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媽媽挨了美國媽媽的兩磚頭

[複製鏈接]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11-11-25 10: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媽媽挨了美國媽媽的兩磚頭

總有讀者問我,中國人去美國到底值不值?美國人到底有哪些方面值得我們學習?

中國人去美國到底值不值?對這個問題,我是這麼看的。人這一生,無論是出國還是出醜,只要是你想做的事兒,假如你做了,那就很值。扭扭捏捏,瞻前顧後,不僅會誤了你的大好光陰,也會磨掉你的銳氣。與其彷徨,不如出場。即使失敗了,又能怎樣?重頭再來唄。

至於美國人有哪些方面值得我學習,這事兒值得好好聊聊。在美國漂泊了二十年,我見識過形形色色的美國人,也領教到了美國普通百姓的普通品質。在美國人所有的優點中,美國普通百姓對人的寬容之心,最值得我學習。

我們剛到美國時,說話結結巴巴,走路東張西望,完全是一副鄉下人進城時的落魄模樣。在我就讀的俄亥俄大學生物系,美國教授和系裡的那些工作人員們,不僅不歧視我們的踉踉蹌蹌,還能耐心地聽我們講那些語法兼用詞錯誤的中國式英文。美國人的這種耐心和寬容,確實值得我學習。記得我在中國上高中時,曾經私下惡意模仿過物理老師的重慶普通話,當時我完全沒有對老師的尊重。這事兒讓我至今依然覺得非常慚愧。

美國人對人比較寬容,並不意味著他們毫無瑕疵。我們中國人到了美國之後,是否一定要時時追隨美國人的腳步,那也不一定。不過,入鄉隨俗總不是什麼壞事吧。今天我遇到一件事兒,就可以說明一下中國人和美國人的思維差異。

事情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在我兒子就讀的小學三年級,最近開了個樂器班。美國學校特別開明,孩子想學什麼樂器,完全自主選擇。有的孩子學小提琴,有的孩子學中提琴,有的孩子學大提琴和各種各樣的管弦樂器。樂器花樣多,孩子們就有了五花八門的樂器夥伴。有的孩子只需輕輕鬆鬆地拿個小笛子,有的孩子則要氣喘吁吁地背個大提琴上學。

我兒子的音樂老師是個美國年輕媽媽,她早就想到了孩子們的具體困難。開學初,她便把哪天帶樂器哪天讓樂器在家休息的時間表,認認真真地交給了孩子們。這個老師在兩個學校教好幾個音樂班,她的學生們一大堆,她的時間表每周都不一樣。我讀她的時間表,好像比讀座山雕的聯絡圖都難。比如有一天我就讀錯了時間表,本來那天並沒有音樂課,我卻讓兒子背著個大提琴進了校門。瞧,一對一都能出錯,由此可見,老師指揮一幫學生,該有多難。

這兩天,這位音樂老師的孩子得了重病,她為了照顧病中的幼兒,不能到學校上班。為了她班級里的那些小學生們,昨天她特意給學生家長發了一封信(大意):我家孩子病了,我今天不能到校上班。因故今天的音樂課暫停,請告訴您的孩子們,今天不要帶任何樂器上學。

讀了這封信后,我心裡非常感動。多好的老師啊,自己的孩子病了,還能在手忙腳亂中想到自己的學生,不容易呢。大概這位老師的孩子確實病得不輕,今天我們又收到類似的一封信(大意):對不起,家長們,我的孩子繼續發燒,我今天還是不能上班。請轉告孩子們,今天不要帶樂器上學。讀了這封信后,我的感覺和昨天一樣。這是一位負責任的老師,我真心祝願她的孩子能早日康復,也希望她的學生們能早日拿起樂器。

就這麼簡單的一件事,今天卻在電子信箱里激起了一陣漣漪。音樂老師發出此信后不到一小時,一位中國媽媽就有了嚴肅的反應(大意):下次有類似情況時,請你提前通知我們,我的孩子今天已經帶著樂器上學了。那麼大的樂器,你讓孩子白拿了一趟。

中國媽媽剛一回復,一位美國媽媽便忍無可忍了 (大意):我簡直是不吐不快啦。這有啥啊。孩子即使把樂器帶到學校,也沒什麼吧。孩子從小就應該知道,生活有時候就是會發生意外的。老師,我理解支持你。家庭和孩子最重要。好傢夥,這位美國媽媽的話剛一落地,另外一位美國媽媽也趕緊跟上,也表達了類似的情緒和對中國媽媽的不解甚至是不滿。

我個人認為,中國媽媽挨的這兩個悶磚頭,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中國媽媽說的那些話,搞不好會讓美國人看扁了我們中國人。自己孩子吃點兒小虧,就要表達一下不滿,何必呢?咱們都曾經是年輕媽媽,都因為孩子生病請過假。誰不知道,孩子生病時大人是否能上班,主要取決於孩子的病情,而不是取決於大人是否懶惰。你讓老師昨晚就發通知,老師哪能預測到孩子今晨還是高燒未退呢?在很多事情上,我們不都是在最後一刻時才說「不」的嗎?

寬容,寬容,時時刻刻想著寬容他人。即使自己吃虧了,也要寬容對手。這種胸懷,值得我一生一世修行。在這方面,我應該承認,今天支持音樂老師的這兩位美國媽媽,就具備了基本的寬容之心。她們像那些包容我爛英文的美國大學教授一樣,包容了這位音樂老師的略微不足。

為了安慰這位音樂老師,又不想再給中國媽媽一個悶磚頭,我回復如下:Wish your little one can recover soon. Thanks for the information you sent to us. 我這中性的問候,立刻得到了美國老師的反應:Thanks for your kind words. 我估計那位中國媽媽的確讓這位美國老師覺得很不舒服。



10/5/11   11:24AM



晴耕雨讀,隨遇而安。
沙發
白露為霜 發表於 2011-11-25 12:12 | 只看該作者
中國媽媽有時候很MEA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3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11-11-25 13:1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白露為霜 2樓 的帖子

印度媽媽也很那個。有時間我寫幾句。問候斑竹!
晴耕雨讀,隨遇而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1249

帖子

2564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倒騰醬油的小販

Rank: 4

積分
2564
4
城市達人 發表於 2011-11-25 17:07 | 只看該作者
或許是那個媽媽的個性比較矯情吧。
我在國內感覺,類似的事情很多父母還都是能理解的。當然,有個別的父母也比較矯情,呵呵。
胡吃胡喝,不能胡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5

主題

9286

帖子

6435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435
5
ww_719 發表於 2011-11-25 21:5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城市達人 4樓 的帖子

在國內,媽媽們更矯情,更不好惹。
歡迎收聽疫情期間原創情感廣播劇【「疫」網情深】請看二維碼公眾號收聽,或點擊Google 鏈接,誦讀劇 「疫」往情深(上集)

drive.google.com/file/d/11GKMJ32RupwG5rzOAeddX--f8hN2Z3Ut/view?usp=sharing Google 鏈接,誦讀劇 「疫」往情深(下集)

drive.google.com/file/d/1QI5pMuU3QMM9mREMhkiJvi12GQa-KSf4/view?usp=sharing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

主題

641

帖子

504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4
6
論壇總編輯 發表於 2011-11-25 22:3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

主題

465

帖子

2051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4

積分
2051
7
深秋的雲 發表於 2011-11-27 00:48 | 只看該作者
中國媽媽生怕自己的孩子吃一點點小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5

主題

4021

帖子

3480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480
8
sam333 發表於 2011-11-27 02:48 | 只看該作者
中國媽媽缺寬容之心!遇事先想自己利弊,很不好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60

帖子

559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59
9
鎮長 發表於 2011-11-27 05:21 | 只看該作者
這就是中國人的素質,要學習付出,少計較。這個中國媽媽應該告訴自己的孩子下次上課時,一定問候老師的孩子。問候老師!這不是禮貌的問題。是做人的原則。這個中國媽媽太自私。為什麼美國媽媽反映一致呢。因為他們從小社會教育他們關愛別人。在歐洲100%小學教你關愛付出行動。每個月都有活動。每年好幾次是不穿校服日,每人交1塊錢學校收集捐給慈善機構。我兒子學校每人帶100克學慣用品直接寄到肯亞的小學。這裡40%以上人從小做義工的經歷。我們家老大自己每周做義工2次。完全是自願的。我們國內現在是5000年文化全丟光。所以社會是「缺德」 其實付出,替別人著想,理解他人要學一輩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白露為霜 發表於 2011-11-27 11:43 | 只看該作者
很同意7樓,有些媽媽平常好好的。一牽涉到孩子,就變的面目可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1550

帖子

682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草根民

Rank: 5Rank: 5

積分
6821
11
nierdaye 發表於 2011-12-10 01:21 | 只看該作者
搞不好會讓美國人看扁了我們中國人。自己孩子吃點兒小虧,就要表達一下不滿,何必呢?咱們都曾經是年輕媽媽:確實,人都要有寬容之心,每個人都有家庭,都難免有些事情是不在個人可以控制範圍之內的。做人,確實沒有必要那麼的計較。那個媽媽怎麼會這麼做,非常的匪夷所思。

沒有權利的制衡、約束的制度,就是培魔鬼和災難的培養皿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1550

帖子

682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草根民

Rank: 5Rank: 5

積分
6821
12
nierdaye 發表於 2011-12-10 01:2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鎮長 9樓 的帖子

我們國內現在是5000年文化全丟光。:5000年文化不是丟掉的,是被強行掃蕩掉的。

沒有權利的制衡、約束的制度,就是培魔鬼和災難的培養皿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60

帖子

559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59
13
鎮長 發表於 2011-12-10 19:22 | 只看該作者
我上周在醫院做一個小手術,只住一天醫院。我的鄰居一定接我孩子到她家住。另一個鄰居幫我接送孩子好幾天。他們真的不計較。我也幫過一個朋友,她在醫院工作。我常幫她接孩子回家。並照看2小時。從來沒收過錢。我住的這裡只兩戶中國人。別管你在這裡多久。他們看你是中國人。所以學習奉獻不計較,要天天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3: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