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挪威《日報》評論員 和平獎名聲掃地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0-12-15 09: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華盛頓人 於 2010-12-15 10:01 編輯

[2010-12-13]     烏爾施泰 挪威《日報》評論員

 去年奧巴馬獲獎,今年劉曉波得獎,令我們看到,諾委會一方面為西方國家的領袖搖旗吶喊,另一方面支持東方國家的反對勢力,即對美國奉承示好,而對中國橫加指責。諾委會的五個委員均為年事已高的前政客,他們希望改變我們的世界,但對世界形勢從專業角度的認識太少,甚至沒有。這必將導致和平獎失去其意義和榮耀。如今後諾委會繼續作出違背和平獎宗旨的決定,令和平獎聲譽繼續受損,我們也沒辦法。

 諾貝爾發明了炸藥,中國人發明了火藥,但諾貝爾委員會發明了什麼?

 本周挪威國家廣播電視台《焦點關注》欄目披露,2006年和平獎得主尤努斯曾違規挪用外援資金,其小額信貸機構——孟加拉鄉村銀行的部分客戶淪為債奴,變得更為貧窮。挪外援署(NORAD)和外交部早在1998年就注意到此情況並發出警告。最近,時任諾委會主席的繆斯和諾貝爾學會會長倫德斯塔分別對此作出評價,但其表態更令人不安。

 倫德斯塔稱,「在我為諾貝爾學會工作的20年裡,沒有人比尤努斯更受到國內外專家的認可」。此言論說明,諾委會對挪外交部提供的信息不屑一顧,或者說明諾委會近年來的背景審查工作做得太差,以至於發現不了問題,但這兩種情況都令人感到不安。回顧近年來的和平獎得主,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諾委會在評獎時缺乏良好分析,甚至罔顧事實。究其原因,似已不是很重要,但結果是一樣的:和平獎基礎不牢,包括今年的和平獎。

和平獎有嚴重的傾向性


 繆斯對授獎予尤努斯做了如下辯解:「我們感覺這是一樁好事」。他使用的是「感覺」一詞,而不是「認為」。難道諾委會評獎時都是「跟著感覺走」?大量事實證明,確實如此。

 去年奧巴馬獲獎,今年劉曉波得獎,令我們看到,諾委會一方面為西方國家的領袖搖旗吶喊,另一方面支持東方國家的反對勢力,即對美國奉承示好,而對中國橫加指責。當然諾委會可找到很多理由為美唱讚歌,也可找到更多理由批評中國違反人權,但問題的實質不在此。

 綜上我們可看出,諾貝爾學會的背景審查工作實際上僅僅針對被提名者,並沒考慮整個世界形勢。諾委會和學會的有關表態也說明,背景審查工作並不徹底,發現了的問題未得到重視。此外,和平獎具有嚴重的傾向性,已成為西方的獎項。儘管東方在世界舞台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且這一趨勢發展迅猛。甚至諾貝爾音樂會都由荷里活明星主持,更好地證明了這一點。讓我們試問,北京街頭上有多少人認識今年諾貝爾音樂會女主持人海瑟薇?為什麼從來就沒有來自印度寶萊塢的明星主持音樂會?是因為印度是一個邊緣國家呢(儘管其擁有10億人口,超過美國和歐洲人口總和)?還是因為西方國家仍認為世界中心還在大西洋上的某處呢?

 當然,諾委會在「跟著感覺走」、目光守舊的情況下作出的決定有時候也是正確的。有好幾次他們將和平獎授予了當之無愧的人。現在諾委會主席亞格蘭野心勃勃,他欲借和平獎名垂青史,希望參與某些重大事件來改變世界發展的方向。這是典型的亞格蘭,一個「好高騖遠」之徒。但他將自己的「宏偉藍圖」付諸實施時卻總會將自己絆倒。

選擇劉曉波極不明智

 去年奧巴馬獲和平獎取得的效果有限,甚至可以說是負面的。今年亞格蘭想發給一個中國人。但他為什麼選劉曉波呢?劉是一個文化批判者,欲把中國變成西方國家。如果亞格蘭想借和平獎給中國的「改革派」鼓鼓勁的話,選擇劉曉波是不明智的。中國的改革必須順勢而為。劉獲獎沒有增強而是削弱了「改革派」力量,沒有達到促進革新和開放的目的,卻引發了憤怒和不滿。這也證明了諾委會好為人師、推行西方價值觀的本質。劉獲獎是因為他被關押後成為一個「標誌」。諾委會當然知道和平獎會給劉帶來負面影響,但既然他已經被關押了,再多些負面影響也無所謂了。

 要想塑造歷史,必須目標明確,全面細緻地洞察形勢,接受世界將發生徹底改變的事實。諾委會的五個委員均為年事已高的前政客,他們希望改變我們的世界,但對世界形勢從專業角度的認識太少,甚至沒有。這必將導致和平獎失去其意義和榮耀。如今後諾委會繼續作出違背和平獎宗旨的決定,令和平獎聲譽繼續受損,我們也沒辦法。正如去年奧巴馬獲和平獎時,一位美國作家稱奧巴馬「被亞格蘭了」,我們也只能對諾貝爾的在天之靈說「你也被亞格蘭了」。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沙發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0-12-15 10:2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小康人家 於 2010-12-15 10:30 編輯

雖然全文觀點不完全同意,還不如諧和分析得那麼清楚,但挪威《日報》評論員能寫出這樣的文章,還是比較理性的。 值得華人,尤其是那些劉曉波的崇拜者一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wazhh 發表於 2010-12-15 10:30 | 只看該作者
不入流的聲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4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0-12-15 11:3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wazhh 3樓 的帖子

的確不會入挪威的主流。
格外小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3 19: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