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撒上20: 1-42>

[複製鏈接]

3246

主題

3266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116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5-7-2 20: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撒上20: 1-42】【大衛從拉瑪的拿約逃跑,來到約拿單那裡,對他說:『我做了什麼?有什麼罪孽呢?在你父親面前犯了什麼罪,他竟尋索我的性命呢?『……。】在撒母耳記上第二十章中記載了,大衛向約拿單求助。因大衛與約拿單有結盟的情誼,所以他來到約拿單那裡向他求助,約拿單就與大衛重申盟約。之後約拿單得知掃羅要殺大衛的決心,就通知大衛逃亡。本章首先說到:【大衛從拉瑪的拿約逃跑,來到約拿單那裡,對他說:『我做了什麼?有什麼罪孽呢?在你父親面前犯了什麼罪,他竟尋索我的性命呢?』約拿單回答說:『斷然不是!你必不至死。我父做事,無論大小,沒有不叫我知道的。怎麼獨有這事隱瞞我呢?決不如此。『】「大衛從拉瑪的拿約逃跑,來到約拿單那裡」。因大衛知道掃羅受感說話,僅能暫時被聖靈控制住(19:23-24),若繼續留在拿約,不僅自己有危險,且可能連累撒母耳,所以他「從拉瑪的拿約逃跑,來到約拿單那裡」,尋求約拿單的幫助。首先大衛向約拿單謙卑的詢問,「對他說:『我作了什麼,有什麼罪孽呢?在你父親面前犯了什麼罪,他竟尋索我的性命呢?』」在逃亡中,大衛省察自己是否有什麼罪,導致掃羅如此厭惡並追殺他。他既清白,沒有得罪掃羅,那為何掃羅要治他於死地呢?所以他要向約拿單查證這件事。「約拿單回答說:『斷然不是!你必不至死。我父做事,無論大小,沒有不叫我知道的。怎麼獨有這事隱瞞我呢?決不如此『」。掃羅決心要殺大衛的事,連約拿單都不知道,約拿單可能一直以為這是惡魔對掃羅的騷擾。【大衛又起誓說:『你父親准知我在你眼前蒙恩。他心裡說,不如不叫約拿單知道,恐怕他愁煩。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又敢在你面前起誓,我離死不過一步。』約拿單對大衛說:『你心裡所求的,我必為你成就。』大衛對約拿單說:『明日是初一,我當與王同席,求你容我去藏在田野,直到第三日晚上。你父親若見我不在席上,你就說:』大衛切求我許他回本城伯利恆去,因為他全家在那裡獻年祭。『你父親若說好,僕人就平安了;他若發怒,你就知道他決意要害我。求你施恩與僕人,因你在耶和華面前曾與僕人結盟。我若有罪,不如你自己殺我,何必將我交給你父親呢?『】「大衛又起誓說:『你父親准知我在你眼前蒙恩。他心裡說,不如不叫約拿單知道,恐怕他愁煩」。大衛覺得掃羅已察知他們兩人之間的友誼,所以故意不讓約拿單知道他的意圖,免得約拿單難過。「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又敢在你面前起誓,我離死不過一步』」。意思是,我說的這件事情很嚴肅,也很嚴重,因這事有關生死性命。「約拿單對大衛說:『你心裡所求的,我必為你成就』」。「心裡所求的」,是指探查掃羅的本意,是否真的要殺大衛;「為你成就」是指查個水落石出。「大衛對約拿單說:『明日是初一,我當與王同席,求你容我去藏在田野,直到第三日晚上」,大衛請求約拿單准他暫時缺席宮中的每月初一節慶活動。「你父親若見我不在席上,你就說,大衛切求我許他回本城伯利恆去,因為他全家在那裡獻年祭」。「回本城伯利恆」,伯利恆距離基比亞約13公里,故有可能趕回伯利恆,做短暫停留之後,再於初三日以前回到藏身處。「獻年祭」指家族中的一年一度月朔節慶活動。「你父親若說好,僕人就平安了;他若發怒,你就知道他決意要害我」。「發怒」不是平常的怒氣,是指非常生氣。「決意要害我」,就是定意要殺他不可。「求你施恩與僕人,因你在耶和華面前曾與僕人結盟。我若有罪,不如你自己殺我,何必將我交給你父親呢?』」「求你施恩與僕人」,這是大衛請求約拿單遵守盟約(18:3)。「你自己殺我」,是指寧可死於你的手中。

【約拿單說:『斷無此事!我若知道我父親決意害你,我豈不告訴你呢?大衛對約拿單說:』你父親若用厲言回答你,誰來告訴我呢?『約拿單對大衛說:』你我且往田野去。『二人就往田野去了。約拿單對大衛說:』願耶和華以色列的神為證。明日約在這時候,或第三日,我探我父親的意思,若向你有好意,我豈不打發人告訴你嗎?我父親若有意害你,我不告訴你使你平平安安地走,願耶和華重重地降罰與我。願耶和華與你同在,如同從前與我父親同在一樣。你要照耶和華的慈愛恩待我,不但我活著的時候免我死亡,就是我死後,耶和華從地上剪除你仇敵的時候,你也永不可向我家絕了恩惠。『】「約拿單說:『斷無此事!我若知道我父親決意害你,我豈不告訴你呢?』」「斷無此事」約拿單堅信自己的判斷正確,並且不會隱瞞大衛。「大衛對約拿單說:『你父親若用厲言回答你,誰來告訴我呢?』」「厲言」指暴躁粗魯地回答;「誰來告訴我」,是指用什麼方法讓我知道。「約拿單對大衛說:『你我且往田野去。』二人就往田野去了」。「田野」指城外僻靜的地方。「約拿單對大衛說:『願耶和華以色列的神為證。明日約在這時候,或第三日,我探我父親的意思,若向你有好意,我豈不打發人告訴你嗎?」「願…神為證」表示他在神面前誠實說話。「我豈不…告訴你」是指我一定會告訴你實情。「我父親若有意害你,我不告訴你,使你平平安安地走,願耶和華重重地降罰與我」。「不告訴你」是指向你隱瞞實情;「平平安安地走」指使你避開危險。「願耶和華與你同在,如同從前與我父親同在一樣」,約拿單在此將大衛與掃羅相提並論,是因確信大衛在將來必要作以色列國的王;「從前與我父親同在」指掃羅作王初期,神曾賜福給他,與他同在。「你要照耶和華的慈愛恩待我。不但我活著的時候免我死亡」,「恩待我」是指當你作王之後,求你以恩慈待我。「就是我死後,耶和華從地上剪除你仇敵的時候,你也永不可向我家絕了恩惠」。「剪除你仇敵」是指除滅所有反對你的人;「永不可向我家絕了恩惠」,就是求你恩待我的後裔子孫。此時的大衛只是一個絕望無助的落魄之人,但約拿單在靈里卻看到,神必將國度交在大衛的手中,所以他不但沒有輕看大衛,反而把大衛當作未來的君王看待,要求大衛將來遵守盟約、保護他和他的家人。約拿單的話不是可憐大衛,而是神借著約拿單給大衛極大的安慰和鼓勵。

【於是約拿單與大衛家結盟,說:『願耶和華借大衛的仇敵追討背約的罪。』約拿單因愛大衛如同愛自己的性命,就使他再起誓。】「於是約拿單與大衛家結盟,說:『願耶和華借大衛的仇敵追討背約的罪』」。約拿單和大衛第一次結盟,是兩個人之間的盟約(18:3)。現在約拿單看出了神在大衛身上的旨意,就再次堅立盟約,變成了與「大衛家」的結盟。大衛作王后,果然忠於與約拿單所立之約,恩待約拿單之子米非波設(撒下9:9-13)。「借大衛的仇敵追討背約的罪」,是指倘若大衛本人或他的子孫背約,但願神借著大衛的仇敵追討其罪。「約拿單因愛大衛如同愛自己的性命,就使他再起誓」,「使他再起誓」,是指約拿單使大衛也再一次發同樣的誓,亦即倘若約拿單或他的子孫背約,但願神借著約拿單的仇敵追討其罪。【約拿單對他說:『明日是初一,你的座位空設,人必理會你不在那裡。你等三日,就要速速下去,到你從前遇事所藏的地方,在以色磐石那裡等候。我要向磐石旁邊射三箭,如同射箭靶一樣。我要打發童子,說:』去把箭找來。『我若對童子說:』箭在後頭,把箭拿來『,你就可以回來;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你必平安無事。我若對童子說:』箭在前頭『,你就要去,因為是耶和華打發你去的。至於你我今日所說的話,有耶和華在你我中間為證,直到永遠。『】「約拿單對他說:『明日是初一,你的座位空設,人必理會你不在那裡」,「初一」即指每月的月朔,宮中照例會有節慶;「座位空設,人必理會」,指坐席的人們必會察覺缺席。「你等三日,就要速速下去,到你從前遇事所藏的地方,在以色盤石那裡等候」,「等三日」是指在野外等候直到初三;「從前遇事所藏的地方」就是大衛第一次藏身的僻靜地方(19:2);「以色盤石」是指其中有一塊大盤石叫做以色,是兩人彼此都熟識的。「我要向盤石旁邊射三箭,如同射箭靶一樣」,「如同射箭靶」就是如同以盤石為射箭的目標一樣。「我要打發童子,說:』去把箭找來」,「把箭找來」就是把靶射出去的箭拾取回來。「我若對童子說:』箭在後頭,把箭拿來,你就可以回來,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你必平安無事」。「箭在後頭」這是彼此約定的暗號,表示平安無事,可以回來。「我若對童子說:『箭在前頭,你就要去,因為是耶和華打發你去的」,「箭在前頭」是另一個暗號,表示不能回來。「因為是耶和華打發你去的」,這句恩惠的言語給即將逃亡的大衛帶來了極大的安慰。即使大衛被冤枉而逃亡,也是在神的旨意安排之中。「至於你我今日所說的話,有耶和華在你我中間為證,直到永遠』」。「今日所說的話」指兩人結盟彼此約定的話。「在你我中間為證」,是指神是誓約的見證人,故彼此都要堅定地持守。

【大衛就去藏在田野。到了初一日,王坐席要吃飯。王照常坐在靠牆的位上,約拿單侍立,押尼珥坐在掃羅旁邊,大衛的座位空設。然而這日掃羅沒有說什麼,他想大衛遇事,偶染不潔,他必定是不潔。初二日大衛的座位還空設。掃羅問他兒子約拿單說:『耶西的兒子為何昨日、今日沒有來吃飯呢?約拿單回答掃羅說:』大衛切求我容他往伯利恆去。他說:『求你容我去,因為我家在城裡有獻祭的事;我長兄吩咐我去。如今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容我去見我的弟兄」;所以大衛沒有赴王的席。『】「大衛就去藏在田野。到了初一日,王坐席要吃飯」,「初一日」就是第二天。「王照常坐在靠牆的位上,約拿單侍立,押尼珥坐在掃羅旁邊,大衛的座位空設」。「靠牆的位」,是面對出入口最尊貴的座位;「約拿單侍立」當王入座時,約拿單起立表示恭敬的姿態;「押尼珥」是掃羅的堂兄弟,擔任軍隊的統帥;「大衛的座位空設」王、王子、元帥、王的女婿四個座位,是當時以色列的統治核心。「然而這日掃羅沒有說什麼,他想大衛遇事,偶染不潔,他必定是不潔」。「不潔」指禮儀上被玷污,不潔的要到當天晚上才潔凈(利15:16)。「初二日大衛的座位還空設。掃羅問他兒子約拿單說:『耶西的兒子為何昨日今日沒有來吃飯呢?』」「初二日」若是初一日偶染不潔,禮儀上的不潔在當天晚上便已經潔凈了;掃羅不直呼大衛的名字,而用「耶西的兒子」來稱呼他,可能是有輕蔑的意思。「約拿單回答掃羅說:『大衛切求我容他往伯利恆去」,是指他不在宮中,故缺席。「他說:』求你容我去,因為我家在城裡有獻祭的事,我長兄吩咐我去」。「我家在城裡有獻祭的事」,是指一年一度的家祭,相當重要;這事只有「長兄」才有權命令。「如今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容我去見我的弟兄。所以大衛沒有赴王的席『」。「我的弟兄」指眾弟兄,大衛共有七位兄長(16:10)。【掃羅向約拿單發怒,對他說:『你這頑梗背逆之婦人所生的,我豈不知道你喜悅耶西的兒子,自取羞辱,以致你母親露體蒙羞嗎?耶西的兒子若在世間活著,你和你的國位必站立不住。現在你要打發人去,將他捉拿交給我;他是該死的。『】「掃羅向約拿單發怒,對他說:『你這頑梗背逆之婦人所生的」,「頑梗背逆之婦人所生的」,是表示極端憎惡和憤怒,對兒子的表現非常不滿。「我豈不知道你喜悅耶西的兒子,自取羞辱,以致你母親露體蒙羞嗎?」「自取羞辱」含有分不清對錯,以致自取其辱。「以致你母親露體」是指連累你母親為你蒙羞。「耶西的兒子若在世間活著,你和你的國位必站立不住」,「你和你的國位」掃羅早已指定約拿單為他的王位繼承人;「站立不住」掃羅認定大衛就是撒母耳所說【將這國賜與比你更好的人】(15:28)。「現在你要打發人去,將他捉拿交給我。他是該死的』」。在掃羅看來,唯一能避免使撒母耳的預言成為事實的方法,就是將大衛殺死,防患於未然。掃羅心裡明白,王位必將為大衛所得,但他仍然對撒母耳的預言(13:14)置若罔聞,拒絕順服神的旨意,一心堅持自己的後代世襲王位。

【約拿單對父親掃羅說:『他為什麼該死呢?他做了什麼呢?』掃羅向約拿單掄槍要刺他,約拿單就知道他父親決意要殺大衛。於是約拿單氣忿忿地從席上起來,在這初二日沒有吃飯。他因見父親羞辱大衛,就為大衛愁煩。次日早晨,約拿單按著與大衛約會的時候出到田野,有一個童子跟隨。約拿單對童子說:『你跑去,把我所射的箭找來。』童子跑去,約拿單就把箭射在童子前頭。童子到了約拿單落箭之地,約拿單呼叫童子說:『箭不是在你前頭嗎?』約拿單又呼叫童子說:『速速地去,不要遲延!』童子就拾起箭來,回到主人那裡。童子卻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只有約拿單和大衛知道。約拿單將弓箭交給童子,吩咐說:『你拿到城裡去。』童子一去,大衛就從磐石的南邊出來,俯伏在地,拜了三拜;二人親嘴,彼此哭泣,大衛哭得更慟。約拿單對大衛說:『我們二人曾指著耶和華的名起誓說:『願耶和華在你我中間,並你我後裔中間為證,直到永遠。』如今你平平安安地去吧!『大衛就起身走了;約拿單也回城裡去了。】

「約拿單對父親掃羅說:『他為什麼該死呢?他作了什麼呢?』」約拿單是站在公義的觀點上,不能同意他父親掃羅亂殺無辜的人。「掃羅向約拿單掄槍要刺他」,應當不是真的要殺死約拿單,故意偏失方向,發泄怒氣而已。「約拿單就知道他父親決意要殺大衛」,約拿單由掃羅的舉動知道他的決心。「於是約拿單氣忿忿地從席上起來,在這初二日沒有吃飯」,約拿單還沒進餐就站起來離開坐席。「他因見父親羞辱大衛,就為大衛愁煩」。「羞辱大衛」是指為大衛的緣故咒罵約拿單,並掄槍刺他。「為大衛愁煩」約拿單知道父親堅決要處死對方,但他也知道照神的旨意大衛沒有理由受死,因此覺得愁煩。「次日早晨,約拿單按著與大衛約會的時候出到田野,有一個童子跟隨」,「次日」即指照約定的第三日,「田野間」是大衛藏身處。「約拿單對童子說:『你跑去,把我所射的箭找來。『童子跑去,約拿單就把箭射在童子前頭」。「射在童子前頭」就是射在童子與大衛所藏身的盤石之間。「童子到了約拿單落箭之地,約拿單呼叫童子說:『箭不是在你前頭嗎?』」「箭…在你前頭」這是通知大衛逃亡的暗號。「約拿單又呼叫童子說:『速速地去,不要遲延。』童子就拾起箭來,回到主人那裡」。「速速地去,不要遲延」,表面上是命令童子動作要快,實際上是通知大衛要趕快逃亡。「童子卻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只有約拿單和大衛知道」,「童子卻不知道」,是指童子不知道「速速地去,不要遲延」這句話背後的含意。「約拿單將弓箭交給童子,吩咐說:『你拿到城裡去」就是命童子先回城內的王宮。「童子一去,大衛就從盤石的南邊出來,俯伏在地,拜了三拜」。「俯伏在地,拜了三拜」,是對約拿單的救命之恩表示衷心感激,銘記在心。「二人親嘴,彼此哭泣,大衛哭得更慟」。「哭得更慟」顯示悲情更大更重。「約拿單對大衛說:『我們二人曾指著耶和華的名起誓說:』願耶和華在你我中間,並你我後裔中間為證,直到永遠。如今你平平安安地去吧!』大衛就起身走了;約拿單也回城裡去了」。「如今你平平安安地去吧」,約拿單堅守誓約,放走大衛。在大衛開始孤單、無助的逃亡之前,神特別差遣約拿單這位屬靈的夥伴來安慰他,堅固他的信心,讓他能「平平安安地去」。神允許掃羅追殺大衛,目的是讓他在被追殺中更加倚靠神,因此神不會讓他自己去承擔被追殺的壓力。大衛從此開始了十多年被掃羅追殺的生涯,雖然他起初並不明白這些遭遇的目的,但神將借著各樣的經歷,讓他的心中越來越明亮,知道神的工作都是為了榮耀的結局,使祂的受膏者要經歷苦難而得著榮耀,正如基督要經過十字架而到達寶座。今天神也是借著環境、際遇中的各種難處和試煉,叫我們生命能長大成熟。為此,願我們今天在任何的環境中都要順服神,並要知道【如果我們和祂一同受苦,也必和祂一同得榮耀】(羅8:17),因為神的目的是【要領許多的兒子進榮耀里去。】(來2:10)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2: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