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38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菜根譚――為人處事大全

[複製鏈接]

294

主題

970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柳梢青 發表於 2008-2-2 00: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抱朴守拙涉世之道
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
與其曲謹,不若疏狂
【譯文】
一個剛踏入社會的人閱歷很淺,所以沾染各種社會不良習慣的機會也較
少;一個飽經世事的人,經歷的事情多了,城府也隨著加深。所以君子與其
處事圓滑,不如保持樸實的個性:與其事事小心謹慎委曲求全,倒不如豁達
一些才不會喪失純真的本性。
【註解】
抱朴:保持純真樸實的本性。 《老子》說: 「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涉世:經歷世事。 《晉書・孔衍傳》說: 「博學不及衍,涉世聲譽過之。」
點染:此處是指一個人沾上不良社會習氣,有沾污之意。機械:原指巧
妙器物,此處比喻人的城府。
練達:指對世事能圓滑通達。
樸魯:樸實、粗魯,此處指憨厚,老實。
曲謹:拘泥小節謹慎求全。
疏狂:放蕩不羈,不拘細節。白居易詩: 「疏狂屬年 少。」
【評語】
對剛剛跨進社會的人來說,存在一個怎樣適應社會的問題,因為處世的
經驗還很短淺,還沒被浮世的惡習所感染,即使已經感染也不太深,這種人
自然還能保留純潔天真的本性。而經歷了人間種種浪濤,歷盡了人間艱難險
阻的人,經驗積累比較多,相應地城府也就比較深。社會是一所大學校,人
生是一個大舞台,涉世深的人由成功和失敗中積累的經驗,幫助人們應酬著
社會出現的種種問題。經驗百好有壞,汲取教訓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得到
負效應。有的人卻從消極的、不好的方面去積累經驗,品格便逐漸發生質的
變化。這種人往往心存險詐任何壞事都敢作。從這個角度來講,君子遇事不
要只求練達,應特別注重抱朴守拙的忠厚作風。太講究練達和圓通,就會失
去本性,變成一個老奸巨滑不受人歡迎的人。如此反而不如保持一切都不加
修飾的純樸面目。練達、曲謹與樸魯、疏狂都是相對的、在一味追求金錢權
力並為此爾虞我詐,你死我活的情況下,多些真情,多些真誠,多些樸實,
多些灑脫是很可貴的。

294

主題

970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沙發
 樓主| 柳梢青 發表於 2008-2-2 00:12 | 只看該作者

二、污泥不染知巧不用

勢利紛華,不近冬為潔,近之而不染者尤潔;智械機巧,不知者為高,
知之而不用者為尤高。
【譯文】
權利和財富使人眼花而乞求,不接近這些的人就清白,接 近了而不受其
污染那就更清白;權謀詭詐,不知道者算高明,知道了卻不使用就更高明了。
【註解】
勢利:指權勢和利慾, 《漢書・張耳陳余傳》說, 「勢利之交、古人羞
之。」
智械機巧:運用心計權謀。
【評語】
有的人遇到有利可圖的事,就削尖腦袋往裡鑽,貪一點便宜;而在有錢
有權有勢的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970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3
 樓主| 柳梢青 發表於 2008-2-2 00:15 | 只看該作者
周圍,天天都有趨炎附勢的人聚集一堂,由於都是懷著一個貪
字有求而來,所以以利益為驅動的組合不可能有人間真情,出現 「富居深山
有遠親,貧在鬧市無人問」,即所謂世態炎涼是不足為奇的。為了保持人格
的高尚不應為個人利益去爭逐。還要看到,智械機巧是從智慧和才幹中鍛煉
而來,假如為了自身利益就去施展權謀術數反而不如那些不懂得智械機巧憨
厚的人顯得高尚。尤其是有機會把握權力,掌握金錢,卻依然保持高潔,不
因權力而貪污,不因金錢而墮落,是非常可貴的。即所謂 「富貴不能淫」。
權勢名利是現實生活中必然遇到的,有人格、有原則的人才可能出污泥而不
染;也正為了保持自己的人格,才恥於機巧權謀的運用,而視權勢如浮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970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4
 樓主| 柳梢青 發表於 2008-2-2 00:16 | 只看該作者

三、心事宜明才華須韞

君子之心似,天青日折,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華玉韞珠藏,不可使人
易知。
【譯文】
君子有高深修養,他的心地像青天白日一樣光明,沒有什麼不可告人的
事;君子的才華應像珍藏的珠寶一樣,不應該輕易俗耀讓別人知道。
【註解】
才華:指表露於外的才能。
玉韞珠藏:韞、珍藏的意思。 《論語・子罕》: 「有美玉於斯,韞匱而
藏諸,求善而沽諸。」陸機 《文賦》中:說 「石韞玉而山暉,水懷珠而川媚。」
【評語】
胸懷坦蕩是做人的原則之一, 「才華須藏」則是處世的原則,人生在世
必須面對各種現實問題。人是生而平等的,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力,在一
個公平、安定、民主的社會,人們才可能以誠待人,才能避免爾虞我詐,進
而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與安定的社會,而使每個人都有機會發揮才華。但是
在長期的封建社會裡,假如鋒芒畢露炫耀才能,不僅會招致旁人的忌恨,並
且會使自己被認為是輕浮或恃才自傲。在現代社會,講究自由平等,在才學
方面自然也不例外,一個真正平等的社會,就是要為每個人發揮自己才幹提
供機會,假如每個人都使自己的才幹深藏不露,那不僅會使他個人有空懷才
學的悲哀,而且也是國家社會的一大損失。在現實社會中,發揮才幹和把握
時機關係很大。在一個充滿猜忌的環境中,就必須牢記因才招忌的教訓。歷
史上權臣、小人運用權力殺死才幹比自己富的人的例子不勝枚舉。在這種情
況之下就要暫時明哲保身玉韞珠藏。這不是就此永遠消極頹廢,而 是等待時
機來臨。所謂 「邦無道則隱,邦有道則現」,有時隱藏自己也是一種競爭的
方式,避免 「槍打出頭鳥」不一定都是消極的。同時, 「玉韞珍藏」也表現
出一種深思熟慮,不輕言浮議,而鳴則驚人的方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970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5
 樓主| 柳梢青 發表於 2008-2-2 00:18 | 只看該作者

四、和氣致祥喜神多瑞

疾風怒雨,禽鳥戚戚;霽日光風,草木欣壯欣。可見天地不可一日無和
氣,人心不可一日無喜神。
【譯文】
在狂風暴雨中,飛禽會感到哀傷憂慮惶惶不安:晴空萬里的日子,草木
茂盛欣欣向榮。由此可見,天地之間不可以一天沒有祥和之氣,而人間不可
以一天沒有歡欣之氣。
【註解】
戚戚:憂愁而惶惶不安。 《論語》中說: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弄日光風:霧,雨後轉晴。指天氣晴朗,風和日麗。
欣欣:草木茂盛貌。
喜神:心神,愉快。
【評語】
社甫詩中有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體驗。世間的萬事萬物常隨
我們的心理變化而轉移。當我們怒氣衝天時,看一切事物都覺得可恨可憎;
當我們悲傷感嘆時,看一切事物都覺得可悲可泣:當我們喜笑顏開時,看萬
事萬物都覺得 可喜可樂。假如一個人終日愁眉苦臉,跟周圍環境中的人怒目
相向,這種生活又有什麼樂趣可言?用現在的說法這叫 「移情」,即把自己
的主觀情感移之於周圍的人和事。所以一個人經常保持開朗的心情,樂觀的
態度,豁達的心胸是事業成功,人生幸福的基礎。悲觀促使人喪失心志,暴
戾容易招來意外之禍,時時怨天憂人會變得孤獨。只有肯樂觀奮鬥的人才能
享受幸福的人生。心胸坦蕩,做事必然光明磊落;樂觀開朗,做事必然條理
分明;而思想偏激,做事必然不合義理,悲觀失意,做事必然橫逆曲折。可
見世事的通與不通有時完全存於一念之間,立身首先要在涵養上多下功夫。
人們喜歡風和日麗的春景。同樣,人們也喜歡平和快樂的人生。一個人保持
一種健康、豁達、安然的心態,那麼他周圍的世界就是一個歡快美麗的世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970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6
 樓主| 柳梢青 發表於 2008-2-2 00:18 | 只看該作者

五、閑時吃緊忙裡悠閑

天地寂然不動,而氣機無息稍停;日月盡夜賓士,而貞明萬古不易。幫
君親時要有吃緊的心思,忙處要有悠閑的趣味。
【譯文】
我們每天看到天地好像無聲無息不動,其實大自然的活動時刻未停。早
晨旭日東升,夜晚明月西沉,日月晝夜旋轉,而日月的光明卻永恆不變。所
以君子應效法大自然的變化,閑暇時要有緊迫感作一番打算,忙碌時要做到
忙裡偷閒,享受一點生活中悠閑的樂趣。
【註解】
吃緊:宋明時代的口頭語,和今人說的緊急相同,即緊迫,抓緊。
寂然:寧靜的意思。白居易 《偶作詩》有: 「寂然無他念,但對一爐香。」
氣機:機,活動,氣機是指大自然的活動。換言之,氣是天地陰陽之氣,
而機泛批宇宙的運動,氣機就是天地運轉。
盡夜:夜以繼日,也就是終夜的意思,盡,終也。
貞明:指光輝永照。
【評語】
宇宙間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動靜相間,運動不停,如此才能完成宇宙
的旋轉,這是宇宙變幻無窮的根本法則。作者通過辯證地看待宇宙的變化規
律來認識人生的處事法則。即一個人要在閑暇無事時存有應變之心,忙碌緊
張中要忙裡偷閒多爭取日常生活中的雅趣。閑時吃緊,居安思危,未雨綢繆。
做事要有長遠考慮,欲速則不達;人應珍惜自己的生命,不浪費自己的時間,
自己的人生之路靠自己去不停息地奮鬥。故這裡的閑是相對的,不表明自己
為理想而拚搏的思想停下來。而遇到事情頭緒多,不應當盲人摸象一樣分不
清層次,不考慮效果,要在,忙中靜下來深思自己的路子對不對;學會調理
自己的情緒不致於盲目,通過生活的樂趣來平衡自己的身心,總而言之,要
保持 「吃緊時忙裡偷閒,悠閑時居安思危」的境界,並使其成為處理事物的
一個基本方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970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7
 樓主| 柳梢青 發表於 2008-2-2 00:20 | 只看該作者

六、快意回首拂心莫停

恩里由來生害,故快意時須早回首;敗后或反成功,故拂心處莫便放手。
【譯文】
身處順境被主人恩寵,往往會招來禍患,所以一個人志得意滿時應該見
好就收,儘早覺悟;遭受挫敗後有時反而會使一個人走向成功之路,因此木
如意時,千萬不可�痛稅招藎�放棄追求。
【註解】
恩時:恩惠,蒙受好處。
快意:得意,心情舒暢。
拂心:不能隨心所願地做事。
【評語】
得意時早回頭,失敗時別灰心,這是人們根據長期生活積累而得到的經
驗之談。尤其是第一句話,其政治含義很深。在封建社會,有 「功成身退」
的說法,因為 「功高震主者身危,名滿天下者不賞 」, 「弓滿則折,月滿則
缺」, 「凡名利之地退一步便安穩,只管向前便危險。」都說明了 「知足常
樂,終生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張良、范蠡等人功成身退,急流勇
退,常讓後人感嘆稱賞。而李斯為秦國建大功卻身亡,發出 「出上蔡東門逐
狡兔豈可得出」的哀鳴,正說明俗語說: 「爬得越高,摔得越重」的道理,
因為權力最能腐化人心,而 人們由於貪戀名利,往往會招致身敗名裂的悲劇
下場,西漢的吳王劉濞等所發動的 「七國之亂」,就是由於妄貪更大的權位
和名利,才使七國之王個個慘遭滅門之禍。而從做人角度看,得意時更要謹
慎,不驕不躁。至於后一句話其生活意義更明顯,所謂失敗乃成功之母,一
個人不受挫折是不可能的,關鍵是受了挫折不會氣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970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8
 樓主| 柳梢青 發表於 2008-2-2 00:21 | 只看該作者

七、心地放寬身死恩垂

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寬,使人無不平之嘆;身後的惠譯要流得久,使人有
不匱之思。
【譯文】
一個人待人處事的心胸要寬厚,使你身邊的人不會有不平的牢騷;死後
留給子孫與世人的恩澤要流得長遠,才會使子孫有不斷地思念。
【註解】
田地:指心田,心胸。
不平之嘆:對事情有不平之感時所發出的怨言。不匱之思:匱,缺乏,
比喻永恆的恩澤。據 《詩經・大雅》篇: 「孝子不匱,永錫爾類。」
【評語】
人生在世究竟該怎樣做人從古至今是人們爭論的一個話題。是 「爭一世
而下爭一時」,還是 「爭一時也要爭千秋」,是只顧個人私利不管他人 「瓦
上霜」或損人利己,還是為社會, 為人類做有益的事,做些貢獻?這實際上
是兩種世界觀的較量。生活中,一個心胸狹窄的人,凡事都跟人斤斤計較,
如此必然招致他人的不滿。人在世時寬以待人,善以待人,多做好事,遺愛
人間必為後人懷念,所腎 「人死留,虎死留皮」,愛心永在,善舉永存。而
恩澤要遺惠長遠,則應該多做著書立說、修橋建校之類能長久在人心和社會
上長久留存的善舉。只有為別人多想,心底無私,眼界才會廣闊,胸懷才能
寬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970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9
 樓主| 柳梢青 發表於 2008-2-2 00:21 | 只看該作者

八、路留一步味讓三分

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食。此是涉世一極樂
法。
【譯文】
在狹窄的路上行走,要留一點餘地讓別人走;遇到差味可口的食物,要
留出三分讓給別人吃。這就是一個人立身處世最快樂的方法。
【註解】
路徑:小路
【評語】
並不是一切情況下都是狹路相逢勇者勝。比如有時走山邊小路不能兩人
同時通過,如果爭先恐後就有墜入深圳的危險,在這種情況之下自己要先停
住腳步,讓他人過去才算有禮貌,也最安全。自個在吃美酒佳看時,不可以
總是一個人 獨享,要想想周圍還有許多不如自己的人,否則人們可能由於妒
忌而產生想法。就像古人掃墓祭祖一定要拿出一些酒菜送給周圍的遊魂野鬼
吃光,相信不這樣做,那供給祖先的酒菜會給遊魂野鬼搶光,這雖然是迷信,
卻說明了這種心理。其實,留一步,讓三分,是提倡一種謹慎的處世活人的
方式,就是通常所說的謙讓美德,適當的謙讓不僅不會招致危險,反而是尋
求安寧的有效方法。生活中,汽車行駛提出 「寧等三分,不搶一秒」,既是
為了安全,也表現出謙讓。個人生活中,除了原則問題必須堅持,對小事、
個人利益相互謙讓就會帶來個人的身心愉快,帶來和諧的人際關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970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10
 樓主| 柳梢青 發表於 2008-2-2 00:22 | 只看該作者

九、義俠交友純心作人

交友須帶三分俠氣,作人要存一點素心。
【譯文】
跟朋友相處時必須抱著患難與共、拔刀相助的俠義精神,而做人要有一
顆天真善良的赤子之心。
【註解】
義俠:義,指對朋友患難相助的義氣,俠是指拔刀相助的俠義精神。
素心:素本來是指未經染色的純白細絹,引深為純潔,也就是通常所說
的赤子之心。據陶淵明 《歸田園居》詩: 「素心正如此,開徑望三益。」
【評語】
朋友往來不可只重視飲宴談笑的交際應酬,應重視道義 之交,即有患難
相助的俠義精神,鋤強扶弱不為暴力所屈,進而做到心心相印。假如交友本
著互相利用的態度,那就違背了交友之道。交友作人還應該保持一顆純潔的
赤子之心。行善濟世,關心社會而不只是一味獨善其身,隨俗而不為外物所
染。人始終應該保持一顆純潔之心,與志向一致、心靈相通有俠肝義膽之人
一起為社會服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970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11
 樓主| 柳梢青 發表於 2008-2-2 00:23 | 只看該作者

一○、退即是進與就是得

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
根基。
【譯文】
為人處世遇事都要有退讓一步的態度才算高明,因為讓一步就等於是為
日後進一步做好準備:而待人接物以抱寬厚態度為最快樂,因為給人家方便
實際上是日後給自己留下方便的基礎。
【註解】
處世:度過世間,即一個人生活在茫茫人海中的基本作
人態度。
張本;前提,準備。
【評語】
為人處世宣寬厚,雖然有時退讓和寬容是建立在自己苦憂的基礎上,也
應把快樂讓給別人。宋代范仲淹所說的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這種做人態度,才應是修 4養品德和心性的方向。樂的結果可能轉化為苦,
苦的結果可能轉化為樂,苦樂相循是自然法則,其理恰如日月星辰的旋轉。
一個不能吃苦的人萬事難以功成,苦盡甘來乃是不變的真理。名利地位固然
能鼓勵人的奮發向上,但是假如過分重視名利,有時也會給人帶來無限苦惱。
通常所說的 「知足者常樂,」就某種意義來說顯得有點消極,但是對於那些
為追逐名利而貪贓枉法的人,這句話仍不失為至理名言。因為 「讓一步」、
「寬一分」待人處世是把苦留給自己,把功把名給別人,這種犧牲精神可以
求得自我的精神慰藉,也足以贏得世人的敬重,反過來這種敬重也算是自己
的得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970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12
 樓主| 柳梢青 發表於 2008-2-2 08:30 | 只看該作者

一一、驕羚無功懺悔天罪

蓋世功勞,當不得一個矜子;你大罪過,當不住一個悔字。
【譯文】
即使有蓋世的豐功偉績,也承受不了一個 「種」字所引想的相反效要的
抵消,一居功自傲便可能前功盡棄;了滔天大罪,也擋不過一個 「悔」字,
只要懺悔,就能贖回以前的罪過。
【註解】
矜:自負、驕傲。據 《尹文子》: 「名者所以正尊卑,亦所以生矜篡。」
懺�冢罕臼欠鵂矣錚�有自我認錯請人饒恕之意。
彌天:滿天、滔天之意。
【評語】
一個人應該有自知之明,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應擺正自己的位置,保
持自謙上進的品質。即使是為國家建設有大功,成為天下崇拜的英雄偉人,
假如自己產生自誇功勛的念頭,把自己沉浸在一個榮譽的花環中,不思進取,
那他的大功不但會在自傲中喪失,說不定為此還會招來意外的禍患,俗話說
「驕傲使人落後」,就是這個道理。古人所說 「一將功成萬骨枯」,可見任
何豐功偉績並不是某一個人所能建立的,都要有無數人一起拋頭顱灑熱血才
能完成,不管是功臣還是常人,把一世功勞都佔為已有,那他就不能算是具
有崇高道德的人。一個人的功勞只能代表過去,未來的一切都必須重新開始。
所以我們做人必須切實排除這個 「矜」字。反過來,犯 下滔天大禍的人,假
如能徹底懺悔,洗心革面重新作人,邪念就會全消,罪孽也可能灰飛煙滅。
這就如同佛經所說: 「罪 性本空由心造,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
是則名為真懺悔」所以一個人的行善與作惡有時在於一念之間,念要行善成
善,一念要作惡成惡,所以一念之差可以上天堂也可以下地獄,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一念頁頓司是可取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970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13
 樓主| 柳梢青 發表於 2008-2-2 08:31 | 只看該作者

一二、讓名遠害歸咎養德

完名美節,不宜獨任,中公與八可永遠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
引些歸己,可以韜光養德。
【譯文】
完美的名譽和節操,不要一個人獨佔,必須分一些給旁
人,才不會惹發他人忌恨招來禍害而保全生命;恥辱的行為和名聲,不
可以完全推到他人身上;要自己承攬幾分,才能掩藏自己的才能而促進品德
修養。
【註解 】
韜光:韜,本義是劍鞘,引伸為掩藏。韜光是掩蓋光澤,喻掩飾自己的
才華。蕭統 《陶靖節集序》說: 「聖人韜光,賢人遁世。」
遠害全身:遠離禍害保全性命。
養德:修養品德,據諸葛亮 《誡子書》說: 「君子之行,以靜養身,以
儉養德。」
【評語】
做人不能只沾美名,害怕責任,應當敢於擔責任,擔義務。從歷史上看,
一個人有偉大的政績和赫赫的武功,常常會遭受他人的嫉妒和猜疑,歷代君
主多半都殺戮開國功臣,因此才有 「功高震主者身危」的名言出現,只有像
張良那樣功成身退善於明哲保身的人才能防患於未然。所以君子都宜明了居
功之害。遇到好事,總要分一些給其他人,絕不自己獨享,否則易招致他人
怨恨,甚至殺身之禍。完美名節的反面就是敗德亂行,人都喜歡美譽而討厭
污名。污名固然能毀壞一個人的名譽,然而一旦不幸遇到污名降身,也不可
以全部推給別人,一定要自己面對現實承擔一部分,使自己的胸懷顯得磊落。
只有具備這樣涵養德行的人,才算是最完美而又清高脫俗的人。讓名可以遠
害,引咎便於稍光,這本身就是處世的一種良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970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14
 樓主| 柳梢青 發表於 2008-2-2 08:32 | 只看該作者

一三、天道忌盈業不求滿

事事留個有餘不盡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損我。若業降
求滿,功必求盈者,不生內變,必召外憂。
【譯文】
做任何事都要留餘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絕,這樣即使是造物主也不會
嫉妒我,神鬼也不會傷害我。假如一切事物都要求盡善盡美,一切功勞都希
望登峰造極,即使不為此而發生內亂,也必然為此而招致外患。
【註解】
造物:指創造天地萬物的神,通稱造物主。 《莊子・大宗師》說: 「偉
哉!夫造物者將以予為此拘拘者。」外憂:外來的攻開、忌恨。
【評語】
從做人、做事業角度來看, 「滿招損,謙受益」 「天道忌盈,卦終未濟」,
這些道家思想對中國人生活方式影響很大。道家是以虛無為本,認為夭地之
間都是空虛狀態,但是這種空虛卻是無窮無盡的,萬物就是從這種空虛中產
生。例如老子在 《道德經》中說: 「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銳之不如長保。」
而 「知進而不知退,善爭而不善讓」就會招致災禍,所以歷史上司馬光在 《資
治通鑒》中才發出 「漢三傑而已,蕭何系獄,韓信誅夷,子房托於神仙」的
慨嘆。人們凡事都求 全求美,絞盡腦汁企圖來達到這個目標。其實不論何事
都不應妄想登峰造極,因為有上坡就必然有下坡,也就是有上台必然有下台
的一天,事情到了一定的限度必然發生質的變化。一件事成功了如果不及時
總結,保持清醒頭腦反而驕傲自滿,沉溺在過去的成功之中,那麼就可能使
事情走向它的反面。從另一個意義來講,功業不求滿盈,留有餘地,也是一
種處世方法,比如對於置錢財家業,求多求盡,對於功名地位,求高求上,
本知急流勇退,不知保持人的本性而成為守財奴,不知預先留幾分餘地才會
安全,那麼正應了古聖先賢的至理名言,歷史教訓就會再現。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970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15
 樓主| 柳梢青 發表於 2008-2-2 08:33 | 只看該作者

一四、責毋太嚴教毋過高

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分過高,當使其可從。
【譯文】
當責備別人的過錯時不可太嚴厲,要考慮到對方能否承受;教海別人行
善時,不可以期望太高,要顧及到對方能否做到。
【註解】
攻:攻擊、指責。
毋:無、不。
惡:指缺點、隱私。
堪受:能否接受。
【評據】
在處理人際關係中應當有些用家思想。儒家在人際關係上最講究 「恕」
的觀念, 「恕」就是寬恕、原諒。在此基礎上要考慮對方的才智能力,能否
接受你的教誨或批評。對方接受的能力有限,你的批評或教誨實際上是零。
「恕」不是無原則的寬容不管,而是要充分考慮對方的智力和承受力。往往
在現實中,有的人責備別人豹過失唯恐不全、抓住別人的缺點,便當把柄,
處理起來不講方法不講效果而圖一時之憤。而誨人者要麼期望太高,要麼把
自己的意願強加於人,要麼成才心切不顧實際填充別人裝不進去的東西,不
考慮實際效果,這是責人或教誨時所不足取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970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16
 樓主| 柳梢青 發表於 2008-2-2 08:33 | 只看該作者

一五、無過是功無怨即德

處世不必邀功,大公俱是功;與人不求感德,無怨便是德。
【譯文】
人生在世不必想方設法去強取功勞,其實只要沒有過錯就算是功勞;救
助人不必希望對方感恩戴德,只要對方不怨恨自己就算恩德。
【註解】
邀:求取。
與人:幫助別人,施恩於人。
感德:感激他人的恩德,據 《詩經・小雅》篇: 「忘我大
德,恩我小怨。」
【評語】
「無功便是功,無怨便是德」,在這裡並非指俗話所 說 「多作多錯,少
作少錯,不作不錯」的消極思想,而是一種捨己為人的精神。真正的給予,
絕不是施小惠,完全是一種自我犧牲。假如施恩圖報,那就等於貪婪而不是

給予。真正的給予應該是犧牲自己照亮別人。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多貢獻,少
索取,對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不強求,應該聽其自然,強求反而會適得其反。
從這個意義上講,不邀功就可以保持自我而不被功利所迷惑,才會把奉獻、
給予當成一種崇高的境界來追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970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17
 樓主| 柳梢青 發表於 2008-2-2 08:34 | 只看該作者

一六、憂勤勿過待人勿枯

憂勤是美德,太苦則無以適性怡情;澹泊是高風,太枯則無以濟人利物。
【譯文】
盡心儘力去作事本來是一種很好的美德,但是過於認真心力交瘁,使精
神得不到調劑就會喪失生活樂趣:把功名利祿都看得淡本是一種高尚的情
操,但是過分清心寡欲而冷漠,對社會大眾也就不會有什麼貢獻了。
【註解】
憂勤:絞盡腦汁用足體力去做事。
適性恰情:使心情愉快精神爽朗。
高風:高尚的風骨或高風亮節。
枯:已經喪失生機的樹木,此處有不近人情的含意。
【評語】
什麼事情都講究適度的原則。 「富貴於我如浮雲」,心境也就自然平靜
清涼,如此無憂無慮該是何等飄逸涕灑。不過什麼事都不要走極端,假如以
淡泊為名而忘記對社會的責任,忘記人間冷暖以至自我封閉就不對了、甚至
演變為不管他人瓦上霜而自私自利,就會被人視為沒有公德沒有責任感甚至
有害於社會,這樣就會被社會大眾所唾棄。勤於事業,忙於職業是美德,是
一種敬業精神,但如果陷於事務圈而不能自拔,如果因無謂的忙碌而心力憔
悴失去自我是不足取的。因此儒家主張中庸之道,主張任何事物都要維持均
衡狀態。六祖惠能說禪時曾講: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可見人對於分內之事要全力以赴,但是對於與生俱來的本然
之性也應該善加維持,太苦或太枯就失去了生活樂趣。要自然,保持自我才
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970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18
 樓主| 柳梢青 發表於 2008-2-2 08:35 | 只看該作者

一七、知退了步須讓三分

人情反覆,世路崎嶇。行不去處,須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處,務加讓
三分之功。
【譯文】
人世冷暖變化無常,人生道路崎嘔不平。當你遇到困難走不通時,要明
白退一步的方法;當你事業一帆風順,一定要有謙讓三分的胸襟和美德。
【註解】
人情反覆:人情是指人的情緒慾望。
【評語】
為人處世必須學會謙讓,不能處處爭強好勝,不能事事出頭露尖,難行
的地方退一步或許會海闊天空。人生得意的時候也應把功勞讓與別人一些,
不要居功自傲,不能得意忘形。何況人類的感情複雜無比,人心的變化也是
層出不窮。今天認為是美的東西明天就有可能認為是丑,今天認為是可愛的
東西,明天就有可能認為是可恨。所謂 「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也就是 「人
情反覆,世路崎嶇」的道理。當年韓信微戰時就曾深圳體會到此中的辛酸。
尤其世路多險阻,人生到處都有陷阱。這就要培養高度的謙讓美德,遇到行
不通的事不要勉強去做。換句話說,人生之路有高低、有曲折、有平坦,當
你遇到挫折時必須鼓足勇氣繼續奮鬥,當你事業飛黃騰達時,不要忘記救助
那些窮苦的人,因為這樣可以為你自己消除很多禍患於未然。這樣,知退一
步之法,明讓三分之功,不僅是一種謙讓美德,而且也是一種安身立命的方
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970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19
 樓主| 柳梢青 發表於 2008-2-2 08:40 | 只看該作者

一八、不惡小人禮待君子

待小人不難於嚴,而難於不惡;待君子不難於恭,而難於有禮。
【譯文】
對待品德不端的小人,對他們抱嚴厲的態度並不困難,困 難的是在內心
不憎恨他們:對待品德高尚的君子,做到尊敬並不困難,困難的是在於對他
們真正有禮。
【註解】
小人:泛指一般無知的人,此處含品行不端的壞人的意惡:憎恨。 《論
語・里仁》篇: 「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評語】
小人總是有很多過失被人發現,因此一般人誰都會嚴詞訓勉他們,這做
起來並不困難。困難的是在於對事不對人,也就是只就他們所作的錯事來訓
戒他們,不要因為討厭他們的人而訓戒他們,把他們看死。人都是可以轉化
的,我們因為小人做事不好或品德上的不足而憎恨他們;不去教育,那麼小
人依然會是小人。所以作者才說 「待小人不難於嚴,而難於不惡」。反之對
待君子,任何人都會敬重他們,可是如果太謙虛就會流於諂媚,使自己由於
過分自卑而處於卑微地位,這就不是應有的禮貌,應使禮貌都能合乎節度,
所以作者才說 「待君子不難於恭,而難於有禮」。總之,憎恨小人敬重君子,
乃是人情之常。但不能因此而過度,因此而忘記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970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20
 樓主| 柳梢青 發表於 2008-2-2 08:40 | 只看該作者

一九、立身要高處世須讓

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塵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達?處世不退一步處,
如飛蛾投燭,羝羊觸藩,如何安樂?
【譯文】
立身處世假如不能站得高看得遠一些,就好像在飛塵里打掃衣服,在泥
水裡洗濯雙腳,又如何能超凡絕俗出人頭地呢?處理事物假如不做留一些余
地的打算,就好比飛蛾撲火,公羊去頂撞籬笆被卡住角,哪裡能夠使自己的
身心擺脫困境而感到愉快呢?
【註解】
立身:在社會上立足,接人待物。
塵里振衣:振衣是抖掉衣服上沾染的灰塵,故在灰塵中抖去塵士會越抖
越多,喻做事沒有成效,甚至相反。
泥中灌足:在泥巴里洗腳,必然是越洗越臟,比喻作事自費力氣, 《孟
子・離婁》篇: 「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濯,洗。
超達:超脫流俗,見解高明。
飛蛾投燭:飛蛾是一種喜歡近火的昆蟲。因此又名 「燈蛾」,每當飛娥
接近燈火往往葬身火中,喻自取滅亡。
羝羊觸藩:羝,指公羊。藩是竹籬笆。公羊雄健魯莽,喜歡用椅角頂撞,
往往把墒角卡住不能自拔。據 《易經・大壯》篇: 「羝羊觸藩,不能退,不
能遂。」所以世人就用抵羊觸藩來比喻作事的進退兩難。
【評語】
謙讓品德的建立不是以無原則容忍退讓為前提的,而是以立大志,高起
點處世為前提的。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本身立蓋要高,心地要覺,不可有
一般無知無識之輩的俗見,也就是要認識真理,修真養性,否則就如同凡夫
俗子一般,終 身在塵埃泥淖中打滾,難以超凡絕俗,有所成就。尤其待人接
物應以謙讓為高,迫一步,等於進兩步。因」此我們為達成目的,絕不可以
盲目努力,一定要聽其自然,謙虛謹慎。做事要看清客觀環境,一味魯莽;
不知變化,不看全局,必然遭受他人的排斥而歸於失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30 05: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