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書19: 1-51>

[複製鏈接]

3105

主題

3125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49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5-4-25 04: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書19: 1-51】【為西緬支派的人,按著宗族,拈出第二鬮。他們所得的地業是在猶大人地業中間……。】在約書亞記第十九章中記載了,祭司以利亞撒和嫩的兒子約書亞,並以色列各支派的族長,在示羅會幕門口拈鬮分地給西緬支派,給西布倫支派,給以薩迦支派,給亞設支派,給拿弗他利支派,給但支派的土地;分完地業后約書亞得到以法蓮山地的亭拿西拉城。本章首先說到:【為西緬支派的人,按著宗族,拈出第二鬮。他們所得的地業是在猶大人地業中間。他們所得為業之地,就是別是巴(或名示巴)、摩拉大、哈薩書亞、巴拉、以森、伊利多拉、比土力、何珥瑪、洗革拉、伯瑪加博、哈薩·蘇撒、伯利巴勿、沙魯險,共十三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又有亞因、利門、以帖、亞珊,共四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並有這些城邑四圍一切的村莊,直到巴拉·比珥,就是南地的拉瑪。這是西緬支派按著宗族所得的地業。西緬人的地業是從猶大人地業中得來的;因為猶大人的分過多,所以西緬人在他們的地業中得了地業。】「為西緬支派的人,按著宗族,拈出第二鬮」,就是在七個支派中拈出來的第二個鬮是西緬支派。西緬支派的產業「是在猶大人的產業中間」,這是應驗了雅各的預言【我要使他們分居在雅各家裡,散住在以色列地中。】(創49:7)「他們所得為業之地,就是別是巴(或名示巴)、摩拉大」,「別是巴」位於希伯侖西南方約40公里。「或名示巴」是指示巴是別是巴的別名;「摩拉大」位於別是巴東北方約7公里,希伯侖西南方約35公里。「哈薩書亞、巴拉、以森」,「哈薩書亞」位於別是巴東南方約2公里,鹽谷的南岸;「巴拉」位於別是巴東南方約11公里,希伯侖南南西方約42公里;「以森」位於別是巴東南方約18公里。「伊利多拉、比土力、何珥瑪」,「伊利多拉」位於以森的西北西方約5公里;「比土力」位於別是巴北方約10公里,希伯侖西南方約32公里;「何珥瑪」位於別是巴東方約11公里,希伯侖西南方約38公里。「洗革拉、伯瑪加博、哈薩蘇撒」,「洗革拉」位於別是巴西北方約22公里。「伯瑪加博」位於別是巴東北北方約14公里,希伯侖西南方約26公里;「哈薩蘇撒」位於別是巴北方約12公里,希伯侖西南方約29公里。「伯利巴勿、沙魯險,共十三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伯利巴勿」位於南地。「沙魯險」位於別是巴西方約35公里。「又有亞因、利門、以帖、亞珊,共四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亞因」位於別是巴西北方約6公里。「利門」位於別是巴北方約16公里,希伯侖東南方約31公里;「以帖」與「亞珊」確實地點不詳。「並有這些城邑四圍一切的村莊,直到巴拉比珥,就是南地的拉瑪」。「巴拉比珥」位於別是巴南方約29公里。「南地的拉瑪」是巴拉比珥的別名。「這是西緬支派按著宗族所得的地業」。西緬支派的地業沒有明確的界線。「西緬人的地業是從猶大人地業中得來的,因為猶大人的份過多,所以西緬人在他們的地業中得了地業」。是指西緬支派的地業,是分散在猶大支派的產業當中。

【為西布倫人,按著宗族,拈出第三鬮。他們地業的境界是到撒立;往西上到瑪拉拉,達到大巴設,又達到約念前的河;又從撒立往東轉向日出之地,到吉斯綠他泊的境界,又通到大比拉,上到雅非亞;從那裡往東,接連到迦特希弗,至以特加汛,通到臨門,臨門延到尼亞;又繞過尼亞的北邊,轉到哈拿頓,通到伊弗他伊勒谷。還有加他、拿哈拉、伸侖、以大拉、伯利恆,共有十二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這些城並屬城的村莊就是西布倫人按著宗族所得的地業。】「為西布倫人,按著宗族,拈出第三鬮。他們地業的境界是到撒立」,就是在七個支派中拈出來的第三個鬮是西布倫支派。「撒立」位於約念東方約12公里,米吉多東北方約10公里。「往西上到瑪拉拉,達到大巴設,又達到約念前的河」,「瑪拉拉」位於約念東方約6公里,米吉多北方約8公里;「大巴設」位於約念東方約3公里,米吉多溪北方約11公里;「約念」位於基順河的南岸,多珥的東北面約20公里,米吉多的西北約11公里;「約念前的河」是指基順河。「又從撒立往東轉向日出之地,到吉斯綠他泊的境界,又通到大比拉,上到雅非亞」,「撒立」位於約念東方約12公里,米吉多東北方約10公里;「日出之地」是指東方;「吉斯綠他泊」位於約念東方約20公里,米吉多東北方約19公里;「大比拉」位於書念北方約11公里,米吉多東北方約23公里;「雅非亞」位於約念東方約15公里,米吉多東北方約15公里。「從那裡往東,接連到迦特希弗,至以特加汛,通到臨門,臨門延到尼亞」,「迦特希弗」位於米吉多東北方約22公里。「以特加汛」是在西布倫地界內,靠近拿弗他利地的邊境;「臨門」位於亞柯東南方約25公里。「尼亞」在臨門北方。「又繞過尼亞的北邊,轉到哈拿頓,通到伊弗他伊勒谷」,「哈拿頓」位於米吉多北方約24公里。「伊弗他伊勒谷」位於哈拿頓和臨門北方。「還有加他、拿哈拉、伸侖、以大拉、伯利恆。共有十二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加他」確實地點不詳;「拿哈拉」位於約念北方約16公里。「伸侖」位於約念東北方約9公里,米吉多北方約13公里;「以大拉」確實地點不詳;「伯利恆」位於約念北方9公里,米吉多北方約17公里;「共有十二座城」這裡僅列五座城,可能是邊界城,且不一定屬於西布倫的地業。「這些城並屬城的村莊,就是西布倫人按著宗族所得的地業」。這裡所列的諸城,有些邊界城可能屬於其他支派的地業。

【為以薩迦人,按著宗族,拈出第四鬮。他們的境界是到耶斯列、基蘇律、書念、哈弗連、示按、亞拿哈拉、拉璧、基善、亞別、利篾、隱·干寧、隱·哈大、伯帕薛;又達到他泊、沙哈洗瑪、伯示麥,直通到約旦河為止,共十六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這些城並屬城的村莊就是以薩迦支派按著宗族所得的地業。】「為以薩迦人,按著宗族,拈出第四鬮」,就是在七個支派中拈出來的第四個鬮是以薩迦支派。以薩迦支派的地業位於瑪拿西的北面,西布倫的東面,拿弗他利的南面。「他們的境界是到耶斯列、基蘇律、書念」,「耶斯列」位於米吉多東南東方約14公里,「基蘇律」位於米吉多東北方約19公里;「書念」位於米吉多東方約14公里。「哈弗連、示按、亞拿哈拉」,「哈弗連」位於耶斯列東北方約12公里。「示按」位於拿撒路東方約5公里;「亞拿哈拉」位於伯善西北方約16公里。「拉璧、基善、亞別」,「拉璧」位於書念北方約11公里,米吉多東北方約23公里;「基善」位於伯善西北方約20公里,米吉多東北方約22公里;「亞別」在以斯得倫平原之內。「利篾、隱干寧、隱哈大、伯帕薛」,「利篾」位於伯善北方約10公里。「隱干寧」位於耶斯列南方約12公里。「隱哈大」位於雅比聶南南西方約3公里。「伯帕薛」在隱哈大與他泊之間。「又達到他泊、沙哈洗瑪、伯示麥,直通到約但河為止,共十六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他泊」位於他泊山附近;「沙哈洗瑪」位於他泊山之東,約但河之西;「伯示麥」位於伯善北方約20公里。「這些城並屬城的村莊,就是以薩迦支派按著宗族所得的地業」。以薩迦支派產業的範圍,是在下加利利南部。

【為亞設支派,按著宗族,拈出第五鬮。他們的境界是黑甲、哈利、比田、押煞、亞拉米勒、亞末、米沙勒,往西達到迦密,又到希曷·立納,轉向日出之地,到伯大袞,達到細步綸,往北到伊弗他伊勒谷,到伯以墨和尼業,也通到迦步勒的左邊。又到義伯侖、利合、哈們、加拿,直到西頓大城,轉到拉瑪和堅固城推羅,又轉到何薩,靠近亞革悉一帶地方,直通到海;又有烏瑪、亞弗、利合,共二十二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這些城並屬城的村莊就是亞設支派按著宗族所得的地業。】「為亞設支派,按著宗族,拈出第五鬮」,就是在七個支派中拈出來的第五個鬮是亞設支派。亞設支派的地業位於瑪拿西的北面,西布倫和拿弗他利的西面,其西界為地中海。「他們的境界是黑甲、哈利、比田、押煞」,「黑甲」位於亞柯南方約26公里。「哈利」位於亞柯東南方約17公里,米吉多西北方約22公里。「比田」位於亞柯南方約18公里。「押煞」位於亞柯南方約18公里,米吉多西北方約22公里。「亞拉米勒、亞末、米沙勒,往西達到迦密,又到希曷立納」,「亞拉米勒」在押煞和亞末之間;「亞末」在亞亞柯平原內,亞拉米勒和米沙勒之間;「米沙勒」位於亞柯東南方約8公里。「迦密」從亞柯灣南岸起,向東南方延伸的一條山脈。「希曷立納」發源於迦密山西麓的一條小河,向西流入地中海。「轉向日出之地,到伯大袞,達到細步綸」,「伯大袞」在細步綸附近;「細步綸」在伊弗他伊勒谷的南端。「往北到伊弗他伊勒谷,到伯以墨和尼業,也通到迦步勒的左邊」,「伊弗他伊勒谷」位於哈拿頓和臨門北方。「伯以墨」位於亞柯東北方約6公里。「尼業」位於亞柯東方約13公里。「迦步勒」位於亞柯東南方約12公里。「又到義伯侖、利合、哈們、加拿,直到西頓大城」,「義伯侖」位於亞柯北北東方約16公里。「利合」位於亞革悉東北方約18公里。「哈們」位於亞革悉北方約10公里。「加拿」位於推羅東南方約13公里。「西頓」位於推羅北方約34公里的地中海港。「轉到拉瑪和堅固城推羅,又轉到何薩,靠近亞革悉一帶地方,直通到海」,「拉瑪」位於推羅東南方約21公里。「推羅」位於亞柯北方約41公里。「何薩」位於推羅東南南方約2公里半。「亞革悉」位於亞柯北方約13公里。「又有烏瑪、亞弗、利合,共二十二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烏瑪」在亞柯灣某處;「亞弗」位於位於亞柯東南南方約8公里。「利合」位於亞柯東南方約7公里,米吉多北方約35公里。這些都是亞設支派產業的範圍。

【為拿弗他利人,按著宗族,拈出第六鬮。他們的境界是從希利弗從撒拿音的橡樹,從亞大米尼吉和雅比聶,直到拉共,通到約旦河;又轉向西到亞斯納·他泊,從那裡通到戶割,南邊到西布倫,西邊到亞設,又向日出之地,達到約旦河那裡的猶大。堅固的城就是:西丁、側耳、哈末、拉甲、基尼烈、亞大瑪、拉瑪、夏瑣、基低斯、以得來、隱夏瑣、以利穩、密大·伊勒、和璉、伯亞納、伯示麥,共十九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這些城並屬城的村莊就是拿弗他利支派按著宗族所得的地業。】「為拿弗他利人,按著宗族,拈出第六鬮」,就是在七個支派中拈出來的第六個鬮是拿弗他利支派。拿弗他利支派的地業位於西布倫和以薩迦的北面,亞設的東面,約但河的西面。「他們的境界是從希利弗、從撒拿音的橡樹,從亞大米尼吉和雅比聶,直到拉共,通到約但河」,「希利弗」位於耶斯列東北方約19公里。「撒拿音」位於伯善北方約33公里。「撒拿音的橡樹」在撒拿音附近;「亞大米尼吉」位於基尼烈城西南南方約15公里。「雅比聶」位於伯善北方約22公里。「拉共」位於雅比聶東方約4公里。「又轉向西到亞斯納他泊,從那裡通到戶割」,「亞斯納他泊」位於西丁約念東北方約25公里;「戶割」位於亞柯東方約20公里。「南邊到西布倫,西邊到亞設,又向日出之地,達到約但河那裡的猶大」,「達到約但河那裡的猶大」是拿弗他利支派的地業並未與猶大相鄰。「堅固的城,就是西丁、側耳、哈末、拉甲、基尼烈」,「西丁」位於伯善北方約24公里。「側耳」在加利利海西面,位於西丁和哈末之間;「哈末」位於伯善北方約30公里。「拉甲」位於伯善北方約34公里。「基尼烈」位於伯善北方約41公里。「亞大瑪、拉瑪、夏瑣」,「亞大瑪」位於基尼烈城西北方約14公里。「拉瑪位於基尼烈城西北方約17公里。「夏瑣」位於基尼烈城北方約17公里。「基低斯、以得來、隱夏瑣」,「基低斯」位於夏瑣北方約11公里。「以得來」在加利利地的北部,隱夏瑣附近;「隱夏瑣」位於夏瑣北方約22公里。以利穩、密大伊勒、和璉、伯亞納、伯示麥,共十九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以利穩」位於夏瑣北方約16公里。「密大伊勒」在以利穩與和璉之間;「和璉」位於夏瑣西北西方約18公里。「伯亞納」位於夏瑣西南方約23公里。「伯示麥」位於夏瑣西方約20公里。「共十九座城」,是所列城鎮合計。「這些城並屬城的村莊,就是拿弗他利支派按著宗族所得的地業」。

【為但支派,按著宗族,拈出第七鬮。他們地業的境界是瑣拉、以實陶、伊珥示麥、沙拉賓、亞雅侖、伊提拉、以倫、亭拿他、以革倫、伊利提基、基比頓、巴拉、伊胡得、比尼·比拉、迦特臨門、美耶昆、拉昆,並約帕對面的地界。】「為但支派,按著宗族,拈出第七鬮」,就是在七個支派中拈出來的第七個鬮是但支派。但支派的地業位於便雅憫的西面直到地中海,南北夾在猶大和以法蓮之間,相較於其他支派,顯得很小。「他們地業的境界是瑣拉、以實陶、伊珥示麥」,「瑣拉」位於耶路撒冷西方約23公里,梭烈谷中段北岸;「以實陶」位於耶路撒冷西方約22公里。「伊珥示麥」位於耶路撒冷西方約24公里,希伯侖西北方約27公里。「色拉賓、亞雅侖、伊提拉」,「色拉賓」位於伯特利西南方約24公里,瑣拉北方約11公里;「亞雅侖」位於基遍西方約15公里。「伊提拉」位於亞雅侖東方約5公里。「以倫、亭拿他、以革倫」,「以倫」位於耶路撒冷西北方約19公里。「亭拿他」位於耶路撒冷西方約31公里。「以革倫」位於基色西南方約11公里。「伊利提基、基比頓、巴拉」,「伊利提基」位於約帕南方約16公里。「基比頓」位於亞實突東北方約22公里。「巴拉」位於亞實突東北方約13公里。「伊胡得、比尼比拉、迦特臨門」,「伊胡得」位於約帕東方約13公里。「比尼比拉」位於約帕西南方約8公里的海邊;「迦特臨門」位於約帕東北方約7公里半。「美耶昆、拉昆,並約帕對面的地界」,美耶昆」是加拿河支流美耶昆河的某處河案;「拉昆」是約帕北方10公里處一處廢墟;「約帕」位於耶路撒冷西北方約55公里,加薩北方79公里的海岸港口。【但人的地界越過原得的地界;因為但人上去攻取利善,用刀擊殺城中的人,得了那城,住在其中,以他們先祖但的名,將利善改名為但。這些城並屬城的村莊就是但支派按著宗族所得的地業。】「但人的地界,越過原得的地界,因為但人上去攻取利善」,「越過原得的地界」,就是到北方的黑門山下攻取了神沒有給他們的「利善」。「利善」位於加利利海北方約40公里。「用刀擊殺城中的人,得了那城,住在其中,以他們先祖但的名,將利善改名為但。這些城並屬城的村莊,就是但支派按著宗族所得的地業」。因但支派不服神的權柄,叫雅各在預言中不能不【等候神的救恩】(創49:18)。

【以色列人按著境界分完了地業,就在他們中間將地給嫩的兒子約書亞為業,是照耶和華的吩咐,將約書亞所求的城,就是以法蓮山地的亭拿·西拉城,給了他。他就修那城,住在其中。】「以色列人按著境界分完了地業,就在他們中間將地給嫩的兒子約書亞為業」。約書亞的家族一直到以色列人分配完產業之地,仍未有確定的地方可供他們定居下來。「是照耶和華的吩咐,將約書亞所求的城,就是以法蓮山地的亭拿西拉城,給了他」。「照耶和華的吩咐」,可能指約書亞當年和迦勒一起窺探迦南時,神已經將「亭拿西拉」應許給了約書亞,就像將希伯侖應許給迦勒一樣(民14:30)。「他就修那城,住在其中」。「修那城」表示那城已非常破敗。但約書亞完全順服神,沒有先給自己挑一塊最好的土地,而是等「以色列人按著境界分完了地業」,最後才分,並且神給什麼就是什麼。【這就是祭司以利亞撒和嫩的兒子約書亞,並以色列各支派的族長,在示羅會幕門口,耶和華面前,拈鬮所分的地業。這樣,他們把地分完了。】「這就是祭司以利亞撒和嫩的兒子約書亞,並以色列各支派的族長」,「各支派的族長」是指九支派半的首領,加上以利亞撒和約書亞,共有十二個人。「在示羅會幕門口,耶和華面前,拈鬮所分的地業。這樣,他們把地分完了」。雖然此時還有許多【未得之地】(13:1),但是「祭司以利亞撒和嫩的兒子約書亞,並以色列各支派的族長」,仍然照著神的吩咐「把地分完了」。他們已經在信心中完成了神所交託的任務,神在救贖計劃中對百姓的帶領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而在分約旦河西之地中,最先記錄的是迦勒所得之地,最後記錄的是約書亞所得之地。這兩位第一代出埃及的以色列人所得的地業,都是照神的吩咐,也是出於自己的請求。甚願我們今天無論做任何事,都要像迦勒和約書亞一樣,都是遵從神的旨意,所求的也都是出於神的心意,這樣我們就能承受神所賜的基業!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4-26 11: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