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再論海不歸回國發展的第三條路: 學游魚遊走於大洋兩岸

[複製鏈接]

5522

主題

1萬

帖子

6011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0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紆朱曳紫 發表於 2010-11-25 07: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剛剛組織參加了一個本專業的學術會議, 除了專業交流外, 熟人見面談到這個夏天的

  計劃, 頗說明如今華人在美國的常態: 那就是夏天很多人都要飛回大洋彼岸了, 無

  論以什麼形式, 大家與中國的關係愈來愈密切了. 這本身就是好事, 隨著世界的一

  體化, 這個世界本來就不是非黑即白. 過去歐洲人在本國學術幹得好的, 常常移民

  到美國發展, 因為美國是個更大的平台, 提供更多的資源和機會. 反過來, 很多在

  美國發展的歐洲人, 因為祖國有機會或需要, 也有再回去的. 科學家就是要有這種

  世界公民的眼光和胸懷, 要敢於與世界強手合作和競爭的勇氣和膽識, 而不是自縛

  於一禺, 甘願做自己山寨的山大王.

  從這個角度看人才戰略, 遠不是把人才高價請回去這麼簡單. 人才, 需要活水來滋

  潤, 需要活水刺激才能創新. 所以, 純粹地請回去的人材戰略, 並沒有達到理想的

  效果. 而反過來想, 遵循人材發展規律, 製造好的環境供人材發展, 才是吸引人材

  最好的途徑. 這個大概也解釋了最近幾年最成功的海不歸回國發展模式, 那就是回

  國講學, 回國交流. 充分利用國外的資源, 和國內資源的互補關係, 雙方都受益,

  但重心還是在國外.

  千人計劃實施已過了一大半, 但其中對海外學人回國工作時間不斷地放寬, 就說明

  這一趨勢是唯一現實有效可行的辦法, 是國內國外雙贏的折衷. 現在的千人計劃已

  是由學校自己申報, 將來如能更好的解決發現國家真正的需求和找到最好的匹配人

  才將是這一人才戰略成功的關鍵. 總之, 這種N人計劃最好還是由市場決定, 而不

  是由行政和少數人鼓動下出台決定. 隨著中國的發展, 以及與國外的同行建立更多

  的平等合作關係, 在國外的華人海不歸的作用將會愈來愈多的反映出來. 懂得雙方

  文化的海不歸, 就像終於長大了的魚兒, 自由的遊走於大洋兩岸.

16

主題

275

帖子

27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3
沙發
dokodlaozi 發表於 2010-11-27 21:3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紆朱曳紫 1樓 的帖子

回國發展的最佳方式是家留國外,人回國短期工作,也就是採取在國外吮取學術養分,再反哺祖國。從目前國內的大環境看,還不具備當年三錢回國時的狀況,權益之計也只能是遊走於大洋兩岸之間,待得條件成熟,再做海歸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7: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