苦!孩子,這些話千萬記住。爸爸媽媽最不放心的就是這些。

  學習方面,我還要重複一遍:重點計劃必不可少。平日生活要過得有規律一些,晚上睡覺切勿太遲。

十日深夜

  …………

  謝謝你好意,想送我《蘇加諾藏畫集》。可是孩子,我在滬也見到了,覺得花一百五十元太不值得。真正的好畫,真正的好印刷(三十年代只有德、荷、比三國的美術印刷是世界水平;英法的都不行。二次大戰以後,一般德國猶太人亡命去美,一九四七年時看到的美國名畫印刷才像樣),你沒見過,便以為那畫冊是好極了。上海舊書店西歐印的好畫冊也常有,因價貴,都捨不得買。你辛辛苦苦,身體吃了很多虧掙來的錢,我不能讓你這樣花。所以除了你自己的一部以外,我已寫信託馬先生退掉一部。省下的錢,慢慢替你買書買譜,用途多得很,不會嫌錢太多的。這幾年我版稅收入少,要買東西全靠你這次回來掙的一筆款子了。

  …………

  說到驕傲,我細細分析之下,覺得你對人不夠圓通固然是一個原因,人家見了你有自卑感也是一個原因;而你有時說話太直更是一個主要原因。例如你初見恩德,聽了她彈琴,你說她簡直不知所云。這說話方式當然有問題。倘能細細分析她的毛病,而不先用大帽子當頭一壓,聽的人不是更好受些嗎?有一夜快十點多了,你還要練琴,她勸你明天再練;你回答說:像你那樣,我還會有成績嗎?對付人家的好意,用反批評的辦法,自然不行。媽媽要你加衣,要你吃肉,你也常用這一類口吻。你慣了,不覺得;但恩德究不是親姐妹,便是親姐妹,有時也吃不消。這些毛病,我自己也常犯,但願與你共勉之!——從這些小事情上推而廣之,你我無意之間傷害人的事一定不大少,也難怪別人都說我們驕傲了。我平心靜氣思索以後,有此感想,不知你以為如何?

  …………

  平日仍望堅持牛奶、雞子、牛油。無論如何,營養第一,休息睡眠第一。為了藝術,樣樣要多克制自己!再過二年的使徒生活,戰戰兢兢的應付一切。人越有名,不驕傲別人也會有驕傲之感:這也是常情;故我們自己更要謙和有禮!

  …………

  我也代你買了一份第七集《宋人畫冊》,《麥積山石窟》,劉開渠編的《中國古代雕塑集》共三種;你在京是否也買了?望速來信,免得那麼厚重的圖書寄雙份給你。

十一日下午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18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6-10-11 22:20 | 只看該作者
一九五六年十月六日午



親愛的孩子,

  沒想到昨天還能在電話中和你談幾句:千里通話,雖然都是實際事務,也傳達了多少情言!只可惜沒有能多說幾句,電話才掛斷,就惶惶然好像遺漏了什麼重要的囑咐。回家談了一個多月,還沒談得暢快,何況這短短的三分鐘呢!


  你走了,還有尾聲。四日上午音協來電話,說有位保加利亞音樂家——在音樂院教歌唱的,聽了你的音樂會,想寫文章寄回去,要你的材料。我便忙了一個下午,把南斯拉夫及巴黎的評論打了一份,又另外用法文寫了一份你簡單的學習經過。昨天一整天,加上前天一整晚,寫了七千餘字,題目叫做《與傅聰談音樂》,內分三大段:(一)談技巧,(二)談學習,(三)談表達。交給《文匯報》去了。前二段較短,各佔二千字,第三段最長,佔三千餘字。內容也許和你談的略有出入,但我聲明在先,「恐我記憶不真切」。文字用問答體;主要是想把你此次所談的,自己留一個記錄;發表出去對音樂學生和愛好音樂的群眾可能也有幫助。等刊出后,我會剪報寄華沙。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19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6-10-11 22:20 | 只看該作者
一九五六年十月三日晨



親愛的孩子,

  你回來了,又走了;許多新的工作,新的忙碌,新的變化等著你,你是不會感到寂寞的;我們卻是靜下來,慢慢的回復我們單調的生活,和才過去的歡會與忙亂對比之下,不免一片空虛,——昨兒整整一天若有所失。孩子,你一天天的在進步,在發展:這兩年來你對人生和藝術的理解又跨了一大步,我愈來愈愛你了,除了因為你是我們身上的血肉所化出來
的而愛你以外,還因為你有如此煥發的才華而愛你:正因為我愛一切的才華,愛一切的藝術品,所以我也把你當作一般的才華(離開骨肉關係),當作一件珍貴的藝術品而愛你。你得千萬愛護自己,愛護我們所珍視的藝術品!遇到任何一件出入卮蟮氖攏?愕孟氳轎頤恰???闋約涸諛凇??砸帳醯陌?不是說你應當時時刻刻想到自己了不起,而是說你應當從客觀的角度重視自己:你的將來對中國音樂的前途有那麼重大的關係,你每走一步,無形中都對整個民族藝術的發展有影響,所以你更應當戰戰兢兢,鄭重將事!隨時隨地要準備犧牲目前的感情,為了更大的感情——對藝術對祖國的感情。你用在理解樂曲方面的理智,希望能普遍的應用到一切方面,特別是用在個人的感情方面。我的園丁工作已經做了一大半,還有一大半要你自己來做的了。爸爸已經進入人生的秋季,許多地方都要逐漸落在你們年輕人的後面,能夠幫你的忙將要越來越減少;一切要靠你自己努力,靠你自己警惕,自己鞭策。你說到技巧要理論與實踐結合,但願你能把這句話用在人生的實踐上去;那末你這朵花一定能開得更美,更豐滿,更有力,更長久!

  談了一個多月的話,好像只跟你談了一個開場白。我跟你是永遠談不完的,正如一個人對自己的獨白是終身不會完的。你跟我兩人的思想和感情,不正是我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嗎?清清楚楚的,我跟你的討論與爭辯,常常就是我跟自己的討論與爭辯。父子之間能有這種境界,也是人生莫大的幸福。除了外界的原因沒有能使你把假期過得像個假期以外,連我也給你一些小小的不愉快,破壞了你回家前的對家庭的期望。我心中始終對你抱著歉意。但願你這次給我的教育(就是說從和你相處而反映出我的缺點)能對我今後發生作用,把我自己繼續改造。儘管人生那麼無情,我們本人還是應當把自己盡量改好,少給人一些痛苦,多給人一些快樂。說來說去,我仍抱著「寧天下人負我,毋我負天下人」的心愿。我相信你也是這樣的。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20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6-10-11 22:21 | 只看該作者
一九五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午


孩子:

  昨夜十一時許,音樂周辦事處一位姓許的打長途電話來,說你二十五日後還有一場演出,日期未定,大概要排到下月內。他約我們到北京與你相會。我事情多,怎能分身?我便寫了封信給夏衍先生,說明:一、你十月十五日以前要向華沙報到的;二、你回上海后也要準備演出,工作緊張,休息不了幾天;三、你回來有許多關於音樂、藝術、政治問題與我談,
這些都非短時期能談出頭緒;四、從今春起你就希望能回國一次;我因顧到留學生制度,並為節省國家的錢——來回旅費——從未向中央提出;今既蒙主動給予休假,希望能讓你多幾天真正的休假。若果如此,我們更感謝政府;五、在京音樂周既參加過了,又已有數次演出,與群眾交流也已充分,可不必在京多留時日。結論是要求他大力照顧,與有關方面說明情形,讓你二十五日後即回家。

  今天早上又發了一個電報給夏部長。(電文如下:懇大力照顧,令聰過二十五日後即回家。)

  我在昨夜電話中,問二十四、二十五兩場及以後的演出是否個人的,許君回說都不是。故我覺得他們雖然想使用你,卻也不給你充分機會。為何不把你的演出提前呢?國內要真的了解你,時機還早。他們也老是替自己著想,不大為別人著想。你在京已留了七足天,即月底回滬,也就去掉半個月了。所以我認為你自己也該努力爭取早回,把我以上說的理由逐條與領導細說(可事先把此信說的幾項記熟)。今晨給你一份電報,也預備你把電報給李凌先生他們看的。

  一答應你哪天走,就要請他們定車票,千萬釘得緊!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1: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