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維薩島 Ibiza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25-8-1 16:53 編輯













伊維薩島 Ibiza
是西班牙的一個島嶼, 位於地中海, 伊比利亞半島東海岸外. 它距離瓦倫西亞市 150 公里. 它是巴利阿里群島中面積第三大島嶼, 但人口第二多. 其最大的定居點是伊維薩鎮、聖埃烏拉利亞德斯里烏和聖安東尼奧德波特曼尼. 其最高點稱為 Sa Talaiassa, 海拔 475 米. 伊維薩島以其夏季夜生活和電子舞曲俱樂部場景聞名, 吸引了大量遊客. 該島政府和西班牙旅遊局一直致力於推廣以家庭為導向的旅遊. 伊維薩島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在伊維薩城,遊客可以發現文藝復興時期的城牆建築、聖多明各教堂、地主住宅、大教堂、教廷故居、考古博物館、城堡、伊維薩現代藝術博物館和莫林斯普尼卡墓地等一些有趣的景點.
歷史
公元前654, 腓尼基定居者在伊維薩島建立了一個港口. 隨著腓尼基在亞述入侵后衰落, 伊維薩島落入了迦太基控制, 迦太基也曾是腓尼基的殖民地. 該島出產染料、鹽、魚露和羊毛. 在埃斯·庫耶拉姆(Es Cuieram)洞穴中, 人們建立了一座供奉塔尼特女神的神殿, 並在公元前400年後, 巴利阿里群島的其他島嶼也加入了伊維薩島的商業版圖. 伊維薩島是地中海航線上的一個重要貿易站. 伊維薩島開始在附近的巴利阿里群島馬略卡島(Majorca)沿岸建立自己的貿易站, 許多巴利阿里雇傭兵在那裡受雇, 毫無疑問是作為投石手為迦太基作戰...... 西羅馬帝國覆滅后, 先是汪達爾人統治, 隨後拜占庭帝國統治了一段時間, 最終於902年被穆斯林征服. 少數倖存的當地人皈依了伊斯蘭教, 柏柏爾人也隨之遷入.
1960年老城區景觀
1110年春, 挪威國王西居爾一世在耶路撒冷十字軍東征期間, 入侵了伊維薩島以及福門特拉島和梅諾卡島. 此前, 這位國王已經征服了辛特拉、里斯本和阿爾卡塞爾杜薩爾等城市, 並將它們移交給基督教統治者, 以削弱穆斯林對伊比利亞半島的控制. 西居爾國王繼續前往西西里島, 並拜訪了西西里國王羅傑二世. 1235, 該島被阿拉貢王國征服. 當地穆斯林居民被驅逐出境, 就像鄰近的馬略卡島和其他地方的情況一樣, 基督徒從赫羅納湧入. 該島一直以多種形式保持著自治, 直到1715年西班牙國王腓力五世統治時期.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biz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PsKFRsaRFc&t=43s



公交船碼頭









伊維薩島人民向保衛海岸線的海盜致敬
這座向海盜致敬的方尖碑位於港口, 其獨特之處在於, 現存的唯一類似紀念碑是英國人為紀念著名海盜弗朗西斯·德雷克而建造的. 這座紀念碑由加泰羅尼亞建築師奧古斯托·豐特設計, 1915年落成, 由伊維薩島人民向那些為了保衛當地居民而多次冒著生命危險的海盜致敬. 然而, 第一塊基石是在1906年安放的, 當時正值聖安東尼奧號和聖伊莎貝拉號帆船戰勝懸掛直布羅陀旗幟的「幸福號」帆船100周年紀念日. 「幸福號」由當時著名的海盜米格爾·諾維利(別名「埃爾帕帕」)擔任船長. 儘管後者持有英國的「私掠許可證」, 並且在武器裝備和船員數量上也遠遠優於後者, 但兇猛的伊維薩島水手們還是用他們臭名昭著的「燃燒瓶」發起了攻擊, 並成功俘獲了它.
美國革命中的私掠船 Privateers
塞勒姆海事國家歷史遺址
達到目的的手段
約翰·弗雷勒
當美國殖民地宣布脫離英國獨立時, 這個新生的國家根本無力對抗英國的海上統治. 1776, 英國海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 各州自行裝備戰艦, 國會也建立了海軍, 但起步緩慢. 在衝突的任何時候, 美國海軍都沒有足夠的資源獨自對抗皇家海軍. 皇家海軍—曾經是美國航運的保護者—現在竭盡全力壓制和摧毀它. 美國人用歷史悠久的私掠船做法來應對這種情況. 美國革命期間的私掠船活動應運而生, 成為一種應運而生的產業, 它鼓勵愛國的公民為了經濟利益, 冒著生命和資源的風險騷擾英國航運. 歐洲各國政府定期頒發被稱為「私掠許可證」和「報復許可證」 Letters of Marque and Reprisal 的文件, 以使私人裝備的戰艦合法化. 這項傳統可以追溯到中世紀, 在嚴格管制的條件下, 這些文件授權私人攻擊敵艦. 如果沒有這些文件, 同樣的行為將被視為海盜行為, 並可能受到起訴. 如果私掠船捕獲了一艘敵艦(稱為戰利品), 則必須經海事戰利品法庭批准扣押. 然後根據預先安排的合同, 戰利品及其貨物的出售收益將由私掠船船主和船員分享. 私掠活動包含兩個層次的參與. 私掠許可證授權武裝商船在商業航行中挑戰任何可能經過其航線的敵艦. 私掠船委員會頒發給被稱為私掠船或巡洋艦的船隻, 其主要目標是擾亂敵方航運. 理想目標是未武裝或輕武裝的商船. 隨著1776年3月23日一項法案的通過, 大陸會議正式確定了委託程序, 並制定了統一的行為準則. 私掠船船主必須繳納保證金, 以確保其在法規下正常運營. 雖然文獻記錄不完整, 但美國獨立戰爭期間共頒發了約 1,700 份私掠許可證, 這些許可證按每次航行簽發. 近 800 艘船隻被用作私掠船, 據稱捕獲或摧毀了約 600 艘英國船隻. 各種大小和類型的船隻都被迫服役為私掠船. 規模最大的是 600 噸、裝備 26 門火炮的波士頓凱撒號. 規模最小的是 8 噸的馬薩諸塞法爾茅斯防衛號. 船員範圍從捕鯨船上的幾個人到裝備齊全的大型私掠船上的 200 多人. 雙桅縱帆船和雙桅帆船最常用於私掠, 這反映了美國海員可用的船隻類型. 作為私掠船運營並頒發私掠許可證的船隻的母港包括新罕布希爾州的朴茨茅斯; 馬薩諸塞的波士頓、塞勒姆、貝弗利和紐伯里波特; 賓夕法尼亞的費城; 馬里蘭巴爾的摩; 康涅狄格的新倫敦、紐黑文、諾里奇和韋瑟斯菲爾德; 羅德島的普羅維登斯; 以及弗吉尼亞里士滿. 私掠船如果能虛張聲勢, 使對手相信抵抗是徒勞的, 就能取得最佳戰果. 如果這種策略失敗, 結果往往是慘烈的戰鬥, 勝負難料. 許多私掠船在勝算不大的情況下被俘或擊沉. 儘管風險重重, 但削弱英國商業艦隊的總體努力仍然卓有成效, 並為新共和國帶來了豐厚的財富. 據估計, 到戰爭結束時, 美國私掠船對英國航運造成的損失總計約為1800萬美元, 以今天的美元價值計算, 略高於3.02億美元.
https://turismo.eivissa.es/what- ... nt-to-the-corsairs/
https://www.nps.gov/articles/pri ... ican-revolution.htm










Bella Sombra 屬的古樹, 又稱 Ombú Phytolacca Dioc
商陸(Phytolacca dioica)
umbú, packalacca, ombú L. 商陸科 當地名稱 英語 (phytolacca); 西班牙語 (belombra, bella sombra).
植物學描述
商陸為蔓生落葉喬木, 高6-10米, 樹冠呈圓頂狀. 樹榦直立, 粗壯, 基部膨大, 直徑可達4米, 樹榦高出地面, 樹形似立於土丘之上. 樹皮灰色至淺棕色, 粗糙; 隨著年齡增長, 樹皮會變得粗糙; 幼枝肉質綠色. 樹榦和樹枝含水量高達80%. 單葉互生, 為商陸科典型特徵, 頂生輪生; 每片葉片光滑, 橢圓形, 略微下彎, 長達15厘米, 葉緣呈白色, 中脈延伸形成明顯的葉尖; 嫩葉鮮亮的淺綠色, 葉柄和中脈略帶紅色. 花小, 乳白色, 5片綠色萼片 sepal 上生許多雄蕊 stamens, 萼片懸掛在漂亮的頂生柔荑花序中, 柔荑花序長達15厘米; 花期時樹形引人注目. 果實多汁, 黃色至黑色漿果, 10個裂片簇生; 開花后不規則地結出, 每個裂片長3-7毫米; 柔軟的果實內有小而有光澤的灰黑色種子. 商陸屬(Phytolacca)包括可提取汁液用於染色的植物, 其屬名意為「產汁植物」, 源於希臘語「phyton」(植物)和拉丁語「lacca」, 後者是美洲印第安語「laek」(蟲膠)的拉丁化形式, 指其果實的著色特性. 商陸屬的別名「dioica」暗示該物種的雄花和雌花分別生長在不同的樹上.
商陸科千奇百怪, 北美商陸 pokeweed 植株有點像蓖麻, 以前上傳過. 北美商陸有毒(美國農業部資料庫).
是的, 商陸有毒. 商陸植物的所有部分都對人體有毒, 其中根、葉和莖毒性最高. 中毒癥狀包括痙攣、嘔吐和腹瀉, 食用商陸可能致命. 雖然商陸的毒性通常被認為低於其他植物但仍需要避免攝入. 有毒成分包括: 商陸毒素 Phytolaccatoxin, 商陸皂苷 Phytolaccigenin.
西奈山醫療系統; 康奈爾大學 -AI
-
在城市發展中, 三種典型本土樹種—夾竹桃 Oleander、阿勒頗松 Aleppo pine 和橄欖樹—巍然屹立. 它們構成了這座城市的綠色特徵, 在美學和生態方面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https://apps.worldagroforestry.o ... ytolacca_dioica.PDF

伊維薩城簡介徒步之旅(自助游), 伊維薩島
伊維薩鎮是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島中同名島嶼的首府. 該島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54年, 當時腓尼基人在此建立了一個天然港灣. 這座港口被稱為伊博西姆(Ibossim,或Iboshim, 意為「貝斯之城」), 以紀念這位音樂和舞蹈之神(這一遺產至今仍保留在此). 後來, 它被羅馬人稱為埃布蘇斯(Ebusus), 最終採用了加泰羅尼亞語名稱Eivissa(1986年恢復為官方名稱)及其英語和西班牙語衍生詞—伊維薩(Ibiza). 在淪陷於迦太基人控制之後, 這座城鎮/島嶼成為染料、鹽和羊毛的主要產地, 並隨後發展成為一個貿易站, 成為地中海航線上最大的貿易站之一. 公元前146年迦太基覆滅后, 這座城市一直保持著政治和商業自治, 直到衰落期才結束. 這段時期幾乎貫穿了整個羅馬帝國時期, 隨後汪達爾人於424年入侵, 拜占庭人和阿拉伯人先後佔領了迦太基. 中世紀時期, 西班牙國王費利佩二世在達爾特維拉(字面意思是「上城」)地區加固防禦工事, 以抵禦奧斯曼帝國和海盜的襲擊. 如今, 這些防禦工事是歐洲保存最完好的防禦工事之一, 自1999年起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其中包括建於1585年的塞斯·陶勒斯城門(Ses Taules Gate)和兼作露天劇場的聖佩雷堡壘(St. Pere Bastion). 同樣引人注目的是13世紀的地標建築—聖瑪麗亞大教堂. 伊維薩島在 1960 年代因嬉皮士運動而舉世聞名, 許多年輕人來到這裡享受當地的海灘、夜生活和購物. 伊維薩島較為現代的景點包括: 伊維薩島當代藝術博物館— 1969 開放, 是西班牙最古老的當代藝術博物館之一; 以及瓦拉德雷步道—可以說是島上最著名的海濱長廊. 事實上, 在伊維薩島度假遠不止是擺造型和沐浴陽光. 想要親眼欣賞伊維薩島的前沿畫廊、引人入勝的歷史遺跡和令人毛骨悚然的洞穴, 不妨參加這個自助徒步之旅.
https://www.gpsmycity.com/tours/ ... tion-walk-6824.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