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Blue Ivy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宋詞賞析(1-56頁)+宋詞鑒賞(57~~)

[複製鏈接]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21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13 05:13 | 只看該作者
臨江仙

【宋】蘇軾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①?夜闌風靜谷紋②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

【註釋】


  ①營營:紛亂。②谷紋:水波紋。
【簡析】
  遷謫黃州的鬱憤,似乎全已在東坡夜飲中舒泄。來歸臨打開亭寓所,妙在"彷彿三更",或許不到三更?醉中誰能辨清!"敲門"是白費勁了----小小家童竟也有如雷的鼾聲。好在寓所臨江,聽江聲比自比鼾聲有味,但醉立到天亮也累,"倚仗"正物我兩適!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22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13 05:16 | 只看該作者
蝶戀花

【宋】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簡析】
  上片句句藏著一個"春"字。殘紅褪,柳綿吹少,是春衰的景象;青杏尚小,芳草綠遍,又呈生機勃鬱。春光已老,春光猶在,正是這麼一個惱人的時節。中間插寫的燕子飛來,流水人家,既是補足""的信息,更使畫面增添動態的美。花殘、杏小、燕飛、水繞,柳綿紛紛芳草處處,不言"春"而春在其中,這叫做"藏中有露"。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23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13 05:17 | 只看該作者
望江南
蘇 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簡析】
  春也未老,人也未老,於公務閑暇登台的知州,心境是否也一樣"超然"?風兒以"細"狀摹,可知正吹得輕冷;柳枝以"斜"勾勒,愈見得飄拂動人,漾映眼底的,是一帶環城的碧水;輝照滿城的,則有繽紛競放的春花。而後看鱗次千家的檐瓦,迷濛在飄飄洒洒的雨影之中。那情景,能不牽縈一顆"游於物外"的超然之心。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24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13 05:18 | 只看該作者
賀新郎
蘇 軾

  乳燕飛華屋。 悄無人、桐陰轉午, 晚涼新浴。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漸困倚、孤眠清熟。簾外誰來推繡戶?枉教人夢斷瑤台曲。又卻是, 風敲竹。

  石榴半吐紅巾蹙。待浮花浪蕊都盡, 伴君幽獨。艷一枝細看取,又恐被、秋風驚綠。若待得君來向此, 花前對酒不忍觸。 共粉淚, 兩簌簌。 



【簡析】


  一邊是輕弄團扇的美人,一邊是半吐紅巾的榴花。花兒紅麗,疊皺處恰似美人微蹙的愁眉。人兒芳潔,顧盼中卻如夏日榴花般幽獨!她也曾在桐陰轉午間入夢,夢中與君王共赴瑤台。意外的欣喜,卻被推戶之聲驚破:夢醒處只聞風吹窗竹!它也有與百花爭春的風姿,卻只能開在繁華過後!誰都愛三春的"浮花浪蕊",空負了這芳心的"千重似束"!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25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13 05:18 | 只看該作者
江 城 子
蘇 軾
乙卯正月二十夜記夢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欲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註釋】
  瀟灑的詞人本就生性豪放,密州鐵溝出獵,左牽黃犬,右擎蒼鷹,相隨千騎錦士馳卷平岡,何等聲勢,何等豪氣,由此傾動了滿城老少,使老夫陡發少年狂氣,在親射虎,看孫郎的奇想中躍現的,正是當年孫權射虎的風采!但詞人的胸膽,又何甘只在射虎中稱雄?連年犯邊的西夏,正需要魏尚那樣的勇將御擊!酒酣的詞人因此宣告:倘若漢文帝再遣馮唐,我便是當世魏尚,願換弓如月,一箭射落象徵"侵掠"的惡星天狼!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26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13 05:29 | 只看該作者

柳永

【作者簡介】


柳永:(987?-1055?),字耆卿,初號三變。因排行七,又稱柳七。祖籍河東(今屬山西),后移居崇安(今屬福建)。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由於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轉而厭倦官場,耽溺於旖旎繁華的都市生活,在「倚紅偎翠」、「淺斟低唱」中尋找寄託。作為北宋第一個專力作詞的詞人,他不僅開拓了詞的題材內容,而且製作了大量的慢詞,發展了鋪敘手法,促進了詞的通俗化、口語化,在詞史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有《樂章集》。


【主要詞作】


雨霖鈴(寒蟬凄切)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定風波(自春來、慘綠愁紅) 鶴衝天(黃金榜上)
黃鶯兒(園林晴晝春誰主) 雪梅香(景蕭索)
斗百花(颯颯霜飄鴛瓦) 慢捲袖(閑窗燭暗)
夜半樂(凍雲黯淡天氣) 望海潮(東南形勝)
彩雲歸(蘅皋向晚艤輕航) 玉女搖仙佩(佳人)
玉蝴蝶(望處雨收雲斷)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傾杯(鶩落霜洲)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27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13 05:29 | 只看該作者
雨霖鈴①

【宋】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②初歇。都門帳飲③無緒, 留戀處,④蘭舟摧發。⑤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⑥ 念去去千里煙波,⑦ 暮靄沈沈楚天闊。⑧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⑨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⑩


--------------------------------------------------------------------------------

【註釋】  
  ①此調原為唐教坊曲。相傳唐玄宗避安祿山亂入蜀,時霖雨 連日,棧道中聽到鈴聲。為悼念楊貴妃,便采作此曲,后柳 永用為詞調。又名《雨霖鈴慢》。上下闋,一百零三字,仄 韻。 
  ②驟雨:陣雨。 
  ③都門帳飲:在京都郊外搭起帳幕 設宴餞行。無緒;沒有情緒,無精打采。 
  ④留戀處:一作 「方留亦處」。
  ⑤蘭舟:據《述異記》載,魯班曾刻木蘭樹 為舟。後用作船的美稱。 
  ⑥凝噎:悲痛氣塞,說不出話來 。一作「凝咽」。 
  ⑦去去:重複言之,表示行程之遠。
  ⑧暮靄:傍晚的雲氣。沈沈:深厚的樣子。楚天:南天。古時 長江下游地區屬楚國,故稱。 
  ⑨經年:一年又一年。
  ⑩風情:男女戀情。
【簡析】
  柳永多作慢詞,長於鋪敘。此詞表現作者離京南下時長 亭送別的情景。上片紀別,從日暮雨歇,送別都門,設帳餞 行,到蘭舟摧發,淚眼相對,執手告別,依次層層描述離別 的場面和雙方惜別的情態,猶如一首帶有故事性的劇曲,展 示了令人傷心慘目的一幕。下片述懷,承「念」字而來,設 想別後情景。『多情自古傷離別,那堪冷落清秋節。念宵酒 酲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上二句點出離別冷落,『今 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今宵酒醒何處」,遙接 上片「帳飲」,足見雖然「無緒」卻仍借酒澆愁以致沉醉; 「楊柳岸、曉風殘月」,則集中了一系列極易觸動離愁的意象 ,創造出一個凄清冷落的懷人境界。「此去」以下,以情會 景,放筆直寫,不嫌重拙,由「今宵」想到「經年」,由「 千里煙波」想到「千種風情」,由「無語凝噎」想到「更與 何人說」,迴環往複又一氣貫注地抒寫了「相見時難別亦難」 的不盡愁思。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28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13 05:30 | 只看該作者
雨霖鈴①

【宋】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②初歇。都門帳飲③無緒, 留戀處,④蘭舟摧發。⑤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⑥ 念去去千里煙波,⑦ 暮靄沈沈楚天闊。⑧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⑨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⑩


--------------------------------------------------------------------------------

【註釋】  
  ①此調原為唐教坊曲。相傳唐玄宗避安祿山亂入蜀,時霖雨 連日,棧道中聽到鈴聲。為悼念楊貴妃,便采作此曲,后柳 永用為詞調。又名《雨霖鈴慢》。上下闋,一百零三字,仄 韻。 
  ②驟雨:陣雨。 
  ③都門帳飲:在京都郊外搭起帳幕 設宴餞行。無緒;沒有情緒,無精打采。 
  ④留戀處:一作 「方留亦處」。
  ⑤蘭舟:據《述異記》載,魯班曾刻木蘭樹 為舟。後用作船的美稱。 
  ⑥凝噎:悲痛氣塞,說不出話來 。一作「凝咽」。 
  ⑦去去:重複言之,表示行程之遠。
  ⑧暮靄:傍晚的雲氣。沈沈:深厚的樣子。楚天:南天。古時 長江下游地區屬楚國,故稱。 
  ⑨經年:一年又一年。
  ⑩風情:男女戀情。
【簡析】
  柳永多作慢詞,長於鋪敘。此詞表現作者離京南下時長 亭送別的情景。上片紀別,從日暮雨歇,送別都門,設帳餞 行,到蘭舟摧發,淚眼相對,執手告別,依次層層描述離別 的場面和雙方惜別的情態,猶如一首帶有故事性的劇曲,展 示了令人傷心慘目的一幕。下片述懷,承「念」字而來,設 想別後情景。『多情自古傷離別,那堪冷落清秋節。念宵酒 酲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上二句點出離別冷落,『今 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今宵酒醒何處」,遙接 上片「帳飲」,足見雖然「無緒」卻仍借酒澆愁以致沉醉; 「楊柳岸、曉風殘月」,則集中了一系列極易觸動離愁的意象 ,創造出一個凄清冷落的懷人境界。「此去」以下,以情會 景,放筆直寫,不嫌重拙,由「今宵」想到「經年」,由「 千里煙波」想到「千種風情」,由「無語凝噎」想到「更與 何人說」,迴環往複又一氣貫注地抒寫了「相見時難別亦難」 的不盡愁思。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29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13 05:30 | 只看該作者
定風波

【宋】柳永

  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鶯穿柳帶,猶壓香衾卧。暖酥消,膩雲享單(音duǒ)。終 日厭厭倦梳裹。無那!恨薄情一去,音書無個。早知恁么,悔當初、不把雕鞍鎖。向雞窗、只與蠻箋象管,拘束教吟課。鎮相隨,莫拋躲。針線閑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




--------------------------------------------------------------------------------




【註釋】  
   這是一首寫愛情的詞篇,具有鮮明的民間風味,是柳永「俚詞」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這首詞以一個少婦(或妓女)的口吻,抒寫她同戀人分別後的相思之情,刻畫出一個天真無邪的少婦形象。
  據傳,當時北宋著名詞人曼殊就很熟悉這首詞,並且持有自己的不同看法。一次,柳永去見晏殊。「晏公曰:『賢俊作曲子么?』三變曰:『只如相公亦作曲子。』公曰:「殊雖作曲子,不曾道『綵線慵拈伴伊坐。』柳遂退。」(見張舜民《畫墁錄》)看來,柳永這首詞的內容和表現手法是當時士大夫們所難以接受的,它對愛情,對少婦內心活動的描寫是直率、火爆而又大膽的。它用筆潑辣,不加掩飾。這與曼殊筆下那種含蓄蘊藉、圓融平靜、具有雍容富貴之態的「雅詞」相比較,的確是迥然不同的。但是,只要我們對《定風波》這首詞的整體進行全面分析,就很難得出「庸俗低級趣味」和「流露渲染色情」這樣的結論。
  這首詞真實地反映了少婦的孤獨苦悶和離別相思之情。上片,通過艷麗春光和良辰美景來襯托少婦的孤寂之情。開頭三句,寫春回大地,萬紫千紅。少婦因此反而增愁添恨。這裡暗示出,過去的春天她曾與「薄情」者有過一段火熱的戀情生活。次三句,寫紅日高照,鶯歌燕舞,是難得的美景良辰,而她卻怕觸景傷情,擁衾高卧。接三句,寫肌膚消瘦,懶於梳妝打扮。這和《詩經.衛風·伯兮》「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的精神是一致的,表現出愛情的堅貞不渝。未三句,揭示出這位少婦之所以「倦梳裹」的真正原因:「恨薄情一去,音信無個。」至此,我們才發現,原來上片用的乃是一種倒敘手法,它不僅總結上片中的三個層次,而且還很自然地引出下面的內心活動和感情的直接抒發。下片,極寫內心的悔恨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頭三句,點明「悔」字,反映出這位少婦的悔恨之情。繼之,又用「鎖」字與此相襯,烘托出感情的真摯、熱烈與性格的潑辣。在特別重視功名利祿的封建社會,一個閨中少婦為了愛情而敢於設想把丈夫「鎖」在家裡,這無疑是一個大膽的反叛行動。這位少婦的舉措,可以使人聯想到《紅樓 夢》中林黛玉對功名利祿,對仕途經濟的批判,而且與柳永《鶴衝天》詞中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也是一脈相通的。中六句是對理想中的愛情生活的設想和追求。他們坐在窗明幾淨的書房裡吟詩作賦,互相學習,終日形影不離。結尾三句明確責示對青春的珍惜和對生活的熱愛。
  這首詞具有濃厚的民歌風味。它與《詩經》中的愛情詩、漢樂府《上邪》以及敦煌曲子詞《菩薩蠻》(「枕前發盡千般願」)等著名民歌,在精神上是一脈相承的。它不僅吸取了民歌的特點,保留了民間詞的風味,而且還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與上述幾首著名民歌相比較。可以看出,作者沒有採取傳統的比興手法,也不運用客觀的具體形象來比喻和暗示自己愛情的熾烈與堅貞,而是採取感情的直接抒寫和詠嘆。詞中,感情的奔放熱烈帶有一種赤裸無遺的色彩,明顯地具有一種市民性。這是柳永生活時代都市高度繁榮的客觀反映。
  這首詞的另一特點是語言通俗,口吻自然,純用白描,與柳永《雨霖鈴》、《夜半樂》相比較,風格不同,昭然可見。這說明柳永在向民間詞學習方面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他擴大了「俚詞」的創作陣地,豐富了詞的內容和詞的表現力。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30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13 05:31 | 只看該作者
鶴衝天

【宋】柳永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盪。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

【註釋】  
   這是一首直抒胸臆的名篇。它與一般即景言情,融情人景的詞作有所不同,但它仍能深深打動讀者,原因是,它抒發了作者強烈而又真實的思想感情,表現出一種傲視公卿、輕蔑名利的思想。
  在整個封建社會,哪怕是所謂「聖明」的歷史時期,科舉考試也不可能沒有營私舞弊、遺落賢才的通病。「明代暫遺賢」、「未遂風雲便」等句,蘊含著作者自己的無限辛酸和對統治集團的譏諷揶揄,它道出了封建社會中許多失意知識分子的內心感受,獲得了廣泛的共鳴。這首詞的社會意義也正表現在這裡。正因為這首詞刺痛了統治階級,所以作者終生失意,備受壓抑排擯。據吳曾《能改齋漫錄》載:「初,進土柳三變好為淫冶謳歌之曲,傳播四方。嘗有《鶴衝天》詞云:『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及皇帝臨軒放榜,特落之曰:『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這首詞所表現出的那種蔑視功名,鄙薄卿相的傾向是很明顯的。
  整個看來,這首詞的基調,它的主導方面,無疑是積極的。「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這些話,充分表明作者的生活態度和行動方向。歷史證明,作者的一生是忠實於這一誓言的。他為下層妓女填寫過許多詞篇,達到了「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的相當普及的程度(見葉夢得《避暑錄話》),並且獲得了「掩眾制而盡其妙,好之者以為無以復加」的社會效果(見胡寅《酒邊詞序》)。一個古代白衣詞人的作品,其流傳程度如此廣泛,在歷史上也是少見的。封建統治階級把他長期擯斥於官場之外,甚至毀滅了他的政治前途,但另外一方面,這又恰恰成全了他。正由於他長期僕僕風塵,奔波於下層人民之中,才使他成為北宋獨具特色的詞人,成為中國詞史上具有轉折意義和具有深遠影響的大詞家。他死後,曾得到下層人民,特別是妓女們的同情和尊重,從傳說中的「吊柳七」等活動中,可以看出,他的確獲得了「白衣卿相」這樣重要的歷史地位。
  過去,有人指出這首詞含有「自我解嘲」的意味,同時還指出這首詞反映了封建時代文人失意時的「頹廢思想和墮落生活」。這些,無疑是正確的,今天也必須予以指出。但同時也應當看到問題的另一面,當作者落第失意之後,便在「煙花巷陌」之中去「尋訪」「意中人」。這「意中人」,其實就是作者的知己,亦即「同是天涯淪落人」。這樣的思想情緒既表現出作者身世漂零之感,同時又反映出他對妓女們的同情。這不僅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而且還帶有消極反抗的情緒。就「恁偎紅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等詞句來看,作者的態度顯然是消極的、頹廢的,但也要看到,其中含有許多難言的苦衷。在封建社會裡,一個人敢於如此直截表明自己的『』墮落」,這對封建「禮法」來說,難道不是有「叛逆」之嫌嗎?那些道貌岸然的上層統治階級,他們在玩弄女性方面不知要卑劣到何等程度,而表面上卻故作「風雅」、「莊重」。柳永此詞與之相比,真不知要純潔和高尚幾多倍了。作者鄙棄「浮名」,卻公然去填寫被統治階級輕視的「艷曲」,留下了廣泛傳唱的詞篇,這反而是他對歷史的貢獻了。
  這首詞的構思、層次、結構和語言均與柳永其他作品有所不同。全篇直說,絕少用典,不僅與民間曲子詞極為接近,而且還保留了當時的某些口語方言,如「如何向」、「爭不」、「且恁」等。全詞寫得自然流暢,平白如話,讀來琅琅上口。不獨在柳詞中,即使在北宋詞中,這一類作品也是少見的。這種「明白而家常」,「到口即消」的語言,正是詞中之本色,是經過提煉而後取得的藝術效果。指斥柳永詞過分俚俗淺直,看來,不能不說是一種偏見了。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31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13 05:31 | 只看該作者
黃鶯兒

【宋】柳永

  園林晴晝春誰主。暖律潛催,幽谷暄和,黃鸝翩翩,乍遷芳樹。觀露濕縷金衣,葉映如簧語。曉來枝上綿蠻,似把芳心、深意低訴。
  無據。乍出暖煙來,又趁游蜂去。恣狂蹤跡,兩兩相呼,終朝霧吟風舞。當上苑柳農時,別館花深處,此際海燕偏饒,都把韶光與。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32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13 05:31 | 只看該作者
雪梅香

【宋】柳永

  景蕭索,危樓獨立面晴空。動悲秋情緒,當時宋玉應同。漁市孤煙裊寒碧,水村殘葉舞愁紅。楚天闊,浪浸斜陽,千里溶溶。

  臨風想佳麗,別後愁顏,鎮斂眉峰。可惜當年,頓乖雨跡雲蹤。雅態妍姿正歡洽,落花流水忽西東。無憀恨,相思意,盡分付征鴻。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33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13 05:32 | 只看該作者
斗百花

【宋】柳永

  颯颯霜飄鴛瓦,翠幕輕寒微透,長門深鎖悄悄,滿庭秋色將晚,眼看菊蕊,重陽淚落如珠,長是淹殘粉面。鸞輅音塵遠。

  無限幽恨,寄情空[歹帶]紈扇。應是帝王,當初怪妾辭輦,陡頓今來,宮中第一妖嬈,卻道昭陽飛燕。

其二

  煦色韶光明媚。輕靄低籠芳樹。池塘淺蘸煙蕪,廉幕閑垂風絮。春困厭厭,拋擲鬥草工夫,冷落踏青心緒。終日扃朱戶。

  遠恨綿綿,淑景遲遲難度。年少傅粉,依前醉眠何處。深院無人,黃昏乍拆鞦韆,空鎖滿庭花雨。 

其三

  滿搦宮腰纖細。年紀方當笄歲。剛被風流沾惹,與合垂楊雙髻。初學嚴妝,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雲情意。舉措多嬌媚。

  爭奈心性,未會先憐佳婿。長是夜深,不肯便入鴛被,與解羅裳,盈盈背立銀扛,卻道你先睡。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34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13 05:32 | 只看該作者
慢捲袖

【宋】柳永

  閑窗燭暗,孤幃夜永,欹枕難成寐。細屈指尋思,舊事前歡,都來未盡,平生深意。到得如今,萬般追悔。空只添憔悴。對好景良辰,皺著眉兒,成甚滋味。

  紅茵翠被。當時事、一一堪垂淚。怎生得依前,似恁偎香倚暖,抱著日高猶睡。算得伊家,也應隨分,煩惱心兒里。又爭似從前,淡淡相看,免恁牽繫。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35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13 05:33 | 只看該作者
夜半樂

【宋】柳永

  凍雲黯淡天氣,扁舟一葉,乘興離江渚。渡萬壑千岩,越溪深處,怒濤漸息,樵風乍起。更聞商旅相呼。片帆高舉,泛畫益鳥(音yì)、翩翩過南浦。望中酒旆閃閃,一簇煙村,數行霜樹。殘日下、漁人鳴榔歸去。敗荷零落,衰楊掩映。岸邊兩兩三三,浣沙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語。到此因念,繡閣輕拋,浪萍難駐。嘆后約丁寧竟何據!慘離懷、空恨歲晚歸期阻。凝淚眼、杳杳神京路。斷鴻聲遠長天暮。



【註釋】  
  這首詞,雖然也是羈旅行役與愛情相思交織在一起的作品,但寫法上已與《雨霖鈴》有所不同。它寫的不是別時的情景,而是集中描寫別後的所歷所見和自身的凄苦心境。詞中對繡閣的懷戀,對神京的遙望,不僅反映了詞人「浪萍難駐」的飄零身世,同時也反映了他宦途失意后的不滿心情。
  本篇是柳永詞中最長的詞調之一,長達一百四十餘字,是他用舊曲名創製的新聲樂府之一。全詞共分三片。這也是作者首創,在柳永以前的敦煌曲子詞中,尚未發現有三疊的作品,這首詞三片之間,有著明顯的分工。第一片寫途中的經歷;第二片寫途中之所見;第三片抒發去國離鄉的感嘆。
  受長調這一形式的制約,本篇藝術上的主要特點便是層層鋪敘。這首詞的篇幅較長,布局謀篇便很自然地成為填詞時需要突出考慮的主要問題之一。這首詞的成功之處,恰恰表現在這一點上。很顯然,這首詞做到了構思完密,鋪敘委婉,首尾連貫,脈絡井然,使三段既有各自的重點而合起來又成為渾然統一的藝術整體,並且很好地傳達出作者複雜的內心活動。前兩片雖都寫途中所歷所見,但兩片的分工,前後的呼應,不僅層次清晰,用筆亦極分明。首片起筆寫天氣惡劣,襯托心情的壓抑,中四句詞筆一轉,忽又出現「越溪深處」的清幽景象。末五句高屋建瓴,概括地描繪出商旅往來相呼的熱鬧場面。一片之中即多次轉折。中片記舟行之所見,先勾勒遠景:酒旆,霜樹、煙村;再塗近景:漁人鳴榔.游女浣紗、敗荷零落。這畫面有遠有近,有色有聲,並且全由「望中」二字串起,巧妙而又自然地引出了第三片。第三片觸景生情:初念拋家漂泊,繼嘆后約無憑,終恨歲暮難歸,結尾又緣情入景,以景結情。全篇極盡開合疏宕之致,充分顯示出作者安排剪裁之功,布局鋪陳之力。正如《嘉碧齋詞話》所說:「此種長調不能不有此大開大合之筆 。」
  其次是景物描寫,逼真細膩。從唐、五代民間曲子詞到宋初小令,雖然都繼承併發揚了我國古代詩歌情景交融這一藝術傳統,但比較起來,作者一般均較重抒情,即使寫景,也因篇幅有限而顯得比較粗疏,其中的景物往往只是感情的陪襯。柳永進一步把融情於景的手法和慢詞的鋪敘手法結合起來,為情景交融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天地。他的長調把風景描寫得更加豐富多彩,更加生動逼真,並且能曲折盡致地展示他多愁善感的情懷。例如,第二片出現的畫面,處處都與作者「浪萍難駐」的經歷交織在一起。如果是一次簡單的短程的旅行,又怎能有如此豐富多彩的所歷所見?「酒旆閃閃」,與離亭別宴是那樣容易引起客子的聯想;「數行霜樹」、「敗荷零落」,凄清的秋色與羈旅之愁是那樣緊密地交織在一起。詞中,情景水乳交融,達到了高度的化境。僅就第二片中的風景而言,不僅在柳永詞中,即使在整個宋詞之中,也是絕無僅有的佳作。
  再次是語言清麗淺近,善於運用領字。《夜半樂》在柳永詞中本屬「雅詞」,但它卻具有某些「俚詞」的特點,其藝術語言多是從口語中精心提煉出來的,樸素生動,流麗自然。如「岸邊兩兩三三,浣紗游女,避行客,含羞相笑語」等,吐屬自然,活潑真純,寥寥數語便歷歷如畫,逸趣橫生。由於篇幅長,文字多,作者在適當地方使用領字(如「渡」、「更」、「望」、「念」等)不僅可以化密為疏,使全詞鬆動而不板滯,且有上呼下應,綰結全篇,使整體更加謹嚴的作用。
  最後是語言的音樂性。柳永有許多作品是為樂工歌妓填寫的,所以,他很注意文字的聲韻與音樂旋律的配合。他對語言的抑揚頓挫、雙聲疊韻、四聲陰陽、去聲入聲、去上連用以及句中用韻等都十分講求。在《雨霖鈴》一詞的「說明」中,我們已有簡單介紹,這裡再講一下去聲字的運用,聊作補充。本篇第三片「到此因念」以下四句,句句都有去聲字,而「嘆后約丁寧竟何據」八字中竟用了四個去聲字。去聲有遠揚發調與響亮警動的作用,這就使字的聲韻與思想感情的表達完美結合起來。詞評家因此盛讚柳永「得音調之正」,這說明一個詞人如果精通音律,對詞的創作是有很大好處的。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36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13 05:33 | 只看該作者
望 海 潮

【宋】柳永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山獻(音yǎn)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

【註釋】  
  《望海潮》也是柳永詞中廣泛傳誦的名篇。
  錢塘(今浙江杭州市),從唐代開始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大城市,到了宋代又有進一步的發展。柳永在杭州生活過一個時期,對杭州的山水名勝、風土人情有著親身的體驗和深厚的感情,所以,在這首詞里,他能以生動的筆墨,把杭州描繪得富麗非凡。西湖的美景,錢江潮的壯觀,杭州市區的繁華富庶,當地上層人物的享樂,下層人民的勞動生活,都一一注於詞人的筆下,塗寫出一幅幅優美壯麗、生動活潑的畫面。這畫面的價值,不僅在於它描畫出杭州的錦山秀水,而且更重要的是它面出了當時當地的風土人情。
  據羅大經《鶴林玉露》記載,這首詞是柳永呈獻給舊友孫何的作品。孫何當時任兩浙轉運使,駐節杭州。詞中「千騎擁高牙」之句,有可能指孫何而言。由於是呈獻杭州官長之作,詞中不免對當時的杭州做誇張描寫,也免不了要用恭維應酬的話語作結。但是,更主要的是,透過「競豪奢」這樣的表面現象,讀者還可以看到「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的盈實富庶,「羌管 弄晴,菱歌泛夜」的輕快歡欣,以及「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的風流瀟灑。這一切,都只能產生在古代勞動人民長期辛勤勞動所創造出的巨大物質財富的基礎之上。「重湖疊山獻」,「煙柳畫橋」,也並非天然生就,而是勞動人民治理河山,改造自然的結果。「雲樹繞堤沙」,「三 秋桂子,十里荷花」,也無一不是勞動人民辛勤的雙手造就。當時,柳永對此大加讚賞並引以為自豪。今天,我們讀這樣的詞作也不應求之過苛,甚至指責他「掩蓋了當時的階級矛盾與貧富懸殊」,而是應當從詞里所提供的畫面中去感受祖國河山的壯美以及古代人民的勤勞和智慧,從而增強我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贊語由來已久,這並非溢美之詞。
  這首詞在藝術上也是相當成功的。作者抓住具有特徵的事物,用飽蘸激情而又帶有誇張的筆調,寥寥數語便筆底風生,迷人的西湖與錢塘勝景便展現在讀者面前。前片,主要勾畫錢塘的「形勝」與「繁華」,大筆濃墨,高屋建瓴,氣象萬千。寫法上由概括到具體,逐次展開,步步深化。如,開篇三句點出了「形勝」、「都會」與「繁 華」,但終究是概括性的直陳,很難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繼之而來的下面九句,便緊緊圍繞這六個字,做形象的鋪寫,境界立即展開:「煙柳畫橋」三句寫的是「都會」,「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等則側重於刻畫「形勝」,而「市 列殊璣,戶盈羅綺」則突出了杭州的富庶繁華.下片,側重於描繪西湖的美景、歡樂的游賞與勞動生活。寫法上著眼於「好景」二字,尤其側重於「好景」中出現的人。「重湖」三句描繪西湖美景,其中「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天生的好言語,是千古迷人的麗句。「羌 管弄晴」三句寫的是下層人民,「千騎擁高牙」三句寫的是州郡長官。結尾又以讚美的口吻收束。
  除飽滿的感情與適度的誇張以外,詞的語言,音律,詞調也與詞的內容結合得恰到好處。《望海潮》也是柳永首創的,詞牌與詞的內容以及地域性特點密切結合。上片寫形勝之地和錢江潮的壯觀,詞中用「怒濤」、「霜雪」、「天塹」這類色彩濃烈有氣勢的語言,詞句短小,音調急促,彷彿大潮劈面奔涌而來,有雷霆萬鈞,不可阻擋之勢。而寫西湖清幽的美景時,文字優美,詞句變長,節奏平和舒緩,終於出現了「三 秋桂子」這樣干秋傳誦的佳句,繼之又用「羌管弄晴」等句不斷地加以點染,美麗的西湖就更加使人心曠神怡了。
這是一首藝術感染力很強的詞。相傳後來金主完顏亮聽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後,便羨慕錢塘的繁華,從而更加強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為此,宋人謝驛(處厚)還寫了一首詩:「莫把杭州曲子謳,荷花十里桂三秋。豈知草木無情物,牽動長江萬里愁。」(見羅大經《鶴林玉露》)說金主亮因受一首詞的影響而萌發南侵之心,原不可信。但是,產生這一傳說,卻可以印證這首詞的藝術感染力是很強的。作為高級官僚的范縝對柳永這首詞也極端讚佩:「仁完四十二年太平,鎮壓翰苑十餘載,不能出一語詠歌,巧於耆卿詞見之。」( 見《方輿盛覽》)柳永擴大了詞的內容的主要表現之一,就是他的詞反映了都市的繁華與山川的壯麗。除歌詠杭州以外,柳永的詞還歌詠過蘇州(《木蘭花慢》、《瑞鷓鴣》)。揚州(《臨江仙》)、成都(《一寸金》)、洛陽(《少年游》和北宋都城汴京(《傾杯樂》、《透碧霄》)等。為宋代都市繁榮留下了形象的畫面。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37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13 05:34 | 只看該作者
彩雲歸

【宋】柳永

  蘅皋向晚艤輕航。卸雲帆、水驛魚鄉。當暮天、霽色如晴畫,江練靜、皎月飛光。那堪聽、遠村羌管,引離人斷腸。此際浪萍風梗,度歲茫茫。

  堪傷。朝歡暮宴,被多情、賦與凄涼。別來最苦,襟袖依約,尚有餘香。算得伊、鴛衾鳳枕,夜永爭不思量。牽情處,惟有臨歧,一句難忘。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38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13 05:34 | 只看該作者
玉女搖仙佩(佳人)

【宋】柳永

  飛瓊伴侶,偶別珠宮,未返神仙行綴。取次梳妝,尋常言語,有得幾多姝麗。擬把名花比。恐旁人笑我,談何容易。 細思算,奇葩艷卉,惟是深紅淺白而已。爭如這多情,佔得人間,千嬌百媚。

  須信畫堂繡閣,皓月清風,忍把光陰輕棄。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當年雙美。且恁相偎倚。未消得,憐我多才多藝。願奶奶、蘭人蕙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意。為盟誓。今生斷不孤鴛被。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39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13 05:34 | 只看該作者
玉蝴蝶

柳永

  望處雨收雲斷,憑闌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蕭疏,堪動宋玉悲涼。水風輕、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遣情傷。故人何在,煙水茫茫。

  難忘,文期酒會,幾孤風月,屢變星霜。海闊山遙,未知何處是瀟汀!念雙燕、難憑遠信,指暮天、空識歸航。黯相望,斷鴻聲里,立盡斜陽。



【簡析】
  此詞寫羈旅行役中對朋友的思念之情,"望處"二字統攝全篇。一起寫雨收雲斷,暮色蒼茫景象,自然逗起宋玉悲秋的聯想。面對肅殺搖落的秋景,詞人剪取其中最典型的"水風"、"蘋花"、"月露"、"梧葉",而用"輕"、"老"、"冷"、"黃"四字加以形容,便見得秋光滿紙。"遣情傷"三字轉到懷念故人之思。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40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13 05:35 | 只看該作者
八聲甘州

柳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俺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



【簡析】
  瀟瀟暮雨,灑遍江天,直洗出一片清秋天地。雨過後。漸覺霜風凄緊,秋意一陣緊似一陣。詞人獨立高樓,極目遠望,關河冷落,夕陽殘照。風雨過後,到處紅衰翠減,韶光休矣。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似與詞人默默相對。
  不忍登高臨遠,因故鄉邈渺不可見,而望鄉又總使人歸心難收。更遙想佳人,此刻亦獨立妝樓舉首凝亡命望,多少次天際識歸舟,總是一場空!美人遲暮之悲,和紅衰翠減之悲,亦打成一片。佳人又怎知道,此時此刻,我與你正一樣凝愁相望!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27 14: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