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8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完全版]中國廚子和老外的難題

[複製鏈接]

72

主題

233

帖子

26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貝殼原創]專欄作家

Rank: 3Rank: 3

積分
26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薩蘇 發表於 2004-11-16 01: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兄弟早年上學的時候,也風風光光又糊裡糊塗的當過一回某種代表,上人大會堂逛悠了幾天,不幸的是生來不是搞政治的料,對開會的內容毫無興趣,只顧看新鮮,倒是對大會堂的廚房興趣十足。

結果是會開的渾渾噩噩,和大師傅倒是交了朋友。

人民大會堂的廚子自然有專門的了,但是碰到開大會,還是要從外面請,和我玩得比較熟捻的是一位北京飯店貴賓樓的陸師傅。

陸師傅為人謙和 -- 其實人大會堂的廚子對來開會的都很和藹,誰知道你是幹什麼的阿。更好的是有問必答,大概的原因是相信你拼了老命也趕不上人家,隨便漏幾手就夠你在家笑傲江湖的。我曾經在前面的貼子里給過一個國宴版的香酥雞,就是陸師傅的傳授。

其實,又不能真讓你上灶比劃,陸師傅給我的傳授基本都是指點,比如怎麼爆鍋,怎麼切連刀等等,真是人家一句話,頂你自己摸一年,至今我還挺感激老師傅的。

記憶更深刻的是陸師傅說過五六十年代幾個給老外做菜的段子。

當時,北京的外國人基本和動物園的猩猩數兒差不多,很稀罕,您還記得當年有一條規定么?不許圍觀外國人。這規定現在想想都邪行,可六十年代就是這個社會情況。

所以,陸師傅他們接受涉外餐飲任務,也很認真,當作一種體現國格國藝的政治任務呢 C 毛公說過,一個中國葯,一個中國飯,將來必將大行於世。

但是,那時候來北京的外國人,也絕少省油的燈,對中國的歷史文化多半頗為了解,有的還是祖輩在中國呆過,還有的對中國熟悉的跟老北京旗人似的,一嘴京片子告訴你 C 這個紅燒魚不能做得這樣咸。。。

那涉外的大師傅可都是如臨大敵阿,讓人家笑話,那不是丟自己手藝,也是丟中國廚子的臉么。

還真就有來叫板的。有一天,就有一位來訪的老外在貴賓樓問服務員 C 能不能點菜譜以外的菜阿?服務員也夠豪橫 C 可不是,背後都是國宴師傅撐著呢,告訴人家,您點,就能做得出來。

那位就說了,聽說你們中國有一道菜很有名,叫「孫悟空大鬧天宮」,能做么?

[待續]
少年懷壯志 匹馬走清秋 金刀慣出手 脫斬單於頭

72

主題

233

帖子

26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貝殼原創]專欄作家

Rank: 3Rank: 3

積分
264
沙發
 樓主| 薩蘇 發表於 2004-11-17 01:31 | 只看該作者

中國廚子和老外的難題 續一

服務員根本沒當回事 C 他還沒見著國宴廚子有拿不下的菜呢。順口問道:您是現在要點么?老外說不是,明天宴請他們使館的工作人員,他要用這道菜講講中國文化。

等服務員回來一說,廚師們都炸了?孫悟空大鬧天宮?還豬八戒娶王熙鳳呢?沒聽說過,川魯湘粵它也沒有這道菜阿。

有個廣東來的名廚沉吟,說是不是外賓要吃猴腦阿?這道菜因為太殘忍,現在已經不作了。。。

廚師長說不能,他和老外打交道多,知道這幫人沒有這樣古怪的胃口,你上個豬耳朵都能大驚小怪的,真弄個活猴上來取腦嚇瘋幾個算誰的阿?

思慮片刻,派了個伶俐的服務員出去套套外賓的口風。

人家已經吃完要走了,服務員一邊伺候人家穿衣服,一邊套問: -- 大鬧天宮這道菜,已經好久沒人點啦,您在哪兒吃過呢?

外賓告訴他 C 哦,解放前我在上海點過,印象很深。

哦,這用猴子做菜可很少見啊。

嗯,幾百隻猴子。。。外賓忽然狐疑的看看服務員 C 是你們廚師不會做么?

服務員趕緊掩飾 C 哪裡哪裡,我是自己問問阿。。。

幾百隻猴子?!聽完這句話,廚師長差點兒沒瘋過去,就算把北京動物園的猴子都弄來,也沒有幾百隻阿,再說,幾百隻猴子弄到這兒來,往哪兒放阿?怎麼處理?紅燒?清燉?還是爆炒阿?用哪個部位?別看師傅們經驗豐富,也給弄得仗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就打算把這活兒推了。

人家接待組的組長不幹了,說你們這答應了人家怎麼能不做呢?言而無信,外事無小事,傳到外邊去有損國格。

話說到這份兒上,那可就沒轍了,幾個師傅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按照當時的標準作法,發動群眾,開諸葛亮會吧。

這大夥的意見可就五花八門的,綜合起來,有幾點。

第一,   吃幾百隻猴子,這個可能性是很小的,這個國家不大,外賓加使館工作人員,總共不過十幾個,無論清蒸還是紅烤,就算一人抱一個猴子啃,也沒這麼大胃口。

第二,   甚至這菜用猴子來做也不大可能,因為這老外看著不象很有錢的樣子 C 當時貴賓樓除了國家招待,向外賓還是收費的,雖然便宜,幾百隻猴子。。。這道菜成本不應該太高。

第三,   這道菜既然叫「孫悟空大鬧天宮」,突出的是一個「鬧」字,一定是很熱鬧的一道菜。有人說會不會是一邊吃飯一邊讓猴子表演?廚師長說這怎麼可能,猴子腥臊味的,上來表演不影響食慾么?再說,我們這兒又不是馬戲團。
第四,   確認廚師們所知所有的菜譜,傳承之中,沒有這道菜,但是老外吃過,所以不能蒙他,做的不對人家要笑話我貴賓樓無人阿。

最後還是黨委書記學過辯證法,腦子靈有辦法 C 他不是在上海吃的么?馬上打電話給上海市公安局,查有名廚子的電話住址,你們也找師兄師父,只要有上海廚師關係的,遍訪高手,淮海戰役廣西猴子我也打過,我就不信拿不下這孫悟空! -- 黨委書記是部隊下來的,參加過淮海戰役,廣西猴子指的是國民黨黃百韜中將手下的二十五軍。

沒等上海公安局回電,有一位師傅就來了,說 C 首長,我聯繫上了,我的師叔回作這道菜。

啊,你師叔?在哪兒呢?在上海么?

沒有,他解放前在上海乾過,現在在咱們這兒干採購呢。

[待續]
少年懷壯志 匹馬走清秋 金刀慣出手 脫斬單於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3
水影兒 發表於 2004-11-17 03:11 | 只看該作者
好奇中,這是個什麼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2

主題

233

帖子

26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貝殼原創]專欄作家

Rank: 3Rank: 3

積分
264
4
 樓主| 薩蘇 發表於 2004-11-18 01:44 | 只看該作者

中國廚子和老外的難題 續二

說著那位採購師傅就回來了,他是為了辦貨的事兒和「家裡」聯繫,才聽師侄說起來,他說,我知道這道菜,我能做。

上上下下都把他圍上了,這位師傅本來也是紅案高手,但因為頭腦機敏,善於交際,已經作採買離開一線好幾年了,沒想到他居然知道這道古怪的菜。

幾位師傅都摩拳擦掌,-- 咱們今天晚上先試做一回怎麼樣?那意思學點兒手藝。說,您要什麼猴吧?哪怕是猩猩呢(中國還真有一道名菜叫猩唇,大夥兒感覺如何?我反正聽了覺得就是作了兄弟也吃不下),宰猴的事兒我們包了。

猴?這位師傅一樂。聽我指揮。。。

弄一大平盤作傢伙,大海蟹殼一個,上面堆炸酥的粉絲,撒些青絲紅絲,這是花果山,前面蘿蔔雕花,刻成演武場,鐵索橋,桌椅涼亭。

別看我說的熱鬧,這在國宴師傅手裡不是小意思么?根本不用你動手阿,問題是 C 你那猴呢?上動物園取么?

不用,你上後頭取活的青河蝦一斤,挑細長的豆芽菜一斤。

嗯?大夥兒都有些傻眼。

這位師傅讓徒弟把豆芽掐頭去尾,只要筆直的中段,燒兩大鍋滾油 ---  

呼拉,把蝦和豆芽一塊兒扔下到第一鍋里去了。

然後,馬上撈。

因為是滾油,蝦一下去馬上就炸熟了,而豆芽顏色還沒有變。

再扔到第二鍋里,然後再次迅速撈起來。 -- 熟悉廚房的朋友們大概明白,這個是定型。

基本做完了。師傅說。

完了?


只見活蝦被炸熟的時候躥蹦掙扎,千姿百態,其中不少蝦稀里糊塗就抓住或者抱上了豆芽。師傅吩咐,把沒抱上豆芽的,抱上兩三根豆芽的蝦統統摘出去,剩下的,按照姿態,隨心所欲的在水簾洞,鐵索橋,涼亭各處掛的掛,放的放,轉眼間就形成了一個絕妙的場景 C 紅紅的炸蝦姿態各異,手中的豆芽或抱或掄,有的彷彿在演武,有的彷彿在對練,活脫脫上百隻舉著金箍棒的猴子在花果山大鬧!

陸師傅說看見這個場面就想起小說里孫悟空一把毫毛變出千百小猴兒來的情節。

眾人紛紛鼓掌。那位師傅笑道,這個菜並無特別,河蝦就是孫悟空,豆芽菜則是金箍棒,確實各菜系都沒有傳承,但當年算是一道名菜,還上過外文報紙呢。

據說這個菜的創立和馬歇爾元帥有關,這位五星上將到中國調停國共內戰,一天工作很晚突發奇想,叫勤務兵就附近的一個飯館叫幾個菜來,嘗嘗地道的中國飯菜。這時已經很晚,多數飯館打烊,勤務兵看到還有一家開門,便闖了進去,老闆本來也要上板了,見到來了一個老外,外加陪同的國民黨官員,嚇得夠嗆。無奈廚間只有三個菜能對美國人口味,按照中國習慣,無論如何要湊夠四個才好,廚子看到正好有一盆河蝦,一盆豆芽,便想用豆芽作底作一盤炸河蝦。慌亂中把河蝦和豆芽一起丟進了炸鍋。急忙起鍋卻是色香味俱全,這時馬歇爾的勤務兵已經等急,不由分說就把這一盤也作為一個菜帶去了。

馬歇爾本來是一時興起,及到吃起來,見到這一盤炸蝦姿態各異,很多炸蝦舞動豆芽,活象古代軍隊在交鋒,作為將軍不禁饒有興味,便問陪同的國民黨官員此菜何名。那國民黨官員也沒見過此菜,看著此菜形態,信口道:孫悟空大鬧天宮,並把孫悟空的事迹講了一番,一邊的美國記者覺得有趣,便把這菜拍照下來,發到上海的外文報紙上。以後,在上海的外國人,有一段吃飯經常點這道菜,也逐漸增加了海蟹殼和蘿蔔雕刻的布局,不過基本是局限在外灘的幾個飯館,而且不過幾年上海就換了天下,所以,大多數的中國廚子,對它當然一無所知嘍。

當然,大家欽佩之餘,第二天這道菜果然成為宴席上最引人注目的部分。

不過這次的確夠險的,以後,貴賓樓就要求服務員聽到顧客要求不能隨意答應了,必須和廚師先做交流。

饒是如此,還是出過事情,有一次來了個屬兔子的印度人,差點兒把黨委書記逼瘋。。。

[待續]
少年懷壯志 匹馬走清秋 金刀慣出手 脫斬單於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5
水影兒 發表於 2004-11-18 03:32 | 只看該作者
哈哈。。。

想起趙麗容演過的小品「打工奇遇」,裡面報的菜名,就是這些懵人的玩意兒。。
晴耕雨讀,隨遇而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132

帖子

5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2

積分
51
6
易良 發表於 2004-11-18 20:13 | 只看該作者
共軍中也有一隻「廣西猴子」,在婁山關、黃崖洞、遼瀋、天津立過奇功。

長征途中,婁山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中央紅軍屢屢強攻不下,一籌莫展。生死存亡之際,紅三軍團一個營找了條絕路摸上山,才破了這一關。一問誰幹的?前線回答:是一夥紅七軍出來的「廣西猴子」,山地作戰如履平地。從此,「廣西猴子」便成為了他的「萬兒」,後來周恩來命令陳賡:「讓他履行團長職務」。

黃崖洞:日軍精銳坂垣師團一旅5000餘人單挑八路軍總部和兵工廠,八路軍總部特務團死守八晝夜,抗擊了5倍於我的日軍主力的瘋狂進攻,取得了殲敵1000餘人其中斃敵860人的戰果,而我僅傷亡166人,以6:1的戰績「開中日戰況上敵我傷亡對比空前未有之記錄」,戰果可與平型關相比肩。該團(也稱朱德警衛團)團長(當過朱德的馬夫)就是那隻「廣西猴子」――歐致富少將。從此,八路軍總部特務團便被稱為「歐團」。

八路軍總部特務團「歐團」堪稱共軍的「特種部隊」之鼻祖,裡面有一夥武工隊隊員,幾乎人人武藝超群,個個身懷絕技,能百步穿楊、飛檐走壁的可不在少數,嘿嘿。

1979年,廣州軍區副司令員歐致富親臨前線,指揮懲越作戰,不過這一次,他的對手也是「猴子」――「越南猴子」,哈哈哈。
亓脊 智信仁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2

主題

233

帖子

26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貝殼原創]專欄作家

Rank: 3Rank: 3

積分
264
7
 樓主| 薩蘇 發表於 2004-11-19 02:07 | 只看該作者

中國廚子和老外的難題 續三

說是過了幾天屬於口誤,實際上印度人惹事是要比「孫悟空大鬧天宮」早些時候的事情,那時候中印關係還是「巴伊巴伊」好朋友,尼赫魯經常派代表團來,來了,當然要管飯。

要說印度的朋友,飲食上應該是最省事的,會因為他們在飲食上惹出麻煩簡直不可思議。為什麼呢?人家有米飯和咖喱好像就行了,有的連勺都不用。飲料?五十年代的自來水,擰開就喝,吃嘛嘛香。這就是體質,人家恆河裡死貓死狗漂著打了水就喝都沒事,何怕你中國這點子不成器的痢疾菌呢?

但是五十年代的中國領導人有一點「沙文主義」的,或許是熱情過度吧,說不行,接待外國朋友怎麼能這樣簡單呢?要讓他們見識我們中國璀璨的烹飪文化。

這還是比較低級別的領導人的指示,低級別可也比貴賓樓高啊。當時中國接待方面有兩個矛盾的看法,一個是主隨客便,一個是入鄉隨俗,相對來說感情上第二個看法比較佔上風,因為當時的中國人單純熱情,愛國主義情緒高,覺得外國人在「吃」上半生不熟的實在可憐,好容易來個外賓,用自家的好東西待客是中國人的傳統。但貴賓樓的黨委書記原來是跟周總理的,有外事經驗,他很清楚內外有別的問題,更支持第一個看法,也就是客人怎樣習慣怎樣來。

現在中國人出國的也多了,看來,顯然主隨客便對於來訪者是更為尊重與方便的做法。

可當時的領導人不這樣想啊。

於是就給自己找麻煩了,印度朋友的特點是雖然對口味不算講究,可宗教問題特別複雜,忌口的特別多,一個代表團里有不能吃牛肉的,有不能吃豬肉的,還有不能吃羊肉的,而中國人看起來印度人長的都是一個樣,你根本就區分不明白。中國方面在外交上有一條原則,就是絕對尊重客人的宗教信仰,這是不能出錯的。

所以呢,新中國只能讓周恩來作外交,他不會強人所難阿,要是換毛澤東可就熱鬧了,他不是不明白這個原則,但是這位湖南人喜歡迎接挑戰,或者說有點兒愛抬杠,假如對方說不吃牛肉,他很可能要想方設法給對方嘗一嘗,比如把牛肉做成羊肉味道,看看你吃了會不會出問題。

這要放在外交上,可就要出大事了 C 這種事情不是沒出過,對一般的外賓,毛公還是很注意的,要是對方也很強大,就難免勾起他的興味來,比如鐵托同志,來訪的時候說明白了吃上要簡單,毛公對中國菜是十分自豪的,覺得老鐵這是土包子不知道我中華料理阿,於是偏偏給他天天極盛大的國宴 C 不信你看了這樣好吃的不饞嘴,他的意思是讓老鐵見識見識。鐵托其實倒不是故意鬥氣,而是胃不好,完全被毛公料到,中國菜味道太好,鐵托果然沒管住嘴,但是肚子不爭氣。。。鐵托後來訪問柬埔寨的時候,和西哈努克還無可奈何的談到這件事。這算是兩個巨人的一個小插曲。

還好斯大林沒來得及訪問中國,不然還不定會鬧出什麼事兒來呢。

貴賓樓這方面是不那樣固執的。

沒辦法,廚子們一琢磨,咱就天天吃雞好了。

好在中國菜博大精深,一隻雞翻來覆去,幾百個菜式不成問題,您慢慢啃吧。

這也不行,就有一位什麼什麼沙先生來找廚師了,說他不吃雞。

還有不吃雞的宗教?那麼,要不給他弄條魚來?

不行,沙先生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一樣,通過翻譯說明,才搞明白這位沙先生的習慣十分特殊,他是完全的吃素,無論雞鴨魚肉,一概不沾。

沙先生說 C 一概能夠變成生命的東西,他一概不吃。

怎麼辦?上邊不是說了么?要讓客人充分享受中國的菜肴,總不能跟喂兔子一樣光讓他吃菠菜吧。

[待續]
少年懷壯志 匹馬走清秋 金刀慣出手 脫斬單於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8
水影兒 發表於 2004-11-19 19:54 | 只看該作者
長見識+爆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26

主題

1918

帖子

1065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65
9
tusiji 發表於 2004-11-28 11:00 | 只看該作者
很有意思的文章啊,長見識了.我還是在其他網站先看到的,點擊率很高,後來看到作者的名字,就想,我們壇里肯定也有吧,就來找找,果然,還是正宗原裝的,呵呵,有眼福哦~~~~~[:481:] 期待續集啊,[:429:] 辛苦了[:489:]

P.S 我給了他們鏈接,叫他們來這裡看,呵呵[:804:].不過可能要快點哦,那邊已經看了不少了呀[:434:]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82

帖子

20

積分

註冊會員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1

積分
20
10
HillOcean 發表於 2004-11-28 11:21 | 只看該作者
Come on, go ahead!!!!
Waiting!!!!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2

主題

233

帖子

26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貝殼原創]專欄作家

Rank: 3Rank: 3

積分
264
11
 樓主| 薩蘇 發表於 2004-11-30 14:20 | 只看該作者

中國廚子和老外的難題 續四

那該用怎樣的口味呢?正在琢磨如何招待印度客人,有位廚師在旁笑道:「這不是來個印度和尚咧?」

領導一聽,著啊,就照著和尚的法兒對付不就行了?北京有名的素菜館,全素齋,功德林,也不用灶上下手,一個電話就把菜送來。

這時候,沙先生正盯著陸師傅呢。陸師傅當時是小徒弟,還上不了案子,也就是給拌個沙拉什麼的,沙先生就看著他拌沙拉,一邊通過翻譯反覆的強調 C 「不要放火腿,不要沙拉醬,加一點鹽和醋就可以。」

靠,真是喂兔子呢。陸師傅好奇,就問翻譯:「咦,沙拉醬也不吃嗎?」

沙先生認真地回答:「不吃,那沙拉醬裡面有雞蛋黃的,雞蛋,也可以變成雞。。。」

這時候,全素齋的菜就送到了。

要說中國菜,那的確是可以獨步天下,笑傲江湖的。一盤素什錦就把印度人沙先生吃的語無倫次,大為傾倒 C 那是,全素齋何許人也,掌柜的劉海泉先生那是御廚,慈禧太后什麼沒吃過?就專好這一口,放倒一個鬼子算什麼大不了的阿?

別的印度兄弟也被驚動了,忍不住過來看,啊,這個菜真是新鮮,有黑的(木耳),有白的(銀耳),有黃的(栗子),有褐的(豆製品),色彩斑斕,尤其是豆製品的美味,嘗過之後那種形容就只有連舌頭一起吞下去才能比喻了。

於是印度代表團集體要求,全都要吃素!

客人高興,黨委書記當然更高興了,就叫全素齋索性送來全套的素菜。可是等全套的素菜上來,印度人又差點兒拒吃了。

看看全素齋的菜譜 C大香腸,糖醋黃雀,香紹火腿,澆汁小排骨,炒鱔魚絲,燒魚翅,素八寶全雞,鯽魚冬筍,炒蟹粉,掛鹵肥鵝,焦溜肥腸,糖醋松鼠魚。。。

這哪兒是素菜阿?

其實,沒一樣葷的。就拿澆汁小排骨來說吧,兄弟也曾自己做過,當然沒有人家那樣精緻,大體可以看出中國素菜格局來 C 土豆蒸熟拍成土豆泥,豆乾切碎加入拌勻,加上鹽糖等調料,碼成長方條,上下各覆蓋一張豆皮,用雪糕用的扁棒穿上炸好,那土豆泥就如同派骨肉,雪糕棒是排骨,豆腐皮則是排骨上的筋膜,炸的時候在棒與棒之間的豆皮上用刀壓一壓,露出的土豆泥沾上粉面,那視覺效果就不是一般的象排骨了。

具體象到什麼程度,那兄弟手頭沒有材料,描述不出來,誰能呢?問問既晴,她做的素鴨可以亂真,讓她給大夥放倆照片就明白了。

外賓弄明白了這都是素的,那還有什麼說的?兩個字 --- 吃吧。那真是風捲殘雲。要知道印度也不富裕,可平時極受歡迎的Buffet那天愣是沒人動 C 都變和尚了。直到半夜,印度客人還不斷的叫客房服務呢,沒吃夠。

陸師傅和另外兩個大廚在一邊兒聊天,說起來那位沙先生因為不吃雞蛋,連沙拉醬都不讓放,兩位廚師就開始抬杠了,一位說,這印度人半點葷腥不沾,全吃菜和豆子,身體肯定不能好。另一位說未必,這位沙先生出訪帶著倆孩子,據說家裡還有六個,那是身體不好的主兒么?第一位說那他肯定得偷著吃些動物性的食品,否則沒法有這種精力,另一位說未必,少林寺和尚不也壯實得很?第一位說你不知道,少林寺和尚也吃葷,唐太宗特批的。第二位說不會吧,咱可以打賭,那沙先生是真自覺,斷不會偷吃。

就有人從後邊走過來了,一拍第二位廚師的肩膀,笑道:那你肯定輸了。三個人回頭一看,原來是黨委書記一直在後邊聽著 C 他還不知道自己晚上要急瘋呢,這時候挺得意 C笑眯眯的說:光吃豆子青菜誰也不能這麼結實,他也不是不吃動物性的東西,這個,我可以證明。

奇了,他吃了什麼東西讓書記看見了?陸師傅好奇的想。

[待續]
少年懷壯志 匹馬走清秋 金刀慣出手 脫斬單於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12
水影兒 發表於 2004-11-30 16:53 | 只看該作者
哈哈,「沙拉醬裡面有雞蛋黃的,雞蛋,也可以變成雞。。。」。真逗。

全素齋里的寶貝,就是咱們普通老百姓也愛吃阿。當年,我就常去那裡買素食。

備忘錄:這是小貝殼變成大貝殼以後,薩蘇發的第一篇原創,歡迎~。
晴耕雨讀,隨遇而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4

主題

1917

帖子

739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高級會員(十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39
13
pinkkapok 發表於 2004-11-30 22:12 | 只看該作者
歐也是覺得非常有趣,呵呵,期待更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2

主題

233

帖子

26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貝殼原創]專欄作家

Rank: 3Rank: 3

積分
264
14
 樓主| 薩蘇 發表於 2004-12-1 00:14 | 只看該作者
抱歉,大貝殼還有點兒摸不著北的感覺,這幾天沒有來,以後有文自當奉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2

主題

233

帖子

26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貝殼原創]專欄作家

Rank: 3Rank: 3

積分
264
15
 樓主| 薩蘇 發表於 2004-12-1 04:20 | 只看該作者

中國廚子和老外的難題 續五

兩位廚師好奇的問書記 -- 不會是咱們故意給他偷著吃葷,他自己不知道吧?

這種事中國的宴席上常可見到,比如給你夾紅燒肉吃,也不說是什麼肉,吃到酒酣耳熱再問你 -- 知道是什麼肉么?

這個時候往往情況就不大妙了,你就準備聽到駱駝肉,狗肉等等匪夷所思的答案吧。

書記正色道:那怎麼能行?外交上這樣要出大事的,1855年印度大起義就是因為英國人用牛油塗子彈鬧出來的,我們對外可不能這樣做。

那他自己吃?!吃什麼呢?

書記一笑,指指桌上的大瓶子 -- 牛奶啊。

眾人恍然大悟,的確,牛奶屬於動物性食品么。

沙先生不忌諱喝牛奶,那也對,因為牛奶反正只能放壞,是變不成小牛的。

--- 資產階級的偽善,就不想想他把牛奶都喝了小牛也會餓死的阿。書記晃著腦袋,搖搖擺擺的走了。

這事情本來可以告一段落,誰知道第二天晚上陸師傅正要吃飯呢,就聽見書記嫂子歇斯底里的大叫,他以為進了賊,抄起菜刀直奔書記宿舍而去。他們的宿舍就是一個大院,三進房子,第一進是陸師傅他們的單身宿舍,第二進基本是大廚們的宿舍,第三進基本是幹部宿舍,貴賓樓的幹部也都有兩手活,當然走這院兒外頭聞見的菜香如何可想而知。書記自己有家讓了給兒子結婚,也住這兒,他這個人挺樸素,不住幹部宿舍,在單身宿舍裡邊擠了一間老兩口和小夥子們打的挺火熱。

陸師傅動作快,踢開門一看,只見書記坐在椅子上,一手酒盅一手筷子,兩眼發直滿臉通紅,喉嚨里嘎拉嘎拉不知道發出什麼聲音,書記嫂子在旁邊一邊拚命給他捶背,一邊嚇的大叫。

正不知所措的時候別的師傅們都來了,有一位老師傅有經驗,一看就明白這是喉嚨卡住了,上去一把推開書記嫂子,一手按住書記胃部,一手在後背猛擊一掌,只聽「咔」的一聲,書記嘴裡吐出一塊深褐色的東西,整個人頓時委頓下來,但依然兩眼發直,手裡的筷子哆哆嗦嗦指著桌上的盤子,只是說不出話來。桌子上放著一盤素什錦,一盤素雞,一盤素松肉,一小瓶二鍋頭,書記吐出來的,就是一塊松肉。

大夥兒趕緊把書記扶到床上安頓一下,一邊就有人問書記嫂子怎麼回事?

書記嫂子就結結巴巴的把經過講了。原來,書記拍腦瓜用全素齋搞定了印度外賓,心裡得意,不免對老婆吹噓幾句。這書記是個工農幹部,腦子雖然聰明,對做菜可是外行,而書記嫂子卻是一位大廚的女兒,心疼老頭子,也看他高興,第二天晚飯就也弄了個全素的給老頭子開心。老頭果然開心,還鬧了瓶二鍋頭邊吃邊喝 -- 可見那個時候共產黨的幹部雖然觀念比較僵化,為人卻比較廉潔的,要擱今天讓全素齋送兩桌來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兒?當然一個大院里明目張膽的也太過分了。

書記喝著小酒,忍不住說點兒老婆的好話,這一吹,老婆的手藝就技壓全素齋,氣死功德林了。書記嫂子一高興,就開始炫耀,書記忍不住問,這個菜怎麼作的阿?比如這個松肉,比全素齋的還香。書記嫂子說,松肉啊,把腐竹,松籽仁,黃花,。。。切碎,一起用油炸了,用昨天勝的肉湯煮一下,收湯的時候打些蛋清進去,再炸,然後用豆腐皮包了。。。 咦,老頭子,你。???

書記緩過來,雙手用力砸床板 -- 哎呀,我犯了大錯誤啦,我要請處分,我怎麼能讓外賓吃肉湯呢?外交無小事阿。。。

陸師傅忍不住喉頭一酸,心想誰叫人家手藝太高了,讓你葷素難辨呢?

這還了得,慌亂之中,還是那位救命的老師傅說書記你別急,這素菜也分清素和半素兩種呢,嫂子作的那種屬於半素,就是說材料是素的,作料可以是葷的,還有一種是清素,那就一點兒葷的都沒有了,全素齋。。。

話沒說完,書記已經叫起來了 -- 快,快給全素齋打電話,證實清楚。

一個電話過去,人家已經下班了,值班的說不清楚。趕緊查經理的地址,那時候電話還不普遍,查到了,讓人開車去問,這就半夜了。那位經理大人從夢中驚醒,坐在床沿上嚴肅緊張的聽了半天,最後,慢條斯理的說,你們不是給印度人吃的么?不是不能吃葷么?我們哪兒能上半素的呢。。。

得,虛驚一場,就是書記落下個毛病,再看見松肉就哆嗦.

那位師傅算是立了一功,不過他高興之餘吹了句牛 -- 我這一手可是絕活,當年,胡宗南在北京吃飯,也鬧過這樣一回卡住了,就是我這麼一按一拍給救過來的。 -- 他忘了胡宗南是國民黨戰犯了,後來文革的時候就怕人家提這個,嚇得夠嗆。

這個是宗教信仰,沒辦法的要求,也有故意挑事的。

故意挑事的不算外賓,是一個香港小伙兒,跟著老爹來北京公幹,意思是長點見識。他老爺子謙遜得很,也深知和共產黨打交道只要賺錢就要夾尾巴的道理。問題是小夥子沒這種修養阿,這是屬於那種拿鈔票點煙耍酷的公子哥啊。

到貴賓樓吃飯,一看帳,小夥子臉上掛不住了,讓把管事的叫來。

經理趕緊就來了,心想這個季節不會菜里飛進蟲子吧。

不是。人家是嫌花錢太少了。說我吃了這樣一大桌怎麼才不到一百塊錢呢?在南洋我點一個菜就多少多少美金呢。

經理就解釋,我們這裡是為人民服務,不是為了賺錢,所以呢,菜價都是根據成本加一點,很實在。

小夥子不高興了,說你們是「勞動人民」,只能作大眾菜,名貴的菜,你們就作不了啊。

這下經理臉上掛不住了,心想我們這兒什麼廚子沒有啊,挺尊敬的告訴他 -- 我們這兒雖然實惠,名貴的菜也能做。

小夥子有幾個朋友一起來的,朋友面前拔份,說,好吧,我點個名貴的菜,你給我做做行嗎?

經理說您點吧。

小夥子說就這個五寸盤,你給我上一盤菜吧,我說不上來菜名,我就要這個「名貴」,這樣吧,我付一條五兩的黃金,你要都給我用光。

五兩黃金一盤菜?

吃什麼阿?那年頭買老山參都夠百八十斤的了。。。

經理可就有點兒額頭見汗。

[待續]
少年懷壯志 匹馬走清秋 金刀慣出手 脫斬單於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40

帖子

9

積分

註冊會員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1

積分
9
16
二蛋 發表於 2004-12-1 09:10 | 只看該作者
寫完前面一段,到了晚上上來一看,心裡忍不住大叫:完了 C 一轉眼鯉魚須子都出來了,唉,在西西這地方賣關子不是和找抽一個意思嗎?

不錯,當時師傅們一商量,告訴他這樣的菜做得,但是需要一天的準備時間,小夥子不高興,旁邊的狐朋狗友勸他 C 吃個熊掌還得等三天呢,一天不算長。

就這樣,第二天小夥子再來,就看見五寸盤裡蜷曲著炸好的無數細細的,淺紅色的小鬚鬚,嘗一嘗,味道有點鮮,還有點兒魚腥,挺脆,可就是弄不明白這是什麼。人家不幹了 C 啊,我五兩黃金就吃這個?把你們管事的叫來。

經理來了。人家說我五兩黃金就吃這個么?經理不卑不亢 C 沒錯啊,您那五兩黃金都在這兒了,貨真價實。

這是什麼?小夥子撿起一根來問經理。

經理微微一笑:鯉魚須阿。

經理還帶著他到後邊看,只見大池子里無數大鯉魚翻滾,撈上來一條給他看 C 你看,沒有須子了,須子在你盤子里呢。

真的是鯉魚須子啊,這一盤才不得用幾千條大鯉魚?要說五兩黃金,也不算過分吧。

他的狐朋狗友還問呢 C 那麼,這些鯉魚也是我們的么?

經理微笑:不是啊,這是下腳料,下腳料怎麼能給客人呢?

小夥子傻了,這麼玩票不是要讓老爹出醜么?

事後,陸師傅說那其實哪兒都是鯉魚須子阿,一時半會兒誰能弄來這樣多的鯉魚?那時候是計劃經濟,不是東西賣不出去而是買不著阿。那有真有假(鯰魚須?!!!),就是給他一個教訓別看不起咱們,貴賓樓不是沒見過闊的。後來那五兩黃金還是通過領導還給了老爺子,恐怕為這事那小夥子要吃些家法苦頭,不過玉不啄不成器,他現在可是港商中的扛鼎人物了。

這件事被附會到了尼克松頭上是七十年代的事情,好不容易來一幫老美,那謠言多了去了,其實呢,現在看老美的回憶,尼克松一行可謂「謹言慎行」,對這個紅色國度充滿了神秘感,多半是沒有那樣多戲劇性的故事出來。

戲法被兄弟們拆穿,實在不好意思。就再加一個當時同樣滿天飛的謠言吧 C 基辛格隨員宴盜九龍杯。

基辛格博士看了這個題目要搖頭苦笑了,他再怎麼也是堂堂的國務卿,身邊的隨員不是將軍就是議員,不至於混到做賊吧,可當時北京的老百姓就是這麼傳的。

說的是基辛格訪華,大宴人民大會堂豬肉燉粉條子可勁兒的造,這國宴上用的酒具可不一般,據說是中國國寶九龍杯。

這九龍杯一共九個,據說源自康熙年間,通體玉白,唯注酒之後裡面會有一條龍在飛舞的影相,因此稱為國寶。宴請基辛格拿出國寶來也不算過分吧。誰知等到散席的時候一清點,嘿,就剩下八個了。

中國方面不動聲色,就當什麼也沒發生過。

其實呢?服務員都是特工出身,看得清楚,這玩意兒就被基辛格先生的一位隨員塞起來了,甚至連藏在哪兒都清楚 C 就在他隨身的小皮包里。

怎麼辦呢?當時有兩種意見,一種是揭穿他,給美帝國主義一個耳光,一種是派員暗暗的偷回來了事。

上邊說了,都不行,第一國寶要拿回來,第二要堂堂正正拿回來,第三要給美國人留面子。

於是。。。

美國人臨走那天,就請來了一位魔術大師給表演界。

這位先生手舞足蹈,手中的扇子忽然就不見了,一轉眼從警衛員的脖子後頭找出來。。。忽然雙手一翻,變出來一個九龍杯。

大家正在鼓掌,大師把九龍杯往天上一扔,沒了!

然後,笑著對大家說:我把九龍杯變到那位先生的皮箱里了。。。

於是。。。

其實,這個傳說屬於張冠李戴,是一種當時民族自尊心的體現,並非真實的歷史。

然而,在中外交流中的確存在鬥智斗勇的傳奇,貴賓樓也幫助過公安機關來解決國際性的案件。

七十年代就有一次,領導把最好的服務員叫去,讓他一天之內教出一個徒弟來。

那徒弟,是從監獄里出來的一個老賊。


(在其他地方見到的,代轉一下,樓主勿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2

主題

233

帖子

26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貝殼原創]專欄作家

Rank: 3Rank: 3

積分
264
17
 樓主| 薩蘇 發表於 2004-12-3 00:24 | 只看該作者

這是催著我更新阿 :)

沒問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2

主題

233

帖子

26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貝殼原創]專欄作家

Rank: 3Rank: 3

積分
264
18
 樓主| 薩蘇 發表於 2004-12-3 00:26 | 只看該作者

中國廚子和老外的難題 續七

這檔子事陸師傅算是親歷者,因為到七十年代他已經是相當不錯的廚子了,本案的「受害者」吃的水晶大蝦就是他的作品,而負責教老賊做第三產業的頭牌服務員,則是陸師傅的親家。可是這個親歷者當時卻是蒙在五里霧中,整個案子是在十幾年以後才真相大白的。據說,這個案子的主角在某個學校還講過這個案例,所以披露一下就不算過分了。

當時是尼克松訪華以後,一位蜜果著名的海軍將領秘密訪問中國。此人深居簡出,在中國的新聞上似乎沒有露面,而他帶來的那個代表團則沒有那樣秘密,被中國政府熱情地給與了各種招待。其中主要的,還是對東方文化的體驗和對「社會主義建設成就」的展示。

陸師傅當時知道的情況並不多,只是提前得到通知,準備招待一批蜜果客人晚宴,菜式都是安排好的,也不算新奇。

然而,就在這天中午,幾個神情機警的漢子忽然進了貴賓樓,然後就把一層樓封閉了,按照陸師傅的經驗,這些人都是公安系統的王牌人物,幹什麼的?這麼說罷,那年頭您要行刺某位中央要人,或者想在天安門廣場挖個地洞搞點兒情報什麼的,就歸他們管。沒聽說中央首長要來,陸師傅就琢磨這可能是有案子,鬧不好和來的這幫蜜果人還有關係。奇怪的是在這些人中間,有兩個小夥子夾著一個低眉順眼的半老頭,此人點頭哈腰,十分客氣,而且客氣的有些過頭,對著把門的師傅都叫首長,顯然和公安幹警不是一夥。此人有一張非常奇特的面孔,令陸師傅越琢磨越有趣。怎嘛呢?他這張臉吧,你一看就覺得面熟,可是想想呢,到底是象你二大爺還是六表叔還有點兒真吃不準,但是回過臉來吧,讓你把他長什麼樣形容以下,你還就愣描述不出來。你說奇怪不奇怪。

後來陸師傅才想明白,哦,穆鐵柱長2米2那是天生打籃球的,這位長這樣一張臉,那是天生做賊當騙子的阿!

他真沒說錯,這位正是一位老賊,家傳的三隻手,據說小的時候是賊爹讓他從油鍋里用手指頭往外夾肥皂,這樣練出來的手藝。而且曾經用一本自行車執照冒充公安人員,面不改色坑蒙拐騙了好幾年愣沒人能抓著他,那心理素質,今天要是他踢足球國腳們得上吊。

他們一來,就把陸師傅的親家找去了,讓他立地教會這老賊當服務員。

於是這位親家,貴賓樓的頭牌服務員,就表演起來了,上茶,倒水,端菜,走單。那老賊就蹲在一個椅子上看 C 他說在牢里慣了,不習慣坐椅子,習慣蹲著。

有個老警察很有幽默感,說你們注意點兒啊,別讓他把貴賓樓的什麼弄走了。

陸師傅的親家當時是一樂,後來他才知道,這位頗為幽默的老警察,實際是讓台灣特務聞風喪膽的一位公安高手,海峽兩岸人送一號,叫做「王老虎」。

王老虎上貴賓樓來幹什麼呢?

[待續]
少年懷壯志 匹馬走清秋 金刀慣出手 脫斬單於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19
水影兒 發表於 2004-12-3 02:26 | 只看該作者
關鍵時,薩蘇又買關子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2

主題

233

帖子

26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貝殼原創]專欄作家

Rank: 3Rank: 3

積分
264
20
 樓主| 薩蘇 發表於 2004-12-3 06:52 | 只看該作者

中國廚子和老外的難題 續八

老虎進宅,無事不來。

王老虎當然是外號,其實這個外號是台灣軍情局在「神斧」部隊覆滅后叫開來的,那時候王老虎是東南某省公安廳的廳長,在這個案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後王老虎就上調了。

這個外號並不夠名副其實,因為王老虎其人並不是窮凶極惡之徒,恰恰相反,是個胖胖的,和氣的老虎,他的長處在於鬥智而不是鬥狠。他在「神斧」一案中展示了出色的情報分析能力,並巧妙的和部隊擬定方案,讓經過地獄周特訓的國軍特種精英在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一個鬼地方吃了大虧。

這個故事可以留到以後再說,因為和現在這個案子沒有什麼關係。

其實王老虎在戰爭時代就是以狡猾著稱的,他當某部偵察科長的時候曾被叛徒出賣,讓人搜出抓住。抓住時他藏在堡壘戶家裡,病的要死,稀粥都喝不下,人家怕他死了沒口供,一個軍官專門開帶斗的摩托送他回城裡治療然後審問。那軍官是美國人訓練出來的大學生,在緬甸打過仗,很有經驗也很警惕,雖然王老虎病的要死,還是手腳都用粗麻繩捆上,扔在車斗里,他單手開車,另一隻手拿湯姆槍指著王老虎。

一路上怕他死了開得飛快。王老虎蜷縮一團,眼睛半睜半閉,哈喇子流了一地。那軍官後來起義了,解放后見到王老虎,說當時是「不慮爾逃,唯慮爾死」啊。

眼看到城門口了,過一個土坎,王老虎往前一顛,腦袋朝下就要栽下去。

那軍官眼明手快,把槍一放,抓住王老虎后腰趕緊往上一提。

王老虎忽然暴起,一拳把那軍官打落車下,奪槍絕塵而去。。。

原來這從生病到往下顛全是演戲,他蜷在車裡是收拾那麻繩呢,鬆開后雙手抓著繩子頭活動筋骨。等到城門口再動手是麻痹對方 C 另外就是還想繳對方那支好槍。

王老虎的腦子好使可見一斑。殲滅「神斧」突擊隊之後,王老虎的狡詐在本系統就出了名,調到中樞,作了很多敏感的,特別是涉外的任務。

那時候來中國的蜜果人和大猩猩一樣少,來了,自然要有「特殊待遇」,這就是公安系統的全程監控 C 一來是怕裡面有情報人員,二來也是為了他們安全。大多數蜜果人還是安分守己,熱情友好的,當然老布希後來在北京騎自行車讓偵察員們叫苦不迭。

既不能太接近了,引起人家懷疑,又不能太放開了,失去對對象的控制。好在偵察員們都是精英,作的還是瀟灑自然令人滿意。這不奇怪,當時中國全境基本和平,除了空軍,能有機會動武的就剩下公安抓特務了,這兩撥人都是當時的精英,都不好惹,何況王老虎手下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呢。

不過有的時候姜還要老的辣。

這次來的美國代表團,每個人的身份看來沒有什麼特情背景,但王老虎絲毫不敢大意,調集精銳全程跟蹤。預定到貴賓樓吃宴席那天的上午,外交部組織這些客人參觀農展館,那裡,正有一個全國各省農業豐收的大會展。

解說員帶著客人從一個省的展廳走到另一個省的展廳,流利的講解。偵察員們暗中布哨,但是局面似乎非常平靜。

王老虎背著雙手在農展館的二樓上象個普通的參觀者踱來踱去,兩眼似有似無的看著,就看出有不對勁的地方了。

在黑龍江省的展廳里,外賓們對碩大的麥穗驚訝不已,一個白頭髮老外從展出的麻袋裡抓了一把小麥,聞了聞,滿意的放回去,挑起拇指表示稱讚。

走到遼寧省的展廳里,同樣有精彩的解說,還是這位老外,又從展出的麻袋裡抓了一把小麥,在陽光下細看,點點頭,放了回去。

吉林廳,也是。。。

王老虎叫一個偵察員過來,告訴他 C 給我盯上那個老白毛。

[待續]
少年懷壯志 匹馬走清秋 金刀慣出手 脫斬單於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7: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