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亞8: 1-23>

[複製鏈接]

2571

主題

2591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317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4-5-20 05: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亞8: 1-23】【萬軍之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撒迦利亞書第八章,是神對耶路撒冷及百姓的應許。先知撒迦利亞首先說:【萬軍之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我為錫安心裡極其火熱,我為她火熱,向她的仇敵發烈怒。耶和華如此說:我現在回到錫安,要住在耶路撒冷中。耶路撒冷必稱為誠實的城,萬軍之耶和華的山必稱為聖山。】「萬軍之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本章至少十一次提到神親自說話,且以祂的大能「萬軍之耶和華」,保證祂所說的話必定成就。本章也十次提到:「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是強調下面的話出於神自己,共記有神的十個應許,就是應許耶路撒冷城一定復興。「我為錫安心裡極其火熱,我為她火熱,向她的仇敵發烈怒」。「錫安」在先知書中,常作為整個耶路撒冷的代表。因神「為錫安心裡極其火熱」,必定成就所應許的福,祂要復興她。而對她的仇敵神要「發烈怒」,必定燒滅他們。「耶和華如此說:我現在回到錫安,要住在耶路撒冷中」,這是神為耶路撒冷所作的應許,隨著被擄的余民歸回耶路撒冷,神也回到耶路撒冷,並且應許祂必定居在耶路撒冷中,與祂的子民同住。「耶路撒冷必稱為誠實的城」,耶和華再回到耶路撒冷,這是祂的信實,所以神也要求以色列的信實,這樣耶路撒冷必稱為誠實的城。「萬軍之耶和華的山必稱為聖山」,是指錫安山,亦即耶路撒冷,必全然分別出來歸神為聖,不容玷污,故又稱聖山或聖城。【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將來必有年老的男女坐在耶路撒冷街上,因為年紀老邁就手拿拐杖。城中街上必滿有男孩女孩玩耍。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到那日,這事在余剩的民眼中看為希奇,在我眼中也看為希奇嗎?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將來必有年老的男女坐在耶路撒冷街上」,是指將來耶路撒冷必有真實的平安,無論男女都得安享晚年,不受仇敵攪擾。「因為年紀老邁就手拿拐杖」,老年人因體力衰敗,就會「手拿拐杖」,這是指居民大多會長壽。「城中街上必滿有男孩女孩玩耍」,這是指城中的居民生養眾多,享受平安,自由玩耍。「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到那日,這事在余剩的民眼中看為希奇」,「余剩的民」,是指被擄歸回的余民,他們因歷經戰爭的蹂躪、強敵的欺壓、生活環境的艱難等,所以當神應許將使耶路撒冷得享平安,百姓可以平安地活到年紀老邁,孩子可以在街上自由玩耍,這種和平繁榮的美好未來時,使他們「看為希奇」,這是他們無法想象的。「在我眼中也看為希奇嗎?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縱使百姓無法想象美好的將來,但在神實在無難成的事。

【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我要從東方從西方救回我的民。我要領他們來,使他們住在耶路撒冷中。他們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他們的神,都憑誠實和公義。『】「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我要從東方從西方救回我的民」,「從東方從西方」,代表全地。「我的民」,是指以色列是神揀選為特殊的子民。所以以色列人雖然曾分散到各處,但神「要從東方從西方救回」祂的民。「我要領他們來,使他們住在耶路撒冷中」,神將「救回」 祂分散的子民,就使他們「住在耶路撒冷中」。「他們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他們的神」,表明神與選民之間的聖約將重新建立起來,聖約的根據就是「誠實和公義」。「誠實和公義」是立約之神的性情,也是祂將使立約之民活出的實際。【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當建造萬軍之耶和華的殿,立根基之日的先知所說的話,現在你們聽見,應當手裡強壯。那日以先,人得不著雇價,牲畜也是如此;且因敵人的緣故,出入之人不得平安,乃因我使眾人互相攻擊。】「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當建造萬軍之耶和華的殿,立根基之日的先知所說的話」,這是神對歸回耶路撒冷的余民說,他們在立定重建聖殿的根基之際,神已借先知哈該和撒迦利亞兩位先知鼓勵百姓的話(拉5:1-2)。「現在你們聽見,應當手裡強壯」,他們既然聽見神對重建聖殿的心愿,應當堅固作工的手,竭力克服艱難,完成重建工作。「那日以先」,指重建工程停頓期間。「人得不著雇價,牲畜也是如此」,指百姓雖然努力工作,卻得不著該得的報酬,牲口的主人也得不著「畜力」所該得的回報,因為土地沒有出產,到處一片赤貧(該1:11)。「且因敵人的緣故,出入之人不得平安」,指歸回之餘民所住的地方,因周圍敵視的外族人之故,平日的生活行動和勞力工作,均不得平安順利。「乃因我使眾人互相攻擊」,因為他們把自己的需要擺在神的心意之上,以致神容許外患和內部紛擾的情況臨到他們身上。

【但如今,我待這余剩的民必不像從前。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因為他們必平安撒種,葡萄樹必結果子,地土必有出產,天也必降甘露。我要使這余剩的民享受這一切的福。猶大家和以色列家啊,你們從前在列國中怎樣成為可咒詛的;照樣,我要拯救你們,使人稱你們為有福的(或譯:使你們叫人得福)。你們不要懼怕,手要強壯。『】「但如今,我待這余剩的民必不像從前。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因百姓已經把神擺在首位、恢復重建工程,神也對他們回心轉意,不再懲罰他們,而是把他們重新領回祝福里。「因為他們必平安撒種,葡萄樹必結果子」,現在他們可以平安撒種,再不被擾害,葡萄樹的種子撒下,必得順利生長,以致結果累累。「地土必有出產,天也必降甘露」,指神必收回原先的咒詛(該1:10-11),而使他們的出產截然改善。「我要使這余剩的民享受這一切的福」,神應許余民必然得著祂的祝福。「猶大家和以色列家啊,你們從前在列國中怎樣成為可咒詛的」,猶大和以色列兩國遭罰流落列國之時,不但受神咒詛,更被外人視為可鄙可詛的對象。「照樣,我要拯救你們,使人稱你們為有福的」,神應許日後他們必蒙神賜福,要被人羨慕,稱他們有福。「你們不要懼怕,手要強壯」,神再一次鼓勵正在建殿的猶太人,應當剛強壯膽,繼續投入重建聖殿,把聖殿早日建成。

【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你們列祖惹我發怒的時候,我怎樣定意降禍,並不後悔。現在我照樣定意施恩與耶路撒冷和猶大家,你們不要懼怕。你們所當行的是這樣:各人與鄰舍說話誠實,在城門口按至理判斷,使人和睦。誰都不可心裡謀害鄰舍,也不可喜愛起假誓,因為這些事都為我所恨惡。這是耶和華說的。『】「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你們列祖惹我發怒的時候」,是指神選民的歷代祖先一再悖逆神,甚至敬拜偶像假神,以致惹動神的忿怒。「我怎樣定意降禍,並不後悔」,因他們所犯的罪,神定意將他們交給強敵,甚至被擄分散到列國中,使他們遭遇如此巨大災禍,對此神並不後悔。「現在我照樣定意施恩與耶路撒冷和猶大家」,現在神定意施恩給耶路撒冷,神復興以色列人,還是從猶大家作起。「你們不要懼怕」,就是要投入重建工作的人,毋須懼怕重蹈先人的覆轍,再一次惹神忿怒。「你們所當行的是這樣」,這是指下列的規章,乃是余民所應盡的責任。「各人與鄰舍說話誠實」,就是對待肉身同胞,信守約束,不行詭詐。「在城門口按至理判斷」,「城門口」是審訊的地方。他們在審判案件時,就要按照公義、公平的原則判斷,不曲枉正直。「使人和睦」,而公正斷案的結果,使雙方都心悅誠服,彼此不損人利己,也就和睦同居。「誰都不可心裡謀害鄰舍」,是指誰都不可起意侵害別人的利益和性命。「也不可喜愛起假誓」,就是誰也不可口是心非起假誓。「因為這些事都為我所恨惡。這是耶和華說的」,「這些事」就是說話不誠實,審斷不公平,計謀不正當,起誓不誠實。凡這樣行的,耶和華必恨惡。【萬軍之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四月、五月禁食的日子,七月、十月禁食的日子,必變為猶大家歡喜快樂的日子和歡樂的節期;所以你們要喜愛誠實與和平。』】「萬軍之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四月、五月禁食的日子,七月、十月禁食的日子」,因「四月」九日是耶路撒冷城被攻破的日子(王下25:3-4),「五月」七日是聖殿被焚毀的日子(王下25:8-9),「七月」間猶大亡國后的省長基大利被殺(王下25:22-25),「十月」十日是耶路撒冷城開始被長期圍困的日子(王下25:1-2),後來猶太人在這些月份中訂了禁食哀悼的日子作為紀念。但神對禁食問題(7:3)的答覆是,「禁食的日子,必變為猶大家歡喜快樂的日子和歡樂的節期」。以色列人對失敗的歷史不可忘記,但更重要的是吸取失敗的教訓,因此百姓所當注意的不是「禁食悲哀」(7:5),而是「要喜愛誠實與和平」,保守自己長久地活在神的祝福里。

【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將來必有列國的人和多城的居民來到。這城的居民必到那城,說:』我們要快去懇求耶和華的恩,尋求萬軍之耶和華;我也要去。『必有列邦的人和強國的民來到耶路撒冷尋求萬軍之耶和華,懇求耶和華的恩。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在那些日子,必有十個人從列國諸族(原文是方言)中出來,拉住一個猶大人的衣襟,說:『我們要與你們同去,因為我們聽見神與你們同在了。『】「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下面的話是神對猶太人和耶路撒冷城的預言和應許。「將來必有列國的人和多城的居民來到」,在將來的日子裡,必定會有大批的人,從多國多城絡繹來到以色列地和耶路撒冷城。「這城的居民必到那城,說」,是指不同城市的居民彼此相約。「我們要快去懇求耶和華的恩,尋求萬軍之耶和華」,這裡顯出外邦人十分逼切,渴望有分於猶太人的福氣。「我也要去」,許多人積極地響應上述邀約。「必有列邦的人和強國的民來到耶路撒冷」,是指世上萬國的人,特別是末世列強的國民,紛紛來到耶路撒冷。「尋求萬軍之耶和華,懇求耶和華的恩」,列邦國民都來尋求耶和華,要得到猶太人的福氣。「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在那些日子」,將來在神復興以色列的時候。「必有十個人從列國諸族中出來,拉住一個猶大人的衣襟,說」,「十」在聖經中是表示完全的數目,代表許多人,表示這些外邦人的數目比起猶太人多達十倍。「猶大人」,是指千年國度里的以色列人。將來必有許多講不同語言的外國人會拉住猶大人,要與他們一同前往耶路撒冷城朝拜神。「我們要與你們同去,因為我們聽見神與你們同在了」。表明神百姓的生活就是見證「神與你們同在」,所以他們生活的見證吸引了外邦人歸向神。這應許在彌賽亞的千年國度里才能得著完全的應驗(賽2:2-4)。那時耶路撒冷將成為千年國度的首都,「列邦的人和強國的民」都要來尋求神。今天世人看不見神,也看不懂聖經,但他們可以看見信徒的行為,看見他們的生命。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遵行神的旨意,讓人看見我們有神的同在,我們就能為祂作見證,引許多人歸向基督,到時候滿足,神的國就要臨到!阿們!

《聖經分卷分章註解》  網頁地址:www.biblestudy-xbs.com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20 13: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