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當前需要的是立即開放「二胎」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全國人大、政協「兩會」正在召開。值得注意的是,全國政協委員王名、劉大鈞,全國人大代表紀寶成等人再次提出,要儘快終止「一胎」政策,城鄉普遍放開「二胎」。這一建言,引起媒體和公眾強烈關注。

作為人口學家,我認為中國應儘早開放「二胎」,以緩解即將到來的勞動力短缺和老齡危機。同時,一種具有代表性的政策設想提出,中國可逐步放鬆生育控制,比如先從「單獨」家庭(夫婦有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家庭)生二胎開始。

該方案看上去容易實施,卻並不可行。中國正在面臨嚴重的人口發展失衡,如沒有生育政策的調整,這種失衡會加劇,最終會是中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巨大障礙。要改變這種局面,必須儘快開放「二胎」生育,僅僅對「單獨」家庭開放二胎,遠遠不夠。

「單獨」生二胎的設想,其調整的方向和動因,與人口學家的研究、社會公眾的呼聲方向一致,標誌著中國社會認識人口問題的進步。但是,必須指出,中國當前需要的是立即開放「二胎」,而不是「單獨」生二胎。

我的理由有四:

第一,「單獨」生二胎,難以根本解決人口問題。每個家庭至少可以生兩個孩子,這是人類和社會發展的常態。現行獨生子女政策的核心弊病在於,一個家庭不能有兩個孩子。今後,生育的政策調整,目標應是不能再造就新的獨生子女。「單獨」開放二胎,依然會強迫造成新的獨生子女。要知道,生育是公民的權利,遲早要還給家庭和個人。

第二,「單獨」生二胎,違反權利平等原則。僅對「單獨」開放二胎,顯然賦予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生育權。在法治社會中,把生育孩子的數量與其父母的生育行為掛鉤,是一種封建的做法,早已過時了。對今後打算生兒育女的夫婦而言,其父母到底生了多少孩子,絕不能作為判斷其能生幾個孩子的標準,更不能作為懲罰他們的手段。

第三,「單獨」生二胎,對化解即將到來的老齡危機無濟於事。從長遠看,一對夫婦生育兩個孩子,所謂在「世代更替水平」上,一國人口總量會保持動態穩定。目前,中國生育率低於世代更替水平,已持續20年了。這意味著,未來中國人口老化加劇,總人口將持續減少,由此會對經濟發展、養老金支付帶來嚴峻挑戰。

應當看到,目前每年低緩的人口增長是由於中國人口年齡結構帶來的慣性使然。十多年後,這種人口增長的慣性即會轉為人口負增長的慣性。現在,越來越多的夫婦自願只生一個,甚至不要孩子。如再對非「單獨」夫婦生育二胎施加限制,既對家庭和社會無益,更屬不智。

第四,對中國而言,現在從「單獨」生二胎起步已經太遲了。與周邊國家或地區比,中國對人口形勢變化的認識與反應,至少滯后了十年。韓國在生育率水平低於世代更替水平10年後,開始實行溫和的、鼓勵生育的政策;新加坡是在12年後推出鼓勵生育的政策;台灣地區則等了15年,日本等了17年。

但是,中國生育水平低於世代更替水平已有20年之久,卻仍在繼續嚴格控制生育的政策。以目前最樂觀的假設,中國即使在五年內把政策由嚴格控制轉為鼓勵生育,屆時距生育水平降至更替水平之下高達25年,這與周邊國家或地區相比,更是滯后了10年。

對中國決策者而言,如果人口發展的長期目標不是減少人口規模,加速人口老化,那麼一對夫婦生兩個孩子,從長遠來講,不會造成人口總量的增長。事實上,即使在官方政策框架下,獨生子女政策也並非基本國策,只是已經和正在付出巨大代價的緊急措施。

常識告訴我們,任何緊急措施都不應變成常態,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既然獨生子女政策應及時退出歷史舞台,退出時就應該乾淨、徹底,不能拖泥帶水。因此,開放「單獨」生二胎的設想並不可行,正解是儘快取消獨生子女政策,城鄉普遍放開二胎。

作者為清華-布魯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特聘講座教授)
Traditionally, bad writers like to take fierce Moral Stands. They depict their characters in the blackest of black and the whitest of white. (Gore Vidal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2: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