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唱紅歌的心理分析說起

[複製鏈接]

1990

主題

1萬

帖子

741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1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1-7-3 04: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掏光養賄 於 2011-7-3 04:37 編輯

從唱紅歌的心理分析說起
辛一山的網站    2011-07-01

唱紅歌是重慶薄熙來的一個政績,其用意在於提振社會的精神面貌。一個普通的社會政治行為,為什麼就會引發社會的共鳴?個中的社會學心理確實值得分析。

唱紅歌的社會心理是緬懷過去,就是我們所說的「觸景生情」。過去的歌曲可以勾起我們過去的回憶。記憶在心理學上有兩種不同方向的描述,一種是對於不良後果的記憶,人們通常會隱匿以致遺忘。有些人記不起某些人,那肯定是這類人在過去對某人有過傷害或侮辱,這就會讓某人在意識加工商過濾或遺忘不良記憶的源頭。所以經常讓人記不起來的人要檢討自己平常的行為習慣。領一種記憶習慣是強化,也就是對於人們覺得光榮或者愉悅的記憶源頭人們很樂於記憶,在儀式上會暗中強化。只要稍微有一點小的記憶觸動就會激發強烈的回憶。良辰美景、春風秋月等等,大都是好記憶的源頭,因此很容易引發記憶共鳴,這些記憶共鳴成就了很多偉大的文學作品。

本意是為了促進人們記憶過去好的革命傳統和優良習慣的「唱紅歌」行動卻無意中激發起全社會的共鳴。這應該是天意。充分說明人民群眾非常懷念過去人人平等、無憂無慮的生活。在過去,人民不管有什麼事,只要有共產黨在有政府在就不需擔心,因為黨和政府會為你解決所有的問題。至於什麼「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那是確實存在的。很多的80、90后可能都會認為這是編造的事實。因為他們現在見到的是到處都是防盜網和防盜門,到處都是騙子,到處都是蘇丹紅和三聚氰胺。

改革前的中國,集中全國的人力物力發展工農業,忽視了輕工業的發展(即使重視也無財力物力來發展,騰不出手腳),因此民眾的生活必需品大量缺乏,大都需要憑票供應。可是,恰恰就是這樣生活必需品普遍缺乏的社會環境讓老百姓懷念。為什麼?為什麼?

因為改革開放前,人們確實是當家作主。隨便哪個農民或工人都可以檢舉行為不檢點的幹部,而一旦查實,這些有不良行為的幹部就會很快的被免職。西方鼓吹什麼陪審團制度,找一些不懂法律的認識來當陪審團,判決案件。而在毛澤東時代,那是全民都是陪審團,誰也不敢犯錯,只能兢兢業業的為人民工作服務。另一方面,黨和政府是人們的主心骨,人們只要有什麼困難就可以找政府解決。而且很多的生活方面的問題在接到這一層面就可以解決。是的,現在有困難政府也會解決,但是那是大地震和大水災。平時一些瑣碎小事,則是完全沒有人管。最起碼的生病上醫院問題就讓很多沒錢的放棄治療,在家等死。這與「搶救六十九個階級兄弟時」的情況是有多麼大的差異。應該說,共產黨有點忘本了,共產黨忘了自己本來的宗旨是為了全中國人旻的幸福,為了全世界人旻的幸福而組建的。

過去的社會雖然生活條件艱苦,但是全民一心。不管是什麼蘇修、美帝、蔣匪幫,那是拿中國共產黨一點辦法都沒有。整個整個是名副其實的「銅牆鐵壁」。為什麼?民眾的利益與共產黨的利益完全一致。想想,現在社會一年需要幾千億元的維穩費用,對比以前真的很可笑。

回頭再說說西方人的忽悠。初始,是「分蛋糕理論」,說什麼大家想吃到蛋糕,那就必須先把蛋糕做大,這樣大家才會有蛋糕吃。看現在蛋糕做大了。而且是相當的大。可是卻有人因為沒錢看不起病,等死;有人因為沒錢上不起學,只能去打工;有人沒錢只能露宿街頭,卻有人一口氣買下六百套房子。分蛋糕理論雖然形象,而且貌似合理,但其最關鍵的合理公平分配原則卻被忽略了。蛋糕做大了,但分配不公,自然就會引發社會的不滿。

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西方又向我們國家灌輸了另外的一種理論,「籠中虎」說的是我們這個人喜歡儲蓄,一旦人民發覺貨幣貶值而傾向於購買時,那麼市場是無法供應這麼多的商品的(當時的貨幣已超量發行,所以通脹前提已具備),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則我們的國民經濟就會崩潰。這又是一個絕妙「忽悠」。可笑的,而且可悲的是,我們相信了。怎麼解決「籠中虎」?那就是先想辦法釋放民眾手中的錢財。怎麼釋放?那就是將教育由政府主導負責改成市場主導的產業,民眾是注重教育的,讓全體民眾為教育消費可以提高GDP。同理,醫療也實行了產業化;房屋供應也實行了市場化;政府負責的養老也交給市場負責(實際就是政府免責)。有些人要說,這麼忽悠,西方人有什麼好處?問得好!讓共產黨背離建黨「為人民服務」的原則,完全不負責任,是的民眾的利益與共產黨的利益不一致,這樣原來的「銅牆鐵壁」不就自然的消解了嗎?這樣西方不就有可能整垮中國共產黨嗎?

大家想想,一個世紀來,除了白求恩等少數西方人,又有多少西方人是真心的為我們中國人思考過?現在那麼多的西方人過來指手畫腳,我們的可悲的打鬥採信了他們的觀點。這樣個人愚弄,不叫學習,而是自投羅網。

唱紅歌引發社會共鳴,說明人民嚮往公平,即使是生活必須品缺乏的過去,人民還是非常的嚮往。授予特權和利益給官僚集團,雖然可以暫時的穩固政權,但長遠看卻會因為背離人民利益而早人民背棄。恢復中國共產黨「為人民服務」的傳統,是人民的希望所在。人民是沉穩寬厚的,只要存在著一絲的希望都會期盼下去。限制官員的特權有什麼難的?認為「法不責眾」,手術難度大等都是無視危險。毒瘡毒瘤不割除必然會危害肌體的健康,因為怕失血而不動手術割除毒瘤,那是很錯誤的做法。等「病入膏肓」則悔之晚矣。寬待貪官,嚴懲小民,是社會不公最具體的表現,也是社會不滿情緒的源頭。

社會不滿的另一個源頭是堵塞人民希望。本來公平遞進是消除社會不滿情緒的一個好的方法。可是實行了一把手負責之後,每個單位、每個部門都由一把手說了算,這就難免會出現買官賣官,所有的晉陞都以關係或錢財為度量。這就剝奪了社會底層進階的公平階梯。讓社會底層完全失望是社會不穩的另一個源頭。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社會不滿情緒,看似反動,而實際蘊含之「道」理。弱者的不滿恰恰是整治社會風氣的依靠,也是大的「道」理。依天道、天理行事,無往而不勝。根本不需擔心,貪官面積大的問題。香港70年代初,整個警界和官界都很腐敗。可是港英政府決心一下,依然可以創造出一個廉潔的公平社會。如果現在我們整治官吏特權,安排大部分維穩費用花民生上,建立公平社會,社會怎能不穩?辦事的難易在於一念之差,天道昭顯,唱紅歌就是一個契機,充分說明民眾需要什麼。記住「弱者道之用」!滿足民眾的需求,恢復「為人民服務」的共產黨主旨,不要受西方理論的忽悠,國家是大有希望的!全面承擔起民生責任是恢復人民信任的好途徑,畢竟中國共產黨有著六十年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歷史和先進事迹,讓人民相信有著深厚的基礎。偶爾出差錯,但如果可以改錯恢復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那麼其他的妖孽、邪惡勢力則完全不必擔心。依靠特權階層維持統治是無能者的手段,有能者維持社會穩定是依靠群眾。切忌本末倒置,現在設置眾多維穩辦就是本末倒置,不明病根就亂下藥。人民是基礎,是依靠,而不是敵人。將人民視為敵人的任何都沒有好的下場。貪官污吏基本上都視人民為敵人,他們是註定滅亡的!

39

主題

356

帖子

25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55
沙發
j2008b 發表於 2011-7-3 11:40 | 只看該作者
「滿足民眾的需求,恢復「為人民服務」的共產黨主旨,不要受西方理論的忽悠,國家是大有希望的!」
--------------------------
說的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3
laodai 發表於 2011-7-3 13:03 | 只看該作者
搞得轟轟烈烈的「唱響中國」與作者說的「緬懷過去」划不上等號。

我認為「唱響」所應對的是「唱衰」。社會發展和變革中出現一些問題毫不奇怪,有人以為這就是「衰弱」的現象,並引起一些無端聯想,這根本是無稽之談。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0

主題

1萬

帖子

741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16
4
 樓主|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1-7-4 04:12 | 只看該作者
laodai 發表於 2011-7-3 13:03
搞得轟轟烈烈的「唱響中國」與作者說的「緬懷過去」划不上等號。

我認為「唱響」所應對的是「唱衰」。社 ...

看來作者沒有laodai 的睿智,連「唱響」的應對詞「唱衰」都不會表達。這篇文章寫什麼?laodai 說了,測驗反義詞嘛!

作者怎麼連「唱紅」不能「緬懷過去」都不懂?!「緬懷過去」做什麼?laodai 會不高興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22: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