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皇帝到公民天下無不可改造者

[複製鏈接]

8575

主題

8765

帖子

7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7199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yongbing1993 發表於 2023-4-26 20: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從皇帝到公民天下無不可改造者




1959年8月24日,毛澤東為關於赦免一批罪犯的事情致信劉少奇:「今年國慶十年紀念,是否可以赦免一批(不是『大赦』,而是古時所謂『曲赦』,即局部的赦免)確實改惡從善的戰犯及一般正在服刑的刑事罪犯。「

9月14日,毛澤東代表中共中央為特赦一批確實已經改惡從善的戰爭罪犯、反革命罪犯和普通刑事罪犯,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書面建議,請全國人大常委會考慮這個建議,作出相應的決議。

9月15日上午九時,中共中央邀集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的負責人,著名無黨派民主人士、文化教育界人士,在中南海勤政殿舉行會議。

毛澤東講:今天還有個特赦的問題。幾年之前,許多朋友曾經提議過要赦,我們那個時候反對,不贊成。因為那個時候是赦不得的。

現在我們用這種辦法,就是凡是改好了的,我們赦免。按照憲法,叫特赦,不是大赦,我們不幹大赦這個事,也請諸位考慮一下,請各黨派、無黨派人土考慮一下。

看來,這件事在幾年前就有人向中央提議過,因為時機不成熟,被拒絕了。

9月17日,第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關於特赦確實改惡從善的罪犯的決定》,同日劉少奇簽發《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特赦令》,中共中央發出《關於特赦罪犯的指示》。

但因為時間倉促,只是趕在國慶節之前發布特赦令,沒有真正趕在國慶節前特赦。

直到年底,才特赦出獄第一批,其中就有溥儀。

這是完全出乎溥儀意料的一件事。但其實這是毛澤東親自拍板決定的。

1957年,溥儀寫的《我的前半生》認罪材料,上報給中央,毛澤東看了之後非常重視,他對溥儀能夠徹底認罪、願意重新做人給予充分肯定。

在接見外賓時,毛澤東還把「未定稿」的《我的前半生》送給他們。

1959年12月4日,溥儀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接到特赦令,很快回到北京。

政府把一個皇帝、戰犯改造成新人,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溥儀特赦之後,引起世界各國媒體的廣泛關注。畢竟他曾經是一個貨真價實的皇帝,也是罪大惡極的戰犯。

中國歷史上作為末代皇帝溥儀和日本人沆瀣一氣,做了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末代皇帝溥儀作為戰犯,溥儀完成改造,最終成為擁護共產黨、擁護新中國的公民。

毛澤東、周恩來對溥儀的生活非常關注,從工作安排,到婚姻大事,毛澤東、周恩來等都處處關心。溥儀從皇帝到公民的轉變,不僅僅是一個人的改造,而是中國共產黨一項政策的成功。

其背後的哲學是,人皆可被改造。我們不僅可以戰天鬥地、改天換地,還可以改造靈魂,在靈魂深處實現革命。

毛澤東在《論十大關係》的《 革命和反革命的關係》一節中指出,在機關、學校、部隊裡面清查反革命,要堅持在延安開始的一條,就是一個不殺,大部不捉。

什麼樣的人不殺呢?毛澤東特地指出:連被俘的戰犯宣統皇帝、康澤這樣的人也不殺。不殺他們,不是沒有可殺之罪,而是殺了不利。

這些人一個不殺有什麼害處呢?能勞動改造的去勞動改造,不能勞動改造的就養一批。反革命是廢物,是害蟲,可是抓到手以後,卻可以讓他們給人民辦點事情。

溥儀能幹點什麼事呢?這是在植物園裡工作的溥儀。還可以寫的《我的前半生》。

轉載《溥儀戶口資料背後:從皇帝到戰犯再到公民,天下無不可改造者》作者:金台望道  2021-07-02   來自專欄:走遍全國一級博物館和5A景區共153篇。

皇帝、戰犯、公民:溥儀人生大起大落,二十世紀誰能比他更跌宕。【百件文物說黨史(079)】

北京警察博物館陳列的「鎮館之寶」—溥儀戶口資料:1959年12月9日,溥儀被釋放回到北京,先落戶到西城區前井衚衕6號,溥儀五妹韞馨和五妹夫萬嘉煕的家中。

1960年2月,溥儀被安排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園。

過了半年,1960年8月12日,溥儀的戶口遷出西城區前井衚衕6號,遷入北京植物園南阜村20號。

1961年正月初四,統戰部宣布對溥儀、杜聿明等7名首批特赦人員的工作安排:全部到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任專員,待遇由勞動期間每人每月發生活費60元提高為每人每月發工資200元。

1961年3月7日,溥儀戶口由「北京植物園」遷至「西城區趙登禹路32號」,這裡就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

那時候都是手寫,在登記卡這麼嚴肅的文件上塗塗畫畫很正常。

溥儀的學歷,起初寫的是高中,後來又劃掉,改成初中。此時還是離婚狀態。

1962年4月30日,溥儀和朝外關廂醫院的護士李淑賢結婚。來自統戰部、全國政協的同志,以及溥儀的家人、同事一百多人參加了溥儀的婚禮。

溥儀發表長長的致辭,說,之所以選在這一天舉行婚禮,是因為第二天是勞動人民的節日。

1963年6月9日,李淑賢戶口從西城區趙登禹路32號遷出,遷至西城區東觀音寺22號,這裡是他們的家。

看來此前李淑賢就是落在溥儀的戶口上的,她先遷出來了。

1965年9月,溥儀由全國政協遷至東觀音寺甲22號,作為戶主李淑賢之夫遷入住處他們的住處。

1959年國慶節是建國十周年。第一個十年,全國上下都積極準備好好慶賀一下。

比如,首都提出十大獻禮建築:人民大會堂、中國革命博物館和歷史博物館、軍事博物館、農業展覽館、民族文化宮、北京工人體育場、北京火車站、民族飯店、華僑大夏、釣魚台國賓館,都在1959年完工。工期雖短,但都是精品。

就在國慶節即將來臨之際,這一年有一件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事也提上議事日程:特赦。

一、問題的提出

1959年8月24日,毛澤東為關於赦免一批罪犯的事情致信劉少奇:「今年國慶十年紀念,是否可以赦免一批(不是『大赦』,而是古時所謂『曲赦』,即局部的赦免)確實改惡從善的戰犯及一般正在服刑的刑事罪犯。「

9月14日,毛澤東代表中共中央為特赦一批確實已經改惡從善的戰爭罪犯、反革命罪犯和普通刑事罪犯,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書面建議,請全國人大常委會考慮這個建議,作出相應的決議。

9月15日上午九時,中共中央邀集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的負責人,著名無黨派民主人士、文化教育界人士,在中南海勤政殿舉行會議。

毛澤東講:今天還有個特赦的問題。幾年之前,許多朋友曾經提議過要赦,我們那個時候反對,不贊成。因為那個時候是赦不得的。

現在我們用這種辦法,就是凡是改好了的,我們赦免。按照憲法,叫特赦,不是大赦,我們不幹大赦這個事,也請諸位考慮一下,請各黨派、無黨派人土考慮一下。

看來,這件事在幾年前就有人向中央提議過,因為時機不成熟,被拒絕了。

9月17日,第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關於特赦確實改惡從善的罪犯的決定》,同日劉少奇簽發《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特赦令》,中共中央發出《關於特赦罪犯的指示》。

但因為時間倉促,只是趕在國慶節之前發布特赦令,沒有真正趕在國慶節前特赦。

直到年底,才特赦出獄第一批,其中就有溥儀。

這是完全出乎溥儀意料的一件事。但其實這是毛澤東親自拍板決定的。

1957年,溥儀寫的《我的前半生》認罪材料,上報給中央,毛澤東看了之後非常重視,他對溥儀能夠徹底認罪、願意重新做人給予充分肯定。

在接見外賓時,毛澤東還把「未定稿」的《我的前半生》送給他們。

1959年12月4日,溥儀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接到特赦令,很快回到北京。

政府把一個皇帝、戰犯改造成新人,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溥儀特赦之後,引起世界各國媒體的廣泛關注。畢竟他曾經是一個貨真價實的皇帝,也是罪大惡極的戰犯。

二、特赦后的溥儀:「 先給民警深深鞠了個躬,恭恭敬敬捧著一張證明呈送給民警 」

1959年的12月9日上午,位於西城區麻狀元衚衕4號的廠橋派出所戶籍室,民警小吳正在辦公。這時過來兩個男人,其中一個高個子,臉黑瘦,戴著度數很高的眼鏡,上來先給民警深深鞠了個躬,恭恭敬敬的捧著一張證明呈送給民警面前。

民警小吳接過來一看,是《特赦愛新覺羅·溥儀通知書》,才知道面前站著的是「大清帝國宣統皇帝」「偽滿洲國皇帝」,當然,還是曾經的戰犯。

此時,他已經獲得特赦,從遼寧撫順戰犯管理所出獄,回到出生地北京,到廠橋派出所來落戶。陪他前來的,是他的五妹夫「駙馬爺」萬嘉熙。

三、或許是二十世紀起落幅度最大的人生

溥儀出生於1906年,因機緣湊巧,本不具備皇帝資格的他,成為了末代皇帝。

最初得到皇位,他不知道權力為何物;相信失去皇位時,也未必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但長大后,他開始主動追求權力。

為了皇位,他不惜與日本人合作,成為偽滿洲國傀儡皇帝。

二戰結束,他自然就成為了戰犯。

從1945年開始,在蘇聯關押了5年,1950年後,轉至撫順戰犯管理所。

毛澤東在《論十大關係》的《 革命和反革命的關係》一節中指出,

在機關、學校、部隊裡面清查反革命,要堅持在延安開始的一條,就是一個不殺,大部不捉。

什麼樣的人不殺呢?毛澤東特地指出:

連被俘的戰犯宣統皇帝、康澤這樣的人也不殺。不殺他們,不是沒有可殺之罪,而是殺了不利。

這些人一個不殺有什麼害處呢?能勞動改造的去勞動改造,不能勞動改造的就養一批。反革命是廢物,是害蟲,可是抓到手以後,卻可以讓他們給人民辦點事情。

溥儀能幹點什麼事呢?

這是在植物園裡工作的溥儀。

其實這時候,溥儀是在編輯的幫助下修改《我的前半生》,以便出版。

後來,溥儀成為文史館員:。

毛澤東接見溥儀。

在中國歷史上,王朝興替,末代皇帝通常是沒有好下場的。

但作為末代皇帝,溥儀沒有像歷朝大多數末代皇帝那樣悲慘。

在民國時期,他是經過和平談判退位的。

他本可以安安靜靜地度過餘生。但他和日本人沆瀣一氣,做了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

如果說小時候當皇帝是無知狀態下的被動安排,做偽滿洲國皇帝,卻是他的主動追求!

作為戰犯,他完成改造,最終成為擁護共產黨、擁護新中國的公民。

毛澤東、周恩來對溥儀的生活非常關注,從工作安排,到婚姻大事,毛澤東、周恩來等都處處關心。

溥儀從皇帝到公民的轉變,不僅僅是一個人的改造,而是中國共產黨一項政策的成功。

其背後的哲學是,人皆可被改造。我們不僅可以戰天鬥地、改天換地,還可以改造靈魂,在靈魂深處實現革命。

1967年10月17日,溥儀因患腎癌而死,終年62歲,骨灰起初安放於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后移葬華龍皇家陵園。
毛澤東熱為何持續升溫、經久不衰、日臻醇厚?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不可忽視,這就是毛澤東是有史以來最為廉潔、最為清正、最為公正、最為無私的歷史偉人之一,其偉大人格感天動地,驚神泣鬼,甚至讓他的勁敵都佩服的五體投地,使其歷史地位和影響,隨著時間推移,日久彌新,越來越高,正所謂「公者千古,私者一時」。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4-29 02: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