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幼兒重複行為背後的真相

[複製鏈接]

5522

主題

1萬

帖子

6011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0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紆朱曳紫 發表於 2010-12-16 00: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幼兒重複行為背後的真相

  許多爸媽會發現,寶寶會對一句話、一個動作、一種遊戲樂此不疲,重複一次又一次。真是令人納悶,寶寶怎麼了?不會有心理問題吧?讓幼兒心理專家來揭開這一重複行為後面的秘密。

  關於幼兒重複行為,爸爸媽媽想要問

  我家沖沖1歲半了,特別活潑聰明,學什麼都快,可是最近發現他有個挺古怪的行為——家裡給他買了《喜羊羊和灰太狼》的碟片,我估計他看了都快有 30遍了,每天晚上還要纏著我們給他放,我看不出還有什麼新的東西可以看的,這種情況是該給他看還是換其它的呢?—— 有點困惑的沖沖媽媽

  孩子大了,爸爸的陪伴要增加,我每晚給兒子講故事,猜謎語。小傢伙倒是很喜歡玩猜謎的,有些謎語其實以前都告訴他答案,他還會問。有時我太累,就隨便說個答案,他就洋洋得意地告訴我答案,明天又來問同一個問題,是不是患有強迫症啊?!—— 不太滿意的小偉爸爸

  我家麗麗3歲了,一直都挺乖的,最近一個月很奇怪,把以前玩的毛絨玩具都拿出來,做扮家家的遊戲。那些玩具她真的很久都不碰了,現在每天都要拿進拿出的,說說她還不高興,要發脾氣。我前兩天看報紙說自閉症就是盯著一個玩具不停地玩,我們麗麗平時就比較文靜,是不是自閉的表現啊?!—— 惴惴不安的麗麗媽媽

  關於重複行為,寶寶的真實心理

  沖沖 《喜羊羊和灰太狼》好好看!媽媽問我為什麼一模一樣的故事要反覆看,我不覺得一模一樣啊!每次我都能看到不同的東西!上次我覺得灰太狼頭上的帽子好有趣!上上次我好好研究了喜羊羊說話時的可愛樣子……今天我要再看一遍,因為我好像能記住喜羊羊什麼時候打仗,什麼時候造坦克飛機!我要確認一下!

  小偉 我最喜歡和爸爸一起猜謎語了,爸爸問我,我答出來,好開心!我問爸爸,爸爸答不出來,我告訴他答案,我更高興!爸爸說我驕傲,可是我不是驕傲啊!每次我能響亮地說出答案時,就像能自己把小手手洗乾淨一樣,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很能幹啊!

  麗麗 我想哭!因為家裡來了一個小弟弟,是叔叔阿姨的小孩,讓媽媽白天照顧,我看出來了,媽媽喜歡小弟弟,每天都抱在手上,我說媽媽我來抱吧!媽媽說小弟弟才兩個月要被我摔壞的!媽媽我也想你抱抱!真傷心!我就玩以前的玩具,媽媽以前一直都和我一起玩的,媽媽你還記得嗎?

  幼兒重複行為背後的奧秘

  看到這裡,爸爸媽媽會發現在我們眼中顯得毫無意義的寶寶的「重複」行為,其實都有各種各樣切實的理由:

  成長學習的需要

  寶寶要逐漸建立自己的「智商」,就要有一個形成的過程,在不同的階段,他們學習的方法和能力是不一樣的哦!

  {1} 1歲之前——感官重複階段 這個階段的寶寶從不經意的吮吸、踢腳、抓扔玩具中對自己和世界開始了解和學習,因為無意間發現樂趣,如咀嚼的享受、踢腳引起的身體的搖晃、抓扔玩具產生的聲音而重複。

  {2} 1歲-1歲半——實驗重複階段 這個階段的寶寶通過對重複行為進行「微調」來看看會有什麼不同的結果,比如反覆地堆砌推散沙子、放在手裡、放在衣服上、放在嘴巴里——看看都是啥感覺,最後對沙子有一個綜合的理解。

  {3} 1歲半-2歲——語言重複階段 這個階段的寶寶在語言上「突飛猛進」,所以他會反覆說、聽、唱相同的內容,其實是訓練自己的語言能力呢。

  所以反覆看同一個動畫片能幫助寶寶記住越來越多的信息,而同一個故事聽過多次之後,寶寶就更有能力開始複述這個故事了。可見我們認為「沒意思」的重複對寶寶來說並不是簡單的重複,而是每次都有新的感受和體會哦。

  自信感受的需要

  自信的感覺並不是寶寶出生后就馬上具有的,而是在大人日積月累的欣賞、表揚、鼓勵中慢慢形成的,其實隨著寶寶的成長,它自我讚賞、自我鼓勵的能力也在慢慢形成:在寶寶的嬰幼兒期(3歲之前),其實很難有成人所謂的「成就感」,他們的「成就感」大多來自每次完成那種「簡簡單單」的行為(猜早已知道答案的謎語、做早已熟悉的遊戲)之後,心中因為感覺像完成一項重大任務而產生的自豪和滿意之情。寶寶們從中獲得了我們難以想象的樂趣和滿足。

  尋求愛的需要

  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無時無刻不需要長輩的愛和關懷,有足夠愛的「儲備」的寶寶能夠勇敢地去探索外界世界,當寶寶在生活中面對挫折——比如生病、覺得自卑、失去心愛的東西、努力失敗、和小夥伴鬧彆扭——往往會變得特別需要長輩的關心,有時會有一種「越活越小」的感覺。爸爸媽媽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幫助寶寶度過成長中的關鍵時刻啊!

  爸爸媽媽應對策略

  允許自戀,提高難度

  家長經驗 小強2歲了,他非常喜歡一個人拿著奧特曼玩打仗的遊戲,每次的戰鬥過程幾乎都差不多,我在旁邊聽多了都覺得有點乏味,心想是不是要給小傢伙加一點新的「戰爭素材」?但是看到每次「結束戰鬥」后,兒子臉上露出的滿意的微笑,我就把自己的「創意」咽了下去。過了一段時間,小強玩奧特曼的頻率慢慢減少了,因為他開始玩一種更有趣的智力積木了。——小強爸爸

  專家點評 理解寶寶通過重複來滿足自己小小的「自戀」需求,且尋找機會用其他新鮮事物來吸引他,幫助寶寶乘著自信的翅膀,快樂勇敢地成長。

  趁熱打鐵,灌輸知識

  家長經驗 毛毛第一次能說出「汽車」這個詞時可高興了,後來她經常指著汽車問我「這是什麼?」我心裡慢慢有點煩,後來我想也許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於是我們的對話就變成——她問「這是什麼」,我回答:「這是汽車」;再問,我答「這是一輛汽車」;再答「這是一輛公共汽車」;再答:「這是一輛公共汽車,媽媽坐它去上班。」——毛毛媽媽

  專家點評 允許寶寶用自己的方式來學習,同時利用寶寶的興趣,適當地提高學習難度,這是事半功倍的教育方法。

  異常「重複」如何排除?

  那麼如何知道寶寶的重複行為是正常還是異常呢?下面有些簡單的區別方式,父母們可以對照自家寶寶做初步的排除:

  強迫症

  {1} 有強迫症家族史

  {2} 重複行為主要為——反覆洗手、排序、檢查、按幾何圖案的強迫性行走等

  {3} 重複行為顯得毫無意義

  {4} 重複行為非常僵化,缺乏變化,很難被改變

  自閉症

  {1} 缺乏與人交流的能力:比如沒有與人眼對眼的凝視、沒有與人溝通的手勢(如打招呼、再見等)

  {2} 不能主動與別人分享喜悅、興趣或成功(比如不能向別人展現、拿出或指出感興趣的東西)

  {3} 言語發展比同齡人明顯落後,或者不能主動開始或維持與其他人談話,或者刻板或重複地使用語言等

  {4} 重複行為非常刻板,並且內容不正常;明顯頑固地堅持毫無意義的習慣或儀式;持久專註於物體的部分或整體

  如果覺得不能完全排除以上兩種疾病,建議到專業的醫療機構進行進一步的排除。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18: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