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王下18: 1-37>

[複製鏈接]

3378

主題

3398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270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5-10-1 20: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王下18: 1-37】【以色列王以拉的兒子何細亞第三年,猶大王亞哈斯的兒子希西家登基……。】在列王紀下第十八章中記載了,猶大國希西家作猶大王,希西家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亞述派軍攻取猶大諸城並包圍耶城;亞述軍隊的首領拉伯沙基在城外侮辱猶大人、又褻瀆神。本章首先說到:【以色列王以拉的兒子何細亞第三年,猶大王亞哈斯的兒子希西家登基。他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五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二十九年。他母親名叫亞比,是撒迦利雅的女兒。】「以色列王以拉的兒子何細亞第三年,猶大王亞哈斯的兒子希西家登基。他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五歲」。在希西家的父親亞哈斯三十六歲(16:2),希西家可能只有十二歲,所以由父親攝政十三年,希西家二十五歲時才獨立執政。「在耶路撒冷作王二十九年。他母親名叫亞比,是撒迦利雅的女兒」。在希西家登基之前,他的父親倒行逆施(16:2-4),甚至「用火焚燒他的兒女」(代下28:3),南北兩國都淪為亞述的藩屬國。這些都讓希西家觸目驚心、痛定思痛,促使他立志迴轉向神、復興猶大。【希西家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效法他祖大衛一切所行的。他廢去邱壇,毀壞柱像,砍下木偶,打碎摩西所造的銅蛇,因為到那時以色列人仍向銅蛇燒香。希西家叫銅蛇為銅塊(或譯:人稱銅蛇為銅像)。希西家倚靠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在他前後的猶大列王中沒有一個及他的。因為他專靠耶和華,總不離開,謹守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誡命。】「希西家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就是遵照耶和華的律法作王並治國,所以希西家在神的眼睛里是個好王。「效法他祖大衛一切所行的」,這是對君王的最高評價,在猶大諸王中,只有希西家和約西亞得到了這一好評(22:2)。「他廢去邱壇,毀壞柱像,砍下木偶」。「邱壇」是異教徒建在高地的祭壇(王上11:7);「柱像」是異教石柱(申7:5);「木偶」是亞舍拉女神的木雕像。以色列人進迦南之後,百姓在律法上越來越不嚴謹,開始效法迦南人在邱壇獻祭,拜偶像,現在都被希西家廢去、毀壞,砍下。「銅蛇」是神就叫摩西在曠野所造的(民21:9),當時被蛇咬的以色列人,只要一望銅蛇,就得到痊癒。此時百姓卻將「銅蛇」當成偶像來膜拜,因此希西家把銅蛇打碎了。「希西家倚靠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希西家倚靠耶和華以色列的神作他的保護者與守衛者,並且信靠神的話,而未倚靠任何偶像假神。「在他前後的猶大列王中沒有一個及他的」,所以在猶大諸王中,聖經對希西家的記錄最多(王下十八-二十章等)。「希西家行神眼中看為正的事,效法他祖大衛一切所行的」,這與當時整個時代的趨勢截然相反,在國內外都面臨許多壓力下,而希西家「專靠耶和華,總不離開,謹守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誡命」。「專靠耶和華」,就是緊緊跟隨耶和華。

【耶和華與他同在,他無論往何處去盡都亨通。他背叛、不肯事奉亞述王。希西家攻擊非利士人,直到迦薩,並迦薩的四境,從瞭望樓到堅固城。】「耶和華與他同在,他無論往何處去,盡都亨通」,「無論往何處去」特指在戰役中。「他背叛、不肯事奉亞述王」,亞哈斯曾經向亞述稱臣進貢(16:7-8),但希西家因倚靠神,「不肯事奉亞述王」,就是拒絕向亞述納貢。「希西家攻擊非利士人,直到迦薩,並迦薩的四境,從瞭望樓到堅固城」。「希西家攻擊非利士人」,為要強迫非利士人一起反抗亞述。以革倫王柏地不願背叛亞述,甚至被自己的臣民押解到耶路撒冷囚禁。「直到迦薩並迦薩的四境」,「迦薩」是非利士人五大都市之一, 位於巴勒斯坦的極西南邊,靠近地中海。「從瞭望樓到堅固城」,意思是全境。【希西家王第四年,就是以色列王以拉的兒子何細亞第七年,亞述王撒縵以色上來圍困撒馬利亞;過了三年就攻取了城。希西家第六年,以色列王何細亞第九年,撒馬利亞被攻取了。亞述王將以色列人擄到亞述,把他們安置在哈臘與歌散的哈博河邊,並瑪代人的城邑;都因他們不聽從耶和華他們神的話,違背祂的約,就是耶和華僕人摩西吩咐他們所當守的。】「希西家王第四年,就是以色列王以拉的兒子何細亞第七年」。希西家與何細亞兩位王之間有強烈的對比:在希西家治下,猶大被重新引導到神面前,但同時以色列在何細亞的統治下,卻被擄到亞述去(17:4)。「亞述王撒縵以色上來圍困撒瑪利亞」,亞述軍「圍困撒瑪利亞」三年(17:5)。「過了三年就攻取了城。希西家第六年,以色列王何細亞第九年,撒瑪利亞被攻取了」。「過了三年」即希西家第四年至第六年,「以色列王何細亞第九年,撒瑪利亞被攻取了」,北國以色列滅亡了。「亞述王將以色列人擄到亞述,把他們安置在哈臘與歌散的哈博河邊,並瑪代人的城邑;都因他們不聽從耶和華他們神的話,違背祂的約,就是耶和華僕人摩西吩咐他們所當守的」。北國亡於亞述的主要原因是以色列人對神的悖逆,他們厭棄耶和華律法,跟隨外邦的異教風俗去敬拜假神。神雖然借著先知勸戒他們,他們還是一意孤行,結果神將他們從迦南地趕走,讓他們流落異邦。

【希西家王十四年,亞述王西拿基立上來攻擊猶大的一切堅固城,將城攻取。猶大王希西家差人往拉吉去見亞述王,說:『我有罪了,求你離開我;凡你罰我的,我必承當。』於是亞述王罰猶大王希西家銀子三百他連得、金子三十他連得。希西家就把耶和華殿里和王宮府庫里所有的銀子都給了他。那時,猶大王希西家將耶和華殿門上的金子和他自己包在柱上的金子都刮下來,給了亞述王。】「希西家王十四年」,是指希西家單獨作王第十四年。「亞述王西拿基立上來攻擊猶大的一切堅固城,將城攻取」,「西拿基立」是亞述王撒珥根二世的兒子,他先打敗了巴比倫,然後發動第三次西征,擄掠了腓尼基、非利士,亞述攻陷了亭納、以革倫和拉吉之後,就沿著梭烈谷和以拉谷進攻猶大,攻陷了猶大四十六座城池,並圍困耶路撒冷。「猶大王希西家差人往拉吉去見亞述王」,當時西拿基立的大本營就在拉吉附近。「說:我有罪了!求你離開我,凡你罰我的,我必承當」。「我有罪『表示承認自己不該背叛;「離開我」就是不要繼續攻打我所在的耶路撒冷;「我必承當」表示要繼續向亞述納貢。「於是亞述王罰猶大王希西家銀子三百他連得、金子三十他連得」。亞述大軍已兵臨城下,所以希西家不得不付了一大筆的貢銀,求亞述王離開。「三百他連得」約摺合一萬公斤,「三十他連得」約摺合一千公斤。「希家西就把耶和華殿里和王宮府庫里所有的銀子都給了他」。就是將聖殿和王宮歷年來所積存的現銀都給了他,但仍舊不夠,「那時,猶大王希西家將耶和華殿門上的金子和他自己包在柱上的金子都刮下來,給了亞述王」。「殿門上的金子」聖殿的門是木頭包金(王上6:31-35)。「他自己包在柱上的金子」,在希西家在執政初期,曾經修繕殿柱,將它們包上金子,如今被迫將其刮下來。而貪婪的亞述王是不肯就此撤兵,所以就派出三個領袖,來要求希西家投降。

【亞述王從拉吉差遣他珥探、拉伯撒利,和拉伯沙基率領大軍往耶路撒冷,到希西家王那裡去。他們上到耶路撒冷,就站在上池的水溝旁,在漂布地的大路上。他們呼叫王的時候,就有希勒家的兒子家宰以利亞敬,並書記舍伯那和亞薩的兒子史官約亞,出來見他們。】「亞述王從拉吉差遣他珥探、拉伯撒利和拉伯沙基率領大軍往耶路撒冷,到希西家王那裡去」。「他珥探」是軍隊的統帥;「拉伯撒利」是太監長;「拉伯沙基」是參謀長。「他們上到耶路撒冷,就站在上池的水溝旁,在漂布地的大路上」。「上池」指耶路撒冷西北邊的蓄水池,「漂布地」就是洗衣服的地方。亞述人在這裡要勸說希西家王投降。「就有希勒家的兒子家宰以利亞敬,並書記舍伯那和亞薩的兒子史官約亞,出來見他們」,「家宰」是王宮事務總管;「以利亞敬」是一個忠臣(賽22:20-25);「書記」負責對外文書;「舍伯那」是一個奸臣(賽22:15-19);「史官」負責記錄國家大事並管理重要檔案。希西家向亞述認錯賠款,努力想方法解決問題,但亞述王得寸進尺,要徹底擄走百姓,把希西家逼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但這是神要借著環境催促希西家走向單單倚靠神的信心之路。

【拉伯沙基說:『你們去告訴希西家說,亞述大王如此說:』你所倚靠的有什麼可仗賴的呢?你說有打仗的計謀和能力,我看不過是虛話。你到底倚靠誰才背叛我呢?看哪,你所倚靠的埃及是那壓傷的葦杖;人若靠這杖,就必刺透他的手。埃及王法老向一切倚靠他的人也是這樣。你們若對我說:我們倚靠耶和華我們的神,希西家豈不是將神的邱壇和祭壇廢去,且對猶大和耶路撒冷的人說,你們當在耶路撒冷這壇前敬拜嗎?現在你把當頭給我主亞述王,我給你二千匹馬,看你這一面騎馬的人夠不夠。若不然,怎能打敗我主臣僕中最小的軍長呢?你竟倚靠埃及的戰車馬兵嗎?現在我上來攻擊毀滅這地,豈沒有耶和華的意思嗎?耶和華吩咐我說:你上去攻擊毀滅這地吧!『】「拉伯沙基說:『你們去告訴希西家說,亞述大王如此說」,就是要三位猶大官員向希西家王轉達亞述王的話。「你所倚靠的有什麼可仗賴的呢?」這是反諷的話,意思是說「你沒有什麼可以倚靠」。「你說有打仗的計謀和能力,我看不過是虛話」,是指埃及所承諾的援助不切實際。「你到底倚靠誰,才背叛我呢?」「背叛我」指未兌現向亞述王納貢的承諾。「看哪,你所倚靠的埃及,是那壓傷的葦杖」。希西家王可能在認罰之後不久,要聯合埃及來反抗亞述。埃及尼羅河邊生長著很多蘆葦,外觀看起來強韌結實,但實際上非常脆弱,並不適合做手杖,「壓傷的葦杖」就更加脆弱了。「人若靠這杖,就必刺透他的手」,表示反會遭受其害,「埃及王法老向一切倚靠他的人也是這樣」。「你們若對我說,我們倚靠耶和華我們的神」,就是你們若是申辯說,我們倚靠的是「耶和華我們的神」。「希西家豈不是將神的邱壇和祭壇廢去」,是指希西家王廢除所有偶像假神的祭壇。「且對猶大和耶路撒冷的人說,你們當在耶路撒冷這壇前敬拜嗎?」指希西家王對全民宣告,要單單在耶路撒冷的祭壇前敬拜。亞述人以為這是減少了敬拜神的地點,肯定會得罪神,所以神不可能幫助希西家。「現在你把當頭給我主亞述王」,意思是「與我主打賭」。「我給你二千匹馬,看你這一面騎馬的人夠不夠」。猶大軍隊以步兵為主,能夠騎馬的人確實不多,根本沒有能力抗拒亞述的大軍。「若不然,怎能打敗我主臣僕中最小的軍長呢?」「我主臣僕」指亞述軍將領;「最小的軍長」指全軍中最低階的指揮官。「你竟倚靠埃及的戰車馬兵嗎?」這是嘲笑希西家王竟想倚靠埃及來對抗亞述。「現在我上來攻擊毀滅這地,豈沒有耶和華的意思嗎?」表示亞述王此次前來討伐,乃是出於耶和華神的旨意。「耶和華吩咐我說,你上去攻擊毀滅這地吧」。表示清楚明白得著了耶和華神的命令。

【希勒家的兒子以利亞敬和舍伯那,並約亞,對拉伯沙基說:『求你用亞蘭言語和僕人說話,因為我們懂得;不要用猶大言語和我們說話,達到城上百姓的耳中。』拉伯沙基說:『我主差遣我來,豈是單對你和你的主說這些話嗎?不也是對這些坐在城上、要與你們一同吃自己糞、喝自己尿的人說嗎?『】「希勒家的兒子以利亞敬和舍伯那並約亞,對拉伯沙基說:『求你用亞蘭言語和僕人說話,因為我們懂得;不要用猶大言語和我們說話」。「亞蘭言語」是當時亞述、巴比倫和波斯通行的語言,「猶大言語」是希伯來語的猶大方言。「達到城上百姓的耳中『」。城上百姓」是指在城牆上防守的士兵。這三位猶大官員要求亞述人用亞蘭語說話,免得影響百姓的士氣。「拉伯沙基說:『我主差遣我來,豈是單對你和你的主說這些話嗎?」猶大官員的請求恰好暴露了他們所懼怕的,拉伯沙基趁機轉向一般猶大的軍民喊話。「不也是對這些坐在城上、要與你們一同吃自己糞、喝自己尿的人說嗎?』」吃自己糞、喝自己尿」,是指圍城時,城中百姓的食物與水源斷絕後的慘狀。

【於是拉伯沙基站著,用猶大言語大聲喊著說:『你們當聽亞述大王的話!王如此說:』你們不要被希西家欺哄了;因他不能救你們脫離我的手。也不要聽希西家使你們倚靠耶和華,說耶和華必要拯救我們,這城必不交在亞述王的手中。『不要聽希西家的話!因亞述王如此說:「你們要與我和好,出來投降我,各人就可以吃自己葡萄樹和無花果樹的果子,喝自己井裡的水。等我來領你們到一個地方與你們本地一樣,就是有五穀和新酒之地,有糧食和葡萄園之地,有橄欖樹和蜂蜜之地,好使你們存活,不至於死。希西家勸導你們,說耶和華必拯救我們;你們不要聽他的話。列國的神有哪一個救他本國脫離亞述王的手呢?哈馬、亞珥拔的神在哪裡呢?西法瓦音、希拿、以瓦的神在哪裡呢?他們曾救撒馬利亞脫離我的手嗎?這些國的神有誰曾救自己的國脫離我的手呢?難道耶和華能救耶路撒冷脫離我的手嗎?『】「於是拉伯沙基站著,用猶大言語大聲喊著說:『你們當聽亞述大王的話!王如此說:『你們不要被希西家欺哄了,因他不能救你們脫離我的手」。這裡拉伯沙基直接對猶大老百姓喊話,企圖削弱猶大的軍民對君王的信賴,使他們對希西家失去信心。「也不要聽希西家使你們倚靠耶和華,說耶和華必要拯救我們」,這是企圖減低猶大的軍民對耶和華神的倚靠,懷疑神是否真的會出手拯救他們。「這城必不交在亞述王的手中『」,是指耶路撒冷城不得保全。「不要聽希西家的話,因亞述王如此說:『你們要與我和好,出來投降我」,這是勸說猶大投降亞述。「各人就可以吃自己葡萄樹和無花果樹的果子,喝自己井裡的水」,是指得以保全性命,平安度日。「等我來領你們到一個地方與你們本地一樣」,把戰敗國居民強制遷移是亞述的慣用伎倆。「就是有五穀和新酒之地,有糧食和葡萄園之地,有橄欖樹和蜂蜜之地,好使你們存活,不至於死」,這是說新的地方有糧食、酒和葡萄園,不過是說的好聽點,事實上就是迫離家園、放逐邊地。「希西家勸導你們,說耶和華必拯救我們;你們不要聽他的話,列國的神,有哪一個救他本國脫離亞述王的手呢?」當時亞述大軍所向無敵,列國聞風披靡,所以這話並非言過其實。「哈馬亞珥拔的神在哪裡呢?」哈馬」原屬亞蘭,「亞珥拔」是亞蘭北部的一個城鎮。「西法瓦音、希拿、以瓦的神在哪裡呢?」「西法瓦音」位於巴比倫的北方;「希拿」在巴比倫某地。「以瓦,原屬亞蘭。「他們曾救撒瑪利亞脫離我的手嗎?」「撒瑪利亞」指北國以色列。「這些國的神有誰曾救自己的國脫離我的手呢?」上面所列各地區均淪於亞述鐵蹄之下,無一倖免。「難道耶和華能救耶路撒冷脫離我的手嗎?『」他將列邦的偶像假神與耶和華真神相提並論,這是極大的侮辱,因此神必出手顯為聖。

【百姓靜默不言,並不回答一句,因為王曾吩咐說:『不要回答他。』當下,希勒家的兒子家宰以利亞敬和書記舍伯那,並亞薩的兒子史官約亞,都撕裂衣服,來到希西家那裡,將拉伯沙基的話告訴了他。】「百姓靜默不言,並不回答一句,因為王曾吩咐說:『不要回答他』」。希西家已知道亞述將領會來「喊話」,所以事先要百姓沉默以對。「當下,希勒家的兒子家宰以利亞敬和書記舍伯那,並亞薩的兒子史官約亞,都撕裂衣服,來到希西家那裡,將拉伯沙基的話告訴了他」。希西家的官員都「撕裂衣服」,表示他們聽了拉伯沙基這番既侮辱人、又褻瀆神的話,心裡非常震驚和激動,他們就回去稟告王。在這樣的國難當前,身為一國之君的希西家,他只有兩種選擇,要麼投降亞述,要麼倚靠耶和華。感謝主!在下一章中我們看到,希西家因他選擇依靠神,就經歷到不可思議的神跡!同樣今天在我們依靠神時,也會有考驗來到,也會有仇敵的攻擊。為此,願我們今天面對考驗時,都要學習安靜,謙卑來到神面前求告祂,並相信唯有神是我們的倚靠!阿們!

www.biblestudy-xbss.com  聖經分卷分章註解  霞步思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6 06: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