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韓軍演,金正日父子悠閑看演出的深層次分析

[複製鏈接]

1061

主題

3031

帖子

246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6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enwoke 發表於 2010-11-30 10: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丁咚 文  發表於鳳凰博報  11月29日



朝中社11月28日報道了朝鮮領導人金正日和他的兒子金正恩近日觀看朝鮮國立交響樂團演出的新聞。

而在同一天,美韓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演習也在朝鮮西海(即黃海)拉開了帷幕。

在這嚴峻時刻,朝鮮領導人為何尚有如此雅好欣賞交響樂,表現出勝似閑庭信步的超然姿態?難道他不知道,美韓龐大的艦隊近在咫尺,威脅其國家安全,稍一不慎,就會在三千里朝鮮江山燃起戰火?

他當然知道。而可以解釋的理由是,這些都在他的意料之中,或者說,在他做出決定,發動對延坪島的炮擊行動之前,這些已經列入了其計劃內。

那麼,他為什麼膽敢引狼入室?難道他不操心國家安全?他當然操心,卻不擔心——

這是因為他知道在東北亞並不是只有朝鮮害怕戰爭,比他更甚的還有中國。由中國出面充當和事佬,朝鮮何愁之有?且不說中國經濟和軍政實力均在世界上位居前列,國際影響力日增,單論東北亞有關國家期待中國發揮「與其國際地位相稱的領導作用」,中國一旦決心在這一地區展開和平攻勢,朝鮮完全可以高枕無憂,因此金正日父子在此非常時期,居然還有閒情逸緻跑去觀賞交響樂。

中國的用心良苦舉世皆知。中國外交領域兩位主官戴秉國、楊潔篪站在前台又是打電話又是出訪,用腳和嘴巴穿梭於美日俄韓朝之間,竭盡全力勸談促和,更是一反中國的外交慣例,積極介入朝韓衝突,生澀地扮演起「領導者」角色,頭一炮就非同凡響,準備搞一次「事先張揚的外交會談」。

東北亞呈現出一幅奇怪的圖景:美韓軍艦在靠近中國的遼闊海域巡弋,其龐大規模足以產生震撼效應,與其說是震懾朝鮮,倒不如說是威脅中國;金正日父子對著延坪島放完炮之後,大唱中朝友好的讚歌,然後就樂顛顛跑去看交響樂演出;與此形成對照的是,中國人忙前忙后,一面為朝鮮揩屁股,一面給美韓消火解氣。

中國在國際場合主動充當領導者角色並不多見,此次朝鮮半島危機可說是罕見的例子。中國已經明確建議在12月上旬舉行六方會談團長緊急磋商,還煞費苦心地稱,並非是重啟六方會談。

對中國的建議,一天過去了,各方反應耐人尋味。美國表態謹慎,稱要與韓日商量,且藉機敲打中國要給朝鮮一點顏色瞧瞧,截止筆者寫作此文時尚無進一步回應;日本官房長官仙谷由人明確拒絕中方舉行緊急磋商的提議;韓俄則不置可否。而聲稱中朝友誼世代相傳的朝鮮領導人有時間去看戲,卻沒時間對中國的建議作出呼應。

中國在此問題上有陷於孤立的隱憂。但絕非全無效果:美韓軍演悄然放低姿態,去除其濃厚的實戰意味,韓國官員29日宣布,取消擬於30日在延坪島舉行實彈火炮演習的原定計劃;同時,韓國軍方表示,基於天氣惡劣的理由,原定於韓國西岸萬里浦海灘進行的登陸演習已被取消。如此一來,美韓軍演導致擦槍走火、觸發戰爭的幾率大為降低。這一動向表明,考慮到中國的立場和態度,當事者已無意在軍演中藉機加劇衝突,而使其平穩收場。

朝鮮的目的看來達到了:通過甜言蜜語哄中國,同時以炮艦政策促美國,將中美(俄日相對來說只是配角)重新拉入東北亞這場大戲中,其導演不是這一地區的任何大國領導人,而是看上去病歪歪的金正日。炮擊事件的效果驚人:美國再次親臨一線介入東北亞事務,符合朝鮮大國均勢外交的戰略需要,以平衡在朝鮮接班事宜上發揮重大作用的中國的影響力,提高其安全感;利用炮擊事件再次打擊韓國,增加美國加入朝鮮半島對話的可能性,增強其在朝鮮半島事務上的主導作用。

對朝鮮來說,還有一個重要的收穫:為朝鮮的新領導人金正恩提供一個表達強硬立場、掌控軍隊、樹立個人權威的最佳機會,增加其政治資源——朝鮮可以放心大膽地吹牛皮(牛皮吹得再大也不用交稅),聲稱不畏懼任何戰爭,敢於和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叫陣,金正恩這次可謂出足了風頭——說到底,朝鮮的軍事能力除了能起到毀滅自己、充其量再加上其同胞韓國的作用以外,戰勝美國的可能性可以說為零。

反正天塌下來有大個子頂著。中國倒不是那麼容易哄的角色——雖然那些動人的外交辭令很多時候是可以利用的政治戲碼,而是有不得已的苦衷。東北亞可謂當今世界大國利益最為糾結、局勢最為複雜的地區,也是一個公認的火藥桶,隨時有爆炸的危險。一旦戰爭,朝韓當然玉石俱焚,中國也不可能獨善其身,必受其害,這一點與遠隔重洋的美國大為不同,其本土絲毫不受威脅,卻對其心腹之患中國形成掣肘之勢,可以最小的代價收穫最大的效益,因此美國可以動輒以武力相威脅,而中國看上去總是表現得軟弱,就是因為戰爭對雙方的效應不同。

因此,在東北亞戰爭問題上,美國無所畏懼,一則可以一勞永逸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二則將戰略據點推進到中國邊境,三則起到了兌現對韓國的承諾的作用,起到了對其他盟國的示範效應。

朝鮮、韓國、日本其實都是畏戰的。朝鮮和韓國的擔憂很顯然,戰爭將導致其慘重傷亡,經濟陷於崩潰,民眾深受其害,對朝鮮來說還有一個結果,就是其世襲政權走向末路。日本的理由是,戰爭將促使朝鮮半島統一,一個強大而警惕日本侵略史的新朝鮮,在日本看來將是個後患無窮的威脅,因此它拒絕緊急磋商,更多的是政治姿態,也為自己撈取更多的談判籌碼。

在蘇聯解體后,俄羅斯在東北亞的利益遠不如冷戰時期,因此戰與和,對它來說,在兩可之間。

而對中國來說,東北亞戰與和,與其切身利益攸關,具有強烈的戰略性,前面已有所述,不再重複,因此,中國全力避戰,促談,促和,勉為其難地在東北亞充當起「領導者」,雖然開局不利。

能夠遏制美國的戰爭衝動的唯一因素是,與中國直接對抗的風險——同樣的道理,中國全力避戰的深層恐懼是,與美國再次產生直接對抗,這一次勢必與六十年前截然不同,雙方實力已不可同日而語,強悍的常規武庫再加上精良的核武器系統,平添可怕色彩,戰爭後果將超出人們的想象。

最大的爭議是,朝鮮半島爆發戰爭,中國能否置身事外?很多人對朝鮮半島發生戰爭,中國必然捲入,不以為然,覺得中國沒有必要為一個獨裁政權再次出兵;同時認為,現代戰爭中,由於遠程戰略武器的開發和利用,傳統的領土防禦概念已不適用,朝鮮失去了對中國的戰略緩衝意義。

其實這是非常狹隘的觀念。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一個獨立主權國家是不可能容忍外來者在自己的周邊國家建立動機不純的陣營的。美國一旦戰勝朝鮮——以它的實力,如果中國作壁上觀,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東北亞將收入美國囊中,對中國的遏制態勢將更為明顯。朝鮮的作用不僅是地理意義上的,而且是政治和軍事意義上:朝鮮雖然並不安分於作為中國的小夥伴,因此也有它自己的考量,但是它在政治和軍事上都天然地成為中國在東北亞的屏障。從中立的角度觀察,在意識形態領域,兩者也有更多共同語言,作為國家主體當然要考慮到這一因素——不管外界批評這一意識形態有多少罪惡,也難以改變事實。

如果更人性地體察一下,就不難發現,美國靠近中國邊境擴大其勢力存在,對中國的心理震懾作用,未必比其他方面要小。還是那個老生常談的比方:唇亡齒寒——朝鮮半島盡入美國轂中,中國的脊梁骨上難免會感到深透的寒意......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沙發
weihua99 發表於 2010-11-30 19:22 | 只看該作者
再傻也不能傻到放棄朝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wazhh 發表於 2010-11-30 22:01 | 只看該作者
把球踢出去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4
zjd713 發表於 2010-12-1 04:52 | 只看該作者
擔心正是在表演「不擔心」中得到了體現。。。。。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3: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