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烈女林昭遇害四十三周年 民眾祭奠追求民主自由

[複製鏈接]

1351

主題

3106

帖子

3331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11-04-29

今年的林昭遇害四十三周年紀念日,各地許多民眾自發前往蘇州拜祭,並希望繼承她的遺志,繼續追求中國的民主自由。


本周五,四月二十九日,是林昭遇難四十三周年。從星期四開始,便有民眾自發前往其墓地拜祭,到蘇州為這位被打成右派,又在文革時被槍決的北大女學生掃墓。網友藍先生由河南出發,經過了九百多公里,十幾個小時的車程於星期五上午十點多來到了林昭的墓前,在她墳前深深鞠了躬后,他告訴本台記者:「我到的時候,已經有些朋友在那了,來自各地的朋友,有些已經連續一二十年來這了,林昭墓前有很多花,有很多人獻花,有些對聯,寫著,你是我們的驕傲。北京大學新聞學系的老先生、年輕人或一家三口來這,她個人的人格魅力,她所做出來的一切,雖然活了30多歲,但做了這麼多事情,她那種豐富的精神內涵,始終是吸引著很多人。」

雲南網友朱先生也趕了兩天兩夜的車程到林昭墓前寄上哀思, 他向本台表示:「就是千里迢迢來到這裡,就是去悼念她一下,在儘可能的情況下,盡量在山上多陪她一下。」

根據維基百科介紹,出生於1932年的林昭原名彭令昭, 在1957年的反右運動中,因公開支持北京大學學生張元勛的大字報「是時候了」而被劃為右派,后因「陰謀推翻人民民主專政罪、反革命罪」從1960年起,被長期關押於上海提籃橋監獄,在獄中她書寫了二十萬字的血書與日記,控訴了中國當局對她殘酷政治迫害和壓迫,表達自己追求人權、自由和平等的信念和追求。 1968年4月29日,林昭被當局在上海秘密槍決,當局從未正式公布過判處林昭死刑的罪名。

每年4月29日,都有不少民眾前往蘇州靈岩山上探訪並帶去祭品和鮮花,但是當地地方政府已在墓地附近大樹上安裝攝像機,監控掃墓人士。每年都會組織網友前去祭奠的唐荊陵律師早前因中國的茉莉花革命 「被失蹤」,去年到林昭墓前的網友袁新亭也被當局帶走後下落不明。藍先生對此表示:「這些人實際上就是在實踐著類似林昭的精神,他們和林昭都是做同樣的事情,為自由而演說,為自由而行動,這樣更顯得林昭的可貴,這說明現在我們所處的時代和她那時候實際上也是同樣的危險,雖然從表面上、物質上比以前豐富了許多,但是從那個精神阻隔、從人身控制上基本是換湯不換藥。」

43年前,一個生命悄然逝去,她沒有顯赫的身世, 沒有複雜的背景,有的只是一腔熱血,憑著一股對人民的熱忱而向黨和領導諫言獻策,併發出不同於那個時代的聲音,沒想到的是,最終因此被她曾經熱愛的黨和國家殘忍殺害,短短36年的生命中,她不斷追求人權,自由和平等的信念。這種信念一直激勵著後來的年輕人們。音樂人吳虹飛曾寫下一首獻給林昭和譚作人的歌曲《冷兵器》,後來又專門寫下一首給林昭的幸福大街之《水》,歌詞中寫道:

無比荒誕 朝代

無比漫長 春天

大雪紛飛 河流枯萎

黑暗比血更瘋狂

記者一個星期之前在百度MP3里可以找到這首歌曲,但星期五再次查找時發現已「被和諧」,無從下載。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台駐香港特約記者心語的採訪報道。
如果你是一個普通公民,請你不要拒絕民主,因為民主讓你活得有尊嚴和自由;如果你是一個富人,請你不要討厭民主,因為民主讓你的財富有更好的未來;如果你是一個既得利益者,請你不要敵視民主,因為民主讓你避免被報復清算的命運。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沙發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1-4-30 01:08 | 只看該作者
林昭被打成右派之前,也把兩個同事打成過右派。她不過就是個替共產黨賣命的爪士,又被共產黨拋棄了的黨內人士罷了。
海外存知彼,天涯若此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3
zjd713 發表於 2011-4-30 01:36 | 只看該作者
烈將岳飛遇害869周年 民眾祭奠追求民主自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4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1-4-30 07:45 | 只看該作者
張元勛當時不打算反抗政府,更不是什麼「民運人士」,不過是一個積極想加入組織黨外學生,因為響應黨的「提意見」的號召,想成名出風頭,就寫了「是時候了」。這首「詩」既不押韻也沒有任何內涵,你看不出它「反」誰,也看不出它「贊」誰,顯然是受了共產黨紅色詩人艾青、郭沫若詩詞風格的潛移默化,這樣的「詩」你在任何時候都找不出他的毛病。可以看出他當時的一種革命投機心態——有想投機又想套牢。很有點像當年儒生們受秦始皇之邀入咸陽的心態——想當官,結果官沒當被坑了。現在的人替儒生們喊冤,我覺得他們不冤——誰要你貪心想做官的。
張元勛也一樣,既想發達也知道言多必失,就寫了一首前言不搭后語的詩,結果被「坑」了。而林昭不過是被愛情沖婚了頭腦(估計還是剃頭挑子一頭熱),當然立場幫愛人,也就被打倒了。當然,她是反對過黨,但其實她48年就入黨了,一直從事黨的宣傳工作,之所以反黨也是因為她算是性情中人,愛一個人可以連黨都反吧。但這跟「大眾」有屁相干?世人值得去感謝她嗎?要感謝還的謝老鄧。
海外存知彼,天涯若此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2 05: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