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好人好報是一種自然機制 zt [列印本頁]

作者: 人間的盒子    時間: 2009-11-24 13:53
人本質是自利的(不等同於自私),也就是說人是趨利避害的.如果張三對李四好,李四理智的做法是也對張三好,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互利的良性循環.同理,如果張三對李四不好,李四通常也會對張三不好,一方面可能是為了報復,更深層次的原因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阻止張三可能進行的進一步不良行為.而人類的整體行為是趨於理智的.因此,在整個社會就形成了報應的自然機制.

當說某人會有報應時,有神論的意思可能是指這個人的行為將會受到神的懲罰.我的意思則是指,得罪人多了,失道寡助,終有一天會被人治.實際上,如果在我的能力範圍內,我也會樂於收拾惡人的,即使他/她沒有直接得罪我.我的理解,無神論者的報應是基於普通人的力量,而宗教是寄託於神力.



作者: 笑談紅塵    時間: 2009-11-24 16:51
有道理。
作者: sousuo    時間: 2009-11-25 00:21
其實是太多的好人沒有好報才有了這麼個自我安慰的命題。
作者: 溫和寶    時間: 2009-11-25 00:30
sousuo: 其實是太多的好人沒有好報才有了這麼個自我安慰的命題。
要看統計,不要看個例。
作者: sousuo    時間: 2009-11-25 00:36
溫和寶: 要看統計,不要看個例。
要是統計的話就麻煩了,你先得定義啥叫好人怎麼才算好報。

我們民間流傳的許許多多都和好人沒好報有關,無奈。

什麼平安是福,知足常樂,都是在看到別人巧取豪奪之後的自我安慰。
作者: 溫和寶    時間: 2009-11-25 00:57
其實文章說得很清楚。同樣的一件事,用人類的本能----為了生存避害趨利----來解釋的結果,就是好人好報的現象;用宗教思想來解釋就是神的懲罰什麼的。仔細想想就會發現,其實后一種神的答案根本就等於沒說一樣。所有的結果都指向同一個原因而且是一個不確定的原因,把一切都推給神來解釋,自己不再思考。也不想想神能解釋這些么?這種解釋方法和所有的問題都回答「不知道」是同樣性質的。即便如此也不可能涵蓋所有事例,總有漏洞。於是就有了「另有美意」之類的奇談怪論。
巧取豪奪同樣也是避害趨利的結果,並不矛盾。
作者: sousuo    時間: 2009-11-25 01:11
溫和寶: 其實文章說得很清楚。同樣的一件事,用人類的本能----為了生存避害趨利----來解釋的結果,就是好人好報的現象;用宗教思想來解釋就是神的懲罰什麼的。仔細想想就
是的,就是因為趨利避害。

但有的人趨利就會造成他人避無可避之害,人的能力,機遇天差地別,有的人可以佔有很多資源,有的人被剝奪殆盡,都是人性使然。

好人好報,是我們的希望和祝福,並不是實情的反應。

至於好人好報如果出現,其解釋是莫終一是的。

而好人好報從來不是基督信仰的內容,基督信仰說的是罪人因信得生,罪人因聖靈引領而過一成聖的生活,而這所謂聖潔的生活並不是世人眼裡令人羨慕的好報。
作者: 海外憤青    時間: 2009-11-25 02:00
sousuo: 其實是太多的好人沒有好報才有了這麼個自我安慰的命題。
不錯,耶主的遭遇就是一例,所以人們用升天復活來自我安慰。
作者: 溫和寶    時間: 2009-11-25 02:29
你應該注意到,生存的本能亞當在吃果子之前就已經具備了。也可以說,一些社會現象不用原罪概念已經足可以解釋清楚了。基督教否定人的本能引入原罪的概念純屬畫蛇添足。為何要添這個多餘的足是有其它目的的。目的不是要把這問題解釋清楚,而是要借著對這類社會問題的解釋讓人們產生順服的思想,而「順服」正是所有統治者迫切需要的。這前後的因果關係你還不明白嗎?
作者: shalala_zh    時間: 2009-11-25 04:53
海外憤青: 不錯,耶主的遭遇就是一例,所以人們用升天復活來自我安慰。
所以宗教往往在產生於生存環境比較惡劣的地方。
作者: sousuo    時間: 2009-11-25 05:13
溫和寶: 你應該注意到,生存的本能亞當在吃果子之前就已經具備了。也可以說,一些社會現象不用原罪概念已經足可以解釋清楚了。基督教否定人的本能引入原罪的概念純屬畫蛇
多少有點本末倒置。

僅就社會學意義上的"基督教"而言,從底層人民群眾的宗教到被統治階級利用也用了三百年。

更不用說有某個教義創造出來等好幾百年就為了給統治階級"利用"。

說實在在的,你要不要從政治課那一套出來,"客觀"地看待宗教?
作者: 溫和寶    時間: 2009-11-25 05:39
sousuo: 多少有點本末倒置。

僅就社會學意義上的"基督教"而言,從底層人民群眾的宗教到被統治階級利用也用了三百年。

更不用說有某個教義創造出來等好幾百年就為了給
底層人民群眾的原始宗教是對自然神的崇拜,耶和華的形象是從什麼樣的自然神脫胎而來早有學者研究過,你應該知道的。基督教把底層人民群眾的宗教及一些民間神話故事有組織有計劃地刪節編纂整理成冊,從那時開始就已經為統治階級服務了。不止三百年吧?
作者: 海外憤青    時間: 2009-11-25 06:48
shalala_zh: 所以宗教往往在產生於生存環境比較惡劣的地方。
大家都有很多創造性的觀點啊。
作者: 綠水潭    時間: 2009-11-25 10:55
好人好報是一種自我安慰機制.
作者: jimx98    時間: 2009-11-27 03:07
只要是理智的人都明白, "好人"和"好報" 都是很不科學的說法. 作為一種文化現象, 所謂的"好人"就沒有規範的定義. 一種"好"的或者"高尚"的行為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理解.
比如, 在法制社會裡見義勇為就不一定就是"好"的行為. 勇為只能由法律指定的機構或法人去完成.
在轉型期的社會當中, 傳統文化和現代秩序有時是相互衝突. 生活在這種社會當中的人的言行往往是矛盾的. 當然這些矛盾當事人有時自己並不清楚.

好人有好報的反面就是, "壞人有惡報" 同樣是很荒唐的說法.

追求個人利益也能促進社會利益。亞當斯密第一個清楚地看出,市場中對個人利益的追求,往往造福了所有人。他在《國富論》中,對企業主追求個人利益行為的結果,作了一段這樣的闡述:「追求個人的利益,往往使他能在真正出於本意的情況下,更有效地促進社會的利益。」

在市場經濟這樣的大背景下, 通過鼓勵人們自私的行為去實現社會效益, 是最為有效的方法. Carl Sagan 在 "The Rules of the Game" 中從系統的角度對這一類問題有過相當精闢的闡述.

所以我曾經在討論宗教方面的問題時說過, 上帝說人是自私的, 但也許就是自私這一條最終會拯救我們人類. 關鍵是對人性如何正確地認識把握和因勢利導.

真正能用價值(經濟學上)的觀念去討論社會生活和文化中的種種現象, 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是對人們"經濟頭腦"最有效的訓練方法之一. 在市場經濟的社會裡重新塑造人與人之間的價值(人文方面的)觀念, 在中國是一個新的課題. 國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下去.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