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兒童大腦疾病講座(之一):兒童期崩解症 [列印本頁]

作者: kylelong    時間: 2009-5-21 09:23


1908年奧地利維也納的教育家Theodore Heller 首先觀察到六個兒童的個案 他們在三到四歲前發展正常之後就出現顯著的發展和行為的退化以後僅有非常少許的改善他用幼兒疑呆症」(dementia infantilism稱呼這種狀況後來又改用海勒症候群」(Heller syndrome),現在則用兒童期崩解症Klin & Volkmar1999

兒童期崩解症的出現率非常低,文獻中總共只有約一百位的個案報告。一般言,早期的發展完全正常,兒童可以會有語句表達的能力,之後發生嚴重的發展退化,其行為徵狀和自閉症相似。

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DSM-IV)(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1994)兒童期崩解症的診斷標準如下:

一,至少出生后前兩年明顯的正常發展,表現出符合年齡的語文和非語文溝通,社會關係,遊戲,和適應行為。

二、臨床上顯著的喪失原先已有的技能(在10歲前),在下列的領域中至少有兩項:語言理解或表達、社交技能或適應行為、大小便的控制、遊戲、動作技能。

三、在下列的領域中至少有兩項不正常的功能:社交互動方面本質的障礙(如非語文的障礙,無法發展同儕關係,缺乏社會和情感的交互性)、溝通方面質的障礙 (如缺乏口語或遲緩,無法主動或維持會話,刻板和重複的語言使用,缺乏變化的假裝性遊戲)、有限的,重複的,和刻板的行為模式,興趣,和活動,包括刻板性動作和態勢此障礙無法以其他特定的廣泛性發展障礙或精神分裂症做更佳解釋。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