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毀滅精英的思想源頭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落日寡人 發表於 2011-5-31 14: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和蘇聯都曾出現過大範圍長時間的精英敵視和精英毀滅運動,這兩個所謂「社會主義」國家為什麼會這樣不約而同地對精英如此趕盡殺絕?這個運動的背後,究竟是什麼樣的思想在作祟?

  其實,我們只要認真研究,就不難發現:無論是蘇聯還是中國,在其奉行精英滅絕政策的背後都有民粹主義的鬼影在閃現。

  所謂「民粹主義」 是在19世紀的俄國興起的一股社會思潮。民粹主義的基本理論包括:極端強調平民群眾的價值和理想,把平民化和大眾化作為所有政治運動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終來源;依靠平民大眾對社會進行激進改革,並把普通群眾當作政治改革的唯一決定性力量;通過強調諸如平民的統一、全民公決、人民的創製權等民粹主義價值,對平民大眾從整體上實施有效的控制和操縱。

  作為一種社會思潮,民粹主義的基本含義是它的極端平民化傾向,即極端強調平民群眾的價值和理想,把平民化和大眾化作為所有政治運動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終來源,以此來評判社會歷史的發展。它反對精英主義,忽視或者極端否定政治精英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從這個角度,正如皮爾-阿德列·塔奎夫所說,人們「可以把民粹主義定義為一種意識形態,根據這種意識形態,合法性即在人民的意志之中,因此它體現了激進的民主理想。這種民粹主義對應於直接民主,其特徵是民主的極端主義」。作為一種政治運動,民粹主義主張依靠平民大眾對社會進行激進改革,並把普通群眾當作政治改革的唯一決定性力量,而從根本上否定政治精英在社會政治變遷中的重要作用。平民化便成為民粹主義政治運動的本質特徵,從這個意義上說,所有群眾性的社會政治運動都帶有民粹主義的性質。有人把它定義為「唯一地訴諸和求助於人民群眾的所有運動和學說」。根據這一定義,凡是平民大眾的政治運動,尤其是帶有自發性的運動,都可納入民粹主義的範疇。不少學者之所以把60、70年代拉丁美洲的政治改革看作是典型的民粹主義復興,是因為在他們看來這些政治運動是「城市工人階級和農民群眾支持的政治運動,但缺乏組織化的權力和獨立自主。它也得到了其他不滿現狀的人們的支持。」



【多維新聞】本文網址:http://forum./threadshow.php?tid=831387&extra=page%3D3

71

主題

2115

帖子

7973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973
沙發
566 發表於 2011-5-31 15:55 | 只看該作者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育的普及,精英和平民的界限也越來越模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2 11: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