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zt 英雄自古也多情 - 高適詩賞析
[列印本頁]
作者:
人間的盒子
時間:
2009-12-17 16:21
唐朝著名詩人高適詩風雄健,他的詩作多能表達一種境界高遠的英雄襟懷,而最能體現這種襟懷的是下面這首送別朋友的七言絕句: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從藝術創作的角度來看,作者是這樣的行文的:
1-啟:「千里黃雲白日曛」。看似色彩平談的靜物畫,卻為下面的行文留下了足夠的空間。
2-承:「北風吹雁雪紛紛」。把視野進一步擴大,並賦予了畫面聲音和動感。
3-轉:「莫愁前路無知己」。為詩之道,此處最為「要害」。筆不能「轉」,則詩文如波無瀾,如山無峰,禁不住品味。而「轉」不好則又「跑題」,再難收得回來。且看作者是如何「轉」的:千里雪紛,我在路途,蒼涼矣。大雁南歸,獨我遠離。凄慘矣。你看他偏不接著說「蒼涼」、「凄慘」,卻筆鋒一轉,道出「莫愁」二字,陡起波瀾,令讀者對下文好奇。
4-合:「天下誰人不識君」。此處是詩眼,乃點睛之處。作者接上文,突出奇筆,把詩的氣氛推到了非仰視不得及之處,卻又似錢塘江潮,蓋頂而下,蕩滌人的胸懷。他跟遠行的朋友說:「不要傷心你到了遠處,就再也見不到好友了,天下人誰不知道你的大名!」他不僅僅送給了朋友一首贈別之詩,還送了他一襟英雄懷抱。不難想象,他的朋友在揖別轉身後,眼裡不會有泣,胸中不會有嘆。而是懷抱著明媚陽光,昂首而去。
古詩詞都是可以合聲入曲的,故我們再來分析一下此詩的聲律:
千里黃雲白日曛,平仄平平仄仄平
北風吹雁雪紛紛。仄平平仄仄平平
莫愁前路無知己,平平平仄平平仄
天下誰人不識君。平仄平平仄仄平
聲律完美,緩急呼應,抑揚頓挫,渾然天成。七言四句,像說白話一樣的自然,無雕琢痕,卻又合聲入律,寓意深刻,讀來激昂,激起讀者的共鳴。作者文筆的功力,可想而知。
今之只能寫新詩的「詩人」們常說,古詩的格律,限制了內容的發揮。我聽多了,就一笑任之。其實,他們「嫉恨」格律的最根本原因是:自己運用漢字的能力還遠不能入流。估計高中畢業之後,再到網上瀏覽些「網路文學」的某個人,只有他喜歡,就足能寫出「流暢的」新詩了。但是,文科的大學畢業生卻也許不能模仿出跛腳的古詩。想想看,卡拉OK人人都能唱兩口,而只有歌手才能登上真正的舞台。你欣賞的是卡拉OK的歌喉呢,還是舞台上歌手的演出?愚以為,如其看「回車體」的新詩,還不如讀讀「受格律限制的」古詩。
跟語言和語法的關係一樣,先出現的是古詩,然後才是其格律。某些詩寫得好,大家先睹為快之餘,發現原來這些詩都具有一種相近的聲韻和詞句方面的形式,所以它們才美。漸漸地,人們都傾向於用這種形式來創作,於是,這種形式就成了人們約定俗成的「格律」。這時,格律才又反過來約束古詩。所以,格律是古詩之美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上面這首詩是高適《別董大二首》中的第二首。詩中展現了在茫茫蒼涼的邊塞沙漠上,在白雪飄飄的寒冷中送別友人的情景。但詩人並未因沙漠的荒涼而以凄涼的口吻描述那同樣凄涼的情境,而代之以一種豪邁的氣概來用筆。而那塞荒漠涼,雁歸雪紛的凄涼送別之景,也因詩里蘊涵了這種豪邁,而變得雄渾感人。詩的后兩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更展現了一種境界高遠的英雄襟懷。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表達的是一種智者的灑脫,而高適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所表達的則是一種豪傑的氣概。
上面這首詩是高適仗義英豪的一面,下面這首則是他鐵漢柔腸的另一面:
塞下曲- 高適
君不見芳樹枝,春花落盡蜂不窺。
君不見樑上泥,秋風始高燕不棲。
盪子從軍事征戰,蛾眉嬋娟守空閨。
獨宿自然堪下淚,況復時聞鳥夜啼。
這首詩說一位深閨中的少婦,懷念上戰場的丈夫。類似的題材,唐詩里好詩已經很多,而高適這首卻還能別開生面,頗令人讚歎。高適下筆常在淡中出奇:
一二句:
君不見芳樹枝,春花落盡蜂不窺。
這句是比興,花落了,蜜蜂就不來采蜜。喻人生易老,怎可不及時行樂?
三四句:
君不見樑上泥,秋風始高燕不棲。
秋風來也,燕子已去。也是對時光不再的感嘆。明明是思夫,可他偏不明說。
五六句:
盪子從軍事征戰,蛾眉嬋娟守空閨。
這句才是前兩句比興帶出來的「正」句。妙就妙在「盪子從軍」四字,果然高適口吻。暗喻:子不從軍,雖盪,也還時有在床第的時候,從軍去后,就「守空閨」了。頗有「盪卻由他盪,還勝從軍時」的感嘆。
七八句:
獨宿自然堪下淚,況復時聞鳥夜啼。
「獨宿」不堪,又聞「夜啼」,進一步加深「思」字的感受,筆意至此才得淋漓盡致。我總覺得高適只能寫「城頭畫角三四聲,匣里寶刀晝夜鳴。意氣能甘萬里去,辛勤判作一年行。」這樣大英雄真本色的句子,不料,他在這兒卻「玩兒起了」柔情。
在人皆覓封侯的盛唐詩人中,高適是唯一得封侯者。在高適早年的詩作里,頗多不遇的悲慨,如在詩《古大梁行》中,他寫道:「暮天搖落傷懷抱,倚劍悲歌對秋草。」 高適是個很自負、功名心極強的詩人,性情狂放不羈,好交結遊俠。立功邊塞而封侯的理想和熱情,使他不畏艱險,北上薊門,這樣的經歷,讓他創作出很多邊塞詩,其中,他極負盛名的力作則是《燕歌行》。
然而,詩人邊塞浩歌方罷,餘墨揮灑,卻又寫出閨中如此脈脈柔情。大家之作,又豈常人能識其戶牖耶?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