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常瀏覽網路的人都會發現,在各種論壇里,經常會提到抵制日本產品的言論,這種抵制言論在「汽車」版塊中尤其突出。在這裡有相當大比例的網友對日本車持抵制或反感的態度,而且這樣的網友所佔的比例有越來越多的跡象。因此,我們有必要拋開相互責罵,拋開工作的職業立場(比如:就職於日資企業、可能出現的托),本著理性和嚴謹的態度,總結和分析一下,為什麼會產生這一現象?
按理說,最近中日雙方在政治上沒有出現大的衝突,因此,我們基本可以認定,這些持抵制或反感態度的人,不是因為一時憤怒的憤青,更沒有外界的鼓動因素而致。也就是說,這種抵制或反感情緒應該是慢慢積累起來的,是經過思考後選擇的態度。
那麼,為什麼有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抵制或反感日本車)這樣的態度?首先,我們相信,日本政府曾經在中國犯下的罄竹難書的歷史罪行但始終不肯真誠認罪的惡劣態度,是絕大部分中國人反感和抵制日貨的根源。雖然這是很根源性的因素,但由於這一點與日本車商在中國生產和銷售汽車的行為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在此不再展開分析。
但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為什麼抵制日本車的人比抵制其它日本產品的人更多,而且態度更堅決?我們相信,日本車對中國人的影響程度肯定不會超過很多更普及的其它日本產品,按理應該不會導致更加嚴重的抵制,除非日本車再一次傷害了中國人!我在瀏覽了大量的網友言論和閱讀了大量的有關日本在中國市場銷售汽車的一貫做法的報道后,簡單分析四大原因如下:
1. 日本人在中國銷售汽車(包括在中國本土生產的日本品牌的汽車以及從境外銷往中國市場的汽車)時,日本車商所持的態度不對。
根據大量的事實報道,我們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那就是,日本車商只重視中國的這塊市場,而不太重視中國的消費者。所謂的「一流產品留給自己,二流產品賣給歐美,三流產品加價后賣給中國」這樣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因為類似這樣的態度,大家就可以想象我們能夠得到什麼樣的產品和什麼樣的服務?更有大量的事實證明,日本車商有時專門有針對中國市場生產的部分車型,這些車型在性能、配置、安全等方面都比不上銷往其他國家的同類車型。
2. 日本人在中國銷售的汽車出現品質缺陷時,日本車商所持的態度不對。
這一點,最典型就是正鬧得轟轟烈烈的豐田皇冠和豐田銳志兩款發動機的漏油事件。如此重大的質量缺陷,車主早就有反映,而豐田方面也早就知道,卻始終遮遮掩掩,支支吾吾,一直不給一個堅決的回復,唯一堅決的是「堅決不招回」,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態度!這種態度怎麼能不傷盡中國消費者的心?如果這種事情發生在歐美國家,豐田還敢採取如此惡劣的態度嗎?真敢那樣的話,恐怕把整個豐田賣光了也不夠賠償!對於發生在中國的漏油事件,我個人覺得,日本車商之所以如此態度,是因為中國的法律沒有相關的保護消費者的條款,日本車商就是鑽了這個空子。
關於日本車商鑽空子這一點,後面還會提及。
3. 日本車在中國出現嚴重安全事故時,日本車商所持的態度同樣不對。
這一點,只要看看近來發生的慘烈車禍事實以及車禍發生後日本車商的做法就很容易理解了。很巧的是,這兩件影響全國的車禍都發生在有天堂之稱的城市――杭州。一起是被稱之為「婚禮門」事件的本田車的車身斷裂車禍,一起是今年五一節前夜發生的日產車的車身斷裂車禍。車身斷裂,尤其是前一起車禍中本田車身如此整齊的斷裂面,決不可能是撞擊所能夠造成的――對方也是汽車,而不是鋒利無比的寶劍。這種斷裂的原因很顯然是非常有必要好好調查清楚,公布結果。可是,車商卻不知是何能耐,居然能夠讓當地的執法鑒定部門出具了一個言不對題,答非所問的鑒定結果,此事件就這麼不了了之!
4. 日本車在全球銷售的車型出現品質缺陷后,對中國車主所採取的態度依然是不對的。
當日本車賣出后出現質量問題時,如果是少數車輛出現問題,日本車商對於歐美的用戶會積極補償或賠償;如果是較多數量的車輛出現問題,日本車商對於歐美的用戶會積極招回。為什麼?因為歐美國家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如果日本車商不採取主動和積極的態度,就得面對巨額的賠償!而在中國,正如大家看到的一樣,對於少數車主反映的問題,日本車商都竭力否認,對於大量用戶反映的問題,日本車商也是能拖就拖,或者乾脆抓住中國的汽車強制標準不健全的漏洞,一概以「汽車質量符合中國國家標準」為由予以拒絕。
也許有人會說:「怎麼我看到大街上到處都是日本車?這和網上所抵制的現象不符嘛」!事實上,大街上到處跑的日本車,相當多的車主是買的進口車。早期的日本車很少有專門針對中國市場銷售,因此大家還是能夠買到質量不錯的產品,加上日本和中國相鄰,更了解中國人的消費習慣,因此在中國市場賣出很多車。而正是以前的這些車,讓我們有了比較,讓我們知道現在所謂的專門為中國市場設計的車是如何降低成本、降低品質、降低安全係數的!正是這些比較,讓我們中國人對現在在中國銷售的日本車有了清醒的認識和警戒!所以,抵制日本車的意識和決心是慢慢積累起來的。只要看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今年1-4月份汽車銷售排行榜就可以發現,無論是汽車品牌排行,還是汽車企業排行,前5名中都沒有日本的影子,由此可以清楚的看出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抵制日本車的決心!
日本車商們,中國消費者並不是天生就喜歡抵制你們的產品,是因為你們的做法讓我們不得不反感和抵制你們。中國消費者現在不再會盲目的崇拜你們的產品,你們靠區別對待、靠降低配置、靠鑽中國法律和汽車標準的空子,只能賺取眼前的利益。卻漸漸失去中國的市場分額。我相信,除非你們真正從心底重視中國消費者的利益,否則你們會遇到越來越多的抵制和反感,會越來越失去中國的市場!
讓事實說話:2006年1-4月份全國轎車品牌銷量排行榜
該數據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提供

讓事實說話:2006年1-4月份全國轎車企業銷量排行榜
該數據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提供

讓事實說話:剛剛過去的5月份全國轎車銷量統計
原文鏈接:http://auto.sohu.com/20060607/n243599741.shtml
據中汽協會統計,今年1-5月銷量排名前十位的轎車品牌依次是:
夏利 8.13萬輛
伊蘭特 7.39萬輛
凱越 7.36萬輛
捷達 6.86萬輛
桑塔納 6.82萬輛
QQ 5.63萬輛
雅閣 5.34萬輛 (日本品牌)
帕薩特 4.71萬輛
旗雲 4.65萬輛
花冠 3.47萬輛 (日本品牌)
5月份,在排名前十位的轎車品牌中,銷量超過萬輛的品牌共有5個,依次是:
捷達 1.77萬輛
夏利 1.54萬輛
凱越 1.42萬輛
伊蘭特 1.37萬輛
桑塔納 1.34萬輛
旗雲 0.87萬輛
QQ 0.85萬輛
雅閣 0.84萬輛 (日本品牌)
自由艦 0.70萬輛
花冠 0.63萬輛 (日本品牌)
你知道嗎?日本車的另一面(1)―― 日本車為什麼不安全?
作者:我忍不住要說一句 提交日期:2006-6-3 20:05:00
最近,由於日本車接連出現車身斷裂(本田雅閣、日產天籟)、發動機漏油(豐田皇冠、豐田銳志)等安全事故,有關日本車不安全的常識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國人所接受,但是,為什麼日本車不安全?知道的人不多。要講清楚這個原因,必然就需要知道有關汽車安全部件的專業知識,而這些很專業的知識不是很容易搞得懂的。為了讓大家知道日本車不安全的原因,我在此用簡述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表達,――也就是「簡述」的形式,來告訴大家,讓大家珍惜生命,遠離日本車!
1. 日本車鋼板薄。鋼板厚薄對安全的影響大家很容易想象到,日本車商為了掩蓋這一致命缺陷,推出什麼高強度鋼板理論,可是卻拿不出相關的數據來證明。如果要證明他們的鋼板是安全的,至少應該拿出數據證明他們這麼薄的鋼板比常規厚度的鋼板剛性更好,更耐碰撞,至少,不能比常規厚度的鋼板差,如果要證明他們的鋼板安全,至少還要證明,他們這麼薄的鋼板比市場上同檔次的其他品牌(比如歐美品牌)的鋼板剛性更好,至少不能更差。可是,日本車商卻不肯提供這些數據,其鋼板的安全性可想而知!
2. 日本車車身太輕。日本車車身一般比同檔次的其它品牌的車身都要輕,如此輕的車身,其好處是――省油,所以日本車的油耗低並不能歸因於日本車商宣傳的他們的發動機,他們的發動機如果裝到其他車身重的品牌汽車上,油耗也同樣會上升很多,而其他品牌汽車的發動機裝到日本車上面的話,油耗也同樣可以降下來,所以,這個省油是虛的,而且,這個省油是減輕了鋼板厚度和底盤重量,降低汽車的安全換來的,是很可怕的!
3. 日本車的安全配置部件太差。現在的主流車型底盤的懸掛系統前後都使用獨立多連桿懸架,而日本很多車型還在使用雙連桿式甚至更差的懸掛系統,這樣成本是低了很多,但底盤的安全穩定性卻也大大降低了。對於剎車系統,現在一般車型都已經使用ABS+EBD(提高剎車時的避讓能力和剎車有效性),有些是使用集成了EBD的ABS,而且ABS如今已經更新換代了好幾代了(比如有些其它品牌使用的ABS是BOSCH 8.0的版本),但是日本很多車型現在還是使用的好幾年前的ABS版本,最近新出的三菱藍瑟更是連EBD都不作為標準配置,簡直是不把中國人的生命放在眼裡。可惜這些配置和相關知識是肉眼看不到的,也是大多數中國買主所不懂的!
可見,日本車商是很聰明的,他們把車子的外型設計得很漂亮,而在看不到的安全配置上大範圍的偷工減料,使用低級別、低版本的部件,從而大大降低製造成本,賺取比其它品牌更高的利潤,卻讓中國消費者上演了一起又一起車身斷裂、家破人亡的慘烈車禍。
你知道嗎?日本車的另一面(2)――日本在中國銷售的是這樣的車!
作者:老漢推豐田 提交日期:2006-5-30 09:28:00
特別的車造給特別的中國人,是日本在華汽車投資企業內部一句非常流行的話.日本的企業的確很聰明,特別是在 材料應用和材料壽命計算的水平上,是世界一流的.這也保證了日本的企業能在世界各地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 地.
下面讓我們來看一看日本在華的汽車企業是如何製造特別的車給特別的中國人的.
一. 發動機配製.為了降低成本,日本車的發動機一般採用規格在2.4以下,這些全部是直列四 缸的.典型的是豐田嘉美2.4,天籟230,廣本2.4.這幾款車的價格都要比採用了V6發動機的汽車要貴 很多.特別是豐田嘉美,直列四缸的發動機竟然賣到了34萬元.比採用了V6發動機的帕薩特2.8,別克君威 2.5V6, 蒙的歐2.7V6還要高出很多.要知道,日本的發動機製造技術的確不錯,直列四缸的發動機敢 於和V型6缸的發動機拼比.但再好的直列四缸發動機,輸出功率上.僅僅是峰值接近V6的發動機而已.但製造 成本要低很多,發動機本身的輸出功率要低,但噪音度要高很多,完全靠車體密封來屏蔽噪音.
二. 剎車系統配置.
毫無疑問,最好的剎車系統都採用碟剎技術.現在一般的汽車都採用 前後四輪碟剎系統,配備ABS防抱死剎車系統.這是事關安全的重要部件.很遺憾的是所有日本品牌的車,價格 在17萬元以下的,包括22萬元的廣本2.0,都是採用的前輪碟剎系統,後輪鼓剎系統的配置.目的是降低成 本,提高利潤.相比之下,連大眾普桑99款,都是四輪碟剎系統的.由於日本車採用的是前輪碟剎後輪鼓剎的配 置,就不可能採用四輪獨立懸掛系統.所以在乘坐舒適性上普遍比較差,但成本卻很低.
不是四輪獨立 懸掛的車具體如下:廣本2.0,前輪交叉式獨立懸掛,後輪在說明書上沒有交代,尼桑陽光2.0,價格18萬 元,前輪碟剎,獨立懸掛,後輪鼓剎配置,直接掛在一根杠子上,同樣的車型還包括尼桑頤達,威馳,飛度,馬自 達的普利馬,福美來,花冠.
是四輪獨立懸掛,四輪碟剎系統配置的車:高爾夫,POLO,寶來, 揭達,畢加索,凱越,FOCUS,就更不用說比這些好要高檔的非日系車了.幾乎除了日系的車以外,沒有其他 國家的車會採用如此欺騙消費者的行為.
三. 底盤和安全.
隨便對比一下相同排量的汽車, 各位會發現,所有日本的車重量都比較輕.在所有20萬元以下的日本車,都沒有側面的防撞杠,底盤和車身都沒 有加強筋.僅僅算是廣本2.4的還有一點良心,車身裡面加了加強筋.包括馬6,側面都沒有加強筋,那麼要那 么多的安全氣囊有什麼用.到時候打開只會將人憋死.由於日本車普遍採用塑料件做車體,發動機的重量明顯要大 ,所以沒有辦法,只好在底盤的後部加一個壓重桿來平衡車的前後重量平衡.所有的日本在華銷售的車,前後重量 配比都為僅僅及格的5.6:4.4. 而德國的車,美國的車幾乎都是標準的5:5.
四. 車體的內部.
所有的日本車的外表油漆都很漂亮,但外表一層下面直接就是沒有經過電鍍的金屬,僅 僅是一層表面很薄的漆.在金屬板對著裡面的面,僅僅是簡單的一層噴漆來防鏽處理.對比價格還要便宜的高爾夫 和POLO,人家的鋼板都採用兩層鍍鋅,空腔注蠟的技術來防鏽,絕不欺騙消費者.
日本車 的外表做的很漂亮,內部電子產品的配置也不錯.但對於駕駛來講,開車的目的是要到達,同時要保證安全.日本 車的保險杠的強度都要小於發動機支架的強度,發動機支架的強度都要小於駕駛倉的強度,駕駛倉本來就不如歐美 的車子強度好,目的是在發生碰撞時,發動機不會撞進駕駛倉.以損壞保險杠,發動機來吸收撞擊的能量.所以日 本車一旦遇到撞擊,維修費用往往高的驚人.
日本車真的省油嗎?回答是否定的.以廣本2.4為例, 市區駕駛仍然要花費12-13公升/100公里,長途駕駛也需要7-8公升/100公里.幾乎和君威2.5 ,帕薩特2.8處於同一個等級.可是一個直列四缸發動機的車子,價格竟然比君威2.5V6發動機的還要貴. 而油耗相差不多.但日本車的維修費用和車價本身就高,就算省了一點油,也遠遠不足以彌補維修費用和車價.
應該承認,日本人是玩弄市場的高手,他們摸准了中國消費者的心理,同時也知道中國的消費者 是第一次買車,並不知道如何選擇一款好車.但中國消費者醒悟的時候,他們又會設計製造特別的車給特別的中國 市場.試問,日本人敢於不顧自己的公司名譽,用低檔配置的車,不顧消費者的安全在歐美市場銷售嗎?要知道, 歐美人一般都懂車,同時歐美的法律也非常嚴謹,一旦出了交通事故,只要事關質量問題,所有的賠償責任都在制 造商一邊.試想,如果杭州廣本中間斷裂發生在德國或美國,會出現什麼樣的結局.可能當事人,銷售商都要進監 獄,更不用說製造商了.所以在歐美市場,日本車的質量就不敢馬虎.
寫這些是因為我完全處 於氣憤,沒有為其他企業做廣告的意思.我本人是一個企業家,有過好幾次買車的經歷,願意以這些經歷告訴想購 買車輛的人.同時也是提醒日本的汽車製造企業,請別拿中國人當傻瓜.
附件是同樣的汽車在不同國家 的價格對比:
1. 豐田2.4標準配置:美國市場$2萬,中國RMB34萬
2. 本田 奧得塞,美國市場(電動自動門,車體明顯大於國內的款)$2.3萬,中國市場RMB24萬.
3. 尼桑風度:德國市場,2.3萬歐元. 中國市場RMB33萬.
4. 現代索那塔最高配置,韓國 市場價和RMB12萬,中國市場RMB19萬.
5. 高爾夫1.8AT(德國沒有1.6)1.8 5萬歐元,中國市場價RMB16.5萬元.
6. 別克君威2.5V6.美國市場價格$2.45萬 ,中國市場價格RMB23.5萬.
幾乎所有的德國和美國的車的價格,中國市場的價格和生產國本土 的價格區別不大.質量有差距,但不大,安全性是一樣的.他們沒有生產特別的車給特別的中國人.
你知道嗎?日本車的另一面(3)――豐田
作者:牛C的人 提交日期:2006-6-6 15:37:00
豐田百萬召回說明什麼?
世界第二大汽車公司豐田汽車公司5月30日宣布,將在世界範圍內召回總數在100萬輛左右的豐田汽車,以更換存在缺陷的中軸和萬向節。
百萬召回說明了什麼?我們知道,豐田汽車2005年全球總銷量為727萬輛,召回意味著豐田汽車每生產7輛就有1輛次品,故障率達到了驚人的14.3%!這難道就是世界第二大汽車公司的生產水準嗎?
一般來說,國際跨國企業遵循著嚴格的質量安全標準,產品的次品率應當控制在0.5 %之內,否則整條生產線便不合格,需要重組。豐田不超標則已,一超標就是將近30倍!讓人在咋舌之餘深感失望,豐田的形象在消費者心目中算是徹底被抹黑了。
我們不可否認豐田近些年來確實是發展飛速,在世界範圍內瘋狂擴張,超福特,趕通用,但是否有些急功近利了?畢竟比之歐美汽車巨頭百年的底蘊,豐田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拔苗助長只是鼠目寸光的表現。前期豐田汽車憑藉可靠的質量和低廉的價格打開了國際市場,隨著產業的擴大,統籌控制全局能力的不足慢慢體現出來,生產少量的車型尚能確保質量,產能一旦膨脹便顧此失彼,要不豐田也不會留下召回百萬汽車的尷尬記錄。
生產的失誤還可以亡羊補牢,真正危險的是豐田的心態。也許是全球驕人的銷售戰績沖昏了頭腦,豐田在中國對於消費者從來就沒有應有的誠信:皇冠、銳志的漏油事件敷衍了事,全球佳美氣囊缺陷單單出口中國的不予召回,世界暢銷的花冠國產後縮水的面目全非。忽悠消費者最後必然還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你知道嗎?日本車的另一面(4)――五問豐田凱美瑞:真能成為中級市場新標桿?
[06-5-31 12:13] 太平洋汽車網 來源:車經-車時代周刊 於大衛 責任編輯:shangfuqiang
http://www.pcauto.com.cn/news/yjpl/medium/0605/382275.html
5月23日上午11時,凱美瑞的價格正式公布――從19.78萬元的2.0L自動擋低配車型,到26.98萬元的2.4L旗艦版,該車定出的區間價格還是有一定殺傷力的,但凱美瑞真能如願成為中級車新標桿嗎?本刊記者進行幾番探索后,卻發現很難給出肯定的答案。
一問廣汽豐田凱美瑞:倉促上陣的經銷店能過關嗎?
廣汽豐田凱美瑞的入市刷新了數項國內汽車界的速度指標:在短短18個月之內,廣州豐田從零起點開始建設出據說擁有豐田全球最先進水準的現代化工廠;凱美瑞車型一投產便具備了70%以上的國產化率;短短几個月之內,近90家廣汽TOYOTA銷售店建成並營業;五月份公布價格並開始接受預定,而大批量供車時間卻在10月份左右……這些「凱美瑞速度」頗讓人有些費解。
記者率先對廣汽TOYOTA銷售店進行了相關調查。以上海市場為例,廣汽豐田表示上海將擁有6家4S專賣店,而目前明確表示正式開始營業並接受新車預定的4S店只有兩家,即上海美蘭滬西和上海開隆徐匯店。記者在美蘭滬西店看到,雖然展廳內部的裝潢和擺設基本到位,但是展廳外部裝修還在進行階段,4S店門口也還有施工人員鋪設水泥路面,而展廳旁邊的新車交車區同樣在進行外部標識的搭建。而據傳12天便建成的上海開隆徐匯店正在對展廳的裝潢進行最後修整,由於工作人員的阻攔,記者無法見到該店維修車間和裝配車間的建設進度。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這兩家店的狀況,即使按照最基本的4S店標準去評估,除了展廳的建設之外,展廳背後的維修車間、裝配車間等建設也很有可能無法達標。
而經銷店倉促上陣的現象並不只是上海獨有,北京、廣州、成都等廣汽豐田銷售重點城市也都存在這種情況。成都廣汽豐田三和新元素專營店同樣剛裝修完工,甚至連招牌都沒有掛,但就這樣一個空蕩蕩的展廳,短短几天時間接待了無數諮詢者,訂單更超過100輛,而成都另外兩家的經銷商明嘉和錦泰更是靠一部電話和一個臨時辦公點,用一本凱美瑞的畫冊就開始接受預訂。
廣汽豐田在選擇經銷商時明確提出「高標準,嚴要求」,然而卻允許正在施工階段的4S店開門營業並接受預定的做法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
二問廣汽豐田凱美瑞:鼓勵經銷店收取加急費?
由於廣汽豐田初期產能受限制,各地供給的車源明顯不足,而同時預定凱美瑞的人數則很多,因此各地經銷店便又做起了加價銷售的文章。
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撥通了廣汽豐田上海美蘭滬西店的諮詢電話,對於記者迫切提車的要求,廣汽豐田美蘭滬西店銷售人員透露,5月底將有200G、240G以及240V導航版的樣車到店,即可進行銷售,但除了5萬元的定金之外,提車加急費高達2萬5千元。而廣汽豐田上海開隆徐匯店的情況也與此類似。
目前全國各地廣汽豐田經銷店均有收取加急費的現象,深圳地區大概在1萬8千元左右;北京地區兩極分化,有的經銷商提出近萬元的加價,有的則表示不收取加急費,但消費者只能耐心等到9-10月份提車;廣州的經銷商或許是在廠家眼皮底下不敢太囂張,但少數經銷商仍要收取幾千元的加急費。
上海某經銷店銷售人員透露,廣汽豐田明確向各經銷商表示,可以收取價格不等的加急費,但限額是3萬元,對於珍珠白顏色的車型,由於使用了透明漆,還要在銷售價格之上,再多加2000元的費用,而這一點卻是沒有在廠家指導價上體現出來的。這位經銷員的說法,我們尚未得到最終證實,但全國範圍內的加價現象得不到遏制,起碼說明廣汽豐田控制經銷商的能力還有待考證。
更為重要的是只要付了加急費就能拿到現車這將帶來更大的問題,因為現在很多廣汽豐田的經銷店並沒有真正建好,很多店的維修服務車間還沒有建立起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加錢提車的消費者出現了類似撞車等事故,則面臨著無處修車的窘境,難道這就是廣汽豐田所宣揚的高品質服務嗎?
三問廣汽豐田凱美瑞:你真的安全嗎?
前一陣子進口佳美車在國內多次出現碰撞后安全氣囊無法彈出的現象,這引發了很多消費者對佳美的安全氣囊設計是否合理產生了很大質疑,而廣汽豐田凱美瑞的原型車就是佳美車型。針對廣汽豐田凱美瑞是否與出事故的佳美採用同樣的氣囊設計等問題,記者專門給廣汽豐田相關人士發去了採訪提綱,但卻一直沒有得到回應。凱美瑞在下線前夕還曾搞過一次亮相儀式,有趣的是當時廣汽豐田宣傳凱美瑞配備8氣囊,能到了下線時這一數字卻只剩下了6個,即使連頂級車型也是如此。
而在凱美瑞系列車型中,除了26.98萬元的240V導航版車型外,其餘所有車型均不涉及VSC車身穩定控制系統、TRC牽引力控制系統,側SRS安全氣囊及窗帘式SRS空氣囊,AFS前大燈智能隨動系統以及智能鑰匙、一鍵啟動系統,倒車雷達以及光觸媒空氣清新器以及等離子發生器等多項配置。而這些配置對於安全性都是至關重要的。
凱美瑞真的安全嗎?恐怕偷工減料的廣汽豐田很難做出保證吧!
四問廣汽豐田凱美瑞:源於佳美高於佳美?
源於佳美高於佳美,是廣汽豐田於2005年廣州車展為凱美瑞做的定位,那麼這一定位準確嗎?據介紹,廣州豐田引進的是第6代CAMRY(目前在北美市場上第7代佳美已經亮相,廣汽豐田並未做到與世界同步),相比第5代,只是在車身尺寸與軸距方面有所提升,配置與性能並無太大改變。而凱美瑞的原型車為CAMRY澳洲版的Aurion車型,引進國內后在外觀與內飾上做了改進。
那麼中國版本的凱美瑞和美國版本的佳美究竟有何不同呢?是否其定位就高於美規佳美呢?從在外觀上,源自Aurion的凱美瑞與第六代美規佳美區別比較明顯,凱美瑞用相對規整、方正的頭燈取代了美規佳美纖細的鷹眼大燈。頭燈內,各單元的位置也作出了一些調整.凱美瑞的轉向燈由美規佳美的最外側調整到了頭燈的最內側。凱美瑞的中網十分飽滿,近似於長方形,面積比第六代美規佳美V字型前臉大了不少。而凱美瑞保險杠上霧燈的開口也與美規佳美有所區別。從前面觀察,凱美瑞的造型要比美規佳美更加穩重、成熟一些。兩款車的車身線條完全一樣。為了迎合前臉的變化,凱美瑞的尾部也做了一些修改。相對於美規佳美的尾燈,凱美瑞的尾燈要更大、更厚實,顏色也飽滿了許多。
相比美規佳美,凱美瑞的內飾採用了更多的仿桃木裝飾件,而且這兩款轎車仿桃木裝飾件所覆蓋的位置也有所區別。在中控台上,精細的仿桃木鑲邊是凱美瑞與六代美規佳美在內飾上的最大不同。
然而除了顯而易見的外觀和內飾,在核心技術運用上凱美瑞並沒有特別之處,其採用的2.4升的VVT-i發動機與美規佳美的同排量發動機完全相同。只不過中國版本添加了一款2.0升的VVT-i發動機,不過這也沒有什麼希奇之處,單憑以上這些不同便硬要說凱美瑞高於佳美實在是過於牽強。
因此我們更願意理解「源於佳美,高於佳美」是廣汽豐田高層的一種營銷策略,這樣可以抬高凱美瑞的身份,這與其曾高調宣揚「凱美瑞沒有任何競爭對手」有異曲同工之妙,可能後來該高層也意識到自己的說法不夠嚴謹,在下線儀式上改口為「任何中級車都是凱美瑞的競爭對手」了。
五問廣汽豐田凱美瑞:你的售價真的便宜嗎?
廣汽豐田將凱美瑞今年的銷售目標定為6萬台,而凱美瑞要到9-10月份才能保證大批量供車,這就要求凱美瑞每月的銷量要在1萬-1萬5千台左右。這恐怕連目前該級別的銷量冠軍廣州本田雅閣也無法保證做到的,為什麼凱美瑞這一新進車型就能誇下海口呢?廣汽豐田方面認定自己給出的凱美瑞價格是非常有殺傷力的,這將是其完成銷量的根本保障,那麼凱美瑞的價格真的很便宜嗎?
凱美瑞在國內的競爭對手除了雅閣外還有帕薩特領馭、君越、天籟、馬自達6、蒙迪歐、凱旋,當然更有傳統意義上比佳美高一級別的銳志。只聽聽這些競爭對手的名字,就會知道,凱美瑞面臨的是一場空前的立體戰爭。
雖然目前凱美瑞的市場定價要比雅閣的官方定價低一些,然而雅閣在市場上的能夠拿到的提車價格已低於凱美瑞,這使得凱美瑞無法在價格上佔到絲毫優勢;而在國際市場上,camry的價格是要低於passat的,而在中國市場,凱美瑞的售價也要高於帕薩特領域的實際市場價格。當然,作為一款新車,凱美瑞的價格稍微高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其在與另一款新進上市的中級車凱旋的較量中,其一直引以為豪的價格優勢則成了劣勢,同樣是2.0L排量的車型,凱旋在配置具備明顯優勢的情況下售價也頗為親民,17.98萬元的最低價格使該車迅速搶得了大批市場訂單,而且該車型即使在車源緊張的情況下也對經銷商的加價行為進行了嚴格管理,有效地維持了市場的穩定,這遠比廣汽豐田的放任自流要好得多。畢竟加價雖然只能是一時行為,但會給市場秩序乃至品牌建設帶來很難消除的隱患。
還有一個明顯的例證就是廣汽豐田凱美瑞與一汽豐田銳志之間存在著價格重疊,而無論在哪個市場銳志定位高於凱美瑞(或佳美)都是無需論證的。一汽豐田相關人士在談到凱美瑞時也表明了態度――「四缸發動機的凱美瑞和六缸的銳志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上的產品」。
而凱美瑞售價20萬元左右的200E和200G車型,變速箱配置僅為4檔自動變速,而國內目前同級別車型使用則的5AT和6MT的變速器,僅憑這一點,該車的操控性能就已不言而喻。凱美瑞的前後懸掛系統,使用的是帶L臂連桿麥弗遜懸掛/雙連桿式懸掛,這種懸掛系統一般都是使用在十萬元以下的低檔車身上的。這要比競爭對手大多採用的獨立多連桿麥弗遜式懸掛價格低很多,而且對車輛的安全性、舒適性的影響都是無法估計的。
你知道嗎?日本車的另一面(5)――三菱藍瑟缺點大全
作者:simmonchina1 回復日期:2006-6-5 22:32:03
藍瑟缺點大全:
1. 未配備EBD(EBD已經是這類車型的主流配置了,而藍瑟卻沒有,不可思議!)
2. 軸距偏短(2500mm,現在一般都不低於2600mm,否則前後排太擠!)
3. 最小離地間隙太小(只有120mm,過坑時很容易磕底盤!)
4. 車長偏短(4400mm,再次說明了前後排距離小,太擠!)
5. 車寬偏小(只有1700mm!)
6. 車高偏矮(1415mm,乘坐時很容易碰到頭!)
7. 整車重量只有1130公斤,說明兩個問題:
1. 車身鋼板太薄,安全性能肯定差,這是日本車的通病!
2. 發動機性能一般,只能通過降低車身重量來降低油耗!
8. 輪胎偏窄(185/65R14輪胎,抓地性能差,再次證明日本車不夠安全!)
9. 四喇叭音響,效果差!
10. ――重要的一點:藍瑟在中國的這一款已經落後國外兩代!(這是日本車商常用的做法,落後的版本給中國,價格卻並不便宜!)
11. ――更重要的一點:這款專門為中國配置的車沒有得到市場和消費者足夠時間的使用考驗,是好是壞還是個未知數,而決不是廠家吹噓的那樣!
還值得買嗎?
===================================
(作者:天清氣朗,疑似車托!回貼如下:)
作者:天清氣朗 回復日期:2006-6-3 22:37:53
第一,軸距沒變,但是車內空間以變大了.
二,LANCER離地間隙已是同級車中最高的了.
三,車寬1700,但是後排座三個成人比同級還舒服.
四,車高,LANCER風阻只有0.3,這可是省油的重要因素呢,車內空間也不小啊!
五,車重能代表什麼?LANCER車身鋼板有0.8MM~1MM呢!這叫薄嗎?人家F1的車重還不到半噸呢!它可是全世界最安全的車啊!拜託.
六,裝185R胎是人家省油,你還想怎麼樣!
七,實用就夠啦!同步的車型,高昂的價格,到時你有會怎麼說呢?你不說我都想得到啦.
最後,專門為中國配置是指氣囊SRS\電動後視鏡等等的電動配置.你還以為是什麼啊!還要時間去考驗嗎!!
------------------------------------------------
(以上回帖立即遭到批駁!內容如下:)
為了我們的同胞免受欺騙,我們「婚禮門」車禍慘案不再重演,批駁如下:
第一,軸距沒變,車內空間如何增大?搞笑!難道座位是兒童座?
二,LANCER離地間隙已是同級車中最高?別把大家當傻瓜了,上網一查就知道了!非日本車一般都在160-170mm左右,而不是120mm,而120mm的間距在過路面上的坑時,肯定會磕到前後保險杠甚至底盤的。
三,車寬1700,後排座還舒服?唯一解釋就是車門鋼板更薄,車門夾層更簡陋,所以降低了車門的厚度――這樣更加犧牲了安全!!
四,車高如此矮,車內空間還不小?只能降低鋼板厚度和底盤安全設置才能夠達到!
五,車重能代表什麼?這種問題都問出來,如此外行的托確實少有,學過高中物理的都知道如此簡單的道理!還拿什麼F1去比,更是好笑,F1的賽道上會有大貨車嗎?會對向行駛嗎?你讓F1開到高速公路去看看,保證你被撞得連屍體和車輪胎飛到哪裡都不知道!
六,裝185R胎是幫人家省油?用犧牲安全的代價來省油!這就是日本車省油的真相!
七,實用就夠啦?可是,同樣實用的非日本車型,比這個安全多了,車買來是上路開的,不是裝飾品,安全不得不考慮!不考慮安全的後果是什麼?是一次又一次的車身斷裂!是一個又一個家破人亡的悲劇!
最後,專門為中國配置是指氣囊SRS\電動後視鏡等等?是你故意隱瞞?還是你真的不知道?我告訴你我已經知道的部分真相吧:車型比國外相差兩代,ABS不帶EBD,更別說集成EBD了,懸掛是雙連桿而不是獨立多連桿!難道你不在乎安全???中國人也同樣是活生生的生命啊!難道就如此不重視???
你知道嗎?日本車的另一面(6)――本田車身斷裂的車禍分析
作者:BonII 回復日期:2006-6-3 20:22:56
發生在杭州的本田車身斷裂事件其實恰恰集中反映了日本車的安全問題:
1. 設計以及製造質量問題
2. 緩衝和吸能裝置不起作用
3. 鋼板厚度不夠,側圍設計不合理
以上問題決不是日本車的個別事件,而是日本車的共性,否則就不會出現山東的本田斷裂、山西的本田斷裂、山東的飛度斷裂、杭州的日產天籟斷裂、豐田皇冠和銳志發動機漏油等反覆出現的安全和質量事故了。
(附:針對本田車身斷裂事件,採訪技術專家:上海交通大學車身技術中心儲國平博士 )
東方早報:請你簡單介紹一下轎車車身的主要結構?
儲博士:一般說來,轎車主要是承載式車身,一般轎車車身可以分三部分:發動機艙,轎廂(又稱「乘客艙」)、後備箱。雅閣以及其他主要轎車的車身中,轎廂部分由前後兩塊最後焊接而成。此外,在轎廂的側面,還有一個加強強度的側圍,一般說來,根據性能的要求,側圍是整體連接而非簡單前後焊接的結構。
東方早報:你覺得此次事件是設計原因還是產品故障?
儲博士:在我來看,具體原因很難判斷,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此次轎廂斷裂,肯定和設計以及製造質量有關。而且很明顯,斷裂的部位在轎廂前後鋼板的焊接連接處,能不能斷定焊接質量我不能肯定,但是作為主要緩衝以及吸能裝置的轎廂側圍沒有起到作用,我覺得非常奇怪。
東方早報:這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儲博士:側圍沒有起作用,一方面可能是鋼板厚度不夠;另外也可能是側圍的設計不合理。
東方早報:這和日系汽車公司過於注重降低成本有直接聯繫嗎?
儲博士:應該還是有密切聯繫的。
你知道嗎?日本車的另一面(7)――日本尼桑車身斷裂的車禍續聞
作者:倚劍絕 提交日期:2006-6-7 09:06:00
半數消費者將天籟踢出購車名單
車禍回放:5月1日凌晨3時43分,一輛尼桑天籟在中河高架體育場路段上方行駛時撞到了道路養護工程車,在劇烈的撞擊下,轎車反彈出去,兩次撞到擋牆上,車輛底盤從前後座連接處斷裂,後座車頂完全掀開,造成一人死亡,一人變成植物人,另外三人不同程度受傷。
http://www.cnautonet.com/auto/no ... object1ai25361.html
4月底,天籟杭州撞車斷裂事件引起了杭州當地媒體的極大關注。杭州網、《京華時報》等就此事進行了大篇幅的深度報道,各大網站、平面媒體也相繼進行追蹤關注。
本報上期《一撞兩段,天籟曝日產安全危機》一文見報后,引起了車主和讀者的廣泛關注。在本周陸續接到許多天籟車主以及熱心讀者的來電來函,諮詢關於天籟的質量問題,以及自身權益保護事宜。為此,本報繼續對天籟斷車事件進展情況進行跟蹤報道。
【事態進展】
進展原因未知
經銷商:是承受度的問題
近日,杭州網汽車頻道記者與浙江風神4S店的袁經理對話中,後者表示:4月30日出事的天籟轎車已經進行封存,等待進一步的檢測。袁經理介紹,天籟車只要按時保養不會出現大毛病,東風日產銷售的車輛沒有發生過車身整體斷裂的事故。
當問及造成事故的原因時,袁經理則稱:「不能單純從人為、質量或撞擊位置來考慮這次的事件,所有的事物都會有一個承受度的問題。」
廠方:還沒聯繫到車主
5月中旬,東風日產公司企劃傳播部俞鋼表示,公司在五一長假期間就已經獲知天籟撞車斷裂一事,但由於無法聯繫到車主,無法對車輛事故原因進行檢測。
東風日產售後服務部客戶資料科黃奏良科長表示,事故發生后,公司曾經通過客戶服務系統登記的電話,持續一周與吳秀平進行聯繫,但沒有結果。他表示,公司曾全權委託當地的經銷商與杭州交警部門進行接觸,並且希望見到事故車輛,無果。因為沒有見到事故車輛,黃奏良表示,目前還不能對該車是否有質量問題下結論。但他表示,過去東風日產銷售的車輛沒有發生過車身整體斷裂的事故。
據悉,東風日產目前已經針對本次天籟斷裂事故,成立了包括售後、設計等跨部門的專門處理小組。
交警部門:天籟司機負全責
杭州交警支隊宣傳科張科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當時杭州路橋有限公司的工程車按正常程序進行施工,天籟車司機趙某應對本起事故負全部責任。經檢測趙某的尿液呈陽性,涉嫌吸毒,已經轉給了刑警。記者數次找到杭州下城大隊周副隊長,但周隊長不願意透露任何信息。
【市場反響】
降價難挽信任
雖然5月份各廠家的銷售數據尚在統計階段,還未正式公布,但記者在走訪市場中發現,天籟斷裂事故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已經始現端倪。
在東風日產的滬上專營店處,新近上市的新天籟價格有所鬆動。但由於廠家對私自降價行為處罰力度較大,經銷商都通過二級銷售網路進行暗中降價。記者在滬上東風日產的經銷商暗訪時了解到,新天籟2.0自動天窗版的最低售價下探到了21.98萬元,低於廠家指導價7000元。
雖然目前天籟並沒有出現立竿見影的銷量萎縮情況,但很多經銷商反映,但凡得知天籟斷裂事件的意向性消費者反應都比較強烈,紛紛表示:「同級車型很多可以選擇,還是選其它的比較穩妥。」
【專家點評】
廠商態度是關鍵
就此情況預計,天籟市場價格還將繼續走低。同時,另一項在網上的調查結果中也發現,有52%的網友表示在選購時不會再考慮天籟車型。
上海市消保委汽車專業辦公室的專家在了解天籟斷裂事故后認為,雖然目前天籟的斷裂原因沒有明確的說法,但是,對於東風日產廠方已經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如何能夠消解這種影響繼續擴大蔓延,並挽回消費者對天籟的信心,關鍵還要看廠商處理此事的態度。
你知道嗎?日本車的另一面(8)―― 凱美瑞――會斷還是會漏?(轉載)
作者:kwq2 提交日期:2006-6-6 19:56:00
新上市的凱美瑞給中級車市場帶來了不小的衝擊,各同級別車型紛紛採取措施嚴陣以待,大戰可謂一觸即發,一點都沒得商量。
然而在關注凱美瑞的同時,也不妨想一下最近的日系車,或者是一直以來日系車在中國的坎坷之途。
最早的時候應該是婚禮門,雅閣在杭州徹底喪失了中級車標桿的聲譽,乾脆而整齊地斷二,三死兩傷的悲劇令很多人望雅閣而卻步,而隨後的處理結果則叫人們大跌眼鏡,廣本毅然地走上了一條自決於人民的道路,死豬不怕開水燙一般地拒絕承認雅閣的設計缺陷。
最近,還是發生在杭州的天籟斷裂事件又不得不讓我們想起了當年的雅閣,幾乎相同的車禍,幾乎一樣的斷裂,目前還不知道天籟是否也會自絕於人民,但是接二連三的斷裂已經足夠讓人懷疑:日車是不是在特定的環境下都會一撞而斷??
豐田在經歷了漫長的等待期,為它的辱華廣告付出了足夠的時間代價之後,終於在津門第一撞的巨響中向世人宣布:豐田車是安全的!
然而隨之而來的隱疾卻讓豐田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皇冠和銳志一個接一個的漏油,從愛卡席捲至整個中國的漏油系列報道真實地記錄了豐田發動機持續長達接近兩年的漏油歷程,面對車主的憤怒,網民的指責,豐田也義無返顧地踏上了自絕於人民的道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拒絕召回,並且一再聲稱漏油不影響安全性。
我們已經對日本車沉迷了太長的時間,我們拿著八十年代的走私日本車津津樂道,說日本車的質量是一種神話,而現在現實無情的把一個個神話粉碎,我們看到的只是日車商家通病一般的不負責!這使得中國人在買車的時候對日本車多了一分疑惑,我買到的日本車,究竟會斷還是會漏?
凱美瑞上市了,究竟會斷還是會漏呢?婚禮門和經常出現的前球頭斷裂已經使我們不敢再相信本天的質量,從三月一直到現在的數個聲明已經讓我們漠視了豐田的聲音,日本企業始終不肯為自己的問題負責,倘若凱美瑞斷了或者漏了,我們該去哪裡討個說法?
凱美瑞可以說是在中國生產的日本車裡零件本土化最多的一個車型,80%的零件來自在華的日系合資或者獨資零件生產商,日車正是通過這些零件商實現了利潤最大化,因此無論這些零件是否符合標準,都會予以採用,因此我們才可以看到本田的堅持前球頭斷裂,豐田一貫的發動機漏油,還有天籟的再次上演斷裂門。80%本土化零件的凱美瑞會擺脫掉這一陰影嗎?那希望是相當的渺茫!
任何車都會出車禍,但是我希望駕駛者認真駕駛的同時,汽車生產場也努力的把汽車的安全性提高上去,讓悲劇盡量減少,讓斷裂門不再上演,已經有太多的人因為汽車設計或者零件的問題而失去了生命,無論是4S店門前的怒砸佳美還是最近的80多輛豐田車集體**,都是車商必須正視的人民的聲音,倘若日本車商繼續堅持不負責的態度,死豬不怕開水燙的精神,那麼就是自絕於人民的死路,遲早要為此付出代價!凱美瑞能否暢銷,要看豐田是否能在最關鍵的時刻轉變思想,是否能真正的為中國人民服務!
豐田會負責嗎?凱美瑞會斷?還是會漏?
你知道嗎?日本車的另一面(9)――提醒凱美瑞:牛頭標不代表牛氣
作者:陳希 來源:財富時報
5月23日,廣州豐田凱美瑞在南沙下線。
在下線儀式上,包括日本豐田社長、廣州豐田日方總經理、中方副總經理都對凱美瑞大加誇讚,溢美之詞也通過各種媒體頻頻曝光。面對著接踵而來的攝像機、照相機的鏡頭,以及從不同的方向伸過來的採訪機和錄音筆,一會說,「我們沒有競爭對手」,一會又說,「所有中高級車都是凱美瑞競爭對手」,如此林林總總,廣州豐田中日雙方高層似乎已經發燒到昏頭了。
在關注汽車市場、特別是關注「佳美」的消費者一頭霧水的時候,在廠家被媒體的讚美之詞弄得不知自己到底身在雲里還是霧裡的時候,筆者認為,有必要給昏頭的凱美瑞迎頭兜上一瓢涼水,用最有效的物理的方法給他們退退燒。
首先,關於競爭對手的問題,廣州豐田無疑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按照常理,新車型上市,廠家會選擇1-3個同類產品作為市場假想敵。但廣州豐田卻露出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狂妄嘴臉。要知道,任何產品,無論你多麼優秀,多麼突出,都不可能通吃天下。所以,無論是「我們沒有競爭對手」,還是「所有中高級車都是凱美瑞競爭對手」,廣州豐田不僅在「樹敵」,而且是在「輕敵」。有媒體記者對此評論:「牛頭(指豐田的LOGO)不代表牛氣。」
也許,在他們的心目中,廣州本田的「雅閣」和一汽豐田的「銳志」才是自己最強有力的市場爭奪者,只不過大家都明白,「雅閣」是廣州汽車與日本本田合資的產品,而「銳志」則是豐田與一汽「聯姻」的產物。中國有句俗話說得好,「殺敵一萬,自傷三千」。凱美瑞殺的敵人可是自家兄弟和表兄弟啊!如果直接說出來,則會得罪「豐田」和「廣汽」兩個東家。於是,「我們沒有競爭對手」、「所有中高級車都是凱美瑞競爭對手」這種前後自相矛盾的論調就炮製出來了。
其次,關於定價到底是高還是低的問題,廠家對媒體說是低價入市,其實這是一種誤導。如果要宣稱低價,那就必須比各個層面的競爭車型的價格都低。但實際上,凱美瑞只是在部分高端車型上有一些優勢,在中端配置的車型上與對手持平,在相對低端配置的車型上,相反價格比競爭車型要高。有媒體認為,豐田只是給出了一個比較符合實際的定價。在此之前,有人認為其最低價格將低至18萬元,如果這樣的話,包括市場熱賣的領馭、君威等都將降價迎敵。目前,領馭、君威等產品的最低款價格都在17萬元左右,離豐田凱美瑞最低的19.78萬元還有一定距離。因此,筆者有義務讓消費者明白,所謂的「低價」,只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再說說其技術和服務保證。其實,業內人士都知道,豐田能獨步天下的武器不在價格,價格戰並不是豐田的特長,而在其技術實力和售後服務。但據廣州豐田高層與媒體的訪談中可以了解到,「目前,我們擁有一批年輕的高素質員工,他們都是充滿幹勁、活力洋溢的優秀人才」,廣州豐田總經理葛原澈說。廣州豐田是從短短18個月之內完全新建的工廠,而且所有的員工都是新招募的。雖然有去日本豐田參加培訓的,但畢竟是少數。與競爭對手相比,技術實力就會略顯稚嫩。再加上南沙生產基地偏離廣州,各種設施難與廣州相比。更何況這是廣州豐田的首款產品,銷售和服務渠道有待建設和不斷完善。因此,有媒體擔心凱美瑞會出現產品和服務質量問題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眾多的案例顯示,豐田在產品質量上的控制偶然也有紕漏,銳志和皇冠漏油、進口佳美氣囊事故都表明,豐田在國內的服務品質還亟待提升。也許這正是廣州豐田的「痛處」所在,故刻意迴避拋開豐田的「技術」和「服務」優勢,而轉向「爆炒價格」。
當然,「佳美」對於豐田來說總歸是一款經過不斷改進、更新的成熟產品,在國際汽車市場上有著不俗的市場表現。現在改名「凱美瑞」,國產化率達到70%以上,肯定想在中國汽車市場上大展拳腳。但願廣州豐田昏頭的初衷只是想「打開市場缺口」,而不是出於「忽悠中國消費者」的目的。也希望廣州豐田看到這篇「逆耳忠言」能正視問題,而不是「暴跳如雷」。
http://news.chinacars.com/news/cmsd/126553.shtml
你知道嗎?日本車的另一面(10)―― 凱美瑞正式下線,配置縮水加價銷售
作者:那山那水那屋 提交日期:2006-5-31 13:11:00
5月23日,廣汽豐田凱美瑞下線,並公布了系列車型的價格。此次下線的CAMRY凱美瑞共五款車型,分別採用AZ系列2.0L和2.4L直列四缸DOHC VVT-i發動機。其中,2.0L排量的200E和200G售價分別為19.78萬元和21.98萬元;2.4L排量的240G、240G導航版以及240V導航版售價分別為22.98萬元、24.78萬元、26.98萬元。
據悉,23日起,CAMRY凱美瑞在全國「廣汽TOYOTA」銷售店正式開始接受預訂,首批用戶有望在6月中旬提車。而至新車下線時,已有位於全國各大、中型城市的近90家「廣汽TOYOTA」銷售店開始營業。
公布配置嚴重縮水
根據廠家此次公布的官方配置,凱美瑞系列車型中,除了26.98萬元的240V導航版車型外,其餘所有車型均不涉及VSC車身穩定控制系統、TRC牽引力控制系統,側SRS安全氣囊及窗帘式SRS空氣囊,AFS前大燈智能隨動系統以及智能鑰匙、一鍵啟動系統,倒車雷達以及光觸媒空氣清新器以及等離子發生器等多項配置。
售價20萬元左右的200E和200G車型,變速箱配置為4檔自動變速,前後懸掛系統,使用的是帶L臂連桿麥弗遜懸掛/雙連桿式懸掛,這樣的成本顯然也要比獨立的多連桿麥弗遜要低很多。
一系列的負面事件使豐田在中國面臨著消費者的誠信拷問和信任危機,此前豐田佳美的「氣囊門」事件,更使得豐田在凱美瑞亮相的時候,對安全配置尤為看重,在亮相當天公布的技術參數中氣囊數目為8氣囊,可在凱美瑞價格下線的當天,宣稱配備的8氣囊突然減少為2個,就連240V導航版的頂級車型也只有6個安全氣囊的配備。而關鍵的VSC車身穩定控制系統、TRC牽引力控制系統以及側SRS安全氣囊及窗帘式SRS空氣囊這些對於安全性至關重要的配置,除了頂級版車型,其他車型均不見蹤影。
加急費用達3.5萬元
雖然全國已有90家廣汽豐田銷售店開業,在廣汽豐田的官方網站上,上海地區公布的經銷商僅為兩家,分別是位於龍吳路上的廣汽豐田開隆徐匯店以及雲嶺西路上的廣汽豐田美蘭滬西店,而剩餘的滬上4家廣汽豐田4S店卻無法尋覓蹤影。
由於很多廣州豐田經銷商都是同時兼為一汽豐田的經銷商,因此記者在凱美瑞公布價格的第二天,致電滬上一汽豐田經銷商。除了已經開業的廣汽豐田開隆店之外,滬上12家一汽豐田經銷商中僅有和裕、中汽集團表示旗下可以接受凱美瑞的預定,但對於該集團旗下廣汽豐田4S店何時開業的具體時間卻無法得知,更別提樣車到店的確切時間。
各種因素的影響,使得廣汽豐田開隆徐匯店和廣汽豐田美蘭滬西店,無疑成了滬上唯一兩家在凱美瑞下線的同時正式開始營業的銷售店。據廣汽豐田美蘭滬西店的銷售人員向記者介紹,由於7-8月現車到店數量較少,加之預定凱美瑞的人數較多,截至25日,該店的訂單已經排到了9月之後。對於記者迫切提車的要求,該銷售人員向記者透露,5月底將有200G、240G以及240V導航版的樣車到店,即可進行銷售,但除了5萬元的定金之外,提車加急費高達2萬5千元。
與此同時,廣汽豐田開隆徐匯店的情況也與此類似,該店將從6月2日開始全面接受預定,首批到店樣車也為200G、240G以及240V導航版車型,9-10月後才會有現車供應,在付出10萬元的定金之外,消費者如果需要加急提車,也需要付出不菲的代價。
售後服務體系不完善
撇開加急費用和各種縮水的配置不談,最令人擔心還是隨著凱美瑞上市而來的售後服務問題。5月7日,記者曾在雲嶺西路拍攝到正在施工建設的廣汽豐田美蘭店,當時該店只是處於搭建結構的基本建設中,展廳內部的建設完全還處於停滯狀態,而在5月23日凱美瑞下線之後,該店卻已經正式開始營業。如果按照一般的建設速度,短短10幾天,即使馬不停蹄的24小時建設,也只能完成對展廳的基本裝潢建設。
據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向記者介紹,為了能夠不錯過凱美瑞的首批大量預定客戶和最佳營業時間,滬上兩家廣汽豐田銷售店的建設速度已經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廣汽豐田開隆店從搭建結構到正式營業更是僅用了12天。
而兩家店的狀況,即使按照最基本的4S店標準去評估,除了展廳的建設之外,展廳背後的維修車間、裝配車間等建設根本無法達標。由於凱美瑞的現車最快也要在1個月之後才能到達,而在車輛銷售之後立即產生維修和質量方面的問題也只有千分之一,甚至更小的概率,因此對於目前急於擴大銷售數額的廣汽豐田4S店而言,銷售比售後要重要很多。畢竟新車訂單的增加直接體現就是赤裸裸的利潤,而售後服務則是銷售之後,更加長遠的事情。
記者後記
在凱美瑞下線的時候,廣汽豐田曾高調宣布「我們沒有競爭對手」,並宣稱凱美瑞與擁有與國外生產的凱美瑞擁有同樣的豐田品質和核心技術,但凱美瑞各項配置的縮水,卻與當年一汽豐田銳志如出一轍,凱美瑞沿用的依舊是豐田一貫擅長的對待中國市場的態度――三流的給中國。
2-3萬元的額外費用,長達半年的提車周期,沒有順利搭建的銷售網路以及各地還處於建設之中的4S店……廣汽豐田在產能和各項工作都沒有準備好的前提下,就迫不及待的將凱美瑞推向市場,已經無法具備作為一個汽車廠商最基本的,對中國汽車市場和廣大消費群體負責任的態度。
2006年美國IIHS中級車碰撞測試結果:
車型 正面碰撞 側面碰撞 後方碰撞
斯巴魯力獅 G G G
大眾帕薩特 G G A
大眾捷達 G G A
豐田凱美瑞 G G M
沃爾沃S40 G A G
現代索納塔 G A G
豐田凱美瑞* G P P
Mazda6 G P P
註:G=Good(優良),A=Acceptable(可接受),M=Marginal(勉強合格),P=Poor(差)
豐田凱美瑞*為未選配側邊氣囊車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