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支持正方.
稍作補充,希望能助你駁倒那個反動的御用文人.
長話短說,簡繁之爭背後其實有著十分複雜的政治背景.
單從文化意義上講,在中國5000年的歷史中,漢字的字體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變化.
隨著時代的變遷,許多漢字消亡了,但同時又有許多新的漢字出現. 歷史上每當發生改朝換代的時候,
都會有新的漢字出現.同時也會有一些漢字被禁止使用或改變字體.可變化同時也是漢字的特
征之一.歷代帝王中就有許多人本身就具有很深的漢字造詣,例如則天武后就親自發明過漢字.
當然其中許多後來被淘汰了.(具體哪些忘記了,希望查一查)
漢字正是因為具有隨時代的變遷而不斷變化的能力,所以才具有了強大的生命力.
再看看,英文又如何? 每一個漢字相當英文的一個WORD,從英式英文到美式英文;從30年代
的英文到現代最新的英文.英文的WORD無不是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地變化著的.
日本也同樣如此,現在日本繼承的漢字也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形.但萬變不離其宗,漢字始終是漢字,懂漢字
的人一眼就能辨認.因為變化是有規則的,而不是亂變.
變化是為了適應時代的需要,是歷史的選擇.因循守舊,不能適應時代變遷的文明是沒有生命力的
還有,行書,草書中使用的漢字也都是變了形的漢字.
為什麼總有一些人,公然無視漢字的特徵,無視漢字的歷史,能夠接受變形后的日本漢字,書法中變了形的漢字,接受英文的變化,而不能接受中國
大陸的簡體字呢? 真正的原因是,當年曾經積極反華的美國人麥克阿瑟上將在1951年4月國會發表的演
講中曾提到,"新中國政府改變漢字就是改變中國文化,就是製造兩個對立集團"的講話,以後就成了反
華勢力從文化上攻擊中國的指南.那些從嚴格意義上講並不能算是文人的御用文人們,如獲至寶般跳出
來以此攻擊中國的文化.一些不明真相者尋找各種借口,亦跟著瞎起鬨.這才是簡繁之爭的政治背景所在.
試問,如果簡單地通過改變漢字字體而使得大多數中國人一夜之間能從不識字者而成為能寫會算的人的
話,還有哪件事能像漢字改革那樣功德無量嗎?
相信,發明了漢字的我們的祖先如果知道,通過改變漢字字體而使得他們的子孫後代降低了文盲率,提高
了文化素養,跟上了時代的變化,那麼他們一定會為我們的簡體字而感到無比的欣慰和驕傲的.
正因為5000年來漢字是不斷變化的,因此以無法考證某字的來歷為借口而妄圖阻礙漢字的
發展,那麼到底是考證某字的來歷重要呢還是跟上時代的步伐重要呢?
那所謂的學者的話根本就是本末倒置,不學無術的無稽之談.
所謂立場不同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