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俄遠東8.8地震引爆海嘯警報 環太平洋警戒升級 史上十大強震回顧 2、情況急變 劉源為啥突然離京 3、北京故宮、天壇淹水 風水師:大凶之兆

[複製鏈接]

1852

主題

1954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6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本帖最後由 IreneLambert878 於 2025-7-31 08:32 編輯



俄遠東8.8地震引爆海嘯警報 環太平洋警戒升級 史上十大強震回顧(圖)

俄羅斯遠東強震引發海嘯
2025年7月30日清晨,俄羅斯遠東堪察加半島外海於台灣時間上午7時25分,發生規模8.8的超強地震。震央位於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市東南東方約119公裏海域、震源深度約20.7公里,為當地自1952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地震。這場強震不僅震撼俄國千島群島北部的幌筵島,並引發最高達五公尺的海嘯,波及日本、美國、夏威夷、加拿大及中南美洲等環太平洋多地。官方與媒體畫面顯示,北庫里爾斯克鎮部分地區已被海水淹沒,所幸居民多數及時疏散,傷亡有限。圖為2025年7月30 日,秘魯卡亞俄省拉蓬塔發布海嘯警報,碼頭停泊的船隻。 俄羅斯東海岸發生 8.8 級大地震,秘魯發布海嘯警報,關閉了其121 個太平洋港口中的 65 個。

2025年7月31日    作者:楊天資編譯

2025年7月30日清晨,俄羅斯遠東堪察加半島外海於台灣時間上午7時25分,發生規模8.8的超強地震。震央位於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市東南東方約119公裏海域、震源深度約20.7公里,為當地自1952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地震。這場強震不僅震撼俄國千島群島北部的幌筵島,並引發最高達五公尺的海嘯,波及日本、美國、夏威夷、加拿大及中南美洲等環太平洋多地。官方與媒體畫面顯示,北庫里爾斯克鎮部分地區已被海水淹沒,所幸居民多數及時疏散,傷亡有限。

海嘯警報橫掃環太平洋 各國緊急撤離
地震發生后,俄羅斯、日本、美國夏威夷及西岸、中美洲、紐西蘭等太平洋沿岸國家陸續發布海嘯警報。日本氣象廳自上午7時37分起,對北海道太平洋沿岸、青森、岩手、宮城等地區先後發布「海嘯注意報」及更高等級的「海嘯警報」,敦促超過200萬人撤離。岩手縣久慈港測得1.3公尺高海嘯,北海道、青森、宮城等地也陸續監測到10公分至80公分不等的海嘯。宮城縣石卷港、鹿兒島縣種子島等地也觀測到明顯海水異動。

隨著警報響起,日本放送協會(NHK)緊急中斷原有節目,主播以嚴肅口吻不斷呼籲「海嘯來了!快逃!」,提醒民眾立刻前往高處避難。早晨上班、上學時段,民眾紛紛從沿海地區撤離,部分地區出現交通壅塞。據報,三重縣一名58歲婦女疑似在駕車撤離時不慎墜落懸崖身亡,另有部分民宅及港口設施受損。

美國夏威夷州則於地震發生后響起海嘯警報,民眾迅速撤離海岸,城市主要道路擠滿車輛,一度交通癱瘓。總統川普亦在社群媒體「真實社群」上發文,呼籲夏威夷、阿拉斯加與美國西岸民眾提高警覺。美國地質調查所、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等單位持續監控情勢,並加強與鄰近國家資訊交換,確保沿岸社區及時獲得警報。

俄國千島群島北部的北庫里爾斯克鎮受災最為嚴重。根據俄羅斯科學院釋出的影片,海嘯巨浪湧進鎮上,海水一度淹沒建築物、碼頭與道路。俄羅斯緊急事務部表示,由於事先已疏散居民,並未傳出重大人員傷亡,但部分基礎設施受損,災后重建工作隨即展開。

海嘯警報逐步解除 各國災后檢討災防體系
隨著地震后數小時內,海嘯能量逐漸消散,各國陸續解除警報。截至當日晚間,日本已將全境「海嘯警報」下調為「海嘯注意報」,民眾得以返回家園,地方政府亦加緊評估災損與修復。俄羅斯、日本、美國等國強調,儘管本次傷亡有限,但地震與海嘯威脅無時無刻不在,呼籲社會持續加強災害防範,勿掉以輕心。

專家指出,這場地震發生在「環太平洋地震帶」,即俗稱「火環」的全球地震與火山活動最頻繁區域。該地區板塊運動劇烈,歷史上多次發生規模8以上的強震,每一次災難都提醒人類必須尊重自然、強化防災準備。

回顧歷史:十大強震與毀滅性海嘯警世
環太平洋地區歷來發生過多起毀滅性強震與海嘯,深刻影響人類文明與災防觀念。據美國地質調查所、外媒統計,近代記錄最強的十大地震(不含本次俄羅斯地震)包括:

1960年智利瓦迪維亞地震(規模9.5)
人類史上最強地震,造成智利及太平洋沿岸多國超過1600人死亡,並引發巨大海嘯,災后重建歷時數年。

1964年美國阿拉斯加威廉王子灣地震(規模9.2)
持續近5分鐘的強震,導致山崩、海嘯及超過130人喪生。美國史上最大地震。

2004年印尼蘇門答臘地震暨印度洋海嘯(規模9.1)
震央位於蘇門答臘外海,海嘯席捲東南亞、南亞及東非,造成約23萬人罹難,包括印尼逾16.7萬人。

2011年日本東北地震與福島核災(規模9.1)
強震引發海嘯重創福島核電廠,爐心熔毀並釋放輻射,造成逾1.8萬人死亡,影響持續至今。

1952年俄羅斯堪察加地震(規模9.0)
巨浪高達9公尺襲擊夏威夷,雖無重大傷亡紀錄,但加深科學研究與防災意識。

2010年智利比歐比歐地震(規模8.8)
首都聖地牙哥劇烈搖晃,500餘人死亡,海嘯波及多國。

1906年厄瓜多艾斯美拉達斯地震(規模8.8)
地震與海嘯造成約1500人罹難,災情擴及中美洲、美國及日本。

1965年阿拉斯加拉特群島地震(規模8.7)
11公尺高海嘯雖未造成人員罹難,但基礎建設毀損嚴重。

1950年中國西藏地震(規模8.6)
至少780人死亡,山崩引發致命洪水,顯示高原地區同樣風險極高。

2012年印尼蘇門答臘地震(規模8.6)
雖損害有限,但加劇2004年大海嘯斷層壓力,潛在風險不容忽視。

這些地震多數伴隨毀滅性海嘯,對沿岸城市、村莊造成難以估量的生命與財產損失。部分災區至今仍遺留廢墟或紀念館,警醒世人。

地震無國界  災防啟示
每當強震與海嘯來襲,損失雖難避免,但有效的預警與社會動員可大幅減低災害衝擊。此次俄羅斯、日本及美國等地能迅速發布警報、組織撤離,正是2004年印尼大海嘯、2011年日本311災變等慘痛經驗后,全球重視海嘯預警體系及全民防災教育的成果。

日本在311后積極強化預警、避難所設施與災害應變演練,民眾防災意識明顯提升。俄羅斯與美國亦加強災害監測及跨國資訊協調,確保訊息透明、決策迅速。

然而,面對地震與海嘯的無情,專家強調,除了科技設備與基礎建設升級,更需長期宣導與教育,培養全民自救互救能力。災難發生時,黃金三分鐘的自保行動往往決定生死。

本次俄羅斯遠東8.8強震與海嘯,再次警醒全球:地震與海嘯無國界,環太平洋所有國家都在同一條船上。

回首歷史,從智利、印尼到日本,無數生命在強震與海嘯中消逝,也促使人類不斷學習與成長。


情況急變 劉源為啥突然離京(視頻)


2025年7月31日

1、劉源為啥突然離京?去哪裡了?
最近,有關劉源的各種傳聞在網上此起彼落。繼爆料稱元老邀請他出山代理軍委副主席主管政工工作后,有兩個爆料渠道透露,劉源離開了北京。其中一個甚至表示他已經辭去了軍委顧問的職務。

博主老燈在自媒體透露,劉源已經辭去了軍委顧問的職務,躲到外地休養。據他向國內進一步求證得知,劉源是去了雲南。

老燈表示,劉源是張又俠最先想到接替習近平的人選。去年10月就有爆料稱,張又俠跟習近平翻臉拍桌子之後,就想直接廢了習近平。他馬上想到了劉源,希望劉源能夠上位掌控軍隊。據說劉源有所顧忌,最終拒絕了張又俠的邀請。

今年10月底,苗華官宣落馬,張又俠和元老又向劉源發出邀請,希望他擔任軍委代理副主席,而劉源也答應了。

據爆料說,近期中共軍隊開展學習毛澤東思想的活動,目的是要以毒攻毒,抬死人來壓活人,「淡化習近平在軍隊之中的個人影響,摧毀習家軍的根基。」出此策略的就是劉源。

老燈表示,「從劉源的離開反映出反習派內部也是矛盾重重、勾心鬥角,影響了反習大業。」

另外一個渠道也證實了劉源已經離京。中國著名獨立記者高瑜7月26日在X平台上發貼表示:「因為被當局剝奪了所有國內通訊工具,我幾乎同時被剝奪了公民權利,包括吃飯,只限於在家裡吃飯,到外邊與朋友聚餐,成為國保的大忌,以至於人家搬著凳子進入你吃飯的包間。有媒體網上採訪時政問題,我基本無心回答,因為根本不上心。

不過最近劉源又成為網上時政『熱門』,我只想說一句,我近期耳對耳聽到的『消息』:他為了避嫌,到外地去了。」

時評人唐靖遠表示,高瑜的消息都是有來源和比較靠譜的。「但是,這並不表示劉源到外地避嫌,就是沒有參與到當前的政治大變局之中。」

唐靖遠分析,以劉源過去對時局的關注,以及他特殊的身份和位置,他不太可能會置身事外,逍遙自在去的。前海軍參謀姚誠表示,劉源已經幫張又俠編製軍隊的改革方案,交到了北戴河去進行審議。「劉源該做的也都做了,現在是告一段落,所以他離京去放鬆,順便避嫌一下輿論的壓力,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由於消息說劉源去了外地,但卻沒明確說究竟去了哪裡,唐靖遠表示,說不定他去了少林寺或是北戴河都是可能的。「不過,如今交通和通訊如此發達,即使劉源不在北京,也可以完全和整個權力中心保持聯絡,不會因為地理距離而無法參與政局運作。」

有分析指,劉源不但資歷比習近平老,他的政見還和習近平不合。加上他在軍隊之中搞反腐,有著相當的威望,所以在客觀上形成了對習近平一種震主的壓力,功高震主。資歷也是高,也震主。

2015年,劉源因為不支持習近平搞軍改,因此被習抓住這一個問題,把他給弄下去了。

2、吃盡了苦頭川普(特朗普)要破北京這張王牌
4名直接了解談判狀況的人士表示,川普政府已聽取多項將大幅改變美國對緬甸長期政策的提案,最終目的是要將緬甸龐大的稀土供應,從戰略競爭對手中國手中轉移出去。路透28日引述消息人士獨家報道,川普政府正考慮對緬甸政策進行重大調整,以爭取主要掌握在反抗軍手中的豐富稀土資源,削弱中共的優勢。

這4名知情人士表示,川普政府內部近日討論多項提案,若付諸實施,將大幅改變美國對緬甸的長期政策。雖然尚未有任何決定,且專家認為存在龐大的後勤障礙,但若構想落實,華府可能需要與控制緬甸大部分重稀土礦床的少數民族武裝團體達成協議。

提案之一是與緬甸軍政府談判,以促成其與少數族裔武裝團體「克欽獨立軍」達成和平協議;另一項則呼籲美國直接與克欽獨立軍接觸。自緬甸軍方2021年發動政變推翻民選政府後,華府一直避免與軍政府領袖直接接觸。

消息人士透露,這些構想此前未曾曝光,是1名曾擔任緬甸民主派領袖翁山蘇姬顧問的美國商業說客,在與克欽獨立軍和若干外部專家間接會談時,向川普政府官員提出。

稀土是17種金屬元素的統稱,用於製造將能量轉換為動能的磁體。而所謂的「重稀土」則是製造戰機及其他高性能武器的關鍵材料。美國重稀土產量極低,嚴重仰賴進口,而緬甸克欽地區是重稀土的重要來源,出口後送往中國加工。

在與中共的戰略競爭中,確保稀土供應成為川普政府的核心關切。國際能源總署指出,中國掌握全球近90%的稀土加工能力。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官員最近幾個月來也透過中間人,與克欽武裝團體就稀土問題進行多次討論,此事未曾公開。

報道指出,若美國與緬甸軍政府接觸,將違背其長期政策。華盛頓已對軍方領袖實施制裁,並譴責其對羅興亞少數民族犯下「種族滅絕」與「反人道罪」暴行。

知情人士透露,向美方提出的其他建議,還包括降低川普此前威脅對緬甸課徵40%關稅、撤回對軍政府及其盟友的制裁、與印度合作處理部分來自緬甸的重稀土出口,以及任命特使負責推動相關工作等。

然而,知情人士強調,白宮內部討論仍屬探索性質,且處於起步階段,基於川普政府對干預外國衝突及緬甸複雜局勢的謹慎立場,最終可能完全不會改變對緬政策。

3、川普向普京發出最後通牒
7月28日周一,美國總統川普向俄羅斯總統普京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其在10至12天內在烏克蘭停火,否則將面臨嚴厲制裁。此舉將此前設定的50天期限大幅縮短,顯示川普對和平進程缺乏進展的失望。烏克蘭對此表示歡迎,但俄羅斯則警告美國勿玩「最後通牒遊戲」,加劇緊張局勢。

美國總統川普周一在蘇格蘭表示,他給予俄羅斯總統普京10到12天的時間來停止在烏克蘭的殺戮,這大大縮短了他兩周前給俄羅斯領導人的50天最後期限。

川普此前在7月14日曾表示,除非在9月初達成和平協議,否則將對俄羅斯實施「嚴厲關稅」。周一,川普表示,他現在將給予普京10到12天,這意味著他希望和平努力能在8月7日至9日取得進展。

該計劃包括可能對俄羅斯及其貿易夥伴實施制裁和二級關稅。川普表示,正式聲明將於周一晚些時候或周二發布。

川普談及縮短時間表時說:「沒有理由等待。我們就是看不到任何進展。」

在訪問蘇格蘭期間,川普表示:「普京必須達成協議。太多人正在死去。」俄羅斯方面沒有立即作出回應。

川普重申了他對普京的批評,指責普京談論結束戰爭卻繼續轟炸烏克蘭平民。

在新聞發布會上被問及與俄羅斯領導人可能舉行的會晤時,川普表示:「我不再那麼有興趣談話了。」

然而,他同時也表示了並不願意對克里姆林宮施加懲罰的態度,稱他愛俄羅斯人民。「我不想對俄羅斯那樣做,」他說,但他指出許多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都在戰爭中死去。

烏克蘭已敦促西方國家對普京採取更強硬立場。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主任安德烈・葉爾馬克感謝川普縮短了最後期限。

葉爾馬克在Telegram上表示:「普京只懂實力——這一點已經清晰響亮地傳達了。」他補充說,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也持同樣的看法。

克里姆林宮對此作出反擊,普京的親密盟友、俄羅斯前總統、國家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在社交平台X上警告川普不要「與俄羅斯玩最後通牒遊戲」。

華盛頓智庫戰爭研究所周一晚些時候表示:「克里姆林宮官員繼續將俄羅斯描繪成與西方直接的地緣政治對抗一方,以爭取國內對烏克蘭戰爭以及未來俄羅斯對北約侵略的支持。」

4、哈佛大學傳妥協了擬支付政府5億美元
美國總統川普和哈佛大學杠上,指責其具有反猶太主義、與中共存在關聯並影響到了國家安全,一度禁止哈佛外籍學生入境,目前傳出哈佛將支付5億美元來解決這次的紛爭。

《紐約時報》最先從4名知情人士那裡接獲這則消息,指稱繼哥倫比亞大學上周同意向川普政府支付2.21億美元后,哈佛大學也打算做出妥協.不過金額是2倍多。

知情人士透露,哈佛大學不願意「直接」向聯邦政府支付這筆錢,因此雙方的談判還在進行中,但無論如何,哈佛大學目前偏向是和川普達成協議,以免在其任期內遭遇更多的麻煩。

據了解,川普政府已把哥倫比亞大學的協議當成模板,用來要求其他因違反聯邦法律被盯上的學校。哥大的2.21億美元當中有2億會直接交給財政部,由白宮決定該如何使用。

白宮發言人菲爾茲28日表示,當局相信哈佛最終會轉變態度並支持總統的想法,雙方透過真誠的談判完全有可能達成協議。

北京故宮、天壇淹水 風水師:大凶之兆(視頻)

2025年07月30日

近日,北京市持續遭暴雨襲擊,故宮、天壇再度淹水。風水師曾表示,故宮象徵王權,故宮、天壇淹水是大凶之兆,預示中共政權不穩。

7月29日,多位網友發布故宮淹水的視頻。有網友拍攝視頻稱,故宮淹水太厲害了:「哇,這裡漲水哦,哎呦,直接積水了,完了,這回完了,這回完蛋了。」

視頻中,許多遊客穿著雨衣在故宮遊玩,地面上有大面積積水,一些區域已經被拉上警戒線,禁止遊客進入。

視頻畫面顯示,拍攝視頻的網友走在積水中,水深已經蓋過腳面。

還有視頻顯示,北京暴雨,多個景區關閉,故宮周邊的遊客步行道都被水淹。

另外,北京天壇景區地面也出現嚴重積水。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天壇象徵著天地之間的聯繫。 皇帝被視為「天子」,負責維護天地之間的和諧。 每年冬至日,皇帝會在天壇舉行隆重的祭天儀式,祈求天賜豐年,展現了皇權神授的政治理念。

故宮、天壇淹水引發熱議,許多網友認為這不是好兆頭。

曾號稱六百多年來從未淹水的故宮,近年來已多次被淹。2023年北京遭遇大洪水時,故宮也曾經被水淹。風水師將此視為凶兆,認為紫禁城是王權的象徵,淹水預示著王朝的不穩。

當時,香港風水師「風水豪」接受海外媒體《看中國》採訪時表示,紫禁城被水淹是一個非常糟糕的跡象。紫禁城作為王權之地,淹水是王朝不穩的大凶之兆,並且預計這種不穩現象可能會持續。

原首都師範大學教授李元華也認為,紫禁城是王權的象徵,它被淹象徵著王權不穩定。

李元華對新唐人表示,紫禁城的設計是按照天人合一的理念進行的,旨在應對各種自然現象,包括大雨、暴雨等。很有可能是中南海的水道出了問題,因為中共在中南海底下挖暗道從而破壞了原來的水利工程。如果水道不通暢,就會導致內金水橋和外金水橋的活水變成死水,在遇到大雨後,無法排掉水,從而導致紫禁城被淹。

「600年也不是沒下過大雨,為什麼600年都不淹,到現在淹了呢?這也預示著中共亂改章法導致了自己王權覆滅的一種天象。」李元華說。

(記者羅婷婷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文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1 16: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