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大衛受膏作全以色列王>

[複製鏈接]

3244

主題

3264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11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5-7-17 20: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大衛受膏作全以色列王>
讀經【撒下5: 1-25】【以色列眾支派來到希伯侖見大衛,說:'我們原是你的骨肉。從前掃羅作我們王的時候,率領以色列人出入的是你;耶和華也曾應許你說:'你必牧養我的民以色列,作以色列的君'……。】在撒母耳記下第五章中記載了,大衛受膏作全以色列王;大衛攻佔並遷都耶路撒冷;大衛在耶路撒冷又立后妃,又生兒女;大衛兩次擊敗非利士人。本章首先說到:【以色列眾支派來到希伯侖見大衛,說:『我們原是你的骨肉。從前掃羅作我們王的時候,率領以色列人出入的是你;耶和華也曾應許你說:』你必牧養我的民以色列,作以色列的君。『於是以色列的長老都來到希伯侖見大衛王,大衛在希伯侖耶和華面前與他們立約,他們就膏大衛作以色列的王。大衛登基的時候年三十歲,在位四十年;在希伯侖作猶大王七年零六個月,在耶路撒冷作以色列和猶大王三十三年。】「以色列眾支派來到希伯侖見大衛,說:『我們原是你的骨肉。從前掃羅作我們王的時候,率領以色列人出入的是你;耶和華也曾應許你說:』你必牧養我的民以色列,作以色列的君『」。這時大衛登上寶座作以色列的王,因神的時間到了,所以神就感動「以色列的長老都來到希伯侖見大衛王」,他們是用三個理由來邀請大衛做他們的王。第一個理由是:「我們原是你的骨肉」,意思就是說,他們和大衛有一樣的血統,大家都是以色列人,是亞伯拉罕的子孫。第二個理由是:「從前掃羅作我們王的時候,率領以色列人出入的是你」。這就是說,大衛從前曾經做過他們的領袖,帶領他們出戰,也保護他們。第三個理由更重要:「耶和華也曾應許你說:『你必牧養我的民以色列,作以色列的君』」。就是承認大衛作王是神的心意,有神所給他的應許,所以大衛應該做以色列的王,這正顯明大衛作王是神的作為。「於是以色列的長老都來到希伯侖見大衛王,大衛在希伯侖耶和華面前與他們立約,他們就膏大衛作以色列的王」。之前大衛做猶大家的王,只是猶大支派的人擁護他,支持他。現在大衛作所有以色列支派的王,「大衛在希伯侖耶和華面前與他們立約」,這個「約」就是君王要保護百姓,百姓要順服君王,如果雙方都遵守這個約定,他們就可繼續有這種君臣關係。神已經讓以色列百姓清楚地看見:「大衛家日見強盛,掃羅家日見衰弱」(3:1),所以他們就能甘心樂意地接受神的受膏者大衛為王。大衛自撒母耳膏他后,他從未以受膏的君王自居,也未曾用自己的辦法、手段、去謀取寶座。掃羅死後,大衛求問耶和華,神就指示他回希伯侖,猶大人就在希伯侖膏他作猶大家的王。但他沒有乘機去奪全以色列的王權,因他等候神的時候。最終神的旨意成就在他身上,在他第三次被膏后,終於登上全以色列的寶座,十二支派都在他的王權統治下。神應許要立大衛作全以色列的王,現在應驗了。「大衛登基的時候年三十歲,在位四十年;在希伯侖作猶大王七年零六個月,在耶路撒冷作以色列和猶大王三十三年」。大衛登基時的年齡三十歲,與利未人開始侍奉聖殿的年齡相同(民9:3),從此大衛作猶大和以色列王共四十年。大衛受膏作全以色列的王時,距離撒母耳昔日膏他作王的時間相距約十四年。從大衛的身上我們看見了神的信實,知道神的應許一句也不會落空,句句都要應驗,神的應許必會成就,即使祂的時間是我們無法預料,祂的方法跟我們所期盼的不同。今天我們所信的神,就是大衛所信的神,神怎麼樣信實的成就了祂向大衛所成就的話,祂也會成就每一句祂對我們所應許的話。如果我們和大衛一樣的順服神,耐心的等候神,單單依靠神,我們一定會經歷到大衛經歷的恩典祝福。

【大衛和跟隨他的人到了耶路撒冷,要攻打住那地方的耶布斯人。耶布斯人對大衛說:『你若不趕出瞎子、瘸子,必不能進這地方『;心裡想大衛決不能進去。然而大衛攻取錫安的保障,就是大衛的城。當日,大衛說:『誰攻打耶布斯人,當上水溝攻打我心裡所恨惡的瘸子、瞎子。』從此有俗語說:『在那裡有瞎子、瘸子,他不能進屋去。『大衛住在保障里,給保障起名叫大衛城。大衛又從米羅以里,周圍築牆。大衛日見強盛,因為耶和華萬軍之神與他同在。】「大衛和跟隨他的人到了耶路撒冷,要攻打住那地方的耶布斯人。耶布斯人對大衛說:『你若不趕出瞎子、瘸子,必不能進這地方』;心裡想大衛決不能進去」。大衛登上王位后首先做的事情就是要攻打住在耶路撒冷的耶布斯人,因為耶路撒冷正好在猶大與以色列北部支派之間的中立地帶,位置適中,這樣才能促進神百姓的合一。而耶路撒冷居高臨下,東、南、西三面都有山谷作屏障,易守難攻。耶路撒冷因有堅固的天然保障,以前猶大及便雅憫支派都無法攻下(書15:63), 所以城中的耶布斯人誇口「瘸子、瞎子」,都可以把你趕走。他們以為大衛攻不進去,大衛就反諷耶布斯人只是瞎子、瘸子。「然而大衛攻取錫安的保障,就是大衛的城」。這就是說,大衛居然把錫安攻下來了。「當日,大衛說:『誰攻打耶布斯人,當上水溝攻打我心裡所恨惡的瘸子、瞎子』」。這個「水溝」就是從城外面通到耶路撒冷去的水道,它本來是耶路撒冷的水源。因耶路撒冷建在峭壁上,很難爬上去,大衛卻發現了這個水道,想到可以從這個水道進入到耶路撒冷,這就克服了攻打耶路撒冷的困難,這真是神給大衛的智慧!耶路撒冷南邊的一座山就叫錫安山,在那裡有耶布斯人的堡壘,就是「錫安的保障」,後來被大衛攻取后改名為「大衛城」,成為以色列的首都。大衛知道自己是作全以色列的王,而非一個猶大支派的王,他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也為了要促成以色列十二個支派的共同團結,因此建都在耶路撒冷。自此之後,耶路撒冷一直都是以色列的首都。在這之後「大衛日見強盛,因為耶和華萬軍之神與他同在」。

【推羅王希蘭將香柏木運到大衛那裡,又差遣使者和木匠、石匠給大衛建造宮殿。大衛就知道耶和華堅立他作以色列王,又為自己的民以色列使他的國興旺。】「推羅王希蘭將香柏木運到大衛那裡,又差遣使者和木匠、石匠給大衛建造宮殿」。「推羅」是以色列北部地中海的腓尼基海港,出口香柏木。推羅王與大衛建交將木材運來,並幫大衛建立宮殿。這就使大衛知道神堅固了他的王位。【大衛離開希伯侖之後,在耶路撒冷又立后妃,又生兒女。在耶路撒冷所生的兒子是沙母亞、朔罷、拿單、所羅門、益轄、以利書亞、尼斐、雅非亞、以利沙瑪、以利雅大、以利法列。】這裡記錄了大衛在耶路撒冷所生的兒子。大衛繼希伯侖之後,又在耶路撒冷立后妃,這是違抗申命記17:17的命令:【不可為自己多立妃嬪,恐怕他的心偏邪。】大衛「在耶路撒冷又立后妃」,很可能是效法外邦人搞政治聯姻。後來所羅門也效法大衛,用聯姻來建立國際聯盟(王上11:1-3),卻帶來了更大的屬靈危機。

【非利士人聽見人膏大衛作以色列王,非利士眾人就上來尋索大衛;大衛聽見,就下到保障。非利士人來了,布散在利乏音谷。大衛求問耶和華說:『我可以上去攻打非利士人嗎?禰將他們交在我手裡嗎?『耶和華說:』你可以上去,我必將非利士人交在你手裡。』大衛來到巴力毗拉心,在那裡擊殺非利士人,說:『耶和華在我面前衝破敵人,如同水衝去一般。』因此稱那地方為巴力毗拉心。非利士人將偶像撇在那裡,大衛和跟隨他的人拿去了。】「非利士人聽見人膏大衛作以色列王,非利士眾人就上來尋索大衛;大衛聽見,就下到保障」。非利士人因之前戰敗了掃羅,現在他們見大衛被膏作全以色列的王,他們就想趁大衛的根基未穩,來尋索他,剷除他,於是就全軍出動要攻打他。大衛早在掃羅王時代就多次與非利士人交手而且頗有功勛,但他不以自己的作戰經驗,而是到神面前謙卑地求問祂,「大衛求問耶和華說:『我可以上去攻打非利士人嗎?你將他們交在我手裡嗎?』耶和華說:『你可以上去,我必將非利士人交在你手裡』」。面對非利士人,大衛就求問耶和華,神就回答他可以迎戰而且此戰必勝。大衛得著神的應許,就親自帶軍與非利士人爭戰,結果非利士人兵敗如山倒,甚至連他們所帶的偶像都丟棄了。非利士人打仗帶著偶像希望得庇佑,結果敗陣之後,連偶像也來不及帶走。大衛拿了偶像,遵照律法的吩咐,將之燒毀(代上14:12)。大衛得勝之後就用「巴力毗拉心」這個地名,把榮耀都歸給神。大衛也要讓人知道,他能得勝是因為神的大能,大衛實在是一個合神心意的人。

【非利士人又上來,布散在利乏音谷。大衛求問耶和華;耶和華說:『不要一直地上去,要轉到他們後頭,從桑林對面攻打他們。你聽見桑樹梢上有腳步的聲音,就要急速前去,因為那時耶和華已經在你前頭去攻打非利士人的軍隊。『大衛就遵著耶和華所吩咐的去行,攻打非利士人,從迦巴直到基色。】「非利士人又上來,布散在利乏音谷」。非利士人捲土重來,又「布散在利乏音谷」,但大衛卻沒有靠自己的經驗,仍然向神求問,「大衛求問耶和華;耶和華說:『不要一直地上去,要轉到他們後頭,從桑林對面攻打他們。你聽見桑樹梢上有腳步的聲音,就要急速前去,因為那時耶和華已經在你前頭去攻打非利士人的軍隊』」。因大衛不倚靠自己剛剛成功的經歷,而是重新尋求神,單單倚靠神,神也給他新的指示。大衛從神得到清晰的指示之後,就採用不同的戰略,就是迂迴伏擊,從桑林的對面攻打。在這兩次戰役中,大衛使用的戰術是有變化的,因為大衛一再求問,得著神的引導和同在,所以他必打勝仗。「大衛就遵著耶和華所吩咐的去行,攻打非利士人,從迦巴直到基色」。大衛遵從神的吩咐,追擊非利士人「從迦巴直到基色」,最後把非利士人完全趕出了山地。大衛經過兩次利乏音谷之戰,徹底戰勝了非利士人,使神的國度得以穩固。然而我們常常是在自己沒有地位、沒有能力、沒有辦法的時候求問神。但在自己有了經驗、有了實力、有了基礎之後,還能凡事求問神,而且遵著耶和華吩咐的去行,這就是大衛給我們的榜樣。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像大衛那樣,凡事求問神,凡事遵著神的吩咐去行上,這樣我們也能得著神的應許,戰勝「非利士人」!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7 21: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