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利比亞,一個新的伊拉克?

[複製鏈接]

12

主題

63

帖子

6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禁土 發表於 2011-3-3 21: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阿根廷《號角報》: 利比亞,一個新的伊拉克?
(作者 社會學家路易莎·布斯塔曼特)
國際媒體,特別是幾大通訊社99%的新聞都是關於利比亞形勢的。而這一形勢混亂難辨,因為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控制了全部媒體,我們所知道的都是通過一些社交網站傳播的,上面談論的都是轟炸和大量人員傷亡,但沒有照片,沒有錄像,也沒有證據。
那麼問題就出現了:美國那些強大的衛星都怎麼了?它們能窺探到人身上最微小的細節,現在卻什麼都看不到了。「和平抗議」的領導人是誰?他們的要求是什麼?利比亞有龐大的軍隊,包括5萬陸軍、1.8萬空軍和8000人的海軍,而手無寸鐵的和平抗議者是如何奪取利比亞東部,由荷木倉實彈、隨時準備實施屠殺行動的軍隊把守的大部分石油產區的?
利比亞不是埃及,卡扎菲一直是美國的眼中釘。利比亞也並非貧國,國內生產總值高達902.51億美元,是一個對石油企業實行了國有化的國家。
1969年,利比亞國王被卡扎菲領導的一群年輕軍官推翻。當時的利比亞是一個窮國,90%以上的人是文肓。外國企業是石油的主人。
卡扎菲徵收了所有石油企業,使石油回到了利比亞人民的手中,實行掃肓運動,建立大學和醫院,修建鐵路。
利比亞社會領域內的改善是顯而易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4533美元,2010年的年經濟增長率為6.7%,預期壽命達到74歲。教育開支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7%,超過了國防開支所佔的比例。
當然,這樣一個政府是不會被美國看好的。對利比亞形勢的分析應當與埃及不同。它有助於人們看清美國的行徑有多無恥。美國叫囂著要制裁一個向手無寸鐵的平民開木倉的政權,但當以色列在「鑄鉛行動」中轟炸巴勒斯坦平民時,美國並沒有呼籲聯合國採取行動,也不有實施制裁,最近還否決了對以色列殺死平民的行為實施制裁。
美國人在大談人權的時候卻沒有想起關塔那摩,也沒有想起中央情報局的秘密監獄。美國在大談人道主義感情的時候卻對阿富汗實施了長達10年的侵略,並摧毀了伊拉克。他們的意圖非常明顯:利比亞是擁有世界上最好的原油之一的國家,美國的政策就是要將石油據為己有。騷亂髮生在利比亞的石油生產中心班加西並非偶然。但這也並非全部。
在小布希執政期間,曾提出建立新中東的想法,看來這有可能會成為現實,而最大的障礙就是利比亞。實際上,如果不能趕走卡扎菲,那麼設法通過佔據與埃及接壤的利比亞東部地區來製造國家的分裂還是可行的。實現這一目的的可能性有很多,從在貿易上遏制利比亞到實施軍事干預。
最顯而易見的是,利比亞正在被美國及其盟友(歐盟和北約)孤立和圍困。
有理由相信,中東國家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對美國而言,馬格裡布國家和盛產石油的阿拉伯國家具有戰略重要性。不能忽視第五艦隊停靠巴林的意義。
這麼多國家突然同時發生動亂,推翻自己的統治者,而各情報站和摩薩德卻一無所知,這太奇怪了。
民主是與資本主義的發展密切相關的西方概念,與伊斯蘭哲學相去甚遠。這些起義活動的目的是什麼?是恢復被西方征服者嚴重破壞的伊斯蘭文化,還是恰恰相反,為了引進新自由資本主義,在這個目前仍末加入其中的地區實現全球化?如果說現在已經承認,在起義者當中有武裝力量的存在,那麼是誰向他們提供了武器?
卡扎菲被妖魔化了,就像對薩達姆一樣,它們營造了一種恐怖氣氛。形勢似乎越來越像當年小布希在伊拉克所製造的氛圍了。已經開始談論進行一次「人道主義軍事」干預的問題了。

4

主題

1751

帖子

652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52
沙發
DaHL 發表於 2011-3-4 09:02 | 只看該作者
歷史是用來重演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8: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