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F1大賽首次飛馳入中國

[複製鏈接]

526

主題

1918

帖子

1065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usiji 發表於 2004-9-24 15: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C]大舒馬赫(Michael Schumacher)[/C]

如果您只知道F4而不知道F1的話,那沒關係,因為以前F1離中國是那樣的遙遠。但本月24日,F1首次在中國亮相,那您就沒有理由再不去了解一下這個世界級頂尖的體育賽事了。

F1是英文「FIA Formula one WorldChampionship」的簡稱,其中文直譯是「一級方程式大獎賽」。人們可能對於方程式(Formula)不太理解,在這裡方程式的意思是說參加比賽的車輛是按照嚴格的規則標準製造出來的,它在比賽中要遵循嚴格的規則要求。F1賽車是在國際汽聯(FIA)所制定的一整套系統規則下製造並參加比賽的。而「1」 則代表該系列賽事的級別是一級。因為除了F1之外,還有其他不同等級的方程式比賽:例如F3、F3000(F2)、Formula BMW、Formula Renault等等,他們都屬於方程式賽車;只是各自的規則要求不同而已。F1是FIA所制訂的方程式賽車中等級最高的,因此以F1命名。
F1的總部設於瑞士日內瓦,即國際汽車聯合會――FIA,簡稱為國際汽聯;他是法文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utomobile的縮寫

目前F1共有11支參賽車隊,22輛賽車參賽,每年規劃有17站的比賽,通常約在三月中開跑,十月底結束賽季。每站比賽可吸引超過10億人次透過電視轉播或其他媒體觀賞這世界頂級的賽事。

F1大獎賽從1950年開始到現在,已經產生了54位年度總冠軍,其中車神德國人舒馬赫以6次奪冠的紀錄成為奪冠次數最多的人。

此次中國(上海)大獎賽是F1賽事首次登陸中國。

F12004賽季 中國大獎賽上海賽道介紹

賽道名稱:上海國際賽道

  官方網站:http://www.icsh.sh.cn/

  賽道長度:5.451公里

  賽道記錄:無

  比賽總長度:306.592公里

  比賽總圈數:56圈

  比賽日期:2004年9月24日-9月26日

  排 位 賽:9月25日14時(當地)/14時(北京)

  正式比賽:9月26日14時(當地)/14時(北京)

  賽道簡介:

  上海國際賽車場是上海國際汽車城營造汽車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選址在嘉定區安亭鎮東北,距安亭鎮中心約7公里。東至漳浦河,西至松鶴路、東環路,南至寶安公路,北至規劃中的郊區環線高速公路,總面積約5.3平方公里。

  上海國際賽車場由賽車場區、商業博覽區、文化娛樂區和發展預留區組成,其中賽車場區主要包括賽道、賽場指揮中心、醫療急救中心、新聞中心、安檢中心、賽車改裝中心、賽車維修區、看台設施、賽車防護設施、直升機停機坪、燃油供應站、油庫、賽車學校、停車場等。商業博覽區擁有大型購物中心和賽車博覽館。文化娛樂區建有各種文化娛樂設施,有健身運動設施、電影院、舞廳、酒吧、高級酒店、賓館等。發展預留區為進一步拓展作儲備用地。

  賽車場賽道總長度7公里左右,由一級方程式賽道和其它類型賽道組成。一級方程式賽道長度約5.3公里,寬度12至18米。賽道整體造型猶如一個翩翩起舞的「上」字。它既有利於大馬力引擎發揮的高速賽道,又具有挑戰性、充分體現車手技術的彎道。除了部分與F1賽事共用外,還可以舉辦各類不同的賽事。賽車場設計看台規模約20萬人,其中帶頂蓬的固定看台約有5萬個座位,其餘為坡型露天看台。

  賽車場的交通十分便捷,現東有滬嘉高速公路和規劃建設中的嘉金高速公路,西接嘉黃公路,南連寶安公路及滬寧高速公路;北有規劃與賽車場同期建成的郊區環線高速公路。賽車場距虹橋國際機場約25公里,距浦東國際機場約55公里。舉辦大賽期間,通過上述交通網路即可將賽車場與上海市中心、江蘇省及浙江省相連,進而輻射到整個長江三角洲乃至全國。

    賽車場於2002年動工建設,並已與國際汽聯簽定了2004-2010年F1大獎賽中國站的舉辦權。賽道和主副看台將在2004年3月前完成賽道主體工程,並接受國際汽聯的驗收,根據2004年賽歷,中國站比賽將於9月26日舉行。

  賽道特性:

  上海賽道的總長度為5451.24米,具有7處左轉彎道及7處右轉彎道。平均時速205公里。最長的直道長度為1175米,位於彎道T13和T14之間。賽道的寬度在13-15米之間,一般為14米,在彎道處加寬到最大20米(彎道T14/T15)。

  其他有特色的賽道設計為:螺線型收縮的彎道(彎道T1到T3),其半徑從R=93.90米變為R=31.8米;螺線型展寬的彎道(彎道T11到T13),其半徑從R=8.80米增加到R=120.55米;還有兩處急轉彎道,曲線半徑分別為R=18.70米 (T6)和R=10.07米(T14)。

  賽道軸的最低點,其絕對標高為+4.50米,最高點處是位於彎道T2上,絕對標高+11.24米。最大上坡坡度為3%,最大下坡坡度為8%。整個賽道是由彎道、直道和一些上下坡道組成,其在最長直道上(T13和T14之間)的最高允許時速為327公里/小時,並且在窄彎道處要求制動到87公里/小時的時速,給觀眾帶來一種賽車運動所特有的激烈、緊張和刺激的感受。

526

主題

1918

帖子

1065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65
沙發
 樓主| tusiji 發表於 2004-9-24 15:49 | 只看該作者

邁-舒馬赫(Michael Schumacher)





姓名:邁-舒馬赫(Michael Schumacher)
全名:邁克爾-舒馬赫  
出生時間:1969年1月3日  
出生地點:德國,赫爾斯-赫爾姆海姆  
身高:1.74米  
體重:75公斤  
常駐地:瑞士沃弗倫斯堡  
首次參賽:1991比利時GP  
婚姻情況:已婚,妻子科琳娜 兩個孩子  
駕駛賽車:F2004


輝煌戰績

年度總冠軍次數:          7次(1994, 1995, 2000, 2001, 2002, 2003,2004)
首次F1大獎賽:            1991年比利時斯帕
首次登上領獎台:          1992年墨西哥
首次分站賽冠軍:          1992年比利時
首次桿位:                1994年摩納哥
    F1大獎賽參賽次數:        210次
    F1大獎賽發車次數:        209次
    F1大獎賽完賽次數:        165次
    F1大獎賽登台次數:        136次
    F1大獎賽獲取積分次數:    160次
    F1大獎賽退出次數:        44次
F1大獎賽分站冠軍次數:    82次
    F1大獎賽桿位次數:        62次
    F1大獎賽創最快圈速次數:  65次
    F1大獎賽首發奪冠次數:    36次
    F1大獎賽累計積分:        1174分



[C]大舒馬赫和小舒馬赫[/C]

保持紀錄:

舒馬赫是F1歷史上首位7奪世界冠軍的車手,7次年度總冠軍、82次分站賽冠軍、
登上領獎台次數(136)、單圈最快次數(65)、單個賽季分站奪冠次數以及車手總積分均列第一。
  單個賽季得分紀錄:144(2002年)
  連續獲得積分:24站(2001年-2003年)
  連續登台紀錄:19站(2001年-2002年)
  另外舒馬赫還是唯一一位整個賽季全部登上領獎台的車手
奪冠最大積分差距:67分(2002年)
  最快速度奪冠:2002年(還剩6站就提前奪冠)

職業生涯
  1987德國和歐洲卡丁車冠軍
  1988福特1600方程式,德國第四歐洲第二
  1989德國3級方程式,排位在溫德靈格和弗倫岑后居第三
  1990德國3級方程式冠軍
  1990三級方程式,澳門大獎賽冠軍
  1991國際方程式3000冠軍。加盟一級方程式喬丹車隊
  1991-1995加盟一級方程式貝那通車隊
  1994-1995一級方程式冠軍
  1996-1999加盟一級方程式法拉利車隊
  2000為法拉利車隊奪得21年中第一個車手總冠軍
  2001第四次奪得車手總冠軍,43次首發桿位,53個分站賽冠軍,成為F1歷史第一人。
  2002第五次奪得車手總冠軍,個人總積分達到945分。
  2003第六次奪得車手總冠軍,全賽季取得6站分站冠軍,個人總積分達到1038分。
  2004年8月29日,在比利時站提前四站奪得車手年度總冠軍,這也是他第7次加冕年度總冠軍.並在14站比賽中12次奪得分站冠軍,得到128分,個人職業生涯總積分達到1174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5

主題

1082

帖子

322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高級會員(十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2
3
發表於 2004-9-25 03:24 | 只看該作者
不能去現場 鬱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23: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