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腐敗是一種剛性需求 習近平要新帳舊帳一起算!

[複製鏈接]

3

主題

23

帖子

6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hatIsPeace 發表於 2013-1-21 07: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萬維網友冼岩來稿:多年來,雖然腐敗在中國呈擴散蔓延之勢,但反腐的正當性和必要性在官方民間從未遭到過質疑,「逢貪必除,有腐必反」一直是輿論的常識與共識。但是,近年來情況發生了變化,開始出現多個主張「特赦貪官」的聲音。這一情況的最新呈現,是自稱天下「第二聰明」的經濟學家張維迎(據他說,「第一聰明」是江澤民)建議:反腐以十八大為界,搞特赦算新帳:十八大后不再腐敗的官員既往不咎,繼續腐敗的則新帳舊帳一起算。



  這種觀點的立論基礎是:官員腐敗在中國十分普遍,腐敗的「存量」很大,如果揪住舊賬不放,反腐將難以推動,甚至難以啟動,只可能淪為權力鬥爭的工具——確實,經過幾十年的蔓延後,中國腐敗的「存量」不小。胡星斗教授根據最高檢察院的報告推算,2009年貪腐官員的比例在縣處級是48%,廳局級是40%,省部級是33%。這個數據不一定準確,但僅從參考意義看,也足可見官員貪腐現象之嚴重和普遍。但是,從這種腐敗的普遍性、蔓延性以及愈反愈烈等現象中,可以推導出的結論不是應該特赦貪官,而恰恰是相反;這說明,在官員群體中,腐敗已成為一種剛性需求,很難因成本的大小而發生改變,「特赦」也不可能改變貪官的行為模式。

  腐敗的這種剛性化,源於中國社會的特殊性,即官本位、政治(行政)權力獨大的結構特徵。由於官員權力過大,管的事情、控制的資源過多,整個社會中政治(行政)的力量壓倒了經濟、文化和其他方面的力量,呈現一元化特徵,只是一元化程度較之改革前有所削弱,對其他方面的管控有所放鬆而已,但「政治管控一切」的不平等結構特徵並沒有被根本改變。官位高低、權力大小作為衡量人身份地位的首要標準,也沒有變。正如在一些社會,經濟力量獨大后經濟就欲干預、左右政治一樣,政治在社會的獨大,也使得政治權力的擁有者自然趨向於憑藉手中權力攫取「相對等」的經濟利益。某貪官在「悔過書」中曾寫到:看到一些在自己面前畢恭畢敬的商人,花錢時大手大腳,在社會上有氣派、有面子時,心理就不平衡了——自己的權力、掌控的資源比他們多得多,為什麼不能變得像他們一樣富有呢?而且,作為官員還要考慮退休后如何維持現有地位的問題,這個問題似乎也只有通過在位時佔有大量財富才能解決。按照官方推崇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存在決定意識,既然腐敗在客觀上具有剛性,就很難通過意識的熏陶來改變。所以,種種針對官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收效甚微,甚至淪為自欺欺人的把戲。那些以為只要特赦了、安全了,官員的貪腐動力就會減少,反腐阻力就會減弱的人,不是為貪官開脫的別有用心者,就是同樣沒有認識到腐敗的這種剛性特徵。

  腐敗剛性化的另一源頭,是官員的家屬問題。在職時,官員享有權力,一切無需外求,但其配偶、孩子的人生價值如何實現是個問題。作為官員家屬,享有巨大榮光、在社會上擁有崇高地位后,他們已很難再甘心做個普通人,憑自我奮鬥來逐漸實現自我;他們有條件,也必然有意願通過利用權勢,獲得與自己身份地位「相對等」的財富,來加速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於是,以權謀私就成了普遍現象。可以說,這是一種植根於普遍人性基礎上的心理衝動。要剋制自己的這種剛性需求,官員確實必須是「用特殊材料製成的人」才行。可惜,現實生活中「用特殊材料製成的人」畢竟太少。所以,官方推出的各種清廉樣板,如果是真的,確實值得表彰。從公開披露的案件看,不少貪官本人並不想貪,但管制不了家人的「人生追求」,最終被拖入法網。

  可見,要根治腐敗,首先必須破除腐敗的剛性特徵,必須改變官本位的一元化社會結構,重點是必須調整兩個關係。一是政治與經濟的關係。有商人曾抱怨說,再大的老闆,與一個小小的縣長吃飯時,坐首席的也是縣長而非老闆。這確實不正常。權力大小、官位高低成了衡量人身份地位的首要指標,其他成就標準都必須退避三舍。只有大幅削減少政府的權力,尤其是干預經濟事務的權力,如項目審批權、資源掌控權等,讓經濟從政治(行政)的管控下真正獨立出來,官本位一元化的社會結構才可能打破。當商人無須仰賴官員時,權力兌換利益的通道就不再暢通無阻。存在決定意識,如此一來,才能遏制貪官的貪心和貪性,腐敗的剛性才可能消解。

  二是調整政府與民眾的關係。官民關係的倒懸,是民眾監督無力、貪腐暢行無阻的重要原因。到過台灣的大陸人士,大多會為台灣的官民關係,官員對老百姓的小心翼翼,民眾在官員面前的趾高氣揚而驚詫。在這種官民關係下,民求諸官少,官求諸民多,官員再貪腐,程度也有限。同為中華文化圈,台灣能做到的,大陸當然也能做到。關鍵是必須改變「官由上出」的權力授予方式,認真落實民眾的民主權利尤其是選舉權,真正做到「官由民出」,則官對民知所敬畏,民對官有力制衡,貪腐的直通車自然步步難行。

  現在的情況是,這兩種關係都在調整中,變化正在發生,但由於中國經濟的政府主導特徵和半市場化性質,由於中國政治的複雜語境和固有慣性,兩個關係的調整到位還需時日。在此之前,其他反腐措施雖能有利於遏制腐敗,卻難以真正解決問題。因此,反腐必然是長期性的系統工程,它只能隨著兩大關係的調整而逐漸推進。在現階段,人們只能期待,新領導人的反腐決心足夠堅定,能夠利用和發揮網路和民眾的監督作用,儘可能多地揭露腐敗案件,並且及時重拳懲治已經發現的腐敗,尤其是要敢於「打老虎」,使腐敗分子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威懾而不是僥倖,以此遏制和延緩腐敗的擴散與蔓延!


Read more: 腐敗是一種剛性需求 習近平要新帳舊帳一起算! - 反貪論壇 - 貝殼村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 13: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