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誤解的文史常識(五)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zhh 發表於 2010-6-5 10: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衣冠禽獸原是褒義
  
     「衣冠禽獸一語來源於明代官員的服飾。據史料記載,明朝規定,文官官服繡禽,武官官服繪獸。品級不同,所繡的禽和獸也不同,具體的規定是:文官一品繡仙鶴,二品繡錦雞,三品繡孔雀,四品繡雲雁,五品繡白鷴,六品繡鷺鴛,七品繡鴛鴦,八品繡黃鸝,九品繡鵪鶉。

      武官一品、二品繪獅子,三品繪虎,四品繪豹,五品繪熊,六品、七品繪彪,八品繪犀牛,九品繪海馬。文武官員一品至四品穿紅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綠袍。所以,當時衣冠禽獸一語是贊語,頗有令人羨慕的味道。

        到了明朝中晚期,宦官專權,政治腐敗。文官武將欺壓百姓無惡不作,聲名狼藉,老百姓視其為匪盜瘟神,於是,衣冠禽獸一語開始有了貶義,老百姓對為非作歹、道德敗壞的文武官員稱其為衣冠禽獸。其貶義之稱,最早見於明末陳汝元所著《金蓮記》一書。清代以後,衣冠禽獸一語遂用做貶義,泛指外表衣帽整齊,行為卻如禽獸的人,比喻其道德敗壞。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9: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