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示巴的叛亂和死亡>

[複製鏈接]

3278

主題

3298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15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5-7-31 20: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示巴的叛亂和死亡>
讀經【撒下20: 1-26】【在那裡恰巧有一個匪徒,名叫示巴,是便雅憫人比基利的兒子。他吹角,說:'我們與大衛無分,與耶西的兒子無涉。以色列人哪,你們各回各家去吧!'……。】在撒母耳記下第二十章中記載了,示巴的叛亂和死亡。因示巴蠱惑以色列人叛亂,大衛就命亞瑪撒招聚猶大人平亂;約押在追擊示巴途中殺害亞瑪撒;約押在城內聰明婦人幫助下獲示巴首級;最後講到大衛國度新的行政組織。本章首先說到:【在那裡恰巧有一個匪徒,名叫示巴,是便雅憫人比基利的兒子。他吹角,說:『我們與大衛無分,與耶西的兒子無涉。以色列人哪,你們各回各家去吧!』於是以色列人都離開大衛,跟隨比基利的兒子示巴。但猶大人從約旦河直到耶路撒冷,都緊緊跟隨他們的王。】「在那裡恰巧有一個匪徒,名叫示巴,是便雅憫人比基利的兒子。他吹角,說:『我們與大衛無分,與耶西的兒子無涉。以色列人哪,你們各回各家去吧!』」一個「便雅憫人比基利的兒子」,他被稱為「匪徒,名叫示巴」,他利用北方十個支派與猶大支派之間的爭吵煽動叛亂。以色列人不久之前還為著「請王回來」大發熱心,還強調自己「與王有十分的情分」,現在卻因著猶大支派幾句強硬的話和示巴的幾句挑撥,馬上「都離開大衛,跟隨比基利的兒子示巴」。而猶大支派率先支持押沙龍叛亂,在迎接大衛的事上也拖拖拉拉,現在卻為了顯示比其他支派「更硬」,反而「緊緊跟隨他們的王」。然而十二個支派的決策都是根據自己的感情、自尊和利益,而不是根據神的旨意,所以說變就變。如果我們的信仰也是只根據理智、情感和意志,而不是紮根在神的話語上,信心也會起起伏伏,事奉也會忽冷忽熱,讓別人影響自己對神的順服,結果是【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弗4:14)【大衛王來到耶路撒冷,進了宮殿,就把從前留下看守宮殿的十個妃嬪禁閉在冷宮,養活她們,不與她們親近。她們如同寡婦被禁,直到死的日子。】大衛回到耶路撒冷之後,「十個妃嬪」,因她們都曾經被押沙龍玷辱,所以大衛不能重新接納她們,而是安排她們終身禁閉在冷宮,但負責為她們養老。

【王對亞瑪撒說:'你要在三日之內將猶大人招聚了來,你也回到這裡來。'亞瑪撒就去招聚猶大人,卻耽延過了王所限的日期。大衛對亞比篩說:'現在恐怕比基利的兒子示巴加害於我們比押沙龍更甚。你要帶領你主的僕人追趕他,免得他得了堅固城,躲避我們。『約押的人和基利提人、比利提人,並所有的勇士,都跟著亞比篩,從耶路撒冷出去追趕比基利的兒子示巴。】「王對亞瑪撒說:'你要在三日之內將猶大人招聚了來,你也回到這裡來『」。「亞瑪撒」是押沙龍叛軍的元帥。在撒母耳記下19:13里,大衛答應過,要立亞瑪撒作他的元帥,代替約押。所以大衛現在立刻給亞瑪撒機會,讓他表現他對大衛王朝的效忠。「三日之內」,已經足夠使亞瑪撒召聚猶太人。所以「耽延過了王所限的日期」,表明亞瑪撒不是一位很稱職的元帥,所以沒有及時回報大衛。在這個叛黨勢力愈來愈大的時候,大衛必須爭取時間,才能減少損失。所以大衛當機立斷實行預備方案,他「對亞比篩說:'現在恐怕比基利的兒子示巴加害於我們比押沙龍更甚。你要帶領你主的僕人追趕他,免得他得了堅固城,躲避我們『」。大衛直接派亞比篩率兵追擊示巴,因為約押已經被免去元帥職位(19:13)。亞比篩就帶著他那一批一直跟在他身邊的部隊和外籍兵團,馬上出去追趕示巴。「約押的人和基利提人、比利提人,並所有的勇士,都跟著亞比篩,從耶路撒冷出去追趕比基利的兒子示巴」。「基利提人、比利提人」是大衛的近身侍衛,大衛把自己的衛隊都派出去了,表明耶路撒冷已經成為空城,當時的形勢非常嚴峻而急迫。

【他們到了基遍的大磐石那裡,亞瑪撒來迎接他們。那時約押穿著戰衣,腰束佩刀的帶子,刀在鞘內;約押前行,刀從鞘內掉出來。約押左手拾起刀來,對亞瑪撒說:'我兄弟,你好啊!'就用右手抓住亞瑪撒的鬍子,要與他親嘴。亞瑪撒沒有防備約押手裡所拿的刀;約押用刀刺入他的肚腹,他的腸子流在地上,沒有再刺他,就死了。約押和他兄弟亞比篩往前追趕比基利的兒子示巴。】「他們到了基遍的大磐石那裡,亞瑪撒來迎接他們」。「基遍」在耶路撒冷北面便雅憫支派境內,離耶路撒冷只有三個小時的路程。「亞瑪撒來迎接他們」,表明亞瑪撒的軍隊已經先到一步,其實並沒有耽誤召聚猶太人的任務,只是沒有及時報告大衛。因大衛以亞瑪撒取代約押為元帥,這給約押帶來很深的傷害,結果暴躁且權利慾強烈的約押因著嫉妒和怨恨,就用像以前殺押尼珥的詭計來殺害亞瑪撒。可見約押是個手段陰險和嫉妒心很強的人。【有約押的一個少年人站在亞瑪撒屍身旁邊,對眾人說:'誰喜悅約押,誰歸順大衛,就當跟隨約押去。'亞瑪撒在道路上滾在自己的血里。那人見眾民經過都站住,就把亞瑪撒的屍身從路上挪到田間,用衣服遮蓋。屍身從路上挪移之後,眾民就都跟隨約押去追趕比基利的兒子示巴。】「有約押的一個少年人站在亞瑪撒屍身旁邊,對眾人說:'誰喜悅約押,誰歸順大衛,就當跟隨約押去『」。亞瑪撒一死,他招聚的兵士便無人率領,因此約押派少年人守在亞瑪撒的屍旁,呼籲亞瑪撒的部下轉而跟從約押,並讓人以為亞瑪撒被殺是因為他背叛了大衛。因此「眾民就都跟隨約押去追趕比基利的兒子示巴」。這時統領軍隊的權柄再次落到了約押手中,約押就做了元帥,亞比篩就從軍隊的指揮地位降了下來。隨後這個追趕示巴的軍事行動就由約押來帶兵,大家都來跟隨約押。

【他走遍以色列各支派,直到伯瑪迦的亞比拉,並比利人的全地;那些地方的人也都聚集跟隨他。約押和跟隨的人到了伯瑪迦的亞比拉,圍困示巴,就對著城築壘;跟隨約押的眾民用錘撞城,要使城塌陷。】「他走遍以色列各支派,直到伯瑪迦的亞比拉,並比利人的全地;那些地方的人也都聚集跟隨他」。示巴「走遍以色列各支派,直到伯瑪迦的亞比拉」。「伯瑪迦的亞比拉」,是加利利海以北四十公里的一個大城,和但這個城市很靠近。就是以色列最北邊的一個城市。也就是說,示巴已經四處引誘人加入反叛的行列,一直到以色列最北邊了。而且「那些地方的人也都聚集跟隨他」。如果不及時解決,神的國度很快又要分裂。「約押和跟隨的人到了伯瑪迦的亞比拉,圍困示巴,就對著城築壘。跟隨約押的眾民用錘撞城,要使城塌陷」。「圍困示巴,就對著城築壘」,這是攻城的辦法。他們在城牆對面堆砌一個和城牆一樣高的土堆,然就可以搭橋進到城裡。「「用錘撞城」,就是用很重的東西擊打城牆,要把城牆撞倒,只要進了城,進攻就容易了。

【有一個聰明婦人從城上呼叫說:'聽啊,聽啊,請約押近前來,我好與他說話。'約押就近前來。婦人問他說:'你是約押不是?'他說:'我是。'婦人說:'求你聽婢女的話。'約押說:'我聽。'婦人說:'古時有話說,當先在亞比拉求問,然後事就定妥。我們這城的人在以色列人中是和平、忠厚的。你為何要毀壞以色列中的大城,吞滅耶和華的產業呢?'約押回答說:'我決不吞滅毀壞,乃因以法蓮山地的一個人比基利的兒子示巴舉手攻擊大衛王,你們若將他一人交出來,我便離城而去。'婦人對約押說:'那人的首級必從城牆上丟給你。'婦人就憑她的智慧去勸眾人。他們便割下比基利的兒子示巴的首級,丟給約押。約押吹角,眾人就離城而散,各歸各家去了。約押回耶路撒冷,到王那裡。】「有一個聰明婦人從城上呼叫說:』聽啊,聽啊,請約押近前來,我好與他說話『」。因示巴所帶領的人,根本無法抵擋約押所帶領的精銳部隊,眼看城將被攻破,到時全城百姓都將被以參與叛亂的罪名屠殺,此時一個聰明婦人呼叫要與約押說話。當婦人看見約押后就對他說:「古時有話說,當先在亞比拉求問,然後事就定妥。我們這城的人在以色列人中是和平、忠厚的。你為何要毀壞以色列中的大城,吞滅耶和華的產業呢?」她先用典故說,這城的居民是有智慧的,而且向來愛好和平,是最忠誠的城。接著問約押,為什麼要毀滅以色列中的大城?並且提醒約押摧毀這城,等於是「消滅耶和華的產業」,這樣只會引起更多的不滿,對約押和大衛一點利益都沒有。約押聽了之後,隨即表示絕對不會摧毀該城,只要把躲藏在城內比基利的兒子示巴交出來,就會下令撤軍。婦人一聽,隨即表示會將示巴的頭從城牆上丟下去給約押。這聰明的女人回去向城內的居民獻策,城裡的居民果真將示巴的頭砍下來丟給約押。而約押也依照約定率領軍隊回去。結果示巴的叛亂很快就被平息,他死於一婦人之手,成為人生大辱,這就是背叛者應有的下場!而「約押回耶路撒冷,到王那裡」,閉口不提殺害亞瑪撒的事,以為成功地平定了叛亂,就能逃脫該得的處分。此時大衛還沒有完全脫離肉體的軟弱,即使是處置約押,也摻雜著公報私仇的因素。一直到他臨終的時候,大衛才完全脫離了肉體的轄制,不再介意約押的頂撞和殺子之仇,而是清楚地交代所羅門:「不容他白頭安然下陰間」(王上2:6),不是因為他頂撞自己,也不是因為他殺了押沙龍,而是因為他「殺了以色列的兩個元帥」(王上2:5)。

【約押作以色列全軍的元帥;耶何耶大的兒子比拿雅統轄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亞多蘭掌管服苦的人;亞希律的兒子約沙法作史官;示法作書記;撒督和亞比亞他作祭司長;睚珥人以拉作大衛的宰相。】「約押作以色列全軍的元帥;耶何耶大的兒子比拿雅統轄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約押在平定了示巴的叛亂以後,恢復了元帥的職位。這裡所記的是大衛恢復王權以後,重新組織行政機構,謀求國家的發展。新設了「掌管服苦」制度,更換大臣等。這與大衛建國初期基本相同,表明大衛的國度恢復了秩序。而示巴趁以色列人與猶大人爭執,就煽動以色列人離開大衛,背叛他。示巴的背叛若成功,大衛的國度就必受很大的損失。但士巴被約押輕易擊潰,示巴的反叛很快就被平息,他自己也死於一婦人之手,成為人生大辱,這就是背叛者應有的下場!可見製造分裂的人,他的結局是悲慘的,代價是大的!因為士巴在神的百姓中製造分裂,這是神所嫉恨的,所以神必要拆毀!在馬太福音15:13中記載:【耶穌回答說:'凡栽種的物,若不是我天父栽種的,必要拔出來。'】因此今天我們在神面前要很小心,我們所說的話、所作的事,如果不是照著神的旨意,或不是出於天父所栽種的,有一天都要被拔出來。但願我們都要有這樣的看見,也能被提醒!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0: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