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浦江兒女天山情

[複製鏈接]

144

主題

149

帖子

903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0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opjav 發表於 2018-11-13 10: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什麼是辛福?有人說:「幸福是人的一種感覺,是心靈的一種愉悅、愜意的感受和狀態。」 也有人說:「幸福不是別的,其實只是對自身存在和自己的生活形態的滿足,是對自己狀態的一種完全的認同。」

我認為,幸福可分為兩種:社會共有的大幸福和個人獨有的小幸福。生活在一個和平、民主、自由、平等、博爰的時代,沒有戰亂、恐怖,沒有壓迫、剝削,沒有貧窮、饑寒,自然環境優美,社會風氣良好,人人安居樂業,過上舒心滿意的小康生活,是這個社會人人共有的大辛福。這種大幸福像陽光和空氣,人人有權共享。社會共有的大幸福是個人小幸福的基礎。沒有社會大幸福,大多數人就很難享受到個人的小幸福。如果大多數人不感覺到自已幸福,普遍對社會不滿,只有少數人感到滿意、幸福,這個社會就沒有大幸福,必然會遭到大多數人的反對,要麼改革,要麼推翻。共產黨之所以帶領人民鬧革命,推翻舊社會,建立新社會,目的就是為了創造社會共有的大幸福,使大多數人過上幸福生活。當今中國的改革開放,也是為了實現這個遠大目標。凡是有利於創造社會大幸福,有利於大多數人幸福生活的改革,一定會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熱烈擁護、堅決支持。否則,改革就失去人心,失去意義,必然遭到失敗。如今,大多數人是否對改革比較滿意,生活是否感到幸福,不得而知。

由於人生觀的不同,人們對個人獨有的小幸福的理解也不相同。有人認為,地位越高,權力越大,財富越多,就越幸福。其實,高官富翁未必幸福,平民百姓未必不幸福;錦衣華服、山珍海味未必幸福,布衣舊鞋、粗茶淡飯未必不幸福。地位、財富僅僅是能夠帶來幸福的因素之一。人們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很多和地位、財富無關的因素,比如爰情、婚姻、家庭、友誼、工作等等。

幸福和愛相伴相生。愛是幸福之源泉。親情之愛,愛情之爰,友情之愛,所有的愛匯成了奔騰不息的幸福之河,使生活更美好。其實,幸福很簡單,滲透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細微之處。只要我們心中有愛,生活就充滿幸福的陽光,隨時隨地感受到陽光的溫暖。就拿買菜做飯來說,當一家人歡聚一堂,共進晚餐,其樂融融時,難道你不覺得幸福嗎?為什麼當父母的一心撲在孩子身上,忙忙碌碌,日夜操勞,再苦再累也心甜,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因為他們心中充滿對孩子的愛。是的,只要我們有一顆愛心,一頓晚餐,一次聚會,一個電話,一封簡訊,一件禮物,一束鮮花,一張笑臉,一聲問候,一個親吻,一次擁抱,都會給我們帶來快樂、幸福,留下美好的回憶。

辛福還和工作相伴相生。當我們熱爰自己的工作,干自己喜歡乾的事情時,就會進入一種全神貫注、忘我工作的激奮狀態,內心產生一種滿足感和幸福感。過去當記者、編輯時,我和許多同事一樣,曾經體驗過這種愉快、幸福的感覺。如今退休了,只要一有時間,我就坐在電腦桌前,聚精會神地寫文章,興趣十足地上博客,自得其樂,感到無比幸福。比如那天,女兒、女婿和小外孫去歐洲旅遊還沒回來,老伴和家住蘇州、來家作客的王虹一起去浦東看望生病的老友曉梅,家中只有我和王虹的小孫子珍珍。珍珍喜歡玩遊戲機,我喜歡上網寫文章,從早到晚,互不干擾,各得其樂。這種幸福感只有自己知道,別人很難體會到。

人生在世,誰不嚮往追求美好辛福的生活?然而,只有充滿愛心、勤奮工作、無私奉獻、知足常樂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幸福。那些沒有愛心、好吃懶做、只圖享受、不願付出、自私自利、貪婪成性、永不滿足的人,不可能擁有真正的幸福,只能永遠與痛苦相伴。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1: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