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秋月圓人團圓~~

[複製鏈接]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5-9-6 13: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B][CENTER]


中秋食文化


[/COLOR][/SIZE][/CENTER][/B]


  中秋節各地習俗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后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遊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中秋節的由來與傳說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
2009,我等你……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沙發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5-9-6 13:40 | 只看該作者

月餅起源

「一筒」月餅

    最早期的月餅只是家庭式的傳統糕點,並沒有特別的包裝,四十至五十年代初期,人們仍以玉和紙包裝月餅,到五六十年代便開始轉用紙盒包裝,七十年代至現在就以鐵盒為主。

    實驗豬仔餅

    以前人們h制月餅前,都要事前測試火爐的溫度,或是餅皮製成后的柔軟程度。因此會將麵粉分成一份份,並放入爐中作為試驗,為了不浪費,他們會將h出來的餅放入以竹編成的籠子內,再送給小朋友作小吃。

    精雕細琢

    不要小看一個外表簡單的月餅模,好的月餅模在雕功上需很考功夫,如落刀位置、角落的掌握要十分準確,否則月餅皮會粘在模上。一般的手餅模多以廣東沙梨木製,貪其輕身、紋幼。

    蓮蓉月餅起源

    以蓮蓉作月餅餡的起源已無從稽考,但早於1910年,廣州蓮香樓已開始以蓮蓉月餅作號召,但流行程度仍不及紅豆沙月及五仁月。四十年代,蓮蓉月餅只有一個鹹蛋黃,叫「寶鴨穿蓮」,直至五十年代蓮香樓推出雙黃蓮蓉月,甚受人們的歡迎,漸漸成為酒樓、餅家的模仿對象。
2009,我等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3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5-9-6 13:42 | 只看該作者

吃月餅吃「文化」

  

  儘管離中秋節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但廣州的月餅大戰早已硝煙瀰漫。廣州酒家、蓮香樓、陶陶居等紛紛舉辦了月餅訂貨會,各自亮出了最新鮮、最亮麗的牌張。

  縱觀今年月餅市場,除了花式品種更多樣化、包裝更精美外,最令人矚目的莫過於打「文化牌」了。月餅,本來就是中華民族的特色食品,具有很濃的中國文化特點,如何體現月餅這一中國色彩呢?商家可謂想盡辦法:首先是廣州酒家的「西關第月餅」將廣州西關最傳統的民居風情「趟籠門」運用到包裝上,讓消費者在品嘗月餅的同時了解西關文化,提升了月餅的品位;再就是蓮香樓115周年個性化紀念郵票的發行,體現了其悠久歷史和文化特色,增加了月餅的附加值;還有陶陶居則在傳統月餅品種寶庫中挖掘文化內涵加以發展……無不體現了今年月餅最突出的共同點―――「文化」。

  讓月餅留下文化的烙印

  作為廣州西關飲食文化縮影之一的蓮香樓在開鋪115周年來臨之際,國家郵政局特批准發行了蓮香樓115周年個性化紀念郵票。據了解,這是全國第一家飲食行業百年老字號發行的郵票。

  日前,蓮香樓舉行了郵票首發式,本次發行的個性化郵票設計精美,一套共有4枚。郵票的主票以「同心結」為主圖,附票的設計和構思則以蓮香樓115年的悠久歷史和特色文化為主題。

  據了解,此次個性化郵票發行1500版,每版4套,共6000套。郵票不單獨公開發售,只會裝入周年紀念的月餅禮盒,日前首發儀式另外加送一枚貼有郵票並蓋上郵戳的首日封,共1150個。

  據廣州市郵政局市場部負責人介紹,推出蓮香樓的個性化郵票,主要是因為蓮香樓有悠久的歷史,其在國內甚至海外華僑中都有一定的知名度。「經歷了115年風雨,蓮香樓依舊飄香,這十分難得。」廣州的百年老店現在已所剩無幾,市郵政局正是因為蓮香樓的歷史內涵和文化底蘊,才聯合推出個性化郵票。

  據蓮香樓的張雪清書記介紹,郵票與月餅搭配並不多見,中秋是親人朋友團聚的節日,但許多家庭可能沒能團聚,朋友難以見面。月餅蘊涵著親情友情,而郵票包含著將這份親情友情郵遞到遠方的意義;另外,月餅是中華民族的特色食品,具有很濃的中國文化特色。此次用主票為「同心結」,附票為百年蓮香樓文化的特色郵票搭配月餅,體現月餅的文化品位和中國色彩。張書記表示,今年蓮香樓月餅的所有組合都會與「文化」兩字分不開。中國烘焙食品糖製品工業協會秘書長周廣軍也說,蓮香樓以這種郵票與月餅相結合的方式推出其產品,不僅在廣東是首次,據知,在全國也是第一次。

  此次蓮香樓將個性化郵票放入月餅禮盒受到月餅客商的歡迎,月餅禮盒還未推出時已經有各地客戶大量訂購,其中不乏來自西藏與新疆的客戶。而新疆的客戶因為宗教信仰需要,還特別要求蓮香樓製作了清真月餅來與這次的個性化郵票搭配。

  據了解,中秋節期間,在廣州日報發行站訂購蓮香樓月餅,可享受免費送貨上門服務,熱線電話81911089。

  

  突現文化味 保持金品質

  作為廣式月餅的產銷大戶,廣州酒家月餅今年又有新的突破。一共推出50個月餅品種,其中新品15個。,包裝更是提升了文化味,仍然保持著優良的品質。

  提升文化品味

  月餅包裝既精緻又突現文化味,是今年市場的一大特點,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消費者品位的不斷提升。在月餅的包裝上,一直有個誤區,認為包裝越精美的月餅越好賣,所以也引發出一輪買月餅還是買包裝的討論。事實上,單靠精美的外包裝是無法促進月餅銷售的,只有月餅本身具備可靠的品質信譽,卓越的品牌魅力及深厚文化底蘊,這樣內外兼修的月餅,才是值得消費者去購買的。

  「西關第月餅」採用精緻的木盒包裝,設計上以傳統廣州西關趟籠為主題,乍看已給人一種「老廣州」的親切感覺,裡面除了裝有名貴的鮑魚月餅、魚翅月餅及燕窩月餅之外,還附送了精美的雕塑工藝品,將廣州的幾種傳統文化完全糅合在一盒月餅當中,頗具匠心。

  保持金牌質量

  食品安全關係著月餅生產企業的信譽與興衰,更關係到消費者的生命安全。該酒家從原材料的選購,生產過程的工序控制到出廠銷售等每一個環節都進行了嚴格的控制把關,企業除了不斷深入完善ISO國際質量管理體系外,還通過了國際安全衛生質量高標準的HACCP認證,以百分之百的純正品質向消費者負責。今年,廣州酒家利口福公司被選為廣東省100家著名食品企業的代表向省、市政府彙報工作,在會上向政府表達了食品企業在保證食品衛生質量安全方面的決心。

  該酒家近年的月餅銷量連年遞增,已經突破年銷售200萬盒的驕人業績,是保持金牌品質的良好體現。除了月餅銷售以外,餡料市場也是越做越大。今年批發商數量增長了兩倍,在上海、大連、青島、南京、杭州、西安、武漢、廣西、濟南等地區都建立了經銷網路,今年內在北京的月餅銷量預計將翻一倍以上。在滿足自身銷售的基礎上,月餅代加工業務也發展迅速。

  品種豐富多樣

  廣州酒家今年一共推出50個月餅品種,其中新品15個,佔33%,當中有不少餡料都是今年才推出市場,主流品種還是傳統的蓮蓉餡月餅,佔了總量的八成,價位也是以大部分市民都能接受的中檔價位為主。據了解,300元以上的有8個品種,還有高達1888元一盒的「西關第月餅」、999元一盒的「黃金尊禮月」、688元一盒的「鮑翅燕月餅」等。

  除此以外,還推出系列全新包裝的月餅品種,如「黃金尊禮月」月餅含有可食用的超薄黃金;「品味知音月餅」以傳統廣東樂器為題材,還配有廣東音樂CD碟;「相思南國月餅」隨餅附有相思豆/香蠟燭等,凸現南國的飲食文化風格。

  另外,果子月餅品種明顯增多,餡料包括有金桔、椰子、玉米、馬蹄、南瓜、鳳梨、草莓、哈密瓜,還有綠茶、金翡翠等天然綠色植物;「嘉萊巧克力餅」有咖啡巧克力、純味巧克力、白牛奶巧克力、抹茶巧克力等4款不同口味的巧克力餡;還有兩款無糖月餅。

  價格略有上漲

  由於今年國家對農副產品的價格進行了調控,與月餅行業相關的農副產品、原料、包裝材料、燃料等的價格都大幅上揚,例如:湘蓮價格暴升60%;糖價上升28%;油價上升22%;鹹蛋黃價格上升19%,所以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今年月餅市場的總體價位將會比往年有所上浮。但廣州酒家不將其全部轉化到消費者身上,而是不斷進行內容控潛,重新組合流程管理,正如廣州酒家集團溫祈福董事長所說的:「今年,廣州酒家月餅將發揚食在廣州、廣州第一家的美譽,以三新為主題(新工藝、新品種、新包裝),預計單在北京市場的銷量就可翻一番。廣州酒家集團將不斷完善內部管理,提升自我,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多更優質的食品。」

  發揚文化 秉承傳統

  陶陶居素有「月餅泰斗」之美譽,秉承了120多年祖傳制餅精髓,保持良好品質。

  陶陶居的不少歷史暢銷品牌如陶陶居上月、雙黃蓮蓉月、伍仁肉月餅一直供不應求。近年又挖掘一批傳統招牌品種,經整理提升,增加了文化內涵,重新與消費者見面。今年更推出了以保健為主題的系列品種,有傳統產品上伍仁素月、蛋黃鮮豆蓉月餅、無蔗糖蛋黃白蓮蓉月餅,及採用新餡料、新口味的三星高照月等,其中上伍仁素月用料是精選上等伍仁料結合現代改良加入美國杏仁、糖吉餅,食起來口感更加豐富可口。還有專為喜愛低糖及糖尿病人士特製的無蔗糖蛋黃白蓮蓉月,也是纖體瘦身之保健食品。另外,還對部分產品的包裝進行更新,著重增加文化內涵,提高檔次。
2009,我等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4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5-9-6 13:44 | 只看該作者

中秋月餅故事永流傳

  

  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來了,在人類已經登上月球的今天,究竟慶祝中秋意義何在?這裡,就讓我們重溫一些有關中秋與月餅的故事。

   ◆ 拜月神話

  根據古書《禮記》說明,「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此處所謂「朝」「夕」皆為祭拜之意。唐朝開元遺事寫道,「中秋夕上與貴妃臨太液池望月」。而宋朝《東京夢華錄》亦記錄「中秋夜民間爭餐酒樓玩月,至於通曉」。由此可知,農曆八月十五日祀月賞月已經有三四千年的歷史。

      ◆月餅起源

  中秋節為何吃月餅?月餅始於古代麵食,三千多年前,江浙一帶已有記念殷周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太師餅」,一種簡單的麵皮包糖醬餡心圓餅。

  至漢朝張騫自西域帶回核桃、芝麻與花生的種子后,市面上出現了新餡心高質量的「胡餅」、「麻餅」與「花生餅」。

  唐時,欽賜進士登第御宴的宮廷點心為「紅菱餅」。

  一直到明代始有明確的記載「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這也跟人們相傳元末時朱元璋(另一說法為其軍師劉伯溫)利用民間中秋互送和必食月餅的習俗,包字條於餅餡中,秘密通知大家統一起義行動的時間,一舉滅元建明,從此月餅更被賦上了民族抗爭精神的化身意義。

      ◆團圓之意

  至於月餅何以能寓團圓之意。蘇東坡絕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已經道出了人們中秋吃月餅盼團圓的願望。古往今來普天之下,中華遊子莫不「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每逢佳節倍思親」。只要是炎黃子孫,不論離國多遠、離鄉多久,一到中秋就會想起月餅,眷念親人。

      ◆月餅的創新與復古

  月餅成為中秋節日的食品后,品種不斷創新,如最近本地某購物中心推出「月餅山」的噱頭,這習俗在清代已有,清代乾清宮供月御案的「月餅山」高達十數層,墊底巨餅直徑數十尺重二十餘斤而山頂小餅僅二寸大,三兩重。皇帝拜月餅祈豐年後,把精巧別緻的「迷你」小餅賞予寵妃,捧酥香軟糯的「敖爾合」滿語即「奶子」月餅敬奉太后,將墊底大餅切開分賜眾王公大臣、妃嬪公主、福晉命婦,每人一份。
2009,我等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5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5-9-6 13:44 | 只看該作者

中秋月餅的前世今生

「每逢佳節倍思親」,更何況是自古便承載著「人月兩團圓」美好願望的中秋佳節。雖然離中秋節還有一段時間,作為寄託情思的月餅,已成了名副其實的明星。越來越多的月餅已經提前上櫃,報紙、電視上登載的月餅廣告也越來越多了。商場超市裡開闢了專門的「月餅一條街」,各大酒店、餐館也在大堂醒目的位置擺上了月餅展台。月餅再次成為商家和消費者共同關注的熱點。但是這「八月來了九月走」的月餅經濟,究竟前程如何,我們對這一市場進行了調查。

    月亮的餅偷偷地在改變

    中秋吃月餅,和端午吃粽子、元宵節吃湯圓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古往今來,人們把月餅當作吉祥、團圓的象徵。每逢中秋,皓月當空,闔家團聚,品餅賞月,談天說地,盡享天倫之樂。

    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唐代,民間已有從事生產的餅師,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太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宋代的文學家周密,在記敘南宋都城臨安見聞的《武林舊事》中首次提到「月餅」之名稱。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流傳。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把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使月餅成為更受人們青睞的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

    月餅經過長期的演變和發展,花樣不斷翻新,品種不斷增加,地區的差異使品種外觀、口感、味道各具獨特風格。從產地上分有蘇式、廣式、京式、寧式、潮式、滇式等;就口味而言,有甜味、鹹味、咸甜味、麻辣味;從餡心講,有五仁、豆沙、冰糖、芝麻、火腿月餅等;按餅皮分,則有漿皮、混糖皮、酥皮三大類;就造型而論,又有光面月餅、花邊月餅等。風味卻迥然不同:京津月餅以素見長,油與餡都是素的;而廣式月餅則輕油而偏重於糖;蘇式的則取濃郁口味,油糖皆注重,且偏愛於松酥;潮式月餅身較扁,餅皮潔白,以酥糖為餡,入口香酥。

    細心的人們可能注意到了,今年的月餅又出了新花樣。記者最近走訪了幾家超市賓館,發現今年的月餅市場有幾大特點。

    名字好聽月餅取名大都與「月」字和「秋」字有關,充滿了詩情畫意。諸如「荷塘月色」,令人聯想起朱自清寫的那篇散文,碧綠的荷花,皎潔的月光,簡直如臨仙境。吃這樣的月餅,彷彿咀嚼一首詩,感覺自然妙不可言。有叫「花好月圓」的、有叫「錦繡明月」的,還有「盛世之秋」、「金秋濃情」、「群芳爭艷」等各種好聽的名字。這也符合了消費者的心理,中秋節嘛,一個喜慶的日子,取個好聽的名字,吉利!

    包裝好看現在的月餅生產商,越來越重視外在的包裝。走近月餅櫃檯,一眼望去,五顏六色,令人目不暇接。既有體現喜慶氣息的大紅色,也有賞心悅目的淡綠色,還有溫馨典雅的淺紫色,或小家壁玉,或王者風範,真讓人感設計者的獨具匠心。打開盒蓋,裡面大都襯著柔軟的絲質材料。禮品盒裝的月餅,外面還配有禮品袋,花色各異,顯得非常時尚。提籃是古色古香的那種,感覺非常典雅含蓄,富有詩意。

    口味多樣早在幾年前,月餅的餡料只有少數幾種,現在可是多樣化了。舊有的口味在商場里也能找到,如什錦月餅、火腿月餅、豆沙月餅,除此之外,還可以買到蘋果香蕉葡萄等水果口味、椰蓉蛋黃口味等月餅。一些精明的廠家看準了年輕人追求新奇和時尚的消費心理,今年推出了冰淇淋和巧克力月餅。

    小小月餅成了經濟蛋糕

    每年的中秋來臨之際,都是月餅廠家厲兵秣馬之時。

    據了解,國內目前註冊經營月餅業務的食品廠家有5000多家,與此同時,所謂「酒家不做餅、茶樓不接宴」的行規也早已蕩然無存,許多星級飯店、酒樓、點心廠、糖果廠一到中秋就紛紛參戰,甚至和「餅」字根本不沾邊的一些企業,比如巧克力店、冰淇淋店、咖啡店甚至於造幣廠等也不甘寂寞,金帝、德芙推出了「巧克力月餅」,哈根達斯推出了「冰淇淋月餅」,迎合年輕人求新求異的口味。

    從蕭山近期媒體上眾多的月餅廣告,到各賓館酒店接二連三上門的促銷人員,可見月餅大戰硝煙味之濃。

    不同的企業參加到月餅大戰中來,憑藉的是不同的優勢,瞄準的是不同的市場,採取的也是不同的營銷方式。

    專業餅店,拼的是「廣告+專賣店+商場超市」的營銷模式,最大限度地搶佔中秋月餅市場。

    酒店酒樓,則要名更重利。現在,大多數知名的酒店酒樓採取了貼牌生產的方式做月餅,與那些專業的月餅生產商簽署協議,由月餅生產商負責生產、跑有關的許可證手續,貼上星級賓館的牌子進行銷售,此舉先不論經濟效益,反正過節要給相關部門、客戶送禮,自己有了月餅,就「肥水不流外人田」了;貼牌生產降低了生產成本,利潤空間自然也就出來了。

    星級酒店的月餅,極少有零售的,大多都是企業團購,與酒店酒樓平日的客戶群體大體等同。高層次消費群體決定了多數酒店的「月餅生活」都比較滋潤。每到月餅的銷售季節,酒店的全體員工都被動員起來,投身到如火如荼的月餅銷售事業當中去,銷售額與獎金掛鉤,大家自然不遺餘力地電話、上門、親朋推銷了。在這強大的全員營銷攻勢下,他們的月餅很快就被銷售一空。

    咖啡廳、冰淇淋店等,有個性就有市場。今年月餅的花樣越來越多了,為了取悅那些對傳統月餅「不感冒」的年輕人,金帝、德芙推出了「巧克力月餅」,哈根達斯推出了「冰淇淋月餅」,一些咖啡廳也推出了自己的月餅,其實所謂冰淇淋月餅,也不過是月餅形狀的冰淇淋罷了,而且這些月餅的價格往往比較高,但仍然使得眾多的年輕人趨之若鶩,爭先購買。

    市場蛋糕大,更重要的是利潤高。有消息稱,月餅生產廠家一年利潤的70%來自一季月餅的銷售。更有知底媒體指出,月餅的利潤遠在100%以上。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月餅的稅前利潤一般在30%左右,稅後利潤也會在10%上下。

    不論是什麼月餅,說到底還是一種點心。它的利潤如此之高,究竟是從何而來?細究之下,發現高額的利潤只能來自於兩個方面:包裝和餡料。

    月餅的禮品化功能越來越突出,這就使得月餅包裝,沒有最豪華,只有更豪華。月餅盒內的奉送物也越來越金貴,從原來的名煙名酒、手錶等到現在的金質刀叉、高爾夫球具、高檔首飾等不一而足。瀋陽造幣廠受某企業委託,造出了直徑96厘米,鑲嵌56顆寶石的極品月餅;昆明一家企業更是在月餅盒內裝入一把商品房的鑰匙,而這盒月餅被賣到了31萬多元人民幣的天價。

    在蕭山一家超市記者看到,古箏也成了月餅的包裝盒。這款名為「琴棋人生」的月餅,售價達1800元,內有象棋、文房四寶等飾品,真正意義上的月餅只有幾隻。

    以前,月餅一直是中秋節經濟的主角,然而,在食品、禮品越來越豐富的今天,月餅的主角地位已經開始動搖。在商場超市中我們不難發現在「好禮一條街」上,不但有各類月餅的佳影,許多保健品、特色食品、糖果點心、香煙、酒類等也不甘示弱,紛紛擺出了自己的專櫃。另外,許多食品、禮品、茶葉、鮮花等專賣店也大作中秋文章,茶葉專賣店打出了「中秋賞月豈可無茶」的橫幅,而鮮花店前則豎起了「中秋到了,也給爸媽買束花吧」的牌子,連手機店都打出了中秋特賣的招牌,消費者可選擇的餘地大了。

    月餅的「主角」地位不保與其自身的特性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越來越講求「健康飲食」的今天,月餅的高油、高糖顯然與「健康」的概念背道而馳,對月餅痴心不改的老人們往往由於血糖、血脂較高而無法與月餅「親密接觸」;需要保持身材的年輕人對於這種高熱量的東西自然也是敬而遠之,這些都使得月餅的實用價值越來越低。

    月亮代表我的心

    不過,經調查,仍有60%的人表示歡迎月餅,這些月餅的「擁躉者」大都是45歲以上的中年人,儘管他們對月餅這一傳統食品情感複雜、褒貶不一,卻一致認為月餅是中秋節難以分割的一部分,少了它就好像缺了點什麼。

    有一首歌唱得好「月亮代表我的心」。月餅打從一開始就不是一種食物,它是一種媒介,一種可以傳達信息、情緒的媒介。古人無緣品嘗今日的各式月餅,但今時的月亮卻曾照過古人。今天,當我們望著夜空中的月亮,咬著手裡的月餅時,月餅無疑成為一個跨時空的超級媒介。

    對於大多數月餅生產商而言,月餅只是其產品線中的一種附屬產品,畢竟,滿打滿算,月餅的銷售一年也只能有那麼50天,把一年的寶押在這50天上,顯然不夠明智。關鍵是把握住市場的脈搏,在質量、創新、營銷、口感等方面下真功夫,每年上百億元的月餅市場還是商機無限。

    只要中國人還有過中秋的傳統,只要還有一種被稱為「月餅」的東西存在,月餅經濟就不會消亡,正如業內人士所說,即使有一天,月餅變成了「可以吸的月餅凍」也沒有關係。
2009,我等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6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5-9-6 13:44 | 只看該作者

月餅的傳奇

  

  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

  當時有人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嘗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遊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越來越精細。

  月餅象徵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水果、柚子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中秋吃月餅,和端午吃粽子、元宵節吃湯圓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古往今來,人們把月餅當作吉祥、團圓的象徵。每逢中秋,皓月當空,闔家團聚,品餅賞月,談天說地,盡享天倫之樂。

  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

  月餅,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唐代,民間已有從事生產的餅師,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太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

  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宋代的文學家周密,在記敘南宋都城臨安見聞的《武林舊事》中首次提到「月餅」之名稱。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流傳。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把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使月餅成為更受青睞的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

  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記》曰:「八月十五日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清代,月餅的製作工藝有了較大提高,品種也不斷增加,供月月餅到處皆有。

  清代詩人袁景瀾有一首頗長的《詠月餅詩》,其中有「入廚光奪霜,蒸釜氣流液。揉搓細面塵,點綴胭脂跡。戚里相饋遺,節物無容忽……兒女坐團圓,杯盤散狼藉」等句,從月餅的製作、親友間互贈月餅到設家宴及賞月,敘述無遺。
2009,我等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7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5-9-6 13:45 | 只看該作者

中秋節之各地食俗

   ●北京

  老北京的傳統月餅有自來紅、自來白和提漿月餅。提漿月餅是指月餅皮面的一種製作方法,說通俗點「提漿」就是熬糖漿,另外在皮面中還要加入一定比例的大油,以起到酥鬆的作用。有回民購買時,就把大油換成黃油。這種月餅的特點是皮酥、餡香,「老北京」中秋特愛吃。

  菜式上,八月秋高蟹正肥,中秋正是品嘗螃蟹的時節,北京尤其講究品嘗醉蟹。

  

      ●福建

  福建人有中秋吃鴨子的習俗,因此時正是鴨子最肥壯的季節。福建人用福建盛產的檳榔芋和鴨子一起燒,叫檳榔芋燒鴨,味道非常好。

      ●山東

  即墨等地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

      ●山西

  潞安人在中秋節會宴請女婿。大同縣月餅稱團圓餅,大至二、三尺,中秋夜且有守夜之俗。

      ●陝西

  西鄉縣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亦安排佳宴。不論貧富,必食西瓜,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上海

  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蘇

  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則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
2009,我等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8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5-9-6 13:45 | 只看該作者

中秋望月玉兔先行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后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遊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2009,我等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9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5-9-6 13:46 | 只看該作者

"月餅"一詞何時有

  

  關於「月餅」一詞的記載,在南宋《武林舊事》一書中就早有發現。由該書中可知,當時的月餅是蒸制而成的。這種籠蒸的麵餅作為中秋必食之品,直到現在仍是山東、河南等地的流行風俗。

  到了明清時代,月餅已成為我國各地的中秋美食。《明宮史》中載「八月,宮中賞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起,即有賣月餅者……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餅瓜果……如有剩餘月餅,乃整收於乾燥風涼之處,至歲暮合家分用之,曰『團圓餅』也。」沈榜的《宛署雜記》在記述明朝萬曆年間北京風俗時說:「八月饋月餅,士庶傢俱以月餅相饋,大小不等,呼為『月餅』。
2009,我等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10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5-9-6 13:46 | 只看該作者

玲瓏望新月

  

  

  


  小小的月餅每年都在變新花樣,只要你有足夠的想象力與膽量,儘管往裡面放,但消費者領不領情,就要看你的造化了。但不管怎麼說,市場需要不斷的創新,這樣的中秋才會有一絲新意。

      冰皮月餅:特點是餅皮無須烤,冷凍後進食。以透明的乳白色表皮為主,也有紫、綠、紅、黃等顏色。口味各不相同,外表十分諧美趣致。

      果蔬月餅:特點是餡料主要是果蔬,餡心滑軟,風味各異,餡料有哈密瓜、鳳梨、荔枝、草莓、冬瓜、芋頭、烏梅、橙等,又配以果汁或果漿,因此更具清新爽甜的風味。

      海味月餅:是比較名貴的月餅,有鮑魚、魚翅、紫菜、鰩柱等,口味微帶咸鮮,以甘香著稱。

      納涼月餅:是把百合、綠豆、茶水糅進月餅餡精製而成,為最新的創意,有清潤、美顏之功效。

      椰奶月餅:以鮮榨椰汁、淡奶及瓜果製成餡料,含糖量、含油量都較低,口感清甜,椰味濃郁,入口齒頰留香。有清潤、健胃、美顏功能。

      茶葉月餅:又稱新茶道月餅,以新綠茶為主餡料,口感清淡微香。有一種茶蓉月餅是以烏龍茶汁拌和蓮蓉,較有新鮮感。

      保健月餅:這是前年才出現的功能月餅,有人蔘月餅、鈣質月餅、葯膳月餅、含碘月餅等。

      像形月餅:過去稱豬仔餅,餡料較硬,多為兒童之食;外觀生動,是孩子們的新寵物。

      迷你月餅:主要形狀小巧玲瓏,製法精緻考究。

  針對不同的消費人群,廠家開發出適合兒童、女性、年輕人、老年人、患者等不同口味的月餅。

  針對兒童市場,商家推出了卡通造型寵物小精靈月餅,十二生肖月餅、補鈣月餅。

  針對肥胖者和糖尿病患者,推出了無糖月餅及低聚糖月餅以及鹹味月餅。

  柳丁松子月餅,口味別樹一格,適合年輕人。巧克力月餅,則受到女性朋友的鐘愛。
2009,我等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11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5-9-6 13:47 | 只看該作者

中秋茶香健康宴

  中秋節臨近,很多酒家不約而同地推出了中秋「團圓宴」,將原本按照傳統習俗最該在家吃的一頓飯「團圓宴」推到酒家裡。雖說應者雲集,但偏偏還就有不少愛在家裡吃「團圓宴」的,在家吃,就要自己做。團圓飯怎麼做?當然是各有個招。瞧,天河區的莫閎理老伯與老伴為中秋時將南回過節的兒女和孫子們準備了一桌家筵。這桌筵席既健康又傳統,可供煮婦們參考。  

  莫閎理老伯與老伴都是潮汕人,二老平時茶不離口;兒子娶的媳婦是福建安溪人,更是愛茶如命,總之,一家人都愛茶。基於這一點,莫閎理老伯與老伴想,團圓飯乾脆以茶菜為主。他們認為,茶菜既健康又新潁。

      桑葉燉母雞

  [原料]

  乾燥桑根片300克,干桑葉30克,老母雞1隻(約1500克),枸杞子2湯匙,當歸少許,米酒300毫升。

  [做法]

  1、將乾燥切塊桑根、干桑葉洗凈,加水煮1小時。

  2、將飛水后的雞塊、枸杞、當歸、米酒放入桑根湯中燉煮50分鐘即可。

      觀音茶香月

  

  [原料]

  麵粉700克,糖漿500克,生油150克,欖仁1000克,白芝麻150克,杏仁500克,瓜子仁500克,桃仁250克,鹽15克,糖1250克,糕粉500克,芝麻醬25克,生抽醬油15克,老抽醬油15克,清水300克,肥肉500克,雞蛋漿適量,鐵觀音茶末50克。

  [做法]

  1、將麵粉篩過後,中間開窩,放進糖漿、生油,搓蟣慍稍鹵ぁ

  2、將五仁料及味料一齊拌虺晌迦氏凇

  3、將月餅皮分成每粒35克,開薄,包上五仁餡160克,用餅模印成形,外皮頂面掃上雞蛋漿。

  4、入爐烤約15分鐘即成。

  [貼士]

  月餅乃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必備傳統食品,此款乃典型廣式月餅品種之一,在其中加入茶粉,其風味別具一格。

  香樟茶葉鴨

  

  [原料]

  雞1隻(大約1500克),鹽10克,大花椒20粒,胡椒粉5克,雞精1克,紹酒50克,江米酒50克,花生油1000克(大約耗100克),甜醬15克,蔥125克,芝麻油25克,荷葉餅15個,熏料500克(香樟樹葉、花茶各50克,柏枝、鋸末200克)。

  [做法]

  1、將鴨宰殺去毛、洗凈,取出內臟。在鴨腹腔先抹花椒、鹽、胡椒粉等味料,鴨皮則塗江米酒、紹酒等味料,並將剩餘的江米酒、紹酒再抹在腹腔中,靜置,腌制半天取出晾乾。

  2、將熏料和蚝缶3份。用木盆1個(高約13厘米)放地上;將熏料1份放入一大碗中,在爐內撿一段燒紅的木炭放入,再將碗置入木盆中央。在木盆口上放一疏眼鐵絲網,將鴨放在其上面。另用一大盆扣蓋上煙熏。經10分鐘后揭開取出土碗,再加入熏料一份,依前法熏7分鐘。最後再依法將鴨色淺的一面朝下熏5分鐘即可。每熏1次,加1次熏料,同時翻動鴨身,以便使熏色均勻。

  3、將熏成深黃色的鴨取出,放入大蒸碗中,上籠蒸3小時,出籠晾涼待用。

  4、鑊置火上,落油燒至六成熱,將鴨放入鑊內炸至皮酥色呈棕紅時撈出,斬切,擺拼入盤,刷些芝麻油即成。

  5、用5克芝麻油與甜醬拌均勻,分成兩份置盤兩端,蔥白切段亦放甜醬邊,供蘸食,配荷葉餅同上。

  [特點]

  經過腌、熏、蒸、炸,色紅油亮,咸鮮香濃,皮酥肉嫩,尤其適宜佐酒。

      茶香排骨段

  

  [原料]

  濃茶1杯,排骨500克,料酒、老抽、生抽、白糖各20克,蔥2棵,姜2片,油25克。

  [做法]

  1、將排骨斬成5厘米長,洗凈抹乾水。

  2、將鑊放火上,添入食油,落蔥、姜爆香,然後放入排骨炒潁偌尤肱ú杓捌淥髦值魑讀現蠊觶詈笥寐鷸蟠笤1小時,撈出上碟即成。

  [特點]

  茶香味道濃郁,味道可口,別有風味。

   五香茶花生

  [原料]

  茶葉15克,花生肉500克,鹽15克,五香粉、雞精、蔥段、姜塊、大料各適量。

  [做法]

  1、將花生肉洗凈,放入鑊中加水適量,並投入其餘配料。

  2、先用大火煮滾,然後轉用細火燜熟至酥爛即成。

  [特點]

  味厚、醇香,選料容易,烹制簡便,乃一款家常風味小食品。

      綠茶沙拉筍

  

  [原料]

  竹筍900克,綠茶粉2茶匙,沙拉醬1包,花生粉適量。

  [做法]

  1、將竹筍洗凈,連外殼用冷水以大火煮開,改用小火繼續煮約50分鐘至熟,去掉外皮切成塊狀裝盤,放涼後置冰箱內冷藏。

  2、將綠茶粉和沙拉醬、花生粉拌勻,置入擠花袋中。

  3、食用前將涼筍取出,用擠花袋將醬料擠到筍塊上即成。

      小吃水果盤

  將芋頭、菱角、田螺、香蕉、柿子、油甘子、青欖、沙田柚等備好,擺放大盤中。按照傳統習慣,中秋節除了吃月餅,還吃芋頭,芋頭的做法很隨便,只要把小芋頭煮熟了,就盛起來剝皮吃。莫伯說,他家一直有中秋吃芋頭的傳統,一大家子在中秋節的時候,擺上月餅、芋頭、花生和柚子,一邊賞月一邊剝著芋頭吃,談天說地,很快樂
2009,我等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12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5-9-6 13:48 | 只看該作者

星級美食放心行先

     星級話月

  近年,我們身邊的食材像是對人類的不文明養殖進行控訴,鬧起了革命,尤以雞鴨鵝魚豬牛羊為甚,先前牛與「口蹄症」、「瘋牛症」,雞與「H5N1」扯上了關係,眼下豬又與「豬鏈球菌」、魚與「孔雀石綠」等聞所未聞的病症拉扯不清。人們不禁要問:如今吃什麼才是安全呢?

  偏偏在臨近的中秋節里,團圓吃飯又是其中的主題。想想,若是因為食材安全問題而不能開懷地、放心地吃個一年到頭難得的團圓飯,那是多麼掃興的事啊!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廣州市內部分星級酒店、大廈對食材貨源都有嚴格的把關,這就從第一步杜絕了劣質食材流入的可能,另外,對食物的處理也有嚴格的衛生標準,從而保證了出品的安全性。儘管一提到「星級」,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貴」,但據記者打探,一些有信譽保證的星級酒店、大廈也走群眾路線,菜價定得合理、實在,性價比頗高,並不如我們想象中那般漫天要價,有的還不加收服務費呢。

  這年頭,吃得放心比吃得實惠更重要。想兩者兼得?看看以下的推薦吧。(文/梁鈺婕 圖/關嘉瑩)

  

  紙鍋芋絲菇菌鶉蛋

  

  南瓜瓊漿海參魚肚

  

  惠聚百福

  要尋找放心又實惠的星級美食,「廣東大廈」絕對能名列其中。作為廣東省政府的指定接待點之一,其對出品質量和出品衛生向來有嚴謹的把關,那可是吃得出的放心和信心。別以為接待點的菜肴就中規中矩、價錢高不可攀,近日一探,大廈餐飲部師傅製作出的新菜緊跟健康的主題,還在器皿、擺盤上花足了心思,菜價也十分實惠,像「芝士芥菜煮南瓜」,既創新又抵食,25元的菜價與大多食肆弄一個青菜要十來二十元相差無幾。

      美食推薦

  紙鍋芋絲菇菌鶉蛋、紙鍋魚肚餃,日式的器皿、中式的內容,一改湯水菜多用鑊仔、煲仔盛載的傳統,為菜肴增添了幾分優雅。前者清爽可口,鵪鶉蛋煮熟后再一開為二,比窩蛋更有型格;後者以魚肚為餃皮,包上百花餡,營養爽口,更現心思。

  南瓜瓊漿海參魚肚、芝士芥菜煮南瓜,無論是前者的將南瓜攪打成蓉,與海參、魚肚、鮮大麥同熬成羹,還是後者的將南瓜與芥菜、芝士進行中西合壁,都離不開健康的主題。

  脆口惹味菜盞,普通的炒粒粒用絲網包裹吃,馬上突顯出新意來,更添香脆口感。

  「惠福」大酒店在中秋期間特別推出六款從388元(4至6位用)到1688元(10至12位用)不等的套餐應節,以套餐形式出現,為客人點菜省卻了不少麻煩。況且,以星級酒店來計,套餐的性價比頗高。

      部分套餐:

  鴻運妙齡金豬、生灼竹節蝦、海皇魚肚羹、蒜蓉粉絲蒸元貝、特色牛仔骨、鮮百合炒日本中谷、惠福真味雞、濃湯鮮淮山浸花膠、清蒸老虎斑、千姿菇扒時蔬、香酥雞蛋撻、蜜汁叉燒酥、紅豆沙湯丸、合時生果盤(1298元/席,10~12位用)

      貼心提示:

  「惠福」的月餅也很有特色,除以國粹―――面譜為月餅盒面設計來突出文化品味外,還在內涵上做文章。如「惠聚百福」(168元)由1大4小五個月餅組成,大月餅以金翡翠、白蓮蓉和8個蛋黃為餡,分成兩層,一層翠綠一層雪白,很是少見;而「天子一號」(138元)雖是五仁火腿月,卻以檸檬葉代替一般五仁月慣用的陳皮和桔餅,令月餅吃起來自有一股清香,如此特別,難怪在2001年送上北京給有關領導人吃過後,被賦予了「天子一號」之名了。
2009,我等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13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5-9-6 13:48 | 只看該作者

中秋美食新動向

  江戶忠日本料理

  味純正 色清雅 型精美

  

  最近,一個擁有日式包房、OK廳等100多個座位的「江戶忠」日本料理店在天河區林和西路89號景星酒店19F開業。該店可提供宴會套餐、自助餐、日式火鍋、壽司、刺身、串燒、炸物、卷物等約300個純正的日本菜肴,並有58元/位、80元/位日式自助餐服務(現點現做)。所有料理均由經驗豐富的總廚親自主理,味道純正、造型精美、色澤清麗可人,深受日本客人和附近寫字樓的金領、白領們歡迎。

  因「江戶忠」所用原料均為進口,故出品的料理季節性強,味道鮮美,保持原味,清淡不膩。其招牌菜:刺身拼盤、串燒拼盤等讓品嘗過的食客們拍案叫絕。

  「江戶忠」讓人叫好的另一個原因是加工精細,講究色彩的搭配和擺放的藝術化。加上精美的餐具和舒心、優雅的就餐環境,使人在用餐時,不光滿足了飲食要求,還彷彿同時又欣賞了一件件藝術品,得到一種美的享受。

  常吃快餐的繁忙人士,不妨在中秋佳節時,攜同你的愛侶、帶上你的家人和朋友到「江戶忠」,悠閑輕鬆慢慢地、細細地品嘗一餐清雅爽口、賞心悅目的日式料理團圓飯,並在幽雅的環境里放鬆一下身心。(文/圖廖籩)

  

  客家王捧出中秋美食

  

  

  


      古法浸水魚 新穎梅菜卷

  臨近中秋,黃埔豐樂北路的客家王(總店)依據適時健康飲食的原則,為食客準備了古法浸水魚等系列水魚餚和新穎梅菜卷等特色菜。

  水魚系列菜肴的水魚全選之河源萬綠湖中生長了7、8年以上的水魚,每隻重約2500克,試過的食客均說:「這才是以前那種味道的真正水魚,如今吃得到,真是稀罕。」目前水魚系列菜有荷花蒸水魚、紅燜水魚、藥材水魚鍋、古法粥水浸水魚等。因是按照河源鄉下的傳統方法烹制,所以水魚鮮美滑糯、原汁原味,極具滋陰養顏作用。

  梅菜卷是採用梅州地區的梅菜桿切碎后,包入以鯪魚肉製成的皮中,並捲成長卷,入鍋蒸熟后切段,再放進油鍋中略煎即可。吃起來皮脆、肉爽、味鮮香。品嘗過的食客大叫「好吃」。
2009,我等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14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5-9-6 13:49 | 只看該作者

浪漫中秋吃著過

  

  綠島賞月豪華亭

  

  荷蘭牛仔扒

  

  水晶文昌雞

  

  應節芋頭、馬蹄、月餅以及石螺芋頭粥

      中秋爽一番

  中秋除了是自己的節日,大概還是家人的節日、朋友的節日,中秋不與家人共聚、不與朋友暢飲,實在有點對不起他們。如果是要熱烈地度過中秋節的話,記者推薦到流花湖公園的流化粥城消遣一番。

  露天的環境就是地利,這是達到「人月兩團圓」境界的關鍵!網上流傳說「一絲微風,半點湖光,十里飄香―――正是流花粥城的粥品。」看了圖增詩情畫意,倒也不覺矯情。的確,中秋晚上坐在這裡與家人朋友肆意縱情一番,多少豪情衝天起?

  中秋當晚9:00前有足12人用的中秋團圓宴提供,價錢在368~688之間(當然你也可以散點其他菜式),9:00之後就是宵夜時間,有中秋賞月小吃供應,當中包括月餅、芋頭、菱角、花生、風栗,風味十足,當然不能少的就是這裡的粥,一鍋石螺芋頭粥就把記者迷倒了,不能不暗捏一把汗!這裡的酒也很便宜,宵夜百威12元1支,買2送1。

  最要命是這裡23個半小時開放,你可以吃到日出東方才拍拍屁股回家睡大覺!

  688元團圓宴菜式:生灼游水蝦、潮式滷水拼盤、家鄉特色炒肚仁、雲南小瓜炒豬爽肉、金栗魚肚羹、水晶文昌雞、蜜汁風鱔球、清蒸水庫魚頭、蚝皇雙菇扒西生菜、擂沙湯丸皇、鴛鴦饅頭、中秋佳品地址:流花路流花公園西苑

      西式大餐迎中秋 

  如果中秋看不到月亮,大概是會失望透頂,一邊欣賞月色一邊品嘗佳肴美食還有一邊與人竊竊絲語,這就是浪漫透頂。要看到月光,公園一定是個不錯的選擇,如果是這樣,就選擇綠島西餐酒廊吧,它的八間店都在公園內,佔盡地利優勢,中秋不去那裡消費有點對不起自己。

  記者為廣大的食客探路,到了綠島的蘭圃店,就在蘭圃公園裡面,環境好到沒話說,蒼翠的大樹,曲徑的小路,隱沒在公園裡的店,單用嘴說就誘惑力十足,加上中秋晚上的月光與不用大肆渲染的氣氛,一切盡在不言中啦……聽店家介紹,流花公園店、麓湖公園店和雕塑公園店,更是賞月的首選之地。

  中秋當天的菜譜會經過特別設計,既會有平常的菜式,還會有一些廚師的精選菜式,方便情侶和一些三口子的賞月品美食的需要。記者在探路的時候還打聽到,到了9月底,綠島還會舉行瑞士美食節,廣州的好吃人士可能只留意到義大利、法國美食,但是最近瑞士美食也到了發芽成長的狀態,聽說那裡的烹調技術很高,集義大利法國兩地之長再加以提升,菜式味道一流,當然聽得記者心思思,簡直想日子直奔9月底。呵呵……一切就拭目以待吧!

      觀鷺賞月迎中秋

  流花湖畔的觀鷺台,除了能欣賞流花湖的蔥綠以及鳥語花香的美景外,還可以在中秋之際欣賞那皎皎明月,實是一番美景。到這裡品嘗特色美食也是必不可少的,除了著名的秘制魚頭窩外,正宗客家廚師烹制的東江鹽雞、八寶鴨、宮庭秘制乳鴿、甜酸鳳雞煲都是不容錯過的美味菜式。(關嘉瑩)

      老字號迎中秋

  一向有出品保證的老字號是市民中秋團圓飯的首選之地,不少市民更是吃過了今年就直接訂明年。如以「蓮蓉第一家」著稱的蓮香樓,大多數房間已被訂購,目前尚余大廳的部分位置,想定位的話就要趕快了。據餐飲部介紹,中秋節將推出多款不同檔次、人數的宴席待客,考慮到市民消費漸趨理智,宴席最低價定為380元,且以份量精緻、品種多樣為主。同時,在菜式的設計上,突出蓮香樓的特色,「荷香蓮蓬肉」、「沙姜霸王雞」、「長生不老湯」、「蓮香小炒王」等暢銷菜都能在宴席中佔一席之地。地址:廣州市第十甫路(梁鈺婕)

      土豆節迎中秋

  中秋雖是我國傳統節日,但現代人總喜歡嘗新鮮,若這天到些異國風情的餐廳進餐,也可領略到異國的團圓。廣州蕉葉就是一個好介紹,這裡除了馳名的咖哩蟹外,數百款的東南亞菜式也能讓你食指大動,更有熱情澎湃的歌舞表演讓你釋放能量。中秋節期間,蕉葉還主推「動感活力土豆節」,香草炸羊肉薯餅、脆皮薯茸鵪鶉蛋、錫紙薯球魚等均是蕉葉大廚特意挑選的代表不同喻意的應景菜式,不可不試哦!
2009,我等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15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5-9-6 13:49 | 只看該作者

金秋美食月海上見風情

  

  當酒吧在20世紀末的中國城市漸成氣候,越來越多的人終於認識到酒吧不僅僅有酒有人有音樂,還有文化。據說北京是全國酒吧最多的地方。不管是最初的三里屯,現在的后海、女人街、798廠,還是散落在全市大街小巷的「散兵游勇」,越來越多不同文化背景酒吧人的加盟,讓酒吧更文化,更個性。如今,每個酒吧都找到了或尋找著自己的生存理由。

  2004年春末,一個土生土長的上海人來到北京,創風格餐吧,反讀「上海」,定名海上。餐吧以經營特色上海小點為主,以特色酒飲見長,裝飾風格追求還原老上海風物人情,企圖於繁華的三里屯酒吧街上鬧中取靜,與附近各色風格餐館、店面相映生輝。

  三里屯北街,建設中的商業樓北衚衕,順著那塊復古風格燈箱上上世紀30年代美女的指示一直向西,你就看見了它―――海上餐吧。而如果你正好迎著夕陽走向「海上」,透過啞金漆柵欄門一望而見青磚石庫門,你有可能產生錯覺,以為到了上海。

  其實,這就是家上海餐吧,而且是復古的老上海。雖然,店主強調並非追隨復古潮流,但由內而外無處不在的懷舊風味卻正迎合了這一時尚。

  海上景

  「海上」由上海人打理,店名讓人一望就聯想到上海,店內裝飾風格也努力還原老上海的風物人情。

  從青磚石庫門到漆色斑駁的木地板,從復古式沙發到明清古典傢具,那些條案、食盒、木製衣帽架、相框,甚至魚池邊隨意放置的木水桶,都透著一個「老」字。只是這「老」並不討厭,倒是可以使人生髮更多想象。

  店內幾乎處處可見老照片。最長的一面牆上,一長溜大幅燈箱片可以從外灘看到南京路。另一面牆上則散落從電影明星阮玲玉到普通人家家族合影的各式老照片。你甚至可以看到國劇大師梅蘭芳20歲時的絕代風華。

  酒吧內的第三面牆被一個「頂天立地」的大書架佔去大半。從泛黃的舊書到油墨氣未退的新本,從70年代老畫報到最新一期時尚雜誌,幾乎可以滿足各種閱讀需求。書架旁一盞落地燈,一把張愛玲式的皮製圈椅。

  在寸土寸金的三里屯,擁有一方院落簡直是奢求,海上沒有辜負這份幸運。啞金漆的柵欄圍住了一個小型的下沉廣場式院落,青磚漫地,錯落的鏤花鐵藝桌椅,抬頭是石庫門洞。院落雖小,卻符合了上海式的精緻。微風拂面的夏夜,坐在院里看星星,聽風鈴和樹葉的合奏,可以讓人做陶淵明般忘卻俗世之想。

  除了店面裝潢,「海上」還著力體現將視覺懷舊進行到底。上海曾是全國電影事業的中心。中國最早也最成氣候的一批電影及電影明星都誕生在上海。店主也充分利用了這個有利背景,購置新式投影機,大銀幕旁的放映表上寫著:9月,《小城之春》《馬路天使》《十字街頭》《漁光曲》……

  海上音

  老上海有老上海的流行曲,老上海有老上海的主旋律,當王家衛用《花樣年華》給老上海定製了符號,周璇和老爵士又再度流行起來。在中國,爵士樂是屬於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的,屬於和平飯店或者百樂門。在海上,復古從金嗓子周璇和納京高(NatKingCole)開始,伊布拉印
2009,我等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16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5-9-6 13:50 | 只看該作者

一個月餅相當兩碗大米飯

  

 
  伴隨著中秋佳節來臨,月餅漸漸成了親朋好友間相互饋贈的佳品。營養專家指出,8類患者切勿食用月餅,否則將危及身體健康,引起疾病發作。

  這8類疾病是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十二指腸潰瘍、膽石症、胃病、胰腺炎。

  月餅按成分分有三類:一類是脂肪和糖分極高。比如雙黃、蓮蓉月餅。另一類是膽固醇偏低,但是糖分很高的月餅。比如五仁月餅、豆沙月餅。還有一種是所謂無糖的月餅,實際上只是不含有蔗糖成分。

  糖尿病患者最忌甜食,不能將月餅當成正餐吃,因為月餅餡兒內多有豆沙或棗泥及豬油,含糖分及脂肪量均很高,外皮的麵粉為球香酥,製作時多添加了很多動物性油脂,若吃過量,血糖馬上會升高,油脂也會攝取過多。若當天吃了月餅,則應減少米飯及油脂的攝取量,以平衡一天的飲食量。即使是「無糖月餅」,也不能多吃。

  無糖月餅是靠甜味劑改善味道,但並不能說月餅中就沒有了糖分。包括水果、蔬菜餡的素食月餅,只要外皮含有澱粉,這些碳水化合物就可能轉化為葡萄糖,從而導致血糖升高。

  高血脂患者要特別注意月餅里的蛋黃,因為膽固醇量較高,一般建議膽固醇的每日攝取量以不超過400毫克為原則,而一個蛋黃約有600至1500毫克,高血脂患者宜少量食用有蛋黃餡的月餅,以免影響病情。月餅大多含高熱量,對於體重過重、肥胖者更應該小心,一個小小的蛋黃酥有250卡,一個4至5兩的月餅熱量有500卡,相當於兩碗米飯。

  老年人和嬰幼兒消化能力較差,過多食用月餅會加重脾胃負擔,引起消化不良和腹瀉等。

      多事之秋益「養氣」

  專家告誡,廣州的初秋,從氣溫上看與夏季的溫度相差不大,但已出現中午熱,早晚涼的氣象,人體免疫和抗病能力下降,稍一著涼,就容易患感冒。因此要根據氣候變化,適當增減衣服,以免身體受涼,傷風感冒。另外,在戶外活動后,要及時擦乾汗。不少人一過立秋,就開始鼻塞、流涕、鼻癢、打噴嚏,這些疾病並不一定全是感冒,過敏性鼻炎也是立秋後的高發病。與此同時,還要預防慢性胃炎和關節炎等慢性疾病。

  如何吃:

      早飯一碗粥晚飯一碗湯

  立秋之後,是冰箱病的高發季節。不少人因為直接食用從冰箱里取出的飲料和食物,頻頻引發胃腸炎等急性病。這是由於經過炎夏的消耗,入秋後,人體的消化功能逐漸下降,腸道抗病能力也減弱,稍有不慎,就可能發生胃腸方面的不適。

  因此,入秋後要格外注意飲食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飲食上,可推行「早飯一碗粥、晚飯一碗湯」,同時,大魚大肉等容易生火的食物盡量少吃,飲食結構以清淡為主。在吃海鮮和燒烤時,一定要注意新鮮度。

   多吃水果預防秋燥

  入秋之後,空氣中的水分子逐漸減少,容易讓人產生口乾舌燥的感覺。一些人還會感到鼻腔似煙道般乾燥,一不小心還出血;喉嚨也痒痒的,頻頻乾咳,有時有少量的粘痰,卻總是咳而不爽;嘴唇最敏感,時常有乾裂的感覺,這就是中醫常說的「燥」,有「燥」就要「養氣」。

  《素問
2009,我等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17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5-9-6 13:51 | 只看該作者

八類病人不宜吃月餅

  

  伴隨著中秋佳節的一天天臨近,月餅漸漸成了親朋好友間相互饋贈的佳品。但人們是否都能無所顧忌地品嘗這類美食?日前,記者就此專程走訪了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消化內科有關專家。據健康報報道,專家指出,8類患者切勿食用月餅,否則將危及身體健康,引起疾病發作。

  這8類疾病是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十二指腸潰瘍、膽石症、胃病、胰腺炎。專家分析認為,

  月餅中含有大量的糖分,會增高人體內的血糖,使胃酸大量分泌。吃月餅過量時,容易引起疾病發作,尤其是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等患者攝食月餅后,月餅中的糖、脂不但會增加血液的黏度,加重心臟缺血程度,誘發心肌梗死,還可引發急性胰腺炎,出現劇烈腹痛、胃痛,對胃十二指腸潰瘍面癒合不利。糖尿病人還會因血糖過高引發心腦血管病變,腎臟病變及神經病等併發症。

  專家告誡,有上述病症患者應少食或不食月餅,親朋及家人團聚可採用其他方式慶賀,以免因「嘴饞」誘發疾病而得不償失。
2009,我等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18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5-9-6 13:51 | 只看該作者

月餅最好配茶吃

  

  

  


  新華網香港8月28日專電(記者劉冬傑)中秋節前夕,各色月餅 成了香港市場的主角。但月餅的糖、油、膽固醇的含量極高。香港醫生認為,月餅是不健康食品,市民不宜多吃。而且,在品嘗月餅的同時,為保持健康,最好配中國的傳統飲料――茶。

  據分析,吃一個雙黃白蓮蓉月餅,相當於吃一盤粟米肉丁炒飯和一碗羅宋湯加一杯涼奶茶的熱量。

  香港養和醫院糖尿病中心主任盧國榮認為,吃月餅時配一杯熱茶是個不錯的選擇。他認為,茶可吸收月餅裡面的油,減少積食的概率。但他同時又提醒有胃結石的患者,不要過多喝茶,因為茶的某些成分會令患者病情惡化。

  盧國榮認為,患高血脂及糖尿病的人更應少吃月餅。他說,近年流行的低糖月餅未必較普通月餅健康,因為低糖月餅的油及脂肪含量仍然很高。他提醒市民要看清楚月餅的卡路里含量。盧國榮說,食用月餅后的1個小時內,人體製造的血糖最高,如果選擇在此時做運動,有助於消耗過多的熱量。另外,吃燕麥片等高纖維食品也有助於消化月餅。

  而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註冊中醫勞沛良則表示,熱普洱茶有助於人體分解膽固醇,是消滯佳品。吃月餅后,喝杯熱普洱茶,也便於消化。
2009,我等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19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5-9-6 13:51 | 只看該作者

1天不宜吃超過1個月餅

 一個月餅含糖量高達13茶匙,超出人體一天所需的糖份,保健促進局建議,一天不宜吃超過一個月餅。

    中秋節快到了,各式各樣的月餅也上市了。

    一些愛吃月餅的人,在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可能會以月餅作為正餐的食物,一天吃上好幾個。

    保健促進局營養師曾美願受訪時說,一個重約180克的月餅,熱量高達800卡路里,相等於3碗白飯的熱量。

    有的愛吃月餅的人認為:「既然一個月餅的熱量,和3碗白飯相等,我就不吃飯,吃月餅代替白飯就行了。」

    曾美願說,這是不正確的。

    「人們即使再愛吃月餅,也不宜以月餅代替正餐,因為一個月餅的糖份和總脂肪含量比白飯高出許多。」

    她說,一個人一天的糖份攝取量不宜超過10茶匙,一個月餅的糖份就高達14茶匙了,如果一天吃一個月餅,就超出了人體一天所需的糖份。

    此外,人體一天所攝取的總脂肪不宜超過13茶匙,一個月餅的總脂肪含量,就高達6茶匙了。

    「不過,月餅是一年只有一次機會品嘗的應節食品,人們也不需要被我所提供的這些數據嚇著,不敢好好享用月餅。」

    曾美願建議,吃月餅,不要過量,最好不要一個人「獨食」,應該把一個月餅切成小塊,和親友們分享,才不會攝取過量脂肪和糖份。

    公眾也受促不要把月餅代替水果,作為餐后甜點,因為一般月餅的纖維含量太少了,無法取代水果。

    「如果我們在家自己烹制月餅的話,最好是加入更多瓜子、核桃等果仁、增加月餅的纖維含量。」

    商家減少月餅糖份

    現代人重視保健,商家紛紛推出「健康月餅」。

    現代人普遍注重保健,因此,許多人在選購月餅時,不只視月餅是否美味,還注重其營養含量。

    不過,製作月餅,無論是餅皮或餡料,總得用大量的糖,否則,做出來的月餅,外表不美觀,味道也變了。

    因此,如果要製作出既迎合顧客口味,又有益健康的「健康月餅」,並非容易的事。

    「香味」老闆陳忠華受訪時說,現在人們不喜歡吃太甜的食物,因此,他們在烹制蓮蓉月餅時,從以往100%用蔗糖,改為現在僅70%用蔗糖,30%用葡萄糖,減低月餅的甜度。

    香格里拉酒店中餐行政總廚曾鏡雄說,該餐廳在6年前,已經開始推出一款糖份較少、纖維較高的月餅,月餅的餡料60%是蓮蓉,40%是核桃、干芒果和栗子。

    這款「健康月餅」推出以來,深受顧客歡迎。

    今年,廚師們再接再厲,研究出甜度較低的冰皮月餅製作法。

    「一般冰皮月餅的表皮,得加入香蘭葉糖水。如果我們在煮香蘭葉時,不加入糖,只以清水去煮,這麼一來,冰皮月餅的表皮的糖份就減少了,不再那麼甜膩。」
2009,我等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20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5-9-6 13:52 | 只看該作者

中秋饞月餅 小心血糖升

距離中國的傳統佳節中秋節不到一個月了,中秋節我們喜歡吃月餅,但是這對糖尿病人來說是一個「禁區」,千萬不要樂極生悲。每年中秋節過後,我都會發現我的病人的血糖驟然飆升,一問起來,他們都很不好意思:「到了節日,就管不住嘴巴了。」這等於是在拿自己的身體開玩笑,糖尿病人絕對要與月餅「隔絕」。

    糖尿病人最難熬「饞」關

    56歲的陳伯在得病以後,總喜歡說:「我好想再嘗一嘗月餅的滋味。」「犯饞」是糖尿病人最難克服的難關,但是這一關必須要過―――即使在節日的氣氛中,這一塊小月餅顯得那麼渺小,但是必須記住,它對你的病情所起的作用絕不和它的體積成正比。夏天難以抗拒龍眼、荔枝,秋天難以抵擋月餅,最讓我們擔憂的是,很多病人對此根本感到不以為然。

    糖尿病人一定要嚴格做好飲食控制,一個總原則是進食低糖低熱量食物。首先是科學合理地控制飲食的量,不要吃大量含蛋白質的食物,以免加重腎的負擔。其次要少吃鹽。同等情況下多吃優質蛋白,如雞蛋、牛奶、瘦肉、魚肉等,少吃豆製品類的粗蛋白。此外,糖尿病病人還要注意進水量,多喝白開水或較淡的綠茶。

    除了飲食以外,堅持藥物治療也是糖尿病人的另一個難關。有些病人本來服藥治療效果很好,但是卻擅自停葯,停葯以後,他仍然「自我感覺」很好,於是也不去檢查,一旦出現其他問題了,血糖再升高的時候再治療就會耽誤病情。同時,在臨床中發現部分病人對於注射胰島素有所誤解,總是以為注射多了會產生依賴性,其實胰島素是一種非成癮性藥物,所謂胰島素依賴病是不存在的。

    警惕糖尿病的「後備軍」

    糖尿病發病率越來越高。最新研究提出,對糖尿病人的概念已經不能再依靠以往的血糖標準,因為舊標準中忽略了大批「潛在」的糖尿病人,現在我們提倡健康人群在測試血糖指數時,要把標準定得更加嚴格。對於血糖指數在6~7之間的人群,我們認為是有一定「空腹血糖損害」和「糖耐量低減」的代謝異常人群,這部分人以往被排除在糖尿病人之外,因為他們還未達到糖尿病人的診斷標準即血糖指數大於7以上。

    然而,應該把這類人群看作一個從健康人往糖尿病人發展的「中間階段」。臨床發現,他們中間有近50%都有可能發展成糖尿病人,可以說是糖尿病人的「後備軍」。早檢測、早作干預至少可以延緩他們病情的發展,甚至把他們爭取回到健康人的群體中來,從而節省下大筆的治療費用。

    怎樣才能發現自己的血糖異常呢?由於這種程度的血糖異常根本沒有什麼癥狀,健康人群的常規體檢是比較有效的辦法,每年至少要做一次體檢,隨時關注自己的血糖狀況。

    以下人士要特別做好血糖監測:

    1.有糖尿病家族史且在40歲以上者。

    2.特別肥胖或消瘦者,體重減輕而找不到原因,特別是原來肥胖,近來體重減輕者。

    3.口乾多飲,多食易飢,小便頻多,倦怠乏力者。

    4.易患癤癰,尤其是發生在癤癰發病率較低季節如冬季。

    5.反覆尿路、膽道、肺部或其他感染者。

    6.婦女外陰瘙癢而非滴蟲感染。

    7.有四肢末端感覺障礙,疼、麻等周圍神經炎癥狀。

    8.較早出現白內障或視力減弱者。

    9.間歇性跛行、下肢疼,或下肢潰瘍久不癒合者。

    10.浮腫、蛋白尿,類似腎病綜合征。

    11.早期出現動脈硬化癥狀,如心絞痛、心肌梗塞、腦血管病變(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

    12.出現酮中毒癥狀,厭食、噁心、嘔吐等,甚至一開始即出現昏迷。

    13.分娩巨大嬰兒(體重大於4kg)生產史者。

    14.有妊娠併發症,如多次流產、妊娠中毒症、羊水過多、胎死宮內、死產者。15.有反應性低血糖者。 
2009,我等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1: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