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快樂仙子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紅樓夢]全集及人物介紹

[複製鏈接]

1

主題

33

帖子

10

積分

註冊會員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1

積分
10
21
紅袖添香 發表於 2004-4-1 00:34 | 只看該作者
謝謝藍和教師及朋友們的支持和幫助!

金陵十二釵,是我讀紅樓夢的根本原因.我感覺她們是常人眼中的理想境界,

可是,深入其中,其味真是只有自己才知道的呀!!!

每讀一遍我的淚水就會重瀉一次...我太愛她們了!

從中也會感悟自己作為一個女人的種種追求和思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

帖子

1

積分

註冊會員

留學助教(八級)

Rank: 1

積分
1
22
霍克 發表於 2004-4-1 00:50 | 只看該作者
hao!!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8

主題

736

帖子

289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終身會員

Rank: 3Rank: 3

積分
289
23
女教師 發表於 2004-4-1 09:42 | 只看該作者

[紅樓夢]全集及人物介紹

[C][B]


*點擊進入閱讀*[/B][/C]
有時一個人會常常在不經意之間想起另外一個人,
就像秋風偶爾吹落一兩片葉子那樣隨心和自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8

主題

736

帖子

289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終身會員

Rank: 3Rank: 3

積分
289
24
女教師 發表於 2004-4-1 09:51 | 只看該作者
置頂一個月,歡迎進入暢談紅學,交流思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80

帖子

4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2

積分
45
25
 樓主| 快樂仙子 發表於 2004-4-1 11:44 | 只看該作者
我要再讀一遍...每次都有新的感想.

這個裡面還有每個關鍵人物的簡介,感覺看起來要方便得多呢.

言簡意賅.有條主線,對於閱讀真是個很好的幫助.

謝謝老師:)
` ` * * * * * * {~._.~} *     * ( Y ) * * ()~*~() *   ?   * (_)-(_) * * * * * 你快樂所以我快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8

主題

736

帖子

289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終身會員

Rank: 3Rank: 3

積分
289
26
女教師 發表於 2004-4-1 14:38 | 只看該作者

紅樓夢本非說夢 林黛玉真有其人



在《紅樓夢》的眾多人物中,給我們留下印象最深的莫過於林黛玉了,這與曹雪芹對該人物的重彩渲染及執情刻畫是分不開的。原來,《紅樓夢》創作的背景,曾蘊含著一段刻骨銘心的情緣,林黛玉的原型人物就是曹雪芹青梅竹馬的戀人。

林黛玉原型人物的名字叫李香玉,是康熙年間蘇州織造李煦的孫女、兩淮鹽課李鼎的掌上明珠。李煦即《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嫡親祖母的胞弟。曹雪芹祖父曹寅過世后,由其子繼任父職,不滿3年,死於京師,曹雪芹就是他的遺腹子。

曹雪芹的祖母李氏對雪芹十分疼愛,每年到蘇州探望年近90的文氏太夫人時,必攜其前往,常寄居於李鼎家的「拙政園」。由此,李鼎之女香玉與雪芹自幼就時常相聚,在一起讀書與玩耍。青梅竹馬,兩小無猜,自在情中。

康熙末年,李鼎夫婦不幸雙亡,膝下僅遺香玉。此女聰穎過人,深得雪芹祖母的鐘愛,便接她來江寧織造署,由其祖母加意撫養。但好景不長,李煦因宮廷黨派的爭鬥而被革職查抄,至此,香玉孑然一身。而雪芹家也同遭厄運,家業蕩然。

1728年,曹氏全家遷京,香玉隨之。在京城,曹氏尚能得到親故的照料,但香玉自感寄人籬下,不免鬱鬱寡歡,加之生來多愁善感,雖有雪芹溫存寬慰,然年齡增長,終身未遂,憂思難平,沒有幾年,竟香消玉殞。雪芹為此悲慟欲絕,便發奮著寫《紅樓夢》,以資紀念。
有時一個人會常常在不經意之間想起另外一個人,
就像秋風偶爾吹落一兩片葉子那樣隨心和自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8

主題

736

帖子

289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終身會員

Rank: 3Rank: 3

積分
289
27
女教師 發表於 2004-4-1 14:4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8

主題

736

帖子

289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終身會員

Rank: 3Rank: 3

積分
289
28
女教師 發表於 2004-4-1 14:5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8

主題

736

帖子

289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終身會員

Rank: 3Rank: 3

積分
289
29
女教師 發表於 2004-4-1 15:1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33

帖子

10

積分

註冊會員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1

積分
10
30
紅袖添香 發表於 2004-4-2 05:27 | 只看該作者
[:494:] [:494:] [:494:]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33

帖子

10

積分

註冊會員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1

積分
10
31
紅袖添香 發表於 2004-4-2 06:49 | 只看該作者

[紅樓夢]幽默豁達的史湘雲

[C]



[/C]

      史湘雲是一個豪爽,豁達,活得較為超脫,頗有名士風度的女孩子,但縱是如此,還是擺脫不了悲劇的命運。
    湘雲出場很晚,直到二十回才露面。湘雲的出場與王熙鳳的出場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寥寥數筆,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且說寶玉正和寶釵玩笑,忽見人說:『史大姑娘來了。』寶玉聽了,抬身就走。寶釵笑道:『等著,咱們兩個一齊走,瞧瞧他去。』說著,下了炕,同寶玉一齊來至賈母這邊。只見史湘雲大笑大說的,見他兩個來,忙問好廝見。」


    湘雲很調皮,常愛著男裝:
    「且說寶玉正和寶釵玩笑,忽見人說:『史大姑娘來了。』寶玉聽了,抬身就走。寶釵笑道:『等著,咱們兩個一齊走,瞧瞧他去。』說著,下了炕,同寶玉一齊來至賈母這邊。只見史湘雲大笑大說的,見他兩個來,忙問好廝見。」


    「一時史湘雲來了,穿著賈母與他的一件貂鼠腦袋面子大毛黑灰鼠裡子裡外發燒大褂子,頭上帶著一頂挖雲鵝黃片金里大紅猩猩氈昭君套,又圍著大貂鼠風領。黛玉先笑道:『你們瞧瞧,孫行者來了。他一般的也拿著雪褂子,故意裝出個小騷達子來。』湘雲笑道:『你們瞧我裡頭打扮的。』一面說,一面脫了褂子。只見他裡頭穿著一件半新的靠色三鑲領袖秋香色盤金五色綉龍窄褙掩衿銀鼠短襖……腳下也穿著唐皮小靴,越顯的蜂腰猿背,鶴勢螂形。眾人都笑道:『偏他只愛打扮成個小子的樣兒,原比他打扮女兒更俏麗了些。』」(四十九回)
    史湘雲這樣作的動機,一是要顯得自己豪爽,二是想造成喜劇效果,三是以名士自居,想作出些獨特舉止,不肯混同於一般脂粉。
    曹雪芹在塑造史湘雲這一形像時,還表現了她的熱情豪爽和心直口快。她是一個極愛說話的人,是「話口袋子」,對人對事都表現出熱情。香菱要學詩;不敢羅唆寶釵,向湘雲請教,她「越發高興了,沒晝沒夜,高談闊論起來。」為此,寶釵批評她「不守本分」;「不像個女孩兒家」。她表裡如一,心直口快,說話不防頭兒。一次看戲,鳳姐兒指著戲台上的一個小且說:「這孩子打扮起來活像一個人。」眾人都知道鳳姐所指是何人,恐怕得罪人,只是不肯說出來,湘雲卻直言不諱地說:「我知道,像林姐姐v。為此得罪了期五,也與寶玉發生了矛盾。有一次,她勸寶玉走「仕途經濟之道」,讓寶玉下了「逐客令」。有人說,這表現了湘雲封建意識濃厚。其實並非如此,而恰恰說明她的天真幼稚。後來她到賈府,總與寶釵同住,受其影響是有的,但勸寶玉的那些話,絕不是湘雲自己的思想,只不過是鸚鵡學舌罷了。
    三十一回,寶釵還介紹了湘雲這種幽默的天性:
    「……可記得舊年三四月里,他在這裡住著,把寶兄弟的袍子穿上,靴子也穿上,額子也勒上。猛一瞧倒象是寶兄弟,就是多兩個墜子。他站在那椅子後邊,哄的老太太只是叫:『寶玉,你過來,仔細那上頭掛的燈穗子招下灰來迷了眼。』他只是笑,也不過去。」


    就是行酒令,湘雲也不忘記幽默:
    「湘雲等不得,早和寶玉『三』『五』亂叫,划起拳來……湘雲便說:『酒面要一句古文,一句舊詩,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還要一句時憲書上的話。』這種古怪的酒令也只有湘雲能想出來。酒底也古怪:『要關人事的果萊名。」結果,湘雲按此說出了絕妙的酒面、酒底。


    酒面是:
    「奔騰而砰湃,江間波浪兼天涌,須要鐵鎖纜孤舟,既遇著一江風,不宜出行。」


    湘雲不但幽默,還是個超脫於禮俗之上的女孩子,是什麼性格就表現什麼性格,絕不矯揉造作。湘雲曾將葵官扮作小子,改名韋大英,取「唯大英雄能本色』』之意(第六十三回)。這句話用來指湘雲,倒也合適。
    湘雲醉眠芍藥蔭,是其豪爽性格的一次集中體現:
    「……果見湘雲卧于山石僻處一個石凳子上,業經香夢沉酣,四面芍藥花飛了一身,滿頭臉衣襟上皆是紅香散亂,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鬧穰穰的圍著他,又用鮫帕包了一包芍藥花瓣枕著。」


    真正在人生趣味、價值觀方面,與寶玉相一致者,可能是湘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8

主題

736

帖子

289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終身會員

Rank: 3Rank: 3

積分
289
32
女教師 發表於 2004-4-2 09:02 | 只看該作者
的確非常有趣的湘雲~~~~~很讓人喜歡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323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512
33
sea6340 發表於 2004-4-2 12:47 | 只看該作者
小的時候一直以為是最喜歡史湘雲的,但大些的時候卻覺得喜歡黛玉更多一些.

去年央視又重播了<紅樓夢>我一直都在看...一集不拉,越看到後來越覺凄涼...

卻又有一種說不出的美...美在心,也隱隱地痛地心...百聽不厭...百看不厭...

明知到後來是個什麼樣的結局,卻又不想錯過任何的情節...一個豐富多彩的人物

畫廊,極少顧忌的現實主義寫法活脫脫勾畫出了一派熱鬧的景象;然而這熱鬧的

背後還有一雙蒼涼的眼睛在注視著一切,它穿透了浮華,穿透了世故,穿透了一

切蓄意鋪陳,直指生命的本質。

<葬花>是我喜歡極了的曲子...每每聽到一陣陣地心酸...不管別人如何說,我想

我是喜歡黛玉的...當寶玉讀到:「淚眼觀花淚易干,淚乾春盡花憔悴。憔悴

花遮憔悴人,花飛人倦易黃昏。一聲杜宇春歸盡,寂寞簾櫳空月痕」時,一下子

就「落淚了」,怕被人看見,「又忙自己擦了」。當黛玉看到落花,想到自己有

一天也會像這落花一樣而傷感異常時,她選擇了葬花並吟詠出了:「花謝花飛花

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

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紅樓夢>一個永恆的經典!!!
工作忙碌,暫別可親。

祝朋友們一切順利、永遠幸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0

主題

1752

帖子

542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2
34
zhangt1229 發表於 2004-4-2 19:03 | 只看該作者
現在的男士比如說,我,都喜歡湘雲一般的姑娘,找到一個,哪怕只是女友也是捧之如寶。而對帶魚或者寶柴,不咋地。
現代湘雲的特點:活潑、樂天、見多識廣,不裝模做樣。
啊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33

帖子

10

積分

註冊會員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1

積分
10
35
紅袖添香 發表於 2004-4-3 00:53 | 只看該作者

[紅樓夢]詩人林黛玉--孤獨中的得與失(極品的小資女人!)







    不可否認,在《紅樓夢》中,凝聚著作者美好理想寄託的藝術形象,是「詩人」林黛玉。自從《紅樓夢》問世以來,林黛玉以她清靈卓異而又多疑多妒的性格特質,在精神生活領域被人倍加讚歎、敬仰,在世俗生活領域又使人唯恐避之而不及。孤獨無依的生活境遇,是成就林黛玉性格特質的主要方面。林黛玉愛情和婚姻生活的成與敗,也都與她的孤獨境遇有關。從黛玉形象的塑造過程中,讀者可以窺見存在於作者心目中的一種理想人格,這種理想人格得以產生和保持的孤獨環境,以及作者意識到這種理想人格絕不可能在現實中得到保全而感到的深重悲哀。

  存在於作者心目中的那種理想人格,是體現在林黛玉性格深處的「獨立自由、天真率直」,是未被那個時代的世俗力量所扭曲的自然人格。從作者描繪的黛玉的成長環境中,讀者可以看到,成就黛玉這種「理想人格」的,是她的生存環境:孤獨無依。作者為世外仙姝的存在安排了一個殘酷的理想環境:喪失所有直系親屬,寄人籬下,孤獨多病。從接受當時的世俗教育的角度來說,在黛玉的身邊,形成了一個教育的真空。正是這個教育的真空,成就和保持了黛玉的自然人格。也正是這個教育的真空,形成和加固了黛玉的悲劇性格,使她終生都被摒棄在世俗的幸福之外。

  因孤獨無依而形成教育真空,是林黛玉和薛寶釵走上兩條截然不同的生活道路的關鍵所在。第40回在賈府家宴上行酒令的時候,林黛玉當著賈母、王夫人等人的面,脫口說出兩句《牡丹亭》、《西廂記》中的唱詞:「良辰美景奈何天」、「紗窗也沒有紅娘報」。對於當時的貴族少女來說,這可以說是相當嚴重的失態。第42回寶釵就此鄭重向黛玉提出警告。由於這段話對論證本文的觀點至為重要,乃不避煩難,引錄如下:

  寶釵見他羞得臉飛紅,滿口央告,便不肯再往下追問,因拉他坐下吃茶,款款告訴他道:「你當我是誰,我也是個淘氣的。從小七八歲上也夠個人纏的。我們家也算是個讀書人家,祖父手裡也極愛藏書。先時人口多,姊妹兄弟都在一起,都懶看正經書。弟兄們也有愛詩的,也有愛詞的,諸如這些『西廂」琵琶』以及『元人百種』,無所不有。他們是偷背著我們看,我們卻也偷背著他們看。後來大人知道了,打的打,罵的罵,燒的燒,才丟開了。所以咱們女孩兒家不識字的倒好……既認得了字,不過揀那正經的看也罷了,最怕見了些雜書,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一席話,說的黛玉垂頭吃茶,心下暗伏,只有答應「是」的一字。

  從寶釵的坦白中,讀者可以看到:正是由於家長教導的有無和對家庭的責任感的缺失與否,使得幼年時同樣聰慧過人、天真爛漫的釵、黛,由於成長環境的不同而分道揚鑣,一個朝向世俗的世界發展,一個朝向精神的世界深入。第42回之後的黛玉,經寶釵指教之後,表現出相當明顯的回歸世俗世界的傾向。這就使讀者心有餘悸地想到:假如黛玉身邊一直有一個「負責任」的直系女性親屬(男性親屬很少進入內庭,對女兒的影響力很小)――母親或者姐姐,大觀園中還能夠產生這麼一位晶瑩剔透、遺世獨立的世外仙姝嗎?

  因孤獨無依而形成寄人籬下的生活狀態,是林黛玉區別於史湘雲的關鍵所在。湘雲雖也自幼失去父母,但她的身後畢竟還有強大的史府。第22回湘雲因生寶玉、黛玉的氣,賭氣道:「明兒一早就走。在這裡幹什麼?――看人家的鼻子眼睛,什麼意思!」可以說,湘雲能夠保持豪爽坦蕩的個性,與她背後的那個史府還是很有關係的。林黛玉在賈府的痛感「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可是,她能賭氣說「走」嗎?她能走到哪裡去?她只有走進自己的內心世界,走人詩詞的文字世界,在這兩個世界之間泣訴自己的凄苦愁怨。

  孤獨無依而又體弱多病,使林黛玉可以更大限度地逃避俗務,擁有相對自由的個人情感空間。這樣她才有充裕的時間體味感情並凝聚人詩。在詩中,連愛情的感受也可以自由地表達(題帕三首)。」

  「獨立自由、天真率直」的理想人格,具體到那個時代的一個深閨少女身上,很大程度上,主要通過她在追求戀愛、婚姻的過程中體現出來。正是由於這種不容於那個時代的理想人格的存在,導致林黛玉在戀愛的道路上只能收穫愛情而喪失婚姻。

  從成就愛情的方面來說,孤獨無依的生存狀態,為黛玉的愛情提供了理想的場所和心境。因為沒有直系親屬的指教與監護,黛玉才得以與寶玉忘形地親呢,相對自由地發展他們之間的愛情。第19回「意綿綿靜日玉生香」的場景,讓我們充分感受到寶黛之間天真無邪的親呢無忌(薛姨媽入住瀟湘館后,此種情景當永不會再有)。

  孤獨無依的生存狀態,拉近了寶黛之間的心理距離。寶玉自命是黛玉的「保護神」,時時關心黛玉的身體,處處引人稱讚黛玉的才華。一般來說,男人會愛上讓自己產生強大感的女人。每次來到賈府都有一群史府僕人護送、自身又生性豪爽的湘雲讓他敬畏,如對好友,是共同淘氣的夥伴。母兄俱在身邊的寶釵本來年齡就長於他,又處處以教導人的姿態自居,她的所做所為只能得到賈府長者和所有與她的愛情無關的人的欣賞與擁戴,同時又只能增加她和寶玉之間的心靈距離。而黛玉呢?孤獨無依的黛玉屢屢感覺自己受到了寶玉的「欺負」。她受「欺負」的感覺並不是所來無因。比較而言,寶釵有母兄,湘雲身後有一個強大的史府。寶玉就是想對她們輕薄,也會產生不自覺的顧及與猶疑。為什麼只有林妹妹可以任由他親昵呢?讀者往往只看到寶黛的兩小無猜、親密無間,卻忽視了寶玉潛意識中的另一重心理根由:林妹妹是無家可歸的,無論他怎麼對待她,也不會因此造成任何過於麻煩的後果。黛玉屢次與寶玉鬥氣,以眼淚來捍衛自己作為一個女孩子的尊嚴,並不完全是出於初戀期情人之間情緒的「陰晴無定」,黛玉受「欺負」的感覺是對的,她在寶玉心中失去了妙齡少女高不可攀的尊嚴。但她的失去是有補償的:她得到了寶玉深沉誠摯的愛情。

  從喪失婚姻的角度來說,正是孤獨無依的生存狀態、世俗教育的缺失,使成長到青年初期的黛玉一步步失歡於家長,在這些能夠左右寶玉婚姻的人面前喪失人選的資格。第42回之前,黛玉在與寶釵的爭鋒之中,屢屢當眾有失態和失言的表現,這些都應該被賈母王夫人等看在眼裡,記在心中。第54回「史太君破陳腐舊套」,可以說是針對黛玉在第40回中的失言而發出的嚴厲的指責。王夫人峻責金釧「好好的爺們,都叫你教壞了」(第30回),痛恨模樣肖似黛玉的晴雯的「狂樣兒」(第74回),流露出壓抑在心頭的對黛玉的「輕狂」表現的嚴重不滿。

  黛玉進入青年初期不久就結束了生命。或許作者不知該怎樣描寫婚後的黛玉?她應該是不容許寶玉的博愛的。這一點可以和王熙風的命運相互參照。當時的婦德要求王熙風與尤二姐、秋桐、鮑二家的等和平共處。嫉妒、獨霸丈夫,是熙風一樁顯著的罪惡:張華事件是賈府被抄的導火索之一。無論如何,讀者都很難想象黛玉婚後如何與襲人、晴雯(假如不遭難早死的話)、也許還有紫鵑(按照熙風與平兒所代表的當時的慣例)平分寶玉。何況尤二姐、秋桐之類的人還會隨時出現。

  要想不違背黛玉的性格邏輯,又不損害黛玉輕靈美好的藝術形象,作者只有安排黛玉早死,不進入當時的婚姻生活。在孤獨環境中成長,又匆匆在孤獨環境中凋謝,是世外仙姝的唯一來路和去路。大觀園中的世外仙姝的動人形象,只能產生於孤獨無依、寄人籬下、體弱多病的生存狀況,只能維持在青年初期、嫁人之前,這是生活於那個時代中的作者的最清醒的認識和最徹底的無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33

帖子

10

積分

註冊會員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1

積分
10
36
紅袖添香 發表於 2004-4-3 01:10 | 只看該作者

小 資 女 人 林 黛 玉:)))

[B][C]小 資 女 人 林  黛 玉[/C][/B] [/COLOR]

 

林黛玉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個美麗的名字。也幾乎就是一個弱女怨婦的代名詞。現在的女人對於這個名字也是比較受用的,如果能被冠以黛玉之稱呼的女人,從本質上說這個女人是一個比較有女人味的女人。

從現在的觀點來看,林黛玉確實是一個中國怨女的典型,從某種意義上講還是一個比較小資的女人。但是這個小資女人的氣氛是有點悲了一點,悲得讓別人誤認為她是一個在困苦中掙扎的女人,其實,林黛玉才是真正的小資女人,她的生活比現在的任何一個小資女人都富有小資意境,小資情調,她的精神生活比現在的小資女人都要浪漫,並且浪漫的很出彩。小資女人的概念我們大多數人還是比較模糊的,也許它只是從現在女人的生活情調上,覺得這個女人不為生活中的柴米油鹽發愁,並且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或者較強的經濟實力。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女人加入到小資的行列。這樣的女人可以不愛國,可以崇洋媚外,可以在丈夫的懷裡撒嬌,可以在酒吧里泡上一個下午或者一整天,可以很隨便地在商場里轉悠半天連一分錢也不用花,過足了癮很快活地回家。

林黛玉的小資情調與現在的小資女人相比,可能只是生活方式的不同罷了,如果林黛玉生活在現在的條件下,也許早已是美女香車的滿街轉悠,也不會那樣的孤獨,一腔的怨憤無處訴說的時候,完全可以在網上傾訴衷腸,而不至於獨自一人手執花鋤,悲悲凄凄地唱:「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了。林黛玉是一個比較有浪漫思想的女人,比較崇尚自由的女人,在那種「女人無才便是德」的年代,而偷偷地看《西廂記》確實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並且達到了一種如痴如醉的程度,這種思想擱在這個時代也是一個十足的瓊瑤迷。

林黛玉有一個很好的一面,就是愛哭。這雖然與現在的小資情調的人有點不太合轍。但,哭是一種感情的釋放,也是女人征服男人的最後一招,這一招不管放到什麼年代,國內國外,都是比較靈驗的。有一句話說:「生活不相信眼淚」可能是不相信男人的眼淚,如果女人真的哭起來,男人在眼淚橫飛的感染下,一不小心就會開了後門。現在,生活是不相信男人的眼淚,至於女人的眼淚還是比較相信的,何況是像林黛玉這樣的女人呢?如果你是女人,覺得這句話不對的話,只能說明你不善於運用自己的眼淚。

在這個情人泛濫的年代,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的夢中情人。林黛玉確實是一個好情人,她可以在你的面前經常使一些小性子,把你的胃口吊得酸酸的,使你有一種若即若離的感覺,有的人說:「林黛玉不適合做老婆,但絕對是一個好情人!」現在的男人找老婆都是比較實惠的,最起碼你得有工作,可以精打細算,在操持家務上是一個能手,再一點就是對自己的男人不要太專政了。如果你整天哭哭啼啼的,還不把人家煩死呀!

所以,從某些方面來看,林黛玉確實夠小資的了,但是,由於年代的差別,有些地方讓我們看起來不大順眼。如果現在的女人想做一個名副其實的小資的話,不妨從林黛玉的身上再學兩招,增加一些可人的味道。

[/COLOR]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33

帖子

10

積分

註冊會員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1

積分
10
37
紅袖添香 發表於 2004-4-3 01:36 | 只看該作者
[C]網友眼中的林妹妹~~~[/C][/COLOR]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8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4-4-3 02:48 | 只看該作者
哎,最喜歡那最後一個黑白的林黛玉,在我想象中,她就是這個樣子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4-4-3 02:49 | 只看該作者
我也喜歡湘雲,是個好相處的純真的,不玩心眼的小女孩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33

帖子

10

積分

註冊會員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1

積分
10
40
紅袖添香 發表於 2004-4-3 03:51 | 只看該作者
天真幼稚的孩童性格,誰人不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27 14: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